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汇编六篇

发布时间: 2022.09.08

中华文化璀璨夺目,在我国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曾上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让我们解古人诗情画意的生活,我们可以欣赏学习中秋古诗词,它是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唐宋有哪些古诗词值得一读呢?一起来看看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助吧,喜欢请收藏哦!

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篇一)

琵琶仙·中秋清代;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译文

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

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金井梧桐的霜叶惊落.手上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与一般的相思离别无关.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无情的紫玉萧,于寒风中吹烈.

注释

碧海;传说中的海名.

冰轮;月亮代名之一,历来用以形容皎洁的满月.

吹到二句;谓秋风把一片秋花吹开了,那明亮的月光犹如白雪.清辉,指明亮的月光.

花径二句;捉迷藏,又称逮猫儿,儿童玩的一种游戏.井梧叶;谓井边的梧桐树叶.

轻纨小扇;即纨扇.

一任二句;紫玉,指笛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

赏析;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在苍茫的夜色中,作者抬头仰望天空,中秋月圆,其景何其美好;然而他却触景生情,发此疑问.通过此句,我们似乎看出了他心中的悲凉;日月轮回不断,春花秋月年年,这些都只会令他徒增烦恼;是因为佳人不在,如今的他形影相吊么?“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不知哪里吹来的秋风,带来一阵芬芳;月亮的清辉笼罩了周围寂寞的空气,如同冰雪一样寒冷.此句是写景,却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寒冷的是清辉还是他那颗受伤的心?回想往昔,那“一生一代一双人”,曾经花前月下,欣赏这良宵美景,“记当时,垂柳丝,花枝,满庭蝴蝶儿.”只影而今,物是人非,在这如同旧时的明月下重拾往事,只会令他“填膺百感”.

词的上片写现实,现实是充满了悲凉,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灵.用“冰轮”喻明月,用“雪”喻明月的清辉,更增加了意境的清冷.“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此句道出了作者“尽成悲咽”的缘由;原来是故人不在,作者在思念他的亡妻;然而“明月不谙离恨苦”,偏要打动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叫他情何以堪.

下阙写词人仰望明月忆及往事.“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明月下,芳丛里,词人与心上人嬉戏,游玩,虽然并未着墨描摹具体情状,而梧桐叶的缓缓飘落中,纵情的欢笑声,亲昵的嘶闹声,在一片月色下朗朗可闻,其人之天真烂漫,其情之亲密无间,已不言自明,词人对故人往事的深深思恋,直抵人心深处.只是光阴荏苒,轻纨小扇轻摇又摇走了几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词人中宵独立,“填膺百感”,而明月还是当时的明月,清辉未减分毫.中秋月光照耀,本该是众家欢聚之时,容若心中却荒凉如大漠.吹裂紫玉萧也难散愁心.

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篇二)

三、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赏析: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篇三)

四、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赏析: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篇四)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篇五)

《秋夜月》(宋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宋柳永)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可以助兴的中秋节感人诗歌(篇六)

《人月圆·中秋》(宋赵鼎)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一生愁。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雅歌妍态,嫦娥见了,应羡风流。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

《寄黄龙清老三首》(宋黄庭坚)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GZ85.com延伸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中秋古诗词,它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唐宋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心中触动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一】

一、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 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二】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三】

《月夜思乡》(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四】

《望汉月》(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宋柳永)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诗歌经典中秋节的唐宋诗词范例


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可以赏析解读中秋古诗词,它承载了民族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唐宋有哪些惊艳时光的古诗词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帮大家整理了诗歌经典中秋节的唐宋诗词”,供大家收藏参考,希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诗歌经典中秋节的唐宋诗词(篇一)

一、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 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

诗歌经典中秋节的唐宋诗词(篇二)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赏析】

第一,二句"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极为平淡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孤清明月图,此时的明月很是寂静,甘心悬于秋空,也不霸道,只是将光彩照到晶莹的露水上,这不是一种炫耀,而是一种淡如水的关怀,就如诗人与明月有着一层微妙的关系。

第三,四句"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飞",这是极好的动态描写,惶诚惶恐的鹊仍没有找到自己的住处,而飞萤早巳随灯光飞人寻找它的寄托。这是对比的描写,在此写法之下,真切地感受到惊鹊的彷徨与恐惧,诗人正也如它,在众人欢聚的夜晚却不知何去何从,又得流连徘徊。而第五,六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更是加深了这一孤清的意境,在庭院中稀疏的树影中,在邻家的夜杵声中,他更显得形单影只,骨子深处的孤独更是无处逃逸,全部涌上心头,强烈而含蓄。

于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发出了第七句的"佳期旷何许"的感叹,以后便是最后一句的"望望空伫立"。冷清凄凉的庭院里,唯有他一人久久伫立、沉默,不愿离去。描绘了一幅凄凉幽冷的环境下,一人孤单只影远望的画面。通读整篇,发现并无任何用词新奇之处,但妙就妙在这意境的成功营造。诗人以流水般流畅的文笔,以"明月""惊鹊""寒影"等一组意象画出了一幅别样的孤清月夜图。徜徉其中,能清楚地看见他的思痕,触摸到他跳跃的文思,听到他的叹息。

诗歌经典中秋节的唐宋诗词(篇三)

五、宋·苏轼《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赏析: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诗歌经典中秋节的唐宋诗词(篇四)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以中秋节为题的古诗词节选四篇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出现过许多优秀的诗人为了培养我们的思想情趣,我们可以欣赏学习中秋古诗词,它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唐宋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心中触动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吐血整理的“以中秋节为题的古诗词节选”,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以中秋节为题的古诗词节选(篇一)

宋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这首长歌十四联二十八句,可谓中秋诗中的长篇.诗中从月升写到月落,既形象地描绘了中秋之月,又生动地记述了中秋人事.诗中"一杯未尽银阙涌,乱去脱坏如崩涛"气势堪壮,"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想象独特,"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说出民风,"归来呼酒更重看","对月题诗有几人"道来己情,全诗景情交错,人我杂出,气格抑扬,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出衰婉,实为中秋咏月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中秋节为题的古诗词节选(篇二)

《南斋玩月》(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中秋待月》(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以中秋节为题的古诗词节选(篇三)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更多描写中秋的古诗词请关注“”

以中秋节为题的古诗词节选(篇四)

《十二时·秋夜》(宋柳永)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中秋古诗词"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