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阶段性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0.10.23

音乐阶段性工作小结。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一阶段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了。我们需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做总结。人们可以通过总结,把零散的经验和收获都记录下来,工作总结到底要怎么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音乐阶段性工作小结”,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本学期,学校音乐教研组能按照学期计划,认真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在教务处的指导以及我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现就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组织学习,制订计划。

开学初,组织全体音乐教师进行学习,共同探讨。全体成员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根据本学期本册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与知识、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及教材的应用性制定教学计划。

2、认真备课,优化课堂结构。

根据教务处制订的备课格式,认真备课,音乐教师能做到认真分析教材,分课时备课,突出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各年级段的特点,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低年级的音乐课内容丰富、充满情趣,教师能做到用语言优美,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中高年级在注重歌唱教学的同时,突出欣赏和乐器—口琴进课堂教学。在整个课堂音乐教学中,有的教师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开好每一次教研组会议,检查督促备课、按要求撰写教案,进行教学常规的规范和检查,对发现不足之处立即纠正。

4、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家长开放日任务。李善意、陈丽静、施榕几位教师都进行了精心准备,认真备课。音乐组安排了开课老师的听课、评课活动,对公开课进行质量把关,几节课在家长开放日上都受到听课家长的好评。

5、抓好培训学习。本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订阅各类有关音乐教学的刊物进行自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业务学习,开展听课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6、抓好本组的师德建设。本学期利用业务时间组织组员进行师德规范学习,要求组员严格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的要求,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讲带侮辱性的伤害学生身心的话;正确对待特殊生,遇到突发事件能冷静对待,理智解决,体现为人师表的良好素质。

二、课改教研工作

1、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围绕本组课题,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课题实践,本学期全组有4位青年教师上了探讨课,受到听课老师的认可和好评。此外,由夏青老师指导、陈晓华老师执教的综合音乐课——《我的家在日喀则》,还参加了福建省新课标录像课比赛,由于课程设计新颖,贴近课改精神,该课全省一等奖的好成绩。都组织组员撰写有关课题的阶段小结,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2、开展校本课研工作。今年音乐组的小本课程开设了舞蹈、合唱、号队、京剧、越剧班,各个校本班教师都能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备课,上好每节课。此外,京剧班的同学的节目还走出校门参加了多项交流演出,如:开学初九月份,学校京剧班的同学参加了福建省庆祝教师节大型文艺晚会演出;11月份参加了福州电视台“酷酷小童星”才艺展示节目录制;12月份参加了第xx届全国“华夏园丁大联欢”代表欢迎晚会演出。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音乐组的教师加班排练,组织了多场专题会议、走场、彩排,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几场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小演员们精湛的唱腔和精彩的表演,受到领导、来宾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在全省引起很大反响,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宽了路子。

3、进行学生评价改革尝试。根据上学期制订的音乐组考试评价改革方案,全组教师进行了考试评价改革尝试,更全面、客观的评价每位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4、举办学生特长展示音乐专场比赛。为了给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舞蹈,音乐组配合学校德育处,在本学期十一至十二月份举办了舞蹈、器乐、声乐三个门类的音乐才华展示比赛,通过组织报名、预赛、决赛,共有一百多名学生在比赛活动中获得好成绩。通过活动,让学生额树立了自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小编推荐

高效课堂阶段性小结


以往“师问生答”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正在蜕变,已逐步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反思之一: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和要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需要不断合作、探究、交流的,而这个过程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时间如何调控和把握?在观摩课上,高手老师们似乎完全没有这个难题,但对我们这些平民老师来说,确是一个难题,

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在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处一定要放,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交流,尽情地享受驰骋思维的乐趣;但当学生的已完成了这个思维过程后,就要及时收,像上面的讨论,当学生的描述处于不断重复时,就要及时进行下一个环节,用新的信息再次激发学生新的思维。这样开阖有度,才能既完成了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又注重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体验过程。

数学教学阶段性小结


近几年来,经过许多教育工作工作者的研究和探讨,对此问题已基本形成共识,并在教学过程中付诸行动。我们把在这种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教学模式称之为“探索式教学”。

探索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揭示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概括形成过程,暴露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定选择过程以及探索数学结论的发现、论证过程。探索式教学是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拟在探索式教学课题组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就探索式教学作一个阶段性总结。

一、重视背景介绍,通过概括形成概念、法则

教学中每一个概念的产生,每一个法则的规定都有丰富的知识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和法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丢掉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极好机会。探索式教学就是要克服这种弊端,还概念和法则形成过程与学生。如方程的概念教学,传统的方法是给出方程的定义,然后给出若干式子让学生判别哪些是方程。探索式教学的做法是,先给出若干式子,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其中的一些共同特点,如一部分式子是等式,一部分式子是代数式,在等式中又有一部分是含有未知数的,这样我们就把这一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再如,在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异面直线公垂线的概念,然后指出两垂足间的线段长就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探索式教学的做法应为,先让学生回顾一下过去学过的有关距离的概念,如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距离有什么特点,发现共同的特点是最短与垂直。然后,启发学生思索在两条异面直线上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两点,它们间的距离是最短的?如果存在,应当有什么特征?于是经过共同探索,得出如果这两点的连线段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则其长是最短的,并通过实物模型演示确认这样的线段存在,在此基础上,自然地给出异面直线距离的概念。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得到了概括能力的训练,还尝到了数学发现的滋味,认识到距离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许多,这里不再多说。

二、提供开放问题,通过探索发现定理、结论

数学中的每一个定理结论都是前人经过艰苦的探索发现的。即使是一个一般的命题,一个猜想,其提出的过程也凝聚了数学家的智慧。传统的做法往往是给出现成的结论,然后照搬现成的证明。这样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总是心存疑虑:这个定理是怎么来的?这个证法是如何想到的?探索式教学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的被动局面,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疑虑,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探索,尝试发现,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教学,传统的做法一般是给出已知条件,即a、b是两异面直线,ab是它们的公垂线段,ab=d,a、b所成的角为q,m、n分别是a、b上的点,且am=m,bn=n,求mn的长。探索式教学应作如下处理,先提供一个开放问题,已知a、b是两条异面直线,m、n分别是a、b上的点,问如何确定mn的长?接下来是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

师:同学们想一想,要确定mn的长,首先要让两异面直线的位置确定下来,异面直线的位置如何确定?

生:一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是异面直线的距离。

师:因此,我们添加则两个条件上去,即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较为q,公垂线段长ab长为d,现在看一看,mn的长是否可以确定下来了?

生:还不能确定下来。

师:那么mn的长还与什么有关?

生:与m、n在a、b上的位置有关。

师:能否把这句话说的更精确一点,或者说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它?

生:与m、n分别到垂足a、b的距离有关。

师:很好。现在,我们将这个条件也添加上去,即设am=m,bn=n,现在mn的长可以定下来了吧?

生:没有,应当还有两种情况。

师:好,那么大家在讨论一下,是那两种情况,并就这两种情况来探索mn的计算方法。

经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公式终于获得了。

三、创设问题情景,通过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传统做法往往是淡化“问题意识”,教者奉献该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辛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探索式教学则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进行“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教学时,传统的方法是给出定理,画好图形,把课本上的证明讲解一遍。探索式教学则可以作如下设计:

第一步,提供问题:在水平的地面上竖起一根电线杆,现在请大家想一个办法,检查一下电线杆与底面面是否垂直?

第二步,设计解决方案:学生将电线杆抽象为一条直线,地面抽象为一平面,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设计方案如下:用一块三角板,让一条直角边紧贴电线杆,直角顶点靠地面,旋转一周,如果靠地面的一边始终在地面上,则可以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否则电线杆与地面不垂直。

第三步,问题的发展:教师在肯定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新问题:是否有比这个方案更简便易行的方案呢?如果有一个人没有让三角板旋转一周,而只是检查了两个位置且都和地面贴得很好,他就断定电线杆和地面垂直,你们认为正确吗?

第四步,问题的深化:教师要求揭示此问题的实质,并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述: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且和平面内过交点的两直线都垂直,它是否和这个地面垂直?

第五步,设计新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三角板和铅笔做模型作验证,发现确是垂直的,然后师生共同研究制定理论上的证明方案。

第六步,回到最初问题,给出合理的解答。

四、造就民主气氛,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

在数学中,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那些教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垂手可得的,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学生在赞叹教师“妙笔生辉”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

探索式教学则要求尽量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证明定理“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时,教材是利用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的。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寻找其它证法。有的学生提出用反证法证明,有的同学认为直接用定义证明,然后进行比较,发现教材中的方法并非最佳方法,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鉴别比较能力。

五、增加发散机会,通过交流,实行群体效应

数学中除了“一题多解”以外,还有“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画”等多种发散机会。探索式教学十分重视为学生增加发散机会,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参与场所,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因素,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通过交流,集中群体的智慧,实现课堂教学的“群英会”、“大合唱”。

六、注意回顾反思,通过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探索式教学要求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过程,其中包括数学思想的提炼概括过程。数学思想总是蕴藏在各种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之中,它是知识的结晶,是高度概括的数学理论。数学思想不仅对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大有好处。探索式教学通过对学生知识的回顾、反思,对所有方法的概括、提炼,挖掘出其中的数学思想,并用数学思想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如通过对解方程、方程组的回顾、反思,提炼出“降次降维”的思想、“换元”的思想、“转化”的思想,而这些思想又都属于“化归”思想。

再如通过对立体几何中论证方法的回顾、反思,提炼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互相转化的思想,以及将空间问题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等等。

探索式教学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本质,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课题阶段性小结2篇


课题研究目前实施状况:

1、帮助学生提高问题意识,养成爱提问题的习惯: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创设丰富的提问情境,让学生有问可提;教给正确的提问方法,让学生善于提问。2、每班整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收录本,并及时评价反馈,“有价值的问题”记入牛顿奖评分。3、科学教室里的“问题库”主题时时更新。4、有部分问题被直接解答,部分内容被作为探究主题。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效:

1、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

2、由“问题库”这个平台发现研究课题,组成实践活动小组或实验小组开展课外活动,孩子们的探究能力提高了。

3、由“问题库”组织专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由问题库激发自主设计小制作的欲望,甚至产生小发明作品。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欠缺,问题意识还很薄弱。

2、部分学生不能深入思考,提出的问题没有价值。

3、学生担任问题评价工作还存在困难。

下一步研究打算:

1、完善评价机制、实施到位,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养成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好习惯。

2、建立课题研究电子档案。

3、收集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升教师素养,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初期成果:

1、组内教研课3节。《消失了的恐龙》《杠杆》《学创造》

2、论文1篇。

3、“问题”收录本8个。

4、课题方案、课题申报表、中期检查表等。

5、相关教案等原始资料。

课题阶段性小结(2):

注意在人的各项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有注意的参与才能顺利的进行。幼儿的注意是以无意为主,有意注意的范围很小而且注意不稳定。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这些特点注意培养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所以说幼儿的注意力的培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呢?我就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感想、体会。

一、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一)明确的活动目标,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要有明确的目标,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幼儿注意,发展注意能力的中心问题。就是把幼儿的注意逐渐地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

幼儿在注意什么时,就会去观察什么,思考什么。所以,注意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幼儿便能集中注意力。在进行活动时,象他们提出较具体的注意目标,他们就会把注意集中在具体的目标上,并怀着兴趣去寻求答案。相反,如果没有具体的注意目标,幼儿在活动中就会漫无目的地进行。

注意是为任务服务的,任务越明确,对任务的理解就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迫切,注意就越能集中。

(二)有效地活动方式,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活动要丰富多彩,以游戏为主,有利于幼儿注意的集中与稳定。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学习形式,游戏过程不仅仅是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是提高注意品质的最好训练,游戏时幼儿不仅自己要集中注意力,也需要关注同伴,这不就培养了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游戏中不同角色的转化实际上也就是注意的转移训练。所以,在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注意力是千万不要忽视了游戏的重要作用。

(三)适宜的教学内容,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为幼儿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要适合幼儿接受水平,具有新奇感。教学内容不宜过深或过浅。只有那些“跳一跳够得到”的内容,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如:幼儿认识宇宙飞船,组织幼儿讨论“飞船靠什么力量飞行?” “为什么不从天上掉下来?”幼儿学习中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争着发言。之后,组织幼儿折飞船。玩飞船,幼儿在动手动脑中对内容产生兴趣,产生有意观察,这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幼儿的有意注意。

(四)良好的兴趣,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幼儿的兴趣。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并加以为媒介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五)适当的鼓励,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当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过程中幼儿遇到困难,我们稍微地鼓励一下他,我们要爱护幼儿的自尊心,多鼓励孩子,如果我们能看到幼儿身上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我们就把握教育他们的金钥匙。在他们完成一件事时,要及时进行鼓励评价,幼儿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注意力也较易集中。

(六)合理的安排时间,能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培养。

我们能给幼儿安排学习任务,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5—7岁的幼儿能够集中1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该让幼儿学会放松,这就是劳逸结合。这样,才不会使幼儿觉得疲劳,注意也较易集中。

在一年多的课题研究中,通过理论学习;参加培训以及组织科研活动中有了一定的收获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我共收集有关师幼互动的资料11篇;写观察记录22篇。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课题,探索出好的经验和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科研阶段性总结


科研阶段性

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1】

一、结合我课题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

为了保证实验工作的有序实施,课题组领导成员集思广益,深入研究,制定适合实际的、切实有效的实验活动计划。

我们每学期召开两次例会,为了弥补例会次数少这一不足,我校课题组创办了实验研究活动内部交流期刊,其它相关的要求或通知也随同刊登在各期刊物上。

要求每名实验教师每月要撰写一份案例或论文,每所学校课题小组每月向我们学校总课题组推荐25篇优秀案例或论文。

二、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能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出质量较高的案例,并且能在案例中较深刻地阐发自己的观点。

在案例《鼓励是最好的老师》中提出: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神圣的,她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她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似乎能主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老师一句期待的话语,成了那个天真孩子的无限的学习动力,也就提高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要影响这个孩子的一生。在案例《爱问为什么的孩子们》中说: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最有个性,最有灵性,也最富于挑战性,作为老师,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些可怕的孩子?我们的老师常常茫然不知所措。

是让老师选择适合教育,这堂课,留给我无穷无尽的反思。

三、存在的困惑和下步工作。

回顾实验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个别教师对此还有不够充分的认识,还有应付心理,我们一定在下步工作中组织实验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使其自觉地、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研究中来。

我们相信,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一定会有大批的科研型教师在我们这里涌现出来,进而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为提升本课题实验研究质量和知名度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建国小学教育科研阶段性总结【2】

教育科研的实践与探索,使大家深刻地认识到: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

教育科研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价值。

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发展的动力,腾飞的翅膀。

如果学校再凭经验办学,办学水平就达不到应有的高度,难以跻身先进行列。

相反,如果学校以科研为先导,走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之路,学校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瞩目的办学成果。

本学年度我校立足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我就针对教育科研工作做一下阶段性的总结。

一、科研先导意识全面确立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转变观念,确立科研先导、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意识极为重要。

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机制健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教育科研工作在深化内部改革、促进教育创新,提高办学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步形成学校办学富于特色,教师教学富有个性,学生学习具有特长的良好局面。

我们认为,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只有确立教科研意识,运用科研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工作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避免无效性、低效性,走向有效性、高效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能力。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先导意识的强化,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良好的科研热情和氛围。

二、科研工作网络基本建成

建立和健全教育科研组织并形成网络是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关键。

我校在建立和健全教科研三级网络方面抓得比较实,见效也比较快。

1、加强学校科研领导小组建设。

科研领导小组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机构,是实现学校教科研目标的保证。

科研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为教师提供科研信息、订阅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和科研刊物、进行教育科研学习,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同时,学校也单列一定的经费用于教科研,保证了全校科研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学校要求以各学年组为单位,结合工作条线特性、学科特点,加强学科条线的联系和交流,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组长由教学效果较好、科研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紧紧围绕学校的龙头课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组内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推动了全校教科研工作共同发展。

3、加强教师个体建设。

每位教师根据教研组的子课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确立个人研究专题,形成建国小学课题库,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

三、科研工作进一步落实

为了保证教育科研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使教科研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学校走内涵发展的加速器,我们进一步落实了科研工作制度。

(一)制度化。

我们建立健全了学习、例会、活动、评价等制度,并逐步形成科研工作的责任制。

1、学习制。

一是一有机会便选送学校科研先进教师参加区、镇级科研培训工作,进一步培养科研骨干;二是规定集中学习时间,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通过座谈、教师论坛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并做到时间、内容、地点、笔记四落实;三是抓好假期学习,要求教师利用假期至少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做好摘录,做到理论的及时积累。

2、例会制。

科研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每月一次,每学期科研工作小结一次。

主要负责制定学校科研发展规划、阶段性科研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和实施科研方面的有关制度;各类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组织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对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运用等工作。

3、活动制。

各个课题组根据课题实施情况,每学期必须开展研讨活动不少于一次。

通过研讨活动,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共性问题或突发性问题,对课题的研究做出及时地调整及安排,为下一阶段更顺利地开展研究打下基础。

4、汇报制。

科研领导小组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

要求课题组组长定期汇报研究情况,做到查工作、查效果、查材料,并随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必要时组织召开研讨会、专题讲座等。

完善科研规章制度,逐步做到科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工作的导向、评估、激励机制。

四、科研骨干队伍初步形成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

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

因此在科研骨干队伍的建设中我们坚持三抓,一抓理论学习提高,不定期开设教育理论讲座,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二抓实践研究探讨;三抓树立典型。

通过学习、实践、提高,涌现了许多教育科研工作的积极分子,对全校上下开展科研工作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更令人欣喜的是,青年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基本素养迅速提高,专业水平也得以很大程度的提升。

应该说,教育科研活动在加速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一批精于教学、善于研究、勇于创新的教师骨干群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健全激励创新的制度,使教师想参与、乐参与、敢参与、会参与。

进一步建立健全教科研管理制度,加强教科研的过程管理,提供条件保障,为学校的教科研提供宽松的条件。

进一步注重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性、实效性,使教科研工作适度超前于学校教育改革,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进一步重过程、重实效,勇反思,敢于创新,与时俱进,总体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

本学年度的教科研工作是紧张而充实的。

我们有过欣喜,有过困惑,有过欢笑,有过泪水。

万事开头难,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科研水平一定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

"少先队阶段性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