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社区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2

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我们在某些事情中得到了一些感悟了很多,优秀的人写一份总结,是对自己的反省,突破。总结对我们自己的帮助很大,对于总结范文你有什么心得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社区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工作总结之家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社区动物防疫工作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篇一:总结

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为有效防止动物的发生和传播,确保我县今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及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为核心,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主线全面开展春季防疫工作。现将防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防疫工作开展前,县政府和农牧局召开了春季工作防疫会议,从各个方面详细安排了动物防疫工作。并层层签订防疫责任书,逐级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确保了全县的质量和密度。

(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针对防疫期间个别乡镇站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较差的结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追加和细化干部职工工作完成情况考核办法;同时抽调6名业务骨干在各乡镇蹲点,协助各乡镇站督促指导春防和二维码标识的佩戴工作。

(三)抓好物质储备,保障春防工作有序实施。为使我县春季动物防疫的顺利,组织储备了口蹄疫双价苗102.5万毫升,炭疽苗30万毫升,出败苗101万毫升,羊四联苗100万头份,羊痘苗90万头份,猪口蹄疫疫苗0.5万毫升等。为保证疫苗质量,杜绝浪费,严格规范储藏,对暂不使用的疫苗由县站统一贮存保管。

(四)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群众防疫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于4月6日-12日,举办了为期7天的全县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班,主要围绕我县家畜传染病、常见病等的预防和防治进行了理论培训,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民间防疫员等共计121人参加了培训。

(五)强化各项制度,做好组织保障。严格防疫期间的各项工作制度,要求全县干部除特殊情况外,任何人不得随意请假,擅自离岗,无条件服从单位统一安排,并对基层乡站实行考勤通报制,使全县兽医技术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认真扎实的完成防疫工作,有效保障了防疫期间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春防期间共动员业务人员61人,民间防疫员69人,车辆26台,为圆满完成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上下紧密配合,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为保障市场流通领域的安全运行和人体健康。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整治力度,严格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消毒和查证验物。

(七)强化监督,规范指导。为确保春防工作落到实处,县动物疫控中心对全县五乡两镇的防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及时掌握防疫进度,了解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意见建议。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动物疫病预防免疫情况如下:

1.家禽免疫:免疫家禽2638羽。其中禽流感1319羽;新城疫免疫1319羽。

2.牲畜免疫:累计免疫牲畜口蹄疫67.48万头。其中羊 工作总结之家:社区动物防疫工作总结)防疫工作方案的进度要求,春秋防工作分三个段:第一阶段集中力量全面突击,力争基本完成集中免疫任务;第二个阶段查漏补缺,补免补防,力争全面完成免疫任务,并自行检查验收;第三个阶段,迎接全县组织的免疫工作的检查验收,抽样检测免疫抗体,进行免疫效果综合评价。

目前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的易感动物全面进行了免疫接种,并按照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密度要达到

XXX%,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猪瘟等疫病应免密度要达到XXX%以上,免疫抗体达到XXX%以上;牛出败、羊痘、羊梭菌病、猪丹毒、猪肺疫应免牲畜全面免疫;免疫后的牲畜免疫耳标佩带率、免疫档案建档率要达到XXX%的要求。我乡已累计免疫接种牛口蹄疫O型-亚I型二联苗XXX头次,免疫密度达到XXX%以上;羊口蹄疫O型-亚I型二联苗XXX只,免疫密度达XXX%;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接种猪XXX头,免疫密度达XXX%;猪瘟疫苗免疫接种猪XXX头,免疫密度达XXX%;禽流感-鸡新城二联苗免疫接种鸡XXX只,免疫密度达XXX%。

2、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为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状况,了解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能力,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二)、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乡党委政府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并召开了全乡三级干部会议,在三干会上认真研究全乡动物防疫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乡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乡政府肯定了XXX年动物防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做好XXX年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乡政府与各村委会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

2、强化督查,确保防疫进度。为保证春秋防工作落到实处,

乡政府抽调人员,对全乡的春秋季防疫工作进行了督查,并协调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3、加强培训,促进科学防疫。为切实提高免疫质量和免疫密度,确保疫苗的有效利用,加强了对村级防疫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就动物免疫注射操作、生物制品保管使用、免疫标识佩戴、档案规范以及口蹄疫、禽流感等防治技术规范进行了重点培训。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牲畜布鲁氏菌综合防治,集中精力开展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防疫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为确保免疫质量打好了基础。

4、强化免疫,夯实防疫基础。一是以兽医人员为主,实行分片包村,集中进行免疫接种和重大动物疫流行病学调查、普查工作;二是采取统一免疫时间,集中防疫员逐村免疫接种的组织形式对分散养殖户饲养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三是在集中免疫接种结束后,由各村防疫员回头对本村的漏防户、漏防畜进行补针,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通过三个阶段的免疫接种,彻底消灭了免疫死角,确保了免疫密度。

5、强化监测,提高预警能力。防疫期间,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工作,加强了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并对重点区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全乡疫情监测人员及时、准确、规范的报告疫情动态,确保了动物疫情的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小范围。

四、加强规范市场检疫。

为使全乡人民吃上“放心肉”,达到人民膳食结构由“量”到“质”的需求,我乡检疫申报点在县兽医局的领导和指导下,检疫点的同志认真负责,严格执法、依法检疫,全面落实和完成了年初计划,保障了畜禽及其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绿色通道的畅通。全年共检测出乡境牲猪XXX批次,牛羊XXX批次,家禽XXX批次,调入乡内的牲猪XXX批次,家禽XXX批次,全年隔离观察调入生猪XXX批次XXX头,家禽XXX批次XXX羽。有力地保障了动物食品的安全,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情的流入和传出,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了畜牧经济的壮大。

实现了动物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特别是去年11月份来成立了定点屠宰场,统一检疫统一屠,没有发生一起销售病死猪肉的案件,成为名副其实的“清净区”,为我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真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五、加强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当今社会更加注重健康与和谐,要达到这两点,食品安全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全乡范围内的所有动物及其产品生产与经营者进行了全面摸底造册,每个责任人员都与政府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与义务,我站与各养殖场场主、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

六、扎实开展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在对检疫检验中发现的病死畜禽及其不合格产品一律作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同时对全乡养殖户、经营户下发了《无害化处理告知书》,平时工作中经常开展对养户和个体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涉及到工作、动物、防疫、免疫、疫病、进行、人员、要求等范文相关内容,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Gz85.Com更多总结小编推荐

动物防疫检疫站工作总结


2006年X镇动物防疫检疫站
今年,全镇的畜牧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县农业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升畜牧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强化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和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推进规模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养殖效益为指导思想,努力打造畜牧强镇,使畜牧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产业。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圆满完成全年畜牧生产的各项指标。
今年,全镇生猪存栏 万头,出栏生猪 万头;牛存栏 头,出栏牛 头;家禽存笼 万羽,出笼 万羽(其中宁都黄鸡存笼 万羽,出笼 万羽)。全年累计完成肉类总产 吨,禽蛋总产 吨,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 %。
二、狠抓动物防疫工作,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狠抓强制免疫工作。年初,镇政府与县政府签定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集中开展春秋两季的动物免疫工作。严格按照“一畜一标一证一针一帐”五个一的要求,坚持做到“四不漏”(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全年共免疫注射生猪口蹄疫苗 万头份,牛口蹄疫苗 万头份,禽流感疫苗 万羽份,防疫密度达到100%。同时,注射猪瘟苗 万头份,猪链球菌苗 头份,鸡新城疫苗 万羽份,防疫密度均达98%以上。对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畜禽建立了防疫档案,对免疫情况实行跟踪制度。全镇疫情稳定,没有发生大的疫情。
二是狠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年初,,我镇对规模养殖大户和散养畜禽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联系制度和防疫档案。对规模养殖大户的免疫情况实行跟踪服务,督促大户及时采取免疫和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今年入夏以来,随着全国很多地方相继发生禽流感疫情和人感染病例及生猪高热病的报道,使得整个防控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和复杂。我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和蔓延。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防控应急预备队,出台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应急及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干部联系村的督查和宣教活动。严格管理畜禽交易市场,实行查验三证和禁宰令。农村散养畜禽和规模户的畜禽实行100%的免疫,免疫规模养殖户生猪 户、黄鸡养殖户 户,做到真苗、真打、真见效。广泛宣传防控知识,采取告养殖户通知书、挂图、、乡村广播、电台电视以及报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同工商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畜禽交易市场的监管工作;同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做到“三同时”,防止疫情向人传播。向社会公布防疫监督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严格处置病死畜禽情况,针对防控工作中出现的病死畜禽报告,严肃对待,及时派出技术人员现场鉴定,及时做无害化处理,尽量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把问题解决。到目前,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
三是加强防疫知识,提高综合防治水平。加强规模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举办规模养禽大户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培训班,规模养猪大户防疫技术培训班,传授防疫、消毒、饲养等科学技术,提高大户综合防疫水平,并以此带动全镇的防疫工作的开展。
三、认真做好动物检疫工作,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和保证。为确保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站从狠抓人员素质、检疫执法和监督管理三方面入手。实行动物检疫员学习培训月例会制度,加强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和市场牛肉、家禽等畜禽产品的检疫和执法。生猪定点屠宰场实行24小时值班,严把宰前、宰后的检疫关,全年累计检疫猪肉 头,剔除病害猪肉1364公斤,检出外来染疫生猪53头,全部做扑杀、焚埋处理。加强农贸市场畜产品的检疫和监督,检疫活禽 万只、牛肉 头,剔除患病家禽 只、病害牛肉 公斤,全部做销毁处理,有效保证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外地调入畜禽实行报检制度,严格实行家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和消毒,防止外来疫情的传人。
四、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畜牧业是我镇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占农业总产值的 %。近年来,镇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规模化、科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今年全镇规模养猪户 户,饲养生猪 万头,占养殖总量的 %。宁都黄鸡养殖大户 户,饲养家禽 万只,占养殖总量的 %。不仅在规模上有所提高,在品质也大有提高,实施标准化生产,建立养殖生态小区 个。
五、存在问题:
1、畜牧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水平低,对市场和价格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承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2、动物疫情形势复杂,防疫压力大。
3、养殖小区管理滞后,标准化生产制度不够健全。
4、规模化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趋严重。
六、下一步工作要点:
1、规范和完善畜牧小区建设,引导畜禽养殖小区朝标准化、生态化方面发展。
2、进一步加强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力争不出现重大疫情。
3、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4、加强畜牧业新技术的推广。
5、进一步加大检疫工作力度,加强畜产品和投入品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在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违法行为,确保畜产品安全。

秋季动物防疫防控工作总结


根据枣阳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文件精神,结合兴隆镇秋季动物防控工作的实际,现就兴隆镇秋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我镇于9月30日召开了秋季防疫工作会议并作了具体安排,兴隆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于10月1日正式开始,到目前已全面结束。
(一)强制免疫情况
根据统计数据,全镇牲畜存栏:猪4.5万头,牛0.11万头,羊1.2万只,禽存栏56万羽。秋季防疫共完成猪瘟免疫4.5万头,免疫密度100%;猪口蹄疫免疫4.5万头,占牲畜存栏的100%,牛口蹄疫免疫0.11万头,占牲畜存栏的100%,羊口蹄疫免疫1.2万只,占牲畜存栏的100%猪蓝耳病免疫4.5万头,免疫密度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56万羽,免疫密度100%。生猪、牛、羊耳标佩带率为100%。
(二)物资保障情况
2011年秋季防疫我镇计划疫苗:口蹄疫苗 5.5万ml,猪瘟疫苗 5.5万头份,禽流感疫苗100万ml。猪蓝耳疫苗5.5万ml,鸡瘟苗100万羽,羊痘2.2万只。
二、主要做法
由于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我镇逐渐扭转了过去动物防疫工作由畜牧兽医部门大包干的被动做法,基本实现了镇政府安排部署,村委会统一安排,具体组织,畜牧防疫人员全程参与的动物防疫工作新局面。做到了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目标任务;加强督办,确保免疫效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通过认真宣传学习贯彻《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结合兴隆镇实际,认真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和措施,2011年9月30日兴隆镇根据市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安排部署,召开了全镇党政干部、有关镇直单位负责人、村主任及全体防疫人员会议,认真学习《条例》不断完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动物防疫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并以兴政办发【2011】27号文件转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关于认真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成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村、组协助动物防疫员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秋季动物防疫工作顺利进行。
(二)、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目标任务
兴隆镇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要求,坚持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坚持免疫为主、综合防控、突出重点、全称监管、确保安全。围绕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求各种强制免疫密度达到100%
1、加强基础免疫,按照“季防月补,天天补针”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猪蓝耳病、口蹄疫、羊痘六种一类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挡”,确保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同时开展禽霍乱、猪链球菌、仔猪副伤寒、猪附红细胞体、乙脑、伪狂犬病、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等动物疫病的综合预防,严格执行耳标、免疫档案的免疫管理制度,免疫动物耳标挂标率、免疫档案率达到100%。
2、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一是抓好活畜禽交易市场监测;二是抓好散养户监测;三是抓好规模养殖场(小区)监测;四是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3、加强检
疫监管。规范规模养殖场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人员管理等防疫制度;完善养殖档案管理制度,及时记录生产、免疫、用药、消毒、诊疗、出栏检疫、疫情监测情况。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制度。对出栏的畜禽必须派人到场、到户,实行严格检疫,确保出栏(笼)畜禽证、标、免疫档案齐全,加强对屠宰生猪进行同步检疫,检疫人员要确保动物持有效动物检疫合格正明,同时加强队流通环节监管。对贩运、销售病死动物及产品和逃避或抗拒检疫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打击,对查出的染疫动物严格实行无害化处理。杜绝染疫动物流通。
4、加强物资保障。畜禽防疫是政府行为。为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调动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镇委、镇政府及时从财政所划拨11万元“以钱养事”经费兑现防疫人员上半年的补助、并迅速从市局领回国家规定的六种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不收费的疫苗等。确保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督办检查,确保免疫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枣阳市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部署,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工作保障机制,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确保全镇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相关要求,兴隆镇成立2011年秋季动物防疫自检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政府分管的副镇长任组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村民委为成员单位的检查组,于2011年11月3日至6日分别深入各村民委开展自检自查工作。
按照年初与村防疫员签定的防疫目标责任书,检查组深入村民委所在地、动物防疫示范村、进村入户实地进行检查。主要包括W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禽流感、羊痘免疫密度;W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反应死亡、治疗情况;根据检查的防疫密度来对村级防疫员的防疫工作进行考核;检查组针对检查中存在的免疫反应治疗、畜禽免疫耳标挂表率、免疫档案登记情况、畜禽补免等相关问题责令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各村防疫员做出整改,坚决杜绝虚报、假报的情况发生,并形成自检自查报告上报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经过检查,全镇各种病免疫密度均为应免数的100%。为进一步做好查缺补漏和预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找准了薄弱环节,为抓好动物防疫各项措施落实和任务目标完成奠定了良好基础。

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全县200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严格按照临政办发(2009) 142号《关于2009年秋季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工作的安排意见》的要求,以牲畜口蹄疫、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为重点,开展了全县秋季动物集中免疫接种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1、动物免疫接种。目前,全县共存栏猪4.6102万头、牛8.0657万头、羊9.6796万只、鸡25.599万只,其中,应免疫接种的猪4.2983万头、牛5.8682万头、羊8.1984万只、鸡25.599万只。县畜牧局共订购疫(菌)苗14种,以牲畜口蹄疫、猪高致病性蓝耳病、鸡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在全县进行了易感动物全覆盖免疫接种,以养殖场(户、小区)、养殖密集区、交通沿线、与周边县(区)毗邻区为重点用常规动物疫病疫苗对易感畜禽进行了全覆盖免疫接种,其它区域的畜禽常规疫病进行因病设防,累计免疫接种畜禽 万头(只)*次。其中:用口蹄疫o型-亚ⅰ型二联苗50万ml,免疫接种牛5.8682万头、羊8.1984万只,免疫密度均达100%;用猪o型口蹄疫疫苗28万ml,免疫接种猪4.2983万头,免疫密度达100%;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0万ml,免疫接种猪4.3926万头,免疫密度达100%;用猪瘟疫苗15万头份,免疫接种猪4.3848万头,免疫密度达100%;用禽流感疫苗24.8万ml、鸡新城疫i系疫苗43万羽份、鸡新城疫l系疫苗22万羽份,分别免疫接种鸡25.599万只、16.6497万只、8.9493万只,禽流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均达到了100%;用牛出败疫苗1万ml,免疫接种牛1720头;用羊痘疫苗2万头份、羊四联疫苗52万ml,分别免疫接种羊0.9802万只和8.127万只;用猪三联疫苗6万头份、仔猪副伤寒疫苗4万头份,分别免疫接种猪4.5309万头、2.0445万头;用鸡法氏囊疫苗3万羽份,免疫接种鸡0.45万只。

2、消毒灭源。全县共配发瘟毒宁消毒剂500公斤,累计消毒养殖场(区)27个、畜禽交易市场2个、养殖农户约3.2万户,消毒面积达240多万平方米,并对野外动物死尸进行了清理、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共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各类动物死尸28具,有效地消灭了动物疫源,净化了养殖环境。

3、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应用虫克星等驱虫药物驱治猪4.24万头,牛5.24万头,羊6.292万只,鸡15.36万只,兔0.47万只,马类畜0.256万(头)匹,驱治率分别达到92%、65%、65%、60%、47%、48%。

二、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围绕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防控目标,县乡(镇)两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全面完成。9月25日,县政府召开了全县秋季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工作会议,在认真研究全县动物防疫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特点,分管县长就全县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根据会议安排,本次防疫工作落实行政、业务部门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县畜牧局与各防疫检疫分站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了畜禽防疫工作的落实。

2、强化督查,确保防疫进度。为保证秋防工作落到实处,县畜牧局抽调领导和技术干部包乡蹲点对全县防疫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开展防疫员培训,指导免疫接种、场地消毒、过敏救治,监督防疫物资使用,加强疫情监测,协调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防疫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

3、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秋防开始前,县畜牧局派技术骨干分赴各乡(镇),结合各乡(镇)召开的村社干部防疫员会议,对全县的80个村级防疫员进行了培训,重点培训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和家畜保定、疫苗使用、疫苗保存、免疫注射、过敏急救、档案登记、数据统计、场地消毒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防疫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水平,为确保免疫质量打好了基础。

4、强化免疫,夯实防疫基础。一是以防疫检疫分站人员为主,集中对养殖大户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和饲养场地消毒;二是采取统一免疫时间,统一药品调配,统一组织人员,同步消毒,集中防疫员逐村免疫接种的三统一、一集中、一同步的组织形式对分散养殖户饲养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并由各村社干部提前组织调配好消毒和抓畜人员,农户积极配合,确保了防疫员、畜主、抓畜人员、村社干部到位;三是在集中免疫接种结束后,由各村防疫员回头对本村的漏防户、漏防畜进行补针,做到了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通过三个阶段的免疫接种,彻底消灭了免疫死角,确保了免疫密度。

5、积极筹备,保障物资供给。全年县政府拔付到位防疫经费23.5万元,主要用于补充重大动物防控物资贮备库、动物疫情监测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县畜牧局组织购进消毒药品XX公斤,喷雾器90架,及时配发到各乡(镇)结合集中免疫对全县养殖场地进行全面消毒,各乡(镇)动物防疫检疫分站及时购置补充了注射器、注射针头、急救药品、碘酒、药棉、防护手套等防疫必需物资,加强了防疫员装备。同时,各乡(镇)、村社也积极筹措资金5万多元,及时解决抓畜、消毒人员工资,全面调动了防疫、抓畜、消毒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秋季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6、强化监测,提高预警能力。防疫期间,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加强了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马流感等动物疫病为重点的疫情监测和报告。并对重点区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同时,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求全县疫情监测人员及时、准确、规范的报告疫情动态,确保了动物疫情的早发现、快报告、严处理、小范围。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秋季畜禽防疫工作量大面广,又正值农忙季节,在集中免疫期间大部分农户外出务农,不能对所饲养畜禽及时免疫,回头补针率较高,防疫人员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较大。

2、由于经费短缺,抓畜人员工资无法解决,过敏死亡畜禽不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影响了防疫员、抓畜人员和农户参与支持防疫工作的积极性,给防疫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四、今后工作重点

一是抓好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和防疫人员业务技能。通过广播、电视、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目的意义及《动物防疫法》等涉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好动物防疫,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

二是坚持常年补针,坚决消除免疫空白。对集中免疫时未能免疫接种的孕畜、仔畜、病畜和新补栏的畜禽进行跟踪服务,查漏补缺,严格执行每月20日至25日的补免日制度,及时做好补针工作,并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

三是加强疫情监测,切实提高疫情预警能力。组织技术人员严密注视疫情动态,特别是加强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并按照疫情监测规定程序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动态,严格落实疫情报告责任追究制,彻底杜绝瞒报、漏报疫情现象。

四是强化防疫监督,坚决杜绝疫情发生。一是强化对重点养殖场(户、小区)的防疫监督,督促完善防疫设施,健全消毒、免疫、疫情上报、生产情况上报等制度,实现养殖场(户、小区)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督,严禁病死畜及其产品和未经检疫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和消费市场,对乱扔死畜和收购、屠宰病死畜及上市销售病害肉的不法行为从严查处;三是强化县境外调入动物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调入动物申报和入境到站报检制度,对境外调入动物按规定进行留观,确认无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并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追踪监测,严防境外疫情的传入和传播,确保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00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动物防疫年度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