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民俗文化,在我们准备迎接立秋节气来临之际,通常都需要准备来写一篇有关立秋主题的作文,写作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文字的乐趣,感受语言的魅力,并爱上语文。你知道写好一篇立秋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吗?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学生手写的立秋节气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手写的立秋节气作文【篇一】
今年的立秋,与往年的立秋与众不同。往年的立秋都是酷暑难耐,而今年却异常凉爽。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今年有“梅超风”来袭。
暑去凉来,我们又迎来了立秋。这意味着秋天开始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8日或9日。“秋”字之所以是由禾与火字,是因为它们代表了庄稼成熟的意思。秋季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侯:“一候 凉 风至,二侯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啊,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所描写的一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秋天,人们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劳动的果实:红彤彤的苹果害羞地向人们微笑;晶莹剔透的紫葡萄兴奋地向人们报告着秋天来临的消息;黄澄澄的梨子兴高采烈地向人们招手;金灿灿的稻子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农民伯伯看到这丰收的一幕,高兴极了,笑得把皱纹都压弯了。看,这幅景象不正是辛弃疾的《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吗?
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个充满着欢声笑语的季节,一个承载着人们期盼的季节!
学生手写的立秋节气作文【篇二】
时间匆匆过,七月又八月,大暑过后又立秋,立秋到了。立秋以后,天气没有夏天那么酷热了。
每一次的雨下,感觉总要又凉爽一次,似乎秋的脚步正轻轻地走来。
最先感受到的是秋天的音符,一场秋雨后,空中盘旋低飞的鸟儿在歌唱。空气有些凉爽,但是燥热被驱散了,秋天是怡人的,秋天的旋律在弹唱。
雨说下就下,没有了夏天的暴雨,有些绵绵。时而细密,时而滴滴。让人的思绪飘很远。每一次的雨下,秋天的脚步更近了,一寸秋雨一寸秋。秋高气爽,天气凉爽。秋雨冲刷着夏天的浮躁,让大地慢慢安静下来。心情也安静下来,退却了夏天的烦躁,安静成为了主题。
秋天是沉甸甸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写着收获,秋天,写着相思。秋雨缠绵,秋雨总是在悄悄中来临。滋润着大地,轻轻地庭院,柔柔的树叶。轻轻地敲打着窗户,茶香悠远,多情而婉约。秋雨又是温情而有韵味的,秋雨中空气的味道,淹没了城市的喧嚣。秋天让人感慨万千,岁月无情、时光一去不复返。世界本不是完美的,生命也是短暂的。但是,只要我们努力过、奋斗过、坚持过、努力着、奋斗着、坚持着,虽有不足,让我们不负美好时光,砥砺前行。
学生手写的立秋节气作文【篇三】
连续多日的暴雨,伴着台风利奇马在午后倾洒。前脚是水漫城市的激情,后续则是秋意海面的柔情,像极了犯了错误的猫咪,为等待着夏秋之际的消息,也为这立秋的时节。
今年的立秋,是从雨打湿城市的路开始的,是忘吃西瓜改吃葡萄结束的。看着手机里说立秋要吃西瓜,我才意识到今年的立秋扫尾了。我问老妈,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老妈却来了一句今年什么时候立秋的。于是我想起个问题,立秋还要选择好某天某时来,哪有万年历,只有上网查查了,结果我搜:立秋为什么要吃西瓜?因为我只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立秋选什么时间点来我左右不了。结果是这样的:一是快吃不到了;二是快吃不了了。西瓜性寒,适合暑期食小学日记用,到了天气转凉之际就要少吃甚至不吃。
城市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吃,抱着绿瓤香瓜啃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晚上,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大西瓜,幸福和温馨围绕在每一个人身边。《汉书礼乐志》曾有飞龙秋,游上天之语,有因秋季丰收可向?间赠果腹之食物而夸耀扬威之意吧!民以食为天。在民间,立秋日的天气关系着百姓的日常生活。立秋的民谚农谚很多,如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这天的天气变化,与农田的收成有很大的关系,如在立秋这天有打雷声,田里的庄稼就秀(即吐穗开花)不好,谷子会长不饱满。另外,在稻秀之时,农家最忌讳立秋这天有浓雾和白虹贯天的白鲎的天象,收获时将会因秕谷多而影响产量。入秋后秋高气爽,天气由热转寒即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的身体也随长夏到秋收而相应改变。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秋季,无论起居、饮食、精神、运动、养生哪个方面都要调摄,而且不能离开养、收的原则,要收藏阴气要养阴益气防燥,尤其在饮食上注意少辛增酸,注意多补水以润肺生津预防秋燥。
入秋后,自古有贴秋膘、食秋桃、秋社、秋忙会等许多民俗。
在这个节气里,蓝天和白云,被秋虫儿呢喃着将生命的律动送进我的血脉里,随一片片碧绿起起伏伏。我的眼睛,望不到天地间一片碧绿的那一端,依然是碧绿一片。
学生手写的立秋节气作文【篇四】
今年的立秋在公历的8月7日。民间有一谚语,不知你是否听到过:“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们常说:“雷打秋,冬半收。”所以农夫们都期望立秋这天是晴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句话的意思是立秋之后,每一场雨后天气就会转凉,之后的秋雨会让天气越变越凉。
许多人都知道立夏称重的由来是因为刘禅,但谁知立秋也要称重?立秋时要称重是因为夏天炎热,小孩子胃口不好,容易变瘦。所以经历过“苦夏”,秋天到了要多吃肉养膘。要“贴秋膘”“以肉贴膘”。
立秋时,有一些地方有“啃秋”“咬秋”的习俗。如:江苏吃西瓜,说是不会长秋痱子;浙江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据说在奶奶小的时候,每逢立秋之后的第五日都要去土地庙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与平安。奶奶慢慢回忆:“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煮粥,做社等等。”这些习俗都统称为秋社。秋社始于汉代,流传至今,已经是很古老的习俗了。
立秋之后要开始养生了。要早睡早起,与鸡俱兴。也要注意润肺柔肝,可以食用芝麻、蜂蜜、百合、杏仁,益胃生津。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藕、梨等,润肺生津。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祝农民伯伯们今年有大丰收!
学生手写的立秋节气作文【篇五】
下午,我和表弟在溪边玩耍,我们一会儿互相泼水狂欢,一会儿观察动物的足迹,一会儿在溪边足浴,玩的不亦乐乎。直到天黑,我们才跨进家门。
这时,外婆走了过来,说道:“下次别玩那么久了,现在可是立秋,玩久了容易着凉。”“为什么?”我好奇的问。“立秋的风可和暑假的热风不一样,立秋的风是凉凉的、冷冷的。”外婆说道。我又问:“那立秋还有什么其他在环境上的变化吗?”外婆耐心的回答:“既然你那么好奇,我先告诉你立秋是什么。“立”是开始的意思,而“秋”是即将丰收的意思,立秋就是夏季将要过去,秋季即将开始的时候。立秋时,早晨隐隐会有一些雾在漂浮,寒蝉也会开始鸣叫。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刚刚说的天气凉爽和秋雨常临。”我得到答案还不罢休,继续刨根问底道:“既然立秋是秋天的开始,那么应该就是农民伯伯的丰收期了,他们会在立秋时干些什么呢?”外婆慈祥的回答:“你说的没错。每年的立秋前后,像你外公那样的大多农民都会在地里忙碌着,如播籽种白菜、种秋黄瓜等。不只是这些农作物,其他农作物也会在一次次秋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等到秋季中旬,就可以把一年的付出所产生的回报通通拿回家了。所以这几个月你要多来外婆家尝尝外公的“辛苦。”
在古时候,人们也很注重立秋。相传在宋朝时期,每到立秋那一天,皇帝就命令大臣把花园中栽在盆里的梧桐树搬到大殿内。等到立秋时间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喊完以后,梧桐便会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意秋天来临之意。因此,就有了“落一叶而知秋”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