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3.16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7篇。

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会被作者的才华所震撼。这时读后感的出现就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一边记录想法的同时一边回顾书籍,“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主题相关内容,是工作总结之家为您呈送的。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篇1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

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

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

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篇3

《经典常谈》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见地上印有兽蹄和鸟爪的痕迹有了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作用的。但此传说是在战国末期才有的,那时的人并不都相信;如《易》和《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文字不断地在演变,说是一人独创,是万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渐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于原来的籀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的三种字书都不传了。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做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划时代的字书,囊括了历代的各种书体,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的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学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

汉字从秦朝开始演变成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来历及发展。

就从这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很丰富的了。从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介绍得一清二楚,有关的传说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好像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看出作家的知识之渊博,文笔之圆熟,真令人叹服。读了这本书之后,那句开卷有益的成语应验了。我感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何谓经典及这些经典的来源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古为今用一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是为了倡导国民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因此朱先生把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都是有用途的。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篇4

1。《经典常谈》的引入

近来,教育部有件大事,那就是,八年级下学期的《傅雷家书》被替换成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阅读书目的改换,本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然而,这本书加在了语文的阅读推荐书单中,就是一个大事儿。

《经典常谈》这本书本身并不长,朱自清在其中所使用的语言也很浅近,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实不存在很高的阅读门槛。

这本书之所以引发了大家的重视,是因为朱自清这本书中所提到的著作,那可谓是本本经典。

2。《经典常谈》里提到的作品,本本经典

叶圣陶就说过,《经典常谈》这本书,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读”。纵观《经典常谈》,去掉附录的内容,它的正文实在是不多,只有十三个章节而已。

可就他所讲述的著作本身的阅读难度来说,这里面的每一本书,都值得研究一辈子。

从《说文解字》、《周易》、《尚书》到《诗经》、“三礼”、《春秋》、“四书”,再到《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以及“文”,朱自清用浅白的话语,为我们介绍了每一个作品背后的思想逻辑。

这相当于一个线,这也意味着,想要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线,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一个点。

与之相对应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学习发展方向,将更进一步地走进经典。

3。经典的阅读,意义重大

经典的阅读,意义非常重大。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朱自清也着重强调,虽然这本书不能教人们直接地亲近经典,但至少引发了读者对于经典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更多的阅读的可能。作为中国人,早晚我们都是要往经典里面钻研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理解中国人。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这本书的引入,意义重大的一方面,还在于未来考题的变化。这只是最表象的一件事,更深层的,这本书的引入,还体现了我国教育政策的变化。

这本书,在特色上,有自己的亮点,简单总结下:

(1)语言浅近,源流清晰。我们读者读完了朱自清对于相关经典的介绍,对于这本书的前前后后的背景知识,也可以说是了解得七七八八了。如果对这本书真的感兴趣,找来作品直接看,总能有些眉目。这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亮点。

(2)兼具高度、深度与广度的介绍。这本书当时在写作初期,就是朱自清给中学生写的。所以,他把对莘莘学子的爱,都汇集到了这部作品中。大家不愧是大家,他的视野,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3)有自己选书的立场。其实所谓经典,中国有很多。那可不是这十三章的内容就能讲完了的。但是,朱自清先生能够贴心地从青少年思想成长的角度出发,以时间发展的逻辑,为广大的读者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指引。这大概也是这本书最伟大的意义所在了。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虽然出版了有些年头,但我们的读者,在今天也依然需要这样一本书。它提纲挈领,去繁就简地为我们指明了经典阅读的方向。顺着这个方向,你会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灿烂。

这是特别值得我们期待的事情,希望我们当下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成年人,都能好好耐下心来,去阅读经典,体悟经典。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这些宝贵的财富,都隐藏在我们的各种大部头作品中。想要下定决心去研读经典的人,朱自清的这本《经典常谈》,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篇5

朱自清先生著这本《经典常谈》,也许正是认识到了在他那个时代,我们过去的教育在某一个方向有所缺失,或者太超前,或者太落后——总之不在中间。朱先生在序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受用的。不论是学生还是学者,平民还是教授,在求知的路上,人们总会错过一些,迷失一些。而这本《经典常谈》,正是引导那迷途之人,迷茫之人,去“见识经典一番”的指明灯。

《经典常谈》可以算是一部“指南”,朱先生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仿佛列了一个书单。而他对这份指南的度把握得也非常耐人寻味。论《尚书》,他不征引这部被称为“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的古典中的人言,却不惜笔墨地叙述《尚书》流传的曲折,探究今古文之争的渊源,让人不禁好奇,是怎样的一部《尚书》,能在千百年里演绎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史迹。谈《史记》,他也不拿那些流传千古的列传本纪说事,却讲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身影下画出了司马迁的小身影——他和《史记》一样伟大。这也让读者不禁想去窥一窥那部“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篇6

近日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该书主要是介绍讲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书的自序上也说这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也可以称作为“国学入门书”。既然能够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可谓不言自喻。这本书的出现也为各个阶层的人群翻阅史籍做了一个很好的指引。

朱先生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著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著作的渠道。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还是需要下一代来传。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最新经典常谈读后感 篇7

朱先生无疑是很懂人心的,他的这部《经典常谈》,虽为“指南”,却只告诉你南方很有趣,而不告诉你南方的具体模样。他只跟读者介绍经典,却不把经典直接搬出来给读者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的角度推广了那些著作,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读后感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在读完《经典常谈》后,我就去把书柜里积灰了的那套《史记》重新翻了出来。很久以前对它只是粗粗略读,如今我依着朱先生所说,去书中品读那些作者对“天道的无常,世道的无常”有感而发的抑扬之辞,体会到了过去未曾感悟到的、历史之外的情韵。“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想我所体会到的那种意外的情韵,也许正是朱先生所指文化里的一部分。经典不仅是学术的,历史的,它更是人文的,智慧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

朱先生是作家,也是诗人,更是一名学者,他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在著书时的考究都非常严谨。因此对于这本《经典常谈》,我觉得光拜读是不够的,拜读完了还要百度——去找寻那些原著篇章、青史典故细细品味。书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任何一部都是常人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研读透彻的。一叶可障目,一叶亦可知秋。朱先生敢于编撰这样一本《经典常谈》,足见其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底气,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学、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坚持和珍爱,实乃学者典范,让我十分敬佩。

在这样一部充满“学术”气息的著作中,朱先生的文笔还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智慧和幽默。不像钱钟书式的机智戏谑、讽刺辛辣,朱先生的幽默平缓轻松,又通俗有趣。他在《战国策》里写到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在朱先生笔下,寥寥数行就把“引锥刺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写屈原著《离骚》,因为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也是几句俏皮易懂的话语,就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丰满地展示了出来。书中类似的桥段还有许多。如今《百家讲坛》栏目中红极一时的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都以平民视角、通俗风趣的方式来谈历史、谈文化、谈学术,朱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书中开展了,我对先生的这份敬佩之情不禁又加十分,达到了二十分。

GZ85.cOm延伸阅读

[最新]读经典常谈有感精选


我们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读经典常谈有感。办公中不可避免会涉及文案写作,从范文之中可以了解到很多东西。领悟思考范文结构对写作很有效果。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读经典常谈有感【篇1】

一份来自作家榜的礼物又一次载着它独一无二的光华,如片片樱花飘落,绚烂美丽,曾经的《瓦尔登湖》、《老人与海》、《浮生六记》、《儒林外史》……带来的经典阅读让人手不释卷,在富有哲理的感动中领悟笔者内在的灵魂。

我与作家榜的又一次约会中遇见了童年的美好记忆,那遥远却永远熟记心间的美丽文字,曾经牵动了多少少年未泯的童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曾忘却些许,大约永远不会随着岁月的年轮褪色稍许,永葆着其灼灼如华的“青春”。

花枝招展的春天,云蒸霞蔚的花团锦簇,“吹面不寒杨柳风”。月光如水的夏夜里静静走过的荷塘月色,莲叶田田,一首《采莲赋》吟诵出一个热闹风流的季节,“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还有那借着笔者晶莹的泪光,看见的那抹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匆匆一瞥间便能泪盈于睫。

然而这次的文章不同于记忆深处的瑰丽文字,处处透出笔者深沉的文学功底,博览群书之后的深思熟虑、信手拈来。将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娓娓道来,由中国汉字的源头说起,甲骨文以及象形文字的发明有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古人的聪慧以其绝无仅有的文字方式衍生出了炎黄一族,子孙生生世世、代代相传将这种文字发扬光大,易经、尚书、诗经、三礼、春秋、战国……源源不绝的古籍流传至今,不愧为人间文化瑰宝,其间的精神、人文熠熠生辉,而由朱自清先生引经据典地解读出来令人豁然开朗,让文字在心田流转、在笔下徜徉是何等的惬意。

《诗经》作为千年之前朗朗上口的民间流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亘古绵长的悠远直入人心,有着田园的纯净甜美、直抒胸臆的坦诚不做作。而孔子时代,断章取义,演绎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将一首首朴素纯美的诗歌升华到另一个高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本比喻美玉如华,却用来引导学生做学问要斟酌推敲、锲而不舍。

《史记》作为司马迁的呕心力作,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恢弘庞大,列二十四史之首。“自出机杼,创立规模,驾驭各种史料,”司马迁贯穿经传,集百家杂语,成一家之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书生的酸气,似乎由来已久,因了才气而自命清高者,古今芸芸。司马迁的耿直招致酷刑,余生致力于奋笔疾书,字里行间悲戚之心可见一斑。“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韩愈感同身受,被贬的壮志未酬,千山暮雪,抚节悲歌,偏映却孤单影只。“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有感而发,空怀“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仕途坎坷,一腔热血无处洒,心内泪涟涟。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朱自清原名自华,取自苏东坡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其一生才气逼人,直如其名。且“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绝代风华,两袖清风,一处闲愁,淡泊一生。“扶眼繁花尽,临醉入清风。”

读经典常谈有感【篇2】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经典,映入脑中大概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你知道名字,但是有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如何发展的吗? 《经典常谈》中恰好就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读完让人不觉眼前一亮。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包括方面人生哲理,经验总结......在这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各个时代经典形成所遭遇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苦难,随后安定、修生养息、繁荣富强,如此周而复始,在来来往往中,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或有人收集成册,或有人再加工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类经典,《诗经》是这样,《战国策》等亦是。但是有的却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纪念供大家传颂至今,有的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轨迹里。不可否认的是,不单单生物,任何东西都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有需要,所以它们得以保存,被留了下来。 这里的需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少部分来说才是当时人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周易》《尚书》,又比如《三礼》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 有人会说问什么是政治?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能很好的来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了。 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王国维曾经说过:“中国政治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表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说明了在不同时代政治需要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时候文化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周王朝,一个延续了接近千年的国家,不得不说他的统治是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其施行了以礼治国的统治体系,提出了天下、治乱、德治、和谐及民心等政治问题。哪怕是最后王朝覆灭其治国方针,教化人的方式仍被后世所倡导。孔子就是其代表人之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书——《周礼》。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全国,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发文昭告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法家的“法治”和“重邢”,鼓励全国上下学法、知法、懂法,而代表作《秦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治。 到了炎汉,由于久经战乱,初期国力不足,农业生产停滞,为了更好的发展,施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就需要约束掌握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和 *** 机关,使其抛弃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有这些的约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批评,例如《春秋》,两观点之一说的是实现民族大统一,天下一家,却有内外蛮夷戎狄之分。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无可奈何,哀叹等情绪,例如屈原的《离骚》以及大量优秀诗词歌赋等,皆有所言。正如《题遗山诗》中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由此看来,文化与政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暧昧关系,主要牵引不过“利益”两字。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表现的不在那么明显,却依旧打着蚕食的主意,即是文化入侵。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与精神,守住国之命脉,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他人随意践踏的短板。

读经典常谈有感【篇3】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收获颇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说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随手翻阅一下目录,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虚心学习的好书了。与一般的小说、随笔不同,这本书绝不能以悠闲之态囫囵吞枣便略过了事,学术性极强的读本,需要平心静气细细品读。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读时觉得枯燥难啃。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也是单独出过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关的文学论著。前者为“汉语言”的细析,后者是“文学”的畅谈,合二为一,便是“汉语言文学”。这对作为准中文系学子的我来说,可谓是拾到宝了。

先说第一部分。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读时,也确实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读。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将古典文化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那几本经典的印象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名号。高中时为了应试把“四书为哪四书”“五经指哪五经”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而后只有机械化地把那几部著作捆绑记忆,从未想过深究每一部到底讲了些什么。在《经典常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几本古书的大致内容,也对写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作者轻松又不乏严肃的语气变得灵动,而那只“船”,也确有把读者带入经典的魔力。 再谈第二部分,即“文学”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相对于语言学和离生活较远的古文化,我更愿意亲近离人性与艺术更近的文学。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学”的论题。“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联合起来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讲中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国学教材、学生习作等方面作了论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确有力,鄙人也只有观摩仰望的份,不敢亵渎,只得在心里记下他对学生们的每一句指导与教诲,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沉稳细致,对知识、对文学、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做“穷酸的读书人”、不读不写“低级趣味”之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还未入门的中文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引路者的作用。关于国学经典,关于文学文化,虽未得细枝末节,但也有大体的轮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说,读者将其当作是一艘船,从平涸的细流行到经典的海中去。相信有这本书的引荐,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会免得走些弯路。

读经典常谈有感【篇4】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2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中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

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我权且将此书当做教材,按章节课序来介绍书中的题目:

第一课说文解字

内容略第二课

周易内容略

第三课尚书内容略

第四课诗经内容略

第五课三礼内容略

第六课春秋三传

内容略第七课

四书内容略

第八课战国策内容略

第九课史记汉书

内容略第十课

诸子内容略

第十一课

辞赋内容略

第十二课

诗内容略

第十三课

文内容略

下面以第一课说文解字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文中的内容:

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叫仓颉造的。见地上印有兽蹄和鸟爪的痕迹有了灵感,开始造字。仓颉泄露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

所以他造字的时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文字原是有巫术作用的。但此传说是在战国末期才有的,那时的人并不都相信;如《易》和《系辞》里就只说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来的。

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许多人。文字不断地在演变,说是一人独创,是万不可能的。识字是教育的初步。

《周礼》《保氏》说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先生教他们识字。秦以前字体非常庞杂,贵族子弟所学的,大约只是官书罢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国书,别体渐渐淘汰,识字便简易多了。

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于原来的籀文略有不同。汉初,教书先生将这三篇合为一书,单称《仓颉篇》秦代的三种字书都不传了。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做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划时代的字书,囊括了历代的各种书体,他保存了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朔源沿流。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

从前的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即从文字学入手。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一是象形;二是指事;三是会意;四是形声;五是转注;六是假借。详略。

汉字从秦代开始演变成各种书体,真(正、楷),行,草,隶,篆书体的来历及发展。

就从这第一课的内容来看,应该说很丰富的了。从文字的产生,发展。文字的构成,各种字体的演变。

介绍得一清二楚,有关的传说故事讲得生动活泼,好像就在眼前。从这本七万七千字的书中看出作家的知识之渊博,文笔之圆熟,真令人叹服。读了这本书之后,那句开卷有益的成语应验了。

我感到受益匪浅:对于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更加清楚地了解了何谓经典及这些经典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朱先生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古为今用一词,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还是为了倡导国民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

因此朱先生把这本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既然是常谈,就是说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经典,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这些经典都是有用途的。

读经典常谈有感【篇5】

这两年掀起了“国学热”,我认为这是个好的转变。汉语言国学文化宝库里存着我们的信仰之根,民本人心、人格理想、人伦道义都在此浸润根植,还有我们自己的汉语言文化,很好的传承下去,也是每代中国人所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大家越来越重视阅读这件事,经典阅读也屡屡被提倡。我看到很多中外名著推介书单里,外国名著都是占了多数的,中国的名著除了四大名著外,其他的作品鲜见。

其实,从前的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史书集册乃至唐诗宋词,都是我们汉语言里面的名著啊,只是教科书里被收录的太少,大家普遍接触到的都是散乱的碎片,不得系统,所以也没有大观的概念。 朱自清也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由此,朱自清先生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简明清晰地梳理了我们汉语言的发展,把古文经典重新用生动的语言解读剖析,试图通过一本书让大家轻松读懂国学经典精髓,又能从大观上了解汉语言国学的发展演化。这本书就是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

在第一部分《经典常谈》里,朱自清先生因循“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和“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这两条主旨,从仓颉造字开始,完整地梳理了汉语言发展演变的框架。 从《说文解字》开篇,再从《周易》《尚书》《诗经》《三礼》到《春秋》《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逐篇解读国学经典,将“四书五经六艺”全部囊括其中,从前有些含混误解的地方也就一一犁清了。 而在文体方面,通常人们都用“诗词歌赋”来概称我国的传统文学,对其中的格律、体式、对仗等要求也不免有些含混混淆。在《经典常谈》这部分里,朱自清也对“辞赋”和“诗”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读。而对于“文”,我是从这本书里才有了清楚的认识的。朱自清讲到,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都是些句子。后来出现了记言、记事的辞,还有打官司的讼辞。春秋时候,列国交际频繁,孔子很注意辞命,这恐怕是最早的外交言论了吧。后来“记言”的那些直接的对话再发展为独白,即为“论”。《老子》便是早期的“论”的代表。到了汉代,诗赋已经开始被称为“文”了,以“文辞”或“文章”称记言、记事之作。到了唐代,又发展除了“语录”和“传奇”的新文体。 宋代,出现了“话本”,那就是我们白话小说的鼻祖了。 说到“文学”这个概念,则解读就更多了,似乎都不能成为定论。

在《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的后半部的《文艺十六讲》里,朱自清先生单独解读了“文学”一章。新文学运动认为“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当时的文学类型比较强调白话诗和小说的地位。再往后,又发展了新诗和小说到散文再到杂文。朱自清先生以他三十年的教学经验,结合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从“古文学欣赏”“雅俗共赏”“低级趣味”以及“歌谣里的重叠”“诗与幽默”“诗的形式”“诗韵”“诗的语言”等等,通过“十六讲”从细节处帮助读者提升写作能力。“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小处推敲,妙不可言。原来驾驭文字,写出好文章,表达好意境,都是一种享受。 读了《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这本书,感觉如获至宝,对国学,对文学,理解变得通透,文字驾驭能力也有了提升。

书里的将近三十篇讲解,也都可以堪称经典之作。而谦逊如朱先生,他自己却说“如果读者能把它(这本书)当做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 但愿每一位读者都登上了这条大船,借此航到了汉语言经典的大海里去。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1000字11篇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1000字11篇”,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1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书中从普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出发,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十多种中华文化经典和诸子百家思想,以及诗、文、赋等文学体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广大青年解读中华文化经典开启门径。语言简洁明快,把握精髓,是难得的导读精品。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2

这几天有幸拜读了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收获颇丰。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欣喜的。先不说名人大家之作,光是随手翻阅一下目录,也能看出是一本需要虚心学习的好书了。与一般的小说、随笔不同,这本书绝不能以悠闲之态囫囵吞枣便略过了事,学术性极强的读本,需要平心静气细细品读。也正因如此,不免有人在读时觉得枯燥难啃。

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经典常谈”,也是单独出过一本集子的部分;第二部分是“文艺十六讲”,收集了十六篇朱自清先生相关的文学论著。前者为“汉语言”的细析,后者是“文学”的畅谈,合二为一,便是“汉语言文学”。这对作为准中文系学子的我来说,可谓是拾到宝了。

先说第一部分。朱自清认定,“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经典训练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内容。但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为使一般人有兴趣去接近它,作者在书中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常谈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读来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可见出一种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而我在读时,也确实看到了不同于古文化以往的枯燥形象的解读。

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化地将古典文化传达给读者。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对那几本经典的印象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名号。高中时为了应试把“四书为哪四书”“五经指哪五经”的答案背得滚瓜烂熟,而后只有机械化地把那几部著作捆绑记忆,从未想过深究每一部到底讲了些什么。在《经典常谈》中,我第一次了解了几本古书的大致内容,也对写作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大致了解。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作者轻松又不乏严肃的语气变得灵动,而那只“船”,也确有把读者带入经典的魔力。 再谈第二部分,即“文学”部分。后半部分是我最喜欢的话题,相对于语言学和离生活较远的古文化,我更愿意亲近离人性与艺术更近的文学。

在第一篇文中,朱自清先生便提出了“什么是文学”的论题。“文字的作用不外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好,表情表得妙就是文学。文学有三种性:一是懂人性,即要明白。二是逼人性,即要动人。三是美,上面两种性联合起来就是美。”

朱先生在十六讲中也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国学教材、学生习作等方面作了论述。其言之有理,理之精确有力,鄙人也只有观摩仰望的份,不敢亵渎,只得在心里记下他对学生们的每一句指导与教诲,希望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沉稳细致,对知识、对文学、对自身素养的提升报以严谨认真的态度,不做“穷酸的读书人”、不读不写“低级趣味”之作。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还未入门的中文人来说,可谓是一个引路者的作用。关于国学经典,关于文学文化,虽未得细枝末节,但也有大体的轮廓方向。正如作者所说,读者将其当作是一艘船,从平涸的细流行到经典的海中去。相信有这本书的引荐,在日后的深入研究中,会免得走些弯路。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3

《经典常谈》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着重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作品,从《说文解字》到《诗经》《论语》,从诸子百家到李白、苏轼,系统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近十多年来,从易中天说三国到于丹讲论语的热播,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的流行,国学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许多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学者,都呼吁、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要忘本。于是这些学者就以不同方式进行了不同影响的宣传,激起了中国人民对重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激情。

可是很多人对国学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大概知道是传统文化、经史子集,单就国学的古籍而言,已经是浩如烟海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国学爱好者该如何入门?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本《经典常谈》便不可不读。

该书提纲挈领、通俗易懂,是国学知识和文艺理论最好的入门读本,对当代文艺、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也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该书也是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全面地呈现了朱自清先生在文艺和国学经典通俗化方面的见解与体悟,各位读者朋友也可以用这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4

朱自清先生曾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中说:"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文从字顺是语文训练的事,辞明理达便是文化训练的事。。。。。。.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

他认为应该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上,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性。认为语文教育既是语文训练,同时更是文化训练。这些表述虽然针对当时的大学教育而发,显然对当今语文教育业有着相似的启发意义。

而作为语文老师,我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我积淀太少。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用先生的话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必须得惭愧地承认,即使本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书中提到的有些经典书籍我也未曾认真读过。

读过先生的《经典常谈》,觉得似乎经典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只是我还没找到法门,没有真正走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当然,我也谨记先生教海:"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茎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读了本书,我发现我关于部分经典的一些文学常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到的关于"仓颜造字说"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凭仓颇一人之力,创造出整个汉字体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话传说,但我并没有探究这个传说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释让我觉得醒灌顶:"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

原来对待传说,我们不光应该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他还指出,"史箍'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错误认识。

先生的提出的一些观点也为我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新角度。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出"形声字才该叫做字,字'是'擎乳而渐多'的意思",还提出"文字可以增进人的能力,也可以增进人的巧诈",而"天雨栗,鬼夜哭"说的是人有了文字,会变机灵,会争着去做那些容易赚钱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种地的人变少了。

天怕人不够吃的,所以降下米来让他们存着救急,鬼也害怕这些机灵人用文字控制他们,所以夜里嚎哭。虽然这种解释本身就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但细细想来,确实是讲出来人之本性特点。

再如传奇是最先有结构的小说,文人创作传奇,"原来只是向科举的主考官介绍自己的一种门路",当时的应举之人在考试之前,得请达官显贵向主考官介绍自己,介绍的方式就是先呈上正经文章,再呈些有趣味的杂文如传奇等,因为"传奇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人又爱看",所以传奇就逐渐流传开了。

这么看来,传奇的广为流传,跟当年词的逐渐兴盛的过程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不也是先作为当时大部分读书人不屑的"流行歌曲"的形式出现,逐渐在坊间流传,之后逐步被一些有影响力的文人墨客接受,才作为一项的文学创作登上大雅之堂的嘛!

"经典常谈",其实更多地还是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当下,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而先生是真阅读过经典之后才为大家认真介绍这些经典书目的,他知道读者常见的误区在哪里,他也知道读者一般读不下去的原因在哪里。他是真正从经典中读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寻觅经典的有趣之处,知道趣味导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汲取经典的营养与力量。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确实激起了我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兴趣,即使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我之前草草阅读过,现在也是有再细读的迫切需求。因为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经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趣味。

先生的导读也启示我们,阅读应该自己寻求阅读的趣味性,可以从先生的导读开始,但也要主动发掘阅读的趣味,这样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持续,才能展开真正的阅读,也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的愉悦与满足。

感谢先生的这部书,提醒我,对一些经典的阅读我还是荒疏了,阅读经典的乐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5

读《经典长谈》有三位著名的人,他们是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对我来说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文章:《春》、《背影》,其他两位我不是很熟悉。即便我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是那么了解,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作品。读了一本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才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在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朱自清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还对一些著作上加了他的理解。我记得在《礼》中,朱先生提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钊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这个地方朱自清先生就提到了他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么尚书的真假也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确定伏生的《尚书》为真,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从这里足以见朱自清先生的严谨缜密,一丝不苟。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作品,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地来认识这些著作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著作的导读。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朱自清先生撰写的《经典常谈》一书,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60多年了,他作为我国现代作家以及他的优秀的散文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永垂在我的心中。看了这本书,就觉得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对其追怀不已,并为其只有50岁的生命而惋惜。

        《经典常谈》这本书写于1942年,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因此,七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看这本《经典常谈》就像是花故事一样,它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虽然它成熟的时间很早,但是单从思想和内容上来看,是看不出平代感的。朱自清告诉我们,书还是要看的,关键是要看好书,不要看杂书,这些看过会有质的改变的作品是千万不能被忍略的。如果你觉得那些古老的著作看起来枯燥难懂,没关系,就算你毫无古文基础依然可以看这本书,它会领你上道。只要我们了解了国学的重要,并且无丫把即将被丢掉的东西捡起来,我们下雅书来会更美好,这种美好是由内而外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文化的博犬精深。书中介绍了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入手,还有介绍,有方法,差的只是努力的人。我相信,为了使自己更完美,使国家更富强,中国人是不会放弃经典国学的,祖国的来来也正等着我们去创造。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7

《经典常谈》这本书是朱自清先生写的。说到朱自清先生,往往都会说到《荷塘月色》和《背影》。可我认为《经典常谈》这本书的价值不低于《荷塘月色》《背影》。

        朱自清先生在序里说到:“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句话在那个时代是很受用的。所有人都在求知的路上,而这本书给他们指明了一条路。

        这本书与其说是谈经典,不如说是经典导读。朱自清先生用浅明的语言在13篇文章中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所以一直流传至今。而介绍的顺序也是由浅入深,所以把《说文解字》放在了第一篇。先理解字义,再去读晦涩难懂的文章。

        在第一篇中,详细的介绍了字的由来,字创作发展的过程以及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每个条例都举了相关的例子,读起来更加轻松。

        第二篇介绍《周易》。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介绍《周易》的背景及创作,而是从“八卦”入手再引出《周易》。通过传说故事介绍了八卦图的由来。同时也补充第一篇介绍了甲骨文的创作及内容【卜的人,卜的日子,卜的问句用刀刻在甲骨上】。之后开始正式介绍《周易》。讲了《周易》成为儒家经典的过程,《周易》的地位等。

        第三篇开篇就介绍了《尚书》的地位【是中国最古的记言书】。后面介绍了《尚书》的内容以及“尚”和“书”单独的解释。讲到了《尚书》的经历,以及为什么是“五经”中残缺最严重的。介绍这些同样用的是故事,生动有趣。最后讲到《尚书》的两个版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

        以上就是我最近阅读《经典常谈》的随笔,虽然我才阅读了三章,但我已经充分感知到了《经典常谈》的重要性及趣味性。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8

阅读经典名著是我们中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但我知道读书是我最人不能少的。经典名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之一,这些财富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之所在。

读了《经典常谈》之后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这门课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升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源不断,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经典常谈》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一个展示,它让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读《经典常谈》之后,我深深的感到一些新的思索和理念。

读经典可以使人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可以使人明确自己的行动目的,可以使人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经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把他们的经典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高尚人格,从自己做起,把他们的优秀品质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华华之宝。也是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的精华。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9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朱自清先生,喜欢他的文章,他的文章似乎很有感染力,深深地吸引着我。所以收到这本书时我是很高兴的,刚一收到时,我就迫不及待的去书中遨游一番,迫切的去体会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世界。

读书时我们常常迷惑,常常存在着许多疑问,譬如,对于我们如何阅读国学经典?这本书的作者朱自清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写成一部通俗易懂的《经典常谈》。自说文解字说开去,再讲易经、尚书、诗经、三礼??短短十三篇精彩导读,让我轻松读懂十三部国学经典精髓,瞬间打开阅读经典的全新视野,读了这本书,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另外书中还教会了我如何提升写作能力?朱自清以三十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创作心得,让我领悟“如何注意每个词的意义,每一句的安排和音节,每一段的长短和衔接处”,是为《文艺十六讲》,收获颇多。短短十六讲,篇篇都经典,读完后您会惊喜发现,控制文字是一种愉快,也是一种本领,最重要的你会发现,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文字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吸引你。

对我个人而言,我最喜欢这本书中诗经这一部分了,因为我个人爱好诗经,喜欢那种韵律美,我觉得自己读诗经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提一杯茶,拿着一本书去树林中静静地品读,是世间最快乐的事情了,偶尔再伴有小鸟的鸣叫,那就更加美好和安逸了!我觉得世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

对于易经这一点知识,我似乎兴趣不很大,看的时候很费解,用的世间也不多,这让我明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外,我也深深地明白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纵然可以放弃,但是也不能完全的放弃,也应该试着去钻研自己不感兴趣的知识点,俗话说“读的多了,知道的才多”我深刻的了解到,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应该坚持去做,对于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我们可以试着去培养兴趣,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加优秀,更加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

以前我读过《尚书》,所以对于这本书中的尚书部分记忆犹新,对它别样对待,自从两年前开始读《尚书》,我对此书的兴趣《尚书》喜欢感一直不减。这次有机会再次读尚书,我很是激动和开心。有朋友问我,《尚书》不是很难读吗?你怎么看得津津有味?难道你全都能理解吗?我摇摇头,对他说,并非我古文很好,而因为难易是相对的,古人曾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我觉得《尚书》文辞古奥,但是《经典常谈文艺16讲》这本书中语言通俗易懂,可以很快,很简单的就了解读懂书中的知识点。甚至可以说,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也必须读尚书了解尚书。然而这本书中介绍了一些尚书的知识,这是很不错的。渐渐的我发现了,通过读这本书,我渐渐的了解了一些尚书方面的知识点,知道了一些很经典的知识,读古文可以让我得到跟好的熏陶。我爱诗经和尚书。

读的书越多,我越会发现,读书时的我似乎是最快乐的,每次我不开心时,去书中总能找到快乐,书好像是我的快乐的源泉,让我深深地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爱读书,更爱这本书。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10

朱先生无疑是很懂人心的,他的这部《经典常谈》,虽为“指南”,却只告诉你南方很有趣,而不告诉你南方的具体模样。他只跟读者介绍经典,却不把经典直接搬出来给读者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的角度推广了那些著作,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读后感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在读完《经典常谈》后,我就去把书柜里积灰了的那套《史记》重新翻了出来。很久以前对它只是粗粗略读,如今我依着朱先生所说,去书中品读那些作者对“天道的无常,世道的无常”有感而发的抑扬之辞,体会到了过去未曾感悟到的、历史之外的情韵。“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想我所体会到的那种意外的情韵,也许正是朱先生所指文化里的一部分。经典不仅是学术的,历史的,它更是人文的,智慧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

朱先生是作家,也是诗人,更是一名学者,他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在著书时的考究都非常严谨。因此对于这本《经典常谈》,我觉得光拜读是不够的,拜读完了还要百度——去找寻那些原著篇章、青史典故细细品味。书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任何一部都是常人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研读透彻的。一叶可障目,一叶亦可知秋。朱先生敢于编撰这样一本《经典常谈》,足见其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底气,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学、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坚持和珍爱,实乃学者典范,让我十分敬佩。

在这样一部充满“学术”气息的著作中,朱先生的文笔还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智慧和幽默。不像钱钟书式的机智戏谑、讽刺辛辣,朱先生的幽默平缓轻松,又通俗有趣。他在《战国策》里写到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在朱先生笔下,寥寥数行就把“引锥刺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写屈原著《离骚》,因为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也是几句俏皮易懂的话语,就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丰满地展示了出来。书中类似的桥段还有许多。如今《百家讲坛》栏目中红极一时的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都以平民视角、通俗风趣的方式来谈历史、谈文化、谈学术,朱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书中开展了,我对先生的这份敬佩之情不禁又加十分,达到了二十分。

经典常谈最新读后感 篇11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经典,映入脑中大概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你知道名字,但是有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如何发展的吗? 《经典常谈》中恰好就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读完让人不觉眼前一亮。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包括方面人生哲理,经验总结......在这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各个时代经典形成所遭遇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苦难,随后安定、修生养息、繁荣富强,如此周而复始,在来来往往中,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或有人收集成册,或有人再加工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类经典,《诗经》是这样,《战国策》等亦是。但是有的却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纪念供大家传颂至今,有的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轨迹里。不可否认的是,不单单生物,任何东西都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有需要,所以它们得以保存,被留了下来。 这里的需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少部分来说才是当时人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周易》《尚书》,又比如《三礼》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 有人会说问什么是政治?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能很好的来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了。 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王国维曾经说过:“中国政治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表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说明了在不同时代政治需要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时候文化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周王朝,一个延续了接近千年的国家,不得不说他的统治是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其施行了以礼治国的统治体系,提出了天下、治乱、德治、和谐及民心等政治问题。哪怕是最后王朝覆灭其治国方针,教化人的方式仍被后世所倡导。孔子就是其代表人之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书——《周礼》。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全国,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发文昭告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法家的“法治”和“重邢”,鼓励全国上下学法、知法、懂法,而代表作《秦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治。 到了炎汉,由于久经战乱,初期国力不足,农业生产停滞,为了更好的发展,施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就需要约束掌握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和 *** 机关,使其抛弃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有这些的约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批评,例如《春秋》,两观点之一说的是实现民族大统一,天下一家,却有内外蛮夷戎狄之分。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无可奈何,哀叹等情绪,例如屈原的《离骚》以及大量优秀诗词歌赋等,皆有所言。正如《题遗山诗》中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由此看来,文化与政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暧昧关系,主要牵引不过“利益”两字。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表现的不在那么明显,却依旧打着蚕食的主意,即是文化入侵。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与精神,守住国之命脉,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他人随意践踏的短板。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


工作总结之家栏目推荐你阅读“经典常谈读后感”等专题内容。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许多人都被作品这本书所深深折服。读后感可以从众多思想中挑选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重要核心。工作总结之家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1)

"经典常谈",包含着"经典导读"更深一层次的含义。当下,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

而先生是真阅读过经典之后才为大家认真介绍这些经典书目的,他知道读者常见的误区在哪里,他也知道读者一般读不下去的原因在哪里。他是真正从经典中读出了趣味,也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寻觅经典的有趣之处,知道趣味导读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带领读者在趣味阅读中,汲取经典的营养与力量。

总之,朱自清先生的这部《经典常谈》确实激起了我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兴趣,即使书中提到的一些书我之前草草阅读过,现在也是有再细读的迫切需求。因为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所站角度不同,思考方向不同,同一部经典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趣味。

先生的导读也启示我们,阅读应该自己寻求阅读的趣味性,可以从先生的导读开始,但也要主动发掘阅读的趣味,这样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持续,才能展开真正的阅读,也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的愉悦与满足。

感谢先生的这部书,提醒我,对一些经典的阅读我还是荒疏了,阅读经典的乐趣竟然被我忽略了。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2)

读《经典长谈》有三位著名的人,他们是罗常培、朱自清和闻一多,对我来说最能叫上名字的就是朱自清,因为上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文章:《春》、《背影》,其他两位我不是很熟悉。即便我对于朱自清先生也并不是那么了解,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作品。读了一本朱自清先生编写的《经典常谈》,才领略了朱自清先生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是他写给中学生的一本书,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任何个人的观点的创新创造,却是在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朱自清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还对一些著作上加了他的理解。我记得在《礼》中,朱先生提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钊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这个地方朱自清先生就提到了他自己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么尚书的真假也提出了他个人的看法,确定伏生的《尚书》为真,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从这里足以见朱自清先生的严谨缜密,一丝不苟。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作品,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地来认识这些著作的道路。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它不仅仅是所谓的“经典常谈”,更是一本对于经典著作的导读。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3)

朱自清先生曾在《论大学国文选目》一文中说:"大学国文不但是一种语文训练,而且是一种文化训练。。。。。。.文从字顺是语文训练的事,辞明理达便是文化训练的事。。。。。。.所谓文化训练就是使学生对于物,对于我,对于今,对于古,更能明达。”

他认为应该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上,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性。认为语文教育既是语文训练,同时更是文化训练。这些表述虽然针对当时的大学教育而发,显然对当今语文教育业有着相似的启发意义。

而作为语文老师,我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我积淀太少。利用暑假时间,我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用先生的话说"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必须得惭愧地承认,即使本身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对书中提到的有些经典书籍我也未曾认真读过。

读过先生的《经典常谈》,觉得似乎经典不是想象的那么枯燥无趣,只是我还没找到法门,没有真正走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当然,我也谨记先生教海:"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茎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读了本书,我发现我关于部分经典的一些文学常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比如,先生在介绍《说文解字》时提到的关于"仓颜造字说"的一些看法,之前我一直也知道凭仓颇一人之力,创造出整个汉字体系是不可能的,那是神话传说,但我并没有探究这个传说的成因和其中深意,先生的解释让我觉得醒灌顶:"抬出一个造字的圣人,实在是统一文字的预备工夫。”

原来对待传说,我们不光应该知道其然,更可以探究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自己发现读书的乐趣。他还指出,"史箍'是'书记必读'的意思,只是书名,不是人名",正好指出了我的错误认识。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4)

朱先生无疑是很懂人心的,他的这部《经典常谈》,虽为“指南”,却只告诉你南方很有趣,而不告诉你南方的具体模样。他只跟读者介绍经典,却不把经典直接搬出来给读者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的角度推广了那些著作,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读后感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在读完《经典常谈》后,我就去把书柜里积灰了的那套《史记》重新翻了出来。很久以前对它只是粗粗略读,如今我依着朱先生所说,去书中品读那些作者对“天道的无常,世道的无常”有感而发的抑扬之辞,体会到了过去未曾感悟到的、历史之外的情韵。“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想我所体会到的那种意外的情韵,也许正是朱先生所指文化里的一部分。经典不仅是学术的,历史的,它更是人文的,智慧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

朱先生是作家,也是诗人,更是一名学者,他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在著书时的考究都非常严谨。因此对于这本《经典常谈》,我觉得光拜读是不够的,拜读完了还要百度——去找寻那些原著篇章、青史典故细细品味。书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任何一部都是常人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研读透彻的。一叶可障目,一叶亦可知秋。朱先生敢于编撰这样一本《经典常谈》,足见其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底气,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学、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坚持和珍爱,实乃学者典范,让我十分敬佩。

在这样一部充满“学术”气息的著作中,朱先生的文笔还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智慧和幽默。不像钱钟书式的机智戏谑、讽刺辛辣,朱先生的幽默平缓轻松,又通俗有趣。他在《战国策》里写到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在朱先生笔下,寥寥数行就把“引锥刺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写屈原著《离骚》,因为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也是几句俏皮易懂的话语,就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丰满地展示了出来。书中类似的桥段还有许多。如今《百家讲坛》栏目中红极一时的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都以平民视角、通俗风趣的方式来谈历史、谈文化、谈学术,朱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书中开展了,我对先生的这份敬佩之情不禁又加十分,达到了二十分。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5)

今天在我家的书店买书,书的封面还是那么的醒目。我看过之后,真的很感动。我的妈妈告诉我,《经典常谈》读了两遍,其中一遍是一本《经典常谈》,一本是《论语》。

《论语》一书是孔子的弟子、弟子和弟子共同成长的故事,它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述了孔子的仁爱和学习的基本原则。

孔子的《论语》一书,是儒家学派中的经典之作,它有着许多的经典,它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包括论语、孟子、三国、天书等等,其中论语包括了孔子思想、学说、伦理、伦理和道德等五方面内容。论语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包括了孔子教学等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孔子治学思想、学说和教学思想的传播、道德理念的渗透、思想精髓的培养、思想理念的形成、教学方法的创新及教育的创新等内容。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了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思而后行。这些话,说的是孔子是非常有道理的。孔子在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就提出了学而不厌的学说。这个学说中,孔子的学说,不仅是孔子对学生的传授,而且包括自己的学识、能力、修养、性格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不求甚解,但求精于圣人”,就是说,孔子的论语中,孔子提出的“不求甚解,但求精于圣人”,并用他的学说,提出了“知不足而改之,知困而奋,不患难而上学”等学的真理。这些学说中,孔子提出的“不患难而进取,知难而上进”,不仅是对孔子的学说提出的,更是对我们中国现代的经典之作出的最大的批判。

读了《论语》的书,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学识、修养、性格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向孔子学习,不要再去做一些别的什么事情了。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6)

近日读完了朱自清先生的这本《经典常谈》,该书主要是介绍讲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书的自序上也说这本书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典籍,也可以称作为“国学入门书”。既然能够称得上“国学入门书”,其分量可谓不言自喻。这本书的出现也为各个阶层的人群翻阅史籍做了一个很好的指引。

朱先生这部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的“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著作。囊括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广为流传,最为经典的著作。在朱先生的这本书的书目编排顺序上依次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第,文第。书中自序中说“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按照传统的已经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所以这样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次序也让读者能更好地来理解该书的宗旨。朱先生也说,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史,子,集就必须先从理解字义开始,所以他选择把《说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纵观通篇,朱先生不但对每一本著作都做了精辟的解释,并且在对某些著作的阐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认识。比如在《礼》第五中,朱先生说道:“天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还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信仰还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说是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在《尚书》中,朱先生对几千年来关于《尚书》的真伪也做了自己的考证,确定伏生的《尚书》为最原始的真本,但即便如此,朱先生还是建议我们对这29篇要分别看,因为中间也有一些文章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所以,这样严谨的态度也恰恰可以为一些刚接触这些著作,或者即将接触这些著作的人提供了一个更为客观、更为辩证地来了解、认识这些著作的渠道。

朱先生的这本书虽然称作为“经典常谈”,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经典常谈”,更深远地来看,其实还包含着“经典导读”这更深一层次的含义。众所周知,在国际化程度不断地深入每个人生活时,我们的生活也充斥着许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轻一代对我们华夏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面对日益增多的“泊来”文化,已经很少在有家庭再给孩子接受“传统教育”了。所以能以这样的方式来为我们的古代文化做一个诠释、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让我们的华夏文化得以更好地流传。毕竟,我们的华夏文化还是需要下一代来传。

最近读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自朱自清先生逝世已62年,看了这本书,书中字里行间都闪现出他嚼饭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使人追怀不已,并为其短暂的生命而惋惜。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7)

在读《经典常谈》之后,我深深的感到一些新的思索和理念。

《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与宝贵。经典的意义在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源不断,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在《经典常谈》中,有一些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做起,不去无意之中,不去无意之中,就会有一些经典,一些精华。

读经典可以使人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可以使人明确自己的行动地目标,可以使人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经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把他们的经典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经典是精神食粮,是智慧的源泉。

我们应学习他们的高尚人格,从自己做起,不去无意之中,把他们的优秀品质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经典可以教育人成长,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经典是最好的教科书,它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8)

近来“国学”之风弥漫,传统文化的思潮也不断在社会上涌动,因在图书馆工作,看书、报、刊到是非常的便利,而且馆藏不能说是本本优秀,至少垃圾书刊肯定是凤毛麟角(即使有个把,也是采访馆员偶尔看花了眼不慎溜进来的,系统错误也是正常,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哈哈),所以看了不少国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不过原典倒是没有看,都是看的注释本,或是现代学人对国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解析,看后一方面觉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哲思敏锐、智慧超群,值得继续深入学习;另一方面又深感自己底蕴不够,全然没有阅读原典的勇气,后续如何深入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恰巧在编辑“馆员推荐阅读书目”时发现了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一书,立刻捧来一读,读后感用一句诗来形容煞是妥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我这样一个正处在传统文化典籍初学阶段的人来说,绝对起到了醍醐灌顶的指导作用。

先生在书中主要是对《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篇经典的渊源、流变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文中也自然提及了很多古文化常识。如在第一篇《说文解字》中,除对这一文字学的古典的内容、体例、作用做了说明,还对其渊源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最早的字书《史籀篇》、再到秦始皇官定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很多文字学的常识,包括:造字和用字的条例、文字学发展的逻辑顺序、书体演变的历史等内容。短短7页内容,使读者对不但了解了这一经典的概貌,还掌握了很多文字学的常识,也大大的激发了我阅读《说文解字》和了解中国书法的兴趣。在第二篇《周易》中提到其流变很有意思,文中讲:《周易》原只是当时一部切用的筮书,现在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主要是战国末期,在阴阳家和道家的学说的影响下,儒家给《周易》的卦、爻辞做了种种新的解释。而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的、确切的解释卦、爻辞,只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因此先生在文末做了结案陈词:“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类似的现象在第四篇《诗经》中也提到,即“诗言志”,因为孔子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所以后来的`儒生也都遵着孔子的路子,还来更演变出来了以史证诗的思想,又为诗增加了教化的作用。其后各篇也多遵循这样的阐述逻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先生书中的十三篇文章总计仅用了114页的篇幅,但是对于每个经典的介绍却是详略有致、内涵丰富,而且语言风趣、平实。难怪钱伯城先生在本书的导读中提到,该书同时适合三个层次的读者阅读,即:初学者、有一定文史知识基础的读者和已经学有所成的读者。而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此书大大缓解了我对研读国学经典的畏难情绪,而且对于现今乱麻般的诸多“经典解读”也具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先生此书的确是为广大初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读者揭开了“经典”的面纱,使大家能够看清经典真正的“样貌”,为大家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扫除了很多心理上、方法上的障碍。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9)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书店刊行,1980年三联书店重刊。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经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令人如闻朱先生謦颏,不觉仰首伸眉,困倦顿消。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一本入门书。一部小书,历经数年而成,可见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作者在书的序言中阐述了何谓经典,经典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由文字记载下来的东西。然后说明经典都包括哪些书籍,这些书籍共有十三种。这十三种书籍的作者,产生的原因,书的内容,及该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分别逐一地作了介绍,这种夹叙夹议的过程就构成了全书的内容。这本书既可以看做是散文集,又可以看做是教科书,因为朱先生在书的序言里说,经典训练是中等以上教育里的必要项目之一。他的这一主张得到当时教育部的认可和教育界许多人士的赞同。

    如果把接触经典的人比作游客,那么朱先生很像一位向导。当游客想要参观一个岩洞时,他先在洞外给讲说一番,让游者心里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自己在里面摸熟了,知道岩洞的成因和演变,能按真际讲说,绝不会说这儿是二龙戏珠;那儿是八仙过海,是某高士,某仙人塑造的,求真而并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向导。

  《经典常谈》可以算是一部“指南”,朱先生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一一梳理成篇,仿佛列了一个书单。而他对这份指南的度把握得也非常耐人寻味。论《尚书》,他不征引这部被称为“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的古典中的人言,却不惜笔墨地叙述《尚书》流传的曲折,探究今古文之争的渊源,让人不禁好奇,是怎样的一部《尚书》,能在千百年里演绎出如此惊心动魄的史迹。谈《史记》,他也不拿那些流传千古的列传本纪说事,却讲太史公一生如何坎坷,如何发愤,如何终成一家之言,在史记的大身影下画出了司马迁的小身影——他和《史记》一样伟大。这也让读者不禁想去窥一窥那部“无韵之离骚”的华彩。

朱先生无疑是很懂人心的,他的这部《经典常谈》,虽为“指南”,却只告诉你南方很有趣,而不告诉你南方的具体模样。他只跟读者介绍经典,却不把经典直接搬出来给读者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秘,又从更立体的角度推广了那些著作,引导更多的读者去向往经典,读后感去研读经典,足见其用心之良苦,笔力之精道。在读完《经典常谈》后,我就去把书柜里积灰了的那套《史记》重新翻了出来。很久以前对它只是粗粗略读,如今我依着朱先生所说,去书中品读那些作者对“天道的无常,世道的无常”有感而发的抑扬之辞,体会到了过去未曾感悟到的、历史之外的情韵。“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我想我所体会到的那种意外的情韵,也许正是朱先生所指文化里的一部分。经典不仅是学术的,历史的,它更是人文的,智慧的,是一个民族的情怀。

朱先生是作家,也是诗人,更是一名学者,他对经典的理解,以及在著书时的考究都非常严谨。因此对于这本《经典常谈》,我觉得光拜读是不够的,拜读完了还要百度——去找寻那些原著篇章、青史典故细细品味。书中提到的《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任何一部都是常人穷毕生之力也难以研读透彻的。一叶可障目,一叶亦可知秋。朱先生敢于编撰这样一本《经典常谈》,足见其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底气,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学、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坚持和珍爱,实乃学者典范,让我十分敬佩。

在这样一部充满“学术”气息的著作中,朱先生的文笔还时不时地透露出一种智慧和幽默。不像钱钟书式的机智戏谑、讽刺辛辣,朱先生的幽默平缓轻松,又通俗有趣。他在《战国策》里写到苏秦连横失败,“妻子、嫂嫂、父母,都瞧不起他”,他发奋努力,夜里读书“倦了要睡,用锥子扎大腿,血流到脚上”,后来合纵功成,“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下谢罪。”在朱先生笔下,寥寥数行就把“引锥刺股”的故事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他写屈原著《离骚》,因为屈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悲愤而发,“东一句,西一句,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就像人在疲倦或痛苦的时候,叫‘妈呀!’‘天哪!’一样;心里乱极了,闷极了,透一口气,自然是顾不到甚么组织的。”也是几句俏皮易懂的话语,就把《离骚》的韵律特点和屈原的感性形象丰满地展示了出来。书中类似的桥段还有许多。如今《百家讲坛》栏目中红极一时的易中天、王立群等教授都以平民视角、通俗风趣的方式来谈历史、谈文化、谈学术,朱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自己的书中开展了,我对先生的这份敬佩之情不禁又加十分,达到了二十分。

《经典常谈》是一部有趣、丰满的书,它讲历史,讲古人,讲文化,它是“常谈”而不是“长谈”,不啰嗦也不说教,只是告诉你,那边放着一些书,它们很老,很旧,里面沉淀着许多东西,欢迎你去看。

皓首穷经典,青灯书常谈。在读《经典常谈》的那个夜晚,我仿佛看到一位学者,他伏在案前,耐着性子,把那些宏伟而磅礴的羁绊,一笔一划地写到纸上。他单薄的身形摇曳在光里,那仿佛是巨人的背影。

关于经典常谈读后感(篇10)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这本看过的人或许很多,说到经典,映入脑中大概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等,你知道名字,但是有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吗?如何发展的吗? 《经典常谈》中恰好就讲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读完让人不觉眼前一亮。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靠的不仅仅是时间的沉淀,还有包括方面人生哲理,经验总结......在这里我要说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各个时代经典形成所遭遇的事情。 一个时代的更替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战争、苦难,随后安定、修生养息、繁荣富强,如此周而复始,在来来往往中,人们将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或有人收集成册,或有人再加工就形成了今天的各类经典,《诗经》是这样,《战国策》等亦是。但是有的却成为了永垂不朽的纪念供大家传颂至今,有的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轨迹里。不可否认的是,不单单生物,任何东西都适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有需要,所以它们得以保存,被留了下来。 这里的需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少部分来说才是当时人们真正想要的,比如《周易》《尚书》,又比如《三礼》以及诸子百家的言论。 有人会说问什么是政治?百度词条的解释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亦指维护统治的行为。有了这个解释我们就能很好的来说明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了。 文化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王国维曾经说过:“中国政治于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表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说明了在不同时代政治需要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这时候文化的存在就是为了服务于政治。周王朝,一个延续了接近千年的国家,不得不说他的统治是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其施行了以礼治国的统治体系,提出了天下、治乱、德治、和谐及民心等政治问题。哪怕是最后王朝覆灭其治国方针,教化人的方式仍被后世所倡导。孔子就是其代表人之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书——《周礼》。到了秦朝,始皇统一全国,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发文昭告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法家的“法治”和“重邢”,鼓励全国上下学法、知法、懂法,而代表作《秦律》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政治。 到了炎汉,由于久经战乱,初期国力不足,农业生产停滞,为了更好的发展,施行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这就需要约束掌握政治的最高统治者和 *** 机关,使其抛弃形式主义和政绩主义,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是有这些的约束,汉朝的经济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程度。

文化与政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批评,例如《春秋》,两观点之一说的是实现民族大统一,天下一家,却有内外蛮夷戎狄之分。有的存在着对政治的无可奈何,哀叹等情绪,例如屈原的《离骚》以及大量优秀诗词歌赋等,皆有所言。正如《题遗山诗》中述“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由此看来,文化与政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的暧昧关系,主要牵引不过“利益”两字。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外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表现的不在那么明显,却依旧打着蚕食的主意,即是文化入侵。而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继承中发展中国固有的文化与精神,守住国之命脉,不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他人随意践踏的短板。

"经典常谈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