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熠熠生辉,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中秋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唐宋有哪些古诗词让您让您无法忘怀呢?以下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吐血整理的“想和家人团聚的中秋节古诗词”,有需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觉得有用请收藏。
想和家人团聚的中秋节古诗词(篇一)
《人月圆·中秋》(宋赵鼎)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一生愁。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雅歌妍态,嫦娥见了,应羡风流。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
《寄黄龙清老三首》(宋黄庭坚)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想和家人团聚的中秋节古诗词(篇二)
《倪庄中秋》(唐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看月》(唐姚合)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寄慈恩寺郁上人》(唐贾岛)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想和家人团聚的中秋节古诗词(篇三)
四、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赏析: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想和家人团聚的中秋节古诗词(篇四)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Gz85.Com小编推荐
中秋表示思念家人的古诗词节选汇集五篇
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曾诞生过许多杰出的诗人,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赏析解读中秋古诗词,它承载了民族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您知道唐宋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已为您准备好了《中秋表示思念家人的古诗词节选》,欢迎阅读,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中秋表示思念家人的古诗词节选(篇一)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中秋表示思念家人的古诗词节选(篇二)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此诗作于远放江州之际,表现了物是人非的情感,于时间的转换中逗出空的转换,又于时空的转换中,透出感情的转换,昔之乐游,今之苦叹,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谪居生涯中的愁闷.更多描写中秋的古诗词请关注“”
中秋表示思念家人的古诗词节选(篇三)
《秋夜月》(宋柳永)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秋蕊香引》(宋柳永)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中秋表示思念家人的古诗词节选(篇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中秋表示思念家人的古诗词节选(篇五)
三、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译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赏析: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
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长河中多次出现过诗歌盛行的时期,为了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欣赏学习中秋古诗词,它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智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唐宋有哪些古诗词让您心中触动呢?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欢迎阅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一】
一、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 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二】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三】
《月夜思乡》(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中秋节诗词【篇四】
《望汉月》(宋柳永)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鹧鸪天》(宋柳永)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大全六篇
中华文化熠熠生辉,在我国悠久的人文历史中曾诞生过很多杰出的诗人,为了让我们汲取民族智慧,我们可以欣赏学习中秋古诗词,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那么您知道唐宋都有哪些有名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大家悉心准备的“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篇一】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登楼望月》是宋朝著名书法家米芾写的一首古诗,是首借传说咏月诗.诗的大意是;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
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篇二】
《南斋玩月》(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中秋待月》(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篇三】
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772-842),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迭宕之感.
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篇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篇五】
《人月圆·中秋》(宋赵鼎)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一生愁。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雅歌妍态,嫦娥见了,应羡风流。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
《寄黄龙清老三首》(宋黄庭坚)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深密伽陀枯战笔,真成相见问何如。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中秋佳节欢聚一堂的经典古诗词【篇六】
《送魏八》高适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赏析:此诗写高适在淇水卫地送别魏八时依依不舍之情。高适事先备好淇上美酒,然后骑马到驿站,与魏八泛舟淇水。船行进在弯弯的淇河上,两岸山岭乌云密布,风雨大作,适逢中秋。诗人告诫魏八,若无知己,不要明珠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