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溜烟儿的走了,在忙碌又充实中结束了上一阶段的工作,不能忘记的是对工作进行总结,总结是为了更好的准备,成为更好的自己,完善自我工作能力。工作总结可以分成哪些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局工作总结范文”,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气象局工作总结范文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局工作总结范文,请大家参阅!
一、xx年上阶段工作总结
(一)强化气象灾害防御技术支撑
1、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在今年1月19-26日寒潮及雨雪冰冻天气、3月8-11日寒潮、5月-6月的两次暴雨,6月6-7日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等灾害性天气中,我局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xx发布等媒体,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截止目前,累计发布(更新)各类预警信号34次,其中暴雨6次、雷电5次、大雾4次、道路结冰5次、暴雪2次、寒潮5次、霾7次;预警(决策)服务短信(含农民信箱)120余次200万条。
2、优化各项气象服务
制作发布《重要天气情况汇报》1期和《气象内参》15期,新闻媒体天气预报6期,农业气象预报服务57期。在春运、防汛、地质灾害防治、五水共治等方面做好气象保障服务,认真做好“春节”、“清明”、“五一”,“两考”重要时期气象服务。
3、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积极与省、市气象局对接,推进气象事业“十三五”规划。上阶段新增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个交通自动气象站,1个农业气象站。启动暴雨强度公式编制项目。与县环境监测站协商开展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1-5月晴雨预报准确率居xx前茅。
(二)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管理职能
1、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防雷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与县安监局联合下发文件,开展专项整治。二是严格把关施放气球资质审批及气球施放安全。三是强化人工影响天气队伍,对人影作业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实地勘察,确定人影作业点。
2、落实社会管理职能
第一,加强监督检查。与全县易燃易爆场所签订防雷安全责任书,落实第一责任人。在春夏之际、节假日前夕对全县防雷重点单位的防雷装置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年初公布的100家防雷重点单位,上阶段已完成57家单位的年度检测,存在问题32家,截至目前整改完成26家。
第二,加强预警发布。年初发布xx年度雷电监测公报,设置雷电监测点,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体多渠道发布雷电预警信息。
第三,加强宣传。通过雷灾调查、安全检查、文明结对等活动,开展雷电灾害防御、气球施放安全等科普知识宣传。xx月底召开气象信息员培训会,进行气象知识和防雷减灾知识的培训。
(三)完善气象审批服务改革
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改革要求,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及时清理和修订相关文件、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上阶段完成防雷装置设计审核38件,防雷装置竣工验收28件,联办件10件,施放气球资质审批1件,气球施放审批3件,气象证明开具5件。
(四)做好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
1、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制定“两学一做”实施方案和年度学习计划,每周一次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xx月底全部党员完成手抄党章。全体党员赴“郑义门”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并收看了廉政动漫片《郑义门》。以做好气象“店小二”的精神,组织干部职工“找短板”。
2、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和综合检查
对照“八项规定”,我局对行政审批、防雷制度落实、气象收费情况、采购程序、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经费开支事先审批程序未到位,存在未事先审批或审批后补的现象,已责令相关责任人整改,其他方面均未发现不符合“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5月份对局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月底全面完成清查工作。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一是在办公楼内墙悬挂廉政文化书法作品;二是新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三是多形式开展第29个职业道德教育月和第15个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
二、下阶段工作思路
1、深化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四个全覆盖县”建设
按照“气象业务现代化、气象服务社会化、气象工作法制化”要求,深入推进“气象灾害监测全覆盖、气象灾害预警全覆盖、气象信息传播接收全覆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全覆盖”。加强部门间合作,提升气象监测和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水平,逐步形成多灾种、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监测网;提升气象综合业务能力,实现气象精细化预报;提升气象信息传播时效性,完善预警传播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覆盖面。
2、继续推进暴雨精细化工程建设
加强部门合作,建成突发暴雨监测系统、精细化暴雨预报系统、暴雨次生灾害风险预警和评估系统、预报预警发布系统、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支撑系统,建立逐小时、精细化、定量化、网格化的雨量监测预报预警产品体系。
3、逐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
紧跟县政府的行政审批改革步骤,做好与上级气象部门的对接,有力推进我局行政审批改革,做到程序简便、制度规范。
4、重点抓好气象服务。
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开展气象公共服务和气象为农服务。坚持每一次过程不放过,加强业务值班,提升业务能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县气象局春季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入春以来,我局根据上级气象服务工作指导精神和安排,召开专门会议,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和部署了今年春季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充分领会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中“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认真贯彻业务体制改革的精神,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高科技优势,努力做准做好各项天气预报和气象情报,搞好今年春季的气象服务工作。现总结如下:
从3月份开始,我局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安排部署春季气象服务工作,根据当前农田土壤墒情、近期气候概况,结合春季易发生的多种灾害性天气,屯留局加强布署,周密安排:。一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重大气象服务、突发性事件气象保障服务准备工作;二是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及时制作发布春播期气候趋势;三是认真做好春季低温冷冻灾害性天气服务工作,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等有关的部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预报;四是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
在春播期,屯留气象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春播期气象服务。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天气会商,对春播期天气演变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二是加强春耕期间土壤墒情监测,密切监视旱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三是对春季可能出现的旱情,提前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四是加强各种设备维修维护,确保监测和预报工作正常运转;五是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决策服务和专题预报的针对性、及时性,全力以赴地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工作。
气象局2020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工作总结
一、积极落实局市合作协议,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20xx年12月1日,市政府与省气象局签订了《全面推进XX气象现代化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与全省气象现代化同步,到 2020 年建成适应XX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近一年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1.气象监测预报水平稳步提升。新一轮局市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以来,新增国家天气站14套、落地升级13套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升级14套单雨量站为四要素站、新建4套生态气象站和2套负氧离子观测站、共享为海绵城市建设在主城区布设的6套自动气象站资料,专业气象观测网络建设逐步发展。气象预报预警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建立了以MICApS和预报预警一体化业务平台为基础的气象预报技术支撑体系,国、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先后投入业务应用,短期天气预报、气象灾害短临预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有效,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灾害性天气预警发布准确率提升至100%,各类预警信号时效性提前至30分钟。气象预报时空分辨率达到1小时和1公里,基本实现重大灾害性天气不漏报。
2.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初步确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格局,修订印发《XX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有效落实。XX市突发事件预警发布中心建设项目写入《XX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实现应急办、国土、环保、安监、武警、人防等17个部门接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
3.公共气象服务更加普惠智能。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针对性地开展 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以及高考、中考、池马等重大活动期间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取得积极的社会效益。认真开展各类宣传科普活动。连续多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保持86%以上。
4.气象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先后完成多项科研项目研究并投入业务应用,其中《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的XX市气溶胶分布研究》项目获得20xx年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2项科研项目获省局立项,3项在市科技局立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5.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结出硕果。坚持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活动,20xx年联合市总工会、市人社局等部门开展XX市首届气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市气象、民航和部队共9支队伍近30人参赛,2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6人获市级业务技术能手。在安徽省第十届气象业务技能竞赛中取得佳绩,市局获优秀组织奖和个人全能二等奖,1人获省级业务技术能手光荣称号;1人代表省气象局参加全国竞赛,并获得成绩证书。
6.气象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完善市县局执法人员队伍建设,3人参加20xx年全省气象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培训并通过考试获得执法资格。建立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制度,组织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查工作。组织全市气象系统20xx-20xx年行政执法案卷自查;开展《气象法》立法后评估调查工作。完成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实施清单编制,3项其他权力纳入了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
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亮点和主要成效
1.基层台站面貌进一步改善。通过落实局市合作协议,全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逐步达标,气象现代化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国家气象观测站完成台站搬迁,XX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及东至、石台气象预警中心建设完成投入业务应用,青阳县气象预警中心正在室内装修和业务系统建设,年底建成投入业务使用。
2.生态环境气象服务工程稳步推进。《XX市优良生态环境保护气象服务工程》项目已列入XX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省气象局和市政府大力支持生态工程建设,省气象局领导和专家多次指导项目建设的和业务能力建设,并支持相关科研项目落户XX。市政府积极落实建设用地并给予政策支持,目前,XX市大气环境监测示范站已建成,石台县大山村大气生态环境观测站也已建成,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开展茶叶梯度气象观测。
按照全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关于绿色发展,保障生态建设和气候安全的部署和要求,市气象局强化生态气象保障,开展全域生态气象保障服务,积极推进天然氧吧和避暑旅游创建工作,其中20xx年石台县获中国天然氧吧荣誉称号、20xx年青阳县莲峰云海旅游景区入选第一届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20xx年东至县泥溪镇获得第二届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认定;与环保部门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气象科技支撑。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们将落实局市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一体化生态、旅游气象观测体系和智能型信息管理体系;完善预报预测体系和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气象服务全面融入XX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着力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气象防灾减灾保障能力和水平,气象事业发展运行保障能力达到省内同期先进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气象现代化。
1.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依托市、县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增加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内涵,完善制度保障。搭建系统运行硬软件支撑平台,加快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向基层延伸,建立统一、权威、畅通、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形成覆盖全市的预警信息综合发布体系。
2.继续推进XX优良生态环境保护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服务需求,完善生态环境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综合影响评估体系。在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皖江湿地生态气象环境观测系统,充实完善农田、山地等小气候观测系统。
3.开展XX市气象大数据综合应用能力建设。落实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协调辖区内国土、水利、林业、农业、航空、环境、公安等相关行业气象数据汇交共享,建立统一的气象大数据环境。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发适应公众需求的智慧型气象服务产品;加强以位置服务、智能定向信息发布等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手段建设,建立全媒体融合发展的信息传播体系,形成多方式、广覆盖、无缝隙的智慧气象服务模式。
某县气象局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南通市气象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气象事业新跨越。同时以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为重点,扎实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狠抓业务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将今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1、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在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做到了规定动作一个不少,自选动作力求创新。一是动员早、要求高。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全县动员大会后的第二天,我局就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对学习活动提出了总的要求和部署。二是打好基础,务求真学。利用每周六上午时间,局领导班子给全局人员上党课;组织全局人员参加理论考试,以考促学。三是积极讨论,认真交流。人人撰写心得体会文章,组织心得交流。四是开门纳谏、倾听民意。通过局领导下基层调研、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五、通过邀请县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及观察员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对十六大以来气象事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和反思,特别是自查了机关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刻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确定了今后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推动科学发展在县级气象部门的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努力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公共气象业务工作质量维持较高水平。地面测报质量稳定、公众预报准确率高,既没有漏报、也没有空报重大灾害性天气。地面测报没有出现错情,保持了地面测报多年无错情的良好局面。地面测报质量稳定、公众预报准确率高,既没有漏报、也没有空报重大灾害性天气。到目前为止,业务质量未有出站错。1-7月份发布的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公众天气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3.4、93.0和90.6。
3、气象服务取得显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来,我局始终气象预报服务放在一切气象服务工作的首位,今年1月9日、19日和11月9日的大风警报、1月22日和11月1日至3日的寒潮警报、6月29日至30日、7月22日至23日和8月10日的暴雨警报以及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的预报。 等多次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我县海洽会期间的精细化预报都十分准确、并且服务及时主动,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1、沿海测风塔建设高质量如期完成。为全力配合做好江苏沿海风能资源的普查工作,我局主动与建设单位配合,圆满完成了测风塔的选址与建设任务。其中70米测风塔于今年2月份在掘坚闸附近建成,100米测风塔于今年3月份在东凌建成。建成后测风塔运行情况良好。
2、为做好南通海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广播电台数字接收机进渔村、上渔船的工作,我局积极与县政府、县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为下一步的工作起到铺垫作用。
3、不断拓展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警报系统、96121、兴农网站等信息发布功能,使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提高全社会应对和防范气象灾害的能力与水平。
三、加大气象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各界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nb
sp; 开展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围绕这一主题,我局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周密部署,通过设立咨询台、召开全局人员座谈会、开放台站、悬挂横幅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向社会公众宣传了气象,普及了气象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同时,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部署,按照上级要求和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四、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做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1、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局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出台帮扶企业优惠政策。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运行质量下滑,新报建的工业项目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为了帮扶工业项目,我局将窗口防雷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下降30%,为我县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
2、制定和完善了防雷技术服务收费和防雷产品采购制度。根据中国气象局和省、市气象局的相关文件规定,我局及时制定了防雷生产资料采购管理制度和防雷技术
中国服务收费减免审批制度。为加强领导,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为规范防雷减灾工作和有效遏制腐败现象奠定了重要基
2020年县气象局春季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入春以来,我局根据上级气象服务工作指导精神和安排,召开专门会议,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和部署了今年春季气象服务工作的重点,充分领会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中“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理念,认真贯彻业务体制改革的精神,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的高科技优势,努力做准做好各项天气预报和气象情报,搞好今年春季的气象服务工作。现总结如下:
从3月份开始,我局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安排部署春季气象服务工作,根据当前农田土壤墒情、近期气候概况,结合春季易发生的多种灾害性天气,屯留局加强布署,周密安排:。一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好重大气象服务、突发性事件气象保障服务准备工作;二是把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放在首位,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及时制作发布春播期气候趋势;三是认真做好春季低温冷冻灾害性天气服务工作,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等有关的部门提供专题气象服务预报;四是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气象服务工作。
在春播期,屯留气象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春播期气象服务。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天气会商,对春播期天气演变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二是加强春耕期间土壤墒情监测,密切监视旱情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三是对春季可能出现的旱情,提前做好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工作;四是加强各种设备维修维护,确保监测和预报工作正常运转;五是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加强决策服务和专题预报的针对性、及时性,全力以赴地做好春季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