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 2023.03.21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如何写。

经过我们精心整理,推出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时间决定了每个人的想法和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动笔写一篇心得体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心得体会的目的是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要求。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1)

读史以明智,鉴古而讽今。想想自己以前从电视剧上看到的古代政治实在太过肤浅了。

朝代的兴亡牵涉很多事物,并非少数人的贤愚得失所能概括,必有其侧面、背面即我们没有看清楚的因素。

儒家思想创立之处确实有着改革社会以及群众思潮的作用,但千百年后却变质为桎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见其时代性。但其仁爱本质却是不可或缺的道德责任。

道德至上的治理方式是短命的,法制应当先行。

评价历史人物应当全面才得以公允,任何人都有阴阳两面。有清官极重名,贪者却谋利,到底追命逐利之辈,都有着人性上的弱点,而换个角度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其认可之处。一者云:私己,人性也;又者云:为私利,宁毋为官。官为何?父母官乎,如海瑞者。我们该如何看待呢,试想想,如果是正义的一方,无论手段多么卑劣也能为人们所原谅吗?

评价领导集团时,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大事迹为评判标准,而很少或者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位时致力于避免了什么发生,就像我们现在和平年代,其实是有一个强大的国家防止着许多隐患,世界并不和平。

政治改革、思想启蒙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历史着眼于注重群众活动对历史的长期贡献。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2)

本书介绍了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的故事,全书从道德的视角,解读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而我由于明史比较匮乏,又是一个资深伸手党——习惯了读文献时全都摆出来的论证过程,所以读这本书好像走马观花一样。作者单单从道德方面为主,以儒学、正统、传统、文官集团等的方面为辅,解构人物和大明王朝的社会。尤其最初介绍的万历皇帝,对繁琐的形式厌烦。以及最后的李贽,和王阳明、朱熹的思想直接对比。这种需要一定历史基础的论述,看得我云里雾里。

如果解构道德,尤其是封建王朝的道德,我认为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该王朝是如何由来,对合法性的解释是道德的开端,例如晋代的孝而不是忠。然后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例如李贽的思想就受到江南商品经济的影响。再者还有社会政治生态,如同本书提及的,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性善论,分别是洛克体系和霍布斯体系的产物。还有就是我想不到的。

但是当把这些都弄明白了以后,直接讨论道德思想,应该会很有趣。很明显,作者就是在做这件事。很遗憾,我就跟不上思路了。

简单记录一下本书:

万历皇帝希望有一番作为,终于熬到张居正去世,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张居正那样同官僚集团对抗的能力。于是他选择消极应对。他讨厌的早朝等形式,看似繁琐无聊,实际上是对君主地位的形式上的尊崇。既然万历皇帝在实际的权威上受制于文官集团,那么就在形式上给足面子。

申时行接替张居正,他需要平衡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的矛盾,(我猜还有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矛盾,本书没提),作为一个求稳的首辅,他没有自己太明显的主张,而是在人事任命上微妙的打太极。最后的失败仿佛在说,既然矛盾无法调和,不如像张居正那样创造新的矛盾。当然,他的失意最后也很少被人提起。他写文章替自己辩解。我想,对于政治家来说,最差的结局是被人遗忘吧。

海瑞的道德观既不容于文官集团,也不容于万历皇帝。他希望执行洪武年间的制度,以一种静止的观点看社会的变化。他的司法观念,虽然现在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当时收到当时的治理成本限制,还是很先进的。至于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对“孝”的特殊理解,也造成对妻子的伤害。

戚继光懂得官场的规则,严格训练南兵,但是懂得自己按规矩享受其职位应有的待遇——不像海瑞一样克制。同时,他知道该讨好张居正,于私,这是人之常情。于公,这个男人能让他壮大自己的军队。他的失意,是大明王朝的问题。

李贽敢于打破旧的思想束缚,却无法创建一个新的思想。他是一个落寞的地主阶级,生活仰仗其他地主阶级。他厌烦理学的僵化,骨子里却依然是儒家思想。这样看来,确实是一个矛盾的人。质疑旧观点,所以被官方反对。提不出新的观点,所以支持者不多。

作者希望讨论中国用道德取代法律所带来的一些列问题。总体来说,阅读体验是不过瘾——论证太少了,当然这是我的问题。也许,以后会重读这本书,应该是对明代有更深的了解的时候吧。(汤姆猫杨某)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3)

读完黄仁宇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笔下的海瑞。海瑞是明朝一位清官,最著名的事迹便要属他向嘉靖皇帝上奏的《治安疏》,然而他却并没有像一个寻常的的清官一样受人赞扬。赞扬者说他清廉正直,为百姓说话。批评者说他古怪、冷僻而执拗。海瑞的政治生涯,终归到底是失败的,因为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不如说,他的理想本身在当时就是不可能实现的。

一个君子何以有志于当官?海瑞说是出于恻隐和义愤。他同情饥寒困苦的流民,也为别人被欺压而感到不平。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是为了取得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而不是借官职谋私利。如此看来,他的确是官员中的典范。

海瑞这种精神的本质也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然而海瑞所不知道的是,当朝文官们的行事标准就是在上层颁布一个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的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海瑞却不懂这种所谓阴阳之道。他凭一己之力即想改变整个社会制度的想法,不免有些草率。

不仅如此,海瑞的个人道德之长,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更不能代替周密的考察和详细的法律。

海瑞对国家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也确是一个公正而廉洁的官员,他想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国家更强大,但因为对当时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加上他的操之过急,而干不成实事。他既没有对情形做过周密考察,又没有宣布法律的准则,也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去调查案情。仅仅有他自己奋力践行维护的伦理道德,是远远不够的。明朝是以农民为基础的农业社会,缺乏有效的商业法律和货币制度,经济制度也较为僵硬。想要改变这些,明朝现有的政府机构是没有能力办到的,要在当朝力挽狂澜,就要依靠有力的技术与组织。而海瑞偏偏没有意识到这点。海瑞以为只要自己以身作则,实行新制度就能改变现状。

关于海瑞,还有一件小事:海瑞简朴的屋舍里,挂着的立轴上是“忠孝”二字。这是海瑞毕生的信仰。但只能说海瑞空有信念。海瑞的失败,在于他不能洞明世事。他一心崇尚着洪武皇帝的制度,却不知制度早已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他用自己的是非标准衡量着一切,却不知道这标准早已失效。最终,海瑞也对官场,对政治死了心,在贫寒困苦中离世了,想必他的心里,也是充满了苦涩与不甘的吧。(张正杨)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4)

在读这本《万历十五年》之前,我对黄老独到的“大历史观”也略有了解。所以,当我刚开始阅读前几章时,甚至还有些疑惑为什么黄老要采用这种类似于“纪传体”的架构,将重点放在一个个历史人物上,而不是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梳理大明王朝走向没落的前因后果。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才慢慢开始领悟作者的用意,一直当我读到全书末尾,读到“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我才终于明白:在黄老的大历史观下,个人的力量是无限渺小的;而当我们带着这样的观念去看待《万历十五年》中的其人其事之时,兢兢业业、上下求索就成了激烈却无谓的抗争,耽于享乐、偏安一隅则更像是认命般的投降与妥协。最终,几乎所有人都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的悲剧结局。这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壮与消极。

读罢全书,在感叹黄老治学之严谨的同时,令我印象更深刻的是萦绕在文字之中的浪漫气息,尤见于各个章节中的议论段落,给人带来了和传统的史学著作迥然不同的感受。正如有人对黄老的评价:最会写历史的作家。限于我目前的阅历和知识水平,对于书中的很多细节都只能囫囵吞枣。我想,如果十年后能重读此书,一定又会有许多不同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5)

我和很多人一样,初识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那部被高育良反复提及的史书。第一次读史书类书籍,说实话有点乏味,后半部分几乎是听完的,有点不求甚解了。

我对明朝皇帝的印象,只觉得明朝的皇帝都挺有特色的,其中木匠朱由校是印象最深的。现在又有了一个二十八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看书之前在综艺一本好书上看了张居正和万历皇帝的故事。纵使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可我却无法觉得他是一个不用功的皇帝。他十岁继位,在位了四十八年。张居正是他的老师,教导他同时也深深地约束着他。政治或者历史我不懂,单从人情,我总觉得万历的人生有些悲哀。所以,我总愿意把他的不上朝看成一种反抗。这种反抗和怨恨之意,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的处理方式上便能看出。而张居正又很难能用忠臣和奸臣来判断他,他不是一个清官,甚至敛财无数,把控朝政。但他辅佐万历的那十年却被称为万历新政,在政治上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张居正身后,申时行接其位,成了历史上著名了和事佬。印象最深的便是万历十五年,明朝官员间不和,申时行发挥和事佬能力,努尔哈赤得以不被围剿。明朝的覆灭便从那时开始。黄仁宇先生说,万历十五年不只是明朝走向覆灭的一年,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开始沦为殖民地的一年。历史的失败,给中国日后的发展留下了机缘。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海瑞深知这一点,可他却无法改变什么,他将清官做到极致,得到的却是整个时代的排挤。无论是戚继光还是李贽,他们都深知那个国家的症结所在,可是他们又毫无办法。尽力寻找一个中间地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整本书,总觉得自己看到的是历史的悲剧。

这本书我还会看第二遍的,会看纸质书的,到时候一定好好理解。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6)

我以为的历史从来只有气势如虹,不想还能以如此细腻的方式诉诸笔端。

《万历十五年》置于历史上一普通年份,择代表性人物,描其心路历程,绘彼时社会情境,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方面深刻揭露了明朝时期国家治理的缺憾不足,全书行文流畅优美,文采卓然。

本书通过描写皇帝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官员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的人生,管窥一隅,展现了当时朝政社会的方方面面。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这些富于社会影响力的人物,纵然贵为天子、能臣,又或是满腔抱负之道德标杆,在历史进程中都无法实现自己施政谋事的理想,亦无法运用权力及精神力量之长,补救一朝组织、制度及技术之短。

遇到社会集体中无法调和的矛盾,他们曾尝试发掘聪明才智,寻求破解之法,然而建朝初期即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日益凸显,非凭一人之力可以力挽。

01帝王与文官政治

明朝的帝国发展至万历十五年,重文轻武的风气业已形成,文官集团势力逐渐稳固,文官派系错综复杂,“这一帝国无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无改造社会的宏愿,它的宗旨只在于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维持长治久安”,本朝以抽象的道德为施政的根基,以促进文官集团上下通力合作为朝廷最大的任务。然而,皇帝与文官有意的不合作,逐渐使帝国陷于深渊。

少年登基的皇帝万历,在臣僚的教育之下长大,被迫纳入朝臣设置的规范之中,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可以说,“其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实际上所能控制的至为微薄。”即使首辅张居正被清算,大伴冯保被驱逐出京,万历皇帝所获的政府大权仍受到种种约束,文官集团的强大力量,强迫其处理政务时摒斥个人意志。在与朝臣旷日持久的博弈中,立储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看清真相的万历皇帝逐渐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最终放弃了励精图治的政治理想,采取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自此,虽有首辅申时行运用人事手腕,居中调和折衷解决问题,文官集团内部的平衡却难以维系,利益冲突时常爆发。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引诱的官僚腐败,使文官们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02百姓与财经法制

显然,海瑞在官员群体中属于前者,他注重法律且执法不阿,极端廉洁诚实,然而行事却颇受争议,甚至有“志大才疏”的批评——这集中体现在他试图一一裁定解决民间高利贷诉讼一事上。海瑞出于对农民群体的同情,一心想要办好手头的高利贷诉讼案件,鞠躬尽瘁处理各种琐碎事宜,却未能窥及本朝立法的本质精神,即“法制仅为一种行政工具,而非被统治者的保障”。

本朝缺乏有效的财政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财政上实行地方自给,致使上级机关无法统一管理,总揽收支;税率长期凝固;缺乏货币调节机制。以上种种使得政府缺乏资金,农民无法从政府借贷,民间借贷自然愈演愈烈。

实则,立法出发点自“治理百姓”开始,便无暇顾及社会民事的细枝末节,失去了统一的裁度标准,此类经济案件也就只好根据社会习惯加以调停解决,百姓的得失,往往决定于审判官的一念之间。因此,海瑞的个人努力无法撼动问题的根本,达到理想中的公正,反因多方利益的弹劾被迫退休,离开他为国尽忠的岗位。

03将帅与军备力量

前面我们所说的政治经济局势,指向了本朝国家治理的特点,即是一文人治国的农业国家。

武力的冲突与文人的中庸本就存在着截然相反的特性,“帝国的文官一贯以保持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弄到动用武力的地步,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征”。在军政方面,总督巡抚由文官担任(可指挥各级武官),军方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也统统由文官主持。在此种大背景下,武备废弛,军事制度设计粗陋,军事科学发展停滞,军事人才装备配给不足,军事组织不断衰退。

直到倭寇势力大涨,统治集团穷则思变,一代将领戚继光才得以发挥其光热。戚继光组建新军,根据倭寇的进攻特点设计了团队配合的战术,树立铁一般的纪律,通过刻苦训练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加以周密部署指挥,“胜利记录无出其右”,此支新军也因其独有的色彩,被誉为“戚家军”。

戚继光与他的这支个人部队功勋卓著,在当时长期抑止的军事领域过于突出,以致在文官的心目中演变为国家的威胁。加上,戚继光的成功离不开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于是,在文官集团清算张居正的浪潮中,他被参劾斥退。

英雄末路,晚景悲凉,戚继光的一生辉煌依然。在无法改变的时局背景下,戚继光发挥人事、政治才能,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求真务实,抓好一点一滴、一招一式、一战一局,聚沙成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可惜,这种成功也仅是局部且暂时的。

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万历十五年》的种种分析显示,明朝国家治理体系自洪武皇帝创立沿用至万历十五年,未能与新的社会态势相适应,以道德为指导的施政原则,无法弥补制度和技术上的缺漏。它太过陈旧,太过简单,太过僵化,致使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趋于凝固。

自然,在停滞的惯性面前,改弦更张就变得十分困难;在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亦显得十分渺小。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篇7)

此书分七章,每一章中都介绍一个人物,以每个人物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方面面,冷暖人生。

从这些朝廷中各种人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的太阳早已成夕阳,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而从统治阶级中,上至皇帝,下至芝麻小官,更是政治黑暗,歪风邪气盛行,一些忠义之臣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而万历十五年,恰恰为此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