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9.15

漫长的工作也接近尾声,我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工作内容,那么我们可以开始写工作总结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如何提炼工作总结亮点,让你更容易脱颖而出?以下“202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总结”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xx年以来,宏观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受投资统计制度改革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对全市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1.2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6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3.6亿元、同比增长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9.1亿元、同比增长10.2%。总体看,经济运行呈现三快五稳两下滑的特点。

三快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较快增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完成农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三是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1.91亿美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0.9个百分点。

五稳

一是社会消费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9.3亿元、同比增长12.4%。

二是财政收支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1亿元、同比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2.1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9%。

三是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194.7亿元、同比增长6.2%,贷款余额达1428.2亿元、同比增长8.3%。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5元、同比增长7.8%;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8元、同比增长9.4%。

五是就业形势平稳有序。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1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7%,低于控制指标0.63个百分点。

两下滑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0.2亿元、同比下降13.8%,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39.7个百分点、相比全省增速低28.4个百分点。

二是建筑业增加值下滑。受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5%(现价),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16.8个百分点。

二、下步经济工作重点

(一)牢牢抓实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进一步完善分析调度通报考核机制,精准分析经济运行全过程监测、研判、调度,紧紧围绕GDp年度目标任务,全力补齐进度,确保二季度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健全落实市、县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机制,主动上门服务,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优化中小企业和新增纳规企业工作持续发展,积极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对接,待省20xx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实施方案出台后,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力争上半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30亿元以上。确保6月底前完成煤炭产能置换方案上报和审核确认工作,9月底前完成关闭退出矿井2对、去产能24万吨目标任务。加大鼓励住房消费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稳步进行。

(二)做好项目支撑确保投资增长。认真总结一季度项目入库的不足和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逐项整改落实,强化入库项目和在库项目的要件支撑,确保投资顺利出数。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形成包装储备一批、前期审批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申报入库一批、在建出数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项目实施链,上半年项目入库达2000亿元以上,确保项目支撑率达100%。落实领导挂钩包保、督查问责等工作机制,继续按月举行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并同步举行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各地每月集中开工项目不低于10个,总投资不低于10亿元。集中力量抓好省四个一百、市六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每月组织召开1次重点项目推进办公会议。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以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大幅提升工业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市县联席会议制度,抓实项目包装、对接、洽谈、落地等关键环节,着力破解招商难落地难等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实现规模、质量双突破。

(三)发展重点产业培育强劲动能。定期召开重点产业推进和现场办公会,督促每个县(市、区)抓实10个产值上亿元的产业项目。抓实农业春耕生产,推进温氏集团生猪养殖、云南省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阿穆尔鱼子酱加工等项目建设,加快研发+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稳步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规模,打好绿色食品牌。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加快云芯硅材扩能技改、今飞500万件汽车轮毂、60万吨阳极碳素等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液态金属电子电路、芯片散热器等项目建设,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园区集约发展,鼓励 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加快推进15个商贸物流类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加快内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消费专项行动,加快批零住餐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确保完成进出口目标任务。

(四)强化以脱贫攻坚为主的民生保障举措。紧盯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脱贫攻坚督查巡查长效机制,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水利设施、交通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扶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加快区域教育中心建设,实质性推进5所新建中小学建设,完成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二期规划任务,加快推进教育、卫生补短板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行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坚决打非治违,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五)积极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9条措施落地见效,持续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权责清单规范化管理,严格贯彻落实云南省政府工作部门权责清单管理办法,研究细化具体落实措施。巩固完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


Gz85.com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范文阅读

2019年城市经济运行情况季度总结


今年一季度,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增城市经济低开运行,呈现经济增长放缓态势。工业生产增速回落,财政收入下降,外贸出口低迷,现代服务业增长平稳,消费市场仍保持畅旺,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第一季度增城市地区生产总值95.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3%,增幅同比下降12.57个
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4亿元,增长5.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71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99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95:60.52:30.53调整为8.97:58.49:32.54。第一、三产业分别上升0.02个和2.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生产方面

1、农业生产稳步上升。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4亿元,增长5.86%。增城市完成农业总产值15.59亿元,同比增长5.83%。蔬菜种植面积15.8万亩,增长0.65%;蔬菜总产量26.04万吨,增长5.98%;水产品产量0.96万吨,增长9.68%;肉类产量2.66万吨,增长1.51%;猪肉产量2.02万吨,增长8.94%。

2、工业生产增长明显回落。一季度,增城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3.71亿元,同比增长2.16%。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6.3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2.82%,拉动增城市经济增长1.22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49.82%和11.7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218.57亿元,同比增长3.07%,比上年同期回落25.4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66亿元,增长2.96%,比上年同期回落20.7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9.45%,重工业下降5.09%。

大中型企业生产下降。增城市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0.3亿元,同比下降1.6%。

支柱产业增速较大回落。增城市规模以上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6.86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5.0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51.37亿元,下降0.78%,增速同比回落46.6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基地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1.67亿元,增长2.75%,增幅同比减少22个百分点。纺织服装业完成产值40.75亿元,增长3.0%;摩托车制造业完成产值14.74亿元,增长2.87%。

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增速下降。增城市实现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产值109.09亿元,同比下降3.31%,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67亿元,下降23.02%,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9.1个和39.86个百分点。

出口产品产值下降。由于外需减弱,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出口产品产值是近几年来出现的较大幅度下降。增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产品产值22.81亿元,同比下降12.52%。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2.41,同比下降5.08个点。

3、运输、邮电业增长平稳,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市货物运输量75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货物运输周转量3.51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68%。旅客运输量780万人次,增长11.59%;旅客运输周转量2.9亿人公里,增长15.54%。增城市邮电业务收入4.88亿元,增长12.92%。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城市累计接待游客348.87万人,同比增长78.83%,实现旅游业营业收入6.01亿元,增长71.95%。

(二)需求方面

1、消费市场保持畅旺。增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1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22.36亿元和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87%和17.64%。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38.21亿元,同比增长15.0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69个百分点。其中,反映用于再生产的商品批发额15.85亿元,增长11.28%,比上年同期回落10.23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增城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7亿元,同比增长21.0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6.03亿元,增长15.6%;更新改造投资0.93亿元,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9.1亿元,增长27.43%,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投资的56.66%。按行业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3.91亿元,下降2.27%;第三产业投资3.03亿元,增长54.32%;其中,水利、环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73倍,显示增城市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效果明显。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单位投资3.42亿元,增长57.21%;民间投资6.92亿元,下降2.07%,占投资总额由上年的49.94%下降至43.08%;港澳台及外商投资5.73亿元,增长42.02%。

商品房销售有所回升,在碧桂园、锦绣香江
、恒大山水城等项目商品房销售良好带动下,增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0.1万平方米,增长29.63%;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14.49亿元,增长1.77%。

3、外贸出口增长回落。外贸出口增长继续回落。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增城市外贸出口总值3.49亿美元,同比下降7.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1.56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96亿美元,下降12.38%;内资企业出口1.54亿美元,下降0.18%。纺织品服装、鞋类出口分别为1.3亿美元和0.45亿美元,分别增长8.24%和22.93%。机电产品出口1.23亿美元,下降24.46%。其中,汽车及零部件出口593万美元,下降65.8%。摩托车及零部件出口0.53亿美元,增长4.97%。

(三)资金运用方面

1、金融运行平稳。增城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持续增长,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1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6%;居民储蓄存款337.13亿元,同比增长21.92%;人民币贷款余额211.37亿元,同比增长20.0%。

2、财政收入较大回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7.86亿元,同比下降47.79%;一般预算财政收入4.31亿元,下降22.48%,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24.42个和60.2个百分点。全市税收15.59亿元,下降16.03%。其中,国税收入10.7亿元,下降11.98%;地税收入4.89亿元,下降23.71%。重点税源行业和主体税种普遍出现负增长。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下降12.22%、4.04%、39.21%和16.38%。各行业税收均有不同程度减收。

(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一季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9193元,同比增长13.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008元,同比增加869元,同比增长16.9%;其中,工薪收入4708元,增长11.9%,占可支配收入的78.3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15元,增加513元,增长18.98%,增幅同比提高3.3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404元,增长13.98%,工资性收入占现金收入的43.67%。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250元,同比增长10.14%。

二、全年经济形势展望

今年整体经济形势特别是上半年比较复杂,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可能会继续增加,对增城市经济的影响可能加大。一季度房地产销售回升,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平稳,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回升,财政、税收下滑势头开始稳住,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经济回暖有利因素增加,下半年经济会有明显的回升,但要使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预期目标,仍需付出较大努力。

三、经济运行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1、工业生产形势应予高度关注

受世界经济放缓、美国金融危机恶化蔓延影响,增城市企业普遍反映订单明显减少,相当一部分加工出口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一季度工业生产增幅下降,企业利润减少,三大支柱产业增幅明显回落。近两年新引进的工业企业投产不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增长。近几年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全国汽车市场有所调整,加上经济放缓,汽车制造及相关产业有一定的调整,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调整结构和提升产业水平的政策,增城市汽车制造业将有一定的增长,但难以保持上年的增长幅度,汽车制造业难以做出更大贡献。要保持工业较快发展,有赖于近两年新引进工业企业产能拉动和现有企业自身的调整发展。

2、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增长

一季度固定资产保持较快增长,主要依赖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拉动。广东增城工业园基建、广州亚运飞碟基地、锦绣温泉酒店等项目年初投入较大,保利房地产前期工程和碧桂园年初加大投资力度,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分别增长15.6%和27.43%,分别拉动固定资产增长6.11个和14.76个百分点。但增城市房地产开发全年计划投资仅为41.25亿元,仅是上年投资额的71.61%,如果整体经济形势没有大改观,房地产投资水平难以保持较快增长。增城市必须在继续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继续加大土地资源的盘活和加大招商选资的力度,加大对现有在建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3、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7.45%。其中出口额下降7.4%,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1.56个百分点。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明显乏力。一是各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出口增幅回落;二是有些出口企业出现利润下降;三是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力下降。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趋紧的影响,相当部分的加工或贴牌生产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增加,有些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虽然处于亏损的边缘,仍在努力维持生产,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因无法承受冲击,出现停产式倒闭。但有些企业因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成功转型,产品、技术和效益都上了新台阶。

四、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首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防止经济运行持续下行。

1、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把握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好时机,在扩大银行信贷的情况下,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创新,缓解企业资金偏紧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但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金融部门要相应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措施,确保信贷资金使用能按要求进行,尽量把信贷资金投放的风险减少到最低的限度。企业本身要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创新、改变产品结构、苦练内功,并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改变营销策略、改变营销对象。

2、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在对建设项目的投资上要加大力度,简化审批程序,让财政资金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要注重资金安排和使用的前瞻性、灵活性和实际效果。

3、以政府投资项目拉动民间投资

积极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实施现代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为了拉动投资,政府在项目投资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向民间资本外包和合作的方式,或者采取“bot”的方式,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发挥其作用。可以对民间资本进一步开放一些投资领域,比如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用事业领域,这可能极大地激励民间资本的投入。

4、以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发展

实现向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共同拉动的方式转变。目前增城市已全面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已具备进一步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条件。一是要继续促进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市民预期支出的心理压力,激发消费欲望,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二是调整优化商业布局,着眼于集群式商业圈和商业网络化发展,引导和推进城区和中心镇商业中心的建设。三是改造提升商贸、旅游、餐饮等优势服务业,利用省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和增城市被确定为省旅游示范市的契机,充分发挥大都市近郊优势,依托白水寨、小楼人家、湖心岛核心景区,以吸引旅游人口和改善消费结构为重点,加快景区景点酒店、餐饮、商场、娱乐等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和会议经济。

202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环境总结


20xx年以来,宏不雅经济形势依然错综繁杂,受投资统计制度革新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对全市经济的安稳运行带来较大压力。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环境

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1.2亿元、同比增长9%,此中,第一财产实现增加值38.6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财产实现增加值163.6亿元、同比增长8.4%,第三财产实现增加值199.1亿元、同比增长10.2%。总体看,经济运行涌现三快五稳两下滑的特点。

三快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较快增长。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客岁同期进步3.1个百分点。

二是农业生产较快增长。完成农业增加值3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较客岁同期进步0.8个百分点。

三是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1.91亿美元、同比增长78%,增速较客岁同期进步30.9个百分点。

五稳

一是社会花费安稳增长。社会花费品零售总额达149.3亿元、同比增长12.4%。

二是财政出入安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1亿元、同比增长9.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12.1亿元、同比增长24.1%,此中八项支出同比增长19%。

三是存贷款余额安稳增长。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194.7亿元、同比增长6.2%,贷款余额达1428.2亿元、同比增长8.3%。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安稳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布置收入9175元、同比增长7.8%;全市农村子居民人均可布置收入2738元、同比增长9.4%。

五是就业形势安稳有序。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164人,城镇挂号赋闲率2.67%,低于节制指标0.63个百分点。

两下滑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下滑。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0.2亿元、同比降低13.8%,增速较客岁同期低落39.7个百分点、相比全省增速低28.4个百分点。

二是建筑业增加值下滑。受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影响,建筑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3.5%(现价),增速较客岁同期低落16.8个百分点。

二、下步经济工作重点

(一)紧紧抓实稳增长步伐落地奏效。进一步完善阐发调整通报稽核机制,精准阐发经济运行全历程监测、研判、调整,牢牢环抱GDp年度目标任务,全力补齐进度,确保二季度光阴过半、任务过半。健全落实市、县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机制,主动上门办事,支持企业稳定成长。鼎力支持实体经济成长,增强市场主体培育,推进优化中小企业和新增纳规企业工作持续成长,积极增强与省级相关部门对接,待省20xx年低落实体经济本钱实施出台后,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力图上半年低落实体经济本钱30亿元以上。确保6月底前完成煤炭产能置换规划上报和审核确认工作,9月底前完成关闭退出矿井2对、去产能24万吨目标任务。加大勉励住房花费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稳步进行。

(二)做好项目支撑确保投资增长。认真总结一季度项目入库的不够和问题,列出问题清单,逐项整改落实,强化入库项目和在库项目的要件支撑,确保投资顺利出数。加大项目筹谋包装力度,形成包装贮备一批、前期审批一批、开工扶植一批、陈诉入库一批、在建出数一批、完工投产一批的项目实施链,上半年项目入库达2000亿元以上,确保项目支撑率达100%。落实领导挂钩包保、督盘问责等工作机制,继承按月举行重点项目现场不雅摩运动,并同步举行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各地每月集中开工项目不低于10个,总投资不低于10亿元。集中力量抓好省四个一百、市六个一百重点项目扶植,每月组织召开1次重点项目推进办公会议。着力优化投资布局,以新一轮工业企业技巧改造为重点大幅晋升工业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赓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机制,树立市县联席会议制度,抓实项目包装、对接、洽谈、落地等症结环节,着力破解招商难落地难等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实现规模、质量双突破。

(三)成长重点财产培育强劲动能。按期召开重点财产推进和现场办公会,督匆匆每个县(市、区)抓实10个产值上亿元的财产项目。抓实农业春耕生产,推进温氏团体生猪养殖、云南省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阿穆尔鱼子酱加工等项目扶植,加快研发+种养+加工+流通全财产链成长,稳步扩张绿色有机农产品总量规模,打好绿色食品牌。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示范区,加快云芯硅材扩能技改、今飞500万件汽车轮毂、60万吨阳极碳素等项目扶植,重点推进液态金属电子电路、芯片散热器等项目扶植,增强园区根基设施和办事体系扶植,推动园区集约成长,勉励 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赓续壮大民营经济。加快推进15个商贸物流类项目扶植,深入开展加快内贸流通立异推动供给侧布局性革新扩张花费专项行动,加快批零住餐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自主出口品牌,确保完成进出口目标任务。

(四)强化以脱贫攻坚为主的民生保障举措。紧盯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树立健全脱贫攻坚督查巡查长效机制,加快易地扶贫搬家、农村子危房改造、水利设施、交通扶植、公共根基设施等扶贫项目扶植进度,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加快区域教导中心扶植,本质性推进5所新建中小学扶植,完成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扶植二期筹划任务,加快推进教导、卫生补短板项目扶植。深入开展全国平安成长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行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仗、非煤矿山、途径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范畴专项整治行动,赓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反省机制,果断打非治违,确保平安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五)积极创始革新开放新场所场面。打造放管服革新升级版,营造稳定公道透明、可预期的营商情况,持续推进放管服革新9条步伐落地奏效,持续精简行政许可事项,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扶植。全面推行权责清单规范化治理,严格贯彻落实云南省当局工作部门权责清单治理法子,研究细化具体落实步伐。巩固完善行政审批和公共办事标准化试点工作。


2020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总结


今年第一季度,我市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在50%以上,居全区上游,其发展质量与水平好于以往任何一年,预计首季可实现生产开门红。现将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预计完成情况及二季度工作安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汇报如下:

一、一季度工作预计完成情况

1-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950万元,同比增长52.7%,增幅居全区第一位,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100万元,同比增长68.3%,增幅居全区第一位;预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3870万元,同比增长60.7%,增幅居全区第一位;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利润125万元,同比增盈43万元,同比增长52.4% ,增幅居全区第一位,全市工业经济综合指标居全区首位。一季度经济运行工作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一是重点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165万元,同比增长5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吉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安公司、大安市汽车靠背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产值增幅都在20%以上。同时,采油设备厂、稀土永磁电机、石油机械制造厂、石油钻采机械厂等企业增速都高于去年同期。

二是部分企业经济效益继续保持较好水平。一季度吉祥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大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舍力镇亿龙葵花果仁有限责任公司、安广永兴米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户企业效益平均增速25%以上。

三是新增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去年年底通过积极协调企业和有关部门,我市新增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一季度这8户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9835万元,占全市一季度工业总产值的38%,大安市慧源饲料厂完成工业总产值1198万元,大安市春光玻璃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21万元,大安市松宇葵花果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57万元,极大的拉动全市经济增长,这8户企业将成为我市今年工业主要经济增长点。

四是各项指标安排细致周密。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工业“提速增效年”加大了经济运行工作任务,为使全市工业达到提速增效目标,经济指标居全区前列,根据地区下达的“提速增效”计划任务,超前预测、超前谋划、层层分解,把各项经济指标分解到位,并积极协调企业和相关部门按计划实施,确保完成工业“提速增效”目标任务。

二、千方百计做好二季度经济运行工作,确保实现各项经济指标实现“过半”

从一季度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形势看,二季度市场形势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加上我市新增8户规模以上企业增势迅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围绕提速增效目标狠抓生产,就能全面实现“过半”目标。二季度全市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49100万元,同比增长46.5%,完成工业增加值15340万元,同比增长42.2%,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5170万元,同比增长14.4%,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00万元,同比增盈123万元,同比增长18.2%。二季度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为重点企业和新增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主要抓好轴承集团大安公司、汽车靠背有限责任公司、采油设备厂、稀土永磁电机厂等重点骨干企业和新增企业生产运营工作。

二是做好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近期要对全市工业企业及乡镇园区企业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调研,监测企业生和经营情况及存在问题,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促进全市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是抓好经济运行动态信息发布工作。从新研究具体发布信息格式和内容,将经济运行动态信息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企业,为领导当好参谋,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经济增长实现开门红——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报告


一季度,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市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工业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消费品零售市场较旺,财政增收,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金融平稳运行,经济增长实现了开门红,为全年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快速增长

一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86.4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2位,增速和位次均为近十年来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6亿元,同比增长23.8%,完成全社会工业增加值33.8亿元,同比增长25.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4.4亿元,同比增长9.9%。

各县区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各项工作力度,县区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除xx区外,其余县区的增速都在14%以上,其中xx县、xx区、xx县增速快于全市,分别比同期增长15.5%、15.2%、15.2%,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

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全市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48.2亿元,比同期增长17.5%,增速高于公有制经济6.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5.8%,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党的惠农政策不断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蔬菜、畜牧业等主要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扬。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一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3.3亿元,同比增长6.6%,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协调发展,同比分别增长2.9%、4.8%、7.3%、7.9%。

春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2.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增长2.5%,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增长4.1%,为小春粮油增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畜产品价格回升,农民养殖积极性提高,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一季度,主要畜产品出栏增势明显,生猪出栏153.5万头,同比增长8.9%,期末猪存栏329.8万头,同比增长1.9%;牛出栏3.0万头,同比增长10.2%;羊出栏26.5万只,同比增长2.3%;禽肉产量同比增长7.8%,禽蛋产量同比增长12.2%,兔肉产量同比增长7.6%。

(二)工业生产加快增长

全市积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大了对工业生产的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工业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合理安排生产,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2.1亿元,同比增长36.4%,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2.4个百分点,在全省21个市州中居第4位,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位。工业增长的主要特点:一是轻重工业均实现高速增长。一季度,轻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4亿元,同比增长39.7%;重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同比增长32.1%。二是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均呈增长态势。国有企业同比增长54.6%;集体企业同比增长41.2%;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34.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同比增长29.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同比增长49.9%.

三是酒类制造业增长较大。一季度,酒类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同比增长42.9%,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个百分点,是全市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四是出口交货值和新产品产值大幅增长。一季度,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3亿元,同比增长97.6%,出口交货值率1.7%,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完成新产品产值9.4亿元,同比增长62.0%,新产品产值率为10.9%,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五是产品产量全面增长。全市统计的2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24种实现了增长,增幅30%以上的产品有17种。

(三)投资、消费、外贸、旅游继续保持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抓产业、抓项目上下功夫,各县(区)也增大了投资力度,收到了积极效果,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5.9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3.4亿元,同比增长43.3%;更新改造投资4.3亿元,同比增长21.8%;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实现房地产投资4.2亿元,同比下降15.6%;今年的冬干连春旱使农户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打井找水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农户投资3.3亿元,同比增长23.4%,比上年投资增速快10.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全市纳入考核的62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7.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6%。其中,竣工项目完成投资3.16亿元;加快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46亿元;争取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2

"一季度银行扫黑除恶情况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