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桩基经验教训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8.19

火灾事故经验教训总结。

绝大多数人在写个人工作总结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笔,几篇可以借鉴的文章句子可以让人完全不同,那么,值得被我们借鉴的个人工作总结格式有哪些,还有什么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火灾事故经验教训总结”,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火灾事故经验教训【1】

8月3日凌晨,南湾街道一废品回收站发生一起重大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后,市及龙岗区领导高度重视,市长许勤,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迅即作出批示,要求迅速调查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市委常委、龙岗区委书记蒋尊玉,区长姜建军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

市公安局副局长胡晓明、市消防监督管理局局长谢卓浩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指挥扑救、组织善后工作。

龙岗区随后召开现场会,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接下来,全区将全面清理整顿废品收购站和铁皮房,总结事故教训,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

8月3日凌晨3点40分左右,南湾街道宝冠路与红棉路交界处的废品回收站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另2人送医院过程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公安部门已控制该废品收购站相关人员,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龙岗既要发展,更要安全。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基础,发展成果就会毁于一旦。”在南湾街道召开的事故现场会上,蒋尊玉强调,接下来要总结事故教训,从根源上消除火灾事故隐患。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深刻警醒,切实将火灾隐患整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废品收购站、铁皮房进行全面清理,无牌无证一律取缔,要全面排查、及时整改,不留盲点、不留死角;要举一反三、立即整改,涉及安全生产和管理的相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全面开展安全隐患的大排查、大整治,不仅仅对消防安全隐患,凡是与安全有关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要全面排查,处罚一批、关闭一批、整改一批,一次通知,必须立即整改。

蒋尊玉还强调,要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强化属地管理辖区负责制,每处安全隐患要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要加快转型、安全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淘汰低端产业,清理安全不达标的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形势从根本上得到好转。

“抓安全生产要离开办公室,不能在家里开会下发文件,要去一线,知道辖区的‘软肋’在哪儿。”姜建军在会上指出,各级各部门要警钟长鸣,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深刻分析、认真反思火灾事故暴露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切实吸取事故教训。

要深入生产一线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工作。

他还强调,要真正负起责任,严查重点行业、突出问题、重大隐患,着重搞清楚“监管、执法、责任、落实”是否到位。

在排查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落实责任制,“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

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龙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熊国伟对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作出部署。

龙岗区领导熊小平、郭子平、彭建安、王延奎、华振强、曾子伦等参加现场会。

南湾街道主要负责人在现场会上作出深刻检讨。

龙岗区各街道迅速开展行动,全面排查辖区安全隐患。

火灾事故经验教训总结【2】

虽然静安区大火事故多数居民已经回家,但相邻两座楼的部分居民仍质疑烧毁大楼结构不稳,有倒塌之虞,不愿搬回。

当局的困难还包括每名死者96万元人民币的赔偿提议不获死者家属接受。

近日有居民向本报提出对起火大楼的安全隐患等问题,相关部门昨天对本报澄清。

据了解,官方的旅馆住宿承担只到月底为止,但400多户中仍有六七十户坚持不愿搬回去。

担心大楼不安全

部分居民不愿搬回

几家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表示,最主要是担心大楼安全。一名男户主说:“告知我们安全的只是一份应急的报告,这样劝居民回去未免有点轻率。”

居民表示,遇火大楼还没加固,有人还曾看见上面掉下东西,也没有防震检测的详细报告,他们担心大楼倒塌,殃及池鱼。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对这一大楼检测项目的蒋姓负责人昨天对本报表示,技术人员在大火过后就进入现场做各种评估,七天完成报告。“当时做的主要是短期倒塌与随之而来灾害的可能性评估。”他对这份检测评估的结论表示“很有把握。没有倒塌危险,居民可以放心”。

这份应急检测评估所做的结论有七项,引起居民疑义的是第六条:“公寓的结构安全性造成影响,部分楼板处于危险状态,但房屋整体上不构成危房。短期内(不超过12个月)在采取一定措施后,主体结构与构件不会发生坍塌。”

他表示“12个月”的说法其实是保守的,也有敦促政府尽快展开后续工作的用意。但这一份600字的结论并没有向居民进一步解释,可能是引起居民不安的原因。

据了解,市政府对起火大楼的后续处理仍未有方案。

居民其实也指出一个长期以来受争议的现象,就是有关方面采取的“思想工作”方式。

他们表示面对“回家的压力”,因为政府以强迫性的方式,包括通过工作单位向他们施压,要求如期搬迁回家。有居民回家时发现大楼内部空气恶劣,出现过敏反应。他们相信很多登记搬回家的户主,其实仍住在别处。

静安区相关部门否认施压,只是按照流程告知居民回搬的事宜。

国务院对11月15日火灾事件成立了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坊间对事故影响层面有多高议论纷纷。目前各方都在等待。

上海市领导几度表达将全力配合调查。市委的书记俞正声在最近九届上海市委第十四次全会上再度强调,火灾事故“是上海永远不能忘怀的一件大事,绝不能回避,更不能轻轻放过”,将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死者家属之一李兵兵(39岁)说,他弟弟在逃出火场过程中死亡,37岁的妹妹则30%烧伤,至今仍住在医院里。

死者家属先后获得数万元人民币的赔偿,但官方提出每名死者96万元(约20万新元)的赔偿金,至今无法与家属达成共识。李兵兵说:“我们不可能接受这个钱。你想我弟弟就值这96万吗?他才31岁!”

李兵兵认为,重要的不是数目,而是责任的追究,“是谁错了就谁站出来,不能只把焊工、项目经理和承建单位的领导抓起来,这些都是小人物!”

GZ85.cOm延伸阅读

安全事故教训总结


篇一:安全事故教训

在翻阅过去发生事故的案例时,不难看出每件惨痛教训的背后,都不外乎某某安全意识谈薄,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某某安全生产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造成习惯性违章作业,某某对施工环境不熟悉,安全措施采取不当等等。

综上所述这无数血的教训,违章是事故的前提,事故是违章的结果。

违章不除,事故难绝。

俗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纵观所有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无不与当事人有侥幸心理及麻痹大意有关,大多数事故都是因为当事人技能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安全意识谈薄,在执行任务时,随意性大,不按规章办事,加上安全措施不到位。

甚至,还有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习惯性错误,在施工时,缺乏监护管理及自我防护能力。

有些单位和个人在安全工作上只重视安全月、安全周,安全日的活动,平时,对抓安全工作较为淡薄,执行任务时偷工减料。

说起来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对安全工作是知也无畏。

安全月一过,安全意识就淡薄起来,制度管理松松夸夸,麻痹大意又重新抬头,违章现象又故态复萌。

结果还会犯下过去的违章错误。

正是因为这些在安全管理上缺斤短两现象,所以 危及生命的事故有时仍在发生。

其实,抓安全工作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持久化。

千万不能梦一时,糊一阵,走过场,安全没有休止符。

特别我们电力事业在稳步发展的今天,更离不开连续稳定的安全生产的局面,安全是发展电力企业的命脉,安全是每个员工的生命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任重道远。

只有时时不忘安全,安全才能出效益,安全才能构建和谐电力的保障。

时下,正是年终岁末阶段,是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关键时刻。

又是时值冬季,风雪交加,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的时候,是历年来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因此,我们必须对安全事故常反思、多回忆。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抓安全首先要抓源头,抓落实,要有常怀忧患之心,常思安全之策,常尽落实之责的三常精神。

决不能松一阵,紧一阵,切莫文过饰非。

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过去发生事故的当事人找来现身说法,让活生生的教材教育人,警示人。

使每个员工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务真求实,集思广益,在工作中紧绷安全之弦,常怀安全之心,不断提高预测、预防监护能力,多角度地去考虑习惯性问题的危害性,收集反思问题的成效性,这样才能真正让强制安全化为自觉安全的实际行动,为企业安全工作实实在在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墙。

篇二:安全事故教训总结

针对9.18、9.25事故案例及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旨在杜绝各类违章违行为,为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保障安全供电的目标而不断奋斗,不断学习总结。

以下是个人几点反思总结:

一、贯彻落实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章制度作业。

严格要求自己,端正思想态度,从事牵引变电工作应严格按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执行值班、巡视、倒闸、检修、试验等工作,从事接触网工作应严格按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做好巡视、倒闸、测量、检修等工作,时刻要求自己做到绝不违规、严把安全。

把安全工作规程落到实处,结合实际情况严格要求,时刻铭记安全是天,安全是命,安全就是一切。

作业时与设备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远离高压带电设备,按规定进行验电接地、办理安全措施及防护,监护人对操作人加强监护,办理互控。

任何作业,作业前、作业中均要对各类安全用具进行检查,确认合格无缺陷够方准使用。

从事接触网巡视及检查作业还要穿防护服,穿好绝缘靴,戴好安全帽,携带望远镜和通讯工具,夜间巡视、作业要有照明用具,注意避让列车。

检修作业前做好安全预想会,作业中服从工作领导人的指挥,杜绝任何违章违纪行为,对不安全和有疑问的命令要及时果断提出,经过认真的分析,确认正确无误,方准作业。

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传递用具不得抛掷。

二、加强业务学习,实作演练,提高技术水平,认真对待,绝不敷衍

按照月度培训计划及相关文件要求,组织全体员工加强业务学习,实作演练,学习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各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并牢记在心,遇到问题及时提出,互相交流,解决问题,要求每一个员工能熟练的将每一项正在进行的实作做好并能明确该项实作演练的注意事项及技术标准。

对技术生疏及不足的地方要反复练习,加强学习、认真交流,争取在实际工作中不出现任何问题,杜绝各项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事故案例学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针对牵引供电各项事故案例进行系统的学习,吸取血与泪的沉痛教训。

将各项事故案例结合到实际工作中,遇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漏洞的环节结合个人经验特别注意,加强监护,做好自控、他控、互控,防范事故于未然。

作业中时刻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绝不冒险作业,绝不违章作业,绝不马虎,绝不敷衍,绝不存在侥幸心理。

禁止疲劳作业,不蛮干、瞎干、死干。

作业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不做工作无关的事情,专心作业,呼唤应答,绝不闲谈、听从指挥,各尽职守。

总结经验教训提供


经验教训提供:项目总结之经验教训

千年前的孔圣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不间断的总结经验教训,让后来的事做的更好,让生活/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

在运作一个项目中,随时都在产生各种各样和项目相关的信息,或许是一句不经意的驳斥;或者某一次讨论记录;更正式的就是阶段总结。

养成随时敏感的收集项目信息,并自动化的集成到企业的知识库中,有效的在后面的项目中重用这些信息,其效力是无法估计的。

道理说出来,谁都明白这道菜很重要。

但是人善于遗忘,本能中也不善于总结,即使总结了,也不能很好的重用这些宝贵的企业资产,孔圣人之所以提这样的话,也在于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自省和总结!

如果有意识的去做好这道菜,个人认为

1、首先要建立一个基于web的知识库结构,让员工能很方便的录入这些信息,包括文本的,录音录像的。

2、要在企业文化中不断宣扬:总结和自省对于团队/企业甚至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让这种意识成为团队的一种习惯。

3、在(项目)计划中,每个阶段的经验教训总结会作为一个专门的任务,并让质量保证人员检查该活动是否执行,是否有效的流入了企业的知识库,是否后来者可以很方便的查阅和使用这些信息。

4、在规划一件事情之前,能有意识的到知识库中查阅企业的相关知识点(这也是pMI的History Information),为决策和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

下面是网友的经验:

经验教训总结最佳实践

1、这是对于项目健康状态的阶段评估,同样也是评估项目或阶段是否成功的方法

2、这是持续性过程改进的内容之一,目的是从犯错误或者做的很满意的点中得到启发,当越来越多的项目使用可重复的项目方法/过程,那么过程的成熟度也提高了,降低项目目标达成的风险。

3、建议在项目的每一个典型的里程碑点上做一次经验教训总结会,对于比较大的项目,也可以使用周期性(比如3个月一次)的针对经验教训总结的状态评估会来实施。

最重要的是项目完成时的经验教训总结会!

4、这个会议应该是一个简单、开放、很放松的会议,团队成员感觉舒服的分享彼此的体验,本质上这是一个头脑风暴活动,目的是在以后的项目中做的更好!

5、对于跨地域的团队,不能face to face,可以把讨论的焦点锁定在关键过程/方法上,弱化个性化体验。

6、在项目/阶段总结文档中记录这个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总结的点数,作为过程数据保存。

经验教训总结:建议的内容点:

1、项目过程中。

做得好的,满意的点的列表

2、项目过程中那些和计划不一致的点的列表

3、当前还存在的问题列表

4、成就点列表

5、如果有标准的项目管理方法/过程,在本项目中用的好吗?why?

6、如果是阶段评估:做下一个阶段,哪些点上可以做改进,列表描述

7、如果想项目完成评估:做下一个项目,哪些点可以做的更好,列表描述

另外,据说MS pROJECT 20xx企业版中有经验教训记录功能,并提供WEB化的查询,可以提高这些信息的利用价值。

总结经验教训提供:工作总结经验教训

半年时间很快过去,由一线操作工的转变到现在的一线组长【代理】,这一路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有教训后的经验累积,有前辈的言传身教。

刚刚接触pIp,对我来说是一个盲区。

譬如:一个返修品,无论是装饰线还是拼缝部位的返修,都和先前的大面套不一样。

虽然有看过返修作业指导书,但那时没有全然的放在心上,直至现在的茫然。

对我而言是一次教训,让我知道只要是与生产或产品有关的东西都应该保存好,以备不时只需。

现在的角色还不能完全胜任,一个是经验的不足,还有存在着幼稚的心态。

在4月份因为我的疏忽,还有末到检验是个新人。

造成了现场服务的抱怨。

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在一线的时候我就了解流程。

先要把不合格品做好标识隔离开。

对前面的生产的产品进行挑选,对后面生产的产品跟踪。

我以为末到检验会按照这样的流程去做,结果她根本不了解有这样的流程来处理。

这一错误责任在我;其一,我没有参与到对不合格的及时跟踪,有着以为的心态。

其二,没有事先想到末到检验是个新人可能对这种状况没有经验。

虽然领导没有追究责任,但我深知是我的错。

事后对此我做好小结与末到检验交流与培训。

5月份在试制新产品的时候发生了批量的错缝。

当天有3种产品试制。

因为都是一个大产品内的3种,员工在操作时只看了前面两只样品,最后一种是凭感觉做的;才导致错误的发生。

上述这两件事,我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在每件事后我都深刻的反思。

作为一个组长,应该是个先知的人,应该提前想到今天生产的产品中有哪些可能会出现问题。

做好预防工作。

比如:班前会提醒员工做任何一个产品先看样品再调试设备,切换产品及时巡检,第一时间做好首件检查工作。

我想这些对于前辈们已经是熟到不能在熟练的日常工作。

虽然现在我只积累了这一点,但是我会加倍努力。

一次教训就是一次经验的累积。

但经验的积累不是建立在每次的错误上。

想做的人永远在想办法,不想做的人永远在找理由。

这句话我经常对员工们说。

但我认为适用于我也适用更多的人。

翻译总结经验教训


翻译经验教训范文一:

步入大三下学期以来,课程减少了许多,与前几学期那繁重的课业负担相比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许多同学仍然是选择玩游戏来度过这宝贵的大学时光,而我却另有想法一方面学好本专业,另一方面这首为考研作准备,再者努力寻求工作的机会。

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我曾找了一份作英语科技文翻译的工作,下面我谈谈有关情况和我的一些体会

这份工作的老板是我以前的一位老师,由于有一定的人际关系,他承担了社科院关于专利摘要汉译英的工作。

他在校外专门租了一个屋子,配了几台电脑,然后招了一些大四快毕业的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他做全职翻译,也就是按照正常工作时间,一天干八小时。

为了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他在校内的广告栏里贴出了海报,招半专职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为晚上6:30开始,下班时间要看完成的速度和数量。

我就是在看了海报后与其他三十多个同学一起去应聘的。

选拔很简单,先填一下个人的简单情况,然后由老师给我们应聘者每人发一封邮件,邮件内容为二篇翻译原文,要我们利用现有知识翻译过来(当然有参考范文),完成后给他发回去,根据我们回复情况确定最终人选。

得到邮件后,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之翻译完成,在晚上便给老师回复了。

很幸运,我在周六的时候接到了老师的电话,成了最初13名被录取者中的一员!当天下午,我们即与老师一起到了工作地点,然后他对我们进行了相关培训,就像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知识一样。

慢慢地,等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过后,他便给我们发活儿,正式开始工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作开始过后,陆续有同学退出,从最初的13人减少到了半个月后的8人。

考虑到本专业有许多东西要学,而且自己也不太适应那里的工作环境,因此我也在四月底离开了,自己的正式工作时间为3月8日到4月30日。

工作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每天晚上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有当天要完成的工作保存在各自的工作文件夹里,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数量相同,这样便于修改。

接着我们便动手翻译,一般持续时间为3个小时左右,期间可以讨论。

然后大家都完成之后,小组的成员便开始相互修改。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短,难免会有问题,而且一定会有问题,相互修改可以减少错误。

即使是修改之后,抽查人员还是会发现问题。

我们一般是工作到10:30左右,每晚都由其中一人最后锁门并保存好钥匙。

虽然我在那里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每次去都很用心,所以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下面说一下我的几点认识

第一,学习力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英语了,而且也过了四、六级,但要完成此份翻译工作,还得重头学起。

我们根本不用抱怨在学校里没有学到什么知识,也不用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要是不学的话,任何人都会落后的。

第二,态度决定一切。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好的态度。

就像在做翻译的过程中,有时自己一走神或是在想其他的东西,就很容易犯那种非常低级的错误。

把态度端正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要时时为他人着想。

在以后的工作中,团队是一个核心,任何人在团队中只是充当一个配角。

千万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时刻准备为团队的共同目标服务。

就像你一个人把翻译做完了,而其他的人还在继续,那么你就必须等,大家共同完成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必须要学会忍受。

在团队工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难免会有摩擦,那么如何不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就要看个人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了。

一切都必须从长远考虑,千万不能鼠目寸光,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五,还必须接受现实的不公。

这个我觉得自己的感受还是比较深的。

因为后来8个人中,就我一个男生,所以就意味着有许多体力活,如买蚊香(因为到了晚上那里的蚊子就很多)、扫地等就得有我来代劳。

甚至,连分配翻译任务时,我的文章也明显地比她们的要难。

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存在,只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就可以了。

在大学里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但不是每一样都对自己有帮助,如果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学到更多的知识便是我们来此的目的。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学到了许多学习、生活方面的小常识,那是整天关在教室里学习所得不到的。

相信此次工作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偶尔回忆起来,仍觉得受益匪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纵使前进道路上有千难万险,我仍会积极地去面对!

翻译总结经验教训范文二:

一、相关背景及介绍

该公司为一欧洲公司,其产品为语言类教学软件。

软件的销售满足了三种要求企业、教育机构以及零售。

软件用户可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学习,而且总共有七种课程语言供用户进行选择。

在学习过程中,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软件还提供了教师支持进行后续的辅导。

翻译队伍的人员构成如下:分别来自两所高校的8名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本科生和2名大学英语教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欧洲工作人员2名;中国工作人员1名。

我们此次的工作任务主要就是将该软件进行汉化,以便进行中国市场的销售。

汉化所要进行翻译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及软件的界面、各项使用说明书以及语言的教材。

其中语言教材又涉及多个领域,比如汽车、医药、法律、销售、金融、商务、计算机信息技术、保险等各方面。

二、工作过程

在所有的工作开始之前,我们例行公事地聚在一起开了会。

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彼此相识,公司交待了相关工作内容并且让每个人树立起团队的概念,以便日后工作的开展。

会议之后,工作正式开始。

我们首先利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对我们将要翻译的产品进行了使用。

通过使用,对于软件的界面、功能、相关的教学内容,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之后,翻译工作正式开始。

这次翻译的工作的整个流程几乎都由欧洲的工作人员进行控制与安排。

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在这次工作中,翻译人员全都通过公司自行设计的一个工具软件在电脑上进行作业。

这个软件似乎就是公司专门为教材的翻译而设计的。

众所周知,教材一般由词汇、课文、提示说明、注解等内容组成。

而此工具软件在设计上就考虑到了教材的特性。

该软件在使用时,被翻译的内容会以一个词条或者一个意群为单位显示,同时显示的还有被翻译内容所处的语境,除此之外,还会有第三种语言对其进行解释,在我们这次工作中,第三种语言为法语,而且两名欧洲人都精通这门语言。

翻译人员可以通过以上的这些说明的协助,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来进行翻译工作。

在第一天结束之后,公司的人对我们的工作进度进行了考察,并在第二天就给我们制定了工作安排,对我们的效率进行了量化。

不过,随着工作的进行,很多问题也就凸现出来了:

1、 对于特定文本没有统一的翻译标准

在这次工作中,这个问题很普遍。

举个例子,在用户开始使用软件时,都需要先log in,负责用户界面的翻译会处理成登陆,翻译软件说明书的人处理成进入,而网络管理员手册的翻译写成了登入。

其实是同样的一个事情,三个人翻译出了三个不同的版本。

从字面上来说每个版本都是正确的。

但是作为产品,这些都不是合格的翻译。

试想一下,一旦用户在对照说明书使用软件产品,那他肯定会被搞晕。

因此,统一特定的文本的翻译标准在类似的工作中一定要被组织翻译者考虑在内,而且要给予重视。

2、 翻译人员缺乏相关专业背景

前面我提到了,这套教学软件涉及到多个领域。

对于这些英语专业的翻译人员,如何将这套教材翻译得准确,而且专业化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很幸运,在那些天的工作中没有涉及到专业课程的教材翻译工作。

但是我从侧面了解到,翻译人员大都对所翻译内容的专业不了解,很多人反映说,一个很常见的词汇,可能在某个行业里面就有特定的含义,而其中有些意思在一般的字典中根本就找不到。

因此,在一开始,工作进展的比较缓慢。

在随后,翻译员们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弥补,比如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专业字典,并且进行彼此的资源共享;还对于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一些了解,以及询问相关专业的人等。

此后,情况有所改善。

在第一遍翻译完成之后,为确保译文的准确,翻译员之间进行了交换校对。

如果在校对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意见,翻译员之间需要进行讨论。

我个人感觉这个环节是最有收获的。

在校对时,几个人就同一个难点进行互动,也许就只是为了一个词或者一句话。

其实,翻译水平就是应该这种环境下才能得到提高不仅仅是语言的理解,还有表达,个人的阅历,甚至思维方式。

三、思考

十天的工作是很快的,但是除了报酬,我还要尽可能多的再留下些什么。

我在这次工作中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立分子,亲身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翻译工作,并且见证了组织翻译在整个环节中的作用。

首先,在翻译工作进行之前要保证翻译员的质量。

在进行工作的前一个月,公司对我们先进行了一次考核,并且根据结果淘汰了一部分人。

其实,保证翻译员的质量其实就是保证产品本身的质量,就像公司的老板说的,if the language is not good, the product is not good.

其次,良好的计划安排要贯穿始终。

第一天工作结束以后,每个人的工作日程表就已经被安排出来了。

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会明确自己当天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量。

像这样在一定的压力之下工作可以确保效率。

但是,计划安排也需要适时调整。

这需要组织翻译和翻译之间有高度的配合,彼此信任以及良好的沟通。

组织者除了要确保效率,同时也要掌握好工作量和译文质量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同时还要了解每个翻译员的相关背景,在进行协调安排时,尽可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再有,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专门为公司产品进行其他语言的翻译工作而设计并制作工具软件---这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不知道这种做法在其他行业内是否也很普遍,或者出现过。

但是一个有过软件翻译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一家国内的某知名软件企业,他们在对产品进行其他语言的翻译的时候,需要先打印到纸张上,再一摞一摞地分发给翻译员进行工作。

这样做浪费纸张不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也不可能与这种利用针对性的翻译工具软件进行工作同日而语。

的确,人家的产品市场大,为了针对产品的翻译而编译一套工具软件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更何况人家本身就是做软件的,有技术作保障。

但是如果举一反三地想,借助第三行业的技术优势来改善翻译本身的工作环境,在有些条件下,是可以考虑采纳的。

当然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是,我就想,除了翻译软件,我们能不能也利用科技对翻译工作进行一些革新,比如在工作环境,或者工作流程上。

至少别再这样继续浪费纸张了。

最后,翻译人员要有乐观包容的心态。

这次是我第一次与别人一起进行翻译工作,因此对于合作体会颇多。

其实这一点其实在前面的很多内容中我已经多次提到了,比如翻译人员的资源共享、在翻译一些固定表达上的统一、校对等等。

我不想在这里再长篇累犊地讲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以及种种好处。

但是对于翻译人员来说,无论对人或是对事情一定要乐观包容。

要知道,语言本身就是广博的,它所承载的是人类全部的文明。

任何一个人,要想了解语言的全部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作为翻译人员语言的使用者,我们要重视团体的力量,接受我们个人知识上的一些盲区。

在合作与积极的学习中把翻译工作进行下去。

工作总结之家的个人工作总结频道希望在写作方面解决您的问题,也希望我们的创作和收集整理《火灾事故经验教训总结》内容给您带来帮助。同时,如您需更多总结范文可以访问“桩基经验教训工作总结”专题。

"党员教育教训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