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暑期敬老院献爱心的社会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9.02

岁月流逝,流出一缕清泉,流出一阵芳香,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大部份人会以此为契机写一份总结提升自我。总结的目的在于让我们知道自己,认识自己。你知道有哪些总结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期敬老院献爱心的社会实践报告 ”,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去敬老院社会实践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每每看的手机里老人的笑脸时,我总是动容且想念。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看望老人的,一定会的。这些曾经也一样年轻且贡献了一生的人逐渐老去,难道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吗?——引言

敬老院是一种为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一般来说,敬老院里面收纳的老年人都是一些上了年纪,没有子女赡养,或者是自己的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责任的老年人。他们缺乏关爱,缺乏文化娱乐,而且他们的生活质量比较差。于是,我们想利用团队优势,组织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带一些生活用品和水果,给他们表演节目,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带去温暖。在精神和物资上尽我们的一份力。

十月九日,早上8:00,我与我的两个室友及其他志愿者一行40人在学校西门集合。清点人数后,我们分两拨乘坐28路公交车去徐家楼敬老院。在车上的时候,我就在想象着敬老院会是什么样子?想象着里面的老人们及他们的生活情景。怀着兴奋并忐忑的心情,我们终于来到了徐家楼敬老院。看到我们进院,院长亲切的过来迎接我们。在院长的带领下,我们缓缓有序的进入敬老院。路上,院长向我们简介了敬老院的历史及布局,介绍了老人们的住处。

随后,在院长的指引下我们

们分散去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我及我的室友来到一个挂着“福”字门口,敲门进去,”一个大约60岁的老爷爷正在坐着看电视。坐下后,缺乏经验的我们,有点点冷场,刚接触我们,老人家有点见外。我们变化了好几个话题,都是保持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这里住的还习惯不?”“习惯” “平常这里有什么活动吗?”“没有”等等类型的回答。气氛开始变得怪异起来,相当尴尬。于是,我们便把目标转移,我们环顾四周,发现房间里的陈设相当简单:一张床,一个电视柜,一个茶几,两把椅子。看到老人茶几上的杯子有的脏,我便准备给老人洗杯子。经询问后,才知道老人用来洗杯子的竟是一截洗衣粉袋子。我深深的被震撼到了,老爷爷的生活好拮据啊!

我们在避免着敏感话题,一边打扫卫生,一边与老人聊着电视情节,看到老人杯子里的水空了以后,主动添水,气氛开始慢慢变好了。在熟络了以后,老爷爷主动拿出几瓶牛奶,请我们喝。在我们的几番推迟下,老人只好做罢。在老爷爷拿出牛奶的那时,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就像被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其中的感受也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在去倒脏水的时,我走在走廊上,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一片热烈地掌声,及老人们的大笑声,心情也被感染的愉快

起来,看到院子里,有的人在水池边洗衣服,有的在打扫庭院,有的在清洗蔬菜,有的在切菜……每个人都在忙碌并快乐着。这一幕幕……都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脸庞的汗珠在显示他们的付出,可是脸上的笑容却在宣告他们的值得。

上午11:30,集合的声音响起,我知道我们要走了,房间里的气氛变得沉重了。我拿出手机拍下老人的样子。然后我要求我室友给我和老人合影。在那一刻老人笑了,而此时手机“咔嚓”一声响,记录了老人的笑脸。我想他是想给我们留下快乐的记忆。临走时,我们全体人员都照相留念。终于,我们还是走了。

实践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每每看的手机里老人的笑脸时,我总是动容且想念。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去看望老人的,一定会的。这些曾经也一样年轻且贡献了一生的人逐渐老去,难道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老人自古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年轻人,我们更应该弘扬美德,多与老人交流,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让他们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亲人般的爱。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gz85.COM更多总结编辑推荐

敬老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这个暑假我们来到当地敬老院进行实践活动。院长给我们事先安排好了工作,我们也分工细致和明确的干起了手中的活儿,在此过程中汗水虽如雨下,可是我们却感受不到丝毫的疲累,看着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早已充满了劲儿,在累也是值得的。

首先,我们安排好同学分别负责搬桌椅、拖扫地、擦洗座椅等任务,随后便开始细致的开始了手中的任务。院长让我们把医务室的桌椅先挪出来然后扫地的同学便开始可以进行工作了,我们有着规律的忙碌着,看见人手不够时,我们又主动积极的协助他们把事做好,然而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还把自己手中的事做得井井有条,闲暇之余部分同学主动接近老人陪老人们聊天测量血压,关心老人们的生活状况,看到老人们眼上洋溢着的笑容心里别提有多温馨了。

手中的事干到一半时,院长和蔼地让我们歇息,但是我们并没有丝毫的疲惫,一直埋头干着手中的事,其中有一位同学尽管在做事的过程中受了些小伤可是他仍然加入我们的队伍中,这种精神使我们非常钦佩。看着他们细致的用抹布擦着满是灰尘的书架、汗水浸湿的身影穿梭在楼道里,忘却了休息和闷热信念只有一个,只为奉献只为给老人们营造一个全新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不知不觉的时间已到了中午,我们的任务也结束了,令院长十分满意和高兴。

随后,我们又走进了老人们的房间,食堂等一系列生活场所,充满了家的温暖和亲人般的照顾。结束后,我们又拍照留念,老人们也是不舍的向我们告别,院长也十分热情地欢迎我们下次有时间能再来,走时我们一一向爷爷奶奶们挥手再见告别。

人老不足畏,可怕的是周围冷漠的眼光。人老了之后,仿佛就是可怜造的,讨得万人嫌。其实,我们不应该这样去想,因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脚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会的负担,就会拖累社会。如此的话,人老了岂不就成了罪过了。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或大或小,可能仅仅是养育自己的子女,但无论如何,他们付出了。现在,他们老了,社会不应该遗弃他们。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没有儿女,但社会没有抛弃他们,而是给与了他们极大的关怀。他们没有家庭,幸福指数也许会低一点,但他们应该觉得满足了,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殷勤的工作人员,是仁爱的政府,是团结强大的中华民族。这是我们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

大学生寒假敬老院献爱心社会实践报告


在我大学第一学期临近期末之时,突然接到了一项在寒假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准确的说就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就我而言我很少参加此类活动,对于所谓的社会实践也算得上是知之甚少吧。于是,经验并不丰富的我决定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开展这次假期的社会实践,就其经验不丰富的我对于社会实践这一概念所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敬老院,尽己所能来帮助一下那些身体不好的老人们。于是当这一提案被提出之后我是非常的推崇,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有意义的尊敬帮助老人的活动啊!活动时间定于考完试之后的第一天,而地点则定在离学校不远的龙门敬老院。而我也十分热切的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出发之前,班上作了不少的准备工作,参加实践的同学纷纷慷慨解囊,大家凑钱购进了许多水果、一袋大米和一项酸奶,作为孝敬老人们的礼物。于是在24号的上午方7点多的样子,同志们就踏着轻快的脚步出发了。

我们要先出发去学校新区,再在新区赶7路公交,只需坐两站的路程就能到达。因为天色尚早,除开少数我估计是上班的人外,整辆车基本上都是咱班的同学了,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感觉像是去春游一样,可见没有人把此次活动作为一个负担,大家都把它当做事了一次有意义的事,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的努力来把它做好。

终于,汽车到站。我们一大堆人跟着班长向传说中的龙门进老远走去。我看了看四周的环境,觉得这里是一个满偏僻的所在,虽说偏僻一般适合静养,对老人不错,不过我总觉得像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地儿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而言也许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所在。不过再想想自己毕竟对附近不熟悉,也许这里也很方便也说不定,于是就放下了这个念头。

站在敬老院的门口,我觉得这个敬老院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虽说我没有去过类似的地方,但是在我的印象之中敬老院应该是有点像小区和医院似地综合式建筑群,而这里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中央花园和一座比较宽敞的平房而已。要不是门口三个大字,我一准会把它认作是哪个农家小院。门外的环境还不错,有条小河(如果可以称作是河的话,它更像是条快干的小溪),河中有白鹭(也可能使其他的鸟,不过我看着像是鹭)在哪里游来游去,时而飞到一边。树荫比较少,给人感觉像是在小山村里的某个地方一样。

敬老院中的老人们对我们很是热情,大多数老爷爷老奶奶对我们都是满脸堆笑,还有一个年纪比较轻的(只是相对而言)奶奶还主动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以及老人们一天的活动等等。虽说如此热情,但是我们还是迷茫了好一会,因为我们本打算在这里帮忙扫地或者整理院子,可是当我们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是如此的干净,以至于完全没有我们插手的余地,而在这之前我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我们比较尴尬的站了好一会儿。老人们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尴尬,他们主动邀请我们中的一些人陪他们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等等,而同学们渐渐也放开了,主动的融入老人们中去,陪他们聊天打牌。似乎终于摆脱了开始时候的尴尬气氛。

我也和一个老人扯起了家常,一开始是我、丁健康、佘义三人和他聊天,我们谈了谈他的身体状况,聊了聊这里的生活,以及这里其他老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丁健康同学还很热心的帮老人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主要是因为那个电视的按键出了问题老人不会调),之后他俩走了,我和王怀鹏陪他聊天。我们惊喜的得知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于是请求他给我们讲一些当年的故事,老人十分健谈,很高兴的给我们讲起往事,因为我的爷爷和王怀鹏的姥爷都是老兵,而且我俩都算是和东北那边扯得上关系的人,所以老人和我们俩讲得格外的情切与生动,聊到了抗美援朝的一些战事和细节,还有他回国之后在南京的一些个故事等等,甚至还教我们俩说了几句朝鲜话,虽说到现在我基本都忘记了,但是我觉得这次谈话非常的有趣,兴许以后和别人吹牛的时候还能用的上呢!

通过刚才的老人,我们又认识了另外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外表上看年纪就非常的大了,满脸丛生的皱纹密密麻麻的延伸到了脖子下面,骨瘦如柴的身材加上基本脱尽的牙齿,以及他有点点背的耳朵,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历史的老人。听说他曾经参加抗日战争。于是我们又和他聊了起来,但是他的发音因为牙齿脱落的缘故含糊不清,我也只能凭其一言半语猜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耐心地听他讲完,大概了解到他是军队中搞测绘的,因为老人一直不停的再给我们讲地理知识,虽说含糊但也比较有趣啊。

之后的事也就不做细说,总之,大家都比较愉快。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向老人们告别,并且和他们合影留念,老人们很热情的挽留我们吃午饭,只是我们下午有人要回家于是婉言拒绝了,并且说以后还会回来看他们。

经历了这次活动,每位参与的同学一定都感触颇深,最近老人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话,而应该是一件放在手中的事,这是我在这次似箭中最深刻的体会了。当然也希望所有人都关心爱护身边的老人,虽说敬老院并不简陋,不过我猜测老人们还是应该更喜欢自己的家,也许有一天社会上不需要敬老院这种形式上的集体之后,人们才真正懂得了关心爱护老者吧。

暑期敬老院社会实践报告范本


今年暑假我和我们镇上的几位大学生来到了我们镇上的敬老院,看望住在那里的老人。老人们一看到冒着酷暑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们的手问寒问暖,十分关心我们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我也详细询问各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况,与老人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我们没有因为酷热的天气埋怨过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其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当今社会,不知道孝敬老人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忘记了他们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在自己有能力挣钱吃饭后,就将年老的父母给抛弃!任由他们艰苦度日。

在回来时大家都笑容满面的说: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

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在我们镇上也赢得的一致好评。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敬老爱老社会实践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