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珠峰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9.30

登珠峰观后感(汇总5篇)。

如何让自己写作品名观后感的过程更得心应手呢?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 观后感就是对影视作品的感受和看法以文字表达出来,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具体感受是观后感中打动人心的方式之一,这是一篇工作总结之家为您特意制作的“登珠峰观后感”请您好好欣赏,如果您想再次浏览此页请及时收藏!

登珠峰观后感【篇1】

这周的德育课,我们一直都在看《挑战不可能》的节目,这个节目讲述的是各类人来挑战常人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在这些人中,最令我震撼的就是一位名叫夏伯渝的老人了。

夏伯渝老人今年66岁了,他要挑战的是室内攀岩。项目规则是:徒手爬上一座高七米的攀岩墙,摘下上面的小旗就算胜利。当主持人宣布完规则后,我不禁脱口而出:“这太简单了吧。”所有的评委也都疑惑不已:这挑战太容易点了吧,只要有些攀岩经验的人似乎都能完成呀,评委们都认为可能是因为老人年龄有点大了吧。最后当主持人拿来椅子,老人从背包里拿出假肢时,所有的人惊呆了,这时大家才知这是一位残疾老人,他的双腿都安装的是假肢,他要用这双假腿来进行挑战。我也是惊愕不已,这个老人一点也看不出是一位残疾人呀,他一直微笑地站在台上,浑身散发着一种快乐自信,积极向上的力量。挑战开始了,老人刚爬到一半时,双腿突然落空了,只能靠双臂支撑着向上爬,看到这儿,我暗暗地为老人捏了一把汗,嘴里不由低声喊道:“加油,加油。”老人就靠着双臂的支撑爬上了顶端,摘下了小旗。评委们站起来了,现场所有的观众站起来了,他们都眼含热泪,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这位身残志坚的老人致敬。

主持人介绍老人曾是我们国家登山队队员,在26岁攀登珠峰时,因遇到高空风,遗憾地从离登顶只有200米的地方下撤,在下撤途中,他的队友不慎遗失了睡袋,在7600米高的营地,他把自己的睡袋给了队友,自己却因为冻伤永远失去了双腿,在治疗的时候,他的9名队友成功地登上了珠峰。老人在台上一直微笑着,从他的脸上,我们根本看不出他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和磨难。他坦然地说他听到队友成功登顶时既高兴也有些遗憾,遗憾自己没有登上峰顶。在明亮的演播大厅里,他坚定地说:“我不会放弃的,我明年将再次攀登珠峰,我永不放弃”!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呀!这是一位勇士!这是一位强者!我深深地被他震撼了,被他感动了。

夏伯渝老人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2016年距珠峰不到1000米时,因队友出现不适,他不得不放弃;2017年他因自己腿部的血栓,不得已做手术没有登珠峰;2018年他终于站在了珠峰的脚下,满怀激情再次出发!肆虐的风夹着漫天飞雪没有吓到他;五米宽的冰缝还有看不到底的深渊,他架个长梯勇敢爬过;摔倒再爬起,他用假肢登上了珠峰!当他把挑战不可能的旗帜插在珠峰的最高顶时,我泪流满面!谁说年龄是障碍?谁说身残志气短?有梦想就要勇敢去奋斗!

节目放完了,我的心却无法平静,“永不放弃”!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在我耳边回荡着。“永不放弃”让我明白了成功总是在经历艰辛,经历苦难,在永不放弃的努力中才能实现。永不放弃,为了理想,为了追求,我也将永不放弃!

登珠峰观后感【篇2】

自2018珠峰登顶以来,无腿勇士夏伯渝因其坚持与毅力得到不少关注,体育届最高殊荣之一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授奖肯定,央视《开学第一课》也邀请他上节目,以其不屈不挠的经历激励莘莘学子。但与称颂之相对的是,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

也许是当下浮躁的环境影响了评论者的判断,可也正因如此,有些人的故事,才显得弥足珍贵。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不断攀登,挑战高度。夏伯渝就是其中之一,43年5次尝试,69岁圆梦珠峰,是世界上登顶珠峰最高龄的残疾人,从此成为当代攀登者和普通人心中梦想、勇气与坚持的标杆与符号。

从1975年的8600米,到2018年的8848.43米,夏伯渝走了43年,这期间的困难非常人所能想象。但真正接触下来,会发现,这名老人的生活没有那么多苦兮兮的灰色地带,他质朴、乐观、随和,脸上总有温暖的笑容,把攀登这件事,想得远比普通人更简单。

对他来讲,攀登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跟大家下班了去打篮球,看电影没什么不一样,它不会多么崇高,也不会多么龌龊,就是自然、纯粹的样子。

登珠峰观后感【篇3】

今年5月,由凯时赞助并组建的2019凯时珠峰登山队也挑战了夏伯渝老人的攀登足迹,成为首个亮相珠峰峰顶的在娱乐平台。

在凯时看来,在夏伯渝老人的传奇人生里,挑战珠峰的勇气与韧劲已经融入到他的血液中。他在屡次遭遇冲击梦想失败打击后,始终没有放弃目标和理想,而是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坚持完成梦想。

据悉,在今年冲顶成功前,夏伯渝已经经历了四次失败。珠峰曾接二连三地打击夏伯渝的梦想,更是让他失去了双腿。特别是在2014年,65岁的夏伯渝再次来到珠峰脚下,距离他第一次挑战登顶已经有40年之久。曾经的登山队友中,也只有他还在坚持着。然而,随着尼泊尔登山史上最严重的山难爆发,尼泊尔政府取消全年的登峰计划,夏伯渝不得不遗憾而归。而到了2015年,再次来到珠峰大本营的夏伯渝与8.1级地震不期而遇,地震引发的雪崩再次让他的珠峰梦想破灭。

遭遇接连不断的挫折和打击,面临失去双脚、雪崩地震、恐怖冰川、假肢螺丝掉落等种.种突发状况,“无腿老人”夏伯渝终于在今年带着钢铁假肢站在了珠峰之巅。43年之后,已然是69岁高龄的他在世界之巅向全世界证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不仅是“无腿老人”夏伯渝在用行动诠释这种拼搏精神,凯时平台今年组建珠峰登山队也选择了北侧传统路线这条充满挑战的路线向珠峰发起冲击,在整个过程中也充分发扬了不惧困难、勇于挑战的攀登精神。

据了解,凯时珠峰登山队选择了这条路线,正是由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首创且难度很高的登顶路线。根据线路规划,凯时珠峰登山队必须先后经过海拔5130米北坡大本营、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之后,最终从海拔8300米的C3营地发起冲顶。尽管登山队队员主要以熟悉地形、经验丰富的夏尔巴人为主,且相关训练准备、后勤保障都十分充沛。但在最后的冲顶过程中,登山队不仅面临严寒天气和崎岖山路的考验,甚至还遭遇到珠峰登山史上难遇的“大堵车”。最终,凯时珠峰登山队当机立断,选择将登顶时间提前到5月23日凌晨1点,最终耗时9个小时成功登顶珠峰。

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长途跋涉,尽管凯时珠峰登山队的队员们早已筋疲力尽,但当团队旗帜在珠峰峰顶迎风飘扬,每一个人都无比兴奋和骄傲。事实上,无论是“无腿老人”夏伯渝、凯时珠峰登山队还是无数前仆后继的珠峰挑战者,拥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敢于朝着梦想目标奋勇前进,这样的攀登者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点赞,更是值得大力弘扬的时代正能量。

登珠峰观后感【篇4】

 今天观看一个怀抱登山梦想的人---夏伯渝的视频,让我震撼而备受鼓舞。43年只为一个梦想---登上8848米的珠峰!43年,从少年到白发,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头再来。四次失败面对无情的打击;失去双脚的伤痛,癌症病魔的侵袭,都没有阻止夏伯渝攀登的脚步,从1975年到2018年43年一直坚守梦想,自强不息直到梦想成真。

    43年来,他经历了截肢、父亲的去世、癌症、雪崩、地震、暴风雪、冰川……26岁第一次挑战离顶峰只差200多米刮起了强劲的高空风,攀登者只好撤离到7600米,后因他把睡袋让给一位藏族同胞,导致自己因冻伤失去双腿。后来他又罹患癌症,而病魔让他更加坚定了登顶珠峰的决心!

   为使一生不留有遗憾,65岁第二次挑战遭遇雪崩,错过了剩下的224米。66岁第三次挑战遭遇了尼泊尔大地震。67岁第四次挑战距离顶峰94米,突然刮起了高空风。他回头看到5个年轻的夏尔巴生命,那一刻他没有因为自己的梦想牺牲他人的生命。为了大家的安全不得不被迫下撤,死里逃生!

    四度遇阻都没有让这位老人放弃梦想。69岁他第五次向珠峰发起冲锋,于2018年5月14日登上了8848顶峰。当看到一双钢制的假肢,深深的插在8848米珠穆朗玛顶峰山顶的积雪上。那一刻世界上没有一座山比这双假肢的主人更高!当看到他用对讲机和爱人通话:“我终于上来了,四十多年了,没有你的支持是不行的……谢谢你啊,几十年来一直的支持!”这背后有多少难熬的等待和艰辛,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69岁的“无腿勇士”夏伯渝老人,43年不懈的奋斗的勇气与毅力感动我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我们躬亲践行、一路奔波传播大爱的师父师母;想到走过的点点滴滴;想到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走丢了;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丢了;想到坚定梦想一路前行;想到……我忍不住热泪盈眶失声痛哭!是来自心灵的触动、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师父师母的心疼、是对自己坚定信念的信心、是力量是感动是喜悦……

   面对茫茫宇宙地球、面对大千世界、面对芸芸众生、面对初心,我是谁?山再高,高不过登山的人;路再险,挡不住坚定的心。路在脚下,心中充满爱!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不忘初心!全力以赴!所有的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

登珠峰观后感【篇5】

《无尽攀登》是一部纪录电影,讲的是无脚登山家夏伯渝的真实故事。

夏伯渝:这一段时间光跑路演了,十几个城市,每次都是七八个到十几个媒体的采访,一个接一个,累身累心。只有在登山的时候,我才感到身心舒畅,好像一切都忘了,只想着向上,赶快登到顶。

成名后的夏伯渝,给无数人讲过自己切肤之痛,每次讲述,都是艰难地重返。

田川:您说自己从不喝热水,大家也一直称您为火神爷。夏伯渝:对,我就喝凉水,洗澡也是用冷水洗或者干脆就到河里洗,都是穷苦条件下逼出来的。我以前是踢足球的,特别痴迷,如果明天要比赛,今天上着课我就开始布阵了。那会儿一天不踢都不行,放假的时候我就自己踢,一直踢到天黑。

一副好体魄,是命运送给夏伯渝的礼物。1975年,只因为想免费体验一次全面体检,夏伯渝报名登山队的选拔。8848对他来说,原本只是课本上的一串数字,没想到却成为了纠缠一生的所在。[心得体会大全 xD63.cOM]

夏伯渝:1974年10月我到的北京,1975年1月和登山队开始进藏。田川:所以进队才两三个月就去登珠峰了。夏伯渝:对,当时之所以选拔特别严格,就是因为没有训练的时间。那个时候有20个人突击顶峰,只有几瓶氧气,我一路就没见过氧气瓶什么样。山上刮着大风,别人都在帐篷里,我一个人坐在帐篷外看着珠峰,我就想,如果只有一个人能登顶,那就是我,特别自信。后来我们从8600米下撤时遭遇了暴风,在那里停留了两天三夜。从8600米下撤到7600米的时候,我的一个队友因为体能透支把睡袋丢失了,我各方面体能还都比较可以,没多想就把自己的睡袋给队友了,第二天我还是背着所有装备从7600米走下来的。

△夏伯渝

有人说:“珠峰,也被称为最大的“露天坟场”。据最保守統計,近300多具尸体散落或深埋在雪山之上。海拔8000米以上就像一面镜子,把每个人照得清清楚楚,因为你面对的是死亡。会扔下队友还是分割自己生的希望?这是多少攀登者曾面对的灵魂拷问,或是背负一生的阴影。”

夏伯渝:冻伤是有过程的,先是冻得疼,然后是冻得麻木,冻得失去知觉,最后才是冻伤。下了大本营后天气开始变暖,我的脚就开始化冻了,先是变成粉红色,再是紫红色,最后变成了黑色。我当时想脚冻掉了就踢不了球了,哎呀,特别伤心。田川:您在哪里收到其他队友成功登顶的消息的?夏伯渝:在病床上,从收音机里听见的。当时自己的脚保不住,又听到我父亲去世的消息,给我很大的打击。那一阵是我最难受,最黑暗的阶段。


"登珠峰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