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农业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9.21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韶光易逝,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过去了,虽然既辛苦又忙碌,但也收获了很多,此时就该进行一次总结看看自己的工作情况了。写好工作总结,可以清晰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如何突出重点来写工作总结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县农业局作为县政府主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成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技术推广、病虫草害防治、科技信息服务、农业执法、农资打假等方面工作。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成效。
一、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
1、项目建设情况:一是总投资674万元的玉米良繁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任务的80%,明年上半年可按时接受省验收;二是投资330万元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建设项目落实了建设地点,已完成图纸设计和审批,已进入招投标阶段;三是国家总投资120万元的沼气池建设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今年完成375个沼气池建设任务;四是完成了总投资10万元的农机节水机械补给项目的实施。国家总投资125万元的农机装备项目已批准实施;五是国家总投资150万元的优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已按时完成实施任务;六是总投资450万元的标准良田建设项目国家批准实施。
2、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我局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洽谈项目5个,其中4家企业到我县多次考察了解投资事宜,目前已有两家企业签订投资协议,一是益海粮油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0xx万元,现已进入征地程序;二是广州客商建设食用菌蔬菜加工厂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现已进入选址阶段,近期项目总经理李世文将率团来我县洽谈征地事宜;三是邢台客商投资200万元建设高效蔬菜种植园区项目已开工,预计年底前可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二、积极围绕“一带二线三区”开展工作
为加快“一带”高效农业发展步伐,农业局把发展“一带”高效农业种植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入城关、大屯、永福庄三个重点乡镇有关村进行宣传、培训,并聘请邢台农校连进华高级讲师为技术顾问,从三月份开始就在城关镇会议室召开有关乡村干部和种植能手参加的培训会,进行宣传发动;二是为加快发展步伐,我局把“一带”所涉及到的非蔬菜种植村列入优质粮食良种补贴区,发展优质粮食生产;三是对蔬菜种植村实行免费技术指导服务,实行蔬菜新品种引进、示范补贴。今年以来,共引进西红柿、甜椒、黄瓜等新品种8个,进行了示范种植。
三、农业结构调整工作
1、优质粮食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8万亩优质小麦亩产平均达503公斤,总产可达19万吨。全县36万亩玉米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达540公斤。小麦、玉米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优质玉米播种面积达25万亩,并示范种植了粘玉米等加工专用型新品种。由于我县优质粮食生产取得较好成绩,我县和其它地市7个县被省农业厅推荐为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先进县。
2、蔬菜生产面积进一步扩大,并取得好收成。
一是去年新上大棚种植,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取得高产,特别是出口西红柿价格高于去年并且畅销,亩效益达万元以上,最高亩效益达1.5万元;二是今年大棚菜和陆地菜面积继续增加,全县新增洋葱、土豆、大葱、各种瓜类等露地菜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新增大棚500余个;三是新引进辣椒、西红柿、黄瓜等新品种10余个,在东盟台、北甘寨等村进行示范种植获得成功,效益显著。蔬菜工作得到省、市农业部门肯定,省农业厅三位厅长、5位处(站)领导和市政府任市长、市局主要领导到*县指导工作,并被省厅确定为蔬菜重点支持县。
3、间作套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全县推广棉花与土豆间作、棉花与西瓜间作、棉花与甜瓜间作、棉花与绿豆间作等多种高效间作套种模式,面积达万亩以上,效益显著。据调查,棉花与土豆间作亩纯增收入900元,棉花与甜瓜间作亩增收700元,棉花与西瓜间作亩增收1000元左右,棉花与绿豆间作亩增收300元。
4、特色种植发展较快。
一是全县完成红薯栽植面积达5000余亩,并引进试种了黑色红薯等新品种;二是继续推广麻山药、芦笋种植,全县种植面积达1200亩;三是食用菌栽种延长时间,主要是推广耐高温品种和基料综合利用,不但上市提前,而且成本降低,效益增加。明年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四是杂粮种植,引进示范张杂谷1号杂交谷子新品种,亩产达1000斤,米质好,市场畅销,并引进试种了大豆等新品种。
四、服务工作
一是下乡开展配方施肥工作,培训农民1.5万人次,为农民免费提供配方施肥技术和推广应用配方肥35万亩次,免费化验土壤1500余份;二是下乡开展技术培训125场次,培训内容有小麦、蔬菜、棉花等栽培管理技术,印发技术意见1.5万份,三是培训、宣传、指导全县沼气池建设技术,全县全年完成沼气池建设1600余个;四是聘请和引进省市专家6名到我县讲课10场次,现场指导45场

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第2页

次;五是按时完成了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工作和农机新品种引进推广示范工作;六是及时准确搞好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工作,印发病虫情报8期和防治意见120xx余份;七是组织菜农到山东寿光、青州学习参观3次,100多人次。并与山东青州县农业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免费引进蔬菜新品种。八是农业信息服务和农经工作,做到及时免费为农民网上发布优质农产品种植技术和销售信息1200多条,免费查询高效种植信息150多次,及时接待农民技术咨询1300人次,接待和处理农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6起,接待答复农民反映农村财务问题两起。
五、农业执法和农机安全工作
一是农资市场管理工作。全年下乡开展农资市场清理5次,查处违禁农药销售案件两起,查处不规范种子、农药销售案件15起,与农资经营农户签订安全责任合同130余份;二是农机安全工作。为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今年以来,深入田间地头检查安全生产5次,全年发放农机安全驾驶通知20xx份;三是全年8次深入重点蔬菜生产区宣传、培训和检查无公害生产情况,并为大棚菜种植农户发放了无公害种植明白卡、田间管理记录本挂在大棚内,进一步提高菜农无公害生产意识。今年以来,省、市和我县共20多次抽检蔬菜质量,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受到省、市肯定。
六、明年工作思路
针对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特色产业不明的问题,20xx年农业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三大基地和一项工程开展工作:(一)下大力进一步扩大三大基地生产面积,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种植。一是蔬菜生产面积增加2万亩,总面积达到15万亩;二是食用菌生产达到5000万袋,年产量达到2万吨规模;三是优质红薯为主的杂粮生产基地面积达到一万亩,年产量达到3万吨。(二)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农民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做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以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农村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对全县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明年计划培训农民1万人次,培养1000-20xx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加大农业科技引进示范力度。进一步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和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推广,结合我县确立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抓好三个示范园区建设,即建设一个较高层次的蔬菜高效技术示范园、一个优质红薯育苗园、一个蔬菜新品种和新设施展示园,进一步展示现代农业前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带动作用,努力扩大先进科技的覆盖面。(四)下大力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在搞好标准良田、生物预警、良种补贴、农机装备、沼气池建设、蔬菜和食用菌等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局将继续加大力度争取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项目资金,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我县优惠政策和自然条件优势,吸引国内外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向我县农业领域流动,为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生产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引进一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同时要积极宣传引导和教育农民参与土地合理化流转,参与规模化种植,提高劳动生产率,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五)选派8名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下乡分包三个基地和一个工程,实行基地效益与服务挂钩的办法,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六)积极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协作,围绕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优质杂粮基地,引进两名拔尖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12项(个),认真搞好普及推广和技术更新,加快我县农业发展步伐。


*县农业局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2020年农业局20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思路


20**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业厅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动力,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克服了历史罕见的洪涝和低温雨雪凌冻等特大自然灾害,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农业抗灾减灾成效突出。全市共投入冬季农业开发资金1518万元,完成冬农开发392万亩,超计划4.5%。由于特大雨雪凌冻灾害影响,346万亩农作物受灾,占种植面积的88%。灾情发生后,全市农业系统紧急动员,全力开展抗灾减灾工作,一是迅速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及时向省、市汇报,由于灾情汇报及时,争取了中央和省级救灾资金3400万元;二是及时印发了“XX市粮食作物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等六个技术方案,并先后派出7个技术指导服务组,对各地的灾后恢复、春耕生产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抗灾减灾取得了明显成效,春粮食损失由预期的70%降至为27%;小春油菜籽损失由预期的72%降至为14.1%。

2.粮油生产稳步增长。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市粮食作物播种820万亩,比去年的775万亩增加45万亩,增5.8%;预计全年粮食总产达22.55亿公斤,比去年的21.97亿公斤增加5800万公斤,增2.6%。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06万亩,产量2.24亿公斤;秋粮播种面积614万亩,产量 20.3亿公斤;油料种植76万亩,产量达7774万公斤。全市八项重点农业科技措施的推广961万亩,比去年的916万亩增5%。全市种植业实现产值 92.6亿元,比去年的80.6亿元增加12亿元,增15%。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01元。

3.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同步增长。全市特色产业种植276.5万亩,比去年的252万亩增加24.5万亩,增9.7%,特色产业产值46.58亿元,比去年的32.75亿元增加13.8亿元,增42%。其中:蔬菜178.8万亩,产值27.9亿元(含辣椒32.5万亩,产量3.2亿公斤,产值3.2亿元;生姜23.5万亩,产量3亿公斤,产值3.9亿元;秋冬马铃薯65.8万亩,产量7.9亿公斤,产值5.9亿元;食用菌120万平方米,产值0.8亿元;其它蔬菜57万亩,产量8.6亿公斤,产值10.5亿元)。蚕桑25.1万亩,产茧量1230万公斤,综合产值3.1亿元。魔芋17万亩,产量3.3亿公斤,产值4.7亿元。花卉种植17.2万亩, 产值2.9亿元(含万寿菊15.7万亩,产量2.3亿公斤,产值1.38亿元;鲜切花1.5万亩,产鲜花6亿枝,产值1.52亿元)。中药材12万亩,产值2.15亿元。水产养殖面积26.4万亩,水产品产量6.2万吨,产值5.8亿元。全市农业六大特色产业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规划目标任务。

4.农村劳务产业进一步壮大。全市新增转移就业人数达11.2万人,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达125万人。教育培训完成223062人,其中,职业学历教育完成8936人,职业技能培训27029人,实用技术培训138480人,阳光工程引导性培训完成48617人,培训后转移就业人数达67339人,预计20**年转移就业总收入将突破百亿元。

5.科技样板工程示范活动成效明显。结合全国“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市农业局提出并广泛开展“科技样板工程示范年”活动。全市共建立了46片粮经作物“百千万”高产创建示范区21.6万亩,示范区共涉及27个乡镇、46个行政村,农户2万户、受益群众7万多人,实现了各级有样板、每个产业有样板。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全市农业系统广大科技人员以集成、配套、创新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将高产创建与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做到“三定三配套”,即:定标准,定产量,定人员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措施集成配套,科技人员的工作绩效奖惩配套。狠抓高产攻关示范建设,实现了高产示范区良种覆盖率 100%,测土配方施肥100%,科技措施普及100%,使全市粮经作物单产取得了新的突破,带动全市大面积粮经作物增产增收。

6.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一是龙头企业引进培育成绩突出。全市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了全市零的突破。二是龙头企业经营情况良好。全市8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85522万元,销售收入226111万元,利税总额10137万元,上交税金3472.24万元,净利润7568.48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加工222268 吨,实现产值108200万元,出口创汇1108万美元。三是品牌培育及市场开拓成效显著。XX市宣泰火腿有限公司生产的宣泰牌宣威火腿被认定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填补了全市无国家级名牌农产品的空白。四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运行良好。万寿菊种植项目和罗非鱼养殖项目顺利通过省市验收,沾益、罗平两县申报农业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项目获得批准。

(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1.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累计新建高稳农田约188万亩。完成20**年省级下达的1万亩高稳产农田建设项目和1.5万亩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项目,2.5万亩高稳农田建设和粮食安全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XX县以工代赈项目和国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成高稳农田1.07万亩。成功申报 20**年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完成《XX市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规划》编制工作。

2.农业机械化迈出新步伐。一是农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争取到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970万元,带动农民投资2235万元,受益农户2000户,新增农机总值3800万元。全市农业机械总值达11亿元,比上年增加0.5亿元,增长4.2%;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2亿瓦特,比上年增加0.3亿瓦特,增长 4.7%。全市有大中型拖拉机7968台,微耕机4881台,联合收割机109台,农用载重汽车5049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1572台排灌动机械 13945台。二是农机作业量明显增长。机械耕耙完成215万亩,比上年增长11.6%;机械播种11万亩,比上年增长0.9%;机电灌溉43万亩,比上年增长17%,机械收获11万亩,比上年增长20.9%。三是产业与农机配套快速推进。市烟草公司累计投入农机补贴1000万元,补贴农户购买大型拖拉机 200台,旋耕起垄机100台,烤烟移栽机20台,加快了产业与农机配套发展的步伐。

首页 1 2 3 4 尾页

转贴于

(三)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是科研合作不断深化。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XX省农业科学院、XX农业大学开展了玉米品种多点试验研究、玉米良种培育协作、新品种抗性鉴定评价协作,搭建起较高水平的院所校合作平台。

二是良种选育有新突破。5个玉米新品种进入国家玉米品比试验,引进30多个玉米新品种开展试种鉴定和区域性试验,承担国家级试验品种138个,省级试验玉米品种39个,市级试验品种191个。推荐5个玉米品种报请省级审定,筛选出3个有苗头和推广前景的油菜新品种。全市农作物新品种试种鉴定、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代表性均较高,在省内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效应。盐溶蛋白电泳技术成功应用于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水稻花培育种工作有序进行。开展不育化制种和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技术的尝试取得初步成功。

三是科技应用与创新并举。粮油生产重点推广八项科技措施,特色产业力求创新和突破。万寿菊:科技与产业配套不断加强。开展了新品种选育、肥料配比试验、栽培密度试验、熟制改革等工作,可望选育出抗倒伏的矮化品种和生育期短的品种,引进了5个优良新品种,筛选出更加合理的栽培密度和肥料配比,并初步掌握了种植两季万寿菊可行性技术;魔芋:开展了软腐病防治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施药时间和最佳种植种球。完成了10万粒魔芋原种繁育工作,为一级种芋繁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测土配方施肥全面展开。制定54个施肥配方,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2万亩,制定54个施肥配方,建成化验室1849平方米,分析土样和植株样 7614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试验312组和新型肥料试验60余组。五是农业科教工作取得新成效。宣威、会泽、陆良、富源获准20**年部级新型农民培训项目。

(四)农村经营管理稳步推进

一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引导农户自愿互换、鼓励实行规模生产,签订土地流转合同9944份,同比增加40%;流转面积达4.83万亩,同比增加 2.17万亩。二是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全市共获中央、省农资综合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水稻良种补贴、购机补贴、37668.39万元,人均71元。三是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全面铺开,实行“双代管”的乡(镇)和会计集中办公的乡(镇)突破100个,农村村务透明度明显增强,村民委员会全面开展了正常的村务公开工作。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至今已有35家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五是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成效明显。18个村实施省级财政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58个村启动村容村貌整治项目。

(五)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品”认证有新进展。77个产地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20**年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8个,比上年增8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40 个,比上年增18个,产地面积达353万亩,累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6个;绿色食品认证19个,比上年增1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比上年增 5个。

(六)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强

农业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宣传政策、落实措施、生产发展等方面,共报送农业综合信息1388条,被各级采用544条。三是以“农信通”为载体,共发布农业短信1548条,推进了农业信息入户工作。合作制作“珠源大地”电视专题8期,农业工作宣传力度明显加大,宣传渠道进一步拓宽。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开展上传视频文件试点工作,各县网页视频文件陆续上传,“数字乡村”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通过已建成的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发布本地产业、特色产品等信息,宣传了产业发展,提供了供求信息,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七)依法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农资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查获假劣农药7.3吨,查处违法种子30130公斤,查获假劣肥料454.6吨,立案查处132件,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假劣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等有关知识。启动“12316”农业公益投诉电话试点工作,做好毒鼠强和高度高残留农药的监管工作。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对蔬菜基地、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抽样监测、不定期抽检,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指标以内。三是加强渔政执法管理。认真查处渔业污染事故。受理并妥善处理了渔业污染案件15起,维护了渔民利益。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行动,加强渔业船舶监管,保障渔业安全生产。四是加强农机监理。培训了46名农机执法人员和32758名农机从业人员,加大了农机年检工作力度,开展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农机安全示范”、“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了农机安全大检查、农机监理执法检查。农机事故率、重伤率、死亡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范围内。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开展了稻飞虱、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监测,共发布病虫害简报69期,完成100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任务。完成植物及植物产品调运检疫1560批次,18 万吨,产地检疫20.56万吨。六是农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沼气池建设完成4861户,占13.8%。组织申报20xx年度“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26424户,乡村服务网点80个,联户沼气池3个,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6个。完成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农业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及产地周边重点污染源展开调查,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业源的普查。

首页 1 2 3 4 尾页

转贴于

(三)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一是科研合作不断深化。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XX省农业科学院、XX农业大学开展了玉米品种多点试验研究、玉米良种培育协作、新品种抗性鉴定评价协作,搭建起较高水平的院所校合作平台。

二是良种选育有新突破。5个玉米新品种进入国家玉米品比试验,引进30多个玉米新品种开展试种鉴定和区域性试验,承担国家级试验品种138个,省级试验玉米品种39个,市级试验品种191个。推荐5个玉米品种报请省级审定,筛选出3个有苗头和推广前景的油菜新品种。全市农作物新品种试种鉴定、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代表性均较高,在省内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效应。盐溶蛋白电泳技术成功应用于鉴定玉米种子纯度,水稻花培育种工作有序进行。开展不育化制种和雾培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技术的尝试取得初步成功。

三是科技应用与创新并举。粮油生产重点推广八项科技措施,特色产业力求创新和突破。万寿菊:科技与产业配套不断加强。开展了新品种选育、肥料配比试验、栽培密度试验、熟制改革等工作,可望选育出抗倒伏的矮化品种和生育期短的品种,引进了5个优良新品种,筛选出更加合理的栽培密度和肥料配比,并初步掌握了种植两季万寿菊可行性技术;魔芋:开展了软腐病防治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施药时间和最佳种植种球。完成了10万粒魔芋原种繁育工作,为一级种芋繁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测土配方施肥全面展开。制定54个施肥配方,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2万亩,制定54个施肥配方,建成化验室1849平方米,分析土样和植株样 7614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试验312组和新型肥料试验60余组。五是农业科教工作取得新成效。宣威、会泽、陆良、富源获准20**年部级新型农民培训项目。

(四)农村经营管理稳步推进

一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稳定。引导农户自愿互换、鼓励实行规模生产,签订土地流转合同9944份,同比增加40%;流转面积达4.83万亩,同比增加 2.17万亩。二是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全市共获中央、省农资综合补贴、玉米良种补贴、水稻良种补贴、购机补贴、37668.39万元,人均71元。三是农村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制全面铺开,实行“双代管”的乡(镇)和会计集中办公的乡(镇)突破100个,农村村务透明度明显增强,村民委员会全面开展了正常的村务公开工作。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至今已有35家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五是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成效明显。18个村实施省级财政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58个村启动村容村貌整治项目。

(五)农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品”认证有新进展。77个产地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20**年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8个,比上年增8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40 个,比上年增18个,产地面积达353万亩,累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6个;绿色食品认证19个,比上年增1个,有机食品认证5个,比上年增 5个。

(六)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强

农业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宣传政策、落实措施、生产发展等方面,共报送农业综合信息1388条,被各级采用544条。三是以“农信通”为载体,共发布农业短信1548条,推进了农业信息入户工作。合作制作“珠源大地”电视专题8期,农业工作宣传力度明显加大,宣传渠道进一步拓宽。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开展上传视频文件试点工作,各县网页视频文件陆续上传,“数字乡村”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通过已建成的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发布本地产业、特色产品等信息,宣传了产业发展,提供了供求信息,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流通渠道,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七)依法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加强农资监管。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查获假劣农药7.3吨,查处违法种子30130公斤,查获假劣肥料454.6吨,立案查处132件,挽回经济损失百万元。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识别假劣农资、科学使用农资等有关知识。启动“12316”农业公益投诉电话试点工作,做好毒鼠强和高度高残留农药的监管工作。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对蔬菜基地、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抽样监测、不定期抽检,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指标以内。三是加强渔政执法管理。认真查处渔业污染事故。受理并妥善处理了渔业污染案件15起,维护了渔民利益。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行动,加强渔业船舶监管,保障渔业安全生产。四是加强农机监理。培训了46名农机执法人员和32758名农机从业人员,加大了农机年检工作力度,开展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农机安全示范”、“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了农机安全大检查、农机监理执法检查。农机事故率、重伤率、死亡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范围内。五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重点开展了稻飞虱、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监测,共发布病虫害简报69期,完成100万亩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任务。完成植物及植物产品调运检疫1560批次,18 万吨,产地检疫20.56万吨。六是农业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沼气池建设完成4861户,占13.8%。组织申报20xx年度“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26424户,乡村服务网点80个,联户沼气池3个,大型沼气池建设项目6个。完成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农业外来入侵生物调查、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及产地周边重点污染源展开调查,在全省率先完成农业源的普查。

首页 1 2 3 4 尾页

转贴于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xx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以来,在州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农业厅、各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州农业系统认真贯彻州党委、州政府关于“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安排和部署,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陈廷华同志的精神为动力,以党建目标管理为主线,以精神文明为载体,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证,以加强效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弘扬新风正气为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系统大力开展“抓落实年”、“作风建设年”和“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年”活动,发扬农业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光荣传统,在“求实、求严、求学、求新、求好”上做文章,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促进了州直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一年来农业工作回顾

(一)农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总体良好

1.农牧民增收显著。州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6%。外出务工农民32万次人,占州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9%,劳务收入预计达8.7亿元。预计州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851元,比上年净增431元,增长12.95%,其中通过农业方面,人均增收90元,远超出年初制定的250元增收目标。

2.农业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实现了农业工作要实现“八个突破”,通过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促进农牧民增收向“十个方面”要效益,为基层、为群众办“十件实事”的总体目标。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10.84%;完成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11.35%;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726.4元,人均净增50元;自治州以上级龙头企业34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4个;企业申报农产品名牌产品12个,已批准6个。完成正复播面积484.11万亩。已落实和在建项目50个,实际到位资金5327.05万元。新建户用沼气8155户。设施农业完成2.0469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26.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累计制定葡萄、亚麻、奶牛、草业等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发展庭院经济21万户,示范户3万户,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以上目标任务。特色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种子生产田完成10.3万亩。完成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06万亩,推广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丰收增产示范面积75万亩。累计培训农牧民34.95万人次,“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4003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训示范村34个,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10680户。

(二)取得的成效

1.向调整种植业结构要效益,亩效益和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围绕粮食、畜牧、林果、特色种养业四大基地建设,围绕防灾减灾,围绕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和定单农业,围绕区域自然条件、优势和特色调整结构,经济效益比较低的粮食作物面积有明显下降。今年,州直正复播面积计划470万亩,完成总面积484.11万亩,面积增加1.23%。其中,粮食作物283.34万亩,同比增加1.02%,产量预计121.91万吨,增加1.02%。经济作物200.77万亩,同比增长2.42%。产量预计276.77万吨。

----围绕外向型农业,切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实现设施农业新突破。制定了《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伊犁州直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各县(市)也相继出台了设施农业实施方案,并拿出1445万元支持用于设施农业建设。加大培训和督查力度,加速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累计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65个,新技术3项。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通过参加“西洽会”、“新疆农产品展销会”、“哈洽会”等产品推介会,使伊犁州直的特色蔬菜瓜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设施农业计划2万亩,目前已完成2.0469万亩,是历年来设施农业工作力度、发展面积最多的一年。州直设施农业生产总面积7.4万亩,设施农产品产量21万吨,产值3.27亿元,纯收入2.07亿元。

----围绕“三高”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以“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先导,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为突破口,提高特色种植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以高效益为前提,通过一些高效农业示范项目的实施,实现特色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为大力推广“三高”农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龙头带动为发展方向,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就地加工转化升值,订单生产。州直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5万亩以上,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发展“三高”农业已成为州直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现了千元亩效益,结构调

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第2页

整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农业生产发展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八大生产格局。即:以伊宁县为中心的粮食生产区;以霍城县、伊宁县、新源县为主的糖料生产带;以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县、巩留县为主的优质水稻生产区;以霍尔果斯--清水河、伊宁市--伊宁县多浪农场沿线形成红地球葡萄生产带;以新源县为中心辐射巩留县、伊宁县形成的大豆生产区;以新源县、伊宁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昭苏县为主的亚麻生产区;在逆温带形成的以苹果为主的果品生产基地;以尼勒克、昭苏、新源为主的土豆生产基地;以伊宁市为中心、辐射周边西三县形成的外向型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2、向发展精准、循环、节约型农业要效益,实现农村能源建设工作新突破。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管理到位、宣传到位、培训到位、资金到位、服务到位和督查到位,州直各县(市)完成新建沼气池8155座,虽然因国家项目资金到位较晚,建材特别是水泥供应紧张价格涨幅较大,施工队伍不足等因素影响了建池速度,但今年也是近几年来建池数量最多的一年。截至目前,州直沼气用户达17128户,户均节本增效1500元以上,占总农户的5.8%。沼气示范村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50%。沼气池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同步实施,已成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3、向提高农民、农技人员素质要效益,实现农民培训工作新突破。深入开展农牧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培训,乡镇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百万中专生计划”八大培训工程上下功夫。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实施菜单式培训、巡回式培训、保姆式培训、带动式培训、网络式培训、联动式培训“六大”模式。突出开展地域特色种植业、经营管理、联户营销中介、新产品新技术引进、特种养殖业,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培训。大力推进实施“千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技术宣讲行动、“培训促春耕”助农增收行动两大行动。截止目前,州直共累计培训农牧民34.95万人次,其中先进实用技术培训26.35万人次,农民致富技能培训3.64万人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0.53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0.40万人次,农业科技入户0.89万人次,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0.45万人次,乡镇企业技能培训及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1.45万人次,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沼气)0.92万人次,其他0.32万人次,完成培训任务的101%。“百万中专生计划”招生4003人,占全疆总招生人数的50%,实现农广校招生历史最新高。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培训示范村34个;农业科技入户项目科技示范户500户,辐射带动10680户。

4、向发展投入小、产出大、转项快的庭院经济要效益,实现庭院经济发展新突破。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将庭院经济发展纳入州直农业工作总体规划,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把庭院经济开发与农业结构调整、专业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民营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依托行政推动、政策启动、科技拉动、典型带动和服务联动,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庭院经济的发展,农民依靠庭院经济增收效果开始显现。截止目前,州直农户庭院面积约15.8万亩;发展庭院经济21万户,庭院经济示范农户3万户,预计庭院经济收入1400万元,户均庭院增收50元,实现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以上目标任务。初步形成普通型农村庭院经济、生产加工型农村庭院经济、旅游休闲型农村庭院经济和生态环保综合型庭院经济四大类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规模发展格局。经营项目有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农家乐、民族手工艺制作、旅游服务等,涉及农村经济的各个层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5、向推进科技兴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高

----实现项目工作新突破。按照“三跑、二强、一突出”的工作思路,高度重视项目工作,实现农业项目工作新突破,逐步建立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以发展促成效的良效循环发展机制。截止目前,共申报项目81个,已落实和在建项目50个,到位资金5327.05万元,是历年来申报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最多的一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州直农业援疆工作取得新进展,争取到8辆价值176万元的农业部援助新疆的科技直通车,与江苏省农林厅达成友好合作协议,第一期伊犁现代农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圆满结束。

----实现种子工程新突破。加快良种推广,实现种子工程建设新突破。推广各类良种362.41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86.2%;各类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226项,新品种展示田1332.3亩。良种自繁率达到70%、使用率达到95%以上。落实种子生产田面积10.3万亩,超额完成10万亩的制种任务,其中:亚麻种子生产面积3.0万亩,冬春小麦种子生产面积3.2万亩,棉花种子生产面积0.8万亩,玉米种子生产面积为1.7万亩,大豆种子生产面积0.8万亩,甜菜种子生产面积0.1万亩,水稻种子生产面积0.2万亩,其它作物种子生产面积0.5万亩。实现增收1177万元,使制种农户人均增收30元以上,州直农牧民人均增收8.4元。

---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信息指导农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制订《伊犁州直农业系统政务信息工作实施办法》,新增《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和《伊农信息快报》,分送各县(市)委、政府和主管农业的领导,加强了对各县(市)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信息服务力度。注重在信息办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内涵和深度得到拓展,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受到上级领导和信息部门的重视,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得到进一步增强。共发各类信息373期,800余条。其中《农业信息》174期,《伊农信息快报》97期,《信息专报》55期,《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10期,《督查专报》7期,《调研信息》和《调研报告》30篇。1-9月份,被州党委采用43条,州党委办公厅信息统计得分1100分,列州直各部门第三位;1-10月份,被州政府采用96条,州政府办公厅信息统计得分866分,列州直各部门第二位;1-11月份,被自治区农业厅采用70多条,被其它部门、《伊犁日报》、《伊犁晚报》采用50多条,调研信息或调研报告先后有19篇得到州党委、州政府领导的批示。信息工作已走在州直各部门的前列。完成伊犁州农业信息网网页制作,制定网站名称,编制网页栏目内容详实,覆盖州直八县二市。伊犁州农业信息网现已开通试运行,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即将开通“6786678”语音呼叫为农服务热线和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为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奠定了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依托新疆小麦育种家伊犁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小麦育种家基地功能,构建小麦研发平台,促进伊犁州直小麦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冬春小麦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培育以及相应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等试验工作,引进鉴定冬春小麦新品种(系)115个,其中冬小麦79个,春小麦36个。这些试验为鉴定我区引进、选育的冬春小麦新品种的适应范围、增产效益、利用价值和品种审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进行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伊犁河谷新垦区农作物高效种植技术与模式研究示范,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优质大豆新品种推广,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产、高纤维亚麻新品种选育研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伊犁河谷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的研究。提供玉米、亚麻、胡麻、油葵、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系7个参加国家、自治区和伊犁州农作物新品系区域试验;承担国家、自治区、伊犁州农作物新品系中间试验15项;从国内外、区内外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293份。科技成效收获颇丰,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加大。

6、向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要效益,农业种植水平全面提高。积极推行了各具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农技人员“三定三挂钩”、科技入户等制度,服务模式、服务方式逐渐与当前农业工作的形势相适应,使农民的科技致富技能明显提高。采取在自有的试验田试验试种、承包农民土地试种、引导大户示范种植等多种途径开展良种良法示范推广,作用明显。继续推进沃土工程、植保工程和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建设,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强化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狠抓田间管理,在提高种植管理水平上下功夫,增加亩效益。已完成各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2万亩,向农民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5200份,面积106万亩,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每亩可节约成本25元以上。推广以节水、节肥、节种、节药等为主要内容的丰收增产示范面积75万亩。

7、向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要效益,达到节本增效。协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的各种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资金落实到位、兑现到户。据初步统计,共落实补贴资金3500万余元。按时、按要求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收到人大建议3件,完成3件;收到政协提案10件,完成10件;收到党委查办通知7项,完成7项,信息专报60期;收到效能办查办件2件,完成2件。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清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各县市村级会计电算化覆盖面已达40%。农牧民负担监督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牧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不断加大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年”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整体推进“法治六进”和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农业执法工作取得新进展。州直农业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563人次,执法车辆120台次,检查农资市场180个,农资经营门点1829个,收缴假冒伪劣种子、农药1952公斤,假冒伪劣肥料1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8件,检查种子、农药、化肥市场278次,查获违规经营门市45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2起,组织田间现场鉴定18起,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00多万元。

8、向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环节要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新突破。在州乡镇企业局加挂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局和农产品加工局,召开了伊犁州直首次农业产业化会议,自治区在伊犁州直召开了企农业利益联结会议,对伊犁州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力发展一批产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优势龙头企业,打造优势产业带和优势产业集群。截止目前,自治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34家。坚持“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加快建设畜牧、粮食、甜菜、亚麻、油料、特色种植、林果七大基地,形成了以康尤美、泰昆为龙头带动大豆种植50万亩,以万顺为龙头带动油菜种植30万亩,以盛康、天山为龙头带动小麦种植100万亩,以金鹰为龙头带动亚麻种植35万亩,以四方糖业为龙头带动甜菜种植40万亩的生产基地。目前粮食、畜牧、林果、特色种养业初具规模。

----一村一品得到重视,规模效益开始显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目前已建立各类农民协会、合作组织259个,比上年末增加131个,已超额完成建立200个协会组织的目标任务。州直农民专业合作经组织成员总数为172923人,比上年末增加61966人,增长55.8%。其中农民成员164658人,比上年末增加59373人,增长56.4%;带动农户数147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6326人,增长141.8%。州直有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9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54个,涉及粮食、油料、蔬菜、棉花、林果、药材等种植,牛、羊、家禽、蜂、马鹿等养殖,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农家乐、旅游等多种产业。

----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外向型农业。累计制定葡萄、亚麻、奶牛、草业等各类生产技术标准159项。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发展。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5.42亿元,同比增长10.84%;完成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11.35%;其中工业增加值14.47亿元,同比增长18.04%;完成出口交货值8870万元,同比增长14.84%;从业人员139650人,增长5088人;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726.4元,人均净增50元。500--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7家,营业收入1.03亿元,增加0.22亿元;1000--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32家,营业收入7.8万元,增加2.17亿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营业收入5.77亿元,增加1.6亿元;1亿元以上的企业2家,营业收入2.92亿元,增加0.55亿元。

9、要向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创农业品牌要效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进展。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州直共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认定面积126.1万亩,比去年增加123.86万亩,完成计划的6.3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各县(市)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配备检测人员,购买相关仪器设备,已正常开展工作,初步形成以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检测站为基础的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制定无公害蔬菜技术标准,成立蔬菜协会,初步构建市场准入体系,打造品牌,组织上报各类农业品牌11家,批准6家,品牌意识和品牌效益开始显现,“特绿”、“伊惠”牌蔬菜,“茁由”牌花生,“西域龙珠”牌葡萄,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提高了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质性的新进展。

10、向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增量要效益,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非农收入增长。通过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明显增加,层次明显提高。预计外出务工农民32万次人,占州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9%,劳务收入预计达8.7亿元,外出务工使农民人均增收90元。

二、“三个文明”一起抓,促进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以党建目标管理为主线,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上新台阶。制定了农业系统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七项措施促进党建工作,在全系统开展十项廉政文化建设和“学习型、调研型、服务型、创新型、实干型”五型班子建设,大力倡导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基本规范和干部作风建设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把班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了班子团结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局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与下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局和机关各处室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对班子建设提出建议,对单位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化解班子成员中存在的矛盾,增进班子团结。

2.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制定了党组中心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意见和计划,开展中心组学习15次,编印了240题作为干部全年学习的重点,结合学习十七大精神、大讨论活动和农业系统实际,编印了《州农业系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重点讨论提纲》20题、《农业系统学习十七大精神思考题》10题等,建立了州农业局机关“办文学习会”、跟班学习制度、“农情形势分析会”、考察调研汇报会、领导干部讲党课和党组成员下基层座谈讨论日等制度。先后有各县市农业局、局属各单位12名业务员到州农业局跟班学习。组织编印了《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典型材料汇编》3000册,供大家学习借鉴。制作宣传展板20余块,制作墙报、学习专栏30余期,张贴宣传标语30余条。促进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争当学习型机关、学习型领导、学习型干部,争当勤奋好学、学以致用模范的氛围。

今年以来,局主要领导就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学风、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等内容,作了8次专题辅导。先后组织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农村沼气建设、设施农业、农村经济组织、南疆特色农业考察团13批(次)赴区内外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典型经验。今年以来,已培训农技人员和农业执法人员1400人(次),280余人次到区内外学习考察。

(二)以绩效考核为主线,确保农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创新绩效考核方法。在绩效考核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上,坚持在务实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推进工作。制定了《州直农业系统20xx绩效考核指标及办法》,采取了各县(市)、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相互测评的考核办法,对乡镇企业、农村沼气、设施农业、种子工程、农技推广工作、项目、信息等16项农业重点工作,制定了详细、具体、操作性强的指标。把对各县(市)相关单位的业务指导也纳入对局属各单位的考核指标当中。上至局领导,下至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农业局都有一定的分值对局机关各处室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变事找人为人找事,使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创新了工作方式,改进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

2、创新服务模式。各级农业部门改变了传统的春催种、夏催管、秋催收、冬培训的服务模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下派工作组赴县蹲点,抓好落实。通过召开农情分析会,采取为农民算细帐、发布农业种植信息的形式,为各级政府提供服务,引导农民自发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效能建设观摩会的形式,帮助各县(市)农业局、各单位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筹资3万元奖励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重大科技推广的优秀组织者及农业创新工作予以奖励。

(三)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要求各单位在文明单位的创建上都要上新台阶、有新起色。制定了《伊犁州农业系统20xx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20xx年农业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文明处室管理办法》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并以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学习型机关、平安单位创建和文明礼仪培训活动。提出了文明单位创建和作风建设活动要实现“一个目标”、倡导“四个看齐”、达到“十项要求”、抓好“五个环节”、注意“六个方面”、做到“七个结合”的要求。为局属各单位购买了《文明礼仪讲座》光盘,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养,形成了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农业系统继续开展向陈廷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促进了全系统工作作风的转变,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全系统除州良种繁育中心外,其余单位申报州级、州直机关级文明单位,并都顺利通过验收。

(四)重视工青妇和老干部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妇女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利用“3·8”、“5·1”、“10·1”、春节、元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州农业系统举办了“移动怀”庆“十七大”迎“奥运”第二届趣味运动会,局机关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添置了乒乓球等作为职工和老干部活动室。关心老干部的生活健康,重要节日,局领导和各单位领导对老干部进行了慰问,送去慰问金,通过召开座谈会,向老干部通报农业工作的情况,广泛征求老干部们对农业工作的建议和对农业局老干工作的意见,激发老干部关心、支持农业的热情。

(五)把良种繁育中心和国有农场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制定了20xx年帮扶计划、20xx—20xx年帮扶规划和集体与个人帮扶相结合的帮扶措施。通过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现场办公会、专题会,督查各单位帮扶措施的落实,交流推广在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好措施、好办法,帮助中心理思路,谋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到资金100万元,解决了378名农工养老统筹,解决了1450人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局属各单位和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捐款7.74万元。20xx年,州良繁中心实现人均增收430元以上,扶贫户人均增收200元以上的目标。

在深入13个国有农场开展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伊犁州直农场工作会议,积极主动与自治区农场管理局对接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积极配合社保、医疗等有关部门做好职工养老统筹和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工作。目前,在职国有正式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5849人,参保率达78%,离(退)休、退养人员参保率为100%。69%的农场职工纳入农村合作医疗范畴,农场职工人均月工资500元左右,职工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积极帮助该场争取国家、自治区的项目和资金,已落实自治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资金20万元,为加快农场发展创造条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农业全局工作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的还不够理想,指导农业工作全局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与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形势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是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模式和服务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服务的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农业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是农业结构调整、设施农业、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20xx年农业工作思路

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采取“六项措施”,突出“十个重点”、促进“十个增效”、实现“十个突破”,办好“十件实事”,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一)十项工作:一是围绕建立和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向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要效益,实现农民收入增长新突破。二是围绕把伊犁河谷建成新疆乃至全国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带,向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创农业品牌要效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新突破。三是围绕大力发展外向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向提高种植管理水平要效益,实现外向型设施农业的新突破。四是围绕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培育和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向农产品销售、转化增值环节要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新突破。五是围绕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向精准农业、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要效益,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农业的新突破。六是围绕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快速增长,按照“一户一人学一技”的要求,向提高农民素质和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增量要效益,实现农民非农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的新突破。七是围绕国发32号文件,抓好项目工作,向国家、自治区和自治州支农项目要效益,实现项目工作的新突破。八是围绕减轻农民负担,向落实党的惠农政策要效益,实现纠风工作新突破。九是围绕强势推进庭院经济发展,全方位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向投入小、产出大、转项快的庭院经济要效益,实现庭院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十是围绕促进伊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农民增收快速增长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向科技兴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效益,实现农业部门服务质量的新突破。

(二)办好“十件实事”。一是为确保已有的17128座沼气池和新建的8000座沼气池运行正常,实现户均节本增效1500元的目标,建沼气物业管理站3个,乡村服务点25个;二是为10万农户开展测土配方服务,应用覆盖面积达100万亩,实现亩均节本增效25元的目标;三是建成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1个,县(市)级检测站6个,检测点30个,为全面推行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奠定基础;组织伊犁州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赴江苏农林厅检测机构培训学习;四是充分发挥伊犁河谷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种子生产,力争种子生产面积达15万亩,实现制种农户人均增收50元;五是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分流班”,免费为农村培养具有中等学历专业知识人才20xx人,使所有未获得学历教育的20xx村级干部,均获得中专以上学历;六是抓好示范农场建设,积极为国营农场争取政策性补贴项目,资金达20万元以上;七是在每个县(市)的每个乡重点扶持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发展;八是组织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县(市)农业局局长、书记,局属单位班子成员40人赴江苏农林厅培训;九是积极组织各县(市)农业局、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加农博会、农展会、“哈洽会”等各类农产品推介会,提高伊犁农产品知名度,打造伊犁农产品品牌;十是集中全系统的力量帮助州良种繁育中心抓好稳定、发展生产,实现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镇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镇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镇20xx年农业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农委、区水务局及各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初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努力提高为农服务素质,提升###农业整体水平,加强各项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建设“高效、生态、服务性”现代农业。着重做好农业新农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以迎接世博会、食品安全示范镇建设的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动物防检疫,作物病虫害防治,###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河道整治等重点工作,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农村协调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oo九年主要工作的回顾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工作,各村协调配合,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目标,各项工作推进扎实,成效显著。20xx年农业生产计划目标完成良好,粮食及各种农作物又取得丰产丰收,农民增收明显。全年畜禽无重特大疫情,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层次提高。
全镇水稻面积5400亩,平均亩产620公斤(测产数据),蔬菜面积6300亩(包括水生蔬菜),复种率3.2,总产45000吨,经济果林3157亩,总产7500吨,猪出栏15000头,禽90万羽,蛋3200吨,牛奶800吨,水产430吨,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01亿元(估算值),种植业平均亩产值5000余元。具体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已有二年时间,现初具规模,发展良好,各项目在完成一期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二期的申报和项目的深化。邮佳花卉基地二期综合生产区已开工建设,绿妮瓜果完成研发室建设和国家级瓜果基地的申报,瓜果研究所已开展工作,以循环经济、生态化生产的食用菌二期工程逐渐展开。林娟渔业合作社标准化鱼塘建设年底完工,鹿溪猪场浦东白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土地流转基本完成,绿化工作正逐步施工。上海精文公司花卉基地500亩土地流转完成,目前正在土地平整和园区规划。
为了提升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整体水平,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正在规划设计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加强项目间的协调发展,突出都市型农业特色。
二、以迎世博会,食品安全示范镇建设为契机,确保食用农产品的安全
开展“世博600天”、“食品安全示范镇建设”活动以来,各农业部门、村以此为契机抓落实,抓推进,全镇现有蔬菜面积6300亩,种植户900户,设立了118名责任心强的联户组长,向农户发放宣传告知书,安全用药宣传画1万余份,落实了镇、村联户组长,栽培户安全用药承诺书、监管责任书,签约率达100%,达到了全覆盖,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相互督促,镇、村监管的体系。20xx年镇级蔬菜速测11000余个样本全部合格,市、区二次“飞检”150个样本全部合格,被评为优秀,全镇蔬菜种植户抽检不少于4次,其中敬亭合作社上市蔬菜批批速测达标,田间档案记载50户。畜禽防检队伍得到了加强,防检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年初,防检队伍增至11名,落实防检质量考核制度,签约防疫员责任书,与村养殖户签订了防检协议(这一工作为09年新增措施),签约100%,建立养殖户棚头卡100%,对小户养殖户进行饲养,用药记录试点,畜类重大疫病免疫151530头次,禽50余万羽次,犬类免疫20xx条,生猪“瘦肉精”检测300份全部合格,禽流感检测650份,全部合格,做到应免尽免。
今年以来,镇级层面及配合区食品安全监管检查7次,特别是农资市场检查密度加大,达12次。镇开展示范镇建设期间,农业服务站会同有关村增加了2次农产品、农资市场的大检查,增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3次,有效地起到宣传监管作用。###镇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区监管部门的好评。
三、农业水利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对全镇灌溉设施进行了调查摸底,编制了应急改造计划。完成地下渠道750米,渡槽30道的改造,投入资金48.6万元;二是对农田灌溉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各电灌站的维修养护,共维修泵站41座,57台套,地下渠道25公里,保持农田灌溉设施完好率100%,灌溉保障率100%,使为民服务工作落实到实处;三是继续推进万河整治工作,保持好成绩,在重点河道上建木桩护岸2.15公里,岸坡绿化2.66万平方米;四是“创模”黑臭河道治理取得好成效,顺利完成推进北澜港,北界沟黑臭河道治理,疏浚河道6.73公里,土方21.73万立方米,建成立式块石护岸7.32公里,护栏亲水步道各5.31公里,使###镇河道景美水清?
四、加大畜禽整治力度,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畜禽整治工作是近年来的重点难点工作?做好畜禽整治工作,不仅有利于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水平,而且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镇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第2页

的改善,农村社会稳定和谐?20xx年,共投入治理资金57万元,拆除17户畜禽养殖户7421平方米棚舍,治理9户2326平方米。农村居民环境宜居水平大大提高?
五、积极推广农业新农艺、新技术,建设粮食丰产方,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益,提升农产品质量。
###镇推广水稻统一育秧、机械化插秧2750亩(比计划多插250亩),其中汤店、连民、新吉等村实现全覆盖,推广商品有机肥2600吨,bb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08吨,实施水稻、二麦等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100%,供种水稻13064公斤,二麦12900公斤,加强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和稻飞虱的预测预报,及时预防,为水稻高产打下了扎实基础。全镇建设区级水稻丰产方一个450亩,各村均建立了100亩以上水稻丰产方,共9个,以点带面,引导农民科学栽培,丰产方水稻亩产650公斤(测产),为历年最好水平。水蜜桃、梨的生产以提高质量为主要抓手,运用“控果提质”栽培技术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我镇在今年的台风自然灾害中损失较小,基本没有影响农民增收,经济果林平均单产值每亩7000元以上。蔬菜栽培以提高安全用药,提高土地复种率为主,抓住有利时机抢种,取得了较多的效益。平均种植蔬菜农户受益每亩8300元以上。养殖业、种植业科技入户工程深入开展,深受农民欢迎,促进了新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经济效益、种养水平得到了提升?
六、认真开展各类农民专业培训,增强为农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
农民培训增强了农民技能,种养水平,是推广新技术的重要方式,也是贯彻农产品食用安全监管的有效措施。20xx年,###镇农民各类培训31场次,主要是桃、梨“控果提质”栽培技术培训,水稻高产群体栽培技术培训,畜禽养殖技术培训,食用农产品安全知识培训,信息技术培训等。近年来,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认识有所提高,为配合迎世博和食品安全示范镇建设,增加了三次农产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扩大宣传面,增强宣传效果。撰写《###农讯》25篇,印发5000余份,上报区###农业信息50余份,接待上门服务咨询300余人次。在技术培训服务的同时,积极贯彻各项支农惠农工作。向菜农分发灾后化肥补贴20余吨,分发水稻农药8次,11850.3公斤,林果套袋补贴10万元850万只,有机肥2600吨(补贴200/吨),bb肥308吨,补贴480元/吨。从根本上转变服务观念,主动深入村、户,形成了技术推广、服务咨询、技术指导培训的服务新格局。
七、搭建营销平台,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镇在近年来重视专业合作社,农业营销平台的建设作为09年工作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会是现代农业发展、规模经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农技推广的载体,也是产销的纽带。目前已有合作社25家,合计投资规模近6000万元,大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层次,生产水平,管理服务功能。甜得来桃子专业合作社、一品千寿合作社、六甜合作社,阿邱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带动了全镇水蜜桃的健康发展,使###水蜜桃处于紧俏状态,合作社收购单价4.5元/500克,在原南汇区属于前列,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敬亭蔬菜合作社的管理模式,使蔬菜安全提高了层次,得到了市农委、区领导的好评。
八、推进土地完善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
作为农村土地完善,建设流转中心试点先行镇,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今年基本完成土地完善工作。目前各项推进工作有序开展,服务平台建设紧锣密鼓,这是关系社会稳定,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保证。
20xx年一系列工作顺利开展,党委政府的正确的领导,各级的关心指导,保证了计划目标的实施,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美化,但是工作中还存在一点不足和困难,有待于今后工作的克服和改进,主要是:
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展较慢,与农民意识差距有关。阻碍了现代农业的推进,规模经营小,新技术推广难度增大。
二、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粮食保有量完成难度加大。
三、畜禽整治工作难度增大,治理与养殖矛盾突出。
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由于项目申报原因,一些项目进度较慢,影响整体发展。
五、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工作面广量大,外来种养户多,规模小,结合程度低,总体文化素质较差,管理难度加大。
六、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待进一步提高层次,缺乏营销机制,带动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20xx年农业工作初步设想
20xx年是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农村改革的关键之年,###农业要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抓住高效生态农业建设重点,积极配合推进农村配套改革试点,以迎世博创农业品牌为突破口,做强、做精###农业品牌,使“为农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上一个层次。
20xx年农业基本目标是一快二稳三保四提升。一快:加快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世博会、桃花节期间出形象出效益;二稳:稳定经济作物面积,稳定畜禽养殖户数;三保:保证粮食面积、水稻面积5400亩,保证世博会期间无秸秆焚烧污染现象,保证全年无重特大疫病、食用农产品安全;四提升: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专业合作社整体水平,提升农村环境,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具体指标:全年完成农业总值2.1亿元,其中种植业1.2亿元,养殖业0.9亿元,水稻面积5400亩,蔬菜4600亩,经济果林3200亩,猪出栏1.5万头,禽80万羽,蛋3500吨,奶800吨,种植业亩产值5500元。
要完成上述指标,20xx年需要推进的主要工作有:
1、继续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20xx年项目申报要深化项目内容,突出体现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生态效应,完善功能。精文花卉现代农业园加快推进建设,初步形成规模,做好示范区农业旅游休闲特色规划,并在政府领导下建设启动,充分利用该区的自然资源,形成###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推进渔业标准化建设。
2、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平台建设。这是一个惠农服务农民,保障农民利益,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事工程。
3、积极推进畜禽整治,健立动物防控长效机制,在原有取得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长效管理工作。
4、创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特色,完善监管制度。加强联户组长、养殖专业户的培训、监督,加大宣传力度,做到监管全覆盖。加强检测力度,做到畜禽、蔬菜检测合格率100%,认真做好“迎世博”活动的农产品安全监管,形成自律、监管、督察、检测、反馈的农产品生产监管体系。
5、认真做好河道整治农田灌溉等水利工程。村沟宅河整治、农村基础水利、中小河道整治,是服务农民、美化农村、农业生态化的有力保证。
6、加强水稻丰产方建设,推进机插秧等轻型农技。做好丰产方450亩建设和村级丰产方建设,亩产稳定650公斤,实施全镇良种覆盖100%,统一供种,全镇实现统一育秧,根据农民欢迎程度,全镇机插秧面积将达4200亩,推广有机肥20xx吨,bb肥3000吨。
7、抓好林果管理,控果提质,增加收益。从秋冬开始,加强技术指导培训服务,及时做好病虫预测预报和服务,增强农资服务内容,提升果品质量,提高亩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8、抓好世博特供基地建设和监管。###镇有四个基地:甜得来桃子基地、敬亭蔬菜基地、阿强蛋品基地及绿妮西甜瓜基地,主要工作是加强监管、建立档案、可追溯制度、严格操作规程。
9、做精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现代化、规模化、集体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真正起示范、引领作用,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能,为农民发展种养业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合作社内在素质,增加合作社收益。
10、开拓农民专业培训思路,提升为农服务水平。认真了解农民技术需求,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加强为农服务,切实做好跟踪服务。
11、抓住世博契机,尽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世博会的召开,对环境要求提高,对20xx年夏熟作物秸秆禁止焚烧,减少面源污染。为此,增加秋播绿肥种植,减少二麦、油菜播种。
认真完成镇党委、政府、区农委、水务局等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解决###镇农民的实际问题,全力以赴抓落实,推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推广应用,使###农业再上新水平。


###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
二oo九年十月二十七日

畜牧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畜牧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局的指导下,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十七大”精神,按“十一五”的统一规划,充分把握城乡统筹和扩权强县的大好时机,全面围绕“生猪、白鹅、黑山羊、肉兔肉牛”四大特色产业和各项目标任务,积极争项目、引资金、建基地、抓培训、重服务、促产业。全县畜牧人克服了冰冻雨雪天气和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保持了畜牧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20xx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抓好畜牧业生产及产业化发展
1、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生猪出栏101万头,同比增长7.8%,完成目标任务95.4万头的105.9%。
肉羊出栏78万只,同比增长3.45%,完成目标任务76.5万只的102%。
小家禽出栏1850万只,同比增长15.48%,,完成目标任务1829万只的101.2%。
肉牛出栏2.6万头,完成目标任务2.45万头的106.1%。
肉兔出栏1200万只,同比增长17.4%,完成目标任务1103万只的108.8%。
奶产量407吨,同比增长3.9%,完成目标任务390吨的104.4%。
白鹅出栏700万只,同比增长31.6%,完成目标任务700万只的100%。
固定资产投资1.21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9亿元的101.7%。
招商引资82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800万元的102.5%。
畜牧业产值18.6亿元,同比增加8.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4.3%。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100元以上。
惠民行动:培训农民4.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4万人的112.5%;颁(办)各类绿色证书2550个,完成目标任务2500个的102%。
2、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生猪规模化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生猪年出栏200头的规模化养殖场由20xx年的26户增加到今年的300户,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3户。标准化圈舍面积达14万㎡以上,年出栏生猪规模达15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基本做到了圈舍标准化,粪污沼气池、化粪池处理,饲养和档案管理标准。生猪标准化建设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走在全省前列。生猪规模化程度提高到30%,增长了15%。生猪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标志着我县生猪生产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生猪规模化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
二是黑山羊品种保护开发效益显著:自贡黑山羊保种难的问题一直制约产业发展,通过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建成原种场和扩繁场后,对自贡黑山羊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取得了极好效果。以种源性龙头企业自贡市大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兜山镇宝峰村流转土地600亩,建成了常年存栏种羊500只以上的自贡黑山羊原种场一个,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种羊共62户,保种种羊达2500只的核心区1个;以营销型龙头企业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永年镇永明村投资150万元建成了自贡市内建设标准最高的种羊场,已建成了标准化圈舍3栋800㎡,已选留种羊200余只,在全县发展寄养户3000余户;与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合作的自贡黑山羊肥羔选育新品系选育项目以及与西南民族大学合作开展的自贡黑山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已全面结束。科企事业单位联合为我县黑山羊品种产业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是争取和引进产业发展资金有了大的飞跃:今年全方位多层次争取到国家对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300万、“调出大县奖励项目”409万、“现代化畜牧业”300万、“良种补贴”100万、“灾后重建标准化规模场建设”100万、“自贡黑山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示范”150万等省市项目共8个1424万元。引进了自贡市威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xx余万元进行白鹅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同时由于项目资金带动,吸收了大量民间资金进入畜牧产业化开发,全县吸引社会资金用于改造、新建标准化畜禽圈舍25万㎡,固定资产投资达9000万元。近两年完成的项目投资超过了前二十年项目资金总和。
四是土地流转促进了畜禽规模化发展:畜禽规模化生产迅速发展对土地需求量增大,全县畜禽规模化生产用地8000亩以上,其中75%以上为近两年畜禽规模生产用地。土地的合理流转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形成新的产业亮点,全县生猪形成了板桥永年、琵琶骑龙、古佛童寺三大产业带,年出栏1万头以上猪场3个。白鹅形成自贡市威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永年镇建设常年存栏5000只种鹅、年出栏10万只肉鹅、占地20xx亩生产基地;三友公司在怀德流转中坝滩地上千亩,建设常年存栏种鹅5000只、年出栏肉鹅10万只以上优质肉

畜牧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第2页

鹅生产基地。黑山羊形成了高标准的永年扩繁场、兜山原种场生产试验保种基地。
五是工作方式上有重大创新:一是在项目争取上,采取了真诚服务,真情感化的“全方位跟进式”服务,取得很好效果。在引进自贡市威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时,项目选择规划、选址建设、项目报批等方面都落实了专人进行全方位服务。同时落实专人到省上驻扎编制项目,获取信息,争取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自贡黑山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示范项目。二是保证项目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县局专门请省上的专家来现场作技术指导,同时还专门派技术人员到省上进行培训,项目建设从规划到竣工都有专人指导,全年到省上培训25人次,入户“手把手”工程指导3000人次。开展农户入户指导520户,使每户都掌握了一门实用的科学养殖技术,主要发展了生猪、白鹅产业。三是开展了与企业、院校、科研单位技术合作。为解决我县生猪猪场无名高热综合证等技术难题,先后聘请了省畜科院、精华集团具有丰富经验专家21人次对猪场进行现场指导和集中培训200人次,与四川畜牧科学研究院、西南民族大学开展自贡黑山羊肥羔选育、灾后恢复系列生产技术研究。
六是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有较大发展:为适应畜禽规模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大力扶持畜牧业产业专业组织,我县畜牧生产组织形式有了较大发展。一是全县办理了畜禽防疫合格证的场(户)73 户;办理了营业执照的场(户)50 户,较去年增长50%以上,其中注册公司20家,今年发展9家。二是今年全县发展专业合作组织,生猪5个,白鹅1个,肉兔1个,黑山羊1个,其中**县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组织会员200余人,公司会员达12人,年出栏生猪18万头以上;**县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组织会员300余人,公司会员6个,年出栏肉鹅150万只以上。三是企业龙头增多,全县扶持发展龙头企业10个,其中生猪4个(省级吉泰龙食品集团公司1个、市级1个)、黑山羊2个(均为市级)、白鹅2个(省级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个)。四是由过去单一家庭散养发展为由公司寄养、赊养、小区、公司加农户加基地、养殖场生产等多种方式。
3、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稳步推进黑山羊产业化项目建设
①山羊“一村一品”项目在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和永年镇永民村实施,建成了一个常年存栏自贡黑山羊种羊200只的种羊场,建设种羊圈舍400㎡,运动场600㎡。同时以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种羊场为依托,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以寄养的形式带动发展了常年存栏种羊5—10只的种羊饲养户105户,每户修建圈舍15㎡,使全村常年饲养能繁母羊达到了1000只以上规模。
②自贡黑山羊良种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一年建设于今年6月已全面完成,项目建设进一步使种群质量提高,结构更加合理,种场选留二级以上种羊267只,完成目标任务的134%。发展种羊示范户51户,选留种羊584只,改扩建标准化圈舍1135㎡,完成目标任务的116%。种草230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15%。完成了种场和示范户种羊选育的基本数据测定,软件资料完善,购置了配套设施等。项目完成总投资44万元,占计划投资32万元的138%。
③全县建成黑山羊繁育示范镇10个,人工草地5000亩,养羊10只至20只的大户1680户,20只以上大户1426户。养羊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高床圈养、羔羊补饲、种草养羊、规范化饲养管理和标准化防疫、标准选育、生态养殖等先进生产技术普遍得到推广和提高。全县大户都建有羊楼,35%以上的农户建有沼气池。
二是加快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及生猪保险
生猪发展在去年的基础上,搞好生猪示范区项目续建工程建设。现已建设人工授精站11个,引进种猪30余头,对全县的能繁母猪实行免费配种。标准化生猪示范小区建设确定了11个建设户,现已完成工程任务的70%左右。生猪出口基地建设项目选择在养猪基础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琵琶镇实施。建成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户890户,投资总额1400万元,已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经省、市检查验收合格。
今年我局加强了与财政、保险公司的密切合作,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全县已参保生猪130998头,其中:能繁母猪48757头,完成任务数46935头的103.9%;育肥母猪82241头,完成任务的46.2%。
三是加快白鹅产业化进程
①促进产业带发展。通过近三年的发展建设,已有16个乡镇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肉鹅生产基地认证。白鹅产业化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以飞龙镇、永年镇、骑龙镇三镇为点,沱江河沿线,邓隆公路沿线为线的“三点二线”白鹅产业带。现存栏60万只,年出栏200只以上的适度规模养殖户1000余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0个。
②搞好白鹅产业重点工程建设。一是按省上下达的项目任务,完成了三个示范镇种鹅养殖户的建设任务,其中狮市、东湖各30户,飞龙50户。举办专题技术培训62期,参训人数达4000多人次,共发放技术资料和实用小册子6000余份。新增种鹅存栏15000只,带动发展了肉鹅养殖户500余户。扩建了黄葛种鹅场达1600㎡,养殖规模可达饲养种鹅5000只。全县种植牧草1410亩。二是根据市科技局下达项目建设要求,我局在深入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在怀德、东湖、狮市、骑龙、飞龙五个镇乡规划发展年出栏商品肉鹅4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500户,现已发展550余户。科技入户已显成效。三是白鹅养殖示范村建设。在骑龙镇马耳桥村规划发展白鹅养殖户200户,现已发展到220户,其中养殖200只以上的有200户。四是肉鹅直补项目全面启动,全县已发展年出栏400只以上的大户500户。
四是推进肉牛规模化育肥
肉牛生产以当地丰富的酒糟资源为主要原料进行规模化育肥,实现了规模化养牛的高速发展。全县形成以**县鑫鑫肉牛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中心场+适度规模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发展了常年存栏1000头以上肉牛场1个,200头以上15个,50头以上55个,规模养殖场出栏肉牛达1.5万头,占全县肉牛出栏 60%以上。
五是强化科研科教工作
今年采取入户指导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开展科普培训活动50余次,参训人数达4.5万余人,发放科技资料 46000多份,把养殖实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通过与其他高等学院联合办学,有10人取得了畜牧兽医的大专以上学历,提升了畜牧系统年轻骨干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科研项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家科技部星火项目自贡黑山羊高效综合养殖技术推广项目已全部展开,取得星火项目证书。
(二)认真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
1、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以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按“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继续采取统一时间、统一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免疫标识、统一操作规程的“五统一”措施,认真落实防疫工作责任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配合,全面完成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在搞好常年春防、秋防和日常防疫工作基础上,根据今年灾情和夏天高温高湿天气专门增加了夏季防疫工作,组织了全县47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168名基层在编兽医人员,对全县的猪、羊、牛、禽进行了免疫注射(或饮水免疫),共注射猪瘟疫苗682496头(次),猪口蹄疫695890头次,牛口蹄疫22790头次,羊口蹄疫172414只次,禽流感6489582只(次),鸡新城疫1573634只(次)。在做好免疫注射的同时,畜禽免疫标识佩带整齐规范,共佩戴猪耳标 393847套,牛耳标13660套,羊耳标126667套。防疫记录清楚完整,消毒面宽,灭源彻底,共消毒农村圈舍947716个次,1421万平方米,动物屠宰加工场所700万平方米,动物交易场所150万平方米,养殖场150万平方米,消毒运载车辆43234辆(次),张贴免疫、消毒卡25万张,使用消毒药物9吨(其中养殖场户自购4吨、县局统供5吨),消毒面达100%。通过省、市检查组的交叉检查,我县的动物防疫工作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
2、狂犬病专项防治工作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积极开展了对全县城镇和农村狂犬病的专项防控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司其职,进一步落实好“管、免、灭、测”措施。二是广泛宣传、加强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狂犬病危害的认识以及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三是加强疫苗管理,确保免疫接种质量,四是加强犬只管理制度的落实。今年共免疫狂犬病疫苗的犬只2.7万余只。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3、加强防疫物资的储备管理
①建立分类台帐。各种疫(菌)苗、消毒药、从进货入库起分别建立了领、发货经办人签字记录并建立分类台帐。
②发放到各镇乡的防疫物资统一开具调拨单,做到上下一致,有据可查。
③为确保疫苗的有效储存,防疫储备物资以县储备为主,县局投资4.78万元,新建了70立方米的冻库1个。对急需下发的物资实行了领发签字登记记录。
④对过期失效疫(菌)苗处理种类、数量经动物防疫监督审核,报分管局长批准后按规定统一做无害化处理。从而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4、强化动物检疫监督管理及免疫抗体监测工作
①为强化检疫执法工作,坚持依法检疫,严把动物及产品申报检疫关、产地检疫关和屠宰检疫关,加强对生产、屠宰、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检疫及监督检查工作,切实做到检疫工作“四个到位”和“随到随检,有宰必检,该检必检”的检疫原则,我局组织各基层站168名动物检疫员严格依发开展检疫执法工作。全年共检疫生猪21万头次,牛6771头,羊107053只,其他畜禽324万头(只),动物产品27万吨,检出病害畜禽2932头(只),检出病害动物产品2629公斤,对检出的病畜禽及病害产品均依法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②为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检疫的到位,加强动物产地、屠宰检疫及申报检疫工作,督促动物防疫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开展了定期或不定期的以及节假日前后的市场监督检查56次,查处违反动物防疫、检疫规定的行为。今年共出动检查人员380人次,车辆98辆次,检查屠宰点34个次,报检点110个次,市场90个次,屠工屠商1350人次,检查畜禽2.1万头次,检查畜禽产品5.68万公斤,病害产品40公斤,通过监督检查促进了防检工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也督促了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③严格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为加强对全县屠宰场点、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养殖小区)等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防疫条件的审核,经现场勘验,符合条件的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准予经营,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内无法达到要求的禁止其经营活动,全年共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73个。
④按照省、市对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病种抗体检测要求,为更好的掌握免疫效果和了解免疫效价,今年,送检猪血清40份,牛、羊血清各20份,鸭、鹅血清50份,鸡血清50份,效果评价达到省上要求。
5、扎实开展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和畜产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国务院、省、市的统一部署,为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局成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整规办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配合工商、公安、商务等部门开展了各项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12次,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车辆12辆,检查宰点18个次,市场18个次,屠工屠商550人次,检查猪肉产品49200公斤、牛肉5000公斤、羊肉2200公斤、禽产品3600公斤、禽兔1220xx只,处理病害肉产品640公斤。
确保了今年以来特别是抗震救灾和奥运会期间的市场稳定和食品安全。
6、完成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工作。今年3月,我县集中4天时间,分两批对全县47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了法律法规及防疫工作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为全县的动物防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三)强化饲料、兽药市场及投入品的监管
1、广泛宣传两个《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兽药饲料法规、规章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利用全年两次饲料、兽药培训的机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饲料及常见畜禽疾病诊疗知识讲座。一年来,出动宣传车辆24辆次,宣传人员16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高了个体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
2、认真开展市场监督检查管理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务院、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局会同公安、工商、经商局等部门开展了节假日期间兽药、饲料市场专项整治行动10次,不定期对全县各镇乡市场,饲料、兽药经营户,生产厂家进行监督检查,处理和纠正了不法经营行为,净化了市场经营环境。尤其是今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畜产品安全隐患引起了我局的高度重视,全局上下全力以赴加大了对动物投入品特别是奶产品和奶制品的清查力度,及时组织奶牛养殖户进行乳品质量生产及监督管理培训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并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对畜禽投入品的安全检查。共检查兽药经营企业144个、饲料经营企业154个、饲料生产企业5个、养殖场62个(其中包括24家奶牛养殖场),重点检查了奶牛场饲料库房,查验了产品饲料及原料的采购记录、所采购的饲料原料和商品饲料的来源、企业名称和产品证号等,未发现有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3、整顿和规范专业兽药饲料市场:一是规范化管理专业经营企业。饲料、兽药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经营条件,经县局培训、考试,并实地考核后,合格者领取《兽药经营许可证》、《**县饲料销售技术人员考核合格证明书》后方准经营。二是建立兽药、饲料保管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商品出入库制度、台帐制度及溯源制度,要核查质量,要有准确记录。三是与兽药饲料经营企业签定产品质量服务承诺书。
4、加强技能培训和档案管理:为提高个体经营者的技术服务水平,规范经营行为,全年组织了两批兽药饲料专业培训,培训人数390余人次。并对经营者进行建档管理,包括个人信息资料,经营场所及经营条件等。共建档298份,其中兽药经营户144份,饲料经营户154份。
(四)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根据县编办的批复,我局及时成立了行政审批工作领导组,并下设行政审批办公室,全面开展了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上报、制度上墙、公示及审批项目的办理等工作。今年共受理行政审批件256件,办结256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畜牧生产正处在散养向规模标准化生产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技术需求剧增。由于条件的限制造成技术水平、检测技术、管理技术、技术力量等方面不足。
2、在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为避免生产的盲目性,产业化运作和预警工作机制还比较滞后。
3、基层站动物防疫工作难度增大,冷藏设备严重不足,不能保证所用疫菌苗的储存能力和效价,是影响免疫质量和抗体效价的重要因素。
4、投入品监管难度大,检测仪器和设施缺乏。
5、工作经费不足,特别是项目资金配套不能落实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
三、20xx年工作思路、措施
(一)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和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是在今年的基础上各项指标增长2%-5%,其中突破发展生猪和白鹅生产,力争生猪增长8%、白鹅增长10%以上,生猪的规模化程度达40%。明年生猪出栏达105万头力争出栏110万头、肉鹅出栏800万只、肉羊出栏83万只、肉兔出栏1270万只、肉牛出栏28000头、牧业产值达20亿元。
1、加大生猪、黑山羊、白鹅、肉兔肉牛等的规模化生产发展力度,狠抓稳定和提高,强化规模饲养管理。充分利用和拓展我县优势,获取项目信息,扩大联系,建立多元化项目争取机制,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畜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为我县畜牧产业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主要利用全省打造川猪品牌、我县为全国41个生猪良种补贴县、全国251个生猪调出大县的有利时机,大力争取生猪的标准化、现代化、奖励资金、良种补贴、产业化等项目。生猪规模化养殖率提高到40%,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新增1户、200头以上的新增20户。
2、全面完成自贡市黑山羊原种场(兜山宝峰村种场)规范和保种基地建设以及自贡黑山羊新肥羔新品系选育工作。积极引导和发挥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公司的带头作用,创新模式,扩大寄养,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扶持,大力发展黑山羊产业。
3、继续加大白鹅产业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我县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引导自贡市锦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把白鹅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加大永年威科公司20xx亩10万只出栏和三友公司10万只出栏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我县白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积极探索推进我县畜牧生产发展的新机制。特别是在项目建设、产业化经营、生产方式等方面做出重要探索,形成新的产业区和亮点,为今后争取项目奠定基础。
(二)继续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大防疫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力度
1、继续加大动物防疫工作力度,全面抓好春、夏、秋冬季和日常动物防疫工作,特别是作好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以及狂犬病的专项防治工作。加强对动物防疫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高防疫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及时落实防疫工作经费,积极储备防疫疫苗、消毒药品、防护服等防控物资,确保防疫质量。
2、强化免疫工作,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要求,坚持“五统一”、“五不漏”的原则,严格免疫程序,规范免疫操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确保免疫质量。特别是加大对奶牛的防疫管理,强化对生鲜奶的检测和抽检力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
3、依法开展动物检疫及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检疫执法程序,认真落实检疫工作“四个到位”。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整体素质,狠抓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大检疫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保障市场供给,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畜产品”。
4、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健全核查制度和提高处置能力,把动物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5、加强《动物防疫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的审核换发和管理,清理打击无证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人员和无证诊治动物的人员,严肃法纪,规范其行为。使动物防疫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
6、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新《动物防疫法》。增强执法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防疫人员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
(三)继续加大兽药、饲料市场及投入品的监管力度
1、加强对《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广泛宣传和学习,发放相关的配套法规和专业技术资料。并分别定于6月和11月完成兽药、饲料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培训面达100%。
2、进一步加大投入品市场的整治力度,打击不法经营行为。经常性开展专项检查,特别是饲料兽药专业市场的日常监管,重点加强对奶牛养殖场的监管。同时对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的专项检查要做到常抓不懈,确保奶制品和奶产品的安全可靠。
3、狠抓企业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我县饲料、兽药品质。对我县5家饲料生产企业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主要检查生产环节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要求从事安全生产,是否在饲料中添加了不明化学物质或者不明添加剂等,发现问题依法严厉查处。

"区农业局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