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管护方案

发布时间: 2024.02.02

管护方案(范文9篇)。

没有规划的人生,就像没有轨道的火车,是无法前行的。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接到领导分派的任务。这时,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根据设定的工作目标或目的来制定具体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符合规范的方案呢?小编为您推荐的“管护方案”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多多阅读、收藏并分享我们的内容!

管护方案(篇1)

为巩固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已建成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及配套设施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根据省、市、区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围绕“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目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形成机制健全、保障到位、工作落实、规范运行、长效治理的环境管护格局,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综合环境质量,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推动。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引领、法治引导、制度落实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的统筹主导地位,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科学、规范、长效推进。

2.部门协作。切实发挥乡级相关部门职能,加强对村庄环境治理特别是项目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的指导、督促,协助各村(社区)推进综合整治项目发挥积极作用。

3.群众主体。坚持农民自愿,积极引导体现农民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乡乡、村两级在组织实施和监督落实方面的关键作用,依靠群众,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维护美丽家园。

4.分级管理。加强乡、村两级组织领导,乡级负责长效管护业务指导,村级对长效管护工作负总责,负责具体管护。

5.社会参与。有效结合农业农村发展任务,积极宣传和吸引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形成互帮互助、共促共赢的良好氛围。

6.科学运作。探索实施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护的市场化、公司化操作,提高环境治理工作的运行效率。

二、管护实施

(一)管护内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护主要是指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形成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农村污水治理、河塘沟渠清淤设备及配套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共厕所、户用厕所及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村庄道路公共绿化、路灯、活动阵地等环境配套设施;以不同形式建设的其它人居环境配套项目。

(二)管护标准

1.卫生保洁。村庄道路沿线无暴露垃圾、污水、畜禽粪便、沉积泥土等,绿化带、公共活动场地等无杂草、无污物、无垃圾。农房保持室内卫生干净、整齐,户用厕所做到空气无异味、室内无苍蝇、粪便无裸露。村庄道路边、河渠旁、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乱扔垃圾物,柴草垛、建筑材料等杂物尽量整齐堆放于房屋背面或绿化遮拦处,农户建筑材料有序堆放,无乱搭乱建、私拉乱接等现象,家畜家禽逐步实现集中圈养。村庄道路路况良好、路面整洁,有具体养护和保洁制度,并落实具体养护和保洁人员。塘堰河渠等水体清洁,及时打捞、清除、清运,确保无漂浮物、无堆积垃圾,水质良好、干净、无异味。垃圾箱、垃圾房内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收集点无焚烧垃圾现象。村庄建筑墙面无乱涂乱画乱贴现象,文化墙保持干净、不褪色。

2.绿化维护。村庄绿化树种多样,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青树种的配置基本合理、补植及时,裸露土地不明显,村庄道路两侧、塘堰河渠、公共场地、村口周边等绿化植物确保生长良好。村庄行道树、绿化带四周无乱拉乱晒、乱堆乱放现象,围堰整齐美观,无残缺破损。公共绿地整洁干净,无杂草、无垃圾、无污物,落叶、草屑等能够及时清除。村庄树木无乱砍滥伐现象,房前屋后的菜园、农田无杂草丛生,做到耕作规范。

3.公共服设施管护

(1)垃圾收集点、垃圾桶要进行定时清理保持卫生,车辆要保持干净整洁、封闭运输,垃圾中转站要做到无积水、无苍蝇、无臭味。村庄内垃圾桶、垃圾屋、垃圾清运车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净整洁不破损,垃圾不外溢。

(2)公厕全年开放使用,保持干净卫生、基本无蝇、无臭,地面无污物、烟蒂,蹲位、便槽无垢,水冲设施完好,化粪池做到定期清理。厕内照明灯具完好,墙面、天花板、门窗和隔离板无积灰、污迹和蜘蛛网,无乱涂乱画现象。厕外环境整洁,四周无垃圾、污水等污物。

(3)污水处理设施要定期做好水质监测,按期及时更换填料、确保池体、检查井和管网无堵塞、渗漏、开裂,盖板无丢失、破损,动力设施运作正常。要做好管网的破损维修及疏通清淤。农户新建房屋或农户新增排污口要及时接入管网。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站)要安排专人管护,及时做好进出水检测、运营和污泥处置等管理记录。

(4)文体活动场所、停车场等室外活动场地的配套设施要做好日常巡查、检修、排障工作,及时修复锈蚀、破损等设施。路灯要做好日常检修工作,及时更换电线电路和蓄电池,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正常。

(5)其它公共基础设施要按照国家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确保安全使用、正常运行。

(三)管护权责

1.规范权属管理。农村环境整治配套项目建成以后,凡由政府财政项目资全部投入或社会捐助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各类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都属于农村集体资产,逐一登记纳入管理。2.明确管护责任。按照“权属清晰、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镇级职能部门负责单项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业务指导工作,各村(社区)作为辖区内环境基础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统筹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村级做好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并具体负责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路灯等联村公用或跨村共建设施的管理。各村建成使用的道路、公厕等设施由村集体具体负责管理;农房风貌改造及其房前屋后附属设施等的长效管理原则上由村民负责。

(四)管护方式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符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因类施策,鼓励采取不同的长效管护方式,依法依规有效推进治理。

1.引导群众管护。通过发挥村民代表大会等群众自发性组织的带头、监督作用,落实受益群众的日常管护责任。

2.鼓励承包管护。由村委会组织聘请有经验、有技能的当地居民或产业项目业主,打包签订管护合同,明确权利义务,按照集中承包方式落实管护责任。

3.支持社会管护。由镇政府或村委会集中向社会公开招标,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管护单位或人员落实管护责任。

4.实行制度管护。结合村落宜居标准加快修订村规民约,建立村民家庭卫生保洁、检查、评比制度,推行农户“门前三包”,坚持用约定规范行为,用制度保障运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众参与,健全镇级统筹指挥推动落实、村级引导群众参与互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镇、村两级组织领导。镇政府针对环境管护、项目运行、宣传引导等治理要求成立专项工作组,村委会充分依靠群众采取不同形式组建村级环境管护队伍。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能,重视发挥农业专合社、农民合作社、村民自治委等组织的作用,增强农村环境治理管护的组织能力。通过不同形式,有效运用各种平台,加大宣传发动力度,以正反典型引导持续加强舆论造势,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积极营造乡风文明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投入保障。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建立运行管护经费“三个一点”投入机制(即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承担一点、农户交纳一点),积极探索农村公共环境设施维护和环卫保洁与低保挂钩、农户缴纳保洁费、产业项目运行等投入经费保障的“村庄物业管理”模式。鼓励产业带动,市场化运作参与管护。鼓励按照政府关于采购政策要求进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厕所改造等设施用具采购,有效降低成本,减轻资金压力和农民负担。

(三)强化制度保障。以加快农村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为目标,充分依托村规民约,以村为单位建立规范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参与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切实做到环境治理有人抓、环境维护有人管。完善镇、村两级协同的农村环境配套建设项目立项、工程发包、施工组织、竣工验收和移交制度,规范和加强村集体组织及其群众对环境管护的监督管理。按照谁投入谁负责的原则,保障工程质量和项目运行效果。

管护方案(篇2)

今年是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为确保按时完成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决策部署,我省将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工作。

根据《要点》,要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督促指导各地根据财权事权划分,按照“五有”标准,制定完善可行的管护标准、可量化的考核办法,落实可持续稳定的经费来源,逐步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要健全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村规民约,逐步健全民建、民管、民用的长效机制,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确保村庄垃圾有人清、厕所有人管、污水不乱排。要建立农村改厕投诉处理机制。以市(州)为片区、以县(市、区、特区)为单位,建立农村改厕投诉处理机制,各市(州)、各县(市、区、特区)设立农村改厕投诉电话、投诉邮箱等投诉平台,完善农村改厕投诉反馈和处理机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点》明确,全省将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力争到年底,改造15万户农村户卫生厕所,整村推进1000个村农村改厕,新建改造农村公共厕所3100个,实现行政村公共卫生厕所全覆盖;17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州)城区所在地的县(市、区),基本建成覆盖农村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同时,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确保2020年底完成600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此外,集中清理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等现象,到年底,基本遏制城镇垃圾、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向农村转移问题。

管护方案(篇3)

为巩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已建成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及配套设施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围绕“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目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形成机制健全、保障到位、工作落实、规范运行、长效治理的环境管护格局,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综合环境质量,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管护实施

(一)管护内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护主要是指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形成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农村污水治理、河塘沟渠清淤设备及配套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共厕所、户用厕所及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村庄道路公共绿化、路灯、活动阵地等环境配套设施;以不同形式建设的其它人居环境配套项目。

(二)管护标准

1.卫生保洁。村庄道路沿线无暴露垃圾、污水、畜禽粪便、沉积泥土等,绿化带、公共活动场地等无杂草、无污物、无垃圾。农房保持室内卫生干净、整齐,户用厕所做到空气无异味、室内无苍蝇、粪便无裸露。村庄道路边、河渠旁、房前屋后无乱堆乱放乱扔垃圾,柴草垛、建筑材料等杂物尽量整齐堆放于房屋背面或绿化遮拦处,农户建筑材料有序堆放,无乱搭乱建、私拉乱接等现象,家畜家禽逐步实现集中圈养。村庄道路路况良好、路面整洁,有具体养护和保洁制度,并落实具体养护和保洁人员。塘堰河渠等水体清洁,及时打捞、清除、清运,确保无漂浮物、无堆积垃圾,水质良好、干净、无异味。垃圾箱、垃圾房内做到日产日清,垃圾收集点无焚烧垃圾现象。村庄建筑墙面无乱涂乱画乱贴现象,文化墙保持干净、不褪色。

2.绿化维护。村庄绿化树种多样,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青树种的配置基本合理、补植及时,裸露土地不明显,村庄道路两侧、塘堰河渠、公共场地、村口周边等绿化植物确保生长良好。村庄行道树、绿化带四周无乱拉乱晒、乱堆乱放现象,围堰整齐美观,无残缺破损。公共绿地整洁干净,无杂草、无垃圾、无污物,落叶、草屑等能够及时清除。村庄树木无乱砍滥伐现象,房前屋后的菜园、农田无杂草丛生,做到耕作规范。

3.公共服设施管护

(1)垃圾收集点、垃圾桶要进行定时清理保持卫生,车辆要保持干净整洁、封闭运输,垃圾中转站要做到无积水、无苍蝇、无臭味。村庄内垃圾桶、垃圾清运车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净整洁不破损,垃圾不外溢。

(2)公厕全年开放使用,保持干净卫生、基本无蝇、无臭,地面无污物、烟蒂,蹲位、便槽无垢,水冲设施完好,化粪池做到定期清理。厕内照明灯具完好,墙面、天花板、门窗和隔离板无积灰、污迹和蜘蛛网,无乱涂乱画现象。厕外环境整洁,四周无垃圾、污水等污物。

(3)污水处理设施要定期做好水质监测,按期及时更换填料、确保池体、检查井和管网无堵塞、渗漏、开裂,盖板无丢失、破损,动力设施运作正常。要做好管网的破损维修及疏通清淤。农户新建房屋或农户新增排污口要及时接入管网。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站)要安排专人管护,及时做好进出水检测、运营和污泥处置等管理记录。

(4)文体活动场所、停车场等室外活动场地的配套设施要做好日常巡查、检修、排障工作,及时修复锈蚀、破损等设施。路灯要做好日常检修工作,及时更换电线电路和蓄电池,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正常。

(5)其它公共基础设施要按照国家相关行业规范要求,确保安全使用、正常运行。

(三)管护权责

1.规范权属管理。农村环境整治配套项目建成以后,凡由政府财政项目资全部投入或社会捐助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各类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都属于农村集体资产,逐一登记纳入管理。2.明确管护责任。按照“权属清晰、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镇级职能部门负责单项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的业务指导工作,各村(社区)作为辖区内环境基础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统筹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村级做好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并具体负责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路灯等联村公用或跨村共建设施的管理。各村建成使用的道路、公厕等设施由村集体具体负责管理(进行统一招标维护项目除外);农房风貌改造及其房前屋后附属设施等的长效管理原则上由村民负责。

(四)管护方式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注重符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因类施策,鼓励采取不同的长效管护方式,依法依规有效推进治理。

1.引导群众管护。通过发挥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自发性组织的带头、监督作用,落实受益群众的日常管护责任。

2.鼓励承包管护。由村委会组织聘请有经验、有技能的当地居民或产业项目业主,打包签订管护合同,明确权利义务,按照集中承包方式落实管护责任。

3.支持社会管护。由镇政府或村委会集中向社会公开招标,通过社会化服务的形式,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管护单位或人员落实管护责任。

4.实行制度管护。结合村落宜居标准加快修订村规民约,建立村民家庭卫生保洁、检查、评比制度,推行农户“门前三包”,坚持用约定规范行为,用制度保障运行。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众参与,健全镇级统筹指挥推动落实、村级引导群众参与互动的工作机制,强化镇、村两级组织领导。镇政府针对环境管护、项目运行、宣传引导等治理要求成立专项工作组,村委会充分依靠群众采取不同形式组建村级环境管护队伍。切实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能,重视发挥农民合作社、村民自治组织等组织的作用,增强农村环境治理管护的组织能力。通过不同形式,有效运用各种平台,加大宣传发动力度,以正反典型引导持续加强舆论造势,不断提高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满意率,积极营造乡风文明良好的氛围。

(二)强化投入保障。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建立运行管护经费“三个一点”投入机制(即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承担一点、农户交纳一点),积极探索农村公共环境设施维护和环卫保洁与低保挂钩、农户缴纳保洁费、产业项目运行等投入经费保障的“村庄物业管理”模式。鼓励产业带动,市场化运作参与管护。鼓励按照政府关于采购政策要求进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厕所改造等设施用具采购,有效降低成本,减轻资金压力和农民负担。

(三)强化制度保障。以加快农村现代治理体系建设为目标,充分依托村规民约,以村为单位建立规范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机制,明确参与各方的责任与义务,切实做到环境治理有人抓、环境维护有人管。

管护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校安工程是全面提高校舍抗震、防灾能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民生工程。自2009年以来,我县实施校安工程,对中小学校舍危房进行加固改造、改扩建等,为了确保我县校舍安全和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各类校舍使用功能和实施效益,使校舍维护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加强工程项目全方位管理,特提出以下意见:

二、进一步增强学校校舍维护管理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中小学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近年来,中小学校舍等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但是,学校校舍维护和管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管理意识淡薄,重建设轻管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校舍缺乏日常的管理和维修保养,致使一些新建校舍较快破损、锈蚀、老化;校舍的使用率不高,使用效益低下;校舍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适应管理需要,校舍难以得到有效监管,影响了正常使用;少数学校疏于对学生进行爱校护校教育,影响了教育的整体形象。加强校舍管理,管好、用好中小学校舍,使其充分发挥办学效益,既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迫切需要,也是节约校舍维护保养经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各校要增强对学校校舍维护管理工作必要性的认识,做到学校校舍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两手抓,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将校舍维护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把校舍管好、用好。

三、校舍维护管理要求

(一)全面维护管理校舍

1.项目建成后,立即投入使用。制定校舍管护方案,确定专人负责。学校校舍须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明确产权归属,及时办理资产移交。

2.加固改造校舍要确保施工质量,竣工后的校舍必须验收合格才可交付使用。

3.加强校产管理,学校不得擅自出卖、转让、出租、出借校舍,不得改变校舍的使用功能和原设计功能,确需变动必须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要充分发挥校舍的使用功能和效益,用足用好各类校舍,避免产生校舍闲置和浪费现象。

4.学校校舍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建、改建。确需改建的校舍,必须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同意,由设计单位提出施工图纸,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学校不得违章搭建建筑物。

5.建立校舍安全检查制度。教育局认真组织开展校舍冬季、雨季的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学校须对校舍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发现校舍损坏和险情时,由具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部门做出鉴定。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应及时发出危险校舍通知书。鉴定结果为

B、C级危房的要及时加固、维修。鉴定结果为D级危房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舍,保留相关资料后必须立即拆除。拆除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确保拆除过程中的安全。

6.建立校舍安全预警体系。要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切实做好防洪、防风、防爆、防雷、防毒和防地质灾害等安全防范及校舍安全检查工作。学校要教育师生自觉提高安全意识,维护校舍安全。加强师生员工应急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7.切实加强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库”的建设工作。要根据省、市校安办颁发的相关文件精神,以校舍排查鉴定结果为依据,凡经排查鉴定需要加固或重建的校舍,都应纳入“项目库”实施加固改造,确保校舍安全。根据校舍的危险程度,分轻重缓急,进行排序,纳入省、市民生工程重点设防类校舍的加固重建项目优先安排,并按每栋校舍的实施计划进行认真排序。

(二)加强校舍档案信息管理

要完善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信息主导管理理念,利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校舍日常管理。

1.按照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要求,对校舍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并提供专门场所,安排人员妥善保管,以形成完整系统的中小学校舍档案。

2.不断完善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及时更新校舍信息和内容,逐步建立校舍安全预警、年检和信息公布等制度,提高校舍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四、建立健全校舍维护管理长效保障机制

要建立健全校舍管理长效保障机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加强监督检查。各校制定校舍管护方案,建立管护领导组。

(一)强化管理组织

1.学校是校舍设施维护管理的主体单位,应建立由校长、总务主任、财产管理员和师生代表等有关人员组成的维护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根据国家规定和学校实际,制定规章制度,切实把校舍及设施设备管好、用好。

2.校长对校舍及设施设备管理全面负责,管理情况应作考核校长工作业绩的一个重要内容。校长要加强对师生进行爱校护校教育,认真督促检查,及时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要落实校舍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并选拔思想素质高,组织工作能力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校舍管理工作。加强对各级校舍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二)保障维护经费

维护经费是校舍设施延长寿命、确保安全、保持常用常新的根本保障。要根据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单位造价、使用年限、地区差别和聘用的社会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因素,科学测定每年校舍维护所需经费测算为校舍造价的2%,确保经费来源有稳定渠道并专项安排到位。

1.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校舍维护要结合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建立,依据《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197号)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教助〔2007〕1号),将每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下达的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足额安排到位,改造一所完成一所。

2.对除农村(含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以外的其他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维护要按学校经费供给渠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公办学校,每年应从财政预算或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校舍日常维护维修。每年的教育费附加,用于校舍维修。

3.继续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免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有关政府性基金和免收有关收费的文件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实行扶持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02〕71号)等有关文件,减免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有关建设项目的收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加强监督检查

1.应加强对校舍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了解情况,指导督促学校做好校舍维护管理工作。

2.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考核评估活动,对管理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管理不善造成严重损失的单位或个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日

管护方案(篇5)

为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竞争能力,有效缓解因大电开发而带来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小沙坝村实施高稳农田建设项目。我局根据县委、政府的安排布署,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规划设计,为保证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现根据实施地点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竞争能力的中心任务,以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建设重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集中布局,通过项目建设带动,掀起我县新一轮农田基本建设高潮。

二、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耕地“跑土、跑水、跑肥”的土壤障碍因素得到彻底消除,土壤肥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15—20,耕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趋于良好,将为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地点及概况

经实地勘测,项目建设地点选定在小沙坝村。

该区域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量1190mm,年日照时数2024小时,海拔840米,该片区主要涉及的小沙坝1组2组和3组三个村民小组,有住户160户,621人,其中劳动力335人,现有耕地面积605亩,其中水田180亩,旱地425亩,20xx年,项目建设涉及的三个村民小组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人均纯收入1692元。

项目建设涉及面积200亩,其中65亩为梯地,135亩为坡地。该片区由于田间渠系不完善,一直以旱作为主。

四、建设地点选择依据

1、该区域在小沙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点旁,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

2、土地面积集中连片,有利于规模生产和综合开发,同时能很好地起到样榜示范作用。

五、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内容

①坡改梯地建设:把现有的坡耕地改造为梯地。

②地力培肥建设:在原有和改造好的梯地内配套实施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

③沟渠建设:把主沟的土沟部分和田间渠系修建成三面光沟渠。

2、建设规模

整个项目建设规模为200亩。

六、项目建设实施方式

建设内容中的坡改梯地建设由受益群众按技术要求改造,按标准验收,补助到农户的方式进行;地力培肥建设,由受益群众在农业生产中实施完成;沟渠建设由工程队施工,按设计标准及施工协议进行验收和资金结算。

七、项目建设投资概算

1、坡改梯地建设

135亩×500元/亩=67500元

2、地力培肥建设

200亩×300元/亩=60000元

3、沟渠建设

①基础及沟帮工程:445.5m3×150元/m3=66825元;

②沟底工程:40.5m3×320元/m3=12960元;

③砂浆抹面:1260m2×12元/m2=19440元。

以上三项合计投资226725元。

八、资金来源

在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补助的20xx年高稳农田建设项目资金100万元中按实际建设需要进行使用。

九、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计划于20xx年x月启动,于20xx年x月完成坡改梯地和沟渠硬件建设;于20xx年x月至x月完成地力培肥软件配套建设。

管护方案(篇6)

甲方,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

德清县______________镇____ 村 ____ 组(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_______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乙方)就肉鸭养殖和收购,经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根据甲方现有养殖场地规模, 乙方每次向甲方提供苗鸭 只,价格为 元/只。只限于甲方自己养殖,不得向第三人转让。

第二条 甲方养殖所需饲料由乙方提供,每次不多于五天所需要的量。饲料的价格为 元/公斤。甲方若自行采购,所购饲料质量应当由乙方认可后,方能投料。

第三条 甲方按乙方的要求进行养殖的成鸭,由乙方统一回购,乙方回购的价格为 元/公斤。未经乙方同意,不得擅自向外销售。

如遇乙方不能及时回购成鸭(如不可抗力、疫病等情形),乙方应当及时通知甲方,由甲方自行向市场销售。

经乙方同意向外销售的成鸭,甲方应将销售的数量及价格应告知乙方。销售价格低于约定价格的,差价部分由乙方获得补偿后,全额返回给甲方。

第四条 服务,乙方负责向甲方提供养殖技术、禽病防治、场所消毒、保险等方面的服务和支持。

甲方向乙方提出相应服务要求时,乙方应当在内到达甲方养殖现场,开展相关工作;如乙方不能解决的,乙方应当在内邀请相关专家或专业人员到现场解决。

乙方的服务电话, ________ 。

乙方如违反本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害的,甲方不再支付该次养殖的苗鸭款、饲料款、保险、服务等款项;乙方应当赔偿甲方应得的收益。

第五条 结算,每出售一批成鸭为一结算周期。乙方在扣除苗鸭款、饲料款、保险、服务等甲方应付款项后, ___ 天内付给甲方。

经乙方同意向外销售的,甲方应在销售完成后____ 天内,向乙方支付苗鸭款、饲料款、保险、服务等款项。

乙方逾期付款的,按银行逾期付款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条违约责任,甲方违反本协议第一、第二条的,乙方有权拒收甲方所饲养的成鸭;违反第三条规定,擅自向外销售的,差额部分归乙方所有;甲方违反本协议的,取消继续养殖的资格,并赔偿由于乙方不能按时供应成鸭所造成的损失。

第七条 争议的解决,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协商不成或有争议发生,可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调解解决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条 本协议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报工商部门备案一份,具同等效力。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管护方案(篇7)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长效管护机制专班,负责拟定、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措施,确保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有序推进。

二是明确管护标准。针对整治过程中涉及的门前“双包”、“厕所革命”等不同项目,对照相关要求,逐一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管理制度、管护标准,确保每个管护项目有相应的管护标准,实现全过程规范管理。

三是优化管护方式。结合门前“双包”工作,强化“12户一单元、每天一巡查、每周一评比、每月一通报”的门前“双包”网格化管理机制,全乡划分为80余个管理单元,逗硬各项管护措施。同时,坚持以乡、村、社为主导,各村群众为主体,多种方式培育专业化的管护队伍。

四是强化督查考核。由乡主要领导牵头,不定时对各村、各单位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加强成果运用,督查结果直接与年终考核挂钩。采取挂流动红旗、树先进典型、抓反面教育等有效办法,充分发挥群众自主性,引导群众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切实抓好长效管护工作。

管护方案(篇8)

管护人员培训方案范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管护人员在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管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制定一套全面的培训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针对管护人员的培训方案。

二、培训目标

1. 提高管理能力:培养管护人员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包括监管,巡视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2.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培训,提升管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管护人员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和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三、培训内容

1. 城市管理知识:对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管护人员的城市管理能力。

2. 社区服务技能培训:包括基本礼仪、沟通技巧、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管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能力。

3. 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和技巧进行培训,提高管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安全知识培训:对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进行培训,包括安全防范措施、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5. 团队合作培训:通过团队建设和合作性训练,培养管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培训方法

1. 理论学习:通过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向管护人员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2. 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实践活动,加强管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3. 个案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管护人员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五、培训评估和考核

1.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组织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培训方案。

2. 考核方式:采取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管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3. 奖励机制:根据培训成绩和表现,制定奖励机制,以激励和激发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六、培训效果评估

1. 培训后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主动了解培训后管护人员的态度和意见,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评价。

2. 工作实绩评估:通过对管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了解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影响。

3. 学习成果展示:组织管护人员展示培训成果和学习心得,借此加强培训效果的宣传和推广。

七、总结

通过制定一套全面的管护人员培训方案,可以提高管护人员的管理能力、服务质量和应急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满足居民需求,为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培训评估和效果评估的引入,可以及时了解培训效果,并针对性地优化培训方案,确保培训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管护方案(篇9)

杨疃中心学校校舍安全工程监督检查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杨疃中心学校2012年校舍安全工程3个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质量监督检查

一、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准确、完整。

二、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

三、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期内的质量监督管理:

1、监督监理单位对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监理履行情况。监理人员资格证书与所承担的任务相符;现场监理采取旁站、巡视等形式;制订监理规划,并按照监理规划进行监理;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或操作工艺,对分项工程或工序及时进行验收签认;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见证取样送检员具有相应资格证书;对现场发现使用不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的现象和发生质量事故,及时督促、配合责任单位调查处理。

2、监督施工单位所承担的任务与其资质相符,项目经理与中标书一致,有施工承包手续及合同;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等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并具有相应资格及上岗证书;有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能贯彻执行:组织施工技术交底及参加图纸变更洽商;对建筑材料、构配件有能保证其质量的存放条件;计量器具精度符合要求,材料、构配件和商品混凝土按规定进行进场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时,不得使用;做好分项工程、隐蔽工程项目检查评定记录,记录要及时、真实;签证及时;严格执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整理工程质量保证资料要及时、真实、完整。

四、按有关部门规定进行各种检测,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按有关文件要求及时、如实上报和认真处理。

五、无违法承包、分包、转包工程项目的行为。

安全监督检查

一、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三通一平”。建设单位不得指令施工单位购买、租赁、使用不符合安全、健康卫生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不得为施工单位指定施工所需各种产品的生产厂、供应商;督促施工单位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参加施工项目各阶段及单位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检查评定、验收。

三、监督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监督管理。

四、检查监督施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操作规程;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施工单位必须采购、租赁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的安全防护用具及施工机械设备、机具。

工程进度监督检查

工程建设期内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并批准执行的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监督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工程进度计划变化进行原因分析,找到解决保证工程进度计划的解决办法,以确保工程建设进度计划符合既定计划。

杨疃中心学校

2012年5月6日

"管护方案"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