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校史馆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4.02.24

校史馆心得体会范例十四篇。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校史馆心得体会范例十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1

巍巍安一,屹立中央。罗汉松侧,青木苍茫。校史馆内,百载荣光。撑我安一,不弯脊梁。

虽然是早早便立了春,校史馆内依然携着料峭的寒,丝丝缕缕地在空气中飘着,倒让人无边地生出些苍凉之感。

今天是参观校史馆的日子,清晨的安一,裹着乳白色的雾气,至午方散,然后阳光才层层透下来,是久雨过后难得的小晴。

下午第三节课,光线已经有些微弱了,但依旧不改晴朗的本色。我们轻轻下了楼,来到了校史馆前方,排好了三列纵队。讲解员有些紧张地搓着手,呼出一口白雾。

我们缓缓地步进大厅,讲解员的语调开始时还有些生涩,不久也流畅起来,于是那副久远厚重的历史画卷,沉沉地在眼前铺开。

校史馆所记载的人名,有的是被装订在册,留在青史上的大家,有的是默默无闻,却同样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做出了不少贡献的学者。讲解员清脆的声音在风中清晰着,然而我的神思却早已经远了,仿佛穿过楠柏间的重重时光之川,回到了许多,许多年前。

那一段烽火狼烟的岁月里,那时还被称作省立一师的安一,拥有无数堪为国家栋梁的学子。我轻轻地拂过玻璃窗,看着身前的千种故事与万般血泪。何曾远过呢,这些我们可爱的学长学姐们,他们撑起了百年安一的精气神。

于是我一步又一步的,向前走着,经过抗战时的艰难岁月,步过刚建国时的浩浩荣光。我耳畔响起一声又一声呐喊,是“醒皖第一声”的呼唤,是学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是炼钢炼铁时的辛苦劳累,我看见一本又一本书夹在学生们的腋下,伴他们度过三年光阴,我看见那棵前几年才被砍掉的樱花树,想起曾有安一学子,殷殷写下的樱花祭文,以及在安一代代相传的樱花情结。我看见楠柏校报散落在书桌上,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浮现在我眼前。

同学们指着郁达夫的像,注目沉思。这校史馆里的众生相,又有多少是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来的呢?我们今日在这里看着历史,竟不知若干年后,是否也会有年轻的后生,指着我们一生里微不足道的故事去评判了。

安一曾有一句话说得好“给我一个学子,还你一个英才。”这竟不免令人忆起文博园里的“给我一日,还你千年”了。我想在校史馆里漫步,大抵也该算是,重新度过了一次“千年”罢。

然而千年也终究是一瞬了,第三节课的下课铃终于是按着他该敲响的时间,一分未迟地来了,我看着窗外黄昏未昏的光阴,一时之间不知为何生出许多留恋来。

班主任和蔼亲切地笑着,招呼了我们出门去,临行前还对我们叮嘱着些话,大抵都是希望我们的名字日后也能载入校史之类,于是一众人等都忙着推脱了。然而年少的意气风发,纵横谈笑,那些肆意挥洒的青春,即使是没有青史来记载着,我们也应当是记得的。

离开前,我最后深深望了一眼校史馆,匾额上的光线同我们来时的明暗层次已有了明显的分别,多年前在安一读书的人记得安一的,不知道是些什么。然而我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的日光了,这日光总是同这百年间,每一个岁初早春的午后四点钟,一样好的。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2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我们学校的校史馆。校史馆位于学校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宏伟的建筑,里面陈列着学校建校以来的各种历史文物和相关的资料。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学校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启发和感悟。


进入校史馆门口,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校史馆外墙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学校的创办时间和校训。我停下脚步,仔细地品味这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字句,感受到学校的使命和精神。


走进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庄严肃穆的校训墙。校训墙上用大字精心书写着学校的校训:“求实创新 不断追求卓越 争创一流”。这几个简单而有力的字句,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灵深处。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强调求实创新,寓意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追求知识和技术的卓越,并以此为目标努力奋斗,争创一流。


校史馆中的第一个展厅是学校的建校历程。通过展示照片、资料等,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创办背景和过程。我了解到,学校是在几十年前的艰难环境下建校的,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创办者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坚持不懈,克服了许多困难,最终建成了如今我们优美宜人的校园。这让我懂得了付出和坚持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除了学校的建校历程外,校史馆还陈列了一些校园的重要事件和沿革。例如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合并、重大教学改革和科研突破等。这些历史事件展示了学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也证明了学校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地方。通过这些展示,我意识到学校的发展需要集体的努力,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因此,作为学校的一员,我应该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为学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学校的荣誉证书和奖杯。这些荣誉是学校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也是对学校的认可和肯定。在这些荣誉证书和奖杯的背后,蕴含着学校师生的辛勤付出和无数个奋斗的日夜。作为一名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有义务将学校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不仅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还要在其他领域有所作为,为学校争光。


最后一个展厅是学校师生的优秀事迹展示。这里陈列了一些学校师生的荣誉和表彰,内容丰富多样。有的是教师因在教学中有卓越的表现而获得的奖励,有的是学生在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有突出表现而受到嘉奖。看着这些表彰证书和照片,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这些优秀的师生们不仅是学校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榜样。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努力奋斗,不懈追求,就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


通过这次参观校史馆,我对学校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明白了学校的发展需要每一个师生的共同努力。作为学校的一员,我要不断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也被校史馆中展示的师生们的奋斗事迹所鼓舞,我决心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奋发向前。


参观校史馆的心得体会,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校的历史,也教会了我坚持和追求卓越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在不断努力和付出的道路上,我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3

校史馆是由原来学校的旧图书馆改建而成的,一个30年代的苏式建筑,给人一种朴素庄重、沉稳内敛的感觉。而进门左侧的历届毕业班合影查询的电脑又给人一种现代的感觉。一个崭新漂亮的展厅尽收眼底,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被老一辈的专家教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农大的建立和发展所做的贡献而感动,一页页的教师笔记,一件件的文物和证件,一张张老照片,一尊尊艺术造型从1952年到20xx年全方位的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当看到涂治教授生前穿的一件破棉大衣和生活用的梳子剃须刀以及工具书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仿佛涂治院长昨天还在桌上办公一样,作为一个院长和专家,生活依然是那么的简朴,他写的两封家书虽然言简意赅很短很短,但是充满了对子女亲人成才的盼望和关心以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当我走到一尊叫《勇挑重担》的雕塑前,我为新疆农业大学艰难的办学历程所感动,老师们自己动手捡拾动物的尸体作为教学模具,老师们自己动手手抄教材,他们深夜编写教材,白天给学生上课,这些老教授们是农大的瑰宝,时刻鼓舞着我们不忘历史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很值得我们学习。

走到领导题词和杰出校友的那一面墙时,我打心眼里感到自豪。是啊,有领导的关心和鼓舞,有一批批各行各业的杰出校友,他们是农大的宝贵资源,他们也是我们的榜样和奋斗目标。当年的他们在条件简陋的校舍里刻苦学习,成就了自己的未来,这种无形之中的激励,也必将给我们的学习成长带来激励。看着农大各个阶段取得的辉煌成就、各位杰出教授的生平事迹,60年来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农大的学子。此时我觉得作为一名农大人是多么的自豪,这十年来是农大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没有什么理由不抓紧时间学习。多媒体视听室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农大的历史,加深对学校60周年的体会和认识。

校史馆的建成让所有农大教职工加深了了解农大的机会,不光向社会展示了几代农大人的艰苦创业史,也时刻激励着我们要开拓创新,站在新的起点再创辉煌。站在校史馆中我的思绪飞回到那个艰苦的年代,新疆农业大学走过的一甲子历经坎坷但是也成果颇丰,60年的本科办学历史,既是一部几代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辛勤创业史,也是一部追求科学真理、发展先进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史。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说到: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我想今天我们作为农大人为在农大学习而自豪的时候,我们明天更应该发奋努力,让农大因为曾经有过我们而骄傲。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趁我们还年轻,去施展才华,去绽放青春,在未来的日子里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青春的颜色,只有这样。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首时才会发现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4

为了加强学院学生对母校的历史了解,从学院建立之初的艰辛到其后的卓越成就,了解学校的名人名事,加强对母校的归属感。党组织今天组织参观校史馆,学习校史。

为配合学校校庆,回顾办学历程、弘扬优良传统、凝聚民族精神、展示办学成就,20xx年建校50周年之时,学校设立了天津高校中首个具有校史馆功能的校庆成果展室,地点坐落在河东校区主楼的三楼共享大厅。20xx年学校整体搬迁到西青新校区,校史馆于同年落成并开放,其所承载的功能也进一步拓展。校史馆成为爱校荣校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党建思政教育基地。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共计展出实物400余件和照片1000多张,分为二楼和三楼两层布展。其中二层展出的是天津工业学的历史渊源和天津纺织工学院时期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历史,三楼展出的是20xx年创建天津工业大学至今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历程。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天工大经历了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北洋大学纺织系,天津大学纺织系,河北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一步步的转变,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五十八年的建校岁月,记载着工工大人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的创业历程,见证了工大人坚韧不拔、弥久益坚的优良品质。

通过参观校史馆,我见证了天共大的逐渐强盛,无论是战火岁月还是和平年月,天工大都在路上。天工大人坚守“严谨严格求实求是”校训,不断向前,开阔进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全部。

我对校训有了更深的理解:严谨即严密谨慎,逻辑严密,思维缜密,无论是对我们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还是对于现在所面临的学业,讲究逻辑、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认真严密的做事态度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尊重科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追求卓越。更是我们天工大人的优良传统。严格即在遵守制度与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一方面是指我们学校制度严格、标准严格、措施严格、实施严格、考核严格。在办学的各项工作中,始终秉承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精神,使各项工作都能上水平、出成果。另一方面也是要求我们天工大人严格律己,省身做人。求实即讲求实际,求真务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更不要不懂装懂,而是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求得实效,结出实果。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天工大人。求是就是探索规律,把握规律。一方面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兴虚浮,勇于创新,不畏权威;另一方面尊重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学校,发展学校各项事业。

参观虽已结束,但我校的光辉历史仍历历在目。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时刻牢记天工大校训积极进取,不断向前,今日我为学校自豪;明日学校以我为荣,争做一名合格的天工大人。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5

来到大学的生活已经过去一年了,去年入学教育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时常想起当时校长给我们讲的关于大连理工那些已经埋在历史的记忆中的往事,一年过去了,那些曾经被津津乐道的事情也在我的记忆中变得模糊。我也经常想什么时候可以在听一次这样的讲座,听几个关于母校的老故事。

终于在学期过半的时候我又等到了这样的一次的机会,班里组织团建活动去参观校史馆。可以说去的时候,心情还是有一点激动的。终于可以去更深的了解母校了。在讲解员简单的介绍之后,大家踩着历史的足迹,开始参观这大约七百平方米的校史馆。在讲解员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解下,每走一步,我们都被一段段历史所震撼。大家无论是对“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还是“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都有了更深的感悟。回顾着过往大工涌现出的一批批优秀学子的事迹,如:钱令希教授、李士豪教授等,听着讲解员说到我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等各种高科技项目的研发设计中,都凝聚着大工人的聪明才智,大家无不感到自豪与骄傲。

校史馆的另一侧,陈列了各种富有历史意义的物品。从汽车发动机到“米格15”战斗机涡轮,再到汽轮动力机组;从老一馆的大门,到屈伯川老先生的遗物。斑驳的锈迹,尘封的笔迹,无不透露着历史的痕迹。这一路,我们行走在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历史带给我们的

震撼;这一路,怀想过往大工人带来的感动,且行且感悟。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6

参观校史馆有感

作为江南大学的一员,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江大,那么校史馆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怀着好奇与冲动我走进了江大的校史馆,据说校史馆是回顾为了江南大学百余年的风雨征程,追寻江大人五十载的奋进求索,展示江大的办学成就与学科特色而在校庆五十周年之际筹建的。所以我更加好奇。

江南大学校史馆是学校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的物化凝炼和具体体现,是宣传学校、联系校友、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校史馆位于公益图书馆一楼,展区面积760平方米,分“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等六大部分,分别展示了江南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00多幅图片资料和250多件实物。GZ85.com

一进入校史馆,映入眼帘的就是现在的江南大学的立体图,站在他的身边,我和同学很快的就发现了自己的宿舍所在地,看着江大的布局,突然发现其实江大的很多地方我都没逛过,当时感觉整个江大都待在了我的面前,我不得不说,江大,不枉称为“生态校园,曲水流觞”。接着我们就进到了三江师范学堂,里面的第一部分就是“金陵典学”,墙上的图片与年代的组合很清楚的说明了江南大学的前身,从三江师范学堂到二江师范学堂再到其他??这在 无疑中很好的说明了江南大学的历史背景。作为江大的学子,我们都知道江大是由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在2001年合并而成的,但是如果你没踏进校史馆,可能都不知道还有三江师范学堂这一前身吧。“金陵典学”比较有历史的气息,接着我们就到了“学海无涯”的那一部分,这里面记载了江南大学的许多成就和辉煌,尤其是食品学院和物联网学院的,虽然没有商学院的,心里不免有些不平衡,但都是江大人,所以郁闷也只是一时的,心里还是很高兴江大能有这样的成绩。在 校史馆里无论是那一部分的介绍都非常的详细和清楚,在“桃李芬芳”中,你能感受到老师的伟大和辛苦;在“群星璀璨”中,你或许会产生嫉妒,但更多的是羡慕,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将来也会有这样的成就;在“雨露甘霖”里,你会被深深的感动。在一处长廊里陈列着各大名校

在江大五年校庆之日送来的贺礼,这也说明了江南大学在其他的兄弟姐妹校中声望还是不言而喻的。

在校史馆里粗略的浏览了一遍,刚准备离开时不知道我们触到了什么按钮,校史馆里响起了音乐,带着好奇就上前听了一下声音的来源,最后发现竟是江大的校歌,“太湖之滨????”优美的旋律不时的响起,我们的心情就开始有了些变化,老实说,来江大那么长时间了,我还没听过江大的校歌呢。今天无意中遇到了,心里真高兴。

也许现在的江大不算什么很好的 综合性大学,但是未来的事谁知道呢,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跟你周围的朋友说你是江南大学的学子时,他们会充满羡慕的说:哇!原来你是江南大学的????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7

今天我们在校团委学生支部书记的组织下,进行了对校史馆的参观,虽然我在学校已经一年半了,可是却一直没有机会来参观校史馆,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走进了心里向往已久的校史馆。这里充满了过去前辈们的拼搏,汗水,努力,和成绩!

我们的学校已经建校53年,这是怎样的经历?53个春秋,53个冬夏,我们的学校陪伴着历史走过了53个不平凡的年头。通过一个个的展物,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凝重,在解说员的解说下我们对于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958年十万官兵复员转业,在他们爱国情操的引导下,他们毅然决然的留在了“北大荒”这个荒凉的地方,用自己的青春为祖国开拓新的篇章,用双手开拓出了祖国今天的“北大仓”这里面是怎样的一种坚持?一种顽强?一种拼搏?我想这是我永远可能都体会不到的前辈们的汗水。这里面就有我们八一的一份努力,官兵复员,可是大家都不懂技术,只能白白看着,确实使不上力。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王震将军马上组织建立了八一农大,为垦区培养人才,为垦区建设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就这样我们的学校诞生了!

我们的学校在各位校长的领导下,发展的十分迅速,从王震,王景坤,姜瑞元,刘西科到我们的女校长徐梅,再到包军,他们各位的英明领导让我的学校变得更加强大。

学校从平地创业,白手起家,到今天的人才强校,桃李芬芳,已经成为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大学。自建校起,办学区位条件差就一直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将学校迁入有发展的潜力的大中城市是必然的,八一人毅然举起二次创业的大旗,全力将学校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20xx年1月5日开始动工建设新校,10月20日同学们就进入新学校开始上课,只用了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学校迁入大庆市就顺利完成。学校乘势而上,跨越发展,将学校发展的更加辉煌!

我们学校已经从“垦区黄埔”发展成为一所全面的现代化大学,现在的八一已经具有了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学校的环境氛围更是让每一个八一人为之骄傲,自豪。身为八一人,我感到如此自豪,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用我们年轻的心去建设我们的母校,用我们的一切去建设我们美丽的母校,用我们的汗水去书写八一新的篇章。用努力让人们看到美丽的八一,强大的八一,更加向上的八一。我的母校,我为你自豪!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8

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学校的校史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且难忘的经历。在参观校史馆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将详细叙述我的参观心得体会。


进入校史馆的门厅,一块巨大而厚重的校徽映入眼帘。校徽上的各个元素都富有寓意,代表了学校的理念和文化。正当我驻足欣赏时,墙上的一副大幅画作吸引了我。画作上是学校的建筑群,气势恢弘而宏伟,让人感叹不已。画面的下方,简要而清晰地展示了学校的发展历史,我迅速被吸引了过去。


沿着走廊,我来到了第一个展区,展示了学校的百年历史。墙上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现了学校从建校之初到现在的发展轨迹。原本只有几间简陋的教学楼的学校,如今已经成长为一所设备先进、师资雄厚的名校。站在如此辉煌的现实面前,我深感学校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为之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奉献。


接着,我来到了第二个展区,这里陈列着学校的现代化设施和科技成果。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学校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项目。看着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成果,我不禁骄傲地想到自己是这样一所学校的一员,我应该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和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脑海中浮现出我毕业后的样子,我期待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走出第二个展区,我来到了第三个展区,展示着学校师生的风采。墙上挂满了学校师生的荣誉证书和奖杯,说不尽的光荣与骄傲。又一次,我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努力与勤奋表示敬佩。他们的成功不仅仅代表了个人的光荣,更是学校良好教育环境的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我深信自己会不断成长和进步。


我来到了第四个展区,这里展示了学校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学校一直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自愿服务和社区参与,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看着满满的志愿者证书和公益活动的图片,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仅要追求学业上的成绩,更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参观校史馆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我对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希望能够借助学校的资源和平台,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贡献。


参观校史馆的心得体会,不仅仅只是一次参观经历,更是对学习和生活的一次深刻思考。我希望每名同学都能有机会来到校史馆,通过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激发自己的斗志和责任感,为自己的未来和社会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我想说,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自己学校和成长历程的机会,让我们更加热爱学校,更加自豪地成为一名学子。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9

今天,我们在团支书的带领下,参观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史陈列馆。

走进校史馆,我仿佛步入了历史的长河,展现在眼前的是湖南师大的历史画卷。“仁、爱、精、勤”这四个打字赫然出现在眼前,这是每一个湖南师大人都记在心里的四个沉甸甸的字。

湖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学校现有5个校区,占地168公顷,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西偎麓山,东濒湘江,风光秀丽,是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在校史馆中,我领略了历代师生的风采,为身为师大人而骄傲!

更领略了身为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骄傲,在校史馆中有许多生科院创造的历史,有许多像刘云院士一样的精英,更有生生不息的生科学子!

从校史馆走出,我觉得似乎更有自信了,相信在师大七十多年的历史沉淀下,我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为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10

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07级管理科学一班的同学们前往参观位于x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校史馆。

在班长朱旭旻,团支书丁艺辰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图书馆前,一同前往位于图书馆正后面的校史馆。由组织委员郭法庆担任此次活动的讲解员。

跨入校史馆之前,正上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匾额,上面刻有“x理工大学校史馆”。

参观校史馆进入大厅,其中一面墙上镶嵌一段金灿灿的文字,是当年沪江大学的创始人魏馥兰博士的一段话:“每一艘开往x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可见,在当时沪江大学的创办之初,他们就意识到了我们现代大学要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化的,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下午,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技与人文并进。谁能想到这被现代都市所掩埋的拥挤校园,这已没有昨日模样的红果园,竟曾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杭电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老校新姿,催人奋进。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杭电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50年,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杭电,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50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这千平方米的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杭电的精神基座,让半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到杭电的创建人以创设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历史我们要缅怀,未来我们要创造。作为杭电的莘莘学子,我们要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12

7月13日下午,党校全体人员到县档案馆参观中国共产党在泗阳历史展览,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尊尊历史雕像、一件件历史遗物、一声声历史讲述、一组组历史数据,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烈火燃烧的激情年代。参观虽然只有半个多小时,但中国共产党在泗阳95年来的历史画卷已经牢牢地记录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一是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落后就要挨打”。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回顾总结中国近百年受侵略、受欺凌的屈辱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已经牢牢印在了我们的心头。不管是抗日战争,还是现在的南海危机,无不印证这一道理。因此,历史的启示应该牢记在心,加快发展,和平崛起,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才能不再受人摆布,才能不再任人欺凌,才能真正活得有尊严。

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她就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人民群众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95年来,泗阳人民在历届县委的领导下,打日寇、战反动派,抓生产、克时艰,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城市面貌一天比一天漂亮,XX年以县为单位实现了省定小康,并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荣誉。无数事实反复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是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作为党的重要部门,党校承担着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任。我们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党校的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在全力服务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始终坚持党校姓党中精准发力、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优中提质提效。作为党校的一名教职员工,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各项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把党性融入到血脉里、把党魂铭刻在心灵中,真正把党校办成风清气正的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真正把学员培养成为“四讲四有”的表率。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13

12月28日这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x大学校史馆,校史馆里究竟有些什么呢?

来到x大学后,来接待我们的是研究生吴燕姐姐,这次参观与以往别的的参观不相同的是,以前是由导游或老师带着我们参观,而这次吴燕姐姐“抛”出七个问题,让我们带这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吴燕姐姐的问题一提完,同学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射”进了校史馆。

我也随着人流冲进了门。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丽的墙壁上有一块巨大的玻璃,玻璃上印着x大学的校风和校训,我马上抄了下来。再低头一看,地上有一块玻璃,玻璃下记载着x大学的创立日期和创立人。一下子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找道了,我心中十分高兴。接着我又站在资料室门口向四处浏览了一会儿,才发现了我要找的'资料,那是x大学五位校长的名字和华西医科大学第一位牙科毕业生的名字。

接着,我又到了二楼,一到楼口,我就看见了一艘很大的船,船边有许多桨。原来这些桨上的字记录了x大学历年来更名的名字和意义。最后,我又找到了介绍著名文人郭沫若、巴金等人的事迹。

参观了x大学的校史馆后,我的疑团都一一解开了。x大学的校史馆不但记载了x大学丰富的文化,而且让我了解到,x大学之所以能够为祖国培养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是与该校的校训、校风分不开的。它的校风为: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从中我体会到,只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只有不断努力地进取,才能达到务实创新。

x大学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气势磅礴,却又不失朴素典雅。它为祖国的日渐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从现在起要努力学习,才能考上我们x这所有名的大学,将来才有能力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史馆心得体会 篇14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鉴今,立党治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反复强调学习党史国史的重要性,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月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这将掀起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高潮。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加强党的建设关键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中国共产党近100年历史告诫我们,全党理想信念坚定,党就拥有无比强大力量。而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党长期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的学习,加强党史学习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因此,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以崇仰之情、敬畏之心去学习党的历史,增强自身历史意识,培养历史思维、历史眼光,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从党史中汲取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新的智慧和力量。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的需要。政治能力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第一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在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再次提出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系统要求。从政治能力的内涵来看,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历史既是党的根,又是党的魂。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多次的失败与成功,经过多次的艰难抉择,才成功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用彪炳史册的伟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进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回望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其长期有着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维护核心、强调看齐,始终保持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学习党史,有助于我们知史为党、知史爱党、知史兴党,更好地识破西方各种宣传蛊惑的本质,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坚定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责任。

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取得今天这样的伟大成就,并非一蹴而就,经历了探索、实践、再探索、再实践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近100年党史,涵盖了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为我们当代共产党人积累下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财富。“昔日之国情,即今日之历史;

来日之历史,犹今日之国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任务。如今,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人民至上思想、优良作风传统、自我革命精神、创新发展理念、治国理政经验,通过学习,更加坚定地恪守为民情怀,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献礼建党百周年。

"校史馆心得体会"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