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教师置换支教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9.26

教师置换活动总结。

在我们的学习或者工作中,总少不了要写总结。写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不仅在思想上还在行为上!每次写总结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中都会形成新的知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写一篇总结需要考虑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置换活动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xx年4月28日,我结束了为期两周的置换活动.XX小学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学生们的纯真笑脸,已经深深地刻进了我的脑海里,再也无法忘怀.

我是唐校长和袁主任送我到XX小学的,XX小学黎校长热情的接待我们。我初到XX小学办公室,就有老师为我倒开水;有老师告诉我作息时间;有蒋兵老师接我上下班;每天中午的伙食也给我安排好了的,我置换的是一年级体育,并且给我介绍了一年级的情况,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就在这样友好热情的工作氛围里,我度过了快乐的两周.gz85.COM

学生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他们的体育底子薄,平时体育课大部分时间都是集个合就解散,下课也不集合,根本就没教好多东西给学生,基于这种情况,我从基础教起走,每节课用二十多分钟教基础的东西,并结合游戏,尽量把每节课上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受到上体育课的乐趣,这中间有个插曲,有次上体育课有个学生问我,老师怎么还不解散,我们原先的体育老师集个合就解散让我们自己耍,同时很多学生附和就是原先的老师让我们耍,你让我们上课;学生问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这个问题应该是农村学校体育课的普遍现象,所以在XX小学两周时间里,我正确引导学生讲上体育课的好处和意义,并做好榜样;课前,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认真准备教具,课中任劳任怨的教学生,课后跟学生做游戏;这样原先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开始喜欢体育课了,他们感受到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经过两周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受到了同学们的爱戴,得到XX小学校领导和同行们的好评。

农村留守学生很多,他们普遍缺少关爱,缺乏管理,没有理想目标,自暴自弃.这不仅仅是所有教师要面对的难题,也是这个社会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顶岗置换教学实习总结


自xx年9月11日起,来到x县xx小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顶岗实习置换教学实习工作。在这里我主要是替换小学英语教师曹xx,教授四年级3班和4班的英语课程,认真负责的完成交代的任务。

这个学校是寄宿学校,上班时间是连续十天,之后四天假期。每十天算一大周,一天我有两或四节英语课,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一年级五班品德与生活课,大概是六节。总的算下来,一大周要上24节课,6节品德与生活课,没有缺勤或者请假,直到课程计划顺利完成。

我所在的英语组有十名教师,一个英语组长,名字叫李虹。她安排我近两个月需要讲的几个单元,具体教案如何整理准备,这几个月从三单元开始,两个月之中,我要复习并讲授两个单元新内容,根据人教版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

在准备阶段,先研读教材,手里的教科书是人教版的,一共六个单元,一到三单元讲述与学校有关的重点单词和交际用语,四到六单元讲述与家庭有关的重点单词和交际用语,一个单元十页内容,按学校给的要求,一页内容一节课,至少6课时完成一个单元,其中的组要内容是let us talk a b, let us learn a b。把握了具体教材内容,了解其特点,下一步我才着手准备教案,教学计划。

在教学准备阶段,备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备学生。学生是四年级10来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在课上做游戏,这样边学边玩效果很突出,记忆的也快。本来学习语言是一个枯燥的事,让小孩在母语中学一门外语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除了安排好40分钟的讲授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些在教案中计划的东西转化为实际可操作的东西,让学生接受,理解,消化。这并不是多读多写多听就完成的事,那样只是死记硬背,而是学生们在一个老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教学中就要采取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而这是教学的重点。没有一个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就是备课再好,也是不能把理论变为活的东西,应用于生活中,学生学不到东西,在应用中就失去教学的意义。

我尽力把教学任务完成好,好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另一回事了。两个月结束了,三,四这两个单元也正好讲完了,完成情况还算可以吧,学生们也考试了,从成绩上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上看,我感觉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了,具体多少分,并不是多重要,重要的是我问心无愧。教师本来就是凭良心工作的职业,只有自己知道里面的酸甜苦辣。

在这个x县,县里的条件有限,能有这样一所硬件条件还算排名靠前的学校,已经是很难得了,具体情况不再详说,只想说一点,就是他们有一个教学模式就是“杜郎口模式”,到这里之后,这种模式就有了xx小学的味道,几个环节如下:“激情导入——目标引领——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知识拓展——作业布置”几乎贯穿于整个40分钟课堂。一节课下来,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活动,参与讨论。老师就是适当引导,穿针引线的作用。这种模式有其可取之处,但是未免不够灵活,显着有点生搬硬套。比如说1——3年级的孩子太小,自控能力差,不适合大量时间自我学习探究,课堂上需要管理的难度会加大;4——6年级的孩子则适应了这样的节奏,可以很好地把握课堂时间安排,教师操作起来游刃有余。只有把握好火候,找到一个度,才能收获到不同的效果。

土地置换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国土局和县土地置换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全体干部共同努力,圆满完成xxxx年度9个项目区共454.2亩土地置换任务,总投入达301.9万元 。 目前除关山杨项目区正待验收外,其他8个项目区已全部顺利通过省国土厅验收。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认真做好我镇土地置换工作,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宋学军为总指挥,镇长魏明星为指挥的土地置换工作指挥部,下设宣传组、拆迁安置组、技术指导组、后勤保障组,各小组各司其职,保证了全镇土地置换工作按时、按质、有序的进行。
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镇党委为了更好的促进土地置换工作的开展,采取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每个项目区由一名党委委员带领一名蹲点干部包干,全权负责项目区的各项工作。镇党委实行镇、村两级责任干部周调度制,对每个项目区的具体进度实时跟踪,极大地调动了包干干部的积极性,各小组抢晴天,战阴天,使得我镇土地置换工作紧张、有序的开展。
三、拆迁工作准备充分
业务上,加强项目区建筑物及附属物的摸底调查、).CN_测算和广泛的政策宣传,让项目区农户了解土地置换的各项政策、补偿标准及土地置换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建筑物及附属物登记过程中,坚持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国土所人员组成登记丈量小组,做到登记补偿全过程的公正、公平、公开。
为保证项目区拆迁户顺利拆迁,在做好建筑物及附属物登记丈量的同时,镇、村、国土所认真做好拆迁户的安置工作,为他们选好安置点,做好各项服务,妥善解决置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四、定期检查督导
在县土地置换办检查督导的基础上,由国土资源所对项目区进行技术指导,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并组织各项目区负责人和国土所人员参加互帮互查,以此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五、建立奖惩责任机制
为了保证置换项目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通过省市验收,验收合格后,按照县有关规定,镇党委研究决定,给予项目区所在村每亩200元工作经费奖励,对相关责任人给予20元/亩的奖励;对不能通过验收的,将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玩忽职守、造成后果的视情节予以党纪政纪处理。
由于xxxx年度土地置换工作责任明确,措施到位,有效调动了镇、村两级干部的积极性,保证了我镇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任务,顺利通过省厅验收。

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


中考置换反应化学式总结

金属单质 + 酸 ---盐 + 氢气

1、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4、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5、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6、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1-6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7、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8、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7-8的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金属单质 + 盐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9、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 == 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1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uSO4 + Zn == ZnSO4 + Cu

现象: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1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

12、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4Fe + 3CO2冶炼金属

13、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2Cu + CO2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未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Cu + H2O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15、氢气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2Fe+3H2O


"教师元旦活动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