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2.24

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大全5篇。

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一些我们感兴趣的影视剧,电影也可以重新定义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复杂的心理活动要用观后感的形式才能呈现出来,写观后感时要结合实际将“感”写透。编辑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篇1)

《狂飙》电视连续剧的播出,牵动了亿万观众的心。剧情环环相扣,步步惊心。没有像过去的'电影电视剧那样笼统,很多涉及到关键层面的东西不是一带而过,而是不含糊,不掩盖,不遮丑,不虚伪。从村,从区,从市直至到省,层层剥皮。尤其是把触角直接从公检法队伍入手,从而把保护伞下的黑幕逐步地揭开,也让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权力这个东西确实是太诱人了,只要踏入了社会,特别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大多数人都会对它趋之若鹜。有想法,有欲望,就必然会想入非非,千方百计削尖了脑袋也要往上挤。走捷径就必须要有依附有靠山,否则就只能躺平。看起来很复杂,但每一个人又都心知肚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错不在人有私念,关键是权力的宝杖太眩目了。如果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它就会像猛虎一样任意妄为呑嗜一切。

随着剧情的逐步深入,大大小小的保护伞渐渐地浮出了水面。公安局的正副局长,市里的政法委书记后来的常务副市长,乃至省里的大人物,都一丝不挂的暴露在人们的面前,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呀。这些人缺钱吗?不缺。这些人权力不够大吗?也不是。而是他们的欲望太大了,他们的权力不受约束了。以至于他们把党性和原则当成了摆设,把权力当成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

希望《狂飙》电视连续剧的播出,能给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上一堂深入人心的政治思想教育课。扫黑除恶反腐倡廉不是一阵风,更不会是一场毛毛雨,她将伴随着党建政建的步伐,永远在路上。

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篇2)

看完整部《狂飙》后,感触颇深,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安欣表彰大会那场戏。这段剧将李响内心的顾虑、挣扎以及安欣的坚毅果断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响负责跟踪公安局内的内奸,当他发现他们的师父曹闯是内奸时,打电话给安欣,谎称自己跟丢了,然后悄悄离开。而安欣则感觉不对劲。于是,安欣想借表彰大会劝李响回头是岸,重新做选择。安欣上台后,当发现他的师父没来给他颁奖时,已经猜到他们的师父曹闯是内奸。此时,他的心里已是五味杂陈,但他在瞬间就做了决定。于是在颁奖台上发表感言之前,安欣拨通了李响的电话,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要选择做什么样的人、选择做什么样的警察,这决定着我们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个时候我们特别需要重启人生,重做选择。他这个时候特别会需要,有个人伸出手帮他一把,让他重新选择,这是我们这份警察的职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在返回路上的李响,听完安欣的感言备受触动,然后艰难而又坚定地说出了犯罪嫌疑人的下落。

坚持初心、坚守正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安欣和李响都很年轻,一个正直倔强有担当,一个深沉稳重有想法,两人彼此是可以无条件把后背交给对方的兄弟。安欣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是心里没有私念,只因为正直和善良是他的选择,而李响亦是如此。正是因为他们都坚持初心,所以才会在情谊与正义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纵然千万般不舍,也终究堂堂正正地为正义做出选择。

原剧中安欣并非虚构的角色,他的原型则是千千万万的平凡的扫黑英雄。他们的故事比电视剧更加惊心动魄,他们的品质在时间中闪闪发光。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城市、国家总是处在光明之中。

李响为理想,安欣得安心。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坚持初心、坚守正义。

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篇3)

过年期间在追两部电视剧,一部是等了很久的《三体》,一部是扫黑除恶题材的《狂飙》,相对于期待已久的《三体》来说,《狂飙》确实给我以惊喜。作为一部主旋律电视剧,它所揭示的社会和人性的黑暗,着实震撼人心。

首先是《狂飙》中的.演员演技都很在线,尤其是张译饰演的安欣和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两个角色塑造地十分成功。其次是它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每集都看点十足。它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但是它揭示黑暗的尺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它好看的最主要的原因。

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篇4)

《狂飙》观后感想

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狂飙》讲述了以一线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黑恶势力展开的长达二十年的生死搏斗,安欣协同专案组彻查强盛集团犯罪团伙及其背后的保护伞,拨云见日终于让京海市重见光明的故事。该剧故事之所以选在2021年,不得不提及特殊的时代背景:这一年,“扫黑除恶”从专项斗争转向常态化打击。与此同时,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大幕拉开,这次教育整顿特色鲜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政策导向。《狂飙》虽然在叙事上稍显混乱,但瑕不掩瑜,通过对现实的深刻体察赋予观众更深的情感体验,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普法宣传效果。

《狂飙》演的最好看的,就是并没有刻意的强调高启强是怎样借用安欣的旗号去行事的,反而是让高启强在一点一滴的变化着,让安欣去展现“特殊的身份”。这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展现个体特别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境遇,描摹黑恶势力潜滋暗长的特殊土壤。唐氏兄弟唐小龙,唐小虎打着管理市场的名义收取各种好处和保护费,称霸一方,动辄对商贩拳脚相向。而以高启强为代表的小商贩如履薄冰频频受到骚扰威胁,基本生计都难以维持。在艰难讨生活的上下打点, 高启强在菜市场卖鱼,备受欺凌。他第一次尝到关系的甜头,就是因为认识了安欣。安欣是一个有原则的人,但是他看到被别人欺负的高启强,也想伸手帮一把。安欣常去高启强的卖鱼摊看他,菜市场的人都知道高启强有一个关系好的警察朋友,而且高启强偶然知道了安欣在局里的关系。从此,高启强打着认识局里领导的关系,让他一步一步摆脱了受人欺凌的生活状态,高启强最初尝到关系的好处,让他知道关系的“香”,是他自己因为认识安欣,所以不再被人欺负,甚至还被高看一眼,让他继续可以卖鱼生意,还免了别人都要交的卫生费。音像店被人威胁,他并不是狐假虎威去帮朋友讨说法,而是利用安欣的身份来摆平。这一切都是安欣不知道的事情,安欣只是去了几次高启强的卖鱼摊看望他,并且告诉他多读书,还给他开了书单。有一次,李响告诉他,高启强来局里找过他。安欣第一反应是,高启强是不是又被欺负了?然后告诉李响,让李响抽空去他的卖鱼摊看看。就是这种看看的关系,高启强用起来如鱼得水,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翻身;本来是天天找他麻烦的唐家兄弟,后来变成了他的跟班、小弟,他的死党。

意外卷入当地黑社会争斗并过失杀人成为他人生际遇的一个转折点。不得不承认,剧中所呈现的这些令人窒息的营商环境乃至生存环境,成为高启强这些逐渐走向黑化底层人物的强大社会推力。似乎在丛林中只能遵循“与狼共舞,弱肉强食”才能活下来、活得好,这种生存“怪圈”究竟是谁造成的?该剧不乏对权钱交易、坐地分红、纵容包庇、渎职放纵、共存共生等“保护伞”和“关系网”“黑色潜规则”进行描摹,让人触目惊心。可以看到,剧中黑恶势力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进而做大成势,钱、权、宗族势力交织成的“保护网”也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相较“保护伞”而言,“关系网”更隐蔽、危害性相对不明显,但正因如此,深挖 “关系网”对于常态化扫黑除恶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当然,一切外因还不过是表象,真正的主因还在于人性内里的变化。高启强照料弟弟、妹妹长大,仅靠鱼摊为生,在市场调整、摊位不保的处境下,也想过送礼讨好唐氏兄弟,其出发点很原始也很本能,就是保护自己拥有的,何其微不足道。谁能想到,这样的底层人物会走向黑恶的歧路?因被打进入派出所,得到刑警安欣的照顾后,便逐渐在“有关系”的传言里,初尝权力的甜头,在金钱和欲望的漩涡里越陷越深。人性复杂,善恶交织,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一念之差而步步失守,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狂飙》里我非常喜欢张译饰演的安欣这个角色, 张译的演技真挑不出毛病,他饰演的安欣是满心正义的刑警,看到命案发生脸色凝重,紧锁着眉头询问其状况,简单一个眼神就能感觉到他的严肃和谨慎,细腻的眼神戏到位,瞬间把角色形象立住了。面对可疑的问题,整个人的状态看似松弛,但眼神里满是探究意味,双眼紧盯对方不想错过蛛丝马迹,将情绪自然流畅地刻画了出来,台词上也有方言的味道,两方面结合,呈现出了绝佳观感。

《狂飙》里的安欣刚开始在旁人眼里,是警局里特殊的存在。正副领导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是曾经想收养他的长辈孟德海,另一个是收养他的叔叔安长林。全局都知道安欣的这层关系,背后也会叫他太子。可是,这位太子混得一点都不像太子,因为他一直想摆脱这些关系,做一个好警察。安欣一上班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关系划清界限,他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工作做事。很快就有了他对抗关系的事情,在现场,孟叔点名让他下河,安欣用沉默回应。他不是怕吃苦的人,他是觉得孟叔这个时候让他去,是为了让他多表现出成绩。在他看来,这就是利用了关系,给他的工作铺路,所以他不愿意去,场面一度尴尬,还是他的搭档李响替他下河,这事总算过去了。可是后来,安叔找安欣谈话,告诉他,让他去的或许真有让他表现的意思,可是更多是想锻炼他,让他去下河亲自勘验,是去发现问题,锻炼他的办事能力。还有一次,本来是抽签决定谁去监狱做卧底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本身就有很大的危险性,有人阴阳怪气地问领导想让谁去,安欣立刻站起来说:“那就我去呗”。安欣,越是不想被关系纠缠,结果关系如影随形根本摆脱不掉。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问题就出在,安欣太看重这个关系了。不是说他想利用这些关系为自己谋取什么,而是他总是想办法摆脱关系证明自己。就像有人嘲讽李响,是不是又陪太子读书去了?李响的第一反应不是去解释和澄清这件事情,而是告诉对方,有一个救过自己两次命的搭档,是多幸福的事情。

安欣的身份在只言片语的交谈中,大概能理解到安欣的父亲很大程度上是牺牲的,并且有可能是救了安长林或者孟德海。他被安长林收养了。其实孟德海也曾经想要收养过他。他跟着孟德海的女儿孟钰一起长大,凭借自己的本事考上了警校,继承了衣钵。但是这层关系总让所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着他,让他很苦恼的想要证明自己。这层身份对于安欣是负担,但是却让高启强尝到了甜头。在无法反抗菜市场管理人员的霸凌时候,他没有办法,而因为恻隐之心陪着高启强同行的安欣目睹了这一切。作为警察的他出于同情心帮助高启强没有错,而周围的人对于高启强前后态度的转变,让高启强尝到了“身份与权力”的魅力。

虽然安长林收养了安欣,孟德海也对他照顾有加,在卧底行动中,所有人都知道要保护好他。结果在码头看到了上船的人之后,安长林和孟德海知道事情兜不住,选择向市委通报,间接导致安欣陷入陷阱。虽然安长林和孟德海和他关系匪浅,但是当他要开始查白金瀚的老总徐江的时候,徐江背后的人叫检察院一叫一个准。明明是破案的主力成员,在关键时候愣生生被调开。安长林和孟德海也没有做什么。这种关系,与其说是帮助,不如说是压力。

而这些东西为什么到了高启强这里变化呢?因为黑恶势力天然的畏惧“官方权力”,他们每一层的人,都清楚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当你无权无势的时候,他就想试试欺压你,当得知你可能有警察关系后立刻转变成恭敬的态度。这一切,是人性,也是人的悲哀。安长林,孟德海看似什么也没做,但他们的身份和权力就使事情开始了量变。

《狂飙》整部剧里 我个人觉得变化最大的那个人物是张颂文扮演的高启强。演员张颂文演技爆表,他表面憨厚、内怀城府,把从一个小人物的卑微到蜕变成腹黑,奸狡的一方黑恶势力,他把人物本身的复杂特质展现出来,演绎的淋漓尽致。因为整个案件,是从20年前开始掀起,从高启强发家开始深挖。曾经受人欺凌的一个“鱼贩子”变成“黑社会老大”就显得格外的明显。高启强的人性之变,能在一年之中完成三级跳,从一个最底层的“卖鱼佬”到能控制京海整个市场的“大佬”,这跟他的有勇有谋,心思缜密,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有关,他可以堪称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是个教科书级别的人物。但是,这只是明面上最突出的一个变化,埋藏在这个变化之下的,是安欣一直没有放弃的查案,是安长林、孟德海对京海市的问题讳莫如深的回避,是赵立冬的胸有成竹;是安欣想要查什么,就有检察院立刻上门来堵的可怕。这个剧里,不但有徐江,白江波,高启强为代表的这些黑恶势力,还有他们身后的保护伞。但是这个剧里不忘初心的,始终保持职业操守的只有安欣。

从孟钰要回北京赶飞机,安欣来送她,一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在路上违章停车,交警要处罚他。一开始他也想让事情尽快解决,和交警提到了自己也是警察的事情。可是当交警说了一句,那以后我有事找你,你也得帮我。安欣立刻意识到,他现在的行为也是在利用身份和关系,于是他拒绝了。可这边孟钰赶飞机,眼看要赶不上了,交警也看到了孟钰的着急,于是提出了一个两全的解决办法,安欣也拒绝了。拒绝是因为交警的那句之后要他帮忙的话,其实之后就算交警让安欣帮忙,安欣也是可以拒绝的,不是说他没得选。安欣坚持底线,不想利用任何关系。

而曹闯、李响一直与安欣并肩作战,更是他职业生涯的老师、朋友、领路人。面对外在诱惑以及黑恶势力的威胁,老刑警也无法抵御,徒弟李响又将如何选择?这也给人留下了观剧的悬念,展现扫黑行动中的黑白较量的殊死搏斗。另一方面,安欣与高启强的人生互相介入,甚至他原本可以成为高启强生命里救赎的光,但终究还是败给了复杂的社会环境、个人难以自制的欲望。剧中这两个人物,一正一邪,互为对照,放弃与救赎,充满了人性的张力,堪称该剧最精彩的角色看点。剧中也正因为有安欣这些刚直不阿、打击黑恶势力一路“狂飙”的执法者的存在,给了民众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信心,他们也如同一束束微光,点滴汇聚,最终让黑暗无所遁形。

观看狂飙电视剧的观后感(篇5)

《狂飙》是2023年的开年大戏,在大结局的前两天,三天刷完了全集,在我极其潦草的观看状态中依然感受了它独特的魅力。最近如果有时间,准备二刷,细刷。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细品的一部影视作品,我以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戏剧冲突不是单纯的黑白对立,破案悬疑,在这部戏中的警匪之间,完全对立的立场下却牵扯着情感线,非爱情非友情,安欣和高启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两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越走越远,成终极对手。我貌似看到了两千多年前孙武和伍子胥的关系,本可以共同奋战,奈何理想不同,最终分道扬镳,但永远在心底的最深处,将彼此视为最重要的朋友。这种友情背景下设定的对立关系,使戏剧冲突力无限放大,大结局后留给大家的遗憾是无穷无尽的。

2、这部戏的背景非常现实,设定的生活年代是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国家改革开放十几年,一部分先富者确实是靠着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政府庇护,率先争取到大量的社会资源,继而垄断崛起。中国当时的法治观念还很淡薄,人治大于法治,出了事找找关系,拿点钱摆平。底层人们的生活何其艰难,从旧厂街市场唐小龙团伙对商户搜刮“卫生费”就能看出。这种背景让目前大部分的中年人引起了时代的共鸣。

3、人物演技扎实,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值得进行分析。看完大结局后,我也哭了,为安欣的孤独奋战终得胜而欣慰,为高启强二十年奋斗转头终是空遗憾,甚至很久都走不出来,看到高启强落网,扫黑取得了在意料之内的胜利,我像安欣一样没有兴奋。安欣默默掺扶着受伤的高启强走出酒店,想到二十年前在旧厂街,安欣问高启强“你要不要踏实一下?”当时高启强在万般纠结后还是选择了和安欣背道而驰,这种踏实迟到了二十年,还好,还是安欣陪着高启强去踏实了。

高启强——十三岁失去父母,从小没读过书,靠卖鱼供养弟弟妹妹读书,可以想象少年的他为了活下去咽下过多少委屈,被践踏过多少次尊严,或者可以这么说,他早已将尊严典当为生活了。在多年从烂泥中刨食一样的生活中,高启强多出了很多别人没有的品质,比如对救命之人的感恩之心,对知识的渴望之心,对危险敏锐的判断力等。安欣的出现像一道光一样拯救了他,年三十的晚上为他破例带来的饺子,他觉得原来人世间还有这么诚挚的善良,况且这种善良是一个阶层比他高出很多的警察给予的。高启强出来后利用安欣的名声为自己在生存地盘上划了一道保护圈,安欣知道后默然了这种做法,安欣的善良再次感动了高启强。最后,安欣为高启强推荐了几本书,安欣对高启强的帮助可以说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惜为了当时就能生存下去,高启强痛苦地选择了与安欣背道而驰。为了这二十年的背道而驰,高启强失去了最爱的家人,家人可是他选择走入黑道的初心啊,最终高启强失去了所有的亲情,妻子被杀,弟弟为了保他自杀,被养女养子出卖,被唯一的妹妹怀疑,高启强很惨。但我认为不能因为他的草根阶层,他的励志史,他的大智慧而忽略掉他黑社会的本质,那些直接或间接死在他手中的每一条人命身后都是破碎的家庭。

张颂文老师饰演的高启强明显能看到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底层生活的无奈。无意中涉足到徐雷电死的意外中,凭他的草根身份,他奋力搏斗只为生存。第二个阶段,一年时间实现身份三级跳,身价百倍上升,和安欣开始了斗争之路,两人之间最有看头的争斗戏都在这个阶段里。第三个阶段,越来越低调的中年黑老大,斗了一辈子,开始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他灯下拜佛希望能得到内心的安宁,已到巅峰的强哥频频回想往事,这个阶段他最想安宁吧!

安欣——世界虽混沌,但终有人舍命燃灯,终是无悔!全剧的精神标杆,绝对的理想主义,坚定的信念驱动使得整个角色听起来可能不真实。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正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来引导普通大众向光而行吗?总有人说安欣是因主角光环,因家庭背景而不死。这种想法太偏激了,剧中的安欣是高启强的精神导师,安欣就像一道光照耀着高启强,老默,李响,曹闯,陆寒,张彪,甚至安长林和孟德海,他就像小朋友心中的奥特曼问的那句“你还相信光吗?”安欣相信光,并最终成为光。他手持“幼稚”火种,在功利洪流中呼啸而过,逆向而行。安欣是孤独的,他拼光了战友,爱情和一身傲骨,却依然选择正义。安欣是痛苦的,他身未受损,精神却被百倍捶打,尤其是看到他在看到李响牺牲,挥泪告别孟玉,站在交通岗亭上蹲下痛苦的那一刻,才惊觉,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信念的脊梁骨在那一刻几乎被打断,他失去了所有,却未伤对方一根毫毛,而他除了心中坚守的正义,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安欣难道不值得我们普通大众去拥护和支持吗?

张译老师演的安欣同样分为三个阶段,和高启强的三个阶段互为呼应,第一个阶段,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眼中有光,心中有爱,做事不求方法,对正义的追寻坚定执着。敢当着全部记者的面,对赵立冬喊话“我一定会把所有的坏人全抓起来”。第二个阶段,心中信念不灭,而方法开始圆滑,这个阶段是他和高启强一起成长的阶段,高启强在变强,安欣也在变强。第三个阶段,失去所有后,暮气沉沉,一头白发,不再激进求真相,选择了沉寂等待时机。

孟玉——这部戏中孟玉没有火,李一桐的解释是“孟玉被删减了很多戏份”,不然。孟玉是绝对的第一女主角,她是安欣的光,安欣从小失去父母,青梅竹马的孟玉是安欣的精神寄托。我认为的孟玉应该跟随着安欣也进行三个阶段的表演,第一个阶段,明媚的少女,温室里美好的小花,却有着不服人的倔强,和安欣一样有着崇高的理想并愿为之付出一切。第二个阶段,成长的孟玉在六年后归来,俩人又重新在一起,她记者的身份和经历应该成长为安欣的帮手,俩人为了理想共同奋战。第三个阶段,为了共同的理想,理解并接受放弃他,由情侣关系转型为知己身份,未来的路很长,不能携手到老,却能在心底永远支持。这能把他俩的爱情升华成周恩来和邓颖超那样崇高的爱情状态。可惜李一桐的表演太过于表面,我只能看到孟玉年轻时明媚调皮的外表,看不到孟玉对安欣的理解包容和认同,看不到孟玉愿意和安欣一起携手守护理想的那份决心。

这部戏里面每一个角色都值得分析和品味,篇幅有限,暂待来日!

"狂飙的观后感范文"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