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包村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10.30

2020年全县包村抓致富增收工作总结。

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在一天天流逝,我们也在一天天成长,此时就该进行一次总结看看自己的工作情况了,做好工作总结,有利于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工作总结怎么写才能更加全面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2020年全县包村抓致富增收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包村工作已经半年了。最近,组织部和县致富增收办对11个乡镇包村工作和包村干部,以及回村大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核。这次考核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看包村工作基础材料;二是听党委包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三是听包村干部汇报;四是召开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回村大学生座谈会;五是选择了30个重点村进行走访调查,听取村干部对包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包村干部情况:

从考核情况看,这次包村工作和以往的包村工作相比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一是各乡镇党委对县委包村工作决定高度重视,能够把包村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来抓,一切工作都围绕这条主线转。包村工作中,各乡镇党委能及时部署包村各阶段的重点工作,能够不断加强对包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坚持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二是包村干部对这次包村工作的思想认识到位。绝大部分包村干部都能把这次包村工作看作是县委给他们提供的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现自我的广阔平台,能够下得去、蹲得住。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依托村两委班子的支持,想事干事,放手开展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包村干部的工作得到了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于党委重视、包村干部真想实干,村两委班子对包村干部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为包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了诸多方便条件,保证了包村工作实效。四是农民群众对这次包村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普遍认为这次包村工作与以往的包村不同,包村干部的一切工作都能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增收这条主线开展,动真情、办实事,govyi.com真正把县委的富民政策转化成农民致富增收的实在成果。五是包村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不良债务化解、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转移、文明村建设等方面。

1、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相对稳定。村级债务和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是产生农村矛盾、造成农民上访的主要原因,经过包村干部积极努力使一些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使一部分农民从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土地问题中解脱出来。上半年11个乡镇共新发生各类矛盾和纠纷1027起,解决952起。发生信访案件346起,解决324起。包村工作开始前,11个乡镇共有不良债务6,621.5万元,经过半年包村,共化解不良债务862.21万元,占不良债务总额的13.02%。11个乡镇共有债权2,549万元,收回339.8万元,占债权总数的13.33%。

2、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包村干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1)全县落实绿色食品监测面积60万亩。与浙江杭州俞杭镇签订合同,在我县建立10万亩绿色水稻基地,其中有机水稻基地2000亩。全县有机农业面积由20xx年的165,905亩增加到今年的232,914亩,增幅达40.4%。(2)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新发展,结构调整成效突显,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经济作物的比例有较大增幅。万寿菊种植面积4。1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5万亩。白瓜、西香瓜、蔬菜、油料、薯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各类养殖专业户1580户,牛羊猪的饲养数达到260,904头(只),家禽饲养量达到850,876只,较上年比均有大幅增加。(4)11个乡镇共引进资金10,242万元,为农民协调贷款6,625万元。(5)新增种植项目112个,养殖项目115个,加工项目66个。(6)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全县共有剩余劳动力33,170人,截止6月末,11个乡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23,764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71.64%。可实现收入1。5亿元。(7)农民人均收入05年预计可达到3,400元,比年增长10%以上。

3、文明村建设力度加大,收到一定的成效。上半年,123个村共植树272,438棵,修建花坛484个,修路419,901米。省级文明村达到5个,市级文明村达到15个,县级文明村达到56个,文明村总数达76个,占全县村总数的61.79%。此外,全县的包村干部还组织科技下乡434次,举办各类农业生产知识培训班401期,向农民提供各类致富信息1,378条。

回村大学生情况:

全县共有回村大学生105名,目前有16名外出打工,还剩88名。按照县委的要求,各乡镇党委对回村大学生都比较重视,对所有的回村大学生都按要求安排了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科技副主任的职位。大部分村的两委班子对回村大学生的工作能够积极支持,并为其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总的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回村大学生都能在工作中与村两委班子密切配合,开展工作。2、多数回村大学生能利用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积极引导、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不断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在农业科技指导、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上发挥了积极和作用。葛首峰,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负责主抓村里的果树场。他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果树场的化学除草和药物防虫。针对今年的旱情,他采用微肥补充营养的办法,保证水果质量和产量,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他还从农村报上得到百合种植信息,从山东引进了百合品种在自家的2亩田地中进行试种,效益好的话,明年将在全村进行推广。3、在致富增收上起带头作用,带头引进新品种、新项目,提供致富信息。马东光,久太村党支部副书记。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在荒山养蚕,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现在这个村已新增加6户养蚕户。

通过考核,总的看包村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加快农民致富增收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包村干部对这次包村工作认识不高,工作还不够实;二是在解决二轮土地承包矛盾,化解村级不良债务上还缺乏工作力度;三是致富增收的路子还不宽,思路还比较窄;四是有的包村干部在文明村建设上办法少,有危难情绪;五是有的乡镇党委对回村大学生重视不够,有的回村大学生作用发挥不明显。

下步包村工作意见:

乡镇党委要加大对包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县增收办要加大对乡镇和包村干部的考核、检查、指导力度,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各乡镇党委要继续坚持定期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安排和布署包村工作。进一步完善包村干部考勤制度,加强包村干部的管理。

2、加大化解村级债务的工作力度。上半年全县共化解13。02%。按照今年化解村级债务三分之一的要求,下半年化解村级债务的任务还很重。因此,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采取不同方式,利用应收应付抵帐、机动地竞价发包、固定资产抵债等多种方式化解村级债务。能动地的动地,能动帐的动帐。到年底一定要完成化解村级债务三分之一的目标。

3、要抓住龙头企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把特色经济做强做大,要向产品基地,向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发展,向产品初深加工要效益。

4、是要进一步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强化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搞好信息、法律、信贷和技能服务,扩大劳务输出,确保完成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实现非农收入2亿元。

5、向农民提供致富信息,为农民找市场,积极发展定单农业。要早谋划、早下手,为农民寻找农产品销路,确保农民丰产增收。

6、加强回村大学生的管理,为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条件。

要帮助他们解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求村二委班子搞好帮带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懂科技、服务好、示范带、信息灵等优势,使他们尽快成为农村致富增收的主力军。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扩展阅读

2020年镇2020年农业增产增收工作总结


我镇20xx年在市委农办的指导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狠抓了20xx年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提出了目标任务,并制定了方案和目标考核,通过各级努力,现就20xx 年农业增产增收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我镇在20xx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了生产总值10017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0000万元,农业增加值58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10元,比上年人均纯收入5922元增加888元。

二.20xx 年农业产业发展

20xx年新建沼气2160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渠道100公里,山坪塘10个,水土保持3平方公里,生猪出栏3万头,小家禽兔出栏35万头,完成了机耕5.0519万亩,机收1.92万亩,新增提灌设备5台。

以省科技厅为主导,通过指导和投入,新发展农村专合组织一个(蔬菜协会),新发展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一个(绵竹棚花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弥猴桃基地300亩,蔬菜20亩,全镇发展蔬菜5021亩,獭兔养殖公司加农户2万只,芦笋330亩,食用菌比去年增加60万袋,花卉苗木比去年增加43亩, 新发展葡萄基地50亩, 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实施。

一. 招商引资工作

省科技厅在我镇进行了农业科技示范投入,建立了弥猴桃基地和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芦笋基地、獭兔养殖基地,总面积为750亩,总投入1000万元,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人均350元左右。

引进了XX市XX区玉泉园林有限责任公司在棚花村投入252万元,利用1900亩山林转让权进行花卉苗木培育基地和营造高品质的桥木林。

二. 增产措施

20xx 年在抓灾后重建的同时,镇党委政府不忘农业,把老百姓增产增收放在首位,年初制定农业任务考核目标,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土地整理,水利基础设施的修复,机沉井的配套,经济作物的试点和粮种补贴等,开展多种形势的农业技术培训,大力宣传推广农业科学化、品种示范化、产业集中化,特别规范了农村专合组,以协会为主体带动老百姓增产增收。

三. 存在的问题

1.由于灾后重建工作量大,老百姓忙于重建,对农业种植不够认真,种植初放,投入不到位。

2.受5.12地震影响,水库加固一些沟渠未及时修得,导致水源缺乏影响了大春栽插。

3.一些农户未按时进行粮食作物施肥防病治虫,导致个别田块未达到增产目标。

六.20xx年农业增产增收工作计划

按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基地,极大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方向,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灾后新遵道。

1. 计划以棚花村产业发展为龙头,增蔬菜基地扩展100亩;

2. 双土村葡萄基地扩展 150亩;食用菌增加80万袋;

3. 新增秦家坎村叶烟种植基地面积300亩;

4. 棚花村花卉基地扩展110亩。

以上总结在 20xx年中按照市委农办下达的各项指标,认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对20xx年并提出了新的规划和新的发展计划,通过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形成“产业基地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的现代农业新格局,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为遵道农业创造新局面。转贴于

抓好劳动力转移 促进妇女增收


近年来,我们镇妇联把搞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心环节来抓,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劳务中介为主导、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信访维权一条龙服务”的促进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3613人,占总劳动力的84.2%,其中转移妇女劳动力1682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8%,全镇劳务收入达20801.4万元,其中妇女劳务收入近亿元,跨出家门挣大钱,已成为我镇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妇女劳力转移工作机制 近几年来,农民增收幅度日趋缓慢,如何才能使妇女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已成为我镇妇联面临的一道难题,1999年社会调查时我们发现,当时的星一村,全村1110多人,外出务工的就有346人,仅外出打工收入就达220多万元,全村人均2000多元,而规模相当的西冒村,全村只有84人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只有500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把这一调查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作了回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决定把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搞好妇女劳动力转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是抓网络建立:镇上成立了由分管工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妇联、企管站、劳动就业办公室、成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明确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妇女主任,担任劳务输出联络员和信息员,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多次召开协调会议,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镇村纵向的工作网络。 二是抓责任制的建立。为强化镇村两级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全镇建立了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村长、妇女主任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劳务输出任务。并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大大增强了各村妇女主任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全镇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是成立中介机构,兴办镇级劳务市场。全镇共成立劳务中介机构八家,还有一家正在筹建之中,因镇村合并精减下来的原大狄村妇女主任石太兰,缫丝厂下岗女工吴秀芳,下岗不失志,先后带头兴办起“**镇劳动就业服务站 ”、“**镇盛达职业介绍所”两家中介机构,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业务越做越大,自2000年以来先后向上海、浙江、苏州等地输送女工6000人,成为**镇劳务市场的领头羊。 四是抓调查摸底,建立女劳动力输出档案。我们对全镇21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全镇待转移劳力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全镇有妇女劳力22555人,已转移16820人,全镇尚有5735名妇女未转移,通过调查摸底,根据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识、技术技能进行分档归类,为岗前培训和向企业输送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 二、宣传发动,激励妇女外出创业 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妇女增收的重要措施,紧紧抓在手中,逢会必讲劳务输出的意义和妇女外出劳务的好处,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妇女反复宣传,妇女外出劳务能使妇女经济上日趋独立。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亦将随之提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培养和发掘妇女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妇女,感召妇女。贫困妇女吴美琴通过劳动中介去上海电子厂打工,年收入万元以上,很快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我们将这一典型事例在全镇广为宣传,一石击起千层浪,从而激发了全镇妇女创业就业的激情,消除了固守本土、小富即安、害怕受骗上当等消极畏难情绪,树立起跨出家门,共同挣钱,外出打工,就能快富的新观念,目前外出务工已成为我镇妇女特别是青年女性的新追求。 三、定单培训,为农村妇女外出劳务打基础 劳务输出的最大障碍是劳务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亟等提高,往往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劳务人员,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在强化初中毕业生接受技能培训的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法,开展“定单”培训,我们走出去,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等方面的要求,然后用请进来的办法,请用人单位来我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近几年来,我镇先后举办电子、服装、花木等培训班50期,培训劳务人员6135人次,其中妇女3421人,今年上半年,就开办服装培训班2期,电子班2期,花木班2期,培训妇女400多人次。 四、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为妇女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 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要求我们在劳务输出指导方式和服务工作方面,必须努力创新,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管理,增强中介服务的能力和信誉。 镇妇联配合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把八家民营中介公司组织起来,统一抽调60多人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统一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统一中介服务的收费和工作流程,实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使我镇劳务市场与上海、浙江、苏州等地的工厂企业建立起正常的业务关系,不但使我镇的劳务输出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还在为周边的市县服务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上海英华达等企业每次招工时,优先录用我镇输送的人员。 (二)强化维权,保障外出妇女的合法权益。 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常常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为保障我镇外出妇女权益不受侵犯,首先我们要求中介公司与信誉较好,劳保待遇较多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镇外出劳务妇女提供基本保证,其次,我们在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妇女学法、懂法、守法。在输送妇女进厂时,还给每人赠送一份材料袋,内装妇女权益保障、劳动法、合同法等学习材料,并附上致外出女工及女工家长的一封信,使女工进厂后能经常学法,同时我们还教育妇女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保证女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对女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我们协同中介部门及时赴厂帮助调解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女工权益。同时,我们在上海、苏州等地还设立了办事处,参与厂方的管理,及时关心女工工作生活情况,对用工方违反合同,辞退的女工,我们为女工极力争取厂方补偿,并积极为其联系合适厂家,直到女工再次就业为止。 (三)关注特殊群体,优先安排转移困难妇女 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优先安排贫困妇女、军嫂、三峡移民就业,岗前培训时,我们对一些贫困户实行免费培训,并对贫困户劳动力转移采取优先安置的扶持政策,此举使我镇不少结对扶贫户找到了较好的就业岗位,如三峡移民杨长斌刚落户我们**镇,针对其具备熟练缝纫工的优势,经多方联系协调,该同志已在新办的独资企业——雅尔美服饰有限公司落实了就业岗位。 五、发展二、三产业,促使妇女劳动力就地转移 搞好劳务输出必须坚持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同步,就业与创业并重,才能实现由农到工的大转移。为了确保妇女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几年来,我们大力发展个体民营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一是针对本镇绣花、绗缝的优势,鼓励女能人兴办服装、绣花、绗缝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003年度受南通市妇联表彰的劳动力转移先进个人、绣花能手徐梅兰,投资200多万元兴办起绣品厂,目前已有工业机120台,电脑绣花机9台,吸纳妇女劳动力200多人,同时在全镇兴办起20多个绣花点,在她的带动下,全镇共有绣花、绗缝厂10多家,绣花、绗缝加工点30多个,全镇有近5000多名妇女从事绣花绗缝业。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身为镇妇联主席的我,自觉服从党委、政府分工,远赴宁波、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从洽谈到试投产仅为两个月的雅尔美服饰公司已吸纳女工80多人,产值7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准备扩大投资,组建雅尔美集团,预计能吸纳女工500多人。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工业企业677家,吸纳工人6025人,其中用工人数达100人以上的企业就有16家。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全镇有各类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3302家,从业人员达7264人,在全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13289人中,妇女劳动力就占了80%。 我镇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先进镇相比,差距更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妇女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开拓劳动力市场新领域,同时拓展国外劳务输出业务,力争今年新增转移妇女劳动力800人,使我镇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20年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总结


“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总结
我县位于湘中腹地,土地面积1715.11平方公里耕地41000公。全县辖16个乡镇903个村,总人口89.9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穷县.是首批全国商品粮的基地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14年亩产过吨粮,同时又是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和湖南省出口猪基地县,猪肉总产量居全国肉类总产量百强县第十位,全省第二位。去年,由于中央校和省校的关怀和大力支持,双峰县9个村实施了“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工程试点工作。通过全县上下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该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呈现出了领导重视、干部热心、部门支持、群众欢迎、百姓受益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实施情况

按照试点工作要求,根据省校的统一部署安排,我县着重从三个方面狠下功夫、大抓落实。

(一)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为了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成立了“致富早班车”大喇叭下乡进村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农办主任任副组长、县农广校校长、各乡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县工作站由农广校校长任站长,有关同志任成员,具体负责九个试点村的广播节目、录音带的调配、使用、播放,并定期检查播放情况,收集建议和意见,总结经验。乡工作站由农技站站长或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任站长,村主任为成员,维护县、村之间信息畅通,村广播站由农广信息员具体负责播音工作。

(二)认真制订了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具体实施

为了确保试点村的整个工作,有针对性、实用性、最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首先,我们逐乡逐村组织镇、村负责人一起召开座谈会,针对村情,商量具体的实施方案。从9 个村的实施方案来看,都突出了四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建立村级广播站,配备必要设备。二是明确专人负责。三是按照要求,认真组织收听和播放。四是广泛收集,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和信息。其次,具体帮助各个村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我校还专门明确了一名副校长和一名业务骨干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再次是加强了对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在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定期地到各实点村调查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并要求乡镇负责同志一起参加,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从目前来看,整个工作进展顺利,县分管领导非常重视、部门干部热心努力、农民群众期盼欢迎。

(三)创新工作,多轮驱动,加快推进“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工程。

“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倍受各村欢迎,农民朋友提出来了很多很好的期盼和建议。为了顺应农民朋友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我们采取创新工作、多管齐下、多轮驱动的办法,共同促进这项工作。一是利用电视媒体,在杏子、锁石等6个乡镇电视差转台联合开办了农民素质教育专栏节目,节目内容围绕“三农”,广泛传播实用技术、致富技能、法律政策、致富信息、务工指南等多方面的内容,每周播两晚,每晚半小时,增强了“致富早班车”节目的可视性,效果很好。到目前,电视节目共播放140小时,许多农民朋友纷纷来电来信:“现在好了,白天听广播,晚上看电视,不出家门,也知天下‘三农’事 ,农广校真是咱们老百姓的贴心人呀!”。二是在试点村尝试地建立“农民科技书屋”。依托一些部门和单位出资,我们提供科技光盘和技术资料,共同建立“农民科技书屋”,为农民朋友提供学习文化知识,寻求致富信息,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探索出一条“政府出资,广校建屋,农民使用,社会受益”的农民教育培训新途径。三是组织“农民素质教育讲师团”,到试点村举办专题培训班。实行现场指导,并解答农民朋友在听广播,看电视节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据统计,我们先后在六个村举办了生猪、水稻、水果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1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余份,社会反响非常好。

二、主要成效

半年来,“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有:

一是增强了农民科技观念,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 过去部分村的老百姓不太相信科学,喜欢用老一套、传统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其结果效益不高,农业生产积极性由此受挫。自“致富早班车”节目播放以来,村民们的观念变了,开始相信科技了,主动学科技、用科技了。据统计,我们先后收到来自9 个村23个农户的来电,询问技术和资料,涉及到30多种技术和问题。还有5 位农民亲自搭车来到我单位,索取有关技术信息和资料。说明了他们普遍渴望知识,迫切需要致富技术和服务。还有3 名农技干部在收听这一节目后,来电要求我们组织开展一些一年制或半年制的技术培训班,他们十分愿意来参加这样的技术培训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指导和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据调查了解:迄今为止9个村有80%的村民坚持收听这一节目,用节目中的技术指导各自农业生产,如荷叶镇富托村种植了一百多亩果树,村民听了有关果树栽培技术的录音带后,对果树的修剪、施肥、病虫防治等一整套技术,了解得比以前更多、更深了,种植果树信心倍增。预计亩产可达3500-4000斤,亩收入可达5000-8000元。不少果农说:“‘致富早班车’节目好就好在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学到实用技术,为农民分了忧,解了难。”梓门桥镇白山村村民通过收听有关养猪技术的广播后,养猪的积极性更高了,养猪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上半年又新发展4户养猪专业户。许多养猪户反映,以前虽然掌握一些养猪技术,但很不全面,通过收听广播后,学会了更多的有关饲料搭配、防病治病知识,大大提高了生猪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试点村的村民都说“‘致富早班车’节目办得好,非常适合我们农民的需要,是农民的知音和朋友。”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致富早班车”节目的实施,我县9个试点村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蛇形山镇黄井村自“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以来,村民们受到了启发,大胆地调整了农业种养结构,从过去单纯种植水稻,发展到了现在种植药材、玉米、经果林等高效作物。今年上半年来,种植玉米达150亩,药材5亩,发展经果林120亩,同时,还新发展猪、牛、羊养殖大户12户,据初步估算,通过调整农业种养结构,该村村民收入可增加200元左右。石牛乡小洞村村民收听节目录音带后,消除了过去推广新品种和调整结构的疑虑,今年上半年水稻良种种植面积达120亩,退耕还林100亩,发展猪、牛、羊150头,新发展养殖户3户。全村上下,逐步形成了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发展致富的良好氛围。

三是为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花门镇大托村过去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自“致富早班车”进村入户实施以后,村支部一班人找到了工作突破口。通过认真实施,积极为村民提供服务,从而重新树立了村级班子在村民心目中的形象,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加强。目前,村民正在积极响应参加村党支部组织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

四是拓宽了农广校自我发展,服务三农的空间,扩大了自身的影响,提高了社会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广校肩负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任重道远,各级领导在期望,广大农民群众在期盼,我们农广人在探索。通过这项工作的实施,我们深深地感到:“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工程是当前开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的一种好举措,也是县级农广校更贴近农民,深入农村,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种好手段,更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为民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种好方法。通过“致富早班车”大喇叭进村入户工程的认真实施、扎实推进,我们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得到了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在服务大众的同时,又悄然地发展和壮大了自我。

三、问题和建议

1、少数村因资金困难,无力修复中断多年的广播线路,也无力承担较高的电费,导致工作开展困难。

2、部分节目内容较抽象,农民听不懂,尚需要解决录音带技术的专家指导与现场示范问题。

3、节目内容需不断更新,才能满足农民对新技术的需要。

4、广播节目配套资料未跟上。建议制作一些相关图书、图片及光盘资料。这样效果会更好,更受农民欢迎。

5、建议在工程实施的同时,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更有利于该项工件取得实效。

二 oo五年七月八日

2020年移民安稳致富工作总结报告


县委、县政府:

自安稳致富工程组织实施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筹协调下,在三合镇党委政府和县安稳致富办的精心组织、统一协调和督促下,在各级领导和系统及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社区居委和帮扶队的具体组织实施下,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策群力推动了安稳致富工程的顺利实施。通过近半年的艰苦努力, 基本掌握了三类对象的生产、生活、生计和门面资源状况,切实帮助居民解决了一些热点问题,突破了一些难点问题,帮扶和资助了部分困难群众,兴办了大量的好事实事,温暖了民心、稳定了人心,切实改善了党政干群关系,调和了一些社会矛盾,工作成效逐渐显现。为了进一步总结成绩,查找差距,增添措施,确保稳定,群策群力推进安稳致富工程上新台阶。现就我县20xx年度的安稳致富工程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措施和效果

(一)队伍组建及时到位

自县委、政府在“全县居民迁建攻坚暨安稳致富工程实施动员大会”上发出了在我县开展实施安稳致富工程的进军令后,各级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严格按照《关于组织实施“移民安稳致富工程”的通知》(丰委发[20xx]18号)要求,一是组建了领导小组,以政府领导为组长,三合镇、名山镇和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二是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由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分别从政府办等单位抽出得力干将任副主任,还从有关乡镇抽出人员充实了办公室力量,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三是成立了专门的帮扶队伍,从县级每个大口各抽5名干部,三合镇抽出10名干部,共69名干部全部脱产到位,组成了10个帮扶工作队,进驻三合镇10个社区居委会开展帮扶工作,工作队员与原单位工作全部脱钩;四是建立了帮扶领导责任网络机制,每个帮扶系统分别由2—3名县级领导具体联系指导,每个帮扶队由一个系统牵头联系帮扶工作,每个社区由一个帮扶队具体实施帮扶,每个社区的帮扶工作都分别由1名安稳致富办副主任、三合镇的1名领导牵头联系和一名居委常委具体负责任。

(二)调查摸底情况清

帮扶队成立后,通过开展了为期25天的基本情况摸底调查和工作调研,全面如实地掌握了居民的生产、生活、生计、门面资源及影响稳定的基本状况,主要体现在“三多三差”即:遗留问题数量多、移民生计困难多、不稳定因素多,门面利用率差、小区配套完善差、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差。一是掌握了居民构成状况,即“六多六少”的现象:即无业人员多,就业人员少;适龄就业人员中年龄大且女性偏多,年轻的且男性偏少;文化低技能水平差的多,有文化懂技术的人少;想吃低保的多,想干实事的少;拈轻怕重的多,有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精神的少;需要解决就业的人员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少。新县城城区内所辖的三类对象(纯居民、占地移民、关破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共10618户,30140人。其中纯居民4140户,12713人;占地移民2633户,8811人;关破企业下岗职工3845户,8616人;无一人就业的家庭共3876户,12265人;无主业的家庭共6186户,16714人;社区贫困家庭共1880户,5499人,其中特困户188户601人。二是掌握了新县城城区内的门面资源利用情况,即“两多两少”:关门的多、开业的少,自用的多、出租的少。辖区内有16条主街道,52条支路,共有门面8894个。目前,门面已使用了2716个,待用的有6178个,门面使用率仅为30.54%。在已使用的门面中,已出租的有1982个,占已使用门面的72.97%,自用的有589个,使用率为21.69%。三是排查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情况复杂、矛盾突出,涉及基础设施方面的硬化、绿化、管网配套、高边坡治理、环境卫生、消防设施的完善,二线遗留方面的移民结算、房屋质量、地级地差等,社区经济发展方面的市场设置、物业管理、门面利用等及困难居民的低保和就业等问题,共分为三大类14小类344件。

(三)宣传发动收效显

按照县委、政府“靠政策引导、靠宣传发动、靠过细工作、靠群众理解、靠群众支持”的部署要求,通过开展各个层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提高了群众的理解、认可和支持程度。一是各帮扶队加强了对居民移民政策法规和遵纪守法的教育,广泛宣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增强了居民自立自强和不等不靠的意识,拓宽了其自谋职业的思路。二是通过积极召开居委干部会、居民小组长会、党员议事代表座谈会、群众见面会,认真贯彻县委、政府在移民安稳致富方面的会议精神,深入浅出地讲解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及工作措施,使社区全体党员、议事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目前社区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发动大家积极投身到这项安居创业的工程中来。三是帮扶队员们还自发组成义务宣传队,积极宣传移民、低保、社区管理等政策法规,就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征求意见,接受咨询,耐心解答。对一些当场不能作答的问题,作好记录后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待情况了解清楚后反馈给群众。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强化了帮扶队员与群众的沟通,进一步了解了民情,化解了民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加强了形式多样的社会舆论宣传,丰都电视台开辟了《聚焦"安稳致富工程"》电视专栏,并在《魅力丰都》和丰都新闻等栏目及时报导全县安稳致富工程工作的发展亮点、典型事例和人物;《今日丰都》刊登了通讯报导13篇,《鬼城丰都网》用稿10篇;县政协开展了安稳致富工程的专题调研1次,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对策和建议;政务调研《关于对我县城区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思考》为解决移民就业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安稳致富办编印了《工作动态》17期,全面反映了安稳致富工程的开展情况。五是常务副县长易大斌代表县政府,在重庆市作了关于我县开展安稳致富工程工作的经验交流,得到了市上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市库区移民区县积极推广。六是三合镇党委政府正在精心筹备一台"情系移民安稳致富"的春节文艺晚会,丰富节日期间的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亲民爱民、全民共建的良好氛围。

(四)组织培训强素质

一是为了提高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确保安稳致富工程的顺利推进,对全体帮扶队员、三合镇驻社区的干部、居委会干部举办了2期政策法规的集中培训;二是组织帮扶队队长开展每月一次的工作队队长会,组织学习和传达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总结阶段性工作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并进行工作情况交换和经验交流,增进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为了提高我县移民的就业技能,对新县城辖区内近100名贫困移民就如何提高农用物资营销技能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免费培训;三是积极配合县移民局开展“移民培训年”活动,积极组织、发动社区居民参加县移民局举办的各类移民培训,完成移民技能培训1875人,为我县被市政府表彰为“移民培训先进单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帮扶济困暖人心

为了拉近政府与百性的距离,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度过难关,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县安稳致富工程领导小组向各帮扶队发出了帮扶济困的号召。各帮扶系统积极响应号召,立即着手制定慰问方案,分别成立了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广泛动员募集资金。开展了一场“走街串巷结穷亲,千方百计解疑难”的帮扶慰问活动,谱写了一曲曲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爱民亲民之歌。一是各各系统、各单位共筹集慰问经费47390元,菜油280斤,大米960斤,白糖128斤,香肠20斤,衣服664件,对156户494人的困难群众(其中特困家庭95户309人)开展了访贫问苦慰问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了临时的生活困难。二是组织10个系统102个单位 982名干部职工对贫困户1202户3561人、特困户235户725人开展了“一对一”结队帮扶活动,通过干部职工与困难群众的结对联系和帮扶,既沟通了干群感情,也缓解了社会的矛盾,拉近了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三是主动关心群众疾苦,通过协调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资助了4名大学生实现了大学梦、对1名残疾贫困户实行了长期资助,救助了1名失儿童,帮助贫困移民联系免费就医2人。

(六)兴办实事赢民心

“9.10”会后,各帮扶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对10个社区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查找责任人、落实责任单位,并要求限时完成。在各系统、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各个社区的区间路灯现已基本安装完毕,硬化道路23000平米,铺设人行地砖1130平米,新修人行道、公路护栏500余米,人行石梯300余级,新增绿化面积1万余平米,清运垃圾、建筑弃土等1000余方,整治疏通下水管网12处,设置公交站台1个。如平都西路帮扶队筹资7万余元,在北门路小区出入县城主干道的人行通道上建标了准化石梯160级,护栏260米,安装了路灯80盏;南天湖西路帮扶队募捐5000元为1号移民周转房的78户260余名移民修建了长60米、宽1.5米的砖混人行道,结束了该楼10年来上下爬泥坡的历史,被群众称为“9.18民心路”;雪玉路帮扶队在新县城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为雪玉路一支路安装了258米的公路护栏及沿路路灯,解决了居民和车辆的出行安全。南天湖东路帮扶队协调县电力公司捐资近3000元,购买了电线材料,由三合镇供电所免费为4户特困移民安装了电灯,结束了他们长期“摸黑”过日子的生活状况。其余各个社区在帮扶系统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帮扶工作队和社区居委的积极协调下,分别解决和完成了所排查的各类不稳定问题183件计53.2%,协调完成了基础设施配套问题103件计39.6%,通过对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赢得了民心。

(七)群策群力保稳定

为了针对性地做好了移民的思想工作和矛盾化解工作,有效地把影响稳定的问题解决在了基层,消除在了萌芽状态。安稳致富工程领导小组建立了信访工作网络,落实了信访工作首问责任制和专兼职工作人员,对群众来信来访本着实是求是的原则,做到事事有交办、件件有答复。对一些具备条件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任人员或与有关责任单位衔接协调研究解决的具体办法。截止12月底,共接待来信46件、来访391次1249人,妥善处理和解决了来信37件、来访195 件,处理办结率分别达到80 %、50 %,共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30起,劝阻集访事件8起。

(八)精心谋划求发展

为了巩固二期移民迁建成果,确保“移民安得稳、逐步能致富”,在三年内实现“一户有一人就业、一家有一个主业、一个社区有一项产业、一个街道有一个特色”的目标。通过加大对各社区居委和帮扶队的指导力度和统筹协调,深入社区开展调研分析,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积极谋划发展思路,促进了滨江西路原有的小商品批发,滨江中路的商贸流通业,滨江东路的汽车摩配修理,平都东路的义丰小商品批发市场,南天湖西路“美食一条街”饮食服务业,南天湖东路的鲜果蔬菜冻库,南天湖中路的社区文艺队,平都西路峡南溪路上段的丧葬服务业初具规模。还积极着手论证启动了一批投资少、能产生效益,拉动社区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短、平、快”项目,如滨江东路的“王瓜子”品牌创“炒货一条街”特色规划,滨江西路的“楹联旅游小商品”一条街;论证储备了一批上规模的招商开发项目,如平都东路开发的龙王沱生态休闲区和鲜花种植场等项目,同时,按照“三峡库区后期项目扶持规划”的政策规定,结合三合镇10个社区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出适合各社区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规划共49个,其中的45个产业项目已上报待批,计划分期分批启动实施。

(九)千方百计寻就业门路

新县城辖区内的三类对象中无一人就业的家庭共3876户12266人,无主业的家庭有6186户16714人;18岁至60岁以内的适龄就业人员共20xx0人,已就业的人员有8307人(大多数系临时就业),就业率仅为41.41%。为了帮助适龄就业人员实现就业,解决生计困难,各帮扶队积极为下岗职工和社区富余劳动人员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共联系推荐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部分困难家庭解决了生计问题。一是通过配合县移民局、县就业服务中心积极组织失业人员参加移民就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定单式培训(少数帮扶队还通过与社区共建友好单位结为互助组织,开展就业指导),进行全员免费培训和职业咨询指导,帮助他们转变了择业观念,提高他们参与就业竞争的能力;二是对就业困难的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对一些有再就业愿望、有一定创业能力、有发展项目、却无资金的下岗职工,积极协助提供小额信贷扶持,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三是把社区家政服务作为突破口,积极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增强了社区服务和“造血”功能;四是运用市场手段,主动出击,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队员们通过在外的亲属、同乡、同学等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亲帮亲、邻帮邻”的作用,千方百计寻求就业岗位,拓展了劳务输出领域。

(十)强化管理树形象

注重队伍的自身建设,抓住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这三个重点。一是抓好了队伍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办公室及工作队的考勤考核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落实了信访首问责任制,实行了 “123”周工作制和工作月计划、周安排制。二是狠抓了队伍作风建设。经常加强形势任务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全体队员树立了安稳致富工作必胜的信心,增强了队伍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忧患意识。同时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加强与帮扶队员的沟通联络,努力营造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人际关系和安定和谐、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三是加大了督查和考核力度,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和作务得以贯彻和落实,建立了督查督办工作制度,县安稳办协同县委督查室开展了每月一次的督查和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并通过努力争取把安稳致富工程工作纳入了20xx年的政府综合目标中,对全县各移民乡镇、帮扶和联系系统和部门的安稳致富工程工作实行年度考核,通过考核促进了工作勤政、高效、务实,确保了政令畅通和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工作体会

(一)领导重视、统筹协调是前提

移民安稳致富工程是一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丰都稳定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必须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县委政府的统筹协调,才能确保工作的整体推进。一是工程开展以来,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召开了全县范围内的关于安稳致富工程的大型会议3次。二是组织联系各帮扶系统和工作队的县级领导多次深入社区调研指导帮扶工作。县级领导到社区现场办83次、开展了专题调研12次,系统和部门负责人到社区现场办公48次,其中有1名县级领导17次深入社区专题研究解决房屋整改、居委会陈地建设和社区发展问题;有2名县级领导8次到社区调研指导、有3名县级领导和系统负责人6次到社区指导和调研、有7名县级和系统领导4次到基层指导帮扶工作的。三是联系帮扶工作县级领导和系统及部门负责人,他们对这项工程的开展高度重视,绝大多数都能何做到每月至少一次到社区指导工作,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和关心帮扶工作,对涉及到群众反映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研究落实解决方案;对各个帮扶队在工作开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协调解决;对一些影响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

(二)部门配合、各方支持是关键

安稳致富工程的顺利实施,与各级各部门和有关单位的紧密配合和大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为了全力支持县安稳致富工程工作的开展,三合镇政府积极为县安稳办调剂办公室两间,并筹资配置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县移民局、县计生委、县交委、县北岸管委会、县水电局在自身经费比较紧的情况下,积极为安稳致富办公室筹措工作经费,确保了该项工程前期工作的顺利实施。各个帮扶系统积极协助帮扶队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积极筹集帮扶队工作经费169500 元、社区产业发展基金65000元,筹集困难群众慰问经费47390元,购买了菜油280斤、大米960斤、白糖128斤、香肠20斤,捐赠衣服664件。县级各部门和相关单位,按照县安稳致富工程领导小组的统筹部署和系统的统一安排,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主动配合搞好二线遗留、小区设施配套及环境整治和“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

(三)群众参与、社区共建是基础

群众的支持和理解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安稳致富工程的组织实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一是在帮扶队员入驻社区后,部分群众主动来交心谈心,了解有关政策和发展思路,提供社区发展信息,积极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二是积极为改善社区环境作出了有力贡献,滨江西路居民自发组织,绿化小区院坝,平都西路和南天湖东路居民协助清理社区卫生死角,滨江中路社区党员及部分业主会同工商系统干部雨夜抢险,为"一节一会"期间来我县展销的商家挽回了商品和财产经济损失。三是各社区共建单位极力关心支持帮扶工作,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营造了资源共享的发展氛围。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安稳致富工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经验可鉴,因任务重、困难多,矛盾突出,社会各个层面及各级各部门认识不一,影响了下一步工作的推进。一是群众反映不一,多数群众对这项工程的实施十分拥护,积极支持配合帮扶队开展工作;部分群众对这项工程的实施希望值太高,把帮扶队的能力无限化,任何大事小情都来找帮扶队而不去找居委会,无形中使帮扶队被琐事缠身,无精力思考和谋划发展;还有部分群众抱消极观望的态度,认为这项工程只不过是一场运动而已。对帮扶队工作持抵触态度,不配合工作队开展的各项调查和组织的培训学习活动等。二是少数部门工作支持力度配合不够,个别部门不能严格按照安稳致富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有的对帮扶队的工作指导不力,对队员的关心不够,必要待遇没有得到保障;有的职能部门对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互相推诿,不积极主动整改和配合帮扶工作。三是帮扶队员认识尚有差距,畏难情绪严重。个别队员由于待遇没有落实,出现了消极殆工的现象;少数队员因在工作推进中遇到了部分群众不理解、部门不支持而碰到重重了阻力时,出现了畏难情绪;有的队员对安稳致富工程工作抱乐观态度,而忽视了对问题和矛盾解决办法的深层次思考。

(二)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

移民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主要集中在移民结算、房屋质量、小区配套、产权办理等,是当前居民群众普通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涉及到多个环节,加之由于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主体实施单位往往叫苦不迭,工作积极性不高,少数职能部门配合支持力度不够,个别部门和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严重挫伤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大了帮扶队解决突出问题的困难和阻力。加之少数帮扶队缺乏横向联系沟通和全局性的统筹协调与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加了遗留问题的解决难度。

(三)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据调查,目前各社区产业发展普遍呈“小、散、乱”的特点,经济发展滞后,后劲严重不足。加之我县工业基础薄弱,城区面积扩大后,各帮扶队与社区居委会在谋划产业发展时,缺乏统筹规划和专业指导,所论证的产业发展项目带有盲目性和重复性,且项目的启动受资金投入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城区的经济发展,导致产业发展缓慢、效果不明显,目前尚无实质性的突破。

(四)稳定压力依然较大

当前面对三四期移民迁建任务重、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移民生计技能缺乏、就业和增收难度大,稳定形势不容乐观,稳定压力大依然较大,安稳致富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20xx年的工作思路

围绕“一户有一人就业、一家有一个主业、一个社区有一个产业、一个街道有一个特色”的目标,按照“突两点、重两加、赢三心”的工作思路,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加大工作措施,注重加大考核力度;继续扶贫济困暖人心、办好实事舒人心、疏通领导稳人心,抓好稳定促发展、抓好发展保稳定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一手抓稳定,一手抓发展,确保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社区经济。一是启动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突出项目发展造亮点;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三是加快遗留问题处理,抓紧完善小区配套;四是搞好移民结算,加快“两证”办理;五是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兴办好事实事;六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严格目标考核;七是继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全县半年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