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柳宗元古诗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6.06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

中国是一个诗意的国度,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赏析解读柳宗元的古诗词,它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诗人柳宗元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心中触动呢?为此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整理了“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希望工作总结之家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篇一)

柳宗元《送元暠师诗》原文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全文赏析

《送元暠师诗》作于柳宗元初贬永州之时,当时有一位法号元暠的和尚,经刘禹锡的介绍专程到永州来拜访;离去的时候,柳宗元写序作诗送行。柳宗元在《送元暠师序》中称“元暠衣粗而食菲,病心而墨貌,以其先人之葬未返其土,无族属以移其哀……”是当时的所谓“孝僧”。

诗的首联叙写了自己被贬后的悲愤心境:永贞革新,打击了当时的方镇割剧势力、专横的宦官和守旧复古的大士族、大官僚,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而士族和割据势力的代表,顽固地反对永贞革新,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他们结成联盟,拥立太子李纯为帝,把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的人全部贬、杀。柳宗元在这次事件中被贬永州。“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既概括了永贞革新的事件,又叙写了自己被贬后的悲愤心情。离开京都长安,本已失意,而强忍此时囚徒般的身份,又使自己徒增悲愤。“必服”二字正话反说,表明柳宗元对朝廷的贬谪并非心悦诚服,他还是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是正确的;但封建社会的君臣之道,是任何士大夫都不能违抗的。因而在他的内心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和痛苦。“忍”、“取”二字便是这种痛苦的表现。

诗的颔联承首联剖析自己心境的变化。颔联连用两个典故,以孔子自况,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复杂心情。孔子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为了抑制三家大夫家臣势力,定计毁坏三家的都邑,因失败而离开鲁国。诗人以此类比道出被贬的原由,自己也因孔子不能实现振兴周礼的大志一般而感叹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哀莫大于心死”,柳宗元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而仕途的险恶,世事的纷争,使他意识到要找到一个心灵的避难所,所以在颈联他向元暠和尚表达了自己倾心佛道的思想:我只有像陶潜一样作个隐士,把自己的心隐居于佛道中,在那里找到人生的归宿。李唐一代佛教盛行,统治阶级大力宣传佛教。唐太宗、高宗作《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序记》,宣扬佛法,武后为佛造大像,中宗崇饰寺观,肃宗、代宗在宫内设道场,宪宗命使迎佛骨,敬宗、宣宗、懿宗等亦莫不笃信佛法。贵族官僚们也多信佛教,元载、杜鸿渐、王维、王缙等,是其尤著者。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淡为乐”,“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王维传》)。由于统治阶级大力宣传佛教,民间更是盛行,寺庙林立,大量的劳动人口出家为僧或投靠寺院为寺户、佃户等,呈现出“人世遍千灯”的景象。当然柳宗元的谈佛,有着自己不得不然的悲哀。但是柳宗元对有的佛教徒的做法并不赞同,他对佛教有自己的理想。因此,他的诗的尾联中提出了“如要求得真正的佛道,不要只是施舍金钱,只有懂得了世间万物无生无灭的道理,佛道自然会发扬光大”的看法。

的确,有的佛教徒借宣扬佛教来搜括钱财,如王缙令五台山和尚数十人,“分行郡县,聚徒讲说,以求货利”(《旧唐书·王缙传》)。又如汴州相国寺传言佛像流汗,节度使刘玄佐立刻亲往布施金帛,并大起斋场,“由是,将吏商贾,奔走道路,如恐不及。因令官为簿书,以簿所入。所得巨万计。”(《唐语林·卷六》)。用佛像出汗这个大骗局,搜括了无数钱财。诗人指斥这类人“有貌而不心,名而异行”(《送去举归幽泉寺序》),并提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送去举归幽泉寺序》)的入佛标准,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送元暠师诗》内容丰富,短短八句,从一个侧面概括了作者的心路历程,让后人看到了中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的痛苦心灵。诗中引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如“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作者用孔子的故事来影射自己不得志和受贬斥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空怀壮志的感慨。这些牢骚很深的话,由于用了典故,表现得非常委婉、含蓄。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篇二)

柳宗元《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原文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

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

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纠结良可解,纡郁亦已伸。

高歌返故室,自罔非所欣。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篇三)

柳宗元《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原文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

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篇四)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原文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全文赏析

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扬,蕴愁其中:由于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这稍见亮色的描述中先笼罩了一层哀愁,十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古往今来,这“郢树烟”似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骚人趋之若鹜,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让所有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地大失所望。这“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愤慨的。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夏之交。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万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诗是年春作。”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柳宗元伤悼不已,为其撰《志从父弟宗直殡》。亲人中,除了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诗人十余年来充满坎坷和不平,历尽艰辛和磨难,惊魂零落。亲人离散,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甚感凄然。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古诗词(篇五)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李靖灭高昌为高昌第十一》原文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Gz85.Com小编推荐

欣赏唐代诗人柳宗元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句合集五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让我们解古人诗情画意的生活,我们可以欣赏学习柳宗元的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化典籍中的至关重要的部分。诗人柳宗元有哪些古诗词让您让您无法忘怀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欣赏唐代诗人柳宗元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句”,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欣赏唐代诗人柳宗元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句(篇一)

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原文

金马尝齐入,铜鱼亦共颁。疑山看积翠,浈水想澄湾。

标榜同惊俗,清明两照奸。乘轺参孔仅,按节服侯狦.

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sG.秉心方的的,腾口任es々。

圣理高悬象,爰书降罚锾。德风流海外,和气满人寰。

御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在亡均寂寞,零落间惸鳏。

夙志随忧尽,残肌触瘴m5.月光摇浅濑,风韵碎枯菅。

海俗衣犹卉,山夷髻不鬟。泥沙潜虺蜮,榛莽斗豺獌。

循省诚知惧,安排只自憪。食贫甘莽卤,被褐谢斓斒。

远物裁青罽,时珍馔白鹇。长捐楚客佩,未赐大夫环。

异政徒云仰,高踪不可攀。空劳慰憔悴,妍唱剧妖娴。

欣赏唐代诗人柳宗元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句(篇二)

柳宗元《感遇二首(永州作)》原文

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徒嗟日沉湎,丸鼓骛奇音。

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駸駸。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

众情嗜奸利,居货捐千金。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揽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微霜众所践,谁念岁寒心。

旭日照寒野,pL斯起蒿莱。啁啾有馀乐,飞舞西陵隈。

回风旦夕至,零叶委陈荄.所栖不足恃,鹰隼纵横来。

欣赏唐代诗人柳宗元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句(篇三)

柳宗元《视民诗》原文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

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欣赏唐代诗人柳宗元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句(篇四)

柳宗元《古东门行》原文

汉家三十六将军,东方雷动横阵云。鸡鸣函谷客如雾,

貌同心异不可数。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当街一叱百吏走,冯敬胸中函匕首。凶徒侧耳潜惬心,

悍臣破胆皆杜口。魏王卧内藏兵符,子西掩袂真无辜。

羌胡毂下一朝起,敌国舟中非所拟。安陵谁辨削砺功,

韩国讵明深井里。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

欣赏唐代诗人柳宗元流传千古的经典古诗句(篇五)

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原文

稍稍雨侵竹,翻翻鹊惊丛。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

积雾杳难极,沧波浩无穷。相思岂云远,即席莫与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清商激西颢,泛滟凌长空。

自得本无作,天成谅非功。希声閟大朴,聋俗何由聪。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词(5篇)


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开阔我们的眼界,我们可以欣赏学习柳宗元的古诗词,它是中华文化的绮丽瑰宝,是富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那么诗人柳宗元有哪些值得一读的古诗词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吐血整理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喜欢可以收藏!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词【篇一】

柳宗元《放鹧鸪词》原文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徇媒得食不复虑,

机械潜发罹罝罦.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齐王不忍觳觫牛,

简子亦放邯郸鸠。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词【篇二】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原文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译文

得到杨八的信,知道您遭遇火灾,家里没有一点积蓄了。我开始听到很吃惊,接着感到怀疑,最后才非常高兴,本来我准备慰问您,现在却改变了,要向您道喜。由于相隔很远,信里的话又很简单,我不能彻底了解您家的情形,如果真是像大水冲过一样,干干净净的,完全没有了,我就更要因此向您道喜。

您一向小心地奉养双亲,使日子过得很安宁,只希望全家平安无事。现在却有一场大火灾吓坏了您,同时,调和饮食的工具,也许因此不能供应:我因此刚一听到这消息就大吃一惊。

一般人都说:圆满和缺陷互为因果。得和失不会一尘不变,也许一个人将要大有作为,就开始受到种种妨碍,种种惊吓,因此有水或火的灾害,有小人们的怨恨,心身受尽磨炼,不断发生变故,然后能够过上幸福的日子。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是这样。但是,这种理论非常抽象,奇怪,即使是最聪明的圣人也不能根据这种(理论来断定事实)一定会这样:所以,(我)接着就感到怀疑。

像您这样读了很多古人的书,能写文章,对文字学很有研究,您这样具备多种才能,可是不能超过一般读书人而取得高官厚禄,没有别的缘故,只因为京城的人大多数说您有很多钱,所以读书人中间那些爱惜自己清白名声的,都害怕,顾虑,不敢称赞您的优点,只是一个人自己知道,放在心里,长期含忍,不能把它说出口,加之公道不容易说清,世上的人很多是喜欢怀疑,妒忌的。一说出称赞您的话,那般(喜欢)嘲笑的人就认为得了您的厚礼。

我从贞元十五年看见您写的文章,放在心里有六七年,从来没说过,这是我只顾自己而对不起公道很久了,不但对不起您呀!等到我做了御史尚书郎,自已认为庆幸而做了皇上身边的臣子,能够尽量说话,想利用这个机会来疏通足下不能上达的情况。但是,我时常在同事面前称赞您时,还有回头去互相使眼色,偷偷笑的。我实在恨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能使人信任,平时的好名誉没有树立,竟被世人把这种猜疑加到我身上。我常常和孟几道谈这些事情,非常痛心。可现在(您)幸好您被天火烧光了,所有人们的猜忌疑虑,完全变为灰尘。烧黑了您的屋宇,烧红了您的断垣残壁,从而表示您一无所有;而您的才能,才可以表白清楚,再不被谣言所污染。您的真相显露了。这是火神菩萨保佑您啦!这样看来,我和几道十年来对您的了解,还比不上这次火灾一个晚上给您造成的好名誉。(以后大家)都会原谅你,可以公开宣扬你的才能了,使得那些有话藏在心里的人,都能毫无顾忌地为您说话了;主持考试的,可以大胆录取您,不再怕别人说闲话。现在,我就是想要像过去那样避免嫌疑,被人嘲笑,可能吗 从此,我对您寄予了很大希望,因此,最后我非常高兴。

在古代,哪一个诸侯国有灾祸,其他诸侯国都来慰问。(有一次)许国不慰问宋,卫,陈,郑的灾祸,君子都憎恶之。现在,我说明的事理是这样的,和古代的有不同,(那就是)本来准备慰问您,却变得要向您道喜。颜渊和曾参供养父母,使父母感到愉快的方面远远超过一般人,物质上的一点欠缺又有什么值得不满意的呢!

您先前要我的文章古书,我始终没有忘记,只是想等到有几十篇后再一起带给您而已。吴二十一(名武陵,排行二十一)来我这里,说您写有醉赋及对问,非常好,可要寄给我一本。我近来也喜欢写文章,与在京都时很不一样,想与您这样的人说说话,可受到很严的限制,无法实现,趁着有人南来,给您一封信打探一下您的生活情况(死生,偏义复词,只指生),(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宗元向您问好。

注释

①[杨八]名敬之,在杨族中排行第八。柳宗元的亲戚,王参元的好朋友。

②[滫瀡(xiūsuǐ)]这里指淀粉一类烹调用的东西,泛指食物。滫,淘米水。瀡,古时把使菜肴柔滑的作料叫“滑”,齐国人称之为“瀡”。

③[倚伏]出自《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为祸是福依托之所,福又是祸隐藏之所,祸福可以互相转化。

④[小学]旧时对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总称。

⑤[奋其舌]这里指对皇帝劝谏、上疏等。奋,鼓动。

⑥[孟几道]孟简,字几道,擅长写诗,尚节好义,是柳宗元的好朋友。

⑦[祝融、回禄]都是传说中的火神名。

⑧[喙]鸟兽的嘴。这里借指人的嘴。

⑨[许不吊灾,君子恶之]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0年),宋、卫、陈、郑四国发生火灾,许国没有去慰问,当时的有识之士据此推测许国将要灭亡。许,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许昌一带。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词【篇三】

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为苞枿第六》原文

苞枿ba矣,惟恨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缉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

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

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

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

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国,罔不龚。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词【篇四】

柳宗元《别舍弟宗一》原文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全文赏析

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扬,蕴愁其中:由于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这稍见亮色的描述中先笼罩了一层哀愁,十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古往今来,这“郢树烟”似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骚人趋之若鹜,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让所有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地大失所望。这“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愤慨的。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夏之交。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万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诗是年春作。”柳宗元再贬柳州时,他的从弟柳宗直和柳宗一也随同前往。宗直到柳州后不久就因病去世,年仅二十三岁,柳宗元伤悼不已,为其撰《志从父弟宗直殡》。亲人中,除了从弟宗直,老母卢氏、爱妻杨氏、娇女和娘等都相继弃世。柳宗一住了一段时间,约半年以后又要离开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诗人十余年来充满坎坷和不平,历尽艰辛和磨难,惊魂零落。亲人离散,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甚感凄然。

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诗词【篇五】

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高昌》原文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柳宗元诗词代表作通用六篇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可以赏析解读柳宗元的古诗词,它凝聚着无数前人的思想和心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么您知道诗人柳宗元都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呢?为此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意整理了“柳宗元诗词代表作”,欢迎大家收藏与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柳宗元诗词代表作【篇一】

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河右平》原文

河右澶漫,顽为之魁。王师如雷震,昆仑以颓。

上聋下聪,骜不可回。助仇抗有德,惟人之灾。

乃溃乃奋,执缚归厥命。万室蒙其仁,一夫则病。

濡以鸿泽,皇之圣。威畏德怀,功以定。顺之于理,

物咸遂厥性。

柳宗元诗词代表作【篇二】

柳宗元《视民诗》原文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亦无动威,

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帝怀民视,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

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有作有迁,无迁无作。

士实荡荡,农实董董,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惟百辟谷,

乃二公之禄。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既柔一德,四夷是则。

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柳宗元诗词代表作【篇三】

柳宗元《闻黄鹂》原文

倦闻子规朝暮声,不意忽有黄鹂鸣。一声梦断楚江曲,

满眼故园春意生。目极千里无山河,麦芒际天摇清波。

王畿优本少赋役,务闲酒熟饶经过。此时晴烟最深处,

舍南巷北遥相语。翻日迥度昆明飞,凌风邪看细柳翥。

我今误落千万山,身同伧人不思还。乡禽何事亦来此,

令我生心忆桑梓。闭声回翅归务速,西林紫椹行当熟。

柳宗元诗词代表作【篇四】

柳宗元《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原文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畬。列骑低残月,鸣笳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肸蚃巫言报,精诚礼物馀。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柳宗元诗词代表作【篇五】

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原文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全文赏析

苏东坡曾说柳宗元的诗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卷二),能做到“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此诗正是这样一首好诗。

诗题点明写作时间是在贬官柳州时期。诗的内容是抒发种柑树的感想。开头用叙事语泛泛写来:“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首句特别点明“手种”和株数,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次句用“新”字来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来形容柑叶的繁盛,不仅状物候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而且把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暗暗点出。

关于自己对柑橘树怀有如此深情的原因,诗人这样说:“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原来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事见《太平御览》果部三引《襄阳记》)心交古贤,寄情橘树,悠然自得,不慕荣利,诗人的心地是很淡泊的。然而透过外表的淡泊,正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波澜。屈原当年爱橘、怜橘,认为橘树具有“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和“秉德无私”的品质,曾作颂以自勉。今天自己秉德无私,却远谪炎荒,此情此心,无人可表。只有这些不会说话的柑橘树,才是自己的知音。这一联的对偶用反对而不用正对,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分别灌注到两个含意相反的典故中去,既做到形式上的对称,又做到内容上的婉转曲达,并能引起内在的对比联想,读来令人感到深文蕴蔚,余味曲包。

接着,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花结实:“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几岁”、“何人”都上承“怜”字来。“怜”之深,所以望之切。由于柑树已经成了诗人身边唯一的知音,所以愈写他对于柑树的怜深望切,就愈能表现出他的高情逸致,表现出他在尽力忘怀世情。这一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下一个“闻”字,把“喷雪”奇观与柑橘花飘香一笔写出,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这毕竟出于想象。从想象回到现实,热闹的气氛恰恰反衬出眼前的孤寂。他不禁向自己的心灵发问道:这幼小的柑橘树究竟要过多久才能开花?将来由谁来摘它的果实?言外之意是:难道自己真的要在这里呆到柑橘开花结果的一天吗?

尾联本可以顺势直道胸臆,抒发感慨,然而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字面的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但这是托词,实际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清人姚鼐说:“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甘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唐宋诗举要》卷五引)

这首诗的整个语调都是平缓的,而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这是形成“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其妙处,借用欧阳修的话来说,叫做:“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全诗言淡意远,韵味深厚。

柳宗元诗词代表作【篇六】

柳宗元《咏史》原文

燕有黄金台,远致望诸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

悠哉辟疆理,东海漫浮云。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熇焚。

致令委金石,谁顾蠢蠕群。风波欻潜构,遗恨意纷纭。

岂不善图后,交私非所闻。为忠不顾内,晏子亦垂文。

"柳宗元的古诗大全"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