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总会经历很多各式各样的事情,很有必要给自己写一份总结,一份给自己的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XX年8月3日,“访丝绸重镇,看经济命脉”社会实践团队三人如约聚在一起,前往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开展原油性质对电脱盐装置脱盐效果研究的暑期社会实践。
一到达兰化公司,三人便受到了该公司的热情接待。不管是开始学习和参观前,还是实践过程中,大家体会最深的就是公司对安全的重视。实践开始前,安全工程师对三人进行了简单的安全培训,并为三人提供了工作服和安全帽,在一切准备就绪后,三人在安全工程师和500万吨装备工程师的带领下前往炼油厂,对电脱盐装置进行具体考察。
装备工程师就兰化炼油厂的电脱盐装置给三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三人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提问,与装备工程师进行交流,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该厂电脱盐部分的工艺流程(两级脱盐),而且知道了该厂所加工的原油名称和性质、注水量、注水性质、脱盐后的含水量、含盐污水排放标准、电脱盐操作参数(温度、压力、破乳剂名称等)等工艺数据。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安全工程师也在不断告诉我们各种安全注意事项(hse)。
在对实际设备进行了解后,带三人参观了该厂的中央控制室,大家对该厂的自动化程度赞口不绝,上万平米的工厂仅有几位工程师在控制室就能完成各项调节。工艺工程师还为三人演示了改变精馏塔内某层温度
度的过程。
在对炼油厂进行参观后,大家发现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确定工艺参数,不能盲目采用理论数据。还有就是注意安全的重要性,要把安全时刻放在第一位。
XX年8月4日,实践团队在结束了对兰化炼油厂的参观学习后,今天他们来到兰化助剂厂开始了他们第二天的暑期实践。
兰化助剂厂1972年被化工部定点为生产有机过氧化物的专业工厂,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发展,兰州助剂厂为国内大型石化行业生产了三十余种引发剂(催化剂),产品主要用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酸酯乙烯酯等塑料的聚合引发剂,橡胶行业的硫化剂,不饱和聚酯的固化剂,塑料的交联剂,丙纶纤维的分子量调节剂,计有近万吨的生产能力。
和炼油厂一样,助剂厂也是高自动化工厂。在厂长带领下,首先,我们来到了控制室,向我们介绍了该工厂的大体情况,还有各处的监控状态。
而后又带我们参观了水循环系统、空气冷却系统、汽油加氢系统,并解释了其中的工艺流程和原理,三位实践队员在于厂长的交流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提问,获得了不少有用的知识,也将心中的一些疑问弄了明白。
接着我们又爬上了整个工厂最高的一座精馏塔,每上一层,厂长都
为我们说明这一层的温度、压强等参数和具体蒸出的馏分。在大家的坚持下我们最终到达了100多米的塔顶,虽然很累,但是在塔顶整个巨大的工厂尽收眼底,风景真是不错呢。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大仓库,厂长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零件,如:压差流量计,还为我们解释了工作原理。
一路上厂长不断告诉我们要学好专业课,以后进了工厂对解决实际问题十分有用,还说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大家对今天在助剂厂的收获觉得很满意,我们也对厂方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原油开采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油田进入开采后期,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趋势愈加明显,高金属油等不断增加使炼油企业面临加工越来越劣质原油的趋势,加之炼厂原油品种的频繁更换,给现有的电脱盐装置带来极大的冲击,导致出现脱后原油不达标现象,严重影响了炼厂后续装置的高效生产。而不同性质的原油要求的脱盐温度、破乳剂类型及用量、破乳剂复配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研究不同性质原油对电脱盐装置脱盐的效果是十分有益的。由于不同的原油在电脱盐过程中加水的量,适宜温度,适宜电场都不一样,且与所用的破乳剂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我们首先了解了兰州石化公司所采
用的原油.......
这次实践收获最大的地方就是我们将原油前期处理过程,即电脱盐过程弄明白了,并且就电脱盐装置脱盐效果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比较,在现有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优化方案。
大学生活不单单需要培养个人的学术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每位大学生能够逐步同社会接轨,并拥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未来发展和职业规划。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体会到企业虽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但是若要想在企业之中立足、发展,则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巩固提升同自身工作对口的专业知识甚至了解各种边缘学科的知识,加强自学的能力从而能更快的融入企业的运行体系之中。除此之外,大家还认识到知识的巨大作用,艺多不压身不仅适用于娱乐明星,更适用于我们大学生,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到底需要哪一方面的知识我们大家没有人能说的好,但有句话是没错的,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特别在如同象牙塔般的大学生活内,多读书,多学习,培养一个最优异的自我。
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我们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更应该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动脑筋学习,培养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参加社会活动,培养的是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即将
踏上社会的大学生,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
相信通过这次短暂而有意义的暑假社会实践,我们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并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准备迎接今后的每一天学习和工作的挑战!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有关大学生社会的实践报告
开架借阅是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提高藏书利用率的主要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向。这一服 务方 式在理论上早已得到认可。本文就我馆综合外借书库实行大面积开架借阅半年以来的情况作 了一些调查与分析,并对今后开架借阅提出一些建议。
1 综合书库开架前藏书利用状况
综合书库是我馆对外借阅的主要藏书地,书库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14万余种33万余册(除 小说外)。1998年8月前采用闭架借阅的方式。读者只能通过卡片目录了解图书状况,查找所 需要的文献资料。由于购书经费的短缺,能提供给读者利用的图书资料数量少、复本低。加 之工作人员对藏书缺乏宣传与推荐,致使自1993年以来每年的图书外借的册次一直停留在8 万册到9万册之间,藏书利用率只能达到22%左右。依1993年对该库所进行的藏书利用率调查 统计结果来看,藏书的年流通率和利用率分别只有0.23次和6.75次,图书的零次率和1次率 相加已达到59.1%。例如:i227现代诗歌,这类图书有2680种5300册,整整齐齐搁置在 书架上,几乎从未被人利用过。k3-7各国历史,复本比例相对较大,几千册的图书也极少有 人问津。未被利用和很少被人利用的图书比例如此之大,这说明有必要认真地审视我们的工 作,改变我们的服务方式,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 ,去发挥图书应有的效
效益。因而实行大面积开架借阅提上了议事日程。
2 大面积开架借阅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xx年8月综合外借书库在作了一些准备工作后实行了大面积开架。两层书库按照原来的藏 书布局打开了大门,每个书架上贴上简单的类目标识,让读者入库自由选择。迄今已有半年 之久。原来认为会出现的火爆场面并没有发生。外借图书的册次比原来闭架时反而低了不少 。用开架前1998年3月至7月的5个月,和8月至12月相比较,前者外借为14,961册次,后者 是8634册次,下降了53 %。笔者在惊讶之余冷静进行了思考,认为出现这种不正常状况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2.1 藏书陈旧、缺乏活力
综合外借书库大面积开架前已将部分近几年出版的图书与下库的新书集中一起,实行了小范 围的开架。虽然集中的只有2.5万余册,但由于这部分图书符合读者求新求快的阅读心理, 无疑对读者吸引力大。而书库内的藏书相比之下较为陈旧,同时在开架前又未进行重新组合 与剔旧,缺乏活力,激发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据统计,小范围开架的图书年均外借册次为 73,817册,图书利用率达135%。书库内藏书外借册次仅25,846册,利用率为12.76%。某些 时效性强的自然科学的图书资料,内容已过时,而此类图书占该库藏书的50%以上。
2.2 对开架借阅的宣传不够
尽管有50%以上藏书缺乏吸引力,但另
外的40%以上的社会科学图书、中医药等图书应该还是 有用的,为什么也没有多少人借呢。笔者认为宣传不够应是重要的原因。①领导虽同意开架 ,但思想上却顾虑重重,既担心安全不能保障,又担心书库过大不好管理,因此不主张进行 宣传。②工作人员怕开架后乱架,增加整理书架的劳动强度,对于开架不但没有在读者中进 行广泛宣传,而且还对入库读者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因此入库读者不多。③由于决定实施开 架时间仓促,事前的准备不够充分。书库内应有的平面介绍图,藏书情况说明,架位的标识 符号等都没准备或标识不清楚不醒目,不能使读者入库时一目了然。
2.3 受开架场地的制约
湖南图书馆是70年代末期设计修建的,在建筑设计和藏书布局组织上没有突破传统的管理框 框。书库建筑楼层低,窗户小,采光极差,并且原闭架书库书架与书架之间行距小,书库排 架无规律。再加上夏季闷热、冬天干冷,无空调设备。并且书库外还围有一大圈水磨石出纳 台,读者进出书库不便。在原闭架书库实施开架借阅时,首先就受到了场地的制约。
2.4 工作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窗口服务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是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窗口工作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 平时不注重业务训练及培养。开架借阅的目的之
一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让他们有更 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加强咨询、导读、图书宣传推荐等工作。但有的同志缺乏工作热情和责任 心,又不熟悉馆藏及图书分类法,不具备提供深层服务的水平及能力。读者提出咨询在哪里 可以找到何种书时,就要读者先去查目录再入库,使读者望而却步,影响了读者服务质量的 提高。
3 充分发挥开架借阅优势,提高藏书效益
图书馆对社会的贡献和国家对图书馆大量投资后所获取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藏书的被利用上, 因此,藏书的利用是图书馆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开架借阅是提高藏书利用率,方便读者查阅 图书文献的最佳方式。要充分发挥开架借阅的优势,提高图书馆的藏书利用效益。
3.1 优化藏书结构,提高藏书活力
合理组织开架图书,使之不断进行调整补充,不断剔旧更新,充分开发利用,形成一种永不 枯竭、生机勃勃的文献资源流,是搞好开架借阅的关键。
图书具有时效性强,新陈代谢频繁,经常会出现一些读者争相阅读的热门图书。例如,改革 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较为活跃,人们急于想学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经济学科 方面的书籍需求较突出。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旅游、休闲时尚等图书也十分抢手。总之读者 的需求就是藏书调整的依据。因此,按
照图书流通的规律去组织调整,是增强藏书自身活力 的有效方法。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来自社会各阶层。各种职业、各种年龄的人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他们的 阅读需要既有共同性也有特殊性。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群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也比较集 中地阅读某些相同的书刊,一时这些书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怎样处理和分析读者阅读需 要和兴趣的阶段性,这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分析掌握读者阅读的中心脉 博,将读者的长远需要和集中需要予以区分与结合,合理组织好藏书,去满足读者的阅读需 求。
我馆综合书库的藏书数量庞大,新旧并存。使某些具有实用价值的图书淹没在书海之中难以 觅到知音。因此,在组织藏书时要注意区别那些具有研究保存价值的图书。如保证那些内容 连 贯、出版周期较长的图书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对于那些时效性、流动性强的图书,如那些 普及型、娱乐消遣的图书要保持其实用性和现实性。在处理这部分图书时,可依据图书被读 者利用的次数,和图书出版发行的年代予以划分,才能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藏书体系。
组织开架外借藏书时要注意品种与复本之间的关系和侧重。选择图书复本与品种取决于读者 的具体需求。既要保证重点读者的特殊需要,又不能忽
略普通读者的一般需要,以及两者的 共同需要。需求量大的图书复本过少,会增大拒绝率,降低满足率,影响读者服务效果。因 此,要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要依书而异,因需而异。在图书采 选时,学术性强的图书扩大品种,减少其复本,来满足研究型读者的需要。而对于那些可读 性强、普及、娱乐休闲的图书可适量增加其复本来满足读者的共同需求。在选择品种与复本 时,做到既要保证馆藏图书的质量,又能照顾到读者的阅读需求。
3.2 化整为零,分科分类开架借阅
分科分类开架借阅,是现代图书馆服务体制的发展趋势。根据学科和知识门类,或读者类型 、读者成分来进行划分。按知识门类可集中某一类别的图书,设立专题室。按读者类型可设 立参考图书借阅室和普通图书借阅室。进行图书科学的划分,重新组织藏书是目前可以尝试 的方法,也可以解决我馆受场地制约的矛盾。
3.3 努力做好图书宣传、导读、推荐工作
开架借阅将工作人员从入库找书的繁忙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了解读 者,去开展图书宣传,解答咨询,指导阅读等工作。帮助读者学会利用图书馆和图书馆丰富 的文献资源。宣传辅导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选择布置好适合开架借阅的场地,室内
安置 配合宣传的室内平面介绍图,类目详尽的标识牌及藏书情况介绍,和读者入库须知等。②将 某些一时未被读者发现利用的图书进行展示,并附加内容提要和说明。③请具有阅读鉴赏能 力的读者撰写读后感和图书评介。④了解读者的阅读兴趣,向没有阅读倾向的读者进行推荐 与引导。⑤定期组织新读者入馆教育,求得读者的支持与帮助。
3.4 培养人才,充实一线
借阅窗口工作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高低。应千方百计提高工作人员思想素质和业 务素质以实现一流的服务。笔者认为:①领导思想上要重视,不宜将刚进馆毫无图书馆工作 经验的新同志放在窗口服务岗位上来应付读者。对于新同志必须进行必要的图书馆基础知识 的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或让他们先到采编部学习图书分类、编目和目录知识,经考查达到 窗口服务标准再上岗。②将一些热爱图书馆读者工作,又学有专长的人员充实一线,加强读 者咨询、课题查寻的深层次服务工作。③业务学习要常抓不懈,对窗口工作人员加强岗位培 训和新知识的学习。④经常进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教育,培养服务标兵人物。
有关大学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自我鉴定范文一
今年开始,我在某工程公司附属单位ab公司进行了工商管理实习工作。在实习中,我在公司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日常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践验证所学的工商管理理论,探求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简短的实习生活,既紧张,又新奇,收获也很多。通过实习,使我对日常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我所实习的ab公司,隶属于某工程公司。该工程公司是以水工、市政、工民建、路桥、安装工程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国有大型骨干建筑施工企业,具有航务工程总承包一级、房建二级、市政、水利水电三级、地基与基础一级、钢结构一级、机电设备安装一级、商砼与预制构件二级、勘察设计甲级、计量二级、建筑材料试验甲级等资质。公司现有正式职工3000余名,先进的工程技术装备千余台;拥有2.6万平方米的高层办公楼和30多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近700米的工作船码头和4万余平方米的海域,固定资产达3亿多元。公司于1998年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1999年通过了iso10012国际标准认证,取得了计量保证确认合格证书;XX年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回顾我的实习生活,感触是很深的,收获是丰硕的。实习中,
,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ab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公司业务开展的特点、方式、运作规律。同时,对公司的服务品牌、企业使命以及企业精神都有了初步了解。
自我鉴定范文二
实习期间我能快速的适应公司的环境,融入企业的团体,用心跟同事沟通,更好的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些都不是信手拈来的。都是从一个逐步的点到面的认识,我庆幸也感谢有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能够在就业前很好的提高自己、锻炼自己。同时也让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
在实习时,我认认真真完成任务,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我抱着踏实的态度来做事,虚心点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认同,里面员工的朝气、团结和热情,以及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深受感动!
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时间总是无情,在临别时,跟经理道别,跟同事道别,茫茫人海,也许以后都不再相见,但我会记住这段时间他们对我热心的照顾和无私的帮助,至此,我的社会实习工作圆满结束。其间
还有太多种种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但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经历,并会牢记大家的教诲,在将来很好的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努力迈向人生的新台阶。
这次的经历是实实在在的,就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能够接触新的事物,一点一点的吸收进去。初踏社会便有了这么深的感受,正应了那句话: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果然没错。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鞭策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有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x月22日,一改昨日的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一大早,刺眼的阳光就从阳台射了进来,暖暖的,啊,又是晴朗的一天,我们的实践出行真是开门红啊。
按照提前安排好的路线,我们分地区调研的第一站便是xxxx的蔬菜种植基地。早上六点半,我们几个人就穿上实践的服装,在西门集合了,由于时间较早,我便帮大家买好了出行时的饮料和面包,按照提前查好的路线,我们乘完地铁后倒换公交,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便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xxxx锦绣大地观光园区,开始了我们的调研之旅。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当地的一些蔬菜种植基地,看着这些绿油油的蔬菜,我觉得亲切极了,因为我的家乡寿光便是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是蔬菜大棚的影子,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每年一度的蔬菜博览会,使寿光的蔬菜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我觉得,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各地虽有差异,但总有想通之处,如果我能在对xxxx郊区温室蔬菜种植的调研中,参考回乡后对寿光蔬菜种植的调查,对xxxx郊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可贵的意见,那是再好不过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认真的观察了该地所采用的温室的类型,所种植的蔬菜的种类,以及当地所采用的管理方法,当地管理人员还向我们讲述了一些
些当地政府对蔬菜温室发展技术的重视,人们的收益,以及蔬菜的流向等很多方面的问题,使我们对xxxx农业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耐不住嘴馋,看见红红的樱桃小西红柿,我们都摘了几个来吃,但我们会很明显的发现,xxxx蔬菜大棚的规模数量实在太小,且其蔬菜也远没有我们家乡那么多。也许因为是首都,不宜过度发展农业,但是我想作为首都,只要其存在农业,且我们都称之为生态农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它发展好,我们一行人都对此项调研充满了兴趣。四点五十,我们坐上了回校的公交车,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觉得这一天确实收获了不少,不仅仅是因为对xxxx郊区的蔬菜大棚有了什么了解,更多的还是对首都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份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