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九四二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2.07

一九四二观后感(汇编10篇)。

栏目小编费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一九四二观后感”,你学会了写观后感的技巧吗?观后感能帮助我们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收获,写观后感时要准确把握文章的要点,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决策,请自行权衡利弊!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1)

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我在两年前就看过了,当时看完后哭得稀里哗啦,我深深地被电影里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所感染,他们是明国时代的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毫不起眼,但是他们在自己的家庭里扮演着无法替代的大角色,有的是一家的顶梁柱,有的是一家人繁衍香火的重要人,有的可能是一家人的希望……电影整体基调是悲伤的,有些地方甚至毫不挽留的说是血腥残忍,可是在1942年中国面临大饥荒的背景下,这种设定就毫无违和感,甚至是很艺术了。

给我印象最深刻当然也是电影的主角老范,原来老东家本是富甲一方的大财主,本可以过着衣食无忧,乐享天年的生活,可是在一群饥民向老东家要饭吃时,由于东家报兵被发现,饥民们**,在打斗中少东家不幸死了,他的死仿佛是影片朝着厄运发展的一个导火线,接二连三的儿媳妇生了孩子之后不久失血过多也死了,他的妻子在洛阳没撑多久去世了,大年三十女儿受不了饥寒交迫,自愿被卖换来五斗大米给他父亲,本想着逃到陕西境内带着孙子,凭借自己的力量白手起家,再成为一方之主,没想到孙子给自己活活闷死了。一路上,我们不仅要忍饥挨饿,还要挨个忍受亲人的离别。

电影里让人震撼的镜头有很多,比如在河南人民走上逃荒的路上,遇到已经接到上级通知从河南撤兵的国民军,一边是士兵,一边是百姓,可是当士兵遇到百姓时并没有及时报告事情的真相。当日本兵在天空中对陆地上的部分国民兵进行军事攻击时,丝毫没有考虑到陆地上的百姓。逃荒的路上灾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弱,从刚开始几天,然后是几十天,知道一个月五六十天,经受饥饿的煎熬,天气的严寒,身上的袄一天比一天薄,有些棉絮都露出来了,逃荒的路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在灾难的面前人性的丑恶一览无余,让人们寒心的也不是灾难的本身而是道德的丧失。

原来,在旧中国,除了上海滩、徐志摩、林徽因的美丽爱情故事外,还有大批中国人死于饥寒交迫。如今的中国民主富强,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大陆上勇往直前,这么看来,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2)

2012年12月4日晚,有幸和小磊抽时间看了新上映的影片《一九四二》,导演冯小刚一直是贺岁片之父,之前的很多影片我非常喜欢,如《甲方乙方》、《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

电影是在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导致的大饥荒背景中开始的,地主范殿元(张国立饰演)因家中被抢,带着家人被迫逃荒。影片有两条主线,一条是陕西延津人逃荒的惨状;另一条是国际背景的主线,重点讲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丘吉尔遇冷等

“第十九天离家一百九十一公里”、“第五十一天离家三百五十公里”……此时路上的逃荒人随着路线与时间的拉长,陷入越发残酷的境况,且无路可退。但此时的灾民还在自家那些事里打转,还和这个国家互相屏蔽着。你不来找我,我也不去找你。

尽管如此,蒋委员长(陈道明饰演)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面对的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局,内忧外患,比任何人都心急如焚,但又必须要比任何人都要表现的大局在握,所以观众无法从陈道明的脸上读出任何情绪来,他这种冷、平静、孤独由始至终一直都在,任谁都看不到他最真实的态度。

在逃离饥荒的背景下,总统府的陈道明对此一无所知。为时任河南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剥完鸡蛋后,他赶紧登上了专机。他想见见甘地,他已经绝食七天了。这是陈道明的第一次转场,此时的他尽管疲于应付国际国内的诸多问题,但精气神都还好,临行时对河南省省委主席李培基(李雪健饰演)寥寥数语的嘱托鼓励,与其说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拒绝,倒不如说是一息尚存的寄望。

影片《一九四二》在逃荒路线与陈道明的转场之间生发着故事,每个人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下自己才懂深意的命令。但毕竟没人能逃过历史的追剿,和白修德的会面让他开始陡然接近现实,这是陈道明第一次在影片中没能藏住自己的情绪,但他的身份和骨子里的傲气还是让他做了回避——即使愤怒的摔了杯子,也要躲在镜头之外。

对于片中的女性形象,女主角花枝(徐帆饰演)为了生计去东家借粮食差点被范少东家**;关心自己丈夫;即便在最饿最无助的时候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和范东家的佃户瞎鹿结婚后主动被卖,真实目的只是为了能换来粮食供自己的孩子继续生存下去。在和自己孩子诀别的时候和“丈夫”换下了较好的棉裤……展现了伟大的女性形象。最后,盲鹿为了寻找亲人,拒绝与日军交换女儿的风车。他死于日军刀下。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的眼睛湿了。

影片展现了生存的背景,人性的冷漠、无助和麻木。比如范小姐儿媳的死亡现场,到处吃野狗的人就让人战栗。在影片中,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血肉飞扬,悲惨的家庭感觉,都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忆苦思甜,抚今追昔,心生感慨……

1062是政府统计的受害者死亡人数。300万是真正的死亡人数。蒋委员长最后一场戏被安排在教堂里,他需要为每次出场时的冷漠生硬做最后一次忏悔。

这部电影是一部真正的戏剧。在反抗的背景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牺牲人民利益、麻木不仁、官民互为表里、互相洗牌、维护小集体利益的形象。虽不去计较哪个政党执政这样的问题,影片的整体走向似乎预示着国民党不下台仿佛有对不起观众的味道

影片最后的场景令人深思,“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

“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

“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

“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

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华东中心运管部许发奋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六日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3)

在学校组织下,我**了电影《一九四二》。影片讲述了饥寒、残酷、屈辱的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出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背井离乡,外出逃荒的故事。一方面表现了人民的痛苦斗争和愤怒;另一方面,国民党对人民的蔑视加深了灾难,最终导致了人民自身的失败。

影片中的人物非常投入、真实,渲染的场景非常逼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现实生活中,感受那个时代的饥寒交迫。星星姐姐为了救活家人把自己卖给别人换回小米;花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命把自己卖给一位叔叔换来四升小米;栓柱在日本人面前的坚贞不屈……电影通过血腥的场景,再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自然灾害的无情。

看完后,我的感触很深。这部电影洗涤了我们的灵魂。它让我们思考和反思。在饥荒的时候,一碗饭可以拯救一条或几条生命!

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有多丰富。现在有的同学因为食堂饭菜不合口味,只有吃了几口,就把剩下的饭菜倒在学校的塑料桶里;饭店里有很多人摆排场、讲阔气,不时有整盘菜未动一筷就扔了的浪费现象。当我们端着一碗普通的小白米饭,但那时它比**更珍贵。

浪费粮食,糟蹋粮食是多么可耻的行为。

我们今天的安宁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谢这部电影,在震撼之余,让我们对幸福有了新的理解,珍惜粮食、珍惜拥有、珍惜现在的生活……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4)

《一九四二》是冯小刚在2012年带给全国观众的一次视觉盛宴,一次心灵震撼。我有幸和同学们一起看电影和学习。

电影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历时了十八年的修改完善,最终拍成此片。主要讲述了一段饥荒年代的故事。在1942年那年,河南大旱, 3000多万灾民辗转去往陕西,以老东家和瞎鹿为主线的两户人家也跟随大家一同走上了逃荒的路途。

一路上饥寒交迫,狗吃人、人吃人到处发生,而此时屋漏偏逢连阴雨,又赶上抗日的紧要关头,由此,一系列故事展开,共同描绘出了一次民族性的灾难。

可能是由于电影在我的家乡介休取景的缘故吧,我对这部影片一直保持特别的关注与期待,冯小刚的导演,张国立、李雪健、陈道明等众明星加盟无一不给这部大片填写了浓重的一抹色彩,影片注重整体构架,点到了好多当时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等等,但其中也不缺乏一些细节的描绘:关于信仰,关于人性,关于瞎鹿死时那一句:

“你怎么把他打到汤里了?”从中不难看出冯小刚特有的冯氏幽默,幽默的背后更是无尽的凄凉与悲哀。

整部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那一句经典台词:

“灾民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当兵的死了土地就会变成日本人的。”一语道破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两全的局面。还有一条是人道主义和民族主义。

在人性和道德面前,是饿死还是甘当汉奸?整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题,真的能让人看到各种情感的汇合。在电影的结尾,这个曾经吝啬的大家庭和一个小女孩走到了一起,她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他们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当传统的血缘关系逐渐升华为爱情的接力,影片完美收场。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5)

很早就听说冯小刚拍摄了一部反映河南灾难的电影,但一直没有时间**,这个星期,我们一家三口在网上**了电影《一九四二》。电影镜头以黑色调带我们走进了一九四二年的河南,那里正在闹旱灾,田地被蚂蚱侵袭,庄稼颗粒无收,为了保住性命,大批灾民只得前往陕西等地逃荒。灾民们在路上艰难地行走着,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树根,很多灾民被饿死;路上又遇日军袭击,许多逃荒的灾民死在日军的枪炮中,甚至出现了狗吃人、人吃人的悲惨现象。

据统计逃荒的灾民中有三百万人被饿死,有一千多万**离失所,无家可归。

这段真实的历史重现,对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震撼。

一是悲惨。电影是以一个地主“范老东家”逃荒为主线展开的,开始逃荒时,“范老东家”一家人和他们的长工一起出来,路上饿死的饿死,打死的打死,卖的卖,逃荒到陕西,只剩下了“范老东家”一个人。一个地主家庭逃过了饥荒左右,我们可以想象那些佃户和长期打工者的悲惨命运。

那时河南全省有三千多万人,在这场灾难中死亡三百多万人,一千多万**落他乡。

二是心情沉重。造成这么严重的灾难,看上去是由于天旱绝收、蝗虫肆虐这些天灾造成的,其实主要还是人祸:一方面是日本侵华战争,另一方面是腐败的国民**不管不问、麻木不仁,这才是真正的灾难根源。

三是教育意义深远。做为河南人,我不知道这段历史。通过这部电影我也知道河南省发生了这样的灾难。对于70后的我们来说,看了之后的感觉非常多,但孩子们很难理解。

读完后,我问儿子他是怎么想的。他的反映很平淡。做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如何教育下一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我会努力培养学生的成长,让他们了解中国的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用科技的力量抵御未来的自然灾害,让人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6)

电影《一九四二》是由导演冯小宁执导的一部历史题材电影,它展现了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南京的真实历史事件。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深感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下面是我对电影《一九四二》的观后感。

整部电影通过细腻的剧情和高度还原的场景,引发了我对人性真实性的思考。战争让人性暴露无遗,无论是占领者还是被占领者,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煎熬。电影中的南京城被日军占领后,整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暴力、强奸、杀戮,成为这座城市的常态。电影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再现,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恐惧。

电影的镜头运用非常精准,通过一些个人生活细节的呈现,揭示了人性在战争中的扭曲。电影中,一对中国夫妇面临着被日军杀害的威胁,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在日军的追杀之下,他们不得不面对着生与死的选择。这一情节让我感到非常心痛,也让我对战争更加深入地思考。在极端的环境下,人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保护自己还是保护他人?电影中的这对夫妇最终选择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无辜的孩子,这种无私和牺牲精神让人感动。

另外,电影中也展现了一些正义与善良的力量。在被占领的南京城中,有一些外国人和中国人积极地开展救援行动,帮助那些无助的难民。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中的慈悲和善良是不可摧毁的。在电影中,那个勇敢的德国侨民约翰·拉贝是一个非常值得敬佩的人物。他没有袖手旁观,而是积极地救助了那些南京的难民,并用他的行动证明了正义和善良是超越国界的。

通过观看电影《一九四二》,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和残酷。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精神上的摧残。电影中的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行为的真实写照,它让人们看到了战争的可怕和人性的变化。电影通过细腻的剧情和真实的场景,让观众深入地思考战争对于人性的影响。同时,电影中也展现了一些正义与善良的力量,让人们看到希望和温暖。

总的来说,电影《一九四二》通过准确还原历史事件和细腻的剧情描写,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它让我从战争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人性的真实性,让我对于战争和暴力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反思了人性中的善恶和正义与邪恶的对立。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7)

1942年对于河南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大旱而且蝗灾,又逢大批日寇入侵中原,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为了生存,3000多万人,历时106天,行程1012公里,展开了一场悲壮而浩瀚的逃荒之旅。电影中有很多触动我内心深处的场景,让我感慨万千。

农民真的是一个很弱势的群体,生活在最底层,没有任何的安全保障,当遇到天灾时,庄稼收成锐减,既要满足自己的温饱,又要为军队捐粮。此时,辽阔的中原地区,千里红尘中,人生苦短。饥饿的人们在老东家里什么也不吃,什么也不喝。为了争夺食物,人们用各种农具互相争斗。血染红了侗族的庭院。火把一切都化为乌有。

为了生存,这一切也都变得合情合理了。

当花枝用完最后一袋小米的时候,饥饿离人们的距离开始变得那么的接近,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狗吃人的寒心场面。孩子需要养活、刚出生的婴儿需要奶吃、生病在床的母亲需要买药,人们含着泪水卖掉自己的孩子、曾经一起患难的妻子,换来的只有3升小米。三公升的小米现在是那么的一文不值,但是当生存受到威胁时,它是那么的值钱。人们别无选择,只能用亲人换谷子来救命。

留下,没有食物将是死路一条;逃荒,面临的是未知的危险,九死一生。有任何一丝生存下去的希望,人们便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逃荒的路程。在逃荒的路上,除了饥饿和疾病,还有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没有任何防御能力的人,在战火中血肉化作灰烬。我不忍心回忆那些悲惨的场面。

一个接一个,亲戚们离我们很远。路边的尸体到处都是。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场景。为了生存,他们必须前进。

当看到瞎鹿为了卖女儿给自己的母亲治病时,老东家从自己仅剩的一袋小米中分出一碗给瞎鹿;当看到嫂子没有奶水身子太虚的时候,星星甘愿将陪伴自己多年的猫杀死煮汤供嫂子喝;当瞎鹿看到老东家儿媳妇挺着大肚子一步步艰难的往前挪时,瞎鹿毫无迟疑的答应载着她一起逃荒;当栓柱艰难的挤上火车但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在身边时,他毅然跳下了能给他带来生存希望的火车……太多的瞬间历历在目,让我永生难忘。在寒冷的冬天,人性的美温暖着人们的心。

白修德不顾个人生死,深入河南逃荒的人群中,切实体会到逃荒人颠沛流离的艰苦生活,而蒋介石**对灾荒的严重程度却全然不知,关键在于“下情上传”过程出现了问题,一面是百姓的生灵涂炭,而另一面却是国民**为了迎接外宾而排练欢迎仪式。当黄肌瘦的人们等待救济粮发放时,董家耀和第一战区军需官罗武密谋,从救济粮中牟利。最后,他们在街上被枪杀,这也是犯罪的责任。不杀人不足以平息公众的愤怒。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支撑着人们度过如此艰难的逃亡之旅。我认为是信念,他们相信一路向西就可以寻找到吃的,有了吃的他们就不会被饿死。这样的信念使他们能够翻山越岭,从河南走向陕西;这样的信念使他们能够克服旅途中的饥寒交迫;这样的信念使他们能够避开日寇的炮火和子弹,一步步走向陕西。

只要心中有信念,我们便可以战无不胜,终有一天我们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河南人不容易。1942年的过去已成为历史。经历过的人都不愿意再提起那段忧心忡忡的岁月,让它封存在历史的长河中,静静地流淌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8)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了《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我怀着一种平凡的心情走进了放映厅,电影结束后,总有种心酸、同情的感受,不像这位导演之前导演的电影那样有幽默感,而是很严肃。

在看这部影片过程中,我被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住了: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惨不忍睹,惨无人道的日本军队的加紧侵略,没有良心、没有人性的**污吏。不过,也有催人泪下的镜头:

老东家在瞎鹿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教徒小安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他差点丢了性命;花枝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讨价还价后四升白面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不仅如此,就连蒋介石也有不少仁义的举动。

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和国家连在一起,和国家的领导人联系在一起,大与小是一样的,当困难出现在眼前时,当人们需要帮助时,****考虑的不是百姓的性命,而是自己的位置稳不稳,那样的**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大批的难民死亡,军队的损失和国家的损失,这会造成多少不可估量的后果啊,可能连国家都没有了。

看完电影,我回到了那个历史时刻,回到那个时代。那个年头,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还又赶上旱灾和蝗灾,这种环境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的不作为,让人若有所思,生活在那个年代人,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我们就更不能抱怨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了。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9)

《一九四二:吾国吾民》是一部由蔡小团导演的纪录片,由张国立、张默和徐帆等主演,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01战争,杀戮,饿殍遍野的饥荒……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饥荒,或者从你的父母或祖父母那里听说过,详细告诉他们你一定认为这只是一部电影。

一千万**离失所,三百万人成为饿殍。在灾难和战争的杀戮中,生命像芥末一样渺小,仍在努力生存。人性在生存的重压碾压下,仍有承担和坚守。

我只想说,再真实的历史,都会有人遗忘;有些真相,永远会超乎你的想象;再优秀的作品,都会有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在瞎喷。

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不仅仅因为它带回了血腥的历史真相。

02现在知道**为什么会败了吧?先是**军官付出巨大**代价好不容易可以合围日军的时候,蒋介石命令撤退,然后蒋介石拿定主意弃灾民于不顾,反正p民饿死了国家还是老蒋的,军队饿死了就没人替老蒋抢地盘了,结果却是日本人给灾民一点粮食,灾民帮着缴了**的械,蒋介石首鼠两端,被老外揭发灾情了,又开始装模作样的救灾,可是又三心二意,结果就是饿死一大批人,国内失人心,仗又打输了40万**败给了6万日军,国际上被人看不起,开罗会议不带他玩了,蒋介石这个废物确实是什么都干不好,仗又打不好,国又管不好,还整天在日记里骂这个骂那个,最好世界上全部人都比他还蠢就好了,那么他就能够当大王了,这种废物难怪最后失败到小岛上去了。

幸好,之后中国人的国民性已经有大的改观,但是也不是高枕无忧,如果中国国民回到当年那种麻木仅仅追求活下去,没有尊严,没有信仰,那么中国还是回再次发生那种可怕的"人祸"的。电影中,灾民们为了一口饭吃可以不要尊严,为了赖活下去可以当狗都无所谓,所以几十万中**队和几百万中国人可以被几万日本兵撵着跑丧失大片国土,相反同一个时代的苏联人,可以打出斯大林格勒这样的顽强的仗,德国入侵苏联,结果德国国土被苏联占了,日本入侵中国,结果日本国土没什么大问题,日本人所以照样不怕日本人。

所以当你骂日本人的时候,想想自己,你会否为了吃一口饭,为了一个好玩的日本相机、为了便宜省油的日本汽车,会自欺欺人的说,买日本货没什么,人家东西好,然后什么原则都不要了,自己给自己开脱,就如1942年时那些为了一口饭什么骨气都不要了卖儿卖女甚至舔着脸向日本人要饭的中国人???中国就是这类人太多了,所以日本人才能那么容易的欺负中国,而同一个年代的**,由于**人有信仰,爱国而团结,为了信仰、国家和民族甘愿牺牲自我,所以**人最终痛快的报复了侵略者德国人。

你或许对很多现状不满,或许对中国很多情况不满,但是,先问问你自己,你自己做好了么????1942年你还是一个典型的自私的中国人吗????

03这部**让我觉得痛心。很沉重!

我们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吃不饱的民族,一个历经数千年的文明古国,一个不在乎同胞鲜血的民族!让人愤恨!

一个简单的小老百姓在灾难面前是如此的无助,被敌人打,被同样落入困境的同类排挤,被自己的武装(也许在几天前才被抓的丁,都是农民),被非本地人的歧视,甚至是自己同胞的子弹打在脚边嗖嗖作响,为什么?怎么了?

人在饥饿的情况下,极端的环境可以成为更重要得人类属性。但人没有了肌体,没有了口中的一点点食物,还谈屁的廉耻,屁的民族,屁的贞操,屁的一切?人之将死,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将和我没关系了,我还谈什么礼义,为啥日本人都能意识到给灾民粮食,让灾民拿起枪口对向自己的同胞?

自己的同胞却不拿自己的生命当回事呢?人不是在心底,没有对外星人的深仇大恨。而充满仇恨的是自己的同胞!

中国这水太深,太浑,漩涡太多!哎

另外还有一个,为啥导演要找一个叫白修德的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在片里还是个分量不小的角色,是想说明第三方看到中国。但是不需要这么重的戏吧,这是与世界接轨的产物,金陵十三钗里也是老外咋咋咋的。都怎么了,没有老外讲不清事实》?

还是为了体现我们的世界文明水平接轨化程度很高了当时已经!不是说和老外有怨有仇,是没事干就拉几个老外过来说英文让人觉得很不高明!是觉得放字幕说英文能去国外拿大奖?

哎,中国的电影人……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不去看电影评论,所以最好用一颗空白的心去寻找和肯定它。一部好影片的会从头抓住你的心,深陷其中,直到结束走出影院,还会一直恋恋不舍。记得20年前张艺谋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曾让我看完两个小时后还在那个剧情里出不来。

现在,我觉得这个老阴谋家已经没有天分了,而冯小刚却以每年几部贺岁大片稳居国内著名导演的首位(至少在我心目中)。不仅仅是他了解市场,迎合大众口味,每年都在不断地制作具有巨大趋势和商业价值的电影。更重要的是他的文艺片不仅仅是在艺术渲染、人物刻画的独特视角,更有时代大背景的烘托,记得多年前的《夜宴》是他第一次尝试拍文艺片,其拍摄手法不逊于老谋子的《英雄》,《英雄》用红色渲染了气势与正道,《夜宴》用红色烘托冷酷与计谋背后的真爱,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性情的多面性和晦涩情感被冯小刚拿捏得淋漓尽致。

没想到,这次他用蓝灰色调把中国在《一九四二》的苦难真实再现。

《一九四二》讲述抗战时期的中国,军事家和政治家的目光聚焦在一城一郭的征伐劫掠之时,几乎鲜少有人注意到中原河南爆发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旱灾。故事以狡猾、精明、富甲一方湖南封建地主老东家在1942的隆冬经历因灾难落入赤贫,经历300多天的逃荒,亲历亲人失散死亡的记录。这段经历是3000万饥饿人口因战争而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缩影。

我很难用文字描绘这样的饥饿:进过洋学堂的少女带着心爱的书本和猫咪被父亲硬拉扯上离家,一路烧掉书本,宰了猫咪熬汤喝,最后愿意为了在年三十给父亲换5升小米,让自己不在继续逃荒,宁愿把自己卖进窑子。这不是一次性的一步,但饥饿吞噬了她的骄傲、自尊、怜悯和屈辱。

我也很难用语言描绘这样的亲情:一起逃荒的有两个孩子的妈妈和年轻男人,妈妈为了给孩子换来4升小米,先嫁了那个年轻男人,把孩子交给这个唯一可能托付的男人,然后把自己卖给外乡人。临走时,都没忘把身上不是那么囫囵的棉裤换给年轻男人穿上,这是影片最出彩的一幕,细节决定品质,整片扬着土黄色枯草的草垛里,两人互相交换了下半身唯一的一条棉裤,一条已千疮百孔,一条略微严实些。

这是无助中最后的关怀。是夫妻俩一夜之间的长期照顾。人走到绝处,只要有一限生机,求生的欲望就越强烈,哪怕骨肉分离,只要绝处逢生。

它似乎在传达一些这样的信息:国难当头家园难保,囤积的财富可以一夜之间付之一炬,而创造财富的能力,哪怕在一贫如洗时还是东山再起的底气。因此,当老东家和长期工作的工人们磨擦树皮时,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只要找到落脚地,凭我的精明能干,照样能置下地产,当我的财主。让长期工作不由自主地回答:那我就把你作为长期工作来回报。

于是逃荒的路变得有了一丝曙光。这是封建社会以附于土地的生产关系,有其本质和合理性,不像我们现在的老板和员工的结合吗?不同的只是一个经营土地,一个经营市场。

现代版的逃荒就好比温州老板跑路,国家面临大经济萧条,家庭资产缩水再所难免,市场投资减缓,需求减弱,产品滞销,紧接着就是资金链紧缺,投资额与市值差距越大,市场敏感度越高的企业,很容易面临“大饥荒”,大老板因资金无法运转,资不抵债现象乍现,一夜之间企业破产,老板开始“逃荒”。

《一九四二》在这个经济的深秋里播映,是不是还有此等寓意?不过,影片还是最真实描述了苦难的中国人的生存底线,不是饥饿,不是**的熟视无睹,欲盖弥彰,不是从云端掉入谷底的失重。老东家在唯一的儿子死的时候,伤心过后就毅然带着家里的女眷混迹“逃荒”行列,那时他有心爱的女儿,老伴,孕育着孙儿的儿媳,他有求生的欲望和肩负的责任。

当妻子和儿媳相继饿死时,女儿为了不被饿死向他道别。他依然紧紧抱着刚出生的孙儿坚强地求生,那是他的生命还有延续的后代给他活着的动力与希望。然而当孙儿在他躲避枪子太紧的拥抱而被闷死时,他就不能活了, “逃荒”没有结束就厄然而止。

“没有亲人,我还活着为啥?”老东家绝望地道出中国人的生存底线,亲情!有了它,就有了寻找幸福的意义,即使是那么遥远,每一步都离它很近。

这就是生存的最好方式。因为有亲人,就有分担与分享!在这经济凋谢的冬季里,《一九四二》大概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吧。

一九四二观后感(篇10)

《一九四二》揭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灾民、日军、国民**、美国人……他们之间互不见面,但灾难使所有人既有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靠的不是信仰,而是本能。记者白修德在河南采访时,拍了很多**来呼吁国民党**救灾。

这些反映的不是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人类之间最原始的一种同情。

在生与死的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伤。大悲中蕴含的幽默是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

老张快要饿死了。他饿死的时候,没有想到日本人和蒋介石。他想起了三天前饿死的好朋友老李。老张说我比老李多活三天,我值了。在美国或欧洲,人们在临死前必须问:

“我为什么死了?”但是河南人没有,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得坦然,这是他们人生最后也是最大的幽默。这个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

对于灾难中的人们来说,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他身边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生活中有那么多严肃的事实,人们的心就变成了一块铁,而平静和幽默却把这块铁变成了水,变得柔软。

当今社会物质丰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很远。也许,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些温情。这个故事有很多细节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令我记忆深刻的就是结尾,老东家在碰到了一个跟他一样失去了所有亲人的小女孩时,说:

“你只要叫我一声爷,咱们就是亲人了。”两个陌生人瞬间就成为了亲人。如果不是在1942年的极端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一九四二》是阴暗的,忧郁的,走出电影院时心情很沉重,但观影之外电影给我们的启示也许更值得我们去细想、深思。

"一九四二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