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3.05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汇编3篇。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是编辑在网络上整理并加工的内容。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 篇1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2022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平稳的经济运行带来冲击。同时,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作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战略成果后,经济复苏进程一直是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国将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行稳致远,大大提振了国际社会的复苏预期,给世界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命运与共,加快恢复经济活动为全球发展注入 “ 新动力 ” 。此次疫情,全球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也放缓了脚步,更多国家意识到,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从一季度末期开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中国动员一切力量防控阻击疫情,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经济活动开始加快恢复。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国采取“六稳”“六保”等有力有效政策措施,加速经济回暖、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起到较好的探路者、

示范者的作用,给世界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给各国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稳中向好,畅通供应链 产业链为全球发展增添 “ 加速度 ” 。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链,近些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遥遥领先,发挥着全球经济压舱石的作用。面对疫情挑战,中国动员举国力量,千方百计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恢复经济,消费、投资、进出口日益活跃,经济社会发展蓬勃活力重现,不仅增强了世界各国战疫情稳经济的信心,而且势必有力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助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在疫情影响之下,中国能否尽快稳中求进、以保促稳,全力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直接关系到世界贸易的走向。中国积极打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助力国际货运逆势而上,为稳定和畅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维护了世界产业链的完整与稳定。

稳中求进,扩大开放稳定增长为全球发展提供 “ 新契机 ” 。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工作报告对扩大开放作出了系统部署,体现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和决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最近三个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在 50%以上,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处在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一以贯之地奉行开放合作政策,为世界经济加快恢复增长提供支撑和引擎

力量,在促进自身经济稳步回升的同时,大大提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经济发展必将为稳定世界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4 日在上海举行。多国领导人在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致辞,高度评价中国克服疫情挑战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认为本届进博会将为各国发展开拓新空间,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贸易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为全球合作抗击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连续 3 年在进博会开幕式的演讲,一以贯之地释放了中国对世界的观察、对经济全球化的立场。同时,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具体倡议。

开放不是一厢情愿,需要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面扩大开放新举措,表明了中国坚定推进全面扩大开放的恒心,也为国内外企业开展市场合作、共赢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当前,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

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同志通过视频发表的主旨演讲,不仅立意高远地彰显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内企业将立足自身专业服务,助力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多正能量。

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让集团充分体会到,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企业开展全球资源和市场布局带来巨大的驱动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乳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有 14 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 4 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 10 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 22 万亿美元。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

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在疫情后出台的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这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与中国的产业合作基础,有利于外企与中国全方位地深入长久合作。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中国政府仍能坚持走开放之路,足见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今年进博会能够如期举行,体现了全世界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与信任,也充分表明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在这样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下,外商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有效对接国内外资源,增进人文交流与理解,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进博会是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平台,已成为促进科创发展的加速器,推动了突破创新药物的引进,满足广大患者急迫的临床治疗需求。

制度优势更加明显、强大市场优势更加突出、高水平开放优势持续显现,正是基于以上三大优势,我国经济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 篇2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 2020 年极不平凡。这一年历经艰难险阻,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要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

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不平凡之年,我国交出不平凡的成绩单。

新冠疫情凸显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也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愈加彰显。聚焦当前,修复疫情带来的急性损伤、巩固经济复苏势头需要全球合力;着眼长远,建设更好的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也需各国精诚合作。

中国顺应时代之需,勇当推进全球多边合作的‚行动派‛,为构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和更加包容的世界经济凝心聚力。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治理面临的四大赤字中,发展赤字是重要一项。中国致力于以发展实现减贫,经过 8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从中国看世界,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需主动求变;从世界看中国,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气象,值得期待。中国将携手世界积蓄破冰融雪的力量,开拓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天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会议鲜明提出了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

越是面对不确定性,越要主动作为。,会议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增加了‚可持续性‛,体现短期和长期的结合。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同时,还有一些领域和行业没有完全恢复到常态。前期为应对疫情出台的一些政策不能急于退出。

‘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更注重针对性和抵达力。财政政策更强调提质增效。比如,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上主动作为。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与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相结合,更注重风险防范。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一系列提法引人关注。未来改革更注重在供需两端发力,更强调畅通二字。要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适配性,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形成供需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坚持问题导向的任务部署和一系列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必将有力推动‘十四五’发展新突破。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 篇3

一、过去的模式(1978—1992年),是原始资本积累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配置,一部分人员从事家庭工业,一部分人员走出xx市形成遍及全国的销售大军。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从耕地上转移出来,xx市人坚持“自我改革、自求发展、自我投资、自我建设”的方针,采用简单的、分散的、以外延扩大为主的数量增长式的粗放型经济与xx市手工业小城市的传统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家庭工业;还有近10万农民跨出家门从事个体供销服务,他们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搜集市场信息,签订供货合同,采购xx市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等物资,推销xx市产品,开拓新市场。

2、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精细的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而形成的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特色的块状经济。xx市的企业在产业内部分工协作方面,体现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价值链的垂直协作形式。由于xx市企业在发展初期的自有资金、人员、技术都较低,只能从事经过充分细分的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产品制造,促使产业价值链的分工非常细,形成“块状经济”。

3、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的文化是xx文化,提倡经世致用,讲求事功,反对离开“功利”而言“道义”,主张“功利与仁义并存”,强调个性、个体和能力,表现为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以及为拥有财富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企业家精神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很少有企业进行分红,资金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

4、政府的作用:表现为对民营经济予以保护和扶持,明确个体私营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

二、现在的模式(1993—20xx年),是正在形成的模式,即产业提升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是资金和技术的驱动,对厂房和设备的大量投资,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水平随之提高,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经过十几年的积累,xx市企业具有了资金优势。xx市的企业将资金投资于建造现代化的厂房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设备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手段的进步,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标准化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2、产业集群与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以低压电器、服装、鞋革、打火机和眼镜五大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的雏形,相关的配套产业尚未具备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外在规模经济性开始体现。民间行业商会作用体现在行业自律、拓展市场、协调关系等方面,促进了五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行业自律工作:质量认证,质量检测,制订实施地方性行业技术标准,新产品维权,同行议价。拓展市场工作:举办展览会,组团参加国际展销会等。协调关系工作:协调企业与政府关系以及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

3、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文化表现为富而思进,不小富即安。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强烈的学习精神及灵敏的市场反应速度,不断模仿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对优势产业进行引导,建立相关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将来的模式是全球竞争与合作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创立国际品牌和区域品牌,此阶段的竞争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竞争,而是产品附加价值的品牌竞争,只有具备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结合xx市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状况,应该塑造区域品牌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和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加工区的国际竞争力已经确立,五大优势产业成为世界加工中心,并建立了全球经营网络,相关配套产业也具备了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现实显现,区域经济持续繁荣;民间商会在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同业商会将企业组织起来,统一参加相关的活动,向国际推出“xx市制造”概念,创立区域品牌。

3、xx市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变封闭为开放,开始与世界不同文化融合,表现为xx市人不再仅仅是依靠xx市人自己形成的网络,而是融入国际经营网络。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创新精神及成就欲,对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的不断创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4、政府的作用:发挥市场规制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环境。

xx市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方式,与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不同,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从没有资源、交通不便、没有国家资金扶持、没有外资的投入,能够成功地从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的典型。四个关键驱动因素——生产要素的作用、产业集群及民间商会的作用、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形成的xx市经济发展的钻石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GZ85.Com扩展阅读

[精]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精选9篇)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接触过感言吧,感言就是指那些能够表达自己感想感受的文章话语,有没有比较好的感言给我们参考呢?经过收集,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整理了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这表明,要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深化的 5 点规律性认识。

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当前仍旧肆虐全球的疫情形势,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作为主要经济体取得了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成绩,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这说明,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在重大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惜一切代价,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经过 8 年持续奋斗,在重重困难下,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背后,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

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还为全球经济恢复注入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巨大贡献。能够实现在疫情冲击之下仍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必须清醒看到,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在“十四五”即将开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开启新征程之际,党中央创造性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将对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供强大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连年取得重大进展。12 月 17 日凌晨,嫦

娥五号成功携带月壤返回地球;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离不开我国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撑;而在过去的 5 年中,人工智能、5G 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更多领域有了更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 GDP 比重显著提升,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这显示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2

每逢岁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海内外关注,今年更不寻常。新冠疫情突袭而至,将全球拖入衰退深渊。各国规模空前的纾困政策避免了最糟糕局面,但世界经济仍需穿越寒冬。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交出了举世瞩目的答卷,也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注入了能量。

逆势增长显实力,中国经济勇向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4%。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复工复产,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逆“疫”突围。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 100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正如国际观察人士所说,中国经济活动稳步复苏的势头不断夯实,未来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增添信心与动力。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物流通道受阻,被誉为“一带一路”上“新使者”的中欧班列,今年开行数量刷新纪录,成为畅通国际物流的“硬核担当”,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发展的善意。中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赋能传统产业,更引领新一轮消费、生产的转型升级,畅通了国内经济循环,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增加了中国发展的动力,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为世界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推动全球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特殊之年,中国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展示出大国的应有担当,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态度。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 40 条减到 33 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 18 个增至 21 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

体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更突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推动经济早日复苏,更需要各国放下成见,共同携手突围。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向世界运输防疫物资,积极开放中国市场,主动推动区域之间合作发展,让人类共同体理念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

面对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各国需主动求变,加强沟通交流,竭力避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沉渣泛起。携手世界发展,中国有知更有行,为推动全球通力合作,贡献了一份中国力量。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3

经济运行恢复势头稳中向好 心得 体会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布,5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恢复势头稳中向好。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今年一季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平稳的经济运行带来冲击。同时,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作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战略成果后,经济复苏进程一直是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国将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行稳致远,大大提振了国际社会的复苏预期,给世界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命运与共,加快恢复经济活动为全球发展注入 “ 新动力 ” 。此次疫情,全球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也放缓了脚步,更多国家意识到,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从一季度末期开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中国动员一切力量防控阻击疫情,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经济活动开始加快恢复。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国采取“六稳”“六保”等有力有效政策措施,加速经济回暖、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起到较好的探路者、

示范者的作用,给世界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给各国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稳中向好,畅通供应链 产业链为全球发展增添 “ 加速度 ” 。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链,近些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遥遥领先,发挥着全球经济压舱石的作用。面对疫情挑战,中国动员举国力量,千方百计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恢复经济,消费、投资、进出口日益活跃,经济社会发展蓬勃活力重现,不仅增强了世界各国战疫情稳经济的信心,而且势必有力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助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在疫情影响之下,中国能否尽快稳中求进、以保促稳,全力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直接关系到世界贸易的走向。中国积极打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助力国际货运逆势而上,为稳定和畅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维护了世界产业链的完整与稳定。

稳中求进,扩大开放稳定增长为全球发展提供 “ 新契机 ” 。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工作报告对扩大开放作出了系统部署,体现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和决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最近三个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在 50%以上,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处在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一以贯之地奉行开放合作政策,为世界经济加快恢复增长提供支撑和引擎

力量,在促进自身经济稳步回升的同时,大大提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经济发展必将为稳定世界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4

【一】

年终岁末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十四五”即将拉开序幕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有关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要深化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的认识,更要明晰对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的实践路径,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的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了在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剧增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情况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明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遵循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五点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这一思想体系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导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二、围绕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

中国答卷,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的总结概括定调,十分切合实际,令人鼓舞振奋。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中国力克险阻,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

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也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信心。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瞄准“十四五”开新局,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八项重点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八项重点任务既独篇成章,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八项重点任务的提出,无疑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长远发展的根本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问题,既注重抓主要矛盾,又具系统思维,我们一定要抓实抓细抓落地。

三、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确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我市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放眼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这一特殊背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自觉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拿出切实举措,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具体说,一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对标对表中央部署,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立足本市实际,狠抓工作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发展;二要提高科学谋划和决策能力,精准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发挥创新优势,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升级版,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再上台阶,继续抓好我市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扎实开展 XX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落实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培育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要努力改善人民

生活品质,精准实施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促进重点群体的多渠道就业,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加快补上公共卫生领域短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抓好平安(综治)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二】

12 月 8 日至 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勠力同心、团结协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推动“经济方舟”行稳致远,为不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筑牢“民生”强引擎,当好“薪火相传”的践行者。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够享有高品质的生活。面对层出不穷的变局与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好民生兜底工作,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通过一件件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实事真正让好处看得见、实惠摸得着,推动民生与发展互促共进。

二、织密“防疫”安全网,当好“慎终于始”的行动者。当前,虽然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的疫情流行仍在蔓延,世界经济情况也深受影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加强前瞻谋划,防患于未然,绝不能轻易降低对疫情的警惕,

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措施,防止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积极将疫情防控工作贯彻到底,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高扬“发展”风帆,当好“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今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肩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倍加珍惜当前的防控成果,将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发展目标有效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经济发展工作。必须着眼于当前我国新的发展形势,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好地融入到群众当中,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敢于和乡村振兴等实际问题较真硬碰,将经济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守望民生福祉,守好防疫红线,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将使命担在肩上,以锐意进取、久久为功的精神接续奋斗,把一腔热血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

【三】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一年总结客观深刻,来年目标坚定明确,路径规划科学可靠,政策措施精准发力,信息量大,含新量高,相关的解读很多,其中引起我学习思考的是这样几句话:

“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 “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 学习,始终是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提升能力的“金钥匙”,永远保持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大大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今年 X 月 X 日,他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一、要摒弃进“保险箱”的懈怠思想。有的进了体制内,就认为“高枕无忧”了;得了“铁饭碗”,就觉得“旱涝保收”了。真知灼见没有学习多少,倒把所谓“官场哲学”学得很透。有的认为位卑言轻,听指挥干事就行,学习思考是领导考虑的事,不能“越位”。思维能力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形成提高,如果常

常偷懒懈怠,比如在精神宣贯时“借机溜号”、在聆听讲座时“辗转腾挪”,在平时学习时“抄抄写写”等等,就难以构建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素养、系统思维,逻辑能力,即便走上领导岗位,也难以驾驭系统问题,应对复杂局面。

二、要努力成为专业领域“行家里手”。“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这次经济会议上,提到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内容专业性很强,不仅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也要综合考虑其他领域因素,因此要努力成为“专家”成就好的事业,而非拍脑袋决策的“砖家”坏了好的前景。

三、要把实践当作学习“大课堂”。“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这句话深刻表明,“宰相”、“猛将”的成长路径中必然要经过基层这个人生“大课堂”的学习磨炼,只有在基层当过“热锅上的蚂蚁”、接过“烫手的山芋”才能知道真正的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知道地方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知道需要学习哪些专业知识来推动发展,需要增强哪方面的工作能力。倘若只想“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不把实践学习当作强筋壮骨之“钙”、检验理论学习的“试金石”,只能陷于“清谈客”、“客里空”。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5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总结表彰暨“创争”活动经验交流大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安排工作。会议开得很好。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进一步掀起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暨“创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进我市“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我讲三点意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即将召开的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必须把握关键环节,切实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推进实施职工素质工程。

一要统一认识,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在企业广大职工这个层面上来进行,参与面要广;其核心内容是创新,这种创新同高科技领域的创新不同,主要是职工本职岗位上的创新。这几年,我市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改革、发明创造、“安康杯”竞赛、劳动竞赛等活动,都充分体现了群众性和创新精神,使全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明显。

但是,据调查,对这项工作并不是各级党政、相关部门、企业的领导都认识到位了,都还有一个再认识的问题。有些同志说到创新,就觉得高不可攀,就认为离我们很远,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所谓创新,其实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了、变化了也是创新;凡是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了效益提高,提升了业绩,也是一种创新。因此,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广大职工要深刻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形成共识,真正认识到这项活动对提高我们的技术技能、增强效益、发展经济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这项活动,大力宣扬在技术创新方面涌现出来的创新人才和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要突出重点,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创建学习型社会。一切创新都源于知识的积累。今年以来,我们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就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重点,也是我们工作的主线。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首先要抓好职工的教育、培训。就业问题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上很多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市职工队伍整体知识贫乏,技能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职工的收入。从近两年市总工会开展的两次求职招聘洽谈会情况看,社会提供的岗位不少,待遇也不低,有的岗位工资在2000元以上。但人选岗位,岗位更选人,人家要的是技术性工人,要的是有专长的人。为什么很多求职者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专长,没有技术。

市场供求状况决定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就是要狠抓职工技术技能的培训和职工的素质教育。要围绕生产、工作、岗位抓职工的技能技术培训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成为本职岗位的技术尖子。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景看,职业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了解,今后5-10年,在国民教育中的科普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将达到1:1。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除了技术技能培训外,还要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抓好法律、法规的教育,抓好市场经济知识的教育。因此,抓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一定要抓好基础,引导和帮助企业员工努力形成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的浓厚学习氛围。

三要加强领导,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总工会的事,它是各级党委、政府都应该抓的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提高全民素质,这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是我们相关部门的职能工作,更是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投入一定的资金,保证一定的时间,创造一定的条件,切实抓紧抓好,真正形成党政重视、工会牵头、部门配合、企业主抓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维护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当前,我市企业改制还处于扫尾阶段,也是攻坚阶段,特别是今年改制的几个企业,难度都很大。同时,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将进入实质性阶段,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产生不稳定因素。但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发展中的矛盾,是不可回避的矛盾。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公务员之家: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样是工会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职工的合法权益要维护,企业的改制工会要参与;既要支持企业的改革,也要及时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但是,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不能混同于一般职工,参与到闹事、上访等事件中去,更不能为少数人利益四处奔波,要在党的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这是一条政治原则,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原则。

时值岁末年关,往往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凸现期,上访的人数也可能会越来越多,特别是最近企业军转干部的问题、复员退伍军人的问题、拆迁安置户的问题、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问题,一系列矛盾都容易引发少部分群众上访不断、群体上访不断,甚至可能出现赴省进京上访等情况。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尤其是工会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思考问题,与党委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7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党政机关、部分事业单位开展了效能革命。从5个多月的情况看,效能革命的成效是明显的,大家有目共睹。这次效能革命的重点是解决机关作风纪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的问题。

最近,市委办下发了关于开展效能革命大讨论的文件,全市工会系统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围绕本单位在效能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认真真展开讨论。我提倡大家写心得体会,但不作为一条硬性规定。我们开展大讨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大讨论把目前存在的问题查找出来,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制定出来,把我们的规章制度健全完善起来,最终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就是要通过效能革命的开展,真正使我市各级工会成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服务型机关,把工会建设成正气机关、和谐机关。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6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急剧扩散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冲击,使得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本文探讨了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深层次结构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可能造成的冲击,认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关系都将受到重大影响,全球化进程可能呈现出现碎片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赤字更加凸显且内容更加广域化,跨国公司的产业链重构进程将有所加快并更加注重安全因素。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中国应采取更加系统的应对措施,短期内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该从“保增长”调整为“保就业”,并努力确保外向型产业链稳定;中长期应该更加注重扩大内需,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和积极推进国际经济协调。

作者简介:李晓,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珠海市横琴智慧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学横琴金融研究院院长,中日经济共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陈煜,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暴发并迅速传播,给世界造成巨大冲击。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其定性为“全球性大流行”,主要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陆续将其定性为史上罕见的公共危机。截至2020年4月2日北京时间0时,全球累计感染人数突破90万,累计死亡人数超过4.5万,整体趋势仍在迅速恶化。尽管疫情在中国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欧洲疫情拐点还未出现,美国也正处于暴发期,同时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区也开始出现疫病快速流行情况,有预计最终全球感染人数可能达到数百万。若这一预测成为现实,全球将遭遇超乎想象的社会经济挑战。

作为一场典型的外部冲击,疫情的全球扩散短期内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剧烈冲击,全球资本金融市场随之发生剧烈动荡。3月9日至18日,美国股市在10天内接连四次触发熔断机制,连带十几个国家的股市或股指期货触发熔断机制。面对市场日益加剧的恐慌情绪,美联储(FRB,下同)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极限措施。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政府签署通过了高达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3月26日,二十国集团(G20,下同)领导人举行特别峰会后发表声明,将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资金。与此同时,主要国家间日趋严厉的边境封锁措施使得全球产业链的运行从供给和需求两端遭受“硬脱钩”,造成国际分工体系局部运转的“骤停”。目前,受疫情严重影响经济体的GDP占全球总量的80%,影响的供应链占全球的90%,世界经济运行的三大中心——供给中心中日韩、需求中心欧美和能源中心中东均遭受严重冲击。基于疫情对世界经济可能造成的冲击,各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1月8日疫情尚未全球扩散时,世界银行在《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调0.2个百分点至2.5%,理由是贸易和投资的复苏慢于预期,债务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仍对经济增长构成风险;3月9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表示,新冠疫情所引发的冲击可能使2020年世界经济增速降至2.5%以下;3月2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召开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FMC)紧急视频会议,表示全球卫生流行病已经转变成一场经济和金融危机,伴随着经济活动突然停滞,2020年全球产出将严重收缩。摩根大通银行的近期预测显示,2020年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都将陷入经济衰退。大部分学者、机构也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经济衰退已经成为事实,担心陷入一年以上的严重经济萎缩。

关于这场疫病的扩散和控制程度及其对世界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学界出现了较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情况表明世界经济正在走向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将影响金融系统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二次打击,最糟糕的时刻还远没有到来;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认为尽管本次疫情的暴发速度与波及范围前所未有,但目前断言世界会再次陷入经济大萧条还为时尚早。从影响上看,虽然本次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冲击超过中美贸易摩擦,但目前世界经济的持续动荡更多是由于外生冲击而非金融系统自身问题所致,各国的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也与20世纪有很大区别。只要各国政府和企业采取的措施得当,虽然经济衰退无法避免,然而不可能出现当年的大萧条。

在人类共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灾害面前,经济学家任何基于理论和经验的判断都不应绝对化。目前,人们多用“灰犀牛遇见黑天鹅”来描述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我们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世界经济宏观层面,在经济增速不断下降或者说在缓慢衰退过程中突然遭遇到巨大的外部冲击;二是在世界经济的微观层面,全球贸易和产业链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又遭遇到外生性中断,贸易保护主义不一定减少贸易量,主要是增加贸易成本或者出现更多的贸易转移,但此次疫情却导致大规模的交易中断;三是在国际政治或者国际关系层面,正当主要大国关于什么是全球化的共识破裂、导致全球化分裂的过程中,疫情冲击很有可能使得全球化市场出现碎片化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探讨疫情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冲击,分析中国在此过程中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二、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畅销书《地球是平的》的作者、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oren Friedman)在最近一篇文章中指出,新冠肺炎将改变人类历史进程,或将成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一样历史分期的起点,即B.C.(Before Corona)与A.C.(After Corona)。这种表述反映了人们对疫情影响的忧虑。本文将从世界经济增速、结构性变化以及全球治理等方面,探讨疫情对世界经济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

(一)疫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

任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判断都必须基于全球疫情扩散与防控的情况来进行。疫情扩散与防控拖延的越久,其对世界增长的危害就越严重。参考各个国际组织不断修正的预测,基于疫情的全球扩散与防控情况,可以将世界经济增速的判断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如果全球疫情扩散在第二季度被控制住,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在1%~2%之间,而且被阻碍或压制的需求会使得经济出现一波爆发式反弹;二是如果全球疫情的控制拖延至第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可能在1%以下,甚至为零增长、负增长,但2021年经济反弹的可能性仍会存在;三是如果疫情扩散跨年度甚至更长时间,一场经济衰退无法避免,至于能否进入全球性大萧条,需视具体条件而定。总体上看,现阶段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的渠道主要有以下五个。

第一,全球产业链突发性中断。主要国家之间越来越严格的隔离措施严重打击了以中间产品贸易为基础的全球产业链运行,使得供给和需求两端陷入突发性中断状态。不仅是需求方不能及时复工、复产,供给方即便生产出产品也不得不堆放在仓库里或码头上。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中间产品贸易所占比重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的30%左右扩大到今天的约70%。因此,如果疫情继续扩散下去的话,全球产业链将会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

第二,全球贸易需求萎缩。由于现阶段疫情扩散严重的国家几乎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它们每年的货物进口额占到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30%,因疫情扩散与防控导致的需求锐减无疑会严重损害世界贸易的发展,近期全球范围内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均预示着国际贸易将出现严重萎缩:一是既有订单的“退单潮”开始大规模出现;二是主要粮食出口国开始禁止粮食出口,由此很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发生变化。疫情的全球扩散促使投资者的市场预期发生改变,近期股票、石油、黄金等几乎所有资本品的价格都在下跌,而美元却在升值,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们只关注流动性而非价值,是比较典型的危机时期的心理特征。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外流以及本币汇率贬值。类似的国际资本流动方向与规模在短期内急剧变化与波动,极易造成1997~1998年那样的新兴经济体货币金融危机的重演。

第四,各国庞大财政刺激政策的隐患有可能不断显现。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及其导致的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的骤停,出于避免企业破产倒闭和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以补贴、免税等为核心的财政刺激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有助于缓解疫情造成的社会经济冲击,但也会导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应对疫情所采取的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抗灾,这类政府支出往往是没有生产性或经济性的,倘若用力过猛,会损害后期政府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庞大的财政支出会加重主权债务负担,目前意大利、西班牙的疫情非常严重,按照疫情的发展势头未来这些南欧国家还将被迫有更大规模的财政支出,由于欧元区国家没有独立的货币政策,而欧元区又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欧洲央行能否为日益增加的主权债务融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们的主权债务状况,因而不能排除伴随着疫情扩散、经济停滞而使得部分南欧国家再度陷入主权债务危机。

第五,国际经济协调应对缓慢。疫情发生后先是欧美主要国家旁观中国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地区疫情的发展,2月4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竟然称中国为“东亚病夫”,引发两国间严重的外交交涉;待疫情扩散至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后,主要国家尤其是中美两国之间关于疫情起源等问题的争吵日益加剧,让世人对因经贸摩擦而日益紧张的两国关系是否会更加恶化充满忧虑。面临疫情扩散及其导致的经济停摆困境,原本需要全球共同行动、统一面对、共同协调的情况迟迟未能出现。直至3月26日G20首脑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并达成共识,与会各国强调应该采取全球行动以抗击疫情,并承诺“正在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以作为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经济措施和担保计划的一部分,抵消大流行病对社会、经济和金融的影响”。

(二)疫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影响

大部分学者认为,此次全球疫情无论何时结束,都将会对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引发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1. FRB实施超级QE的原因与影响

美国在经济上是世界经济的核心力量,又是此次全球疫情的“核心”,再加上FRB作为当今“美元体系”的核心或全球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其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世界意义;此次FRB无底线的超级QE政策的实施,必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在迄今为止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FRB采取了一连串前所未有的举措挽救市场。从2月19日开始,美股累计暴跌近20%。期间,3月3日FRB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降至1.00%~1.25%;3月13日,美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美股继续下跌。面对股票市场因疫情扩散导致的快速下跌以及市场恐慌情绪;3月15日FRB再度宣布降息至接近零利率水平(0~0.25%),并启动了一项规模达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QE计划,其中购买国债至少5000亿美元,购买机构抵押支持债券(MBS)至少2000亿美元;3月17日,FRB启动多种短期流动性供给机制,包括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FF)、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机制(PDCF)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等。这期间,3月9日至18日美股连续触发四次熔断机制;3月23日,FRB更是火力全开,宣布一系列新举措,包括开放式资产购买,并将建立新的计划来支持“信贷向雇主、消费者和企业的流动,该计划将共同提供高达3000亿美元的新融资”,同时,来自财政部外汇稳定基金的300亿美元将为该计划提供支持。此外,3月2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总额为2.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几乎是2009年用于经济刺激计划的8310亿美元的3倍。

FRB上述一系列措施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毫无底线,放手宽松;二是救市与经济刺激并举;三是其货币政策的财政补贴味道颇浓,实际上是开启了财政货币化进程。FRB动作如此之大,当然表面原因是出于疫情冲击下提振市场信心的需要,但其背后反映的则是美国经济基本面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

第一,整体债务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家庭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得到较好的修复,而美国政府尤其是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则扩张迅速。因而,FRB所面对的市场流动性危机不是2008年那种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传统的流动性危机。仅就金融市场表现来看,不仅市场隔夜回购利率(Overnight Repo Rates)走势并未发生2008年那样的急速上升,反而由于FRB回购力度加大而出现下降,而且三个月期Libor/OIS息差(Libor-OIS Spread)也远没有达到2008年的恶化程度,说明银行间的借贷意愿并未发生剧烈变化,金融市场发生美元流动性危机的证据不足;同时,近日美国非金融企业商业票据利差却急剧上升并已超过2008年危机时的高点,表明目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2008年因金融机构杠杆破裂出现的流动性危机,而是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流动性比较悲观。

第二,本轮长达11年的股票市场普涨很大程度上不是经济基本面良好所致,而是在较长时期低通胀条件下政府、企业及居民消费部门低成本融资,尤其是通过大量的杠杆融资实现资产负债表扩张的结果。在此过程中,3月6日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关于原油限产的谈判破裂导致国际油价狂跌,致使生产成本高达每桶40美元以上、用高杠杆推动起来的页岩油企业的高负债链条(目前负债本息高达9300亿美元)难以承受,由于石油不仅是能源产品,同时也是金融产品,资本市场对页岩油企业债券违约进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忧虑急升。另一方面,其他非金融企业的管理层通过回购公司股票抬高每股盈利(EPS)进而增加分红,已经成为美国股票市场的正常现象。据统计,过去15年间,美国上市公司EPS年复合增速为11%,而企业利润复合增速为8%,表明在目前美股EPS增长当中公司回购股票的虚增贡献高达30%。而且整体上看,过去10年虽然美股涨幅超出2008年金融危机前高点3倍,但美国制造业产出水平仅比2007年底低2%,工业总产出在过去12年里总共才提升4%;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经营者与股东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得美国企业的创新投入大幅下降,企业研发支出占现金比重仅为11%,远低于用于股票回购所占的27%。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本轮扩张的基础脆弱,经不起任何较大风险的冲击。一旦市场出现转向下行的动能或压力加大,大量杠杆资金支撑的资产面临巨大赎回压力,结果一定是流动性短缺。

第三,服务业在美国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高达80%,是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领域。服务业经营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就业比重高,遭遇危机时极易产生大规模失业;二是相对而言收入以现金为主,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其债权债务就会出现快速收缩,影响到大批供货商的财务指标。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截至3月21日当周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多达328.3万,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300万人的失业,比2009年3月创造的66.5万人的历史记录高出近5倍。

总体而言,尽管2008年以来美国银行系统和金融机构伴随着清除有毒资产,目前看似比较稳健,但企业层面的债务增长过快,其资产负债表比较脆弱。据统计,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74%,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如果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随着消费下降、产业链中断等导致债务违约,将连带银行、金融系统出现系统性风险,形成“企业财务问题——债务违约——金融机构风险”的恶性循环。事实上,美国资本市场已经出现了危险的苗头。伴随着资本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四次熔断行情,已导致“牛熊通杀”的量化基金的业绩大跌,全球三大量化投资巨头文艺复兴(Renaissance Technologies)、Two Sigm和德卲(De Shaw)均出现严重亏损。业界表示,在如此波动的市场条件下,多空都很难做,预计今年量化投资基金亏损将达14%。

可以说,上述问题是FRB加大QE力度的根本原因。此番操作中,它绕过商业银行直接购买企业无担保商业票据,很大程度上并非为绕开“沃尔克规则”的限制挽救金融机构,而恰恰是为了向市场直接注入流动性以应对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针对FRB的超级QE,国内外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近乎对立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FRB出手及时,对挽救因疫情冲击而备受打击的市场信心意义重大,3月26日FRB主席鲍威尔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今日》(NBC Today)节目采访时表示,FRB仍有政策空间,借贷方面的弹药还没有用尽;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由于此次金融动荡与2008年时大为不同,个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债务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负债表恶化的主要不再是金融机构,而是企业,因而FRB如此大力度操作是用传统的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办法来拯救股市,无异于“用治疗感冒的药来治拉肚子”。实际上,针对疫情冲击导致的股市暴跌,FRB的紧急救助无疑是必要的,起码起到了安抚市场信心的作用。相较于1929~1933年大危机时FRB的毫无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FRB出手及时且功效显著,此后数年它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充分的理论准备,此次超级QE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经验与理论的应用。然而,FRB的此番操作无疑会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

首先,FRB的资产负债表将急剧膨胀。在自3月18日开始的短短一周内,FRB已经购买了5870亿美元的债券,经过此番超级QE,FRB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扩张到5.2万亿美元,未来一两个月内如果FRB进一步购买或者宣布新的工具,其资产负债表很可能在6月前扩张至7万亿美元,预计所有救市行动过后其资产负债表可能飙升至近10万亿美元。

其次,FRB的政策工具选项依然很多,轻易不会实施负利率。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FRB曾经推出过许多政策工具,如资产担保商业票据市场基金流动机制(AMLF)、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FF)、资产购买计划(CPP)、货币市场投资人融资(MMIFF)以及定期资产担保证券融资(TALF)机制等。其中,只有CPFF在此番救市中再度启用,并创设了类似资产担保商业票据市场基金流动机制(AMLF)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另一方面,未来FRB有可能参照日本央行的做法,购买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企业债券等,但短期内不太可能实施负利率,这不仅是因为欧洲、日本等央行已经是负利率,更主要的是对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不利。

最后,FRB的超级QE一定会对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此次美国推行的超级QE引发的两个问题更值得思考:一是本轮QE何时退出?2008年后FRB用了5年时间退出,考虑到疫情冲击的各种可能影响,恐怕此次“退出”需要更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将更加脱离,实体经济将更加趋向虚拟化发展,美国业已高度金融化的经济结构将更加稳固;相应地,其对外部资金的依赖也将更为严重,并对国际资本流动、产业链布局以及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二是此轮超级QE对“美元体系”的影响究竟如何?换言之,疫情之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将会发生何种变化?这将是影响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一旦度过流动性危机,FRB的超级QE政策客观上完全符合所谓的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y Theory,MMT),即只要政府有信用,完全可以靠发债来支撑经济运行且一直能够持续下去。如此,必将导致全球美元泛滥,带来各种资产价格的上升或价格剧烈波动,同时使得持有美国国债的主权国家遭受巨大损失;更为重要的是,美元很可能快速进入一个贬值周期,进而抬高其他货币汇率,或引发剧烈的汇率波动。但问题仍然在于,无论从各国综合实力还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网络外部性等角度看,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无法单独取代美元的地位。这种矛盾将会在疫情期间及其过后更加快速地得到积累,因而货币体系碎片化发展的进程很可能有所加快,区域货币合作将得到更为进一步的深化发展,尤其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美国国债持有国中国和日本之间,在“清迈倡议”(Chiang Mai Initiative,CMI)时隔20年之后再度开展合作,促进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深化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大。

2. 疫情将加剧世界经济业已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本次疫情对于各国而言,是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企业则是非周期性的突发外在冲击。总体而言,疫情对于世界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是典型的外生变量。而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外因一定是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因此,关于疫情对世界经济冲击、影响的判断不应再以某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周期,或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来观察,而是需要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结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方能更为清楚地看出此次疫情为何可能成为世界经济衰退的加速器。总体来看,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世界经济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结构性问题:

第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中心—外围”结构使得主要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政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自16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创的地理空间革命走到了尽头。尤其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以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全球范围内可以被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或地区基本上都被吸纳完毕,全球经济竞争系统在平面的地理空间上的布局已经完成,难以再有可开拓的新疆域;在此过程中,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通过经济金融化发展开辟了立体的空间意义上的新竞争系统——具有广度与深度的金融市场,并获取了该领域的绝对竞争优势。由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结构由单一的“地理—实体经济空间”转向了与“电子—金融经济空间”相交织的立体结构。这一过程对美国而言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对内是经济高度金融化,拥有全球竞争优势的金融服务业,对外则是“美元体系”的全球拓展与运行。随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双重“中心—外围”结构:一重是高度金融化发展的美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中产阶层破产,导致剧烈的社会政治危机;另一重则是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组成的“贸易国家”之间的分化。在上述两个方面作用下,自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开始,所有全球性经济危机都不再是生产过剩危机,而是由货币金融危机引发的。相应地,主要国家应对危机的主要手段走上了一条僵化的不归路:基本上都是用“救市”的方式来金融化处理问题,通过印钞、货币放水的方法借新债换旧债,经济恢复基本上都是靠宽松货币政策修整长期存在的问题,但诸如次贷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问题却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这种形势下,2008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增长,大体上是通过货币放水“救市”来延缓问题,没有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没有新兴产业的拉动,只有业已成熟的实体经济部门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产业链的不断延长、深化来带动,也就是靠着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动力勉强拉动世界经济实现3%以下的增长(2010~2011年及2017年除外)。这是疫情有可能成为压倒已经脆弱不堪的全球产业链分工的那棵稻草,甚至重创世界经济的原因。由于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的政策空间基本耗尽,世界经济在经历了漫长的经济复苏之后,疫情冲击很可能使其走上一个较长周期的衰退。

第二,现阶段的国际分工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宏观层面的全球经济规则不再统一,特朗普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中美贸易争端的加剧、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停摆以及发达国家之间更高标准的新贸易规则的谈判等等,表明世界经济第一、二大经济体之间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共识发生了严重破裂;另一方面是在此过程中,微观层面的产业链出现脱节或者中断的动向,“去中国化”进程日益明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疫情全球扩散导致的各国相互间封锁边境、中断人员交往等行动,使得二战以来不断趋于深化发展的国际分工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的全球扩散不仅使得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被“硬脱钩”,就连抗疫急需的卫生防疫用品、医疗器械等的生产与供应也出现中断,无法满足全球激增的需求,甚至出现了各国相互争夺医疗资源的现象。这些都表明,以全球产业链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存在着脆弱性。

(三)疫情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影响

过去数十年,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发展动力,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全球范围内收入不平等扩大、环境恶化、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兴起以及恐怖主义日益猖獗等,亟需全球治理体系予以积极应对。然而,在此次疫情暴发和扩散的过程中,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在遭到冲击。

第一,中美两国间的裂痕在扩大,各领域的分歧在增多。疫情的发生与扩散,本应是中美两国间开展大国协调与合作,比如医疗信息沟通、疫苗共同研发以及确保全球产业链运行稳定等的良好时机,然而迄今为止的两国关系不仅未能向着协调、合作的方向发展,反而使得双方的分歧或对立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华尔街日报》关于“东亚病夫”的侮辱性标题、特朗普总统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的发言,以及双方互驱新闻记者等诸多情况表明,疫情发展到今天,中美关系并未向着弥合分歧的方向发展。这种状态若继续发展下去,显然不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更不利于今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重建。

第二,疫情发生和全球扩散后,G7、G20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行动迟缓,传统的协调机能几乎失灵,直至3月26日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才在中国、法国等国家的倡议下召开。在此次G20特别峰会召开前,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内的全球20位顶尖学者发表联名公开信,指出疫情使得“整个联合国系统以及相关的国际金融机构——在两次人为灾难和大萧条之后建立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如果我们不能力挽狂澜,将会受到历史的严厉审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此次G20特别峰会上表明了中国积极推进全球合作、共同应对疫情以及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大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支持力度,并积极扩大开放,为世界经济稳定做出贡献的立场。然而,美国却担忧中国借疫情之际通过对外医疗、经济等援助扩大自身的国际影响,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

第三,疫情发生和全球扩散以来,世界各国除了相互封锁边境、控制人员流动以外,还采取了越来越多的各自为政、甚至各扫门前雪的政策措施,甚至出现了许多扣留他国医疗资源的情况。如果疫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各种资源的匮乏将使得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民粹主义势力趋于强劲,加之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和可能导致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促使一些国家为减少外部风险而采取降低对外依赖程度、自给自足的策略,国际经济合作将随之受到严重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疫情将对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关系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并促使全球经济治理有可能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出现如下四个重要变化:

首先,中美之间的经济实力差距有可能进一步缩小,相互间矛盾、摩擦有可能继续增多。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差异,疫情之后美国股市缩水严重是大概率事件,而中国实体经济占比相对较高,若复工、复产及时且经济政策有效,两国在GDP核算上的差距可能会加速缩小;另一方面,超级QE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将加快促使中国GDP的“被动”上升。理论上讲,大国间经济力量的加速变化往往不利于国际协调或全球治理的顺利开展。如何理性、冷静地处理好中美关系,是关乎世界经济发展与稳定、全球治理体系能否完善的重大问题。

其次,相应地,主要大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全球化分裂”即关于经济全球化共识的破裂会更加严重,很有可能出现全球化进程的碎片化、多层次化或多元化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将重新抬头或走向深化。

再次,全球治理赤字更加凸显,治理内容将更加广域化。疫情的发生与全球扩散表明,伴随着全球人口增多、资源能源稀缺的状况将有所加剧,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平衡会更加严重,各类突发性自然灾害也日益增多,因而全球治理的赤字化更加明显,而且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协调已经不足以覆盖全球问题,卫生防疫、公共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等诸多问题都亟需主要国家之间加强沟通与协调,并将成为全球治理的主要内容。

最后,跨国公司层面的产业链重构进程将有所加快。由于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巨大冲击,传统的劳动成本优势等东道国环境因素在跨国公司产业链调整或重构过程中的地位将会有所下降,鉴于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的脆弱性表现,跨国公司将更加注重其全球产业链的安全性,一方面会将部分产业链条本土化,另一方面将更加重视包括大国关系、民族主义情绪等在内的国际政治因素对投资环境的影响。

总之,疫情是对全球化的一场突然的压力测试,它暴露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及其影响是短暂的,疫情过后就会缓解,有些则是持久性的,甚至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严肃地思考,这一波经济全球化的黄金时代是否已经过去?但无论如何,就目前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发展所暴露出的这些问题而言,期望世界经济短期内复苏甚至实现快速增长,是比较困难的。

三、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疫情对中国同样是一场严重的外部冲击,且这种冲击是在中国经济内部经历“三期叠加”、外部经历中美贸易争端的关键时期发生的,其影响不可低估。但对此不应过分悲观,应当看到,重大挑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机遇。一方面,国内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这在一定程度有助于增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另一方面,3月27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防疫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伴随着中国率先进入复工、复产阶段,疫情得到控制后被抑制的个人消费需求可能会有较大反弹,这些都将增强经济增长的信心,对“后疫情时期”的世界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综上所述,中国采取的所有应对策略都要考虑疫情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第一,抗疫可能从“歼灭战”转为“持久战”。国内“抗疫”仍旧存在着部分病例愈后复阳、无症状感染者增多以及外部病例输入的风险,因而依旧需要在疫病防治、公共卫生管理、信息透明、社会管理以及心理疏导、安抚等方面做大量细致的持久性工作。

第二,经济政策的目标与重心面临重大调整。目前,全国经济工作重心正在从抗击疫情转到“保增长”“稳就业”,但仍然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迄今为止国内各界关于疫情对经济影响及其对策的思考主要集中于抗疫和复工、复产这两个阶段,而对因世界经济形势可能恶化造成的反向冲击即萧条或危机阶段重视不足;二是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一直是关注经济增长速度,此次疫情虽然使中国经济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但现实情况却是同强调“增长速度”或“保增长”相比,“稳就业”的形势与需求更加重要。这是关乎社会稳定、政治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相应地,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也需从偏重国有企业转变为更进一步地全面扶持、支持中小企业。

第三,防止因疫情暴发加快全球产业链的“去中国化”。与美国产业结构以文化服务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为主不同,中国当下的产业结构是以电子、汽车、机械等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在此次疫情中均易发生产业链断裂,疫情持续越久,影响越严峻。产业链跨越国界具有全球性,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尤其是欧美疫情仍在梯次发展情况下复工的成本较大,无法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企业运营成本上升,而且即使部分省市实现复工、复产,亦会受制于周边地区的外溢影响而承担额外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如前所述,在全球产业链中断后的重构过程中,跨国公司不仅要考虑资源配置效率,还将更加重视大国关系、民族主义潮流等安全因素。因此,不能因中国国内产业体系健全、市场广大、消费能力强而忽视疫情过后部分跨国公司产业链的“去中国化”风险。

第四,如何处理好疫情期间和疫情过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当下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该问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多,但总体而言目前尤为迫切的主要有四个:一是如何增强国际信任或者说互信?这不仅是国际形象的问题,也是涉及投资环境的重要问题,国际互信的核心不是怎样去“说”,更重要的是怎样去“做”;中国应在认真总结自身抗疫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也要客观看待其他国家抗疫的政策措施,要认识到各国抗疫模式都是符合各自国情的选择,没有高低之分,提倡相互学习、团结合作,否则会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或过度反应。二是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毫无疑问,中美关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对外关系的核心,不能将中美关系简单地看作“你输我赢”的二元选择,如何处理好中美关系是关乎中国未来、世界未来的重大问题。三是如何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协调?这不仅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与稳定,也是关系到中国能否通过国际舞台的集体行动逻辑平等地与美国进行对话、实现双边约束平衡的问题。四是如何量力而行地开展对外援助?中国应基于人道主义而非提升中国形象与国际地位的功利主义目的去开展对外援助,而且对外援助特别是对外医疗援助要有针对性地慎重实施,一方面应针对真正需要援助的国家,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对外援助与疫情发生后对国内弱势群体救助之间的平衡。

上述四个问题的处理方式及其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秩序的基本走向,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迎来并把握住战略机遇。

(二)近期中国应采取的经济对策

2020年1~3月,中国经济经历了两轮巨大冲击:第一轮是停工停产,消费、投资急剧缩减;第二轮是来自海外的订单出现大批取消的状况,不仅复工、复产面临巨大压力,本年度出口也将面临重大挑战,总体上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的表现均不乐观。我们认为,目前思考中国应采取的经济对策时首先应立足于两个视角:一是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的可能长度与程度,二是世界经济可能遭受冲击的长度与程度。目前,国内经济学界讨论最多的是这两轮冲击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但现实情况是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尚处在第一阶段,也就是救灾和救市的阶段,后面第二阶段主要是全球范围内的复工和复产,然而倘若疫情扩散长期化,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第三个阶段即反危机阶段。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我们对第三个阶段的认识不够充分。一旦疫病全球扩散时间过长,导致全球需求极大萎缩,就会形成更为严重的反向冲击,再加上疫病的“逆向输入”“二次复发”等风险,必须对第三阶段的冲击做好思想与政策上的足够准备。如果第一阶段用于救灾的政策支出发力过猛,这种没有生产性的政策措施不仅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会过早地耗尽宏观经济政策的资源空间。而且,前两个阶段的经济政策主要是各国独立实施,后一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则需要高强度和高频度的全球宏观经济协调。因此,中国必须以更为深重的危机意识、更长远的底线思维和更为宏大的全球化视野,着眼于疫情冲击的三个阶段予以应对。

具体而言,中国应采取的经济对策可以分为短期和中长期两个方面。

1. 短期内实施宏观经济政策重心调整和确保外向型产业链稳定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该从“保增长”调整至“保就业”。如何应对剧烈的外部冲击,经济政策上并无固定的良药,关键是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即主要的政策重心(对象)以及政策工具的选择。面对如此猛烈的疫情冲击以及四十多年来积累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尤其是疫情导致的失业率急升,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不再应该是“保增长”,而是“保就业”。“保增长”意味着只要速度上去了,其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而“保就业”意味着更大规模的财政支出、企业减免税费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尤其是对那些因疫情而陷入破产状态的实体经济领域的中小企业予以更多财政支持,对那些因疫情而陷入失业、贫困状态的人群予以补贴、救助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针对疫情冲击的第一、第二阶段,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应该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鉴于中国现阶段资本市场比较稳定以及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状态,货币政策应适度宽松,不宜采取欧美国家那般激进的宽松政策,进而为有可能出现的第三阶段留有宽裕的政策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政策上确保广大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疫情冲击下的企业倒闭与竞争性倒闭不同,后者会有大批新兴企业崛起、加入竞争过程,而前者倒闭就是死掉,很少可以再生。因而,如何确保对就业具有巨大贡献率的民营中小企业活下去,是“保就业”政策的核心之一。为此,应该认真反思前一阶段的“国进民退”政策并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第二,全力确保主要跨国公司在中国产业链的稳定。疫情对产业链的冲击将呈现出先供应端、后需求端的顺序。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以及欧美主要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受到该地区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首先是产业链的需求端即中国的进口供应链遭受中断,其中风险最大的行业有汽车、机械设备、发动机类、化工产业、医药行业、航空航天等。这些领域的复工、复产应得到全力确保,以便随时可以为疫情过后域外生产能力的重启做好准备。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国际市场需求端下滑冲击的准备。

2. 中长期内注重扩大内需、扩大金融业开放和推进国际经济协调

第一,消费拉动应成为今后中国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中国是在这一波经济全球化的高峰期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的,出口与投资自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四十年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然而此次疫情对全球化的冲击巨大,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高于以往任何时期,伴随着中国人均GDP的不断提升,提高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是必然之举。2月21日政治局会议曾对投资着墨甚多,但仅仅一个月后3月27日政治局会议则更加侧重消费,寄期望于内需拉动的信息强烈。今后,投资的重心也不应再是确保经济增速,而是促进消费,最近被大力提倡的“新基建”的重心并非应该是传统基础设施甚至仅仅是5G等现代通信设施建设,而是应关注超大城市群的建设。通过超大城市群的建设,不仅发挥交通、通信等新老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更有包括农民工安置、户口等相关制度的调整与改革,即通过新型城市化进程加快扩张内需。

第二,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坚决落实2019年7月中央政府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方针,通过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吸纳新的全球化力量,同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金融业的开放与发展同制造业有一个重大区别,即它对制度环境的依赖更高,对产权保护、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与水平的高低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所以金融业进一步开放不仅仅有利于吸引外资、稳住外资,对中国今后的现代化发展同样有利。实际上,无论是金融开放还是产业链重构,都需要中国在制度现代化方面做出更加倍的努力,这应是今后中国的发展道路与迄今为止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较大的不同之处。

第三,积极推进国际经济协调,努力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应更加主动地拥抱世界,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协调,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疫情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处理好中美关系,努力确保双边关系可控。按照如今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救市”行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稳定是有利的。因而一方面,中国应利用疫情及其带来的冲击努力降低双方“贸易战”的规模与程度,另一方面不做任何可能“对冲”美国货币政策或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事情,更不能做出抛售美国国债、主动与美国“脱钩”的行为。其次,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增进合作尤其是开展疫情通报、信息交流与全球公共卫生体制合作,并将其纳入全球宏观经济协调当中,尽力发挥G20的集体行动逻辑,争取与美国进行更多的集体博弈。最后,疫情过后的世界经济很可能出现国际货币体系的混乱及其风险,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带来的巨大压力,全球化的碎片化发展将促使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增强在产业链、货币金融、能源保障以及公共卫生防疫等领域的合作。因此,中国应大力加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并积极探讨加入现今由日本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机制,为自身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协调建立牢固的立足点。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7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举行。会议深刻总结了 2020 年经济工作,认真分析了当前经济的现状和形势,同时也对 2021 年经济工作进行了细致谋划和科学部署。

在足球运动中,一支球队是否运行顺畅,场面是否占优,通常都能体现在“控球率”上。同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牢牢把握经济工作“控球率”,对于国家稳定、市场发展、民生福祉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立足脚要“稳”。聚力盘活“控球率”,掌握球权是条件。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国内改革稳定任务和国际形势严峻变化的大环境之中,要想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更要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可以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经济全球化逆流的冲击下,党中央瞄准关键时机,紧盯发展节点,立足民生,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力维持大局稳定,积极化解各式风险,在保持基层运转、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成效卓著。是故,要继续助推经济恢复,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扎稳打“开好球”。

传导球要“准”。大幅掌握“控球率”,精准传导是关键。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保持稳健适配的货币政策,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求,唱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奏曲”必不可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需下沉财力保基层运转,钱花刀刃保重点领域,确保普惠政

策上传下达,减税降费令行禁止。同时,要强化风险认识,坚持系统思维,善于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且充裕。在供需层面增强协同配合,将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同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有机结合,做到精准传导、合理搭配,为优化就业与营商环境“传准球”。

发力点要“狠”。有效提升“控球率”,攻坚破防是胜点。讲求时效更要定点发力。在新阶段更要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明年需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中,会议明确八点要求,旨在将“控球”的主动权放在脚下,聚力在自主可控、扩大内需、开放创新等多领域、全方位找到新突破。促进经济保持在合理运行期间,就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下狠力气解决困扰科技发展、制约技术创新、阻碍居民消费、影响改革开放等重要问题。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狠抓落实各项规章细则,以接续奋斗的姿态为经济工作打入“制胜球”。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即将过去的 2020 年极不平凡。这一年历经艰难险阻,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要牢牢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严峻。会议指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

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艰巨繁重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民生得到有力保障……不平凡之年,我国交出不平凡的成绩单。

新冠疫情凸显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也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愈加彰显。聚焦当前,修复疫情带来的急性损伤、巩固经济复苏势头需要全球合力;着眼长远,建设更好的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也需各国精诚合作。

中国顺应时代之需,勇当推进全球多边合作的‚行动派‛,为构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和更加包容的世界经济凝心聚力。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治理面临的四大赤字中,发展赤字是重要一项。中国致力于以发展实现减贫,经过 8年持续努力,今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从中国看世界,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需主动求变;从世界看中国,新发展格局下

的新气象,值得期待。中国将携手世界积蓄破冰融雪的力量,开拓互利共赢的发展新天地。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会议鲜明提出了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

越是面对不确定性,越要主动作为。,会议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增加了‚可持续性‛,体现短期和长期的结合。我国经济稳定恢复的同时,还有一些领域和行业没有完全恢复到常态。前期为应对疫情出台的一些政策不能急于退出。

会议明确‘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更注重针对性和抵达力。财政政策更强调提质增效。比如,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上主动作为。保持适度支出强度与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相结合,更注重风险防范。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会议一系列提法引人关注。未来改革更注重在供需两端发力,更强调畅通二字。要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适配性,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形成供需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会议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明年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并对 2021 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

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会议强调,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会议明确一系列改革关键举措,并聚焦种子和耕地、大城市住房等进行部署。

坚持问题导向的任务部署和一系列举措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必将有力推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发展新突破。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和体会 篇9

时光如梭,我们又走过了一学期。学习宏观经济学,从整体的角度出发,为培养经济思维和分析金融时事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政治”和“经济”两个词还曾经一度幼稚地认为这门课程大概就是教人怎样在商业上“打混”,以便好好捞一把罢了。自从开课后,我才发现自己是那么的肤浅,这门课跟我原先想的完全是两个样子。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我越学就越发现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它不仅有自身准确的学科术语、科学的体系和丰富内容,而且其课程内容本身是环环相扣的逻辑展开。例如,不理解商品,就难以理解货币;不理解商品和货币,就难以理解资本。再例如,不理解利润、平均利润就不能理解商业利润、利息这些资本主义较为具体的范畴。因此有关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以及与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都只能通过系统地学习才能全面掌握。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本文我主要从如何区别它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和这些理论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被利用、被表达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表达我的一些学习心得。

(一)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宏观经济学和上学期学习的微观经济学不太一样,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单位的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用一个比喻来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树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森林。就主要区别来说,将其分为以下四点:

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又不是毫无联系的,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而资源得最优化配置,这其中离不开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协调发展。第二,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第三,微观经济学应该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都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市场经济之下经济的运行规律与调控。

学习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比如房价为什么这么高?飞机票为什么可以根据预定时间打折?明星的报酬为什么那么高?许多非洲地区为什么如此落后?人民币为什么会贬值?等等。。。其次可以让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尤其当你参加工作后,你的工资收入如何分配到日常支出/存款/股票基金/投资方面,等等,若某一天你参与掌管一个公司,你如何决定你公司的服务或产品的价格?等等。所以微观经济学帮助你了解经济世界的微观层面,让你深入到经济发动机的内部仔细观察内部运转。微观经济学是讲的厂商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微观经济学分析了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和价格弹

性的犯下,指导你进行科学的定价,来获得最大的利润。微观经济学还分析了市场结构中的各种主体的价格行为,厂商的成本决策。价格对市场的资源的配置等等。学习它的意义在于可以用它来指导自己的经济实践。起码指导自己的思考,启发自己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利于自己的判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习它是很有好处的。

(二) 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中,产生了许多理论派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凯恩斯主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也出现了其他的一些理论和主义。面对如此众多的理论,我们应该分别进行了解并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经济形势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会接触一些以前司空见惯,却没有细心思考的问题,例如失业和物价上涨。学了宏观经济学后,我知道了失业不仅包含我们日常所理解的那一层意思,它还有一层意思叫自愿失业,即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愿工作,不愿提供劳动力。而物价不仅仅只会上升,有时还会出现物价下跌,即通货紧缩。

在这门课中,我更深入的了解了汇率这一价格标尺。以前我只关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希望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美元,那样我们的钱就更值钱。但如今我已不再有这种幼稚的想法,因为人民币兑美元

的汇率走高时,会影响中国的出口产业,而走低又会导致进口增加,危及国内同行,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理性和科学的态度面对汇率问题,采取最优的汇率制度。

我同时还接触到了一些以前根本不知道的金融名词,例如期货与期权,还有一些分析经济形势的图表,如is—lm曲线。is曲线是表示在投资与储蓄相等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收入组合点的轨迹。is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在任何一个组合点上,投资与储蓄都相等,即产品市场是均衡的,故把这条曲线称作is曲线。lm曲线反映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因此,lm曲线是由货币市场均衡关系推导得到。而is-lm模型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分析模型,其中is是取投资(investment)和储蓄(saving)首字母而得,lm是取流动性偏好

(liquidity preference)和货币存量(money stock)的首字母而来的。

(三)宏观经济学的现实应用

当今世界中,没有哪个国家不在宏观经济问题上费尽心思;没有哪个国家敢说它的宏观经济能没有问题,一直能一路高歌平稳快速地增长。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其中也免不了波折。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

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实际gdp和名义gdp的区别概念。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面对这些宏观经济中的问题,每个国家都采用一定多的经济政策,以此促进经济的良好运行。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是在19xx年以前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xx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 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

如果要问这门课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我想我会说是“商品经济及其运行的基本规律”这一章,也许里边讲到的“商品”、“货币”、“供求关系”等与我自己的生活较为息息相关吧!就“商品价值”来说,它既要受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又要受社会经济机制(如供求关系、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发生价值与价格想背离的现象。是理论而又不受理论本身的束缚,与时俱进,这就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

学习的良好境界就是将学与用良好结合起来。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习惯了用所学的知识推导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虽然这只是小小的进步,但我已经领略了经济学知识的巨大魅力,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断进步。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范文范例2篇


以下内容是栏目小编整理,主题为“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勠力同心、团结协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推动“经济方舟”行稳致远,为不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筑牢“民生”强引擎,当好“薪火相传”的践行者。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够享有高品质的生活。面对层出不穷的变局与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好民生兜底工作,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通过一件件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实事真正让好处看得见、实惠摸得着,推动民生与发展互促共进。

二、织密“防疫”安全网,当好“慎终于始”的行动者。当前,虽然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的疫情流行仍在蔓延,世界经济情况也深受影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加强前瞻谋划,防患于未然,绝不能轻易降低对疫情的警惕,

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措施,防止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积极将疫情防控工作贯彻到底,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高扬“发展”风帆,当好“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今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肩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倍加珍惜当前的防控成果,将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发展目标有效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经济发展工作。必须着眼于当前我国新的发展形势,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好地融入到群众当中,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敢于和乡村振兴等实际问题较真硬碰,将经济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守望民生福祉,守好防疫红线,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将使命担在肩上,以锐意进取、久久为功的精神接续奋斗,把一腔热血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抗“疫”期间,党中央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疫情发生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受到影响,却始终朝前迈进。

危机中育生机

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抗疫期间,西贝餐饮业两万员工待业;海底捞停业20多天,损失近10个亿。餐饮、旅游、酒店、交通、民航、物流、教育培训、制造业等行业受到的冲击尤甚。

服务业遭遇重创后成功转型,线上经济、线上办公、线上教育兴起。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透露,截至5月8日,全国有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教学,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23亿人次。线上餐饮外卖、线上云会展纷纷推出。5月7日,上海贸促会与阿里巴巴共同建设“云展平台”,各汽车厂商纷纷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新款汽车。

线上经济的火爆,离不开新型基础设施的助力。一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三是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创新基础设施。新基建成为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引擎点和增长点。

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新基建”顺势而为助力制造业全方位智能升级。新基建给传统制造业装上智慧大脑和智能中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信息化程度。

挑战中有底蕴

第一,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强大。在政策层面,疫情下能够迅速动员组织,制度优势突出。从武汉的暂时“封城”,到调动各方人员与物资驰援湖北;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立,到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市,以及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这种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对于疫情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国家治理能力背后是国家发展理念和国家制度体系。

第二,中国底蕴深厚。首先,体现在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初显成效。中国品牌腾飞:神舟飞船飞出“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中国深度”,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北斗导航展现“中国精度”。这些国家名片在推动中国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世界。创新能力方面,华为在世界5G领域一骑绝尘,领先世界,引发世界科技霸主美国的觊觎排挤。

再次,人口庞大,市场潜力大。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巨大购买力,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有力引擎,也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增长动力和活力之源。市场和顾客是企业的生命线,稳定的收入才有稳定的市场。据美联储的统计,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储蓄率在37%-42%之间。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14亿人不仅是市场规模巨大的消费人口,更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孵化基地。

最后,城镇化的发展效应。农民转变为农民工,农民工转变为市民,消费的升级是内需拉动的潜在力量。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据交通运输部估算,2020年需要返城的农民工数量在3亿人。

曲折中向光明

展望未来,对中国光明前途的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顺民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天助,共同打造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双循环。

第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疫情防控期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人民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保生命、保民生,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疫情防控期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个患者。全国14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成功阻截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保护了14亿人民的生命健康,从而最大程度保护了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保护了中国制造业的生力军。中国经济虽然在疫情期间短暂停滞,但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中国的劳动大军、人才大军、工程师大军可以迅速投入工作岗位,恢复生产。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体现在“六稳”“六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中国经济双向发力,一方面维护底线,进行兜底操作;另一方面高处引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新的就业领域,支持“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加大“两新一重”建设,加大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力。同时要保粮食能源安全、保基层运转。“六稳”“六保”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中求进的发展思路。

第二,“一带一路”等多种组织搭建团结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平台。中华民族向来憧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抱守“和谐万邦,合和世界”的文化精神,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处事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疫情发生后,中国更是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和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集中阐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等观点,向世界各国无偿分享抗击疫情的经验和做法,并向有需求的国家派驻防控疫情专家小组,为疫情困扰中的各国输送源源不断的医疗防护物资。

[荐]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模板10篇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小编特别编辑了“[荐]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模板10篇”,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1

一、过去的模式(1978—1992年),是原始资本积累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对劳动力进行合理的配置,一部分人员从事家庭工业,一部分人员走出xx市形成遍及全国的销售大军。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从耕地上转移出来,xx市人坚持“自我改革、自求发展、自我投资、自我建设”的方针,采用简单的、分散的、以外延扩大为主的数量增长式的粗放型经济与xx市手工业小城市的传统经济相结合,大力发展家庭工业;还有近10万农民跨出家门从事个体供销服务,他们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搜集市场信息,签订供货合同,采购xx市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等物资,推销xx市产品,开拓新市场。

2、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精细的社会化分工和协作而形成的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特色的块状经济。xx市的企业在产业内部分工协作方面,体现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价值链的垂直协作形式。由于xx市企业在发展初期的自有资金、人员、技术都较低,只能从事经过充分细分的产业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的产品制造,促使产业价值链的分工非常细,形成“块状经济”。

3、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的文化是xx文化,提倡经世致用,讲求事功,反对离开“功利”而言“道义”,主张“功利与仁义并存”,强调个性、个体和能力,表现为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以及为拥有财富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企业家精神表现为艰苦创业精神,很少有企业进行分红,资金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

4、政府的作用:表现为对民营经济予以保护和扶持,明确个体私营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

二、现在的模式(1993—20xx年),是正在形成的模式,即产业提升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是资金和技术的驱动,对厂房和设备的大量投资,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设备,技术水平随之提高,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显著提高。经过十几年的积累,xx市企业具有了资金优势。xx市的企业将资金投资于建造现代化的厂房和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设备的引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促进了企业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手段的进步,从而保证了生产的标准化和质量的稳定提高。

2、产业集群与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集群的作用表现为以低压电器、服装、鞋革、打火机和眼镜五大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的雏形,相关的配套产业尚未具备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外在规模经济性开始体现。民间行业商会作用体现在行业自律、拓展市场、协调关系等方面,促进了五大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行业自律工作:质量认证,质量检测,制订实施地方性行业技术标准,新产品维权,同行议价。拓展市场工作:举办展览会,组团参加国际展销会等。协调关系工作:协调企业与政府关系以及协调企业之间的关系。

3、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文化表现为富而思进,不小富即安。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强烈的学习精神及灵敏的市场反应速度,不断模仿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营销方式,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对优势产业进行引导,建立相关的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将来的模式是全球竞争与合作模式

1、生产要素作用:创立国际品牌和区域品牌,此阶段的竞争已经不是生产能力的竞争,而是产品附加价值的品牌竞争,只有具备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结合xx市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状况,应该塑造区域品牌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和民间商会的作用:产业加工区的国际竞争力已经确立,五大优势产业成为世界加工中心,并建立了全球经营网络,相关配套产业也具备了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现实显现,区域经济持续繁荣;民间商会在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同业商会将企业组织起来,统一参加相关的活动,向国际推出“xx市制造”概念,创立区域品牌。

3、xx市文化和企业家精神的作用:xx市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变封闭为开放,开始与世界不同文化融合,表现为xx市人不再仅仅是依靠xx市人自己形成的网络,而是融入国际经营网络。企业家精神表现为创新精神及成就欲,对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的不断创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4、政府的作用:发挥市场规制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环境。

xx市模式是资源约束性模式,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典型方式,与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不同,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如何从没有资源、交通不便、没有国家资金扶持、没有外资的投入,能够成功地从农业经济转型到工业经济的典型。四个关键驱动因素——生产要素的作用、产业集群及民间商会的作用、xx市文化及企业家精神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形成的xx市经济发展的钻石模型具有普遍意义,对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 2020 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历经艰难险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结果。

2020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勇拼搏,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中国答卷。

这是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战疫情、保民生、抓发展,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一百万亿元,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这是一张世界瞩目的答卷——凝共识、勇担当、促开放,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健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 5 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经过 8 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2020 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面对疫情冲击、洪水来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

责任担当,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国总动员,挂牌督战不含糊,坚决打赢这场总攻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彰显兑现承诺的坚定信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民生改善一直在路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绽放出夺目的光芒。‚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今年以来,无论是开会还是考察,‚确保‛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多的词语之一,也鲜明体现他对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与信念。

疫情下,民生保障力度不减,百姓获得感实实在在:1 至 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099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 122.1%;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0.6%,实现由负转正;前 11 个月,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 26.1%、13.9%……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在一个个具体指标上:回望‚十三五‛,5575 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人均 GDP 破 1 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6000 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 10 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十足。

2020 年收官之际,中国重大科技成果突破捷报频传:11 月 10 日,‚奋斗者‛号深潜万米,逐梦深蓝;12 月 1 日,‚嫦娥五号‛上天揽月,筑梦苍穹;12 月 4 日,‚九章‛问世,圆梦‚量子优越性‛……这是拼搏创新的中国气魄,这是催人奋进的中国力量。

创新,成为这一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深刻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加快科技创新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

不久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建议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放在 12 项重大任务之首,‚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被写入规划建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要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 12 月 10 日至 12 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

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自去年 7 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后,中央决策层多次提到“六稳”,各地区也在持续平推进“六稳”工作,各级政府均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措施方面积极创新、持续求进,“六稳”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创业就业环境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企业运营方面取得了较多的利好。那为什么要强调“六稳”经济工作呢? 有必要。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发展奇迹。可想而知,经济发展太快,有利好但也有弊端,所以要在前期求快的路上想办法慢下、稳下,去挖掘和思考,并且想办法解决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是隐藏的矛盾。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东西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愈烈,都会让经济产生不稳定,在当下以稳字当头发展经济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很重要。目前中国经济确实处于较为困难的发展时期,外部环境波云诡谲且难以预期。我们需要一直保持定力,稳住心神,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面对外部环境的压力不慌神、遇到新问题新挑战不畏惧、解决隐藏的矛盾和隐患有信心。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是稳重的心态,是自信的表现,是“六稳”中潜在的生命力量。

 

对需要。对需要,就是对口人民群众的需要,去做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事情。稳外资、稳外贸等,是稳定大的经济环境,稳定中国经济的发展未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国际地位。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稳定经济就是稳定了中国发展的命脉,也稳住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如果说,稳经济环境太大,其实稳就业、稳金融等,都是我们切实感受到与自身相关的利益得到了保护和爱护,稳就业就是为我们能够干事创业搭桥铺路,稳金融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大展拳脚保驾护航。“六稳”经济工作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 2021 年经济工作作出新判断、新部署、新要求,传递出中国经济发展清晰而鲜明的信号。

2020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份“中国答卷”来之不易,背后的成功秘诀是会议鲜明提出的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大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经验弥足珍贵。这五大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内涵深刻、启迪未来。明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五大规律性认识,办好自己的事,坚定发展信心,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推动我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创

新局面、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每逢岁末,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备受海内外关注,今年更不寻常。新冠疫情突袭而至,将全球拖入衰退深渊。各国规模空前的纾困政策避免了最糟糕局面,但世界经济仍需穿越寒冬。中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交出了举世瞩目的答卷,也为世界经济早日复苏注入了能量。

逆势增长显实力,中国经济勇向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4%。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复工复产,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逆“疫”突围。全年经济总量预计超过 100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正如国际观察人士所说,中国经济活动稳步复苏的势头不断夯实,未来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低谷增添信心与动力。尤其是,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物流通道受阻,被誉为“一带一路”上“新使者”的中欧班列,今年开行数量刷新纪录,成为畅通国际物流的“硬核担当”,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发展的善意。中国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赋能传统产业,更引领新一轮消费、生产的转型升级,畅通了国内经济循环,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增加了中国发展的动力,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为世界共同

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推动全球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服贸会在北京举行,两届广交会成功“搬上云端”,第三届进博会如约而至……特殊之年,中国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展示出大国的应有担当,也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态度。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 40 条减到 33 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 18 个增至 21 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体现了全球治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更突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义。推动经济早日复苏,更需要各国放下成见,共同携手突围。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向世界运输防疫物资,积极开放中国市场,主动推动区域之间合作发展,让人类共同体理念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同。

面对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各国需主动求变,加强沟通交流,竭力避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沉渣泛起。携手世界发展,中国有知更有行,为推动全球通力合作,贡献了一份中国力量。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5

国家统计局 7 月 16 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 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 6.8%,二季度增长 3.2%。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二季度增速转正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

这种韧性与活力来自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尽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没有国内消费和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但整体的对外贸易所呈现的大进大出模式支撑了国内消费和资本形成的增长,为我国经济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种以单循环状态为主的国内国际进出口模式在2001 年加入 WTO 之后,有了更加充分的发展。

然而,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日益复杂变迁,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特别是突发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中国经济传统的以单循环为主的模式受到巨大挑战。经济体量日益庞大的中国不能再单纯地依托某种外向型国际单循环通道,更需要重视国内国际双循环通道的互补作用。

我们依据进出口依存度的变化,也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经济事实上已出现了一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

进的新发展格局。2001 年我国加入 WTO 之后,无论是出口依存度还是进口依存度都有一个加速上行的趋势。但在 2006 年之后急速回落,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 2012 年之后持续缓慢回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是中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不可能只靠单向经济增长渠道即大进大出的对外贸易来维持;另一方面,依靠国内市场的扩容深化是实现经济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这样一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

这种韧性与活力还来自于,以制度现代化为支撑的更高质量的经济现代化。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我们当前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多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必须通过制度的全面改革来克服和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同样如此。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障碍,更多的已经不是过去所说的自然资源瓶颈、能源交通瓶颈等,而是制度的约束瓶颈。

最近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不断在经济体制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这些论述都在昭示世人: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容挖潜,会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苟日

新,日日新”的制度现代化变迁,必将为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6

【一】

年终岁末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十四五”即将拉开序幕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 2021 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有关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要深化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的认识,更要明晰对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的实践路径,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的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了在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剧增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情况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明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遵循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五点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这一思想体系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导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二、围绕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

中国答卷,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的总结概括定调,十分切合实际,令人鼓舞振奋。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中国力克险阻,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

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也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信心。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瞄准“十四五”开新局,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八项重点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八项重点任务既独篇成章,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八项重点任务的提出,无疑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长远发展的根本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问题,既注重抓主要矛盾,又具系统思维,我们一定要抓实抓细抓落地。

三、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确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我市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放眼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这一特殊背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自觉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拿出切实举措,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具体说,一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对标对表中央部署,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立足本市实际,狠抓工作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发展;二要提高科学谋划和决策能力,精准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发挥创新优势,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升级版,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再上台阶,继续抓好我市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扎实开展 XX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落实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培育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要努力改善人民

生活品质,精准实施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促进重点群体的多渠道就业,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加快补上公共卫生领域短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抓好平安(综治)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二】

12 月 8 日至 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当前整体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勠力同心、团结协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推动“经济方舟”行稳致远,为不断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筑牢“民生”强引擎,当好“薪火相传”的践行者。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能够享有高品质的生活。面对层出不穷的变局与挑战,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做好民生兜底工作,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问题导向,补齐民生短板,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通过一件件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实事真正让好处看得见、实惠摸得着,推动民生与发展互促共进。

二、织密“防疫”安全网,当好“慎终于始”的行动者。当前,虽然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球的疫情流行仍在蔓延,世界经济情况也深受影响。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加强前瞻谋划,防患于未然,绝不能轻易降低对疫情的警惕,

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措施,防止境外输入和境内反弹,积极将疫情防控工作贯彻到底,为经济水平更好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高扬“发展”风帆,当好“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今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肩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同时,倍加珍惜当前的防控成果,将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发展目标有效结合,创造性地开展经济发展工作。必须着眼于当前我国新的发展形势,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更好地融入到群众当中,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敢于和乡村振兴等实际问题较真硬碰,将经济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前,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守望民生福祉,守好防疫红线,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将使命担在肩上,以锐意进取、久久为功的精神接续奋斗,把一腔热血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

【三】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会议,一年总结客观深刻,来年目标坚定明确,路径规划科学可靠,政策措施精准发力,信息量大,含新量高,相关的解读很多,其中引起我学习思考的是这样几句话:

“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 “领导干部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 学习,始终是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把握规律、指导实践、提升能力的“金钥匙”,永远保持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大大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今年 X 月 X 日,他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多读书、读好书,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一、要摒弃进“保险箱”的懈怠思想。有的进了体制内,就认为“高枕无忧”了;得了“铁饭碗”,就觉得“旱涝保收”了。真知灼见没有学习多少,倒把所谓“官场哲学”学得很透。有的认为位卑言轻,听指挥干事就行,学习思考是领导考虑的事,不能“越位”。思维能力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形成提高,如果常

常偷懒懈怠,比如在精神宣贯时“借机溜号”、在聆听讲座时“辗转腾挪”,在平时学习时“抄抄写写”等等,就难以构建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理论素养、系统思维,逻辑能力,即便走上领导岗位,也难以驾驭系统问题,应对复杂局面。

二、要努力成为专业领域“行家里手”。“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前提。这次经济会议上,提到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这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的内容专业性很强,不仅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也要综合考虑其他领域因素,因此要努力成为“专家”成就好的事业,而非拍脑袋决策的“砖家”坏了好的前景。

三、要把实践当作学习“大课堂”。“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这句话深刻表明,“宰相”、“猛将”的成长路径中必然要经过基层这个人生“大课堂”的学习磨炼,只有在基层当过“热锅上的蚂蚁”、接过“烫手的山芋”才能知道真正的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知道地方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知道需要学习哪些专业知识来推动发展,需要增强哪方面的工作能力。倘若只想“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不把实践学习当作强筋壮骨之“钙”、检验理论学习的“试金石”,只能陷于“清谈客”、“客里空”。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有关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既要深化对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和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的认识,更要明晰对明年经济工作怎么干的实践路径,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一步加深对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的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鲜明提出了在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剧增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国内经济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情况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为明年经济工作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点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五点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这一思想体系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是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导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

二、围绕明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

中国答卷,人民满意,世界瞩目,载入史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的总结概括定调,十分切合实际,令人鼓舞振奋。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之下,中国力克险阻,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也为疫情阴霾下的世界带来信心。会议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瞄准“十四五”开新局,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部署了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八项重点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八项重点任务既独篇成章,又有内在逻辑联系,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八项重点任务的提出,无疑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长远发展的根本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问题,既注重抓主要矛盾,又具系统思维,我们一定要抓实抓细抓落地。

三、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确保“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做好我市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放眼新冠肺炎疫情加剧全球经济衰退的这一特殊背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战略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自觉深化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按照中央及省委的部署,凝心聚力、共克时艰、乘势而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拿出切实举措,确保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具体说,一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全面对标对表中央部署,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立足本市实际,狠抓工作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发展;二要提高科学谋划和决策能力,精准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发挥创新优势,加快打造创新平台升级版,依靠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再上台阶,继续抓好我市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要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扎实开展 XX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全面落实国家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培育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要努力改善人民

生活品质,精准实施民生工程,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促进重点群体的多渠道就业,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加快补上公共卫生领域短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抓好平安(综治)建设和安全生产工作。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8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举行。会议深刻总结了 2020 年经济工作,认真分析了当前经济的现状和形势,同时也对 2021 年经济工作进行了细致谋划和科学部署。

在足球运动中,一支球队是否运行顺畅,场面是否占优,通常都能体现在“控球率”上。同理,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牢牢把握经济工作“控球率”,对于国家稳定、市场发展、民生福祉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立足脚要“稳”。聚力盘活“控球率”,掌握球权是条件。置身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着国内改革稳定任务和国际形势严峻变化的大环境之中,要想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更要坚持稳中求进主基调。可以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经济全球化逆流的冲击下,党中央瞄准关键时机,紧盯发展节点,立足民生,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全力维持大局稳定,积极化解各式风险,在保持基层运转、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成效卓著。是故,要继续助推经济恢复,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扎稳打“开好球”。

传导球要“准”。大幅掌握“控球率”,精准传导是关键。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实施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保持稳健适配的货币政策,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求,唱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奏曲”必不可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需下沉财力保基层运转,钱花刀刃保重点领域,确保普惠政

策上传下达,减税降费令行禁止。同时,要强化风险认识,坚持系统思维,善于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货币流动性合理且充裕。在供需层面增强协同配合,将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同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有机结合,做到精准传导、合理搭配,为优化就业与营商环境“传准球”。

发力点要“狠”。有效提升“控球率”,攻坚破防是胜点。讲求时效更要定点发力。在新阶段更要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明年需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中,会议明确八点要求,旨在将“控球”的主动权放在脚下,聚力在自主可控、扩大内需、开放创新等多领域、全方位找到新突破。促进经济保持在合理运行期间,就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下狠力气解决困扰科技发展、制约技术创新、阻碍居民消费、影响改革开放等重要问题。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狠抓落实各项规章细则,以接续奋斗的姿态为经济工作打入“制胜球”。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9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2022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平稳的经济运行带来冲击。同时,疫情的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作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战略成果后,经济复苏进程一直是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中国将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攻坚克难,行稳致远,大大提振了国际社会的复苏预期,给世界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命运与共,加快恢复经济活动为全球发展注入 “ 新动力 ” 。此次疫情,全球的生产和经济活动也放缓了脚步,更多国家意识到,各国人民命运与共,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从一季度末期开始,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中国动员一切力量防控阻击疫情,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经济活动开始加快恢复。中国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中国采取“六稳”“六保”等有力有效政策措施,加速经济回暖、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起到较好的探路者、

示范者的作用,给世界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给各国战胜疫情带来了希望。

稳中向好,畅通供应链 产业链为全球发展增添 “ 加速度 ” 。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最完整的产业链,近些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遥遥领先,发挥着全球经济压舱石的作用。面对疫情挑战,中国动员举国力量,千方百计迎难而上、克服困难、恢复经济,消费、投资、进出口日益活跃,经济社会发展蓬勃活力重现,不仅增强了世界各国战疫情稳经济的信心,而且势必有力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助推世界经济企稳回升。在疫情影响之下,中国能否尽快稳中求进、以保促稳,全力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直接关系到世界贸易的走向。中国积极打出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助力国际货运逆势而上,为稳定和畅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维护了世界产业链的完整与稳定。

稳中求进,扩大开放稳定增长为全球发展提供 “ 新契机 ” 。促进外贸基本稳定、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府工作报告对扩大开放作出了系统部署,体现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视野和决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最近三个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都在 50%以上,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处在恢复性增长的过程中。中国一以贯之地奉行开放合作政策,为世界经济加快恢复增长提供支撑和引擎

力量,在促进自身经济稳步回升的同时,大大提振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我们有理由坚信,中国经济发展必将为稳定世界经济增长、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 4 日在上海举行。多国领导人在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致辞,高度评价中国克服疫情挑战如期举办第三届进博会,认为本届进博会将为各国发展开拓新空间,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贸易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为全球合作抗击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连续 3 年在进博会开幕式的演讲,一以贯之地释放了中国对世界的观察、对经济全球化的立场。同时,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具体倡议。

开放不是一厢情愿,需要各国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面扩大开放新举措,表明了中国坚定推进全面扩大开放的恒心,也为国内外企业开展市场合作、共赢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当前,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

冲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同志通过视频发表的主旨演讲,不仅立意高远地彰显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更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国内企业将立足自身专业服务,助力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多正能量。

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让集团充分体会到,强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企业开展全球资源和市场布局带来巨大的驱动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乳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有 14 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 4 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 10 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 22 万亿美元。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源源不断的创新潜能。

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中国在疫情后出台的各项纾困惠企政策,对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这将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与中国的产业合作基础,有利于外企与中国全方位地深入长久合作。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下,中国政府仍能坚持走开放之路,足见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决心。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今年进博会能够如期举行,体现了全世界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与信任,也充分表明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在这样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下,外商可以更好地发挥优势,有效对接国内外资源,增进人文交流与理解,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进博会是一个开放、创新、合作的平台,已成为促进科创发展的加速器,推动了突破创新药物的引进,满足广大患者急迫的临床治疗需求。

制度优势更加明显、强大市场优势更加突出、高水平开放优势持续显现,正是基于以上三大优势,我国经济呈现稳定转好态势,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济复苏个人心得体会怎么写 篇10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综合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 2021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政策思路、战略战术布局、各项工作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全党全国人民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站上历史交汇点,深刻把握今年的“极不平凡”,才能理解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遭遇 1998 年以来最严重汛情、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面对艰巨挑战和重大困难,中国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经济成就尤其亮眼,在一季度同比下降 6.8%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二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 3.2%,三季度增速加快至 4.9%、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0.7%、率先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唯一实

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注入强大活力。

实践证明,应对严峻挑战,做好经济工作,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和经验总结,是未来发展的底气和后劲。

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够牢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疫情变化,加剧了明年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的态势,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受到的冲击,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国必须在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中求发展。同时,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国内外经济循环不畅问题日益凸显。只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科学精准实施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积极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的全面恢复、持续恢复、在亮点渐增中恢复。

如今,经济恢复中的亮点逐渐增多,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恢复到原有水平,更要在恢复的基础之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也是贯穿“十四五”时期的主题。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要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要求用好宝贵时间窗口,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实现市场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拓展新空间;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失时

机推动改革、通过深化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必须把牢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优势、凝聚合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 2021 年即将开启的新征程上奋进,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我们一定能沿着既定的发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汇编(7篇)


常言道: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段时间的多媒体教学即将圆满收官,为了汇报我们的相关情况,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或许我们需要沉下心来认真思考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怎么才能写好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呢?为此,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篇1】

随着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技革命的主流。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就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适应现代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使教师能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多媒体,我校教师分批进行了多媒体技术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对多媒体教学技术有了深入的了解。

第一、信息技术的普及。以我校为例,这几年变化很大,最初是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到网络化应用,主要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再到现在远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说明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从排斥到主动应用的过程。例如:我是一名物理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学内容很抽象,如果能有图画或动画方式,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我从网上也下载过一些课件,但不符合自己的教学要求。后来我就开始慢慢接触电脑,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在课堂中运用,效果很好。但是由于不熟练,课件与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衔接。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多媒体课件人制作上有了很多收获。

第二、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让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画、视频融为一体。例如:我在讲授时,就将教学内容和资料制成了课件,让学生很直观的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说的是超级链接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容量。

3、教学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学信息的再现性。、

第三、信息技术的实施方式。我校在这方面改革很明显,首先从教师培训入手,在以前是个别培训,到现在全校性的基础性培训,并大力提倡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和制作教学课件。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方面,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转变自己的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将信息技术与自己的学科或学习整合起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变成一种形式。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篇2】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不应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感受到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培训中,老师的案例分析是我受益匪浅: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心得体会

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3.细节上的渗透

本次培训中,授课教师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不仅教给我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旧知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篇3】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它不但普及广大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也让我们教师体会到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整合给教学带来了方便。通过了此次澄海区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我对“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以下是本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同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以其独具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现、丰富多彩的网上信息、强大的交互作用等优势很快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领域中来。

其次,本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坚持主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这些原则更有利于教师实现真正意义的“整合”。主体性原则,就是要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适度性原则包括时间要适中、选择要适当和信息要适量,教学过程中过早或过晚的实用信息技术,有时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果不能适度,教学效果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交换性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到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互动”要动在“过程思维”中,让课堂成为思考的王国,让学生真正投入进去,主动学习;创造性原则,就是教师要用创造性思维制作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课件,运用信息技术,以问题为中心,巧妙的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电脑”不能代替“人脑”。凡是妨碍学生观察、分析、想象,不利于学生思考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必要的板书、规范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是绝不可以用多媒体代替的,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手活动是不能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所以,凡是不利于学生动手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调动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遵循对学生的实效性,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让我们的设计能有效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篇4】

一、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点

1、有利于创设真实的情景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是多边多向的活动。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参与语言的实践,而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的。离开了一定的情景,交际活动就难以开展。学生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具体情景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发表达的欲望。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有时还能够创设教材难以提到的情景,如购物、借物、问路等,能够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

2、加大了课堂容量,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

向课堂要质量,是教学的中心任务。过去的英语教学学生参与面少,语言实践机会少。而语言能力的形成,靠的是语言实践。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融教法、学法为一体加快了课堂节奏,增加了课堂容量,加大了语言的输入量。我们可以把重点、难点、词汇、课文朗读、练习题都编制成课件,利用其超文本功能,任意调用,反复出现,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时间。教师可以精讲多练,加大了训练密度,提高了效率。

3、人机对话,及时反馈和监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操作,可以查询难点;可以边看边跟读,学习地道的语音、语调。一个个动画的屏幕代替了传统的小黑板,幻灯片和书本上静止的画面、文字,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训练,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大大的增加了。教师则可以通过监控、对讲、切换功能,控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帮助。有些练习被做成了游戏,使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做出判断,如果错了,会出现“sorry”或“again”;如果对了会出现一张笑脸或掌声。这样随时反馈,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按信息论的观点,人们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要经历感知、理解、记忆、运用几个阶段。CAI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为一体,交互或共同出现,能较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耳、眼、口、手并用,大大的缩短他们的感知过程,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关于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1、课件的制作需要仔细钻研教材,精心的备课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去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搜集素材。只有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它需要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

(1)研究教材,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并注意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引导和点拨。

(2)围绕授课步骤,精心搜集素材,创设各种必需的交际情景,才能制作出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各种信息和功能于一体,且富有感染力的多媒体课件。

(3)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提供并创设一定情景,给予学生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至关重要

教师作为多媒体的操纵者和组织者在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一方面教师要把握多媒体的使用与组合时机,另一方面教师要能够控制课堂节奏,要让课堂活而不乱,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达到教学目的,不能让课件牵着你的鼻子走。

3、多媒体有着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特殊功效,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就一定要抛弃传统

传统的教学法有着它自身的存在价值。一个能花几分钟就能在一般教室完成的情景创设,没有必要花几个小时来制作一个flash动画来完成。我们不要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运用多媒体是为了搞好教学,所有的教学措施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的。何况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合做成课件的。

4、存在的现象

目前自制的课件多为演示型,提供给学生的训练机会较少。缺乏为学生设计的角色扮演,问答练习等交互性训练。许多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一节课往往上成了“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

5、更新观念,学无止境

许多英语教师对CAI的了解和认识不多,对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思想上准备不足。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可行性持怀疑态度。这影响了教师去接触新观念、新技术的进程。计算机使用水平的不高也是影响CAI进展的一个原因。以上提到的不足之处很大程度上是和计算机使用水平不高有关。

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教学上的影响,它在英语教学中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更好地搞好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篇5】

20xx年10月12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了临沧市教育局举办的“20xx年(第四期)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项目人员”培训班学习,通过两天的学习培训,我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教师整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训中临翔区电教室主任敬开勇老师给学员们讲了《远教工程ip资源的使用与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临沧师专的李燕梅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公司技术员刘军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光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安装验收以及项目设备的维护、使用与管理;重点给我们介绍了电子白板的一些优势和功能,并且逐一进行了操作演示。培训最后还进行了基本操作的考试。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优质的教学资源让我开阔了眼界,电子白板的神奇魔力使我为之感叹。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两天来的学习,让我获益匪浅。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我们教师,首先就是要学习好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通过培训,使我对白板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掌握,深切体会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实用性,以及以往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电子白板不仅能完成传统的黑板作用,还能结 1

合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用电子白板上课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了,课堂结构也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形式了。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自己用笔拖出文字图片来讲解,这种强大的交互功能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比及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教学,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很大的优势。“白板教学”与传统黑板的“一擦即没”相比,电子白板能够时时记录、保存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随时调用电脑中存储的课堂教学资料,不必再担心板书的内容无法重现;电子白板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自如地随时调整、修改教学计划,并随时保存更新自己的电子教案。同时,电子白板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的互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白板的出现,使教师不必担心板书时黑板使用不够,不必再受到粉尘对健康的损害。电子白板的应用,可以减少教师在电脑和黑板之间来回切换的麻烦,在白板前就可以自如地操作电脑,进一步拉近了师生距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面对学生进行。电子白板还有一些特殊效果:如媒体、遮屏、放大、聚光灯、资源库和链接功能等,有了这些,教师不是简单应用图片、视频和课件的演示,而是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特有的功能,随意连接、拖动、添加上课所需内容,让课件活起来。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

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优化了及时反馈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崭新的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协同学习的良好环境,使教学的重点由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转变。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理想情况,不是多媒体技术的问题,而是理念上、使用方法上的不当而引起的,应将多媒体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抓住其切入点,扬长避短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培训,使我对交互电子白板进行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更加充满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本次培训中学到新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更加坚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会使我们得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20xx年10月20日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篇6】

信息技术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成为可能,而多媒体课件是目前实施形象化教学的主要手段,极大地提升了教与学的效率。教学课件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如下几类:文字、流程图、表格、线图、结构图形、实践过程。在这几个方面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使学生们更加喜闻乐见,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筛选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直观教具的演示或类比等直接或间接方法能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就没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设计课件。例如数学这一课程涉及很多公式的推导,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反而不如以黑板书写的方式,更能够让学生清楚推导的过程,增强印象。滥用多媒体不仅让授课老师加重备课的负担,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一些教师制作的教学课件只是把书上的文字利用幻灯片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念,并没有科学地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等特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增加条理性。幻灯片上出现过多的文字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和心理的双重疲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设计课件时要避免出现过多文字,尽量以画面、流程图等方式进行表现,以体现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多媒体课件中频繁地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声音和小动画,虽然能够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然而过于繁杂的画面和动画往往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所学的内容,最终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要避免采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传统板书教学中,对于逻辑推理性的问题,在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推理,师生根据一条非常明晰的思路逐渐推进,直至得出结论,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方式下,有些教师的课件无法体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推理过程,只是摆列出相应的结论,进行直线思维,根本没有留出空间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学生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很容易抑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教师如果掌握了制作技巧完全可以通过流程的设计和采用动画的形式很好地演示出逻辑推理过程,甚至做的比板书的过程更好。

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忽略了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对多媒体教学依赖性比较强,很少用或者不用板书,其实很多课程的很多时候是需要多种教学手段共同配合使用的,板书作为一种传统又实用的教学手段有其灵活的一面,不应该彻底放弃。应该注意搭配使用,在强调一些重点内容、进行逻辑推理演算的时候都可以配以板书的方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共同使用时,应该交替顺畅,衔接自然。

自己的教学设计,哪怕是最简单的,上课之前总得想一想我该讲什么,怎么讲(现在叫学生学什么,怎么让学生学会这节课的内容)这就是教学设计,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想,里面已经包含了很多东西了:这节课的内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我想达到的目标都在这里面了。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就是在此基础上去考虑一下我要使用什么样的媒体,选择什么样的媒体能很顺利的达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准备使用的媒体确定下来之后再思考这种媒体所需要的资源我有没有,有的话,深入思考用多少?怎么用?如果没有的话,从哪儿

能找到。找到又怎么能为我所用?所以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需要大量时间来支持的。但是为了我们的学生的未来,我们花费这些时间是值得的。也是乐意的心甘情愿的。从学生对多媒体的反应态度上我们也可以有所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们一听说要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就表现出来异常兴奋,这里面虽然不排除有部分学生把在多媒体上课当成看热闹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毕竟是先进的东西,比传统的教学设备要有新颖性,更能吸引学生,学生在原来的普通教室里每堂课都是看着眼前的那块黑板,久而久之也会厌倦的,他们会产生黑板还是那块黑板,老师还是那些老师,书是书本是本,我们的学校啥时能变个样?人都是这个样子,对于新鲜的事物就愿意接受,何况是学生正处于年少时期,如果某节课换了新老师,或者教室里多些听课的人,他们的反应就很是激动,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了,很认真听课。何况多媒体教室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未知的东西他们并不能想象出来,所以就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这就有了学习的动机有了学

习的兴趣,我们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了,我们就要好好利用好,让他们得到他们所期待的东西。所以如果说我们的课要是用多媒体设备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话,还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下多媒体设备。毕竟教育要面向未来。

鼓励大家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源的问题,没有新的丰富的资源慢慢的我们的学生对多媒体就失去了新鲜感,失去了兴趣,这是很可怕的,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的学生是这个信息时代的真正主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比我们少。我有好些学生的QQ级别都是很高的,他们大多都拥有一个太阳以上的级别。这说明他们的在线时间比较长,他们的空间里收录的文章真的丰富多彩,可见他们的思想并不是想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不要以为学生考试的时候就考那么几分,是不是就是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啊,有,而且很多。不过他们头脑里的资源虽然很是丰富,但是并不是全部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来获取更多的有利于他们成长的资源,并且把这些资源提供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决定了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给我们建立了很多资源库,例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学科网,各省市也有自己的教育网站,像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还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建到了很多基层学校,还对部分老师进行使用管理培训。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我相信我国教育现状会有比较大的改观的。

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有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多媒体课件中频繁地出现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画面、声音和小动画,虽然能够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然而过于繁杂的画面和动画往往使学生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于所学的内容,最终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要避免采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动画,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多媒体技术和传统的教学绝不是割裂的、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而应该是互补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节课用了多媒体设备就不能再用粉笔黑板显然是个误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为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个人心得体会【篇7】

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对学习有了深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老师讲的轻松,幼儿学得自如。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利用童易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很多幼儿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地、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看电视是一项幼儿喜欢的活动,老师只要说一声:“请小朋友学本领了”,孩子们就会都安静下来,等待老师打开电视。

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就相当于播放电视片,电视画面鲜明生动,活泼多变,刺激性强,特别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抽象单调的说教幼儿难以理解,而且容易疲劳,最终影响教育效果。而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能将较抽象的道理和要求,借助画面表达出来,非常具体。如: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中,光对幼儿说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光凭老师用嘴巴讲解于事无补,于是我们就选用了安全教育VCD,让幼儿通过画面来具体感知画面的内容,让他们通过观看镜头,从而知道画面上的人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幼儿很快理解到小朋友也应该象他们一样应该注意安全。又如:在绘画《海底世界》教学活动中,可设计一个会动的画面。当画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鱼在海底畅游的优美画面时,孩子们的情绪高涨,马上就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孩子们就更容易画出各种鱼的畅游的画面,而且充满童趣。

四、运用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可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应当引导他们积极运用感官,主动的去感知很多认识事物,

这一方面,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具有其它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无法比的优越性。一些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一定的外界条件,若只是抽象的讲解过程,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无法获得对这些过程的深入的认识,而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可以将其集中在一个向当短的时间内。如: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光靠说是不行的,用童易多媒体软件教学手段,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到小蝌蚪的演变过程。从而更能理解好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内容。总之,利用童易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又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有着特殊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既提高工作效率,有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在此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只有幼儿有了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讲的轻松,幼儿学的自如,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幼儿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小朋友面前,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让小朋友练习巩固,在普通的课堂上,老师要用粉笔板书,这样浪费时间,教学中常常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利用多媒体充分利用时间,也有效利用时间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深刻体会;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从而促使我去认真学习计算机操作,学习制作课件,在网上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以便于提高教学成绩。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由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2023精选调研心得体会汇编五篇


每当我们经历某些事情对可能会产生启迪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帮助自己认识一个新事物,哪些心得体会范文值得一看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精选调研心得体会汇编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调研心得体会【篇一】

市场调研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它是我整个学期收获最多的一门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体验到很多的酸甜苦辣,明白了很多道理,也使我完成了成长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蜕变过程。虽然整个蜕变过程是残酷的、辛酸的、苦涩的,但是我仍然要感谢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懂得了如何改正自我缺点?如何带领好团队?如何和兄弟姐妹一起奋斗?如何处理大家之间的矛盾?现在就让我叙述一下我和团体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真正学到了那些东西。

一、不足之处

a、领导能力欠缺。我这人从小到大散漫惯了,喜欢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不喜欢做事情时迁就别人,虽然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担任过一些班干部的职位,但是我的领导能力实在有所欠缺,不懂得规划,不懂得合理使用奖惩制度,不懂得如何利用人才最大化,从而给我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b、脾气暴躁,遇事不冷静。在调研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事情,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遇到挫折时,我不是一味的自责就是很凶的抱怨身边的队友,不仅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而且还影响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有一位队员在调研过程中信心不足,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敢向前冲,这是我这个当队长最大的失败。

c、公私不分。在整个调研过程中,我们大家闹过分歧、吵过架,再加上女生和男生做事的区别,我总是把私人的感情带到工作中来,比如说:出去跑业务时,我身边的搭档不是陈佩就是方娟,很少带其他人,从而造成很多人觉得我是嫌他们不会说话才不带他们出去的,其实我没那个意思。

d、不懂得如何维系客户之间的关系。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谈成了俩家,我们在跟其中一家做调研时,因为时间比较紧迫,事情又比较多,我们忽视了另外的一家,给客户造成了我们不把他当回事的错觉,其实并不然,只是我们不懂得该如何跟他沟通,跟他维系(因为当时许诺只为他们一家做调研,怕他们知道我们在为另一家做,所以很多话都不敢说,怕说漏嘴)。

e、任务分配不均匀。因为每个人的优势不一样,有的喜欢出去跑业务,有的喜欢呆在家里面做资料,再加上大家一起出去跑业务,有很多的限制因素,所以我们分了业务组和资料组,当时刚分的时候大家还挺高兴的,到最后大家都挺抱怨的,总觉得自己做的多,材料组的认为我们出去跑不用做这么繁杂的作业,很轻松;而业务组的觉得在外面累死累活,遭受别人的白眼也就算了,回来还得看队友的脸色,委屈的不行。最后我明白是任务分配不清晰、不均匀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及时的进行了调整,现在大家觉得还ok,这也是我领导力造成的后果。

二、学到了什么

a、学会聆听。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走的路非常曲折,不过问题都及时解决了,在解决过程中,我发现越是解释,人家越以为你是在逃避责任,就越是生气,而你如果等她说完以后,主动承认一下错误,等到合适的时间再跟他说明事情的缘由时,他就能听到心里去,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学会聆听是我这段时间最大成就。

b、学会忍耐。我的脾气有点暴躁,有时会任性、会与人争执、还爱较真,所以吃了很多的亏,虽然“忍”字头上一把刀,但是我还是学会了忍,性情也较平稳了许多,也得到了有些人的肯定,也是这也是最大的收获吧!

结束语:调研课程结束了,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虽然中间很曲折,很麻烦,但是我们还是觉得挺好、挺有成就感的,这种成就感不是说我们做的有多好,而是我们最起码努力了,“不求与人攀比,只求超越自我”这就是我们做事情的原则。最后给欧阳老师一个建议,就是希望下届的学弟学妹不要这学期开设调研这门课了,事情好多,我们忙不过来就会偷工减料,所以要想学到很多的东西,我建议还是大二第一个学期做调研比较好。

调研心得体会【篇二】

日前,东华大学化工生物学院学生会一行10名成员赴上海5所高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大学生使用化妆品情况调研”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调研上海大学生使用化妆品情况”为目的,围绕“化妆品使用”通过调研、问卷、采访等形式,从学生层面进行了使用化妆品及了解化妆品两个方面的调研活动。

调研初期,实践团成员拜访了东华大学相关领域的专业老师,就化妆品成分相关问题进行了访谈。老师细致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当今化妆品中的主要作用成分并结合专业知识给实践团成员讲解了其作用机理。另外,从老师的口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如今虽然很多大学生在使用化妆品,但大部分人对其并没有足够的了解。通过此次访谈,实践团更加明确了本次调研的主题及方向,同时在老师热心地帮助下,实践团成员们也对本次实践充满了信心。

调研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6所高校,分别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以及东华大学。实践过程中,调研团先后前往6所高校,对校内的学生们展开随机问卷调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采访。据了解,实践团发放问卷共计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84份,将数据统计整合后,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经常地使用化妆品,而少数还未开始接触化妆品的同学也坦言自己会尝试使用,并且化妆品中被广泛使用的有洗面奶、面膜、粉底等作用于脸部皮肤的产品。另外,多数的大学生们表示她们出于保养皮肤、提升个人形象的目的而使用化妆品且选择化妆品时主要根据其口碑及品牌,而忽略了化妆品与自身适合与否。实践团还发现有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出现过敏、红肿、起痘等不良反应,且通过追问发现,这些大学生认为对于化妆品只需做到大致了解即可。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发现半数以上接受调研的大学生没有兴趣接受有关化妆品的知识即使她们中有人会频繁使用,而其原因大部分则在于宣传的方式不够吸引人。多数学生反映更想要通过例如:网络视频、创新实验等新奇的方式而不是单调的科普讲座来接收该方面的知识。这些数据都将反映在调研报告中并反馈高校,为高校在此方面的宣传提供有效帮助。

在此次实践中,实践团发挥了专业优势,利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展开调研,发掘大学生在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深入探讨并尝试解决,引起大学生群体的重视,发挥社会实践在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发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调研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是我们实践队三下乡的第五天了。在这一天里,调研组出发来到了和长坡镇相差22公里远的高州市区,为我们选定的课题做调研。

由于特殊原因,调研的出发时间被推到了9点半钟。时间被推迟,也就意味着调研的时间又紧迫了一些,我们怀着一丝焦急的心情,赶往了高州市区。按照计划,我们相继踏访了高州市第二中学、高州市冼太庙、高州市第一中学和高州市第四中学。而作为高州的本地人,我也很乐意作为向导,带大家参观高州各处。

由于在高州二中的调研并没有多少收获,而天气炎热,加上长距离的跋涉,组员们都身心疲惫。但调研就是要凭着耐心和意志的,我们没有抱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对高州冼太庙和高州四中的踏访中,我们还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而大家也在休息时间之余,高兴地品尝了高州的一些特色小吃。尽管度过了劳累的一天,我却觉得这是我在“三下乡”过得最快乐的一天。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仍然会出发,去一些比较远的地方调研。这或许是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调研心得体会【篇四】

今年暑假,温州大学瓯江学院“闽南行”创业调研实践队开始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大学生创业为主题,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市民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和政府采取的创业政策。实践队选择留在温州当地进行实地调研以了解温州的当地市民对大学生创业的观点与政府对其的相关政策。

活动项目一:活力晨跑,创业讨论

实践队首先进行了晨跑,并进行了创业项目的讨论。通过晨跑,队员们了解到晨跑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一个健康的体魄是创业所必须的;而通过了创业项目的讨论,队员们懂得了一个正确的策划对创业的重要性。

队员们早起晨跑

活动项目二:激烈讨论,设计问卷

队员们分成两组展开激烈讨论,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做出了两份调查问卷,为此创业调研奠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大家对待调查问卷设计的态度十分诚恳,不急不躁,小心谨慎,充分展现了“闽南行”创业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的良好精神风貌。

活动项目三:细心调查,交流互动

队员们在第三天来到温州市区五马街道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创业情况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问卷调查活动。此次调查,是实践队和市民的之间的一次互动,实践队将会积极吸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出更多创业意见,更好为大学生创业服务。

活动项目四:采访学姐,积累经验

为从创业成功的人身上吸取更多教训,实践队到茶山镇上去采访毕业后创业成功的学姐、学长了,此次采访,实践队队员们不仅接触到了创业成功的大学生,而且在他们身上还学到了一些知识,懂得了创业不可一蹴而就,要积累经验,经过许多努力与经验的积累,最后创业才能成功的道理。

活动项目五:实地参观,深入了解

为了在现实中学到更多,队员们到了国智9号创意街区进行了参观,经过一下午在国智9号的参观了解,队员们对创业又有了新的想法与心得,并且明白了有些事情不能只是表面看看,还要深入了解,并且去尝试,才能知道可不可行。

在此次创业调研暑期社会实践中,队员们深切地了解了创业的困难,也加深了对大学生创业的了解,明白了正确的策划、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对成业的创业性。我们应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为大学生创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暑期实践动员大会的开始,我们小组的暑期实践活动也正式开始了。

从7月17日到7月19日,我们小组完成了从见面会到问卷落实的一切准备。7月20日12:30,从长途大巴踏上xx这一片土地上时,我从没想过四天原来并不短暂。

四天,我们走遍了xx的大街小巷,终究没吃上梦寐以求的清远鸡。第一次与同学以自由行的形式在外,早已料到,这一次我肯定能收获很多。从住宿到饮食,我看到了精明是出行的必需品。而若要获得这必需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处处留心。若非经过这次出行,我不会知道原来10人份的粥可以用十几块就能吃到;若非经过这次出行,我不会知道房租可以半价再打折,一砍再砍;若非经过这次出行,我不会知道货比三家的必要性。然而除了精明以外,懂得随遇而安也是必要的。向来人在他乡,在衣食住行上遇到些困难是必然的。如果动不动就“这地方咋样那地方又咋样”地抱怨,那恐怕最后苦了的是自己。懂得将就一下,心放宽一些,一切都会好办很多。还记得有一句话是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而在短暂的四天,我们不可能让xx改变多少去适应我们,只能是我们改变自己去适应它。所以四天,我们收起了平常对生活各方面的挑剔,欣然接受我们还不甚习惯的一切。经过这四天,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平常的生活质量其实还不差,也再一次领悟了“知足常乐”这个词。

四天,从教育局到农村家庭,我们收集关于农村教育的资料。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在同伴、受访对象以及一些擦肩而过的人身上,我看到了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以及素质涵养的重要性。从教育局的以礼相待、村办事处的热情招待到部分村民的踊跃配合,再到部分村民的不屑一顾,这里面处处反映着各个人的处事方式。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对于陌生人,适当的提防是需要的,但是当你了解过相关材料以后,你应该相信你所看到的,降低心里筑起的那堵高高的墙。而作为陌生人,我们应该首先出示证明材料,再以诚恳的态度给别人详细地介绍自己此行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展现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以你的行动去证明你是一个没有威胁并且想要帮助他们改善目前状况的人。通过几天的调查,我们从众多受访者身上认识到了目前农村的教育与状况。尽管这些年来农村教育状况已经逐步改善,但不足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跟城市的差距还是很明显。教育影响人的一生,能否受到好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当地做调查的时候,很多受访者对我们的调查的实质作用起怀疑,觉得这一切都只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而已。不管怎样,希望我们这次的调查能够帮上农村教育改革一点忙,起到一点作用。

四天,从陌生人到朋友,10个不熟悉的人逐渐打成一片。无法忘记,每到台阶的地方,后面的人帮忙提行李箱的体贴;无法忘记,某个晚上,好几个已经是准大三学生的人在m记门外指着橱窗上的玩具大喊“我要这个,我要这个”的搞笑场面;无法忘记,山洞里面,昏暗的前方传来“小心阶梯”的温馨

提示;无法忘记,每到晚上,分组磨练牌技、学习新知的刻苦场面;无法忘记……在这短暂的四天,无法忘记的东西实在太多。四天的相处到处充满着关怀、体贴、感动和欢乐,这让我们10认识的人逐渐熟悉,慢慢地成为了朋友。这是这一次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从大家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一个团队的合作与互助,一个队员的积极与服从,都是我们顺利完成这次实践的必要因素。有了大家,就算四天里面三天没能吃到中午饭,心里还是满满的;就算调查的时候遭到诸多拒绝,斗志还是高涨的;就算前方的路是黑暗的崎岖的,我们都从未惧怕。四天因为这一切而难忘。

四天并不长,但收获的经验和感情却不是这四天能够承载的。收获满满的,四天的旅程仿佛已是一个多月,这一切让我不能相信这仅仅是四天。付出的仅仅是四天,收获的却是终生受用。我很庆幸参与了这一次实践活动,认识了这一群朋友,一起度过了这短暂而漫长的四天。

调研心得体会【篇五】

当前,城镇化进度大幅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处于深刻变革关键时期,新思潮、新矛盾逐渐出现,面对挑战,农村宣传信息工作必须先行。做好宣传信息工作,既能为党委及时提供决策依据,又能为政府各部门拓宽信息渠道,还能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舆论支持,让广大农村群众充分了解党委政府农村发展方略部署,了解农村干部为促进农村全面和谐发展的不懈努力,让全社会关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好宣传信息工作,是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支持农村工作的有效渠道,是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需要。农村干部要充分认识宣传信息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把握当前工作重点,深入挖掘主题,大力宣传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才能让农村党员干部全面认识工作新任务,让全区人民群众了解农村发展新形势。

首先,要树立信息意识主动采集信息。单位领导要强化宣传意识,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开发信息,及时发现、搜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以及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和呼声。在平时工作中要做好影像记录,保留相关文字资料,并及时总结提炼和挖掘,形成精准全面的工作记录和宣传素材。

其次,要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务实求真的精神,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识别和核实,务必做到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反应内容事实确定、资料数据权威有效,坚决杜绝虚假失实信息。突发公共事件按规定就是向上级报送。

再次,要牢固树立程序意识和保密意识。严格执行信息报送程序规定,领导严把信息稿件质量关,防止失密泄密,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

最后,要努力开发高层次信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甄选典型、突出特色,有意识地开展调研,形成有深度、有层次的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中国经济复苏个人心得"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