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教案
故都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故都教案、故都教案范文大全等内容,帮助大家对过去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更多故都教案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
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都会接触到很多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资料的种类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故都的秋教案锦集10篇”,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故都的秋教案(篇1)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
材料一:孟郊《秋怀》
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 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
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
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
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
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
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二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这里的秋
查看更多>>2024.04.17 故都教案
栏目小编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大家准备了今天的“故都的秋教案”。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写教案课件也并不陌生。 良好的教学课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知识点和概念。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哦!
故都的秋教案(篇1)《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是郁达夫的一篇典范的抒情散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本单元的大标题是“走进自然”,通过学习本篇散文,引领学生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清晰明了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那么从学生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处于高一下学期,他们已经适应了高中生活的节奏,但是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方法,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也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的地方。
知识与技能: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
依据课程标准、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本文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法。配合创设情境法、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法,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才是最关键的一步。接下来我重点说一下我设计的教学过程:
好的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我将通过多媒体播放秋日风景的优美图片,让学生在感受秋日美景。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秋天的印象,进而引出课题——《故都的秋》。
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清楚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形成了阅读期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看更多>>2023.08.27 故都教案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上课的知识点,老师需要预先准备教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老师还需花费一些心思。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保障之一。那么,如何编写一份好的教案课件呢?经过反复磨练和修整,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终于完成了这篇“爬天都峰教案”。希望这对你有所帮助!
爬天都峰教案(篇1)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2、体会: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2、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尤其是最后一次对话。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中描写天都峰山势部分。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段话有几句?突出了天都峰的什么特点?
2、指名读第一句,说说你从哪儿看出天都峰的高。要求抓住以下词句理解:(小黑板出示)
“抬头望”:说明“我”还在山脚下,不抬头看不到峰顶。
“啊”、“哩”表达了“我”的赞叹,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我”爬得上去吗?”——这是个疑问句,对能不能爬上天都峰,连自己也产生了怀疑。通过这个怀疑进一步表现出了天都峰的高。
3、指名读第二句,理解天都峰的陡。
重点理解“从天上掉下来”和“真叫人发颤”。
4、小结。
这一段作者对天都峰高和陡的描写,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爬天都峰非常不容易,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是不行的。
(二)、讲读课文3—5自然段。
1、指名读“我”和爷爷的对话。
2、从“我”和爷爷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通过对“也”字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这一老一小都对对方能爬上天都峰都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我们仔细一想,这个“也”字还含有“羡慕”和“敬佩”的意思。
3、从文中的两个“点点头”中你又体会到什么?(都从双方身上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4、小结。这一老一小在相互精神鼓舞下,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三)、讲读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表明爬山艰难的词语。
(“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
通过这些词语体会爬山过程的艰难,尽管山势又高又陡,但他们不怕困难,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凭着努力向上攀登的精神,“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都峰。
2、指导朗读。
3、小结。三代人战胜各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查看更多>>2023.10.23 天都峰教案
非常荣幸为大家带来一篇有关“故都的秋课件”的好文章,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参考信息供您查阅。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
故都的秋课件【篇1】一、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纷纷开始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探求。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就好像是塞林格笔下的“麦田”:有一群孩子在课堂“麦田”里自由自在地游戏、狂奔、乱跑,新的活动不断生成。教师就是站在那“麦田”悬崖边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麦田,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就把他捉住,不让一个孩子掉下“悬崖”,不让学生迷失于“课堂生成”。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致和开发性学习的欲望为起点,课堂上适度发挥主导作用,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点拨,对于学生生成的单一的信息资源,透过追问补充的方式将他们带到思维的边缘,让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二、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的教学资料,具体编排在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抒情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透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融化在一齐,表现出故都之秋的特色和作者的独特感受的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阅读潜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将本文分为两课时来学习。第一课时从资料和背景方面研读文章,感悟探究作者情感;第二课时从语言和艺术手法方面,体察作者情感。这是第一课时的设计方案。
三、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散文,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潜力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色,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潜力。
五、本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查看更多>>2023.12.03 故都课件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大家都在谈论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的过程中,让人读了之后眼前一亮。此时可以写篇读书心得,叙述下这本书最戳到自己的情节,和从中领悟到的一些感想,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有关“故都的秋读后感”的知识点,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收藏它...
2024.03.15 故都的秋读后感
笔者将带您深入探究“怎么都快乐教案”事背后的故事,跟随笔者的步伐一同探索。对于每位教师而言,上课前完善教案和课件都需要不少心思和时间。教案是一个教师授课的重要表现,代表着其教学态度和能力。相信阅读本文,您一定能够发现所需的内容!...
2023.05.18 快乐教案
下面小编为您带来了“故宫博物院》教案”的相关内容,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循序渐进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2023.04.19 故宫博物院教案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幼儿园故事教案”所蕴含的含义和故事背景,那么请不要错过我们今后不断提供的相关内容。作为一名教师,每堂课都要精心准备教案课件,教案课件的撰写能力是每位教师必备的基础技能之一,撰写出高质量的教案更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
栏目小编为您搜集了有关“听故事的教案”的最新资讯一起来看看吧,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写好教案,课堂教学更有效。...
2023.04.22 故事教案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在我们想要创作一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将接触到的好词佳句记录摘抄下来,这些好词佳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那么,你知道哪些优美的好词佳句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旅游的文案40句”,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1. 成都,一座让人流连忘返的城...
2023.04.26 成都旅游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