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5

白驹过隙,日光荏苒。回想起来,我们在某些事情中会有很多的收获,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就是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简单阐述,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很荣幸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担任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及班主任工作。我想 对于班主任工作,我的观点和做法是:民主建班、以制理班,以人为本,自主管理。
具体细化为:
一、信任——师生互相沟通的桥梁
人与人,只有互相信任,才可以坦诚以待。而我们的学生,正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因此,我总是对学生信任有加。在放手让学生做一些他们从未做过的事情之前,我总是先鼓劲,让学生充分知晓老师是那么地信任他们、支持他们,这样孩子们才会有更大的干劲。我们班有个别孩子行为习惯不是很好,比如应玮这个孩子,父母离异,性格孤僻,上课开小差,下课总欺负同学,还有几个外地转学来的学生,学习上、行为上都跟不上班级节奏,结果有的同学老用“有色眼光”看待、怀疑他们。这时的我就是调节师,身体力行,在充分了解事情后,总是先以信任的眼光看着“个别”学生、以信任的双手搭在他们的肩膀上,实事求是分析事情,再以信任的目光看着全班同学,相信大家的宽容与豁达。这样往往能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二、公平——教师建立威信的天平
每一位学生的心里都装着一面镜子,它时刻能掂量出教师的“天平”是否倾斜。因此,讲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时,我都在心里想想,这样说、这样做,是否对每个人都公平了。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加各种活动,而不偏袒谁。如果班长、班干部做错了,我也和其他同学一视同仁,该批评的批评。而且教育每个孩子,机会对每个同学都是平等的,只是看你有没有做好准备。这样,自然而然,就建立了教师的威信。
三、制度——班级稳定的钥匙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常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那么学生就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因此,无论是早读、就餐、集会、出操、上课、课前准备、课午间活动、午睡等凡是需要约束的地方,我都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如果没有到位,则采取反复操练、互相监督、小干部督察、利用班会课、班队课进行教育,采用摘苹果得红五星的方法进行激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在集体中不能“为所欲为”,要考虑到班级、他人的利益。这样,班级才会更加稳定,更有集体荣誉感。在这一学期以来,我班的表现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在哪些方面都做的比较好,孩子们能时时刻刻记得自己是一(2)班的学生,不做违反纪律的事。
四、自主——学生发展的动力
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尽情施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学生会乐此不疲。新课程讲究的就是自主探究,发展学生能力。 本学期,我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合作学习、策划设计班级的“我们的生活作业本”、民主评议班干部、值日生的合理分工等等。正是充分给予了学生当家作主的权利,学生才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激发孩子们身上的这一种原动力。
五、整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各位科任教师,尤其是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及时和他们沟通、联系,就能在第一时间段内,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诊断。对于稍有退步或行为有所反复的学生,我常采用的方法是:跟踪调查,就是将该生在校的情况与家长电话联系,当面沟通实践证明,此方法十分有效,改变了几个调皮学生。当然,当学生有少许进步时,“报喜”亦是促进学生进步的良方。总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将家长整合进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班级稳定发展,亦取得了一些微小的成绩:
1、校迎元旦合唱比赛活动中,班级获一等奖。
2、在校讲故事比赛中,我班的孙凯达获得了第三名。
3、在校运动会中,团体总分年级组第二名,另外在50米的接力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4、在校跳绳比赛中获得年级组第一名。
5、在校口算过关、拼音过关中,分别位列一、二。
●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还具有这样那样的不稳定性,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有待于我进一步思考、探索:
1、有些孩子性格特别倔强,行为习惯反复反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但效果还甚微,面临怎么办的问题。
2、在学业成绩上已出现两极分化,有个别学生虽不乏学习兴趣,教师、家长亦鼓励有加,但在班级群体中,一直处于弱势,如何缩短这个差距,正待想方设法。
王璞莹
XX、1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我班现有63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2人。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气,课上小动作比较多,扳不住自己的行为。孩子们很活泼,小脑袋学知识挺快,也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个不停,要管理好他们可着实不容易。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加强常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回忆起开学第一个月的情形,的确相当辛苦。每天如“母鸡孵蛋”一般坐在班中。从坐、站、举手、排队等一一教起。这样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一个星期之后,学生渐渐地知道了每天何时当做何事。于是,我结合制定的工作计划,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从纪律、学习、卫生、安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教育,使他们明白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时间一长,学生的行为规范大有进步,已基本上适应了学校生活。

其次,多表扬多奖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每天的早读课,我都会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在巡回检查的过程中,将认真读书的学生名单写在黑板上,下课的时候他们将得到老师奖励的“小星星”。学生积极性大增,每天早读课都书声琅琅。

再次,关心学生,事无巨细

关心学生的生活,不仅是生活老师的事情,也是班主任应尽的义务。每天早晨上班时,做到“一看、二摸、三问”。“一看”——孩子们是否到齐,身体、精神、情绪是否正常。“二摸”——衣服是否穿得适当?小手是否冰凉?“三问”——昨晚作业做好了没有?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孩子们年龄小,经常有个头疼脑热的。作为班主任,我总是在孩子出现不良状况的第一时间联系他们的家长,安慰他们,不必担心掉课,健康的身体是最重要的。

最后,和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我始终觉得,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再大,如果得不到家庭的响应与合作,必然是势单力薄的。所以我经常通过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通过校信通或自己的博客等途径,表达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提出一些建议等等。

虽然工作一点都不轻松,但是生活是很充实的,收获也是很多的。从学生进校到现在,学生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会认字,会表达,能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这一学期下来,学生完全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了,并能比较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不断探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尽心尽责做好这一项工作。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本学期我担任七(5)班班主任,就班级管理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发挥自身表率作用。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十多年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科任老师、年级同志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的培养。
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近年来,为建设良好的校风、班风,我着重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九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学、自理、自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统一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对于每学年入学的新生,我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一年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建立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制度,培养自育能力。
值日问题,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因为这会使部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的那天。在当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以及戴胸卡情况等,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实践证明:过去在我眼中看来十分不起眼的学生,在值日中不仅自己严格地遵守纪律,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值日,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组织和管理好自己班集体的责任和义务,也有参与管理班级的权力,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确定。
3、建立学生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为了规范中学生行为,我制定了班规。我首先召开家长会,对家长提出要求,请家长配合督促学生,我还将学校的常规、学习、劳动等教育向家庭延伸,要求学生每天按时起床睡觉,文明礼貌,养成在家认真复习功课和参加劳动的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总之让孩子通过劳动来理解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的艰辛,体贴父母的辛劳,体现尊老敬老的美德。
三、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双向管理学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

通过这些工作,使很多家长重视了子女的教育,改进了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强了做家长的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作为08旅游管理班的班主任已经三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的体会到当班主任的各种滋味。在这段时间里,带领全班同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现将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总结

我是2008年9月2日正式接手08旅游管理班的。有了第一个学年的接触和磨合,我和班级同学建立了很好的师生联系,在此基础上顺利开展我第三学期的各项班级工作。

本学期的时间跨度较长,从9月份开学,直到1月底结束,共有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在这不短的时间里,我和班级同学共同进步。

1. 班干部的任职。

(1)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我将班干部队伍进行微调,尽量做到各尽所能,考虑到季静漪同学工作认真负责,对班级事务非常热心,增其为班级督导员,负责班级所有事务的监督。空下纪律委员一职,由刘兆娜同学担任,虽其有部分缺点,但是非常具有领导才能和班级威信,因此在她的带领下,班级纪律明显有改进。

(2)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使自己的才能得到锻炼。有三个学生参加了“红色贝雷帽”活动,其中,狄欢同学作为先进分子还荣登苍梧晚报。

2.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班级纪律教育。让每一个人认识到:人不能总是为自己而活着,为人处事也要为他人着想;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要有奉献精神;要热爱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同时,我也通过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纪律观念教育加强学生的纪律观念。

3. 经常召开班干部的会议。班干部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干力量不可忽视。我每月召开一次班干部会议,通过会议加强班干部和班主任的沟通。在会议中,班干部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对班级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通过班干部会议来进一步的制定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也可以了解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

4. 不定期检查宿舍。对于学生来说,在学校里,除了教室,寝室则成为其第二活动场所,我采取抽取每个宿舍的舍长及部分宿舍成员和我一起检查宿舍的方式,对每个宿舍进行评比,选出每个宿舍的最佳床铺,并予以表扬。

5. 组织好每一次班会课。对于一个班级来讲,单靠平时的管理也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效果,所以我非常重视每一次的班会课。从选班会课主题,到积极认真的进行班会备课,再到上好每一节班会课。我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班一学期以来,召开了不少的主题班会课,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教育,学生的纪律、卫生养成教育,学生的考试动员、学生的安全、稳定教育等。

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从班级管理中也获得了不少的管理心得。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 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班级中发现问题时,我总是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每次把学生喊到办公室时总是让其坐在我的旁边,我告诉他们“让你坐着就意味着我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你可以把我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看待,而不是老师”。在和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我有时候也谈一些自己读书时的困惑,而自己当时是如何处理,结果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通过对比自己和学生的行为,来进一步告诉他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同时,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学会认真的听学生讲完自己的困惑,要让学生明白:老师没有放弃他!老师真的想帮助他!不要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面前讲话有压力。而放弃和老师心灵沟通的机会。

2. 多去班级转转,尽量发现新的情况。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出问题就出在下课,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就有必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去教室转转。

3. 对班干部工作的支持和增强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作为中专生而言,正处在未成年和成年人的过渡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这样一来就给班干部的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很多班干部因为班级的调皮学生不听其管理而辞职。因此,作为班主任就要积极的支持班干部开展日常工作,为班干部在班级树立威信。使班干部成为班级管理实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班干部与班级学生发生冲突时,要考虑到班干部的特殊性进而进行处理。

在对班干部支持的同时也要增强班干部的服务意识。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懂得如何去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因此,作为班主任来说,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以便使班干部更好的融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去,要让班干部懂得自己是一个“服务者”,自己的工作就是“为班级学生服务”,而不是一个管理者,去管理训斥其他学生。

4.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做为班主任,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等,单纯的依靠自己的平时发现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很有必要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可以更好的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性格,可以了解学生一些不为他人所知的事情,也有利于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更好的处理学生问题。

5. 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要具体学生具体对待,切忌对学生“一刀切”。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和处事方式。如果对待每一个学生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必然会造成学生的不服管教。因此,我认为对待学生要具体对待。

6. 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针对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去具体解决而想办法,我认为好的方法可以解决许多问题,而一个好的办法只能解决一个问题。对于学生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能想出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有一个航标,如果单纯的每遇一个问题,就去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这样的想法:老师每次只是会处理这一个问题。这样,作为班主任,在后面的工作中很难进一步杜绝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在处理部分新问题的方式上还不太成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积累,继续向其他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以更好地履行班主任职责。


"高一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