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 2023.07.25

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通用。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有关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通用,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1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没有像传统史记那样详细地描述今年的编年事,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支撑明末历史。他更大的意图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解释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重要的是,这本书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叙述历时的新方式。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语调,一种角度,只提供一种画面。

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把匕首,撕开了意识形态主导的历史写作的铁幕。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法院**也逐一恢复了许多弊端的旧观念。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2

导读: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一)

对于明代,尤其是万历年间的历史来说,是极其枯燥的。主要原因是这个朝代,大部分时间处于黑暗时期,至于好皇帝,更是凤毛麟角。

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但聪明的历史学家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事实上,后来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今年的机会很大。

黄仁宇先生从技术的角度倡导历史观。关于这个,确实让我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因为这个对我来说实在是有些深奥,令我费解。而从书中内容来看,也是比较枯燥的,然而要深知,像这样的一类书,并不是说一昧地去看故事情节,这不是**,也不是故事书,而是纯粹的历史书籍,也有着教科书的意思。

既然这样,那就应以一名学***身份来挖掘它的精华,品味其意思所在。

这本书分为七章,每章介绍一个人,用每个人来反映这段历史;它是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的角度来写的。它反映了当时皇帝、第一助理、地方**、将军和哲学家的冷暖生活。

从朝廷的各路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太阳已经落山,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从军事上来说,戚继光——这个孤独的将领,带领戚家军平倭寇之后,并没有因此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明朝的重文轻武,导致戚继光在此后黯然死去,他的死也没有得到什么重视,而后军事掌控于庸才之手,军事力量也逐渐下滑,到了努尔哈赤起兵之时,明朝的军事力量早已成为不堪一击的“纸老虎”了。再加上朝中无人可用,自然而然的被满族的铁骑埋没。

而从统治阶级,从皇帝到小**,更是政治黑暗,邪风盛行,一些忠臣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像这样的朝廷难道还能长治久安?只能等着灭亡了。

而万历十五年,正是为这一点埋下了深远的伏笔!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愤慨之情,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一种对世界荒凉的悲叹!即使它是如此平凡,枯燥的文字,但我也忍不住,历史却使有它的魅力!对此我也嗟叹不已!

我也从中得到了启示:黄仁宇善于从小事做起,发现大问题;那么我就不应该在生活中处处注意,从小事做起,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和思考。而我自己也正是缺乏这一点啊!

《万历十五年》使我受益匪浅啊!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二)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没有像传统史记那样详细地描述今年的编年事,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支撑明末历史。他更大的意图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解释中华文明的历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由欲望驱动的,许多欲望的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源泉。人类开始在树上生活,想着更好的生活在地上,他们来到了地上。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

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 这些反对和支持冲突融合的观点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们经常挨饿。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类的需求仍然处于最低水平——生理需求。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三)

这本书集中描写了几个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大副、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戚继光将军、哲学家李贽。万历皇帝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

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因为君主的懒惰而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法院**也逐一恢复了许多弊端的旧观念。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朝熹宗为了激励部下,才缅怀昔日功臣张居正,恢复了官职。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3

时代的限制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本好书, 我相信读过的人以后都一定会再回来读这本书的。 这是我现在唯一完全认真读完的与法学专业相关的书籍, 在最开始的是时候其实也以为自己可能会坚持不下来中途就不想看了或者说是草草看过就结束了。但里面写的人物和事件让人捡起,不想放下。

黄仁宇前辈的写作手法和文字运用的功底着实让人佩服。 他的大历史观的写作角度, 以他独特的见解给我们展现了 16世纪中国看似平凡的 “万历十五年” , 着实写的不平凡, 让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在他的笔下看到中国古代的历史特色。

我看到万历皇帝按着封建伦理道德的要求,像祖先一样生活。 其实在万历年轻的时候也不是那么的顺应规矩的安排和礼教的束缚,他也想向他的祖父一样带着士兵驰骋疆场, 但是文官们各种衷心耿耿的建议以及传统的规矩实在使的他不敢这么做! 他为了封自己最爱的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和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周旋十多年。

虽然他是皇帝,但他输给了封建礼教。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必须得到遵守和落实。 在他的那个时代本来以法律形式存在的王命, 按照现在的形式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比法律地位更高了, 但是在那个年代以法律形式存在的王命, 是不得不受制于封建的礼教和儒家的道德。虽然道德在封建社会中对社会的调节和社会秩序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道德取代法律、超越法律,既是万历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张居正在高中历史的时候学到他的一条鞭法就觉得他是一位有思想和魄力的人, 在这本书中也体现了他的魄力的非同一般。特别是与申时航相比,虽然申时航的中庸政策对缓解各种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个人觉得,他的做法应该更加大胆,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根源。对于张居正的灰色收入,我认为不能过分批评,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对于这样一个雄心勃勃的人来说,与人交往的各种手段和方式也必须学会。

海瑞, 中学时代的历史课第一次对他有所了解, 他的极端清廉和正直的形象让人映像深刻。在这本书中的几个人中,我是比较喜欢他的, 因为他虽迂腐但是正直清廉,即使自己吃不饱饭也的守着那份坚持。这种精神在那个时代是罕见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是罕见。

但从那时起,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的监管意识。他非常重视法律的作用,遵守法律的精神。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他都会情不自禁地用道德的角度来破案,但这正是那个时代给他的限制。

王芝 ***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4

黄仁宇先生的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全书仅仅细写了万历十五年——1587年这一年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杂事,却上升到了整个中华历史的思考高度,与中华文明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读来更是令人眼界开阔,受益匪浅。

与教科书中只有几个四字短语就可以概括的僵硬的历史人物不同,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每一个人物。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好坏,每个人物都有血肉之躯,人性是复杂的。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万历皇帝的危险性只是由张居正的教育失败造成的。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形象变得完整。张居正的腐败只是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在整个政治体系中的是望和无奈。繁复的礼节以及所谓道德束缚的陈词滥调使他疲惫不堪,甚至让他由此陷入与整个官僚集团长期的无声对抗之中,以消极怠工、不理朝政来表示自己对这种长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

他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庸皇帝,恰恰相反,他太聪明了,看不透这个社会的丑陋和悲哀。

年少时的他也曾是一个励精图治,胸怀抱负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长无味的礼节教条,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越来越强烈,试图冲破封建主义的桎梏。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离经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实际的行动向陈旧的道德礼教发出了质疑与**,更让读书的我们领悟到仅凭道德所堆砌和约束的社会就像是无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击——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

然而,这种神奇的制度不仅存在于明代,而且还存在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张居正也试图改变这一看似固化的制度,但却根深蒂固。在官场上,每个人都自称时又道德的绅士,同时又以近乎严苛的道德约束他人。

首府张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对待下属严苛,但是自己却不知检点,奢靡至极,使得**上下怨声载道。无奈当时张居正权倾朝野,无人胆敢抵抗,可是当他一死,各种丑闻告状便纷涌而出,张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荣华富贵,死后却背负了一世骂名。纵观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人,他们都是可敬的朝臣,但他们都有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别人无法理解。

这无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从书中的人物来看,每个人都可以称为失败的封建道德社会的产物。“存在即是合理的。”的确,我们应该肯定这种制度曾经给中国带来的种种荣光,但是静下来深思,它给予我们更多的是对政治的警示。

有了前车之鉴,当今社会需要法治便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当然,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不可一并丢弃,不过,人们也开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没有法律给予支撑,便像没有双脚的人一般无法立足,最终只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在漫漫黄沙之中。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5

申艳苹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一幅幅鲜活的面容就映照在你的脑海中:怠政而又优柔寡断的万历皇帝,淡然平和而又无能的申时行,挽狂澜澜之既倒而又稍显贪财与好色的张居正,古怪而生性耿直的模范官僚海瑞……。你还以为这是一部**吧,其实这是一部学术蓍作,是黄仁宇先生花费七年时间所写的《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采用了记传体的铺叙方式使历史研究大众化,初看似乎和《史记》等纪传体史书似曾相识,其实不然,就书中所叙而言,它是一本记录失败的书。其所叙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生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使简介中提到的人物,如太监冯豹、高拱,都没有好的效果。

它要从封建**制度的角度来寻求近代中国衰败的根由,在这一点上,和《史记》等纪传体史书是截然不同的。至于书中人物的评价,作者更多是从历史角度去观察,而不是过多的从道德角度去描述,例如海瑞,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个清正刚直**,可是当我读完他的传记之后,只觉得他的可敬与伟大,但绝不可亲、可爱,甚至有时还觉得他有些令厌恶。

有人说《万历十五年》颠覆了历史的写作方式,诚哉斯言。在黄先生的笔下,万历皇帝的处境是多么令人同情,他没有权力选定的自己的皇后,他没有权力选定自己继承人,他没有权力亲自带兵出征。面对群臣,他只能听着万岁圣明的****;面对后宫三千美人,他只能选择一个十几岁的郑妃;面对未来历史学家的批评,他只能无语。

如果一个皇帝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做事,那么一个思想家是否就可以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呢?李贽的个人生活经历可以解释这一切。1587年李贽按照儒家的伦理原则完成了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次年,他就剃发为僧以寻求个性的自由发展,这时候他成了全国文人的良心,可是他临死的时候却说“罪人著书甚多,于圣教有益无损”,可见他既没有的道德的自恃,也没有伊拉斯谟的自信,这是其所处时代的悲哀。

从人的角度去复活历史,从制度的演变来观察历史,从事件的来龙去脉来展现历史,黄先生发人深醒的议论完成了一个历史学家所能做的一切。

如果,我们单纯从学者寻求学问的角度来阅读,《万历十五年》当然是一部好书,可是当我们了解黄仁宇先生身世经历后,我们还会明白这本书也蕴含着他对中国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他的爱国激情。黄先生生于1918年,湖南长沙人,1936年年进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战爆发后,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军校参军。其后,赴美攻读历史。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对明代史进行了研究,以找出近代中国衰落的制度原因。显然,只有当我们读到这本书,我们才能意识到隐藏在那些平静话语背后的心。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读完《万历十五年》这最后一段话,心情颇有点沉重也颇觉解颐。黄先生以历史人物的生死体验解读民族衰落的悲剧,为读者提供了另一个观察历史的视角。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6

《万历十五年》虽然以此为题,但实际上万历十五年不过是个引子,黄仁宇只是借在这一年发生的一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展开文章,把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作者以万历皇帝的头衔开始。读完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特殊意图。万历皇帝是一个职业称呼,作者也是直抒胸臆,从种类繁杂的礼仪仪式来阐述做为一个皇帝的角色定位,并且是一个作为万历年间的皇帝的角色定位。一切是那么的繁杂,一切又是那么的循规蹈矩,读来就让我这个崇尚自由主义且特立独行的人感到窒息。

而处在集权体制里,这种看似繁杂的礼仪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当时的帝国,“以文人管理为数至千万、万万的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所以,统治阶层就抓住了礼仪的特征和要点,“要求大小**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

俗语概括,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现代的中国社会也逃脱不了这个轨迹,所以此观念犹可用于当今之社会。

此外,皇帝集权象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人事。任命一个重要的管理法院,即人事权,绝不允许他人投票。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这一关键权力长期由第一助理张居正掌握。

这也为其后来被清算埋下伏笔。**廷臣和地方大员的仕途既然都由人臣来决定,难免结党营私之事的出现。又由于中国幅员辽阔的政治版图决定了利益群体的多元化,祸国殃民的党争也就在所难免了。

廷臣的相互倾轧,怀揣美好愿望而充当枪手的地方大员相互攻讦,就想一窝窝白蚁一样,蛀食着明王朝的百年基业。

整个方式可以称为“去皮见骨”。攻击者常常从一些小事开始,诸如一句经书的解释,一种谐音的讽刺,一张不署名传单的内容,一个考题的不当等等,有时也可以在奏章上提出一个冤案,参劾一个不知名小官的家庭琐事,或者以论水利和研究马尾巴发难引出本题。利用这些小事可以促使公众注意,引起文官参加,假以时日,使小事积累而成大事,细微末节的局部问题转化而成为整个道德问题。

在程序上讲,发展中的步伐则须前后衔接,第一步没有收到效果之前绝不轻率采取第二步。而且出场交锋的人物起先总是无名小卒,直到时机成熟才有大将出马。

古今历史上,兴衰规律不变。沿着历史的轨迹,我们希望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错误。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意识到,忽视制度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或将社会发展归结于制度变迁,是有失偏颇的。制度的功能毋庸置疑,但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因为制度的创造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从思想到制度的转变需要一个漫长或短暂的过程。

要想把制度建设牢固,而不是流沙上,一方面需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必须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作为有力支撑。黄老先生认为四百多年前中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弱是由制度僵化引起的技术落后,我赞同这种观点,但同时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先天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我们对外部事务接纳程度降低、排斥感增强,由此构造出十分牢固的中国哲学体系,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制度自然也很稳定,以至于几百年后制度的大厦才被推倒重建。

细细数数,过去了已有四百年之久。社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此产生的社会浮躁心态也广受诟病。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快速崛起的中国没有涌现出一批思想家、哲学家是值得我们警醒的,甚至于哲学这门学科也在走向没落边缘。在关注经济发展、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同时,更要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我们的思想界保持活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翼齐飞、哲学发展与制度变革之间的良性互动。

《万历十五年》一书所展现的大明朝就是这样一座悬于道德高空的空中楼阁,始终未能与现实接轨。不同于西方中古时代思想受制于神学,其幸运在于思想霸权并未与世俗权力统一,因此当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寻求个性解放时,能够得到王权的支持。而中国却早已将道德作为行政根本,要打破禁锢何其之难。

如果我们慷慨地承认人们的私欲,并从根本上具有权利监督和制约的意识,就不可能产生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时至今日,当这一机制仍无法有效监督权力,完全摆脱传统道德在精神上的束缚时,其后果时显而易见的。今日一味宣扬所谓“爱国主义”等口号,而非倡导个人理性思考,不啻于为民众塑造一高高在上的思想圣典,借以搪塞敷衍对个人权利的追求,亦可说与传统政治一脉相承。

我们的国家本质上仍是着眼于政治稳定——稳定固然是需要的,但是为了维稳,最好也是最糟的方法就是禁锢,这与两千五百年前的子产不毁乡校相比,岂非不进反退了?稳定的另一个进步是停滞甚至相对倒退。李贽代表的明代思想界的萧条,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并不一定陌生。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选题:道德与法制的博弈

课时班级

姓名学号

道德与法制的博弈

《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看似无关紧要的一年,却在其前前后后发生了许多琐细小事,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般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影响历史转动的车轮。万历十五年是276年明朝历史上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具争议的一个节点。

纵观全书,呈现出的道德与法制的激烈碰撞,正应了黄仁宇先生于自序中所写到的“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明朝一切问题的症结”。

在封建社会,皇权是维持一个庞大帝国运转的最高权力。然而,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官僚们,却希望皇帝能以德治天下,这符合传统道德规范。于是,皇帝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处处受制于百官受制于传统道德制度。另一方面,一个庞大帝国的运行必然需要各种制度的维护和支持,其中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规范和支序的根本保证。

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调节社会关系的统治工具。然而,法律制度除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外,与道德规范一样,深受传统民族伦理道德的影响,表现出法律制度与道德的交融与博弈。

然而明朝之于前朝所不同的在于,呈现出了以传统道德代替法制的特点,论其症结即是文官集团在该朝代拥有天下独大的绝对力量。封建社会是礼法社会和违法社会,公务员群体无疑成为这种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表面上宣扬仁义,实际上却抛弃了这种软约束,继续扩大个人欲望。

于是到后来他们便可以直书皇帝酒色财气,可以使得皇帝怠政;可以清算已故首辅,扳倒在朝首辅;可以压制清官道德提倡和武将军事改革;连思想家在这种无坚不摧的集团面前也只有最后选择自杀。不同的利益整体在传统道德的掩饰下争权夺利,导致文官集团的涣散,从而使得法制的缺失与崩溃,整个帝国制度的腐朽与衰败。

那么,明朝重德轻法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一是文官集团的选拔制度充斥着道德因子。明代,重文化轻军事的思想盛行于世界。在制度的确立和偏向上,公务员优于军人已成为一种绝对的趋势。而对于这些文官来说,他们在饱读四书五经通晓伦理道德后,通过科举制度成为**,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制度下,以祖宗留传的仁义道德相标榜,以发挥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为国家服务。

因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非常传统和僵化,带有封建的束缚。他们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影响来束缚王朝和人民的。

二是“新儒学”的发展加强了道德对人的束缚。在明朝,以王阳明为代表,被称为“新儒学”的心学盛行。心里学的核心是认为普遍的道德原则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人们可以通过清除心中的物质欲望等盲点,使自己天生的良知重现。

这种思想的传播,使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道德,必须遵守道德。统治者还将这些传统儒学的道德伦理上升为天理,从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道德律。在民间与官府的大肆宣传下,这些道德律令成为了约束百姓思想和行为的良好工具,借助一定的惩罚措施,百姓在当时都成为了一个个循规蹈矩的“道德机器人”,使得道德对人的束缚更加容易。

三是政治制度的僵化和漏洞暴露无遗。明朝帝国的体制有许多漏洞。无论是建立还是是践,都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更加注重人治和非法治。这些充满漏洞的制度往往给公务员以可乘之机,权力和地位的**腐蚀了他们的大脑,使公务员的私欲不断膨胀,往往按照个人意志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充实自己的私囊,贿赂党。

此时的制度在这个朝代往往许多时候都如同虚设,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扭曲僵硬道德风气的盛行。在书中与欧洲各国进行的比较,反映出明朝时期“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的低能。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国家中,道德成为约束人民、行使权力的理由。

**制定法律没有明确的标准。法律只是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也就是地主阶级镇压农民的工具。当这个工具严厉与否都不好使了,统治者只好搬出伦理道德约束进而控制被统治阶级。在封建社会,道德至上。它不仅可以指导行政管理,而且可以取代行政管理。

道德因过度僵化而束缚人性,法律制度则因道德权利和自身漏洞而失去原有的效率和实用性。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道德必须依靠法律的保护,法律是道德的强制和延伸。没有强制性约束的道德外衣,必然产生权力博弈,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管理的松懈。

那么,道德与法制的关系在现代制度中应该如何运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重视二者在合理范围内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由传统道德衍生出来的有教无类、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和考核机制一直流传于世。科举选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有道德的人能够进入官僚主义,倡导了现代社会仍然适用的诚信观念。

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实现法治,实现国家的和平与安全。

二是应削弱其冲突和矛盾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当一方力量太大时,社会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万历十五年中的道德僵化束缚政治制度运行效率的例子,和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绑架”的行为,均是道德势力过强对于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例子。

然而,坚持没有特殊原因的行政机制,如道德义务的修改、追求制度的表面形式、采取非道德手段谋取利益等,都是制度偏执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例子。这些现象不仅会导致社会行政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让人们产生思想误区,通过集体效应而扩大其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正确的把握道德与制度的关系,在遵循正确有效的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发扬传统优秀道德的精神。

不要偏袒或削弱任何一方,用正确的价值观对待他们。

历史这面镜子往往不是一片完整的,而是由无数零星的碎片所组成。每一枚碎片,无论大小,都能反射出一片清辉;每一段时期,无论其平凡与重要,都能折射出整段历史。《万历十五年》这部历史著作正是以一枚碎片入手,一种全新的眼光去解读历史,不但给予我们一种明朝覆亡的全新解释,更赋予了我们一种大历史的研究方法,并给我们重大的历史启示:

道德不能代替法制。这警醒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实质法治,建立理性的法律制度和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同时不能忽略道德的重要作用,于物欲横流的世事之中保持对道德的崇高追求,真正地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制和道德完美融合,造福于民。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8

本书中提到了历史的惯性。在我看来,它可以用来解释万历年间的各种事情。从明朝建立到万历年间,它已《四书》中的道德为最高思想,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是太祖确立的以道德为最高指导的思想绑架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王朝的发展方向是皇帝或某些**无法改变的。万历皇帝的“罢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万历皇帝因为立储问题与群臣闹矛盾,消极怠工长达三十年。而帝国统治机器依然正常运转,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公务员群体既有制度保障,又有思想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以德取法将导致中国政治上的一系列弊端。法治,让法律与时俱进,不要让这段历史只成为遗憾。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9

法治应当成为一种公众信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的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这个“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的寻常年份,被黄仁宇先生以敏锐、独到的视角挖掘出来,抽丝剥茧,因小见大,在细枝末节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大帝国的缩影。

《万历十五年》采用的是“聚焦”的写法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的这个寒春发生了大量,看似平凡,却为大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全书选取了6个人,6个主要故事,犹如历史的长镜头,**一个深刻而尖锐的问题:

唐宋兴盛之后,中国是如何逐渐失去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机会的。是什么样的体制和力量在从中作祟?什么样的传统惯性和现代科学的缺乏,使我们的帝国失去了革命的机会。

《万历十五年》是六个社会精英人物的命运和缩影:苦闷的万历皇帝、有才的张居正、老成的申时行、古怪的海瑞、孤独的戚继光、矛盾的李贽。他们在理想与现实、道德与法律、自由与制度、公德与私欲的冲突中挣扎与逃避。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没有人能够取得成功。

万历皇帝是一个不愿被文官集团操控的帝王,皇帝象征一种制度,名义上他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代表着至高无尚的皇权,实际上处处被文官掣肘,受礼仪规矩束缚,受道德约束,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张居正是一位企图改革以求国富民强的强权主义者,他代表着新兴的以经济制度为主的技术性改革,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他坚持推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 的边防新政和“一条鞭法”等赋役改革,试图通过改革来巩固国家的发展。

申时行是一位走中庸之路的和事老,他代表了原有的礼仪与制度的一元道德政治体制,他处处运用阴阳两种人际关系来调和冲突,构建他的“和谐社会”,富有积蓄,却不近悬崖,不树异帜。

海瑞是一个试图以个人领导社会道德重返淳朴的理想主义者,他代表了道德和法治法律的难以调和,海瑞尊重崇敬法律,并且刚正不阿的执行法律,但是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始终又放不下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

戚继光是一位才华横溢用体制实现自己抱负的一位武将,他代表了传统制度外的一种创新,作为一位锐意进取、对军事制度进行改革的创新者,他创立的新兴军事模式在原有制度下终究还只是美丽的昙花一现,最终他也逃脱不了有志难伸的坎坷命运。

李贽是一位矛盾的思想家,代表着多元思想对传统的无力冲击。他试图摒弃传统的束缚,追求思想自由,但思想自由却无法摆脱政治的束缚。

这六个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共同揭示了《万历十五年》的主旨: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年只是明朝成立以来矛盾冲突的爆发点,而王朝的根本矛盾早已埋藏。正如其序中所言“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至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因为这一症结的存在,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都是悲剧。

在中国社会的两千年里,道德取代了法律,以德治天下。在这种模式下,道德是消除理性的工具,理想成为一种多余。大多数民众甚至是统治者本身的个人理想、呼声、要求、意愿等主体感受不仅不能得到回应,甚至被有计划的清除。“外儒内法”是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的治国方略,然而封建社会的法治不是体现为法律条文的完善合理,而是体现为刑法的严苛残酷。

儒家思想更适合于统治阶级,“孝亲忠君”的道德规范树立了牢固的等级观念和伦理规范,它更容易使百姓安生乐业,于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就渗透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这一思想与伦理道德一起构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内核,因此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受道道德的深刻影响。

我想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道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人类行为共同规范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这种规范。但是将一成不变的道德准则作为万能的手段来调控社会的一切问题,则是异想天开的。道德不同于法律。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执行的,而传统是道德的维护。

因而法律的出现,弥补了道德的缺陷,从而“使人类的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

我们应当明白,对于一个政治体系而言,政治制度化是至关重要的,是政治发展、政治稳定的必要。理性经营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石,社会理想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在一个向上的社会,制度化、理性和道德都是必要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当今中国正处于法治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关键时期,现代化社会必须更加重视法治化的建设,正如古希腊的一句谚语所示:“要过好的生活就必须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城邦”,在这个伟大的城邦内,正义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法治成为一种公众信仰,这里所说的信仰并不是一种言词上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的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

我们应当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法律,建设公平、公正、平等的法治社会,辅之以德治,这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所在,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努力方向,才是坚持华夏民族光荣与梦想的途径。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篇10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朱翊钧执政的前十年,内阁第一助理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的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发展,国力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神宗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然而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万历之治”,失败的原因不仅在于那时文官集团内的矛盾,而且神宗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此,本书以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制度,试图从制度的角度来解释明代的衰落。这种下降不仅是悲哀的,而且是自己造成的。公元1573年,年仅9岁的朱翊钧被提拔为皇帝。从此,他开始向皇帝学习。上有太后,前有张居正,一切的国家大事都无需他自己来操心。

他所作的只有一点:好好学习,做个好皇帝。朝廷生活带来的早熟、有序的成长环境,使他成为制度的执行者和代表,没有了自己的皇帝实权。甚至后来,挑选妃嫔和建立王子都受到公务员的限制。

从他自身来说,一个王朝的衰败在于缺乏勇气的皇帝,一开始万历自己有励精图治的雄心,但他始终局限于以儒家礼教为主的法理基础,并且这种礼教法理不仅从过去流传下来,也是文官用于束缚万历皇帝的主要工具,他们只是想要一位符合他们思想准则的皇帝来代言,来作为帝国统治下的工具而已,只要他的言行不符合文官心中所望的形象,就会被奏疏所“参”,虽然以温和的口吻,但本质上是仗着祖宗之法和道德根本来胁迫他改变,否则就是愧对祖宗的基业,有损于皇帝的威信。渐渐地万历看透了这一切,自己虽然贵为天子,但却生来却没了自由,从小活在张居正和太后的背影之下,甚至母子情义都被君臣之道限制。万历十三年,张居正死了,死后不到半年,就被判为马屁精,结伙谋取私利,意图篡位腐败。后来,张家被复制,他的亲属被流放。

暂且不论权术之争和张居正的改革作为,张居正的去世,使万历失去了重要的辅助,更糟糕的是之前与张居正对立的大臣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张居正,万历终受不住**压力而痛苦万分地清算了自己的老师,从中他也明白了朝堂之上的阴暗。之后在立储一事上,他不仅愧对郑贵妃,也发现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只是文官集团控制下的一点权利,只要他的决策危及文官利益,便会被各种奏章压得喘不过气。一大堆的文官诤臣套用“四书”的一套道德标准约束万历的宏图之治,相比之下,势单力薄的万历感到无助和无奈,于是他把自己对治国的热情和愿望压住,甚至是不得已的磨灭了,以消极的方式和文官集团对抗,出现了“三十年不上朝,西苑修斋炼道,后院宦官陪乐”的故事,其中更多的是万历对于文官的恐惧使他意志消沉,无为而终。

万历十五年,看似是平淡的一年,但却是“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以德代法在明代达到了极致,这也是问题的根源。我国古代以儒家文化作为道德基础而道德作为行事准则的标尺,是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的一个现象,成因在于过去民众认知水平低下,难以接受繁琐的法律观念,只能用从前传承下来的道德作为规则的象征,而建立在道德上的法律只是一个说明书般的补充品,大部分时候都没有公信力或者权威。在潜意识中看来,提倡道德是先进的,是一件好事,但是明代的这种提倡目的不纯粹是为了作民众的“法律”,其使帝国的司法地位低于政治,追求**的统治保持一元化,保持文官集团思想行动趋于一致,从而达到政治上的帝国稳定。

而道德上的提倡简洁俭朴,被歪曲于行政上问题的简化以适应**的低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下属的关心和支持也会因为条款和资金问题的限制而丧失。对于皇帝自己来说,所处的时代是“重文轻武”的,自己没有军事上的力量来支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没有军事上的强制制约文官的能力,更何况,作为从小就是文官培养起来的“代言人”皇帝,骨子里或许丧失了对文官、对当朝制度的反抗和改变的意识。

对于制度,或许说是礼制,这样一种从前传下来的东西,能够造就了盛世,而明代的错误在于过于将其理解为“礼”而非“制”,皇帝自身是建立在“礼”上的,他运用这样一种工具使自己取得民众的威望,提高自己的形象,而这样一种工具,却并没有为万历取得真正的威望和权利,却是被文官用来约束万历的工具,相比之下,文官集团自身却真正权力倾朝,在这样的环境下,“制”也被道德化、抽象化,没有形成成体系的法律系统来制约皇帝下属的各**和百姓。明朝的衰败,不仅仅是制度问题,还有文官集团内部的权术之争,使得国家的高层力量不能凝聚对外反而困于朝政,而皇帝自己也没有明智而具体的改革措施,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

作为一个值得分析的人物,海瑞的一生也体现了他个人思想与时代的碰撞。海瑞是明朝的清朝**,但他既受人尊敬又被人遗弃。赞扬者说他清廉正直,为百姓说话。

批评者说他古怪、冷僻而执拗。海瑞是制度下可敬而可怜的产物,他是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公众而牺牲自我,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极为微薄。他是个有道德洁癖的理想主义者,在为人处世上不知变通,以至于大部分文官都将他视为麻烦。

他真的想成为一个圣人,一个只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每个人的圣人。然而,这样一个圣人只能被崇拜,没有人能效仿他的榜样。

海瑞对离职原因的回答是:无非是同情和愤慨。他为饥寒疾苦而引起同情,也为别人的损害欺压而产生不平。

在他心目中,出仕做官仅仅是取得了为国家尽忠、为百姓办事的机会,别无其他。相比朝上玩弄权术、勾心斗角的文官,他的确是**中的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典范。这种精神的本质和创建本朝的洪武皇帝的治国思想完全一致,或许是他所在的时代太晚,也或许是治国的根本大计,是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并非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所规定的作为准则。

海瑞不懂当朝文官们微妙的行事标准,当朝所谓道德和行事原则,是分为阴阳两面的。在封建时代,剥削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维持文官集团经济收入的基础,海瑞干预土地所有权,在道德和伦理上是正确的,但是只以他的个人力量,凭借他无畏的诤谏所得来的名声,而要使整个社会机器停止运转,也就难免“志大才疏”的评语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