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建促进月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 2020.06.15

小结:优化数学活动的过程,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时间匆匆偷溜走,上一段工作你一定收货满满,这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写工作总结。我们应该要在工作总结中写领导最关心的内容和领导想知道的内容。做一个好的总结方面以后的工作。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小结:优化数学活动的过程,促进幼儿能力发展》,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小结:优化数学活动的过程,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随着幼儿素质教育的踏浪而来,幼儿创新教育也正扬帆启航。《幼儿园教育纲要》对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内容、要求提得十分明确。优化数学活动的过程,我们要树立课程思想,努力探求开放式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变填鸭式教学为幼儿主体活动教学,变培养单一素质的教育活动为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活动,变面向少数幼儿的教育活动为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活动,变小学化的分科教学活动为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把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让幼儿从中探索、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知识和经验,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一、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

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是要我们充分挖掘游戏中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在游戏中成为活动的主人,并感知、体验、积累有关数学知识和经验,使幼儿数学游戏化在实践过程中能面向全体幼儿和全面发展教育。

1.精心编制各种数学游戏。

根据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需要创编和改编大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使幼儿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如:“铺地板”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认识三种颜色,有规律的排序。而我是引导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小兔家的地板重新装饰 的形式出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此同时,在编制游戏中,还需设计各种形式的游戏,如个别玩的游戏,结伴玩的游戏,小组玩的游戏及集体进行的游戏等,这些游戏既可提高幼儿学习的密度,又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

2.灵活指导各种性质和形式的游戏。

我们可按游戏性质划分为自由、任务定向、小组、集体游戏等几种类型,教师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并组织幼儿议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对游戏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幼儿在不同的游戏中体验、探索、比较,从而发现新的知识点,并积累感性经验。

二、创设一个具有操作探索性的环境

所谓探索操作是指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学具,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方法,运用操作探索法,幼儿可以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促进自身相应能力的发展。

1.让幼儿成为活动的探索者。

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而开放的集体教育能使幼儿成为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要运用开放式的教育手段,以数学教学活动为游戏化的教育活动,激励幼儿参与数学活动,让幼儿在说说、玩玩、做做中发现、探索,增长知识,以不断提高幼儿思维的抽象水平。但还须注意,数学活动中利用操作探索法绝不能流于形式。一方面教师应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使幼儿有尽量发挥的可能性,同时,应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探索与操作的时间,使之既有时间探索,又有时间操作与思考,综合能力随之提高。

2.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要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地位的原则,必须创设不同层次的环境和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于同一年龄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要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使每个幼儿成为活动的认,都有表现自己,获得成功的机会。再次,重视幼儿的参与,重视幼儿的纵向比较,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真正主人。

三、提供一个分组活动的教育环境

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不仅不同于成人,也不同于少年。幼儿必须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体验数概念,他们建构数学概念首先来源于动作,所以,分组操作活动是幼儿数学的基本活动之一。

1.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对于掌握数学概念来说,个体获得的相应体验越多样,越把握得确切。分组活动的优势之一就是能为幼儿提供多种数学经验,因此,幼儿学习同一个数学概念,教师要安排多样的分组操作,既要有多样的操作形式,又要有多样的操作层次。这样,让幼儿在每个组都做一做,从而获得有关这个概念的多种经验,其体验就会丰富而深刻。与此同时,教师安排的分组活动只有计划的,但幼儿是自主进行的,往往会有令教师始料不及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顾及实际,让计划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必要时应及时调整,弄清问题的症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处理,这样才能针对性解决问题,才能为每个幼儿提供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活动环境。

2.系统性的连贯性的原则。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系统性。因此,数学分组活动的安排要根据目标体系有序地安排,必须是系统的、连贯的。每次课的小组活动安排要围绕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搭配”小组活动,要考虑几个活动间的关连是否多样化,是否实施教学目标,同时要注意前后统筹安排,简单先行,复杂后行,做好搭配与交叉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步步深化,并通过分组操作活动不断提高、巩固、积累数概念的感性经验。

《优化数学活动的过程,促进幼儿能力发展》是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探索,不仅要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活动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教学过程以符合幼儿整体发展的要求为出发点,使幼儿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延伸阅读

工作总结:花样玩球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工作总结:花样玩球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阿尔金曾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种玩具——球,因此球类游戏格外受孩子们的欢迎,我们要创造空间,创造条件开展球类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在园的孩子运动起来,健康起来。球类游戏原本是件多么快乐的事,但当游戏与掌握技能、练习基本动作、完成教育目标等联系在一起时,就不一定快乐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们在球类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让球类游戏成为快乐的体育运动,花样玩球就是幼儿快乐的源泉,运用多样的玩球的方式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

一、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学期初,我们首先根据活动的需要,充分发动了家长的积极性,调动所有家长为活动准备了所需的物质准备,经过调查我班幼儿家中几乎都有皮球,有个别幼儿家中没有,和家长说明情况后,家长二话没说,立刻表态:马上去买一个,咱家孩子可不能落后啊!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使孩子们的活动有了一定的条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回家后家长们也能积极引导孩子拍球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协助我们指导孩子掌握各种玩球的方法,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都不甘示弱,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活力与动力。自从活动的展开,家长们也成了我们活动的联盟,家长们为我们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制定实施方案,达成目标。

学期初,我们对本年龄段的孩子体质发展水平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重点从玩球活动的开展,做到了由浅入深,有易到难的渐进过程。在活动指导方面我们注重集体教学新的方法,单个具体指导、手把手教练的方法,使全体孩子掌握了玩球的基本方法。具体实施计划:1.20xx.2.29-3.18——原地拍球,2.20xx.3.21-4.15——交替拍球,3.20xx.4.18-5.9——我拍你接,4.20xx.5.16-6.6——直线拍球,5.20xx.6.13-6.27——绕障碍拍球,6.全学期——球操,有了明确了目标我们的活动也就有了方向,朝着这个方向带领着幼儿共同努力,达成制定的目标。

1.实施计划1——原地拍球 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幼儿学习并掌握拍球的正确姿势,站在自己的圆点上,连续拍球不少于50个。在活动练习前教师讲解拍球的要领并示范,让幼儿摸仿、了解拍球的动作要领:两脚左右分开,双腿站直,手指自然分开,屈肘拍球于胸前。要用力拍打球的中间,让球弹起到一定高度后,再拍打一下,力要均匀,将以上动作连贯进行,拍的次数越多越好。在练习过程中80%的幼儿的能够掌握教师示范的要领,还有20%的幼儿不能掌握,如赵佳豪小朋友站立姿势正确,但在拍球的过程中身体弯的太低,不能用手掌拍球,一开始最多就拍3个,又如黄子轩在拍球过程中手的速度不能与球弹跳起来的速度一致,拍的时候手忙脚乱的,再如李嘉乐在拍球过程中手部力量不够不能将球拍起。针对他们的情况我们进行了重点指导:纠正赵佳豪拍球姿势,一遍遍不厌其烦,培养黄子轩的拍球节奏,身体随着球的弹跳节奏进行上下“弹”慢慢的感受节奏,增强李嘉乐的手部力量,我们抓着球,让他来拍,逐渐手部力量有所增强了,现如今3位“大难题”也能轻松自如的完成目标,达到100%。活动中培养了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以及动作的敏捷性,促进节奏感的发展,也培养了幼儿的耐力、坚持性等良好的品质。

2.实施计划2——交替拍球 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幼儿分别站在小圆点上两手交替拍球,学习交替拍球的方法。活动前教师指导幼儿交替拍球的方法:两脚分开站立、身体稍前倾,拍球时手和肘自然微曲,5个手指分开,手心向下,用小臂、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向下拍球,左右手轮换拍球,并控制球的位置尽量不要离开两脚之间。在练习过程中发现90%的幼儿掌握的较好,能掌握交替拍球的方法,能完成30下以上,其中2名幼儿掌握的不是很好,杨涛在原地拍球掌握的非常好,但在交替拍球的时候,两手交替的那一刻他就有些慌乱了,有时左手拍两下,右手再接上去,有的时候右手拍两下左手再接上去,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寻找方法,培养他左右脑的平衡发展,开始让他不拿皮球,就两手交替做拍球动作,通过训练情况好多了,从开始的10个完成到30个,接下来不光让他练习做交替做拍球动作,嘴巴里也要配合手的动作,“左右、左右、左右”这样有了节奏感,两手更协调了,现在很轻松的能完成到100。还有一个就是手部力量不够的李嘉乐,我们对他的训练放慢了节奏,在这个阶段继续训练他的手部力量,为以后打好基础。活动中促进了幼儿左右脑的平衡发展,为今后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打好基础。

3.实施计划3——我拍你接 活动主要内容是幼儿分散练习,或是分成两组进行面对面站立,两两相距3-4米,反复练习。全体幼儿围一个大圆圈,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个拍一个接,轮流进行拍和接。活动前教师示范拍球与接球,重点介绍:两人之间要注意拉开距离,拍球的小朋友要注意力度与高度,接者要提前把双手准备好,随时等待接球,来回地拍与接。有了前面的拍球经验,幼儿现在能很快地接受新玩法,原来都是各自拍各自的,现在的玩法是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拍球的要控制好球的力度,接球的要集中精神,这样才能完美的完成,看似简单,幼儿都跃跃欲试,没想到只有60%的幼儿能完成,10%的幼儿中有大一半是拍球不能控制好自己力度,20%不能掌握好拍球的间隔距离,10%的幼儿不能根据球的距离移动自己的身体进行接球。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控制好拍球的高度和距离,这样力度也能控制一点,不能高于幼儿的头,球落地在两名幼儿的中间,通过练习,幼儿慢慢掌握了控制力度,提醒幼儿接球要注意力集中,这样接球的幼儿也容易接到球了。两两练习后我们进行了多人接球游戏,有了前面的经验,多人接球就容易多了,现在有90%的幼儿能出色完成。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拍球力度和接球能力,增强上肢力量,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团结友爱的品质。

4.实施计划4——直线拍球 活动主要内容是单手或双手拍球,边走边拍,拍球时保持节奏。活动中教师指导幼儿注意拍球的力度,要注意交接球的准确性,把球控制在身边,运球失误时,要从失误处拾起球继续前进。本次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幼儿控制好手掌用力程度,一开始40%的幼儿能完成,60%的幼儿中有的不是边拍边走而是一拍就追球,有的拍了一段距离球就不听话了,四处滚了,还有的不能沿着直线拍,歪到离直线很远的地方去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发现他们的拍球方法有问题,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手腕要放松,球的高度保持在自己的胸前,不能过高或过低,手掌自然弯曲主动包球。为了提高幼儿训练的积极性我们采用“请你接着拍”的游戏,女孩男孩各一组,站在一定距离的小圆点上,一个幼儿拍到第二个幼儿面前,第二个幼儿继续拍,到了第三个幼儿面前,再以此类推,通过游戏反复练习,幼儿的完成率提高到了70%。看着效果不错,我们又组织了比赛形式。让孩子在竞争中,巩固提高拍球技能,看谁拍的又快又稳,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完成率再创新高。活动中锻炼了幼儿控制手掌用力程度,能培养孩子手、眼的协调能力以及动作的敏捷性,促进节奏感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5.实施计划5——绕障碍拍球 活动主要内容是绕障碍拍球:把瓶子放在场地中间,4~5把瓶子,之间隔1.5~2米呈直线摆放,绕着瓶子拍球。活动中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绕瓶子拍球时要有节奏,平稳地控制好皮球,在绕瓶子时要按S形,鼓励孩子在比赛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自己。在直线拍球的活动前提下,这次活动对于幼儿来说还是能轻松完成的,80%的幼儿能较快掌握要领,有10%的幼儿不能很好地绕开障碍物,有碰到障碍物的现象,10%的幼儿不能按照“S”形绕开障碍物。对于要碰到障碍的幼儿就要重点练习控球技能,我们将障碍物的距离适当的调整到2.5米,比原来宽了一点,不能按照“S”的幼儿就让他跟着完成较好的幼儿身后,通过调整和练习20%的幼儿有了明显的进步。活动期间我们通过摆放障碍物不同的形状,直线型、圆形、S形来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比赛让幼儿能积极地参与活动,感受游戏的乐趣。虽然还有三个幼儿不能完整地完成,但是他们的努力我们看到了,相信多给他们一段时间,他们同样很出色。本次活动培养了幼儿根据S型路线过障碍运球,脚走、手拍、球儿跳,发展了幼儿行进拍球的能力,发展了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和手部控球能力。

6.实施计划6——球操 活动主要内容是学习球操1—6节,要求幼儿初步掌握操的动作要领。活动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学会节奏快的做操同时,要学会动作做标准,让幼儿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在主动的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体会到学习球操的乐趣,让幼儿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音乐的旋律与节奏、提高参与韵律活动积极性。球操对孩子来说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在轻快的音乐下幼儿乐意参与球操的学习,参与率100%。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动作协调性及动作美感,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三、自由探索,提高创新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展开,我们对幼儿的户外活动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小朋友对球可是情有独钟,每当自由活动时间,球框里五彩的皮球就是孩子们活动的宠物,每个孩子都愿意和皮球成为好朋友,和球一起玩耍。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新奇的想法一个个涌现了出来,“李老师,你看”蒋天宇走过来让我看他拍球的新玩法,只见他用力拍一下球,然后身体转一圈,再继续用力拍一下球。“李老师,你看”吴钰萱也拉着我看她的新玩法,只见她拍一下球,然后两手拿出食指在球上进行“点拍”,“李老师,你看”……看着孩子一个个新颖的好点子后,我就想着,当一部分孩子在完成布置任务后何不放手让幼儿自主尝试,让他们自己创想玩球的方法。当然,小小的改变在活动中效果非常好。小小的一个玩球活动让我感悟很深:教师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启发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还能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发展。

四、游戏介入,增添趣味。

自从让幼儿自创玩球方法后,能感觉到孩子对皮球的感情更深了,活动也更加投入了。现在多数孩子能达成目标,从原地拍球到交替拍球、我拍你接、直线拍球、绕障碍拍球、多数幼儿能熟练拍球,掌握拍球的动作要领。根据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增添拍球的趣味性,我们以游戏的形式不断丰富幼儿的拍球经验。游戏“会跳舞的皮球”,让幼儿在充分感知球性的同时,体验到拍球给自己带来的无穷乐趣;游戏“拍球淘汰赛”,更是激发了幼儿的拍球兴趣和自信心。游戏“吹泡泡”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控球能力。活动过程中,老师也要多鼓励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就会给他一个大拇指,让孩子们充满自信。现在的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浓厚,每个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提升。

在研究中发现孩子喜欢球,更喜欢玩球,我们在活动前制定了活动方案,有预设的目标,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就教孩子掌握技能、练习基本动作、完成教育目标等,当这一切联系在一起时孩子就会失去本来的快乐。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改变了方式,让幼儿自己创造玩球方式,通过游戏的介入激发了幼儿的拍球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获得成长。教师不是幼儿活动的指挥,而是幼儿活动的参与者,要和孩子一起体验活动的快乐,这样才有助于营造轻松的“玩”的氛围。

以美育人,发展幼儿审美能力


以美育人,发展幼儿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具备使幼儿认识深化、道德感化、情感净化、智能开发和心理平衡等诸多功能,在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显示出独特的作用。我园开展了以美育童心,开展幼儿园“创美”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幼儿对艺术作品中美的感受,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萌发其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并以此为契机,挖掘多种艺术的综合教育功能,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对幼儿进行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直至形成高尚的情操,促进幼儿人格的健全和身心和谐的发展。

一、环境创设中的以美育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非常重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注意与幼儿共创具有亲和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优美环境,把美育渗透于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从而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提高及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我们的幼儿园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情感色彩、具有童趣的环境,使他们处处感到心旷神怡,心境愉悦。如走廊上的“亲子表演区”在幼儿的视野里充满了童话的色彩;使幼儿处处受到美的熏陶。

二、语言活动中的以美育人

发挥语言作品中审美愉悦的功能,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幼儿语言教育的文本多为儿童文学作品。语言作品最本质的功能是审美愉悦。因此,教学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引导幼儿去感受发现儿童语言作品中的有趣之处,让幼儿在“有趣之处”中去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首先,我们让幼儿大量地接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空隙时间给幼儿朗诵一些诗歌、童话、故事等。如“树和喜鹊”“顽皮的小雨滴”等散文诗。这些作品不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有较强的表达性,可让幼儿欣赏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从而进行表达表现。在图文并茂的情境中净化幼儿的审美感受。儿童的语言作品中往往伴有图画以增加形象感,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引导幼儿结合文字,边看图画边想像,获得丰富的形象感受。

我们也需要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幼儿去感受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美。例如,在学习诗歌“春天的小池塘”时,我们组织幼儿到幼儿园的小池塘边观看小池塘的倒影和小池塘周围的自然风光,并在池塘边做游戏,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欣赏散文“云彩和风儿”时,老师在蓝天白云下,首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及优美的动作,朗诵诗歌,把幼儿带入云彩的童话王国中。孩子们在这充满诗意的情景中,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的幼儿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大口大口地吃萝卜。”有的幼儿说:“风儿吹呀吹,云彩变成千岛湖,我真想去呀 * ”老师用带有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把幼儿的想像力充分地挖掘出来了。

当然也少不了要以情感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陶冶幼儿的情操,美化幼儿的心灵。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各种手段把幼儿引入到文学世界中,唤起幼儿内在的审美情感。如“微笑”这篇散文,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互助互爱的童话世界,表现了小蜗牛美的心灵。教师首先通过向小朋友微笑问候,引出话题,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小鸟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大象为朋友们做了什么,小蜗牛为大家做了什么,我们小朋友为朋友做了什么。”在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同伴间的友谊,受到了一次爱的情感教育,激发了幼儿热爱同伴的良好情感。

三、区域活动中以美育人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区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融入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毫无心理压力,因而也就更能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通过自我的努力获得创造的满足和成功的欢欣。为此,我们特别注重在活动区为幼儿创设一个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生动、活泼、愉快地获得发展。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立了各种活动区域,如阅读区、表演区、演奏区、美工、等,并充分发挥各区的美育功能。在语言区中我们让孩子倾听优美的文学作品,表演充满幻想的童话;在美工区中让孩子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音乐区中孩子们手持乐器奏出自己的喜悦。在活动区游戏中,不仅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求知欲望得到了发展,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而且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各种各样的活动都能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日常活动,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能挖掘美,就能带领孩子们体验美,从而表现美。

在非正式性数学活动中丰富幼儿数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非正式性数学活动中丰富幼儿数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非正式性数学活动,就是日常活动中以孩子们自由选择和操作为特征的幼儿数学学习的活动。

非正式的幼儿数学学习活动,对孩子来讲有较大的自由度,孩子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活动的方式和使用的材料,对教师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通过观察幼儿操作材料的动作和语言,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从游戏中感受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的发展目标,在内容与要求中又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强调了在生活和游戏中进行数学教育,重在感受数学和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那么幼儿园又怎样来开展非正式性数学活动呢?我们做了如下探索:

一、在生活活动中开展非式性数学活动丰富幼儿数学经验

幼儿理解数概念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他们首先学会口头数数,再将数与实物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还要认识数学符号,要理解符号的含义,知道数字的顺序和大小,理解数量的守衡等。幼儿的数学经验是随着身心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数概念。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无数有趣的数学现象,它时刻伴随在幼儿的左右,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注意到了这些现象,但往往是无意注意,教师要敏锐地感知幼儿的关注点加以引导,他们会对自己亲历的现象或问题,体验更深刻,理解数学概念更容易,会感到自然、轻松,因此生活是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源泉。

案例1

刚升小一班时,班上来了几名新幼儿。他们没上过幼儿园,也没有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天气热孩子又是刚刚入园,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饮水情况。为了鼓励孩子们主动喝水,多喝水,我们设计了“比比谁的泡泡多”评比墙,每条鱼代表1个小朋友,由于鱼的颜色、形状不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他的“鱼”。每天孩子喝一杯水,就给他一个圆卡片,让他们自己贴在小鱼的嘴上方,表示小鱼吐了一个泡泡,到了家长来接时,孩子们都是先跑去数一数自己的小鱼吐了几个泡泡,然后跑到家长跟前,大声地告诉家长:“妈妈我的小鱼今天吐了6个泡”,“我的小鱼吐了8个泡泡。”

家长听了都会开心地一笑,他们不但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饮水的情况,还惊讶地问:“真的?你的小鱼真的有6个泡泡?”孩子数得没错,离园前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已经不知数了多少遍。

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学会了10以内的点数,知道了点数后的总数量,因为孩子们时时都关心自己的小鱼吐了几个泡泡。一个小小的生活活动,把点数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并了解了自己的饮水量,还要把这一情况向家长汇报,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胆表述能力。

案例2

早上点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在教师点完名之后,首先由教师点,幼儿一起数,数一数今天来了多少名小朋友。过段时间,就可以请个别幼儿来数,一个人点数,其他幼儿来看他点数得对不对,点得和被点得孩子都很认真。接下来是数学接龙游戏“报数”,报数开始,孩子们的眼睛都盯着报数人,如果哪个小朋友报错了,大家会一起来纠正,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报到最后一个,最后一个数字就是今天来园人数的总数。孩子们对这样的游戏乐此不疲,百玩不厌。因为每天点名围坐成的圆圈,孩子们自己摆成的,每天自己坐放位置不同,报数开始的地方不同,自己接龙的数学也就不同。

晨间点名的游戏,让孩子们很快的掌握了30以内数的点数;接龙游戏,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大声地报出自己的数字,也使一些平时不爱说话,不敢大胆发言的孩子,能大声地愉快地报数;让“数字龙“在自己这顺利地接下去,也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不仅要观察那些显性的,还要善于挖掘生活中隐性的数学教育资源,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实践的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数学与我们生活的息息机关;应注重对幼儿进行渗透性、随机性的教育,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现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二、在户外活动中开展非正式性数学活动丰富幼儿数学经验

提起“户外活动”也许大家马上会想到是:幼儿手拿体育器械在进行体格锻炼,或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周围人们的劳动和自然环境的场景。殊不知当你处在某一环境时周围总出现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作为教师怎么不利用此环境加以引导来丰富幼儿的数学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的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户外活动时又如何捕捉数学教育契机呢?请看案例:

案例3

户外散步,孩子们被大樟树上钉着的牌子发生了兴趣,“老师这是什么呀?上面还有字呢?”我把树的“身份证”牌,读给大家听,“噢,这棵树有50岁了”,“这棵树有60岁了”,孩子们围着樟树边转边看“老师快看,我们2个人把大树抱住了”。“这棵树要4个人才能抱住”。“那这两棵树哪棵粗一些哪棵细一些呢?”孩子们带着问题又去测量大树,得出了结论:4个人抱住的树粗一些,2个人抱住的树细一些。孩子们纷纷拥向其它几棵挂有牌牌的大树,根据能抱住大树幼儿的多少,孩子们给大树按粗细排起了队,并知道了我们测量的这些樟树,树龄越长树越粗。

透过这个案例孩子们知道数字“60”比“50”大,了解了简单的测量知识,还能根据树的粗细排序。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在太阳下比比谁的影子长,先用粉笔画好小朋友投下的影子,再用绳子、尺子进行测量、比较;在户外孩子们捡到的小石子、落叶、小棍子可以先分类再排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并能主动去学习、探究,理解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运用数学概念解决自己面临的小难题时,对孩子而言,真正的数学便产生了,而此时数学的产生总是伴随着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成功愉悦。

三、在区域活动中开展非正式性数学活动丰富幼儿数学经验

幼儿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心理学指出:“儿童对数学逻辑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作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儿童的活动以及这些行动的协调”。幼儿可以通过训练记忆一些数学知识,但他们大多数并不是真正理解掌握了,而只有通过一系列作用于物体的动作来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幼儿活动室开设了多个区角,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教师都是有目的投放的,幼儿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区角活动材料进行游戏,这时教师只需善于观察,挖掘其中教育契机,及时给予指导或引志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尝试探索、体验操作材料获得数学经验。

案例4

结合教学内容,在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我们在科学区投入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卡片,让孩子们自由地摆弄、比较、拼摆。孩子们在比较了各种几何图形有什么不同后,便用几何图形拼出了各种图案。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几个拼得比较复杂的图案粘到纸上,再贴到活动区的墙上,并投放了统计表,孩子们想统计哪个图案上的几何图形,就将统计表放在哪个图案的下面进行统计,并用数学卡表示统计的结果。

玩着、摆着孩子们又利用这些几何图形玩起了“排序火车”的游戏,开始是一个个排下去,排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在进行完有规律的活动后,孩子们的“火车”就变成了“五花八门”的火车了,不停地变换着排序的花样,谁有了新的创意,就会有人模仿。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已不满足于独立的拼图,而是两个或几个人联合起来完成一幅作品。一次孩子们拼摆楼房,房顶用的都是三角形,康康说楼顶不全都是三角形的,还有梯形的,妈妈教过他,他知道梯形是什么样的。他在材料里没有找到梯形,就用2个三角形和1个长方形拼出了梯形的楼顶,其他几个孩子纷纷模仿,康康很是得意。

根据孩子们拼图的需要,我们又补充投入了梯形、半圆形、椭圆形的卡片。孩子们发现,大家合作的作品,比一个人拼摆的要有意思。他们在拼摆的过程中,相互协商,在什么地方,拼摆什么样的东西,用什么图形来完成,这样拼摆出来的作品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我们惊讶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小的几何图形在他们的手里千变万化。从翩翩起舞的蝴蝶,小兔的蘑菇房,到结构比较复杂的花园、建筑,每件作品都闪烁着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刚开始作统计时,重叠在图形下面的图形,经常不被统计进总数,经过反复地拼摆,孩子们理解了重叠的意义,并学会了有规律地从上至下、从左到右有顺序地进行统计,不漏掉一个图形,现在孩子们的统计工作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孩子的智慧真是不能小瞧!

经过反复的拼摆,孩子对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可以合成一个圆;两个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摆成一个正方形……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建构了数学经验,而且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还养成了爱动脑筋,持之以恒,喜欢与他人合作等优良品质。这种学习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兴趣也更浓。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经历,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才能使数学经验逐渐内化,并自我建构以获得发展。

四、教师从懵懂不知如何开展到得心应手随机指导

教师最初不会挖掘一日生活中的教育时机,即使发现有关于数学教育的机会也不知如何引导幼儿建构数学经验,因为教师不是正在手忙脚乱地组织户外活动拍球等,就是组织幼儿喝水、吃饭等她们认为的主要活动,如果要渗透数学教育似乎就要打乱其它活动,当初大家都非常郁闷困惑。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反复研究别人的研究成果,如:借鉴《幼儿园数学多元教育活动设计》,同时请能力较强的大二班刘老师示范,运用案例分析,帮助教师初步建立如何捕捉教育时机又如何引导幼儿丰富数学经验。再到个别指导和教师各种形式的实践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从无从下手到信手拈来。

案例:5

秋天来了,桔园里的桔子熟了。湘湘老师带孩子们去摘桔子。一棵桔树摘了多少个桔子呢?班上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桔子呢?桔子放在三个篮子里,每组的幼儿都在数自己篮子里的桔子,“我们这里有10个桔子”“我们有13个”“我们这里有12个”“我们今天一共摘了多少个桔子呢?”两位数的加法孩子们还不会,有的孩子提出请老师帮忙加起来,“你们自己能不能想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桔子呢?”受到老师问题的启发,龙龙提出把三个篮子里的桔子放在一起再来数,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龙龙主动承担了数桔子的任务,龙龙数大家来监督,数清了有35个桔子,然后是分桔子,像平时吃午点一样,每个幼儿来拿一个桔子,剩下5个。剩下的5个桔子怎么分呢?孩子们说老师和我们一起摘的,老师也要分一个,班上有三个老师拿走了3个桔子,最后剩2个桔子,对剩下的2个桔子怎么分,孩子们有点不知所措,湘湘老师见状,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平时是谁在照顾桔园吗?”孩子们一口同声地说:“是程叔叔和陈阿姨”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提出把剩下的2个桔子送给程叔叔和陈阿姨……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利用已学过的集合、点数、一一对应等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学会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劳动的优秀品质。

在一日活动中,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教师们在渗透数学教育:

¨在日常生活活动:上下楼梯时,幼儿运用顺着数,倒着数来计算阶梯的数量;午餐时,幼儿运用对应来比较一下盆、碗、勺数量的多少;吃午点时,观察一下点心的形状、大小,各种点心的数量,每人一份的一一对应关系;外出散步时,对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形状、数量、空间位置的花草树木,建筑进行多维度地观察;外出排队时,幼儿两两牵手,区分来园幼儿数是单数还是双数等……

¨区域活动:各活动区物品分类摆放的情况,数量统计都离不开数学中的分类、排序、数及其统计等概念。特别是玩超市游戏时,对这些知识运用得更加充分。

¨教育活动:绘画、折纸、剪纸等都离不开物体的形状、大小、比例、排列、顺序、等分、对称等数学因素;音乐活动:音乐旋律中的节奏、强弱关系都包含了数学中的数量、排序等内容;体育活动:幼儿拍球、跳绳都要计数,训练幼儿的数数、计数能力。

在这些过程中不难看出我们的教师无论是日常活动,还是区域游戏活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都会随机地渗透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五、教师从原来的单一数学领域迁移到其他领域

幼儿园的教研活动只要大家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教师们总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我园教师不仅在数学领域上积累了很多教育经验。而且他们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迁移到其他领域。

案例6

一次教研活动时,李老师提出了一个困惑的问题:活动区最近投放材料时,添置了一块塑料写字板,由于这块板颜色鲜艳,用专用的笔画画、写字后,拉一下开关就没有了,又可以在上面重新写、画,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几天,老是为这块写字板争吵不休。于是,根据此现象,我们让老师思考:你会安排谁先玩?为什么?

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集体讨论:老师们纷纷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1、请来园情绪不太好的孩子先玩;

2、让在上个活动表现好的孩子先玩,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遵守活动规则兴趣;

3、晨间来园时,谁先来谁先玩;

4、让区域活动时,不安静的孩子先玩,以免他老是吵,影响其他幼儿活动;

5、全班统一排队,大家轮流玩;

6、让孩子来决定谁先玩。

把所有的办法列出后,请教师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从教师的选择结果看,教师大多都能关注幼儿的情绪,教幼儿学会等待,以请先玩做为奖励,刺激幼儿在其它活动中的优秀表现来带动其它活动的开展,体现一日生活的连贯性,但这样的结果是最好的吗?

分析讨论:教师安排谁先玩,意味着什么?让谁先玩孩子会觉得老师喜欢他,没有先玩的就会有被冷落的感觉。排在后面玩的孩子,好奇心和自尊心会受到打击。孩子的事情应该由孩子来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每个孩子的好奇心。

讨论后,教师们立刻行动:1、让孩子们一起来了解写字板;2、请每个幼儿都来看一看、摸一摸,并在上面写、画几下;3、组织孩子讨论一块写字板,大家怎么玩?经过孩子们讨论一致认为:班上有6个组,每次一个组玩,由组长带领大家一起玩,晨间、上午、下午三个时段的区域活动,每次1个组玩,2天时间大家都可以玩到。

这样的结果,不但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让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孩子明白了,等待的必要,小组长还要分配好时间,让自己的组员在一定的时间内都能玩到写字板。教师营造了民主的氛围,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结论建立在幼儿讨论基础上,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每人在上面画一画、大家围在一起观赏着,还七嘴八舌地评论着,孩子们友好有序地体会着新的活动材料带给他们的乐趣。教师也学会了观察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在此基础上,自然地整合了科学、社会、艺术、数学等领域的教育目标。

我园的教研活动,要求教师贯彻《纲要》精神,注重抓好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契机,首先以数学教育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并把研究视野拓宽到“非正式性数学活动”。研究表明,作为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要注重帮助幼儿对问题情境的理解与思考,注重幼儿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非正式性数学活动的开展不只是让幼儿简单地玩一玩、数一数的过程,而是要引导幼儿在大量生活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才能获得思维层次上的发展,真正体现幼儿学数学的目的。非正式性数学活动的确让幼儿获益匪浅,同时也给教师和幼儿园带来了增益,而教师综合能力的持续增强,直接促进了幼儿园的市场竞争力。

“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自查总结


“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自查总结

“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自查总结
明确活动要求创新发展举措巩固学教成果
——*镇“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自查总结
根据市委《关于开展“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的通知》(富委[20xx]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实际,镇党委认真贯彻上级要求,及时组织专题学习,在行动上切实把“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好。通过近段时间以来的贯彻版权所有!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我镇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1、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能不能有效地学习贯彻党章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的成败。因此,镇党委在活动开始之初,即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带头开展学习、检查和落实整改,充分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然后在全镇各单位负责人会议上进行动员部署,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的通知》(渌委[20xx]33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时间、参加对象和各个阶段的相关要求;在此基础上,镇党委专门组织农村指导员和各村党支部书记参加的骨干培训班,对教育活动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专门指导和强调,确保了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
镇党委在抓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贯彻中,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教,凡有一定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的党员干部,都认真学习了党章原文;对文化水平低的党员干部,进行了通谷易懂的讲解;通过成校基地培训等多种途径,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各基层党组织把党章列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党章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分专题、有侧重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研讨。在学习党章的过程中,我们基本做到了“五个结合”即学全文与重点学相结合、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分组讨论相结合、学党章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明确要求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基本上达到了“五个到位”即:组织领导到位、学习教材到位(每个党员一本党章,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学习制度到位、人员落实到位、时间保证到位。
3、学习贯彻党章活动中着力解决了实际问题
镇党委先后组织全体镇干部、企事业党组织负责人集中学习了《党章》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体党员进行了《党章》知识测试,通过学习讨论和测试,进一步领会了《党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并以为民好支书郑九万先进事迹为榜样,开展了党员亮身份、许承诺活动。
一是作承诺。全镇广大农村党员都根据本村实际,结合本人特长开动脑筋办法、创新点子,党员的党性意识得到了空前激发。在全镇544条党员承诺中,没有空话套话,件件切合实际,深入人心,操作性强。比如不少党员利用自身特长为村民免费看病、免费农机维修;不少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不少党员义务包干卫生等等;
二是亮身份。镇党委统一制作了550块“共产党员之家”标牌和33块八荣八耻标牌,由党支部组织支部委员进行悬挂,目前所有党员在住宅门口都挂有“共产党员之家”牌子,让群众知晓,让党员感到有光荣感、使命感、责任感;在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3个党员活动室在醒目位置悬挂了“八荣八耻”标牌。
三是访农户。各党组织深化党员联系户制度,实施“31155工程”,继续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农户”活动。每名党员每月到联系的农户家走访一次以上,遇到群众困难时及时上门帮助,出点子,想办法解决问题等等。
4、存在问题及难点
1、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少部分党员干部对教育活动的重视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5、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1、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特别是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针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整改
2、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并对各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和抽查督查。
二、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版权所有!
1、整改提高初见成效
渌渚镇党委、政府在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以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三评一联”活动,促进各项事业进展。突出“亲民、富民、安民”这一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民办事、干部建设”等三方面为重点,努力实现教育活动和经济社会工作的“两不误、两促进”。据统计,

“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自查总结第2页

经梳理归类后党组织意见数120条,已完成整改66条,正在整改41条,尚未整改13条,主要是涉及发改、国土资源、水利、道路建设立项审批等内容。
2、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面铺开
镇党委把村级办公场所建造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落实”:
①重领导,强监督,从落实人员上下功夫。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其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包干到村,定岗定责,定期、不定期的对各村建造进度听取汇报,实地督查;对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线上工作进行分解,停车让路,确保到村时间不少于5小时;长期在外或经常外出的村支部书记、主任在村办公场所施工期间必须到岗到位,对建造进度连续监督。各村成立了村级办公场所建造领导小组,并且落实材料采购班子,施工质量监督班子,财务监督小组人员,团结协调,分工合作。镇党委成立村级办公场所招标工作小组、完工验收小组,指定一名全程代理员负责5个村办公场所的项目立项和土地审批工作,真正做到保质量、促进度、符规范。
②重实情,强服务,从落实资金上下功夫。根据所要建造的5个村村级经济比较薄弱的情况,为保证村级办公场所建设的顺利进行,镇党委重实情,强服务,紧紧抓住资金筹措这个关键环节,在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上下功夫。主要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采取上级补一点、部门帮一点、镇村两级筹一点的办法来加以解决,其中以乡村两级统筹安排为主。针对各村办公场所建设资金普遍不足的现状,镇党委政府一是将“事后”补助资金变成“事前”领用资金,各村可以动工时即可领用3万元。二是在6月30日前完工的新建任务村补助奖励2.5万元、修建任务村在5月31日前完工的补助奖励1.3万元。三是对各村补助5000元进行党员电化教育活动室、“双联”制度、村规民约等制度规范化建设。四对村级文体设施进行5千到2万元不等的适当补助。
同时各村在组织实施村级办公场所建设这项工程中严格把好“四个关”,即把好程序关、质量关、时间关和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把村级办公场所的建设真正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和“廉政工程”。
③重实效,强激励,从落实制度上下功夫。镇党委明确村级办公场所建设与领导班子年度优秀评比挂钩,与农村工作指导员月度考核挂钩,与各村年度终合考评挂钩。制定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对村级办公场所建设星期报告制,印发了建设进度情况、资金落实情况上报表。同时以黑板报的形式给予互相通报,增强透明度,形成竞争机制。
各联系领导和组织办同志是每隔一天就下村督查。从目前各村的进展情况来看,各村都能积极主动,统筹安排,做到晴雨天结合妥当,内外分工合理。谢莲、下村、余家庄村、董湾村新建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官亭、叶家、施家、五村四个村第二层均已完工,其余11个村中,港东村、汪家村、谢家村修建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其余村装修已接近尾声。
4月21日至26日,镇党委组织26个行政村的村级管理员在镇中学举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村级管理员培训,邀请计算机老师讲解了多媒体演示、电脑实际应用、计算机基本知识等内容,并上机进行实际操作。截止目前,26个行政村均已接通电视信号和网络光缆。

"活动策划的个人小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