搜索

平凡伟大的《中国医生》观后感四篇

发布时间: 2021.07.1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爆发,奔走在最前线的医生向他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近日上线的纪录片《中国医生》获得了热烈的反响,也引起不少人的思考。下面是由编为大家整理的“平凡伟大的《中国医生》观后感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凡伟大的《中国医生》观后感四篇(一)

对于这次疫情的爆发,身为中华的子民,无论是谁都应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减少一分负担。

疫情爆发冲在最前头的是白衣天使,他们就不怕染病吗?他们就没有家人没有子女吗?他们也会怕染病,他们也有心中舍不得的家人和子女。那他们为什么还会选择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呢?因为责任,因为他们的职责所在。还有那些无论刮风下雨都无所畏惧的卡车司机们,他们为这些疫情也贡献很多,他们熬夜赶车,只为能够及时运送货物。

疫情严重,封城、封镇、封村,新闻报道和钟南山爷爷的讲话,所有人都在为此次疫情忧心,忧心疫情的传播,忧心医护人员的安全……

中国人口众多,自然爱心人士也多,有人为祖国捐钱、捐口罩,为祖国分忧解难。做好事不留名,有的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他们为祖国捐钱、捐口罩,现在科技发达,有很多年轻人选择网络捐钱。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当下我们的责任就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勤洗手、不去人员密集区、出门一定戴口罩、不走亲访友,做好保护措施,让自己和家人不染病,便是在尽自己的责任,便是在为祖国减负担。

疫情当前,全国人民团结一新,众志成城,勇敢的站在一起,一起战胜本次疫情。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疫情。

平凡伟大的《中国医生》观后感四篇(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己任,冲锋在前、连续奋战,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用最美“逆行”,彰显最强“担当”,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卫生健康局研究决定,对5名援鄂医护人员和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予以表扬。5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服从大局,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彰显了景泰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冲锋在前、坚守一线、恪尽职守、拼搏奋战,是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全县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要以此次通报表扬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个人为榜样,主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平凡伟大的《中国医生》观后感四篇(三)

镜头下,一线医护工作者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深深地引起了观众的感触,在“感动”“哭了”等一众评论声中,“为中国医生应援”登上热搜,“网红医生余昌平吐槽医院伙食”也紧随其后引发热议。同时,该纪录片也从医生、患者、家属等多维角度,对“心理干预”、“替代性创伤”等“灾后”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温度和技术 两者同等重要

从无从下手到从容不迫,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中国战疫逐渐迎来尾声,这不仅取决于我国医护工作者的拳拳之心,更与我国较为前沿的医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中国医生》战疫版从开篇就对大众输出了多个专业概念,该纪录片如一本医学百科,让观众快速吸收到医学知识。从院感科及院感专家等名词,到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这些病房区的划分,再到医护人员防护服的穿戴培训,《中国医生》战疫版在科普“防疫“知识上下足了功夫。

这令许多观众意识到——有很多医生、护士之外的角色,也在幕后为疫情而奋战。有在医护人员和病源之间筑起的一道安全屏障,既保护病人也保护医护人员不受到感染的院感科医生;也有划分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的院感专家;还有科学指导防护服正确穿戴流程的工作人员们。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守护着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

不仅治愈你的肺,更要治愈你的心

在《中国医生》战疫版最新曝光的第二期预告片《悲怆》中,新冠肺炎患者的身影一一闪现,他们或积极或忧愁,疾病影响下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心理干预成为治疗的关键手段。片中,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何杰,在医院中目睹身边的病友们相继离去,内心一度陷入崩溃。在治疗的关键期,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心理干预”的治疗方案,联系何杰的妻子来到医院进行鼓励陪伴,最终战胜了病魔。

存在心理问题的远不止是病患,同样还有许多医护者。疫情高峰时,上百人挤在走廊里,医生每日都因压力过大多次崩溃大哭;片中,因每天接触过多新冠病人,有着医学援助界“老炮儿”之称的罗凤鸣在看到驻地楼下的鱼因缺氧死去时,联想到在氧压低时入院的病人,为此感到极为沮丧、挫折。经历了重重创伤,医生是否因此产生替代性创伤成为后疫情时代需担忧的问题。

刊登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文章如是评价:“每一个中国医护人员,都是我们心中不灭的灯塔,照亮每个人的健康之路”,《中国医生》战疫版用朴实的镜头,让每一个人都感同身受。

平凡伟大的《中国医生》观后感四篇(四)

这个春天,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巨大威胁时,有一群人如钢铁洪流一般,逆流而上,驻守在疫情一线。他们没有武器,没有超人一等的体魄。他们以信仰的白衣作为战袍,在人群中逆向而行,与最危险的病魔殊死搏斗,他们感动着我们,也牵动着我们的心。

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国医生”。正因为呼应了当下人们对医生群体的关切,近日上线的纪录片《中国医生》获得热烈反响,引发社会思考。《中国医生》获得关注,首先在于它所蕴含的真切的、炙热的、足以打动人心的力量。《中国医生》将镜头对准成都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6家大型三甲医院,跟踪拍摄了近30位医护人员,深入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镜头更多聚焦的是“医者之心”,以及他们身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

在《中国医生》第一集《挚诚》中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无前兆,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片中,一位83岁的患脑梗的老太太,从打电话到抢救,仅仅用了12分钟。手术结束后,朱良付骑上一辆“小电驴”,匆匆回家吃饭,和大女儿聊两句天、瞅一眼襁褓中的小女儿,又接到了急诊电话。朱良付穿上大衣奔出家门,打车赶往夜色中的医院。

“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有时候就担心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的家庭责任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朱良付有过对生命的怀疑,更有着“不能死”的决心,“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直白又实际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惊天逆转”了,可事实上,医生是平凡的,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但,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用平凡铸就伟大。

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愈和慰藉,文艺作品通过故事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信任和力量。据说,《中国医生》纪录片中的几名医生也参与到了湖北新冠肺炎疫情支援的一线队伍,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


GZ85.Com扩展阅读

中国医生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我们很可能会改变一些之前的想法。所谓观后感,就是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不同的时期,对同一部影视作品的感悟可能会有所不同。那么,在写观后感时,如何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悟呢?千万不要错过“中国医生观后感”,它是一篇很棒的文章,如果你认真阅读本页,会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1)

 2020年,本是一个充满欢乐、幸福的年,可是,一个不速之客来临——新型冠状病毒,让中国的气氛变得冷冷清清。

几十天前,各各地区都纷纷组织封锁,口罩也成了必抢之物,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向武汉捐献出自己的爱心,这也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中国的优良传统。

很多人避而不及,远离病毒时,湖北省医院中的医生没有向困难低头,主动向困难请战,将克服万万家庭的一切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抗击病毒中回去。

每天,武警、公安、医生,他们为了全社会的安全,不分昼夜的工作着。现在病情即将被消灭,这些功劳都离不开他们默默付出,为我们建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为我们创建了个安全的环境。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判断谁对谁错,而是与病毒作斗争。面对疫情,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承担起了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中去,团结一心,终会战胜病魔。

除夕当天,正当中国各地各家,看着春晚,共享团圆的时候,而湖北省医院中的医生并没有,他们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顾不上与家人共享年夜饭,但他们没有丝毫的埋怨和后悔,他们说:“用我们的时间,换来全国人民的安全,也值了。”这句话惊天地泣鬼神,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是我们做人的榜样。

难道这一切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捣的乱吗?我觉得并不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医学家终南山院士推测,这次疫情的来临就是人们贪吃野味,才会降临人间。

只要齐心合力,万众一心,就没有翻过去的山。我相信,全国人们团结起来,抗击疫情,雨后便是晴天。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2)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争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在这段时间以来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报名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第一线,让人动容。

正巧,和朋友去电影院看了新出的电影《中国医生》。电影里为我们呈现出医护人员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想胜利,想救人,他们也会想家人,也会疲惫,他们和我们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然而在疫情面前他们都成了钢铁战士。

一座城停摆,但生活不会停摆。所以,电影里的快递小哥金仔会冒着疫情去跑单,为了给老婆赚钱,给刚即将出生的孩子买奶粉,他不能停下。

电影里一位外国专家过来问咱们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说服这一千万人的,我们的回答是:我们中国本就信奉集体主义和他利精神。

仅仅一句话道尽了武汉的英雄之处—我们哪里需要说明。这不光因为我们的骨子里的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还因为我们“相信”。正如电影开头,院长开会时说的,“共产党员24小时待命”—我们相信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

在电影里的小羊医生,因为插管生疏被主任狠狠的批评,甚至让他离开病房,可是小杨医生没有放弃,而是不断的练习,最后受到院长和批评他的主任的表扬和赞许,他知道他是一名医生,不能因为小小的挫折而放弃,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继续加油。

在医生休息时,我们可以看到医护人员的脸上和手都是不堪入目,谁不心疼?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真实的图片,医护人员在“不透气”的防护服,一呆就是六七个小时,口罩头发都是湿的,电影中太多感人的事例了,不止在电影、现实中那些医生是神圣的,在病床旁他们与死人抢人,为人民服务。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3)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追授徐辉等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其中,菏泽市援鄂医护人员兰素萍光荣入选。

兰素萍是曹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三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作为我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她于2月9日奔赴湖北一线,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据了解,兰素萍踏上征程当日,恰好是她孩子的生日,一句简单的“生日快乐”,一个匆匆的拥抱,一场简短的出征仪式,这位母亲就奔向了前线。在一线,兰素萍被任命为山东省援鄂医疗队控感组组长、山东省医疗队护理团队总护士长、菏泽市护理组组长,其任务是防止同事出现“职业暴露”,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把“医生”这一群体再次推到了最前列。我们从新闻里,看到这群人,成为了新时代的“逆行者”。

因为他们的出现,让原本躁动慌张的气氛因子,有了冷静下来的力量。他们勇于冲到第一线,成为阻挡病毒的一道防线。他们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家中的顶梁柱,孩子的爸妈……即便如此,他们的态度是义无反顾,他们的口号是:不计酬劳,无谓生死。

他们是,中国医生。

正是在这个时节,纪录剧集《中国医生》悄然上线,豆瓣评分9.2分。它真实地纪录了这群群体日常工作的点滴,向观众剖析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他们也很脆弱,也有难处。这一切正如同剧集开场的那句旁白,“这是中国医疗系统的一个缩影。”

“我很怕我突然死掉,但我不能死。”这是朱良付医生(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医师)对着镜头说出的一句话。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家中的丈夫和父亲,同时,他更是一名医生,“差不多得用25年时间,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一个医生,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这是他的工作态度,对他来说,从早上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早就是家常便饭了。因为他每天面对的是死亡率最高,也是死亡速度最快的病例——脑卒中。即便如此,也曾有患者家属对他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这位老太太一边苛责他“害死了她的老伴”,一边让朱良付给她看看近期升高的血压。

“理解吗?”这是他问出的一句话,似乎是在追问大众,又似乎是在自问。他无奈,因为患者和家属,其实“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但这并不耽误他们投诉你。”这种困惑对他而言,没有答案。身在其职,他必须这么做。

每每面对这样的事件,医生需要很快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甚至没有更多时间去消化,因为下一个病人已经在候诊了。

“最难的事情是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是做不到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换位思考。”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5)

一部电影将时间拉回了2020年的春节,聚焦在湖北武汉的金银潭医院里,一个小小的医院,却在这次刻骨铭心的历程中,与武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座医院坐落在武汉的一隅,却仿佛一座城的缩影,牵动着人们的心灵。

电影讲述了金银潭医院在战役中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例。整部影片最戳人泪点的便是吴晨光将父母亲的遗物带给张小枫。面对吴晨光的种种安慰,她只问了一个问题:“你能告诉我,没有爸妈的人以后该怎么办?”张小枫在风雪中离去的背影显得格外的凄凉与单薄,没有了父母的庇护,她面对未来是茫然的,身为父亲的吴晨光,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疫情夺走了父母的生命,夺走了这个家庭的幸福,也夺走了本该属于这个女孩的纯真与快乐。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小卖部的老板,他是众多老年人感染者之一,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他小心翼翼地询问着文婷主任是否有床位,同时也不让她为难,他发给文婷主任的最后的话是提醒她取快递,最终死于新冠。这一个又一个平凡的人的离去,却揪动了我的心灵,也使我深刻体会到,每天新闻上播报的死亡病例的数字,是鲜活的、残忍的、痛彻心扉的,那是一颗颗普通的繁星的陨落,渺小却又令人遗憾;那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深刻而又痛彻心扉,仿佛黑夜中的万家灯火,让那十几让甚至几百盏变得暗淡了。

就在一部全程泪目的电影,在我的生活中刚刚落下帷幕,不过短短的20天,郑州这座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接踵而至的灾害,洪水过后又是疫情反弹,并且是更加厉害的新型病毒,被网友调侃为“涝疫结核”。2021年的夏天,也注定是个不宁静不平凡的夏天。

突如其来的洪水让处在内地的中原防不胜防,大水困住了人们出行的脚步,却困不住人们齐心协力的心灵,滞留的高铁站吹响了《歌唱祖国》,地铁5号线唱响了《国歌》,这让绝望中的人们又燃起了希望。地铁5号线豫遇洪水的亲历者曾说,听到《国歌》的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光。是啊,我们的身后是一个强大的祖国,是14多亿人心连心,看着路上一车车物资的运送,心中充斥着无限的温暖与感激,看着消防武警的支援,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骄傲与自豪。我想当时处在疫情困难的武汉人,看到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心中也许会有和我一样的感情吧。

人类是社会性群居动物,解决问题需要集体的力量,共度难关,需要齐心协力,请再给郑州一点时间,相信他一定可以挺过这段黑暗。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6)

人流如潮的街头,响着小贩的吆喝声,人们的谈论声……突然街上的人都不见了,街上的车都消失了。武汉爆发了可怕的疫情。

镜头回到了医院里,原来空荡荡的大厅,挤满了床位和氧气瓶。医院的门一开,砰的一声,人们一拥而上,你推我挤,骂声哭声不绝于耳。这时,主任文婷说:“我们很想救你们,可你们挤来挤去,反而在添麻烦,请你们排好队,老人优先。”医院终于恢复了秩序。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孕妇小文得了新冠。主任说:“先救大人,再保小孩。”小文在病床上眉头紧锁,微弱的眼神中,仿佛在向医生求救,让死神远离她和宝宝。她的呼吸急促,仿佛被锁喉了一样。就在这时,医生决定替她插管。医生屏住一口气,沉着冷静地将管子插入病人的喉咙中,虽然手上已经握出了冷汗,但是小心翼翼的动作让病人不再感到害怕。终于病人的氧饱和度正常了,呼吸渐渐顺畅起来。

小文的病情趋于稳定,院长请来了妇产专家为小文做手术,这是一次难度巨大的手术。病人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战胜病毒,生下孩子。专家们齐心协力,这边的专家临危不惧,找准位置,顺利救出小生;那边的专家掌握机器,准确地监测孩子的生命体征。在一声啼哭中,小婴儿出生啦。医生们欣喜若狂,仿佛得到了与病魔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疫情让我们明白了,白衣天使的伟大与无私。众志成城,砥砺前行,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7)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一篇

今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中国医生》,看完后我深受感动。

印象最深刻的是金银潭医院的张院长,他自己得了渐冻症,不顾自己的安危救治病人。有一次,他在开会时候向全体医生坚定地说:“同志们,我们要加强防范意识,减少病人的死亡率。”会议结束后,他马不停蹄的去诊治奄奄一息的张先生。张先生的各项指标也曾慢慢变好,可惜他最后还是死了。看到这里我想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在病魔面前也是无能为力。另外一个情节是,金仔的老婆怀孕还生病,金仔同时也住院了,对他们的打击真是雪上加霜,幸亏文主任不顾一切安危,成功的挽救了他们一家人的生命。电影里医生和护士手握“钢枪”,与病魔举行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医生和护士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时也看见了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总是相互团结,一方危难,八方支援,最后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以后我也要认真学习,把这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用在学习上。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二篇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理解中国医生,并不是要控诉中国患者。虽然《中国医生》聚焦于医生,但从纪录片的案例和细枝末节,我们也能窥见中国患者的众生相。在中国,难的不只是医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医生;除了呼吁患者理解医生外,我们对患者们做得足够吗?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责困境中的人的选择,而不妨思考,人心够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么。纪录片中也透露出太多无解问题:有些病人既没有医保也没有农保,一旦重病就倾家荡产,该怎么提升基础医疗保障覆盖率?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属首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家属千里迢迢地陪护身心俱疲,客观上也造成三甲医院负担过重,门诊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也显得奢侈,该如何均衡医疗资源?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三篇

有时主流舆论会习惯性地赞美医生、拔高医生,而非以一个普通职业去看待医生、以普通人去看待医生,这在不知不觉间会影响一部分公众对医生的认知和期待:他们认为医生就该牺牲自我,认为医生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治愈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时,是带着一种消费心理的:我花钱看病了,你就得负责把病给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过来了,人没了就是你医术不精、是你把人给治死了,你就得负责……很多医闹事件的发生都源于此: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却没帮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错解了几个事实:

一、医术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朱良付说的,相比于医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

二、再安全的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这是概率问题,医生无法承诺百分百安全;

三、这世上还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现在的医学技术仍无法攻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认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属也得有最坏的打算。

《中国医生》让我们看到医生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自敏,谈起她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全军覆灭。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15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医生再苦,它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罕见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神医传奇了,可事实上,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气馁归气馁,孙自敏还是迎难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孙自敏带领她的团队进行非血缘脐带血移植,终于攻克了脐带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难题,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脐带血移植中心,给许多白血病患者带去了希望。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四篇

反映抗击新冠疫情历程的电影《中国医生》,7月9日正式全国公映。

影片由刘伟强导演,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当然还有佟丽娅、宋佳等客串。

这部影片的场景,几乎都高度集中发生在一家医院里,没有华美的服饰和特效,但情节紧张、节奏飞快,每一秒都是和死神赛跑,观众的观影过程中全程揪心。可以说,这部没有任何大场面的电影,却是一部实实在在令人感动与揪心的大片!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记录了武汉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_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之际,武汉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焦点的中心地带,就是武汉金银潭医院。这里是中国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也是电影《中国医生》聚焦的“抗疫主战场”。当然剧中也穿插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仓医院及其他医院。

电影取材与现实,把观众拉回到了_年1月份,让大家更加了解武汉,看到普通人如何在经历短时间的混乱后,克服了自身的恐惧配合隔离、众志成城;看到国家自上而下全民同心、各司其职的将疫情的数字一点一点往下降。

故事让我又想起了去年看的两部抗疫防疫电视连续剧《最美逆行者》《在一起》。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五篇

看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世间温暖的传递,是来自一个个普通人的付出,即使你只是一个小人物。印象比较深的金仔、小文夫作文吧妇,一对普通的小夫妻,第一次去医院被拒诊,要求回家隔离,他们对医生有怨气,随后小文被确诊接进医院,刚好主治医生就是第一次拒绝了他们的文婷医生,小文因为有怨气提出换医生,可就是文婷医生向院长提出了剖宫产保住了小文和孩子。当小文提出换医生的时候,文婷委屈吗?我相信也是委屈的,可医生的职责、信仰还有慈悲心让她尽全力保住了她的病人。隔离在家,不能出门,孩子的奶粉不足,老人的药品缺少,这时候,只能依靠快递员,不想接单的金仔,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的哭声,他重新走上了岗位,挨家挨户地送快递,为孩子挣钱买奶粉,买尿不湿。我们都是平凡人,有自己生命中必须要渡的劫,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更有帮助他人的慈悲心。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六篇

对于这次疫情的爆发,身为中华的人民,无论是谁都应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减少一分负担。

疫情爆发冲在最前头的是白衣天使,他们就不怕染病吗?他们就没有家人没有儿女吗?他们也会怕染病,他们也有心中舍不得的家人和儿女。那他们为什么还会选择义无反顾的冲在最前面呢?因为责任,因为他们的职责所在。还有那些无论刮风下雨都无所畏惧的卡车司机们,他们为这些疫情也贡献很多,他们熬夜赶车为能够及时运送货物。

纪录片记录了多家省级医院里不同科室的故事记录了多个医生日常但却不平凡的每一天,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医生们也不是冷漠的面对生死离别他们也不是无所不能。医生也是普通人,也很脆弱,也有难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产生英雄。

顺应时代见证时代书写时代及时代用的平民英雄。疫情没有硝烟,危险却堪比硝烟,没有医护人员、广大干部志愿者和老百姓,这仗我们不会这么快结束。回顾抗疫展望未来,伟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疫情已然过去,仍要居安恩危谨遵防疫规定,保护自身健康。同时,愿全社会关心那些疫情下受伤的人,也希望他们站起来更加坚强,祝愿世界更好!”

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充满坚定与自信的背影,有不顾生命危险,挺身而出的医务人员的背影,为控制疫情,抢救患者日夜在第一线与病魔战斗着;有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疫区不断运输物资的司机和快递员的背影,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后勤保障:有夜以继日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的背影,为早日研制出疫苗,消灭病毒不断钻研着:有身处一线报道重灾区武汉疫情的记者的背影;有穿着红马甲在街道和小区门口给大家派发口罩、对出行人员测量体温的志愿者的背影;有默默捐钱捐物的好心人的背影…如此多的背影,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支援武汉,支援疫区,责无旁贷!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还想对所有前线的医护人员说”加油,逆行者!加油中国!”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七篇

“在心里手牵手,我们不怕跨越风雨中,谢谢你的坚守,扛起明天每一个等候。你的手,托起了生命。你用爱,心和心就是一座城……”每次听到《我们不怕》这首歌曲时,我的脑海中不断地浮现出影片《中国医生》的画面。

画面一:不顾险阻接病人

难以忘记电影中张院长说的那句话:“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振奋人心而又承担着风险与责任。此次疫情中,张定宇院长就是如此,他顶着压力,披荆斩棘、不顾险阻,将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张院长患有渐冻症,可能再过几年就会变成植物人,但他为保国泰民安仍然冲在一线,不计个人利益。像张院长这样的人不在少数,钟南山、陈薇院士是如此,不计其数的医护人员更是如此。

画面二:大声喝令维秩序

疫情当下,人们惊恐不安,纷纷冲进医院,攻击医生、抢夺医用品、抢占床位。医院中的安宁被打破了,到处都充斥着哭喊声、制止声、喘息声与器械破碎声……医院中混乱不堪,一片狼藉。在这危急关头,文医生站在最高处,举起喇叭大声喝令道:“你们都不想活了吗?”人们顿时停止躁动,都哑口无言。随后,文医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请大家有序排队登记!”一声令下,人们开始有序排队登记。

在我的印象中,医生都是无私的、和蔼可亲的。可此时此刻,她仿佛一位奋勇杀敌的将军,临危不乱、有序指挥,让我不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画面三:容貌不美心更美

休息室中,他们摘下面罩后面目全非,那憔悴的神情,那布满血丝的眼睛,那粗糙的手掌,那疲倦不堪的身躯……这时,我不禁发问:“曾经那个爱打扮的美少女都去哪了?”在影片中,我又看见他们吃泡面充饥的情景;有家不能回,想念家人了只能晚上打电话急匆匆说上几句的情景;床铺全部让给病人,医生们只能睡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里的情景……但却是他们这群逆行者挽救了一个个生命,也是他们在茫茫黑暗中挺身而出,递给我们一盏灯,送来一束光,带给我们一丝丝温暖。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

在疫情突发的时候,我们的中国医生坚守医疗岗位,用自己的肩膀担负起了责任,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

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不怕”,才有我们今天的“不怕”!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八篇

辛苦了!向所有医护人员致敬!希望你们保护好自己!没有你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的幸福安康!你们就是最美的人!

走出电影院,回想着刚刚看完的电影《中国医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看完电影,我被白衣天使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国家对疫情的重视,人民群众的乐观心态深深打动了。《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以金银潭医院为原型,讲述了在抗议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故事,赞美了医护人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时间来到2020年的春天,新冠疫情爆发,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出现。在一家平平无奇的传染病医院里,诞生了无数位英雄。疫情爆发后,院长张定宇第一时间把其他医院的病人都调集到自己医院。电影中,院长张定宇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握着电话,坚定的说:“对!把所有病人都送到我的医院里来!听见了莫得?”从这里不难看出张定宇深知自己作为院长的责任与担当。但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救治这么多病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专业对口的医护人员、ICU病房床位、氧气、电力系统完全跟不上,甚至出现过停电、氧气不足等状况。但对于这群逆行者来说,这些困难算不上什么。他们白衣执甲,用自己的身体为其他人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他们舍生忘死,不怕困难,选择了与病毒决一死战。

在医生和人民群众背后,有一个结实而有力的后盾,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在镜头里,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建成了。施工场地上的变化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无数工人就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地在工地里施工。这依靠的都是国家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这两所巨大的定点医院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床位不够的问题。可以从这里看出国家对疫情的大力支持,对人民群众生命的重视。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九篇

终于怀着复杂的感情,我观看了《中国医生》。看完这部电影,去年的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

我认为《中国医生》最令我感动的是真实。没有对这场可怕的疫情进行掩饰,而是真实地还原了xx抗疫的情况。让我看到了,在面对未知病毒时,人类本能的恐惧,对生命的渴望。“我救得了众人,却唯独救不了你”,让我看到了医生想拼尽全力救治病人却无能为力的无奈与痛苦。空荡荡的街道,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利他精神。我觉得这部电影出众的也许并不是他的拍摄技巧,而是电影的事件背景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经历过的一段艰难时光,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当看到老张在救治成功后又去世后,我很难过,是对生命逝去的惋惜。可当我看到婴儿成功出生后,我内心无比的激动,那是新生的希望,是生命的延续。在这部电影中,一句“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一句“我孩子刚出生,我不能有事”让多少父母流泪:一句“你就是那个不救我的医生”又让多少医生扎心……

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应该扎实基础知识,学会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就如电影中的杨小羊一般,要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始终怀有一颗对医学热情的心,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永不言败。

医学生的青春是什么,是那一摞摞的蓝皮书,是学不完的专业课和做不完的实验,是老师说考试没有重点,是穿着那普通的白大褂追求自己的理想,是虽辛苦却甘之如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疫情还未过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防护意识。阳光总在风雨后,黑暗总会过去!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篇

姚景元

今天我们来电影院看《中国医生》,这是一部由现实世界改编的电影,也讲述了医生的艰苦和2020年这些不平凡的事情。

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是张小枫和一位医生的对话,当时一位医生对张小枫说:“这是你爸爸妈妈的东西。”当那一位医生要走的时候,张小枫对她哭着喊:“叔叔,你知道没有了爸爸妈妈是什么感觉吗!”当时我感动的差点哭了出来,因为这段让我知道了在现实世界要多陪伴爸爸妈妈,不要等他们走了才后悔莫及。

还有一段是文婷医生的故事,为什么我觉得印象很深刻呢?因为她冷静沉着。当时有非常多的病人在抢病床,他们把一些医生的手打破皮了,还把一些东西摔破了,在这个医院无法拯救的时候,文婷医生冲在第一线拯救这个医院,她拿着喇叭喊:“你们想不想活命?我们可以救你们,同时也可以找你们算账。如果你们想活命的话,就要一个个排队,老的先来,按名字来。”这段让我知道了,无论多么危险的时刻,做事要冷静沉着,不能慌张。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这两段同时让我知道了,在生活中要待在家里,多消毒、勤洗手、多通风,要给国家做贡献,不给医生添加太多的负担。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一篇

星期天下午,我们全家来到万达影院观看了最近很火的电影——《中国医生》,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2020年那个不平凡的春节前后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抗疫故事。

观看影片时,总能听见旁边的抽泣声。是啊,太震撼了,那些刻在心里的记忆又重现在人们的脑海里。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拖着患有渐冻症的身躯,顾不上家人的安危,带领着医护人员战斗在最前线。抗疫期间,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名字写在防护服上的医护人员,他们都是守护生命的天使。可超负荷的工作量,留给他们是满脸的伤痕,透支的身体,被感染的危险。但是,他们一个个不畏艰险,没有退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保家卫国xxx重任。英勇的警察和解放军叔叔们,用自己强有力的臂膀保护着社会安全稳定,将潜伏期的群众安全隔离。无数的的志愿者,在寒风中、在黑夜里二十四小时坚守在每一个卡口,严防死守,保障居民安全。

那一刻全国各地人民都是一个整体,行各业都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抗疫抗疫。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件事重要,一瞬间全国上下,妇孺老少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对抗这可怕的疫情。我是一名小学生,不能为祖为民做什么,但我知道我听爸爸妈妈话在家主动隔离,不乱跑也是为防疫工作做贡献,不添乱。我的叔叔在xxx门工作,他每天晚上都卡口值勤,拦截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外地车辆驶入滁州。我们一家人都很担心他,怕他被传染。但是奶奶告诉我,人是要奉献精神的,能舍小家顾大家才是伟大的。我深受感动,恨不得马上长大,用一己之力去报国报家。

影片中我最难忘的是张小枫的那一句“一个人没有爸爸妈妈的话,该怎么办?”瞬间,我感觉周围的空气仿佛凝结了,不禁流下了眼泪。这句话也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是啊,我们众志成城,舍生忘死就是怕更多的人失去至亲至爱。全国上下,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其他相关行业也竭力在后方做好强力保障工作。抗疫物资生产部门连夜加班加点生产。四面八方仁人志士不断购买,并捐赠到疫情严重地区。武汉五十四万医生全部紧张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有的连自己家人感染了都顾不上。全国各地援鄂的医务人员达到四万多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时此刻,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生死与共。这些逆行者是最美的天使!人间因她们而更美好!我一遍遍流下感动的泪水。我想到了去年三、四月份,援鄂归来的滁州医护人员在高铁站被接站时的场景。市政书记和市长亲自迎接,两队“飒爽英姿”的铁骑队两边开道,武警叔叔一路护卫,欢迎她们回家。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她们身上的正能量足以感天动地,照耀他人,光荣自己!她们理应得到这样的礼遇,我长大也要做这样的人!

我怀着感恩、自豪的心情看完影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一批批医护工作人员大义凛然、忘舍生忘死;是无数志愿者或坚守或待命,默默奉献; 是全国人民上下同心,主动配合愿或治疗或隔离,才迎来现在的平稳安定的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只有埋头好好学习,从小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知识,长大才能社会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一定会这么做的!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二篇

黄楷盛

我看过许多的电影,但我却没有看过《中国医生》。今天我们来到了电影院,一起看这部电影。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金仔的妻子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送上救护车时,他对金仔说:“你不许出去送外卖。”但是金仔听到其他孩子的哭声时,他还是忍不住送起了外卖,结果不幸被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生的帮助下,他终于出院了。看到了这里,我流下了眼泪。原来疫情期间,除了医生在努力抗疫,连外卖小哥也在努力的抗疫,每个平凡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珍重。

还有一段也让我印象深刻。医生们在休息时,一位医生一边哭一边说:“我一直都没有回家,我想家了。”而另一位医生听到了大骂道:“你想家,我们也想家啊!”那位医生听了说:“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这部电影我看完了,我觉得中国医生很伟大,。我们生活中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为抗疫尽一份微薄之力。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三篇

身边有几个医生朋友,平日里聚会总聚不齐,问起他们的工作感受,一个字“累”。

第三方机构做的一个调研《2019医师幸福感指数研究报告》,在“中国医师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提及率%”这一选项上,“超负荷工作量使得医师身心俱疲”是提及率最高的问题。而就“工作量大、强度高”这一指标,认为“基本符合+100%符合的医师占比,接近2/3的医师同意这种观点,医师工作量大、强度高是一种行业共识。

数字若显得无感,《中国医生》的实况拍摄就让人看得真切。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

医院的绿色通道是朱良付发起的,所以刚开始每次急诊,不管凌晨几点,他都亲自来。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忙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而有时下班匆匆回家吃了饭,接到急诊室电话又立即往医院赶。主管护士对着镜头说道,“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夜晚12点,还有16台造影,做到凌晨5点,他们才休息。”继而她又感慨了一下:“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实在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没有生活质量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管。”

24小时随叫随到、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是很多医生的工作状态。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同样是全年无休、全天无休。纪录片拍摄他的那一天,他连做了三台手术,17个小时。17个小时得像雕塑一样站着,全神贯注地进行精密的手术。王东进说,“心脏外科就是得身体最好,身体不好的,站台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而他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曾经痛到得戴着颈托才能上手术台,而因长期站立他腿部静脉曲张,得常年穿着弹力袜。

那么医生自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劳累的?

朱良付的话特别令人触动。他说,“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担心自己“过劳死”,又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死、不敢死”——医生的劳累、付出、担当和牺牲,可见一斑。

要成为一个中国医生需要大量的付出,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至少也3年,整整11年;而从住院医生到主任医师,往往又需要10余年时间。熬到了主任医师,能力越大,承担得也越多,很多中壮年的医生自己也有一身“职业病”,他们“怕死”,但“不敢死”。

除了身体上的疲倦,医生的累也体现在心累。医患矛盾紧张,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和心理伤害。

纪录片一开始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所以纪录片才有这么一幕,一次急救手术前,朱良付先用手机录下与患者家属的对话,确保他们知道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曾说,他每个月会收到几百封来自中国医生的邮件,其中最常提到的主题是医患关系紧张。“我确信,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生像中国医生这样担心。”

医生如此辛苦却还得忧心自己的安全,这怎么看都匪夷所思。但它切切实实正在发生。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四篇

今天我去看了一部关于疫情改变的一部电影——《中国医生》。

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护人员们手足无措,病房里病人们非常的害怕,院长看着持续上升的死亡病例;看着病人没有床位和拥挤的病房;因为氧气不足而发生了争吵;防护服口罩,防护面罩等防疫物资,各大医院纷纷来帮助,也有从上海和广东的两家医院来帮助他们。国家也从四面八方召集各地的医护人员来救助武汉,钟南山院士也说过:“武汉一定会挺过去的,因为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电影中有很多感人的片段,但是令我最深的一个片段就是——因为妈妈临近生产,却不幸得上了新冠,通过医生的不断努力和她的坚强的意志最终抗胜了病毒病胜利的产下一名婴儿,可是他的爸爸因为偷偷去接单,为了挣奶粉钱不幸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可是当我以为他不幸去世时,到最后他们一家三口快乐地在公园里游玩。

看到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脸上都是戴口罩和面罩的痕迹,因为物资紧急,他们不舍得脱掉防护服她们身穿纸尿裤,为了就是节省物资。累了,他们就吃泡面;困了他们就和衣而眠。他们与家人分开了很久,也有的医护人员因为工作也不幸感染上了肺炎,也有的议会人员牺牲了。

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医护人员吧!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五篇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叫《中国医生》。这这部电影讲的是伟大的白衣天使们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我很感动,白衣天使们是多么辛苦的照顾那些病人,口罩勒得他们脸上伤痕累累,一日三餐也只能吃泡面。那时是大冬天,防护服也没有棉袄保暖,但防护服从他们身上脱下来时,就像水中提起来的一样湿。

妈妈说,其实抗击疫情我们谁都很伟大:交警叔叔忙碌地指挥交通、外卖小哥来来回回地在城市里穿梭给人们送餐、还有建筑师们,日日夜夜地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只用了十几天就修好啦!我补充道,还有我们也不能少:我们多听话呀!我们是普通人,好好听国家的话,疫情来临,都提高警惕,尽量不出门,千万不要再聚餐、饭前便后要洗手……就是因为我们都做到了这些,所有现在疫情才好起来了呀!可不能像其他国家那样,他们都很欣赏我们这些“金牌居民”呢!

唉,为什么世界上要有病毒这个多余的坏东西呢?不过,我们有最棒的医生,有厉害的护士,我们有最好的中国人!面对多困难的挫折,我们都同舟共济,永不服输!广州加油!中国加油!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六篇

近日上映的纪录片《中国医生》获得热烈反响,引发社会思考。这部电影呈现出真实动人的风格基调,医务人员们逆行出征、白衣为甲、舍生忘死挽救生命的举动让人为之泪目,疫情之下举国同心、协同配合、彼此鼓舞互助的人情温暖令人动容。

电影中张涵予演的院长,正是以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原型。为了让自己的表演更接近原型人物,张涵予赶到武汉,按照张定宇院长的日常那样每天开会、 查房,以一种“较真”的方式还原出真实的生活状态,力争在神情、做事风络等细节中体现真实的角色原型。

袁泉饰演的ICU科主任文婷,虽然饰演的这个角色语言不多,但是袁泉却用坚毅有力的眼神和态度传递出医护人员不同凡响的气场,刻画出抗疫一线人内心的无奈与背后的牺性,令人动容。电影里有一个镜头给我印象很深,就是张子枫出演的3分钟的片段。这段短短3分钟的片段将我的情感带上一个高潮。她代表所有在疫情中失去父母的孩子发出的呼唤。“一个人没有了爸爸妈妈该怎么办”一句台词令我感同身受。

中国医生观后感 第十七篇

黄泓凯

我经常去影院看电影,而今天是和全班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我们看的是《中国医生》,整部电影让我心潮澎湃,几度热泪盈眶。

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金仔老婆得了新冠病毒要去医院,临走前还对金仔说不要再去送外卖了,但金仔听到别人家的小孩需要帮助帮助,他想到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去送了外卖。但不幸碰到新冠病毒感染者,也感染了新冠病毒。最后金仔的老婆好了,但金仔还在病床上,但是金仔想着自己的老婆和孩子,还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还有一个片段也让我印象深刻,就是文主任对张院长说,防护服质量不好,张院长立刻安排让手下去高速入口抢防护服,如果抢不到,一切责任由他承担。张院长这样做是为了医护人员不被感染,只有有了质量好的防护服,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救助病人。

医护人员坚持不懈的精神真的让我非常感动,虽然我没有看到他们的脸,但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中国医生。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8)

为了还原武汉封城76天里壮烈激昂、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2020年4月,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摄制组第一时间进入武汉,与数百位医护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收集到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抗疫战线上的每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让观众感同身受。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影片通过精心的创作与制作,既真实还原了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直面疫情奋力营救的场景,又着力刻画了人民群众并肩同行汇聚抗疫力量的动人景象。影片全景展现了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真实图景,致敬在抗疫斗争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平凡英雄。

《中国医生》发布“我们尽全力向真实贴近”特辑与生命竞速版海报以来,无数观众表达了对影片的深切期待。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好真实,看得心都揪起来了”、“感谢医务工作者以血肉之躯筑成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演员塑造角色的时候尚且如此不易,真正的医务工作者更是难以想象”。

平凡成就伟大,白衣书写传奇。影片全景展现了抗疫斗争中医务工作者的伟大奉献,并兼顾了在抗疫斗争中做出贡献的普通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医生》回顾全民抗疫历程,向抗疫斗争中的每位平凡英雄致敬!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9)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之际,武汉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而焦点的中心地带,就是武汉金银潭医院。这里是中国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也是电影《中国医生》聚焦的“抗疫主战场”。

事实上,除了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影片也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的人物原型。

刘伟强导演表示,这部电影源于真实、发自内心,“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电影业一度停滞,正是无畏逆行的医务人员为我们负重前行,才有了今天的复工复产和安定生活,所以拍好这部向他们致敬的电影是我们的本分。”

袁泉谈到参演《中国医生》的责任感时表示:“在片场一穿上防护服,就有一种身着盔甲的感觉,深刻体会到这一职业身上的责任与光辉。”

首先,真实事件改编,与观众现实生活高度关联。

因为全世界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抗疫、防疫的工作从未松懈。国内疫情还有小范围的突发,观众们对影片所讲述的故事背景非常熟悉,甚至就在身边,这就让广大观众们很容易共情。当用电影这种影像艺术来全景展现抗疫时期的场面时,很容易触动观众们的情绪。

影片既然以真实事件改编,在抗疫、防疫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与事迹,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所以,观众们更想了解影片主创人员们如何展现这些人和事,采用什么样的手段,什么技术。

距离观众现实生活很近的事件,很容易让人共情,也很容易让人争议,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道是众味难调,这对主创人员来说,也是无形的挑战。不过,从这次影片定档时,各个主创人员采访中,对影片抱有极大的信心,影片品质应该很过硬的。

其次,影片受众范围广,每一个中国人都会看。

疫情的形势,牵动全国每一个人的心,所以,这部影片注定有着最大范围的受众和观众。所以,这部《中国医生》,有可能也是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一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10)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第一篇

很多患者不理解医生,一大原因是他们认为医生太“冷漠”了,这边家属为了病人心急如焚,但医生却“事不关己”,显得“敷衍”,冷漠又冷血。

但医生是真的是冷漠吗?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提问,医生应该跟每个患者成为朋友,急他们之所急,悲他们之所悲吗?

在以前的宣传中,我们似乎一直在倡导医生这么做,要跟每个患者成为朋友云云,让对患者有求必应云云。可在实际操作中,这并不可能,要知道我国每天就诊的人数超过2000万,每个医生每天要面对的病人太多。医生再博爱再有同理心,他的情感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无法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所有病人和家属的全部情绪。我们不能以圣人和超人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南京鼓楼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魏嘉,有个罹患胃癌晚期的病人,才二十几岁,特别年轻也特别乐观,这让魏嘉最挂心也最揪心,所以一直尽量为她多做点什么。但纪录片最后,魏嘉提到,以前有前辈建议她,“特别是对肿瘤科医生来说,不要跟病人做朋友,因为你跟他投入私人的感情越多,有可能你后面会自责、失落、伤心,会更难过,很长时间走不出来。”

医生也害怕伤心。他们并非拒绝付出情感,而是需要克制情感,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来来往往的患者,而死亡每天都在医院里发生。魏嘉虽然并未听从前辈的话,她还是对这个乐观的患者上心,但这也非意味着那些没能成为她朋友的患者被她怠慢了。专业是本分,朋友是情分。

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住院医生徐晔,25岁就博士毕业,工作三年后遇到自己职业生涯“难以跨越的沟壑”。一名全身95%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他的家里人为了给他看病,拿出家里现有的全部积蓄,但依然凑不够高昂的医疗费用,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植皮手术,总体花费得100多万。徐晔帮患者争取到了2万元的援助基金,尽力劝说患者家属坚持治疗,因为患者出院离世的可能性极大。但患者家属还是强行出院了。徐晔赶到时,面对空荡荡的床位还是有一丝失落,他是真心希望患者得到救治,却也知道家属面临的困境。

年轻的医生类似的经历多了,心理能承担的极限就会提高。徐晔事后说:“为什么有人说有的医生看起来很冷酷?不是冷酷,他是冷静。因为你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早就见过无数个了,所以他才会显得如此的冷静。这个过程是每个医生都会去经历的。”

也就是说,当患者家属指责医生“冷漠”时,家属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们很可能是第一次看到亲人遭遇险境。但家属也忽略了,今时今日患者的情况、家属的反应,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已无数次遇到过。医生并非麻木,他们的波澜不惊,是专业、经验和经历累积后的冷静。

慌乱、不安、痛哭留给家属就够了,慌乱之中需要冷静的医生做出专业的判断。冷静不等于冷漠。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第二篇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病重的身体,牵挂着同为医护人员却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妻子,却一刻不停息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拼了性命与死神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封城之际开着电动轮椅到门诊部坐诊。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xxx员”,只有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xxx员,才会在危急关头,扶危渡厄;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身忘死,救民于危难,解民于水火,绽放最绚烂的光芒,汇集成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在增援武汉之际,无数xxx员主动请缨,奔赴防控疫情斗争一线。“时间就是生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干出来的,一定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在火神山医院项目建设工地上,无数党员不眠不息,与时间赛跑,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用实干与担当,践行着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凝聚起了抗击疫情坚不可摧的信心和勇气。

旗帜无声,却能凝聚强大力量;榜样无言,却能鼓舞磅礴斗志。“我是党员,我先上!”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险象环生的救灾现场,经常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这是xxx人的响亮表白,也是勇立潮头、无所畏惧的责任担当。当下,正是抗击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尤需每一位xxx员拿出“舍我其谁”的硬气、锐气、骨气,站出来、冲上来、豁出来,打头阵、当先锋、做标兵,在防控一线立起党员干部的典型标杆,带领群众战病魔、度难关,成为冲锋的战士、立功的英雄,积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贡献。

世界著名画家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乌云终将会散去,阳光定会进家园。我们有理由坚信:有xxxxxx给出的“最强攻略”,有万众一心的守望相助,我们就一定能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春回大雁归”,到那时,灿烂的花朵依然会盛开在有爱的国土!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第三篇

敬畏生命,勇敢奋斗

太阳高照,万物复苏,春天来临,花儿绽开笑脸,鸟儿唱着欢快的歌,经过一场风尘仆仆的“战争”,一切都恢复了宁静,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部电影……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正好闲着没事做,听爸爸说《中国医生》刚前一天上映了,于是我和表弟、表姐就迫不及待地献上了我们“宝贵”的三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疫情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医生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太高大了!

《中国医生》中的医生们不睡觉不休息,一直在努力,不让任何一个生命逝去。停电了,医生们还是坚持坚持不懈地抢救那些病人。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中国仅在几天的时间里就造起了3。39万平方米的火神山医院。医生们的这一些所作所为让我十分感动,从帮病人插管到拔管,一系列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病人的生命已经和他们自己的生命合为一体了,看着一个个医生忙碌的身影,一刻也没得休息,让我感动地流下了泪水,心中暗暗想着:医生们,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一些医生们在这一场风尘仆仆的“战争”过去后,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还有一些医生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支援,心中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勇敢地奋斗着,不让自己逝于这场“战斗”中。突出了这场战役的严重性,也更突出了医生们救死扶伤的精神。

电影中有一些医生小小年级就来到了这场“战争”之中,他们失去了双亲,可他们并没有太伤心而是更加勇敢地站起来向前冲去,他们令我非常敬佩,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没有这些医生,也许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健康的体魄和美好幸福的生活!

《中国医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医生非常伟大,他们敬畏每一个生命,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地奋斗着,为我国人民救死扶伤,我的心中不觉充满了更多的敬意!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第四篇

看完《中国医生》,作为一个极其理性的人,这影片让我流泪三四次,出来影院,天下着雨,我的泪水犹如这雨水长流不止。疫情期间,身边发生着很多抗疫故事:大年初一,领导就回到单位坐镇思考部署单位防疫和疫情可能给正常工作以及经济带来的影响;我在家不断刷新着新闻,关注着国家行动和各地的治理举措,大年初三中午刚吃完饭躺床上,领导一个电话叫我回去,说防控指挥部紧急抽调我,于是立马收拾东西回单位,进城要经过好几个村,可是路都被泥土封死,只能沿着田间小路,想法设法出去,回到单位后立刻去指挥部报到,参与防控任务;正月十二,单位开始参与卡口24小时值班,因为人手短缺,我晚上回来,立刻去往卡口换班,期间天气恶劣,多日下大雪,但是同事们无一抱怨,没有退缩。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步好转,单位撤回开始轮班工作,我在指挥部和单位两头跑,一直持续了51天;各村村民都严肃守着卡口,一丝一毫不懈怠。我见证了疫情期间大家的紧张,也看到了广大干部、村民的团结,更看到了形势的好转与大家的欢喜。我的表妹和另一个我认识的护士也先后参与了隔离酒店的工作,她们也都毫无惧色。他们是真英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产生英雄。《中国医生》顺应时代,见证时代,书写时代及时代里的平民英雄。疫情没有硝烟,危险却堪比硝烟,没有医护人员、广大干部、志愿者和老百姓,这仗我们不会这么快结束。回顾抗疫,展望未来,伟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疫情已然过去,仍要居安思危,谨遵防疫规定,保护自身健康。同时,愿全社会关心那些疫情下受伤的人,也希望他们站起来更加坚强,祝愿世界更好!

感谢《中国医生》,感谢疫情中无私奉献、坚守岗位、配合防疫的人们!

中国医生电影观后感 第五篇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在这个本应热热闹闹的日子,在此时此刻,却显得十分冷清。而这一切都因为一次病毒的爆发。在这个国难当头的时候,一位84岁的老人,赶往了疫情爆发地武汉。

18日傍晚,钟南山从广州匆匆踏上前往武汉的高铁。这个情景,是多么的熟悉。17年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已经高龄,但却毅然再战防疫最前线。一路奔波不知疲倦,到了医院也是立刻着手开始救治工作,满腔的责任只为国家为人民,实实在在令人肃然起敬!

请战书上一个个鲜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无数医者组成一支医疗队,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支援武汉,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无惧无畏,在除夕夜,家家团圆,他们却在病房里同死神做着斗争,日夜不休,像是不知道疲惫似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支撑着,那就是将病人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与此同时,口罩紧缺。工人们全都再次上岗,为口罩的供应忙得不可开交。武汉先后开建火神山、雷神山两所医院,数千名工人夜以继日,在工地上吃盒饭,还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寒风刺骨,他们却从未喊过一声苦!

此次疫情发生后,全国公安民警又一次义无反顾选择逆行。与全国医护人员并肩战斗,抗击疫情。交警们在各个地方开展工作,严格检查来往的车辆,有多少个交警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吃年夜饭?有多少个交警大年初一第一声拜年献给公路?有多少个交警为了陌生人的安全放弃小家的团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短短11天,已有8名警察前后牺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是勇敢的!是善良的!是值得令人敬畏的!

有人趁火打劫,有人雪中送炭。无数逆行者不顾自身安危,为疫情做出重大贡献。他们无私无畏,称得上是真正的勇士。致敬!所有坚持为疫情奋斗的逆行者!你们是最美逆行者!

惟愿付出得到回报,至此国泰民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致敬,逆行者。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11)

卢以恒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和朵朵妹妹相约在妈妈的陪伴下到万达影城看电影。

妈妈买了我和朵朵爱吃的零食,早早地就进了放映厅。

不一会儿,电影开始了,我们停止了嬉闹,安静了下来。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中国医生》,它讲述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都奔赴到病情最严重的武汉,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放弃了原本的假期,不怕辛苦,不畏恐惧,不惧挑战,守护着亿万人民的安危,冲在疫情的最前峰。

他们的脸被口罩勒出了血印,他们的身体被防护服捂出了汗水,他们顶着病人的不理解与误会,却依然对病患们全力以赴,这种精神最终感动了所有人。

这部电影告诉大家,在疫情期间要注意防范,保护好自己。我们小朋友也要讲究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并积极锻炼身体。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所有人都平平安安。

【精选】《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四篇


2020年那场新冠疫情,让中国人民饱经伤离别之苦;而在抗疫过程中,无数优秀的白衣天使选择逆行,他们义无反顾得选择奔赴一线,只因为自己是医务人员。为了纪念这段岁月,建党百年献礼大片正有一部以他们为主角的电影《中国医生》上映了,观看这场电影,你可还会为这些勇敢的人落泪吗?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整理了四篇《中国医生》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一)

昨天下午和室友健身完,她说我们去看电影吧,她是千玺弟弟的忠实粉丝,我就说这么突然的吗,她说刚好没事就想去看了,那就去呗,然后买票去看电影。

我俩都知道这是讲疫情的,可是还没有带纸,也不知道我俩在想啥。说说剧情吧。主要讲的金银潭医院,再进一步主要讲金银潭医院的院长。看到电影的画面,当时疫情的时候大家一窝蜂似的跑去医院,说封城的时候又一窝蜂的跑去超市,那个画面真的是,没有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感同身受。看着老人,年轻人,孕妇,小孩,你说哪个救哪个不救,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医务工作者看着一条条生命拯救不过来,这一秒生命体征还维持正常,下一秒血氧饱和度降低再下一秒有可能人就没了,一个人的生命在那个时候真的是转瞬即逝,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得多大啊。写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袁泉的演技,每个眼神动作真的是太到位了。

看到封城的镜头,我就在想我对象是多么幸运,他就在疫情最重的地方住着,但是那段时间工作忙他根本都没看新闻,不知道发生了这魔严重的疫情,车票也是提前很久订好的,刚好是在封城的前一天走的,之后再也没有回武汉,因为为了结束异地,来到了我的城市,他的行李还是同事帮忙邮寄回来了,好想再回去看看那个地方,虽然只去过一次,但是还是有情感在,这个情感也许也来源于我是中国人,武汉是中国不可或缺的一个城市。

张子枫那一句“我只想知道,没有爸爸妈妈我该怎么活”。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小孩来说要承受多大的代价啊,觉得自己很幸运,突然所有对生活的不满烟消云散了,我们能活着,我们还有爸爸妈妈亲人朋友,我们怎么还不知足。

这个电影只是疫情的一个很小的缩影,多少个家庭因为疫情支离破碎,又有多少人牺牲了小家为大家(自己是医务工作者,自己的亲人还没有病床,住不进医院)

电影也让我们看到医务工作者的艰辛,刚看到了一个国家的担当,中国牛逼!!!

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二)

昨晚在看《中国医生》时,总是能听见抽泣声,是啊,实在是太震撼了,去年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在脑海里,无法让人不动容。

此时此刻,我坐在咖啡店里写这篇文章,大家自由地出入,完全没有任何担心。当然了,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却也没有2020年那样的触目惊心。

《中国医生》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新冠肺炎大爆发时期,全国医护们聚集武汉全力抗击疫情的那段真实经历。

现在信息爆炸,每天被各种头条、热搜瓜分我们的注意力,已经过去一年的事情,有些记忆已经模糊。

雁过留痕,当我们在看《中国医生》时,那些刻在心里的记忆又重现在脑海里。这就是电影、电视的魅力,也是好演员的魅力。

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医护的扮演者一定要尽量专业真实,不能浮夸。过不过关,需要专业医生的检验。

张文宏教授说,他在观看过程中,全程都在找bug,发现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是啊,真实才让人更容易走进电影,走进人物背后的悲与喜,进而思考生命的抉择和意义(看电影纯为了娱乐也没问题)。

遇到危险,人类的本能就是逃跑。守住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

抗疫期间,最美的人,不再是身材、颜值的代名词,而是穿着一层又一层厚重的防护服,看不清脸,防水黑色笔写在外套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

一个医院的坚守,是一群群人的坚守,困难时期,院长动员,所有人都参加。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张涵予饰)一直战斗在最前线,传呼机从不离手,氧气罐、电力保障、防护服到位……一切后期保障他始终都在,救助病人很重要,保护医护安全同样重要。

死亡率在上升的初期,医生、护士们做到他们能做的一切,超负荷的工作量,留给他们是满脸的伤痕,透支的身体、死亡的危险,不能回家,大年三十不能回家团圆,有人想家了,哭了,有人担心家人,哭了,有人感染了,连哭的力量都没有了。

但是,他们没有选择退怯,默默地擦干眼泪,吃完泡面,赶紧去换班。

每个医生接收的病人,用尽毕生所学,尝试一切办法,可是依旧无法抵挡住死亡的步伐。

医生崩溃了,会愧疚,会痛苦。但是,传呼机一响,仿佛穿着铠甲的战士,又重回战场与病毒厮杀。

几个回合下来,有人指标下来了,以为可以成功了。没想到,希望又再一次地破灭。

崩溃从来不是一次,是无数次。

一句“没有爸妈的孩子该怎么办”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

一句“你就是那个不救我的医生”又让多少医生扎心。

一句“我孩子刚出生,我不能有事”让多少父母泪崩。

……

一批批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一批批志愿者的帮忙,全国人民的自愿居家隔离,终于迎来了现在的平静。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护,珍惜现在的一切。

看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感受,就是世间温暖的传递,是来自一个个人的付出,就是蝴蝶效应一样。

金仔(欧豪饰)小文(周也饰)夫妇,第一次来医院,被告知要排队回家隔离,小文挺着大肚子,金仔朝着医生发火,被逼无奈的两人回家隔离,心里对医生有怨气。

小两口在十几平方米的一居室里,用塑料袋拼凑起一面隔离墙,妻子宝宝在里面,金仔在外面做饭,说着宝宝的情况,憧憬着未来孩子的样子。

后来,小文被接近医院里,给她治疗的是最初让她回家隔离的医生文静(袁泉饰)。小文认出了文静,表示想换医生,可是人手不足哪能随便更换呢。

小文情况越来越不好,为了保住孩子,减轻肺部呼吸压力,文静提出要对小文剖宫产,手术风险很高,一句“以后日子还得过”说服了院长,终于保住了孩子。

医院可能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新生,崩溃与希望共生。

看着孩子的照片,金仔泪流满面,对着文静深深地鞠躬,内心充满了感激。

隔离在家,不能出门,孩子奶粉不足,老人药品缺少。这时候,只能依靠快递员。不想接单的金仔,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的哭声,他重新走上岗位,挨家挨户地送快递,挣钱买奶粉、买尿不湿。

在城市里,金仔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更没有钱,可是他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真是让我自叹不如。

对比金仔和小文,我仿佛是生活的胆小鬼。总是会害怕,不敢去面对。

意外总是不经意出现,金仔在一次送货途中,遇到无症状感染者摔倒在地,本能地搀扶了一下,就这样,金仔感染了。

刚得知自己发烧,他又一次崩溃了,孩子老婆都在医院,他要是死了,怎么办啊?

他拒绝去医院,最后瘫坐在地上,崩溃大哭。

我们是普通人,有自己生命中的必须要渡的劫,也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更有帮助他人的慈悲心。

金仔的孩子被保住是这样,金仔好心扶了老人一把是这样。

还有,面对父母双亡的孩子,医生把自己写给女儿的遗书“骗”给了病人的女儿。

还有,年轻前途无量的住院医小羊,外出的路上只为了送一个陌生阿姨一程,他感染了,生命垂危。

当主任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她已经等了很久了,她长得很像自己的妈妈……

听到最后那句话,我泪崩了。

人世间的温暖,不能只是接受,也需要付出。

不禁让人想起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三)

看完《中国医生》,作为一个极其理性的人,这影片让我流泪三四次,出来影院,天下着雨,我的泪水犹如这雨水长流不止。疫情期间,身边发生着很多抗疫故事:大年初一,领导就回到单位坐镇思考部署单位防疫和疫情可能给正常工作以及经济带来的影响;我在家不断刷新着新闻,关注着国家行动和各地的治理举措,大年初三中午刚吃完饭躺床上,领导一个电话叫我回去,说防控指挥部紧急抽调我,于是立马收拾东西回单位,进城要经过好几个村,可是路都被泥土封死,只能沿着田间小路,想法设法出去,回到单位后立刻去指挥部报到,参与防控任务;正月十二,单位开始参与卡口24小时值班,因为人手短缺,我晚上回来,立刻去往卡口换班,期间天气恶劣,多日下大雪,但是同事们无一抱怨,没有退缩。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步好转,单位撤回开始轮班工作,我在指挥部和单位两头跑,一直持续了51天;各村村民都严肃守着卡口,一丝一毫不懈怠。我见证了疫情期间大家的紧张,也看到了广大干部、村民的团结,更看到了形势的好转与大家的欢喜。我的表妹和另一个我认识的护士也先后参与了隔离酒店的工作,她们也都毫无惧色。他们是真英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产生英雄。《中国医生》顺应时代,见证时代,书写时代及时代里的平民英雄。疫情没有硝烟,危险却堪比硝烟,没有医护人员、广大干部、志愿者和老百姓,这仗我们不会这么快结束。 回顾抗疫,展望未来,伟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疫情已然过去,仍要居安思危,谨遵防疫规定,保护自身健康。同时,愿全社会关心那些疫情下受伤的人,也希望他们站起来更加坚强,祝愿世界更好!

感谢《中国医生》,感谢疫情中无私奉献、坚守岗位、配合防疫的人们!

中国医生观后感范文(四)

《中国医生》于2021年7月9日上映,讲述了发生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抗疫故事。

张涵予饰演剧中的张院长。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一方面要调动全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其它医院调医生来协助自己医院,而且还要应对医院每天都有可能会发生的医闹事件。工作中焦头烂额的他,还面对着自己的妻子感染新冠和自己渐冻症的腿。但是抗疫全过程,张院长配得上一个铮铮汉子和模范院长的称号。

袁泉饰演剧中的文婷医生。是ICU病房的主任,负责维持医院的秩序。身穿抗疫衣服全程只露出来两只眼睛,但却演绎出了作为一名女性医生的知性、冷静和柔情。当所有病人都出院的时候,文婷躺在空荡的病床上,露出来的笑容感染到了许多人。想起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何尝不需要咬牙坚持下来,一不小心就一个人走了很长的路呢?

易烊千玺饰演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生。在医院里面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妈妈了,因为在上班路上觉得向自己求助的路人像自己的妈妈而不幸感染了新冠,住进了ICU病房。演绎出了一名青年医生的善良和柔情,抗疫期间也许每天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

朱亚文、李晨饰演的分别从广州、上海调到武汉支援的主任医生。这两位支援医生也在这场战争中,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成长为了一名更出色的医生。

钟南山院士出场在《中国医生》的新闻发布会的时候,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武汉抵抗住了疫情,这场疫情何尝不是这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凭借牺牲小我成全集体的精神最终攻克了难关呢?

欧豪饰演快递员金仔。在疫情期间迎来了自己女儿的降临,但与此同时,自己的妻子也感染了新冠,自己为了多赚一点奶粉钱也不慎感染了新冠,最终一家三口都度过了难关。当樱花开放的时候,一家三口在东湖畔偶遇文婷医生和她的女儿。显然得,他们作为病人,感受到了医生的无私付出,并由衷敬佩和感激自己的主治医生。

张子枫饰演父母都在疫情中去世的孤儿。当接到父母遗物的那一刻,让我们也一起体会到了在那场灾难中不幸成为孤儿的无助。但是还好,还有一大群愿意照顾她的人。

《中国医生》用了简短的两个小时诠释了武汉抗疫全过程,而且剧中还不时掺杂着新闻播报和实事记录的时间,演员几乎是用一双眼睛和脸上的细节演完了这部剧。

这部剧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医生的伟大,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演员的无限潜力和爆发力!

中国医生观后感7篇


笔者对于“中国医生观后感”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解析,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如何撰写作品的观后感呢?观后感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体现出作品的内在价值和审美意义。观后感需要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强行编造则容易使主题不明确。欢迎您阅读本网页,以获取更多信息!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1】

昨天观看了《中国医生》后让我感受到了,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平等的。疾病会带走生命,但带不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片中每一位医生都是优秀的值得被尊敬并学习的,他们是中国医生的缩影,认真、诚挚、专业、温暖、充满力量,虽然在工作中可能面对着种种不公,面对着误解,他们没有向困难低头,依旧坚持初心,不断为病人和家属着想,为中国的医疗事业无私的奉献着,他们在某些时刻是一名真正的英雄,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可能就是一个平凡而坚强的父亲、母亲。工作的辛劳和严峻的医患关系,并没有让他们放弃救治病患,而是因为自己曾立下誓言,救死扶伤,他们是有信仰的中国医生。他们代表了千千万万在医疗岗位上埋头奋进的中国医生。在2020年初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中国医生再次从死神手中夺回无数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不是神,却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生命,不顾危险,将自己的生命堵在了死神与病人之间。他们是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们是中国医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未来的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做一名优秀的白衣战士,在生死线上,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2】

我作业提前完成了,妈妈奖励带我看电影——《中国医生》。看完后,我觉得无比振奋。

《中国医生》讲述的是在武汉的一个小医院,张院长等医生遇见不明来历的新冠病毒的时候,他们虽然应对得很吃力,但仍竭尽所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对病人进行抢救。无奈病毒太厉害了,死亡率一直在升高,张院长急忙召开会议,一起讨论怎样才能将新冠病毒控制住。医生的表现让我体会到了他们勇于和病毒作斗争的精神。

由于人们对病毒的不了解,医护人员只能挨家挨户去访问。其中一个被访者小文阿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已经是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经过检查发现她感染了新冠病毒。医生们进退两难:对抗病毒,那宝宝会有危险;等宝宝出生后再救治,大人可能撑不住了。这时,文主任说:“疫情总会过去,但生活还要继续。”是啊,如果因为疫情放弃这个即将诞生的小生命,这对小文阿姨和家里人来说会痛苦一辈子的。医生们最后决定先对小文阿姨进行剖宫手术,等宝宝生出来后,再对小文阿姨进行新冠病毒的治疗。虽然这样很冒险,但是为了这个小生命,他们愿意试一试。最终,宝宝顺利生出来了,小文阿姨也得救了。医生们不但救治了小文阿姨的生命,还挽救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中国医生》让我感受到了医护人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抗争到底的精神,让我为之振奋不已。正因为因为有了众多白衣天使的无私付出,才有了我们疫情之下平安生活的环境。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3】

看完《中国医生》,作为一个极其理性的人,这影片让我流泪三四次,出来影院,天下着雨,我的泪水犹如这雨水长流不止。疫情期间,身边发生着很多抗疫故事:大年初一,领导就回到单位坐镇思考部署单位防疫和疫情可能给正常工作以及经济带来的影响;我在家不断刷新着新闻,关注着国家行动和各地的治理举措,大年初三中午刚吃完饭躺床上,领导一个电话叫我回去,说防控指挥部紧急抽调我,于是立马收拾东西回单位,进城要经过好几个村,可是路都被泥土封死,只能沿着田间小路,想法设法出去,回到单位后立刻去指挥部报到,参与防控任务;正月十二,单位开始参与卡口24小时值班,因为人手短缺,我晚上回来,立刻去往卡口换班,期间天气恶劣,多日下大雪,但是同事们无一抱怨,没有退缩。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步好转,单位撤回开始轮班工作,我在指挥部和单位两头跑,一直持续了51天;各村村民都严肃守着卡口,一丝一毫不懈怠。我见证了疫情期间大家的紧张,也看到了广大干部、村民的团结,更看到了形势的好转与大家的欢喜。我的表妹和另一个我认识的护士也先后参与了隔离酒店的工作,她们也都毫无惧色。他们是真英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也产生英雄。《中国医生》顺应时代,见证时代,书写时代及时代里的平民英雄。疫情没有硝烟,危险却堪比硝烟,没有医护人员、广大干部、志愿者和老百姓,这仗我们不会这么快结束。回顾抗疫,展望未来,伟大的抗疫精神必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鼓舞人心。疫情已然过去,仍要居安思危,谨遵防疫规定,保护自身健康。同时,愿全社会关心那些疫情下受伤的人,也希望他们站起来更加坚强,祝愿世界更好!

感谢《中国医生》,感谢疫情中无私奉献、坚守岗位、配合防疫的人们!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4】

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包含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在内的国内各地医疗力量纷纷驰援武汉,展开了战“疫”大行动,当地群众也对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前往医疗搏击 “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满是感激。护理师、中共党员邓达丽是汕大医附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她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抵鄂开展工作后,武汉普通市民们对汕头医疗队发自内心的暖心细节,让她满是“感动和温暖”,这也是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汕头援鄂抗疫医疗队表示,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民众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邓达丽介绍,援鄂抗疫医疗队到达武汉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和温暖。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第二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

“我们入住的酒店前台有2、3个经理,100多人入住后,他们不辞辛苦,不断给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像门锁、用电、清洁物品等各种出现的小问题,忙得像陀螺转,大堂经理下午接近2点了还没吃中午饭,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每次见到我们都给我们大大的微笑,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你们辛苦了!’” 邓达丽说道。1月28日抵达汉口入住后当晚有些人因当地天气寒冷冻得无法入睡,一反映,有关部门立刻让人送了暖炉和电热毯,还给医疗队配了洗衣机用来清洗外套,种.种举动让人暖心窝。

1月30日上午,医疗队员们到在家乐福超市在购买日常用品时,超市店员听到队员们聊天交谈得知是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后,对队员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来武汉支援,谢谢你们,如果你们需要配送我们可以帮你们送到居住的酒店。” 邓达丽称她听后随口感叹:“你们现在还有配送服务啊,真的很厉害呀。” 超市店员解释说:“超市目前是暂停配送了,但是你们来支援武汉,我们真的谢谢你们,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就配送上门,真的谢谢你们,你们温暖了我们武汉人的心。”

还有武汉市民自发捐赠生活用品的暖心行动,他们听说酒店有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入住,担心医疗队员一路匆匆,没有时间也不熟悉当地路况,可能来不及去购买生活的塑料桶和脸盆,就掏钱购买后送到酒店,悄悄放下后就离开了。另外,武汉市内的酒店还轮流热心援助医疗队的餐饮,爱心餐饮所附的便条写着:致敬可爱的白衣天使,谢谢你们拼尽全力守护这座城市,武汉加油!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5】

今天是周日,约好带着儿子放松一下。上午,一家四口到电影院观看电影——《中国医生》。影片已经上映了一段时间,口碑似乎不错。于是,约定前往观影。老婆定了IMAX厅,偌大的电影院没有几个人,扳开指头都能数得出,基本跟包场无异。

观影之前,我们对电影讲述的故事已经有所了解,但观影过程中还是多次被戳中泪点,让我这个大男人几次落泪。回顾近几年的观影历史,几次落泪的电影绝无仅有。现在的电影更多的是娱乐,无休止的娱乐,看过之后,你常会觉得剧情狗血,实在浪费时间。但,我要说,《中国医生》值得一看。

简单说一说戳中我泪点的几个地方。

镜头一:老张夫妻因为感染新冠肺炎相继离世,医生将死亡通知书送到老张女儿手中。情景其实比较简单,不过短短几十秒吧。但女儿的一句话直接让人泪奔,拿到父母的死亡通知书后,小女孩只问了一句话:“叔叔,我只想知道,一个人没有了爸爸妈妈的话,该怎么办?”是啊,一个人没有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对于成人而言,没有爸爸妈妈都是难以承受之痛,何况是孩子。

镜头二:快递小哥为了给刚出生的孩子赚取奶粉钱,疫情期间没有遵守与老婆的约定,毅然出去送快递,结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本属于轻症,谁知病情突然加重,直接危及生命。一家三口,爸爸、妈妈都在抢救,刚出生的孩子还在保温箱里。抢救时,外卖小哥与身边的亲戚朋友告别的虚幻场景似乎在预示着外卖小哥即将离去,而外卖小哥跟妻儿相拥告别的场景,再次让人泪目。

镜头三: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妻子感染新冠肺炎却找不到住院所需的床位,妻子插管后病情危重,张院长与妻子通话的场景让人为之动容。堂堂一院之长,尽最大可能收治患者,却没有办法给妻子留下一个床位。这个坚毅的院长与妻子通话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堂堂男儿对妻子深深的爱,对医者仁心的演绎。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普通人的白衣天使,他们的心中也有恐惧,这再正常不过了。但恐惧之后,更多的人选择勇敢逆行,正是无数敢于逆行的白衣天使让我们国家成为控制疫情最好的国家,没有之一。

致敬每一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特别是那些为之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同时,也祭奠那些被病魔夺去鲜活生命的人们,愿逝者安息。

一部电影要想有生命力,一定要源于生活,并且能够架起与每一个观影者之间的桥梁。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6】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这场战役中,无数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上,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火墙。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以他们的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背景下,视频网站及时上线了纪录片《中国医生》,自然受到广泛关注,稳居全网纪录片热度榜首;该纪录片也赢得极好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3分。

《中国医生》深入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记载了几十位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护形象,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关于中国医生的一切。

在肺炎疫情的当下,观看这部纪录片自然有别样的感触。不过我们更希望,在了解中国医生的一切后,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只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才想起珍惜他们。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7】

2020年寒假,在我们欢庆春节之际,有一种病毒悄悄袭来,并迅速崛起,传播。它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的传染力很强,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时候。此时恰逢我们春运高峰期,探亲返乡和旅游人群浩荡。病毒这一肆虐,竟然造成了近万例确诊感染病患,超过二百例。一时间,我们都手足无措了。

这时,一个特殊的群体站了出来了。他们就是抗击病毒的医生们。大批大批的人,都躲在家里,小心翼翼地躲避病毒。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踏着坚定的步伐,逆流而上,走向疫情爆发的所在地——武汉。他们是一群拿着注射器与手术刀的战士,舍生忘我,就想尽己所能,抵御病毒,挽救患者。而他们当中,最首当其冲的,竟然是已至耄耋之年的呼吸道专家——钟南山院士!他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这个年龄绝大部分的老人都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他却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第一时间逆行奔赴到武汉,科学专业地给出指导建议。很快,全国都行动起来了,各地大力驰援武汉,同时做好本地隔离防护。面对疫情,我们团结有信心打胜仗。因为我们背后相信钟爷爷,正如17年前面临“非典”疫情时,他就一直在非典的最前沿工作。大家都怕和不敢接近的患者,是钟爷爷一句话“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给了大家太多的信心。17年后,他老人家又一次冲在了前线!这一次,他再三地告诫大家远离武汉,远离湖北,他自己和其他医生却毅然前往,直击一线战场。

随着一例例康复的好消息传出,我更加相信,真正的春天很快就会来临,那时,病毒隐匿、大地复苏,而我们医者伟大的“逆行”精神将永存!

中国医生观后感9篇


怎样让作品名的观后感看起来更加生动呢?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并加深思考,我们精心收集整理了“中国医生观后感”的相关资料下面是详细内容,相信自己能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1)

我心目中的英雄

8月7日的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那部根据新冠疫情真实故事改编的让人泪奔的影片——《中国医生》,影片开始,那种紧张的气氛把我的记忆拉回到2020年的年初伊始。

树叶响了,春风到了,新年临近了。大家开心的盼望着赶快过年,有的人想要回家看望亲人,包括一些医生护士……

可是武汉的今天,是个特别的时期,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一则新闻明确报道:武汉突然出现了一种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我看到了这则新闻,突然觉得好害怕,担心家里的人……那时的我正值寒假假期,不远千里去了福州,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一脸震惊,本应繁华热闹的城市少了往日的喧嚣,多了一份悲凉,爸爸告诉我,那是“恶魔”在缓缓降临……

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告诉我在医院工作的婶婶也报名参加了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即将奔赴抗疫前线,我的心里不禁担忧起婶婶的安危,希望婶婶能够平安回家。不久后,我看到一则新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纷纷前往武汉前线,一群做母亲、父亲的医护人员连夜赶到武汉支援,医院里他们穿着厚厚的隔离服,带着一层层的口罩,他们的脸都被口罩、防护罩勒出一道道印记,可是他们依然是最美的,他们用生命在和时间赛跑,当望着颓坠的武汉,心中不知是如何滋味,或许难过伤心,也或许有种无奈。

国家发动紧急号令,党中央,国务院,各级领导同志踊跃报名参加抗击“肺炎”工作,周边的学生,社区人员,志愿者们,他们身穿白色防护服,冲上前线做排查工作,从未听说过谁曾抱怨,谁会懈怠。每个人都奉献终身,付出所有,只为一地安宁,只为更多安心,只为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科研人员同时出击,他们夜以继日地为医护人员作保障工作,就连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也脚步不停歇,反复攻克难关,力求研究出新药剂,新疫苗,早日打破关隘。

危难关头,亿万人民化作亿万星辰,化作一堵实墙,化成一座钢铁长城,阻碍着病毒侵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最终在76天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都恢复成了0。亲临无数昼夜,无论是打倒滔滔无边的惊涛巨浪,还是小到细如缥缈的尘埃,只要有你们在,他都为之望而止步,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永远是我心中的英雄,向你们致敬!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2)

在2019年年末,我国在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后此事件联合拍摄成为了中国医生,今天我看完了中国医生无数的话语,从我的嘴里涌出,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刚开始在2019年年末,新冠肺炎刚爆发的时候,武汉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晚晚上还天天在广场上跳舞,突然,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接收了好几个新型的肺炎患者,后专家组把此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

后来院长张院长坚决要把那些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接到自己的医院医治,自己医院的能力和预算金额都不够了,还有硬撑着,可能这就是医生的气场和魅力吧!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女主文婷是医院的主任,他们给病人治病,哪里坏了就治哪儿,但是,虽然他们很努力,但死亡率一直在上升,张院长说,不管怎么样,都要把死亡率降下来。于是他们开了一个会,各自都各显神通,说出自己的方案,最后,大家决定提前插管

后来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金仔(一个送外卖的快递小哥)带着自己的怀孕的老婆小文去医院挂号,可遭到了文婷主任等人的拒绝,劲仔一汽之下控制不住自己和那些医护人员打了起来,后被自己的妻子劝回了家,后来因为她的妻子被感染了,于是他们便在家里做起了隔离

同时,在金银潭医院里来援助武汉的的支援队分别从广州和上海赶来,张院长闻着喜讯奔门而出,去迎接那些由陶俊和小周带领的支援队们,后来他们来的第一天,金银潭医院就停电了,病人们惊慌不安,院长变下命令,让医护人员们安抚好病人的情绪,然后小杨为病人插管,后来陶俊让他快点插,他不敢插,最后还是文主任帮助了他,再后来一次开会上,陶俊看不起金银潭医院说的那些脑子一热的话,张院长直接批评到陶俊,陶俊一生气,从开会的地点走了,他走到小羊面前,对小羊说:你叫小杨对吧,请你吃烧鹅但我有个条件,以后你不能再进ICU了,因为我们的时间真的太紧急了。于是小杨便每天都在办公室里刻苦努力练习插拔管,另一边,陶俊和小周正与那些医护人员们努力抢救着病人,后来他们的医护用品严重短缺,但是好心人们积极地把自己的医护用品捐给了他们,这时,政府也正在大力的支持武汉的金银潭医院,但是病人实在太多了,于是,政府便用十天时间建了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了雷神山一医院,真是神速的存在,在火神山医院里,一首火红的萨日朗,真是暖了大家的心,苦中作乐。

这时金仔也不幸感染上了新冠肺炎,但他是无症状感染者,她被转到火神山医院的时候天天吃不下饭,天天也吃不下药(因为他妻子去生日的时候让他接单,但他偷偷的接了单,为了给孩子挣钱买奶粉)最后,志愿者小女孩儿帮她找到了希望,也让他看到了希望,又有了活着的心里,

另一边,小文也顺利地生出了他们的宝宝,现在他们的状态都很良好,陶俊,照料的病人老张康复的非常快,现在都已经可以拔管了,等他们拔管拔了,老张也可以自己呼吸,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个莫大的成功啊!但是在第二天的凌晨两点钟,她却死于了心梗,陶俊知道了悲痛欲绝,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大大的失败,人们总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能下一次就可以成功了,我们不要被一点点小的挫败而放弃、止步不前。

现在政府已经拨派了大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下,武汉第一次达到每日的死亡率小于每日的确诊率,后来竟然达到了当日零新增,死亡率也大大降低了,但后来金仔的状况不是很好,氧合度一直在下降,另一边,小文的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最后两人依旧挺了过来

看了这篇电影中国医生让我感悟到了新冠肺炎的严重和那些医护人员的坚强努力和勇敢无私奉献和危害和中国人的坚强与中国政府的支持和强大,希望我们也能像在中国医生这篇电影里的医护人员一样团结一心,努力向上,现在疫情还未过去,我们不能松懈,抗击肺炎你我他,珍爱生命靠大家!!!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3)

黄楷盛

我看过许多的电影,但我却没有看过《中国医生》。今天我们来到了电影院,一起看这部电影。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金仔的妻子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送上救护车时,他对金仔说:“你不许出去送外卖。”但是金仔听到其他孩子的哭声时,他还是忍不住送起了外卖,结果不幸被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生的帮助下,他终于出院了。看到了这里,我流下了眼泪。原来疫情期间,除了医生在努力抗疫,连外卖小哥也在努力的抗疫,每个平凡的生命都值得我们珍重。

还有一段也让我印象深刻。医生们在休息时,一位医生一边哭一边说:“我一直都没有回家,我想家了。”而另一位医生听到了大骂道:“你想家,我们也想家啊!”那位医生听了说:“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这部电影我看完了,我觉得中国医生很伟大,。我们生活中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为抗疫尽一份微薄之力。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4)

肺炎在一夕之间席卷整个武汉,再至整个中国,也是因此,若干“战士”奋战一线。2019年12月1日,中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携带者出现,在疏于防范的情况下,该病毒迅速扩散至整个武汉,进而是整个中国。庆幸的是,国家立即采取行动,迅速封城,各党员严格执行任务,使得疫情得到控制。使我想起这样一句话:当天空渐暗,星星就会发亮。据统计,全国总人口中国共产党员占比6。4%,而战“疫”牺牲人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占比却超过了67%。他们中,有的疲惫到倒在病床前、有的染病而英年早逝。面对恶疾,他们未曾有丝毫怯意,相反,他们远离亲人,义无反顾的踏上战“疫”一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呼百应,不管前路如何。

《中国医生》之所以感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影其实讲述的不仅仅是医护人员,还讲述了一千万武汉人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一座城停摆,但生活不会停摆。所以,快递小哥才无法停下来,他是怕的,但他的心也是肉长的。一座城休息了,但生活没有休息。电影里,文婷说:疫情总会过去,日子还要过下去。为了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武汉封城,一千万人自觉在家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电影里,国外专家过来,问咱们是如何做到的,是如何说服这一千万人。我们的回答是,我们中国人本就信奉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仅仅一句话,道尽了武汉的英雄之处,我们哪里需要什么说服。这不光是因为我们骨子里的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还因为我们“相信”,就像电影一开头,院长开会时说的,“共产党员24小时待命”,我们相信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手持手术刀,身披白大褂,为了更好的抗击疾病,女性舍了青丝,他们全天24小时轮流值班,一天坚持20多个小时戴口罩,已经持续了3个多月了,即使满脸血印,他们也无怨无悔,这就是白衣天使,中国的医护人员。他们也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但国家有难,他们义无反顾的奋战一线。这就是中国医生。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说得便是这般吧。

一鲸落,万物生。一头鲸将死时,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慢慢死去,同时,它的尸体将供养这片海域的生命长达百年,科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作鲸落。而今无数鲸一般的人涌出“水面”,他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深地致敬,同时,我们更该像他们那般,拥有无私奉献,勇于奉献的精神。

这就是中国的样子,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让14亿人都成为你的样子,我们就能在春暖花开之时,看到你脱下防护服、揭开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我们经历过无数次的严寒,每一次,终将会迎来春天。

电影超级好看,很多地方,可能仅仅是一个镜头,一句话,就让人泪奔了。这是咱们自己的英雄、自己的超人的故事,是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是一段中国往事,是一段我们经历了的真实的时期。

上面的这些是网网小编专门整理的中国医生观后感1000字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5)

2020年,湖北武汉就像生了一场重感冒!那一年很多人不能回去团圆过年;那一年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用不一样的方式跟亲人朋友拜年。我的家乡在湖北,她叫——孝感!我跟爸爸妈妈没能回去过年,也没有经历“新冠肺炎”带来的直接冲击,都是从爸爸妈妈口中了解爷爷奶奶那里发生的一切。

前几天妈妈带我观看了《中国医生》电影,我从银幕里了解了武汉疫情的可怕,医生们面对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当“新冠恶魔”到来时,所有的白衣天使都是那么勇敢坚强地与它做着斗争,再苦再累也没有退缩过。“白衣天使”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每天不断地在为人们核酸检测,不喊苦不喊累,即便汗水湿透了衣衫,即便脸上勒出了深深的红印。因为她们的无私付出,每一个人都团结在了一起,最后我们取得了胜利!我很感谢每一位英雄!谢谢您们!

武汉疫情过去快一年了,我也从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变成一个戴着鲜红红领巾的一年级小学生了!妈妈曾对我说过,带上红领巾就代表着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红旗的一角,我们要懂得感恩回馈伟大的祖国!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单位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视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己任,冲锋在前、连续奋战,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用最美“逆行”,彰显最强“担当”,为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激励先进、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坚定信心,增强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决心,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卫生健康局研究决定,对5名援鄂医护人员和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的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予以表扬。5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服从大局,奔赴武汉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彰显了景泰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和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42名基层干部、共产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先进分子冲锋在前、坚守一线、恪尽职守、拼搏奋战,是全县疫情防控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

全县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要以此次通报表扬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先进个人为榜样,主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7)

赵姝睿

“医生,二号床心率太低。”一位护士急切地说道。“好的,我马上过来。”主任医师回答。主任匆匆赶去。“准备插管。”主任大声嚷道。听到这阵阵话语,我的心里也十分紧张。

8月1日,上个星期天晚上,我们一家四口去德纳电影院看《中国医生》。这部电影讲述了2020年春节时期新冠疫情的突发和蔓延,当时医生只能对症治疗,不能除病根。后来经过全国医疗队的力量,治好了新冠肺炎,在这期间火神山与雷神山正式关仓,武汉也被解封了。

一位少女的父母都因新冠肺炎双双离逝,当医生将父母的遗物交给少女时,她说“叔叔,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父母该怎么办?”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从眼眶里流了出来。对呀,一个人的父亲,母亲都走了,谁来照顾她呢?这该死的病毒也太可恶了,比坏蛋还坏,罪名恶上加恶。少女太可怜了,不过她也很坚强。

这部电影仿佛让我回到了疫情时期,让人身临其境。不过现在疫情像渐渐涨潮的江水,也像一浪一浪的浪花一样,又开始了。每天,新闻里都有关于疫情的消息,境外输入几例,本土几例……我们还是需要多通风,勤洗手,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人们也在国家的号召下打疫苗,有效防止传染,我的爸爸妈妈也接种了疫苗。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我也要学习医护人员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8)

为了还原武汉封城76天里壮烈激昂、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2020年4月,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后,摄制组第一时间进入武汉,与数百位医护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收集到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抗疫战线上的每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让观众感同身受。

电影《中国医生》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务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影片通过精心的创作与制作,既真实还原了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直面疫情奋力营救的场景,又着力刻画了人民群众并肩同行汇聚抗疫力量的动人景象。影片全景展现了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真实图景,致敬在抗疫斗争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平凡英雄。

《中国医生》发布“我们尽全力向真实贴近”特辑与生命竞速版海报以来,无数观众表达了对影片的深切期待。网友纷纷留言表示:“好真实,看得心都揪起来了”、“感谢医务工作者以血肉之躯筑成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演员塑造角色的时候尚且如此不易,真正的医务工作者更是难以想象”。

平凡成就伟大,白衣书写传奇。影片全景展现了抗疫斗争中医务工作者的伟大奉献,并兼顾了在抗疫斗争中做出贡献的普通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医生》回顾全民抗疫历程,向抗疫斗争中的每位平凡英雄致敬!

中国医生观后感(篇9)

杨卓鑫

《中国医生》作为最近很红的片子,一定是很好看的,而今天,我就看了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的事情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新冠肺炎的爆发,它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新冠肺炎的爆发,中国的医生救人民与水火之中。这《中国医生》的确很好看,很感人,把中国医生的的品质衬显的淋漓尽致,但是我看了之后还是有一点点的遗憾。

遗憾的是在这个片子里,主要用的是西医,根本没有提到中医,或许有人就要吐槽了:“唉!西医不行吗?你这么偏心吗?”不是我偏心中医,也不是我看不起西医,而是事实就是这样!先听我慢慢道来。

先从头说起,2020年新冠在武汉爆发。一传十,十传百,武汉封城,接着中国其它的城市开始支援武汉,而在当时,这种冠状的病毒和无解差不多。只有采用西医进行保守治疗。

渐渐的,湖北其它的城市也有了,河南有了,北京也有了,病毒以我们想像不到的速度传到了世界各地,而一位友人,他就尝试了中医,效果非常的好!他上报国家。国家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全国开始动员,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传来了。特别是湖北,本来只有20%的成功率,被硬生生的提到了80%。牛!所以,一句话总结。这次的抗疫,中医的贡献最大。

《中国医生》,一部好电影,可遗憾的是还是差点人意,没有把中国的传统中医拍进去。但不管怎么样,中国的医生是非常可敬可佩。真可谓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