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3年二十大学习

发布时间: 2023.04.08

2023年二十大学习4篇。

大家都做好了写自己范文的准备了吗?工作中我们时常会进行文档的拟写,借鉴范文会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范文能够让我们更快的完成任务,请你阅读工作总结之家辑为你编辑整理的《2023年二十大学习》,为避免遗忘,还请您收藏本页网址!

2023年二十大学习 篇1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既很受鼓舞,更深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有自己的明确内涵和要求,为广大政协委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要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入调查研究,踊跃建言献策,积极贡献才智。人民政协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从现在开始,我应该做到。

第一是懂政协。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性质、地位作用,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也要熟悉和掌握政协工作的特点方法,做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行家里手。

第二是爱政协。人民政协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懂政协才能爱政协,爱政协才能当好政协人。来到政协工作,就必须要爱这个单位,尊重每一名领导,团结每一名同事,热爱政协工作,维护政协形象,与政协荣辱与共。

第三是会协商。爱政协才能干好政协事。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更需要我们每一名干部都要学习掌握民主协商的方式方法,要把培养协商精神作为涵养政协气质的重要内涵之一。我们都知道“有事好商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最生动的表现形式。在将来的工作中,将认真听取各个方面意见,综合各方不同意见,最大程度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既善于同机关内部同事之间开展协商,又善于与委员、与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开展协商,在协商中增进共识,在协商中强化监督,在协商中化解分歧,在协商中凝聚力量。

第四是写政协。一勤天下无难事。作为新时代政协机关干部,养成严肃、严格、严谨的工作习惯,不让工作因自己而贻误,不让机关形象因自己而受损。坚持树立“文经我手无差池、事交我办有结果”的工作理念,积极践行“敢担当、求实效”的工作要求,增强思考能力,加强研究能力,提升专业能力,切实做到善于想事、用心干事、能够成事,全力完成组织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

2023年二十大学习 篇2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市投促中心青年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深悟透“六个坚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领会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带领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自觉融入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历史洪流;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2023年二十大学习 篇3

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最大的国情,是“国之大者”。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深刻昭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要准确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内涵,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必须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为人民谋幸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实际工作中,要腾出更多精力到一线、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公道正派作风。要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事端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习惯于在“聚光灯”下工作生活,以良好的工作状态、扎实的工作成效接受检验。思想认识是铸魂,是内在的力量;作风建设是塑形,是外在的形象,是能够直观看到、真切感受的。要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千秋伟业,百年序章;继往开来,再展风华。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砥砺前行,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接续谱写新的百年华章。

2023年二十大学习 篇4

非凡十年成就辉煌,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要求,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非凡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集中概括。如何将抓党建工作与推进法院业务有机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迫切的任务,也是新时代党建的必然选择。我们将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会议精神转化为生动火热的具体实践,赓续红色血脉,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党建根基。

一要促进机关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紧密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关党建工作任务很多,核心是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促进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新形势下法院党建工作只有紧紧围绕并服从服务于法院的中心工作,很好地与审判执行工作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在工作理念上,要坚持把业务工作的重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把业务工作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发力点,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到围绕审判中心工作、融入具体业务工作、服务保障重点工作中去谋划,坚持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一同考核。要坚持审判执行工作部署到哪里,基层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渗透到哪里、服务到哪里,做到同轨并向,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充分彰显基层党建工作的作用力。

二要坚持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履行“一岗双责”职能紧密结合。要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严格落实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使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建立党支部成员挂钩党小组的联系制度,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要强化典型引领,认真组织开展向“双模”“双先”的学习活动,充分挖掘和宣传身边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三要坚持党建工作创新与注重实效相结合。解决党建工作中的新问题,推动党建工作上水平,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水平、推动发展。创新工作方法,是开展活动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法院建设。要改革创新组织模式,科学设置党支部,用丰富的司法活动创新组织生活,确保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执法办案和司法为民的各项工作中,真正做到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要创新党建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广大干警喜闻乐见、方便快捷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加符合广大干警的思想实际。

gz85.COM更多工作总结范文编辑推荐

[精]2023二十大感悟模板


感言就是每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获得感受将其表达出来的内容,在学习工作及生活中,总有要写感言的时候,一篇优秀的感言是怎么样的呢?或许"2023二十大感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

2023二十大感悟 篇1

XX年12月27日我和同城的大学同学一起驱车去首府---参加大学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记得1994年的9月,我去教育局取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时的教育局还在西街的一个旧院子里,一排排旧平房,我进入了第一个屋子里有几位老师正在谈论我,夸奖我考了一个好分数,而且数学120分。我与几位老师打了招呼后高高兴兴回家,回想到我一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遗憾的是我不喜欢这个专业。但之后我还是沉浸在上大学的喜悦中。十几天后我和好友搭乘顺车去了火车站,夜深12点我俩在售票室等待火车的到来。

在这几个小时里我俩结识了一位美丽大方的张姐,她陪我们一起聊天,并把我们送上了车,告诫我们好好学习,当时我特别感动,去了大学还给这位好心的大姐姐去了一封信,元旦还给这位姐姐寄了贺年片,从那时起我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我最渴望上学的时候帮助了我,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记得爷爷那隽秀的字体一封封语重心长的长信,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特别是当我去到一个陌生城市上学,爷爷一次次的为我带路,当我停在校门口,望着爷爷远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我和我的祖父争气。入学后我还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且我的外语又是俄语,由于我中学所在地是边远地区,我学俄语又没有科班出身老师教授,所以与东部区同学有差距,最大的差距是发音不准,这使我很自卑。

但是怀揣梦想的我还是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在大学我遇到了史上最好的一批老师,他们的优秀让世人称赞,他们的学识和人格让学生景仰,他们是我的榜样和楷模,至今我都十分佩服我的这些老师们,而且我把他们的优秀一一传述给我的孩子和学生们!

永远在记忆里头抹不掉刘老师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声音,永远忘不了韩老师把法案分析那么深透和经典,永远怀念教教学法的张老师温暖亲切为我进行教学实习指导的每一天,永远被教经济学的袁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永远被美丽大方的刘老师所吸引————二十年前我碰到了在我人生中最有进取心,最具奋斗精神的同学,至今我感受到了他她们的出色和优秀!二十年前的大学生活永远是我人生中最美的一页!

407宿舍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白的朴实无华,孙的热情大方,徐和邹的真诚,赵的可爱,苏的严以律己,曹的进取精神,秦的温馨大方都让我难以忘怀!大学四年虽然与男同学接触不多,但他们的真实和永不言弃的精神让我感动,正是他们积蓄的永不言弃的精神,才改变了他们人生的面貌,让他们今天如此的优秀。无论是做学者还是做官员、做记者、做教师、做自由职业者他们都是在我见到过的男人中最优秀的,他们为人的真诚、责任感及谈吐的儒雅绝对是当今男士的楷模。

二十年的同学会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更加让我理解了人生,爱情、亲情、朋友亲、同学情样样不能少,只有拥有了这四情我们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二十年的风雨兼程,二十年的生活历练,二十年的人生体验,让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改变命运,奋斗改变人生!祝愿我的同窗好友们都拥有美好的人生!

2023二十大感悟 篇2

以高质量的公益诉讼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体现在公益诉讼检察实践中。一要勤学习。要锤炼素能过硬的攻坚本领,以高质量检察履职厚植党的执政根基、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二要勇担当。主动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把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变为一件件群众口中的好案子。三要善作为。积极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的办案理念,实现公益诉讼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检察官,我要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更加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实在在的办案成效助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泉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担当作为的检察使命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2023二十大感悟 篇3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性盛会。二十大报告高度概括了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了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的伟大变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宏伟擘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

一条大河波浪宽,牢记初心使命,答好时代问卷。

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化的纲领性文件。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行”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得到的重大经验的完整概括,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三次理论飞跃的庄严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性和时代属性更加凸显,不仅为人类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也宣告了单线程历史观的终结。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不是抱着170多年前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教条、片面、僵化走来的,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深刻认识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探索出的不同政治制度,全新发展路径,可以为解决人类面临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从胜利走向胜利。”回顾党的发展历史,从一艘红船上的10多人开始到9600多万人的大党,一路有险滩深谷,有大江大河,但在重要历史节点,重要历史时刻,总能极大地克服历史偶然,实现历史必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万山磅礴看主峰,坚持党的领导,走向历史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百年来,党总能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然。根本的一条,就是有一个始终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科学辩证法的党,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结合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实现马克思主义科学化、中国化、现代化的党。时代发展到今日,中国的发展从追赶走向竞发,道路愈发坚定,更需要我们党发挥制度优势,进行科学决策。近年来,国际重大危机频发,教训异常深刻。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在变局中开新局,充分体现了党面对严峻复杂风险挑战高瞻远瞩的超预期判断,创造性应对。党对各项工作集中统一领导,是面对未来大时代大变革的定海神针。

众人划桨开大船,坚持人民至上,凝聚奋进力量。

站稳人民立场,实现人的解放和复归,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初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百次,贯穿始终,力重千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史观的集中体现,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立场和理论品格。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安危冷暖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是我们一切工作矢志不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伟大成就需要党和人民共同创造,作为党的干部,要自觉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在为民解难,答好人民答卷,为民造福中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人生境界,从“小我”走向“大我”,最终走向“无我”。

【热】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精选4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又将画上句号。我们应该要对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作一份优秀的总结。学会总结工作,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具备更高的效率。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热】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精选4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1)

准确把握绿色发展内涵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回顾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时指出“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展望未来着重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结合近期在党校理论学习,粗浅谈谈对绿色发展的学习体会。

一、深入学习领会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绿色发展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第一,绿色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机构成。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理论渊源,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文化底蕴。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物构成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运用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与时俱进。尊重自然、热爱自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倡导“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和独特标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阐明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创新性地传承了中华传统生态智慧。

第二,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而且包括绿色发展。加强绿色发展的建设和保护,把绿色发展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和贯穿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根本意义。

第三,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迅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然而,在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主导的发展理念支配下,环境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污染物大量排放,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如果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改变,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如何在确保一定经济增速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急需进行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彻底变革。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准确把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主责部门之一,推动绿色发展,是党中央对我们的要求,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一是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及其实践,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增强了我国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信心。但绿色发展毕竟是一场深刻地生态文明变革,之所以是深刻地,就在于它从理念到实践、从经济发展到生活方式、从城市到乡村,都必须完成艰难的绿色转身。当我们在经济运行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还要不要坚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9年就已经给出来答案,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推动绿色发展,既要考量一城一地一企的得失,更要从大处着眼,从长远做选择,这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在我们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的过程中,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绿色发展理念越来越成为普遍共识。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也不容再走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路子,必须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

二是统筹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两者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最为关心、强调最多的“国之大者”。但一些地方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产生生态文明建设与耕地保护“争地”现象。如占用耕地造林绿化、挖湖造景等。之所以出现这样问题,主要还是对绿色发展内涵把握不全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稻田也是生态湿地和美景。生态建设和耕地保护,两者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应相辅相成,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挚肘制约。因此,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妥善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关系,按照耕地优先序要求,坚持现状耕地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布局。要尊重自然规律。对不符合自然地理格局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并严格依规划实施。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前提是科学,要依据国土调查、国土空间规划成果通盘安排未来生态退耕、国土绿化等,科学确定并带位置下达新的绿化任务。

三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约集约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意,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特别是要以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更为长远发展,以更小的资源消耗支撑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不断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产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出多次指示批示,要坚持节约集约,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引导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推动城乡建设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品质提升转变。推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乡土地资源流通,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统筹推进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强化土地使用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

四是严格落实绿色发展法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体系作出系统安排,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法规不少,主要问题在于执行不力,有的是缺乏执行能力,有的是缺乏执行底气。要强化法规制度执行,不能打折扣。一分部署,九分执行,不执行,再完善的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再好的蓝图只能是空中楼阁,再美的夙愿只能是镜花水月。执行的关键在人。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的认知能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其次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生态文明法规制度的执行能力。这方面,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执行法规制度具有极强的引领示范作用。执行的效果在严格。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更大。要严格执行生态文明制度,真正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要不打折扣、不加选择、不搞变通。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执行的监督问责,对制度执行不彻底、不到位的要严格勒令整改或坚决追究责任,用监督检验执行效果。执行的质量在科学。良规是善治的基础,提升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力必须要以科学制定制度为前提,要增强生态文明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2)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人民法院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政治任务。关于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有几点心得: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法院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中,人民法院重任在肩、不可缺位。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政治属性是人民法院的根本属性,只有正确认识这一属性,才能在实际开展各项工作中更好地体现和维护党和国家的意志,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将法院工作同发展大局紧密统一。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防范重大风险、促进依法行政、推动经济发展、弘扬法治风气、保障生态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人民法院必须将自身置于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继续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诉源治理、深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服务大局的司法职能。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立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和全方面,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正义。

一是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维护权益、保障民生。要妥善解决安全、教育、医疗、劳动权益等涉民生利益纠纷,坚持涉民生案件“三优先”“三个一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完善司法民主各项制度。不断健全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司法制约监督机制、信息化建设,健全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涉诉信访等各项制度,让人民群众用合法适当的方式参与司法事务管理,提升司法公信力和透明度,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接续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人民法院应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程中找准定位、积极作为。

一是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强化府院良性互动,建立与集中管辖制度相适应的联动机制,打造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新平台,提高依法行政与行政审判能力,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实效化。深化重点项目建设法律风险评估、法律宣传、法官驻点“三服务”机制,积极用好司法建议在促进依法行政、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行政决策和改进提供工作参考。二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将法院工作融入社会治理,提高法律公共服务品质,深化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提高新闻舆论工作能力,为依法办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让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勇于善于推动法院队伍的“自我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自我革命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对法院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人民法院必须持续推进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锻造新时代过硬法院铁军。

一是以政治学习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深做实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抓好抓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工作,落实政治轮训全覆盖,切实把法院全体干警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中来。二是强化司法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司法顽瘴痼疾排查整治,严格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深化“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树立政治为首、实干为先的选人用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扎实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我国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晰了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阶段、新征程,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结合地调中心职能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资源安全,加强新时期的地质工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业发展全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基本工作思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勘查部署,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地质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特点,而地质勘查工作是先行,必须超前谋划和部署安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统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调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近年来,中心编制或参与编制了《安徽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安徽省地质勘查规划(2021-2025)》《安徽省“十四五”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规划》等规划,其中对地质、找矿、环境等工作均有部署,对于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绿色发展、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作用。2021年9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就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重要成矿区带清洁能源及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制定了《战略合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对我省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中心参与编制的《安徽省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针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也作出重点部署。这些规划与方案,都是谋划地质工作项目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主要围绕国家级重点勘查区、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省级重点勘查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部署煤、铁、铜、金等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并增加资源储量,积极开展晶质石墨、萤石等新兴矿产和煤层气非常规能源勘查工作。采取设项目与上专项、开新区与挖老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地质找矿成效,“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开拓找矿新区,扩大找矿空间。进一步巩固我省“北煤、气,南钨钼,中铜铁”的找矿格局。

二、坚持绿色方向,把控矿业全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谋划矿业发展新路径,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绿色矿业,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水平,实现矿业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注重绿色勘查。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的要求贯穿于地质勘查全过程,降低地质勘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尤其做好勘查区内钻探、槽探、井探、坑探等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治理,推动勘查装备更新升级,逐步实现勘查模型可视化、勘查工艺环保化、恢复治理生态化。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勘查地方标准的发布,制定绿色勘查项目管理规范,逐步健全绿色勘查地方标准体系。

中心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项目立项上下功夫,注重绿色勘查。在生态红线内本着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要求,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等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外加大地质找矿力度,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资源富集区开展绿色勘查,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督促勘查单位对受扰动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二是推动绿色开发。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等资源富集区,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标、项目、技术、资金等建议,按照“三线一单”要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把规划准入关,开采中严格执行开发利用水平要求。依据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行业和地方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创建,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矿山特点,构建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格局。

中心将协助完成“安徽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着力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开展绿色矿山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的评估工作。引导矿山企业制定绿色矿山企业标准,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标杆企业,打造绿色矿山安徽样版,推动我省矿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是推进生态修复。依据我省“一心两屏四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坚定守护好山好水,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原则,严格落实矿山主体责任,实现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改善。

中心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加强修复项目督导和技术服务,采用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财政支持与市场推动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全面施策,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不断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三、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成果应用,促进矿业低碳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地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工作,厚积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突破。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重点勘查区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和找矿关键技术方法研究,深化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识,建立找矿模型,动态评价区内资源潜力,开拓新地区、新类型。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自然恢复的科学生态治理模式,总结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创新地球科学固碳机理研究与增汇技术研发,开展岩溶与土壤碳汇、利用地下采矿空间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研究。加快地质数据综合集成,完善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数据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基础信息和资料支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中心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抓好党建工作的具体举措,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十大精神感悟简短(篇4)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及其他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相结合,与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重大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土征程上,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发挥县乡人大职能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推进日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人大工作最高政治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我们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土实践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更好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人大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县人大机关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县乡人大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举人民民主旗帜,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将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把公众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扩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人大监督工作,通过人大监督保证国家机构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谱写好新时代我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篇章。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大工作是全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解决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紧紧围绕“66310”发展思路和“一园两带四区”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人大工作年度计划,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正确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把监督与支持更好统一起来,把发展与安全更好统筹起来,推动中央及各级党委部署要求落细落实,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紧跟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紧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精心谋划人大工作思路举措,努力做到全局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五、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忠实代表人民意志,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努力使每一个决议决定、每一次监督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有效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发挥代表在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中的作用。把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号准群众脉搏、汲取群众智慧的基础上,聚焦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查清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出务实管用的举措,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扎实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在守正创新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积极探索更好履行人大职责的新机制新方式,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工作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履职发挥代表作用,构建人大常委会统一领导、代表工作机构综合协调、各专工委共同参与的代表工作格局,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深化代表工作机制、载体和服务创新,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以高效能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充分运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项审议、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备案审查等方式,精准发力、组合发力、持续发力,增强人大监督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以高水平决定体现共同意志,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沟通机制,规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程序,依法及时有效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促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七、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

“四个机关”是新时代加强各级人大自身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抓手,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我们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以此统领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各方面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打造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主动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支持和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着力打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把践行法治作为重要遵循,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人大各项工作,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程序,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高人大工作实效,着力打造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法宝,多层面多途径加强县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多层次多形式加强代表同群众的联系,着力打造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在打造“四个机关”的生动实践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荐]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精选11篇


时光也总会无情的流逝在不知不觉中,刚结束的阶段工作中,你收获不少,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我们的工作,我们该好好写总结了。总结时对工作的一种归纳或是突出成绩。写工作总结时需要包括哪些方面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荐]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精选11篇”,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1

10月16日,是中国共产党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日子!上午十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xx镇实验中学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我们党始终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永远跟党走,是中国人民在实现小康社会道路上得出的历史结论。

党指引我们挥洒着汗水和智慧无止境地追求,使我们成功成才的渴望梦想成真,无止境的追求让我们的个人价值和一代人的价值都得到了超出预期的丰收。就自身而言,作为一名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要认真学习党史,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总结过去、开辟未来。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使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遇事眸色沉静,意志弥坚,要像先贤们一般不畏艰难,满怀激情。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先贤们的青年时期在起义、在战斗,在用青春和热血谋太平;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担当。当下,我们应守纪律、跟党走,英勇奋进谋幸福。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急躁,不可慌乱,不可自乱阵脚,因为在疾风骤雨下,也只能是绿肥红瘦,我们要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作为国家的后浪,我们要时刻铭记党史,时刻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新时代青年!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2

思想之旗领航向,砥砺奋进开新篇。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吴忠大地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坚定不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和推动现代化美丽新中国建设。

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突出“形式实”,让宣讲“接地气”。基层宣讲要在方式上推陈出新、不断丰富,通过双语宣讲、山歌传唱、院坝小讲堂、送学上门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充分运用网络、电视、广播等资源开展线上讲,立足田间地头、村舍庭院、学校社区、企业厂房等深入一线讲,通过“茶话会”“院坝会”“火塘会”“微视频”等情景式。要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要把学习大会报告同学习大会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学和系统学相结合、学实务和学理论相贯穿、学文件和学精神相统一、勤更新和重实践相呼应,阐释到位的研究解读,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要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激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精神。

以通俗易懂的解读突出“内容实”,让宣讲“冒热气”。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切合群众口味,紧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好,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好,用真情实感打动群众、鼓舞群众。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必须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党的二十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在吴忠大地落地生根、见到实效。要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

以示范引领的行动突出“成效实”,让宣讲“聚人气”。“实践出真理。”形式与内容只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的过程,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取得怎样的成效,若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坐而论道的阶段,势必会事倍功半。“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迅速作出部署,强化督导检查,坚决抓好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安排部署、组织协调、推进落实,做到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以“辛苦指数”换取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落实指数”、发展的“上升指数”、群众的“幸福指数”。

宏伟蓝图已绘就,奋楫扬帆正当时。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项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真正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3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宣言书、动员令和行动指南。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在为之振奋的同时,更深感责任与担当的压力,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念、为民奉献、务实创新,在奋进新征程中答好组工卷。

在坚定信念中激发“新动力”

在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的同时,我将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真抓实干,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伟大梦想新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作为组工干部,将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上作表率,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确保信仰越学越坚定、立场越学越牢固。

在为民奉献中凝聚“新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二字,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作为基层组工干部,下一步将在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全面覆盖的组织体系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 活动,充分掌握民情民意、民需民盼;抓落实解难题,办好发展关键事、基层困难事、群众关心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注重基层党务干部专业化建设,不断满足新时代基层发展需要、治理需求。围绕“五常两聚”要求,在建好的基础上用好党群服务中心,让党组织阵地成为党员群众想来爱来的“红色家园”。

在务实创新中营造“新气象”

我们党百年奋斗征程,是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改革的过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牢固树立“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意识,“以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进姿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自身岗位,做好人民勤务员,不负组织嘱托不负群众希望。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4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会上作了重要的报告,在报告的最后,代表党中央向全体青年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这一伟大号召是在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我们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的关键节点向全体青年发出的动员令。青年党员、青年干部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积极响应这一伟大号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坚定信念,提升素质能力,将青春融入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响应伟大号召,做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青年党员要成为有理想的青年,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理论修养,从理论中不断汲取信仰信念。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指导生活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要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在直接学习权威著作的过程中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要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达到知行合一。

响应伟大号召,做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党的二十大总结了十八大十年来我们的工作。十年来,面对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取得了一项项历史性胜利,这一系列胜利都是依靠一个个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的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学会将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指导本职工作。一方面,坚持把原原本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领悟大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密结合思想和当前工作实际,迅速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内练本领,外强作风,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系统思维,珍惜岗位平台,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作为年轻干部,要炼就“十八般武艺”,有针对性把知识短板、本领不足、性格弱项补齐补强,闷头长本事,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法。要时刻以“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为标准,勇于和好的比、敢于和强的攀、乐于和快的赛,唯旗必夺、唯先必争,在担当作为中实现价值。

响应伟大号召,做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青年干部作为未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必定会在最吃紧的岗位上担当重任,所以一定要做好面对吃苦的准备,要积极面对,敢于吃苦不怕吃苦,从苦中不断学习,从苦中不断成长,从苦中不断锤炼自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的中国青年,沐浴着新时代阳光雨露,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吃苦”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吃苦精神锤炼意志、历练能力、成就辉煌的本质价值丝毫没有变。广大青年要拿出敢吃苦的闯劲干劲、坚定敢吃苦的决心恒心,在精神上不怕吃苦、在环境上不避艰苦、在现实中踏实苦干,以担重吃苦的“孺子牛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拼搏、勇往直前。

响应伟大号召,做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我们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也要看到,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风险和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各地地区冲突频发,极端气候天气不时侵扰。可以说,若想实现伟大梦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奋斗精神、斗争精神。作为青年党员,要勇于奋斗、敢于斗争,要在挺起脊梁、冲锋在前的担当和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作贡献。不论在任何岗位都将永葆奋斗精神、斗争精神。要在面对侵害群众利益的时候敢于站出来说不,要在组织和单位利益受到侵害时说不,要在维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重要关头勇敢站出来与外部势力作斗争,依靠奋斗、依靠斗争成长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第十四专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新境界,为我国新形势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任务,明晰了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使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阶段、新征程,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了新的使命任务。结合地调中心职能职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资源安全,加强新时期的地质工作,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业发展全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基本工作思路。

一、坚持规划引领,做好勘查部署,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地质工作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特点,而地质勘查工作是先行,必须超前谋划和部署安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统筹地质矿产勘查与生态环境调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

近年来,中心编制或参与编制了《安徽省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安徽省地质勘查规划(2021-2025)》《安徽省“十四五”自然资源科技创新规划》等规划,其中对地质、找矿、环境等工作均有部署,对于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促进绿色发展、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作用。2021年9月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就地质工作支撑服务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重要成矿区带清洁能源及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并制定了《战略合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这对我省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中部地区崛起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中心参与编制的《安徽省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针对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也作出重点部署。这些规划与方案,都是谋划地质工作项目的重要依据。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主要围绕国家级重点勘查区、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省级重点勘查区,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着力部署煤、铁、铜、金等传统优势矿产勘查并增加资源储量,积极开展晶质石墨、萤石等新兴矿产和煤层气非常规能源勘查工作。采取设项目与上专项、开新区与挖老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地质找矿成效,“探边摸底、攻深找盲”,开拓找矿新区,扩大找矿空间。进一步巩固我省“北煤、气,南钨钼,中铜铁”的找矿格局。

二、坚持绿色方向,把控矿业全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谋划矿业发展新路径,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绿色矿业,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水平,实现矿业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注重绿色勘查。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保的要求贯穿于地质勘查全过程,降低地质勘查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尤其做好勘查区内钻探、槽探、井探、坑探等工程实施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恢复治理,推动勘查装备更新升级,逐步实现勘查模型可视化、勘查工艺环保化、恢复治理生态化。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勘查地方标准的发布,制定绿色勘查项目管理规范,逐步健全绿色勘查地方标准体系。

中心在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项目立项上下功夫,注重绿色勘查。在生态红线内本着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要求,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远景调查等工作;在生态保护红线之外加大地质找矿力度,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资源富集区开展绿色勘查,实施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并督促勘查单位对受扰动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二是推动绿色开发。选择有市场前景、有资源潜力的国家能源资源基地、国家规划矿区等资源富集区,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指标、项目、技术、资金等建议,按照“三线一单”要求(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严把规划准入关,开采中严格执行开发利用水平要求。依据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行业和地方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创建,突出信息化、智能化绿色矿山特点,构建全省绿色矿山建设格局。

中心将协助完成“安徽省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着力完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开展绿色矿山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做好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的评估工作。引导矿山企业制定绿色矿山企业标准,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标杆企业,打造绿色矿山安徽样版,推动我省矿业绿色转型,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是推进生态修复。依据我省“一心两屏四廊”的生态安全格局,坚定守护好山好水,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修复”原则,严格落实矿山主体责任,实现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改善。

中心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加强修复项目督导和技术服务,采用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财政支持与市场推动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全面施策,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不断提升矿区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

三、坚持科技创新,聚焦成果应用,促进矿业低碳发展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地质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工作,厚积发展优势,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实现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突破。

加强重要成矿区带、重点勘查区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和找矿关键技术方法研究,深化区域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认识,建立找矿模型,动态评价区内资源潜力,开拓新地区、新类型。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和基于自然恢复的科学生态治理模式,总结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创新地球科学固碳机理研究与增汇技术研发,开展岩溶与土壤碳汇、利用地下采矿空间进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等研究。加快地质数据综合集成,完善地质调查、地质矿产勘查数据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基础信息和资料支撑。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中心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转化为抓好党建工作的具体举措,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全省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6

统筹发展和安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土空间格局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国内一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大国间的博弈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不惜爆发贸易战,甚至热战争。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撕裂,面临衰退风险,我国周边环境不确定因素陡增。国内新冠疫情肆虐,人民生命生产生活遭受重大影响。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见证历史。在充满迷雾的人类命运海洋中,党的二十大对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具有锚位定向的重大意义。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些挑战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思想,我们是要保持定力?还是乘机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面临复杂严峻形势时,能够做到政治坚定、素质过硬。

一、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政治定力。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但可供耕种和建设的面积占比不足1/3,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高,生态、农业适宜区与城镇适宜区高度重叠。我国人口众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也在不断冲击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大,陆域生态极脆弱和脆弱区达到48%,耕地面积持续下降。充足的耕地面积是粮食安全的基础。截至2021年底,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自给率80.6%,低于95%的基本自给率)。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安全,所有发展和稳定都是空中楼阁。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过度开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新世纪以来,全球新发传染病频率明显升高。生态遭受破坏,不仅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更是直接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长远道路上,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土空间格局

统筹发展和安全,就要求我们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时,必须统筹布局,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和限定,避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

一是要坚持总量管控,构建拥有安全底线的国土空间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建设用地总量管控,限定总量、盘活存量、用活流量,实现了建设用地总量结余的同时保障全省GDP年均增长7.3%,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转变为“总量靠前、人均居中”。事实证明,实施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可以倒逼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国土空间规划应科学设置建设用地规模等规划约束性指标,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统筹考虑人口、经济等因素,结合各地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战略中的职能分工,对各地国土空间格局进行优化指引。

二是要划定空间边界,优化清晰明确的国土空间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划定农业、生态、城镇空间边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对农业、生态影响降到最低。土地是大自然的馈赠,耕地是支撑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条件,粮食产量是以耕地数量和质量为基础的,必须坚持以现状为基础,对耕地实行应保尽保,将稳产高产高质量的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予以特殊保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应当坚持系统性思维保障生态安全,将生态极重要区域优先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同时将具备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保护地全部划入予以严格保护,协调人为活动矛盾冲突,保障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在剩余空间内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并严格管控,限定城镇建设。同时预留一定弹性空间,合理保障发展需要。

三是要落实严格管控,确保国土空间格局落地。三分规划,七分管理。第一,强化“五级”规划自上而下传导。将国家、省级规划理念和格局逐级传导到市、县、乡镇,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落地。第二,加强规划协调性。对于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以及特定区域内的空间协调,需要各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各项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必须落实统一底图底数、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期限、统一信息平台的要求,不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和布局,相关专项规划间强化协调衔接。第三,强化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审查和监督功能,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设用地报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对各地建设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对违反规划建设行为实施预警,对约束性指标落实情况、三条控制线管控情况进行监督。

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下精确施工,最终定能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找到好的平衡点,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空间格局,绘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徽篇章。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7

近期,全国各地各行业都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的热潮,作为一名检察官,在做好自己业务工作同时也有幸参与到这场盛大的精神食粮抢购中,通过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及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对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此为旗,争当新时代好党员,好检察官。党的二十大报告举旗定向、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科学谋划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大政方针,是奋进新征程、开创新伟业的政治宣言,对于引领时代、开创未来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回顾历史,凝聚共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由十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释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报告用“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评价五年的工作,指出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新征程上必须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高举旗帜,指引方向

伟大事业,需要旗帜引领,第二部分专门论述理论创新,并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先进的思想、科学的理论始终与我们党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伟大时代呼唤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唯有与时俱进,方显理论伟力。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六条既总结过去,又面向未来;既有“怎么看”的认识论,又有“怎么办”的方法论,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是我们永不偏航的方向指引。

明确目标,擘画蓝图

报告从第三部分到第十四部分,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美好前景令人向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报告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新谋划新部署,彰显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体现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永葆初心、做好检察工作,维护司法正义

报告第十五部分就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战略举措。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不变,信仰的力量熠熠生辉。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踏步赶上时代;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雷霆之势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工作者、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一名司法体制改革后的员额检察官,自己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检察事业、武装头脑,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听党话、跟党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状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坚持党务业务两手抓,努力在我党事业、检察工作新征程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8

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就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等重大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及其他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报告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相结合,与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区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主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重大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日土征程上,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发挥县乡人大职能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推进日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二、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人大工作最高政治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保证。我们将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贯彻落实,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日土实践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更好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人大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认真执行党的领导各项制度,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使县人大机关成为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县乡人大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举人民民主旗帜,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坚持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将自觉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使人民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实、生动、具体地体现在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把公众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扩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人大监督工作,通过人大监督保证国家机构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照人民的意志行事,谱写好新时代我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篇章。

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大工作是全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解决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紧紧围绕“66310”发展思路和“一园两带四区”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人大工作年度计划,依法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正确行使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把监督与支持更好统一起来,把发展与安全更好统筹起来,推动中央及各级党委部署要求落细落实,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紧跟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和要求,紧扣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求,精心谋划人大工作思路举措,努力做到全局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五、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忠实代表人民意志,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努力使每一个决议决定、每一次监督都体现和维护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有效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发挥代表在反映群众诉求、解决民生难题中的作用。把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号准群众脉搏、汲取群众智慧的基础上,聚焦就业、教育、养老、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掌握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查清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推出务实管用的举措,使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扎实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将在守正创新中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积极探索更好履行人大职责的新机制新方式,不断丰富拓展人大工作的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努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标准履职发挥代表作用,构建人大常委会统一领导、代表工作机构综合协调、各专工委共同参与的代表工作格局,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工作质量,深化代表工作机制、载体和服务创新,更好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以高效能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充分运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专项审议、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备案审查等方式,精准发力、组合发力、持续发力,增强人大监督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以高水平决定体现共同意志,健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沟通机制,规范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程序,依法及时有效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促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七、加强人大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四个机关”

“四个机关”是新时代加强各级人大自身建设的新定位、新目标、新抓手,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我们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以此统领县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各方面建设,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打造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主动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支持和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着力打造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把践行法治作为重要遵循,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人大各项工作,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遵守法定程序,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提高人大工作实效,着力打造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法宝,多层面多途径加强县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多层次多形式加强代表同群众的联系,着力打造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在打造“四个机关”的生动实践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9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持续奋斗、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归根到底是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只有不忘初心,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传承不懈奋斗的精神,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党的理想信念都是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动力。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就是要把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学习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自觉地把学习作为整个人生的第一需要,坚持全天候、全过程的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的能力。

第二,要强化党性锻炼,坚定正确的党性立场。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坚持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守党章,坚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用严明的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要立足当前,脚踏实地,参加实践是根本。坚定理想信念,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强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力主义而奋斗的同时,也要强调立足本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地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具体事做起,才能把崇高的理想,远大的目标,作为具体的实践和当前时代结合起来。立足当前,是重点强调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事,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要落实在这里;衡量一个共产党员信念是否坚定,着眼点也要放在这里,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干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积少成多,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第四,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就是始终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始终做到不动摇、不变质、不放弃。正是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对崇高理想的坚守,才使我们党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要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现代化共同奋斗之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关键时刻不动摇,危难关头挺得住,始终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高扬理想信念旗帜,以顽强意志不懈奋斗、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接续奋斗,去赢得新长征的伟大胜利。应当坚信,只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就一定能够在继续前进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10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大之后,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加以推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坚持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强基固本,坚持正风肃纪、严惩腐败,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了伟大的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要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 篇11

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要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要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经常问问自己“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忧乐和急难愁盼记在心头,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

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提高执政本领。党员干部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善于学习,不断丰富做好本职工作所需知识和经验;要严于律己,筑牢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堤坝;要乐于奉献,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自觉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因而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坚持人民至上,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要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得怎么样,最终体现在“人心向背”这个关乎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

大二学习总结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大二整个学期已经结束。回想自己在大二生活,颇有感慨总体来说比刚刚入学的时候强了很多,它让我知道了很多,不仅是课本上的,更多的是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想有必要总结一下整个学年的各方面情况,大概可以归纳以下几个要点。

一、学习上,比起大一,在认知程度和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大一的时候由于是刚来到大学校园,由于整个时间由自己支配,感到无所是从,时间经常转瞬即逝,总感觉自己是在虚度光阴。经过大一整个学期的适应,这个学期基本上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课余时间,我经常去学校的图书馆,学习一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以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除了去图书馆学习之外,我还组织同学们去户外活动,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在学习上,我认为有一样东西非常重要,那就是学习态度!俗话说的好,态度决定一切。我以前总感觉自己不比别人差,问题能自己解决就自己解决,很少向别人请教。而现在,我开始养成一种谦虚、勤问的学习态度。因为我知道学习上的东西来不了弄虚作假,是不懂就不懂,绝不能不懂装懂!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想道理就在这里。

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宿舍是一个大集体,八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都不相,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才能和好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这个方面我们宿舍就做得比较好。我初中就已经到外面读书,因此很早就过着一种集体生活,所以我比较会理解别人,当然,我们宿舍的融洽和谐关系还很大归属于我们每一个宿友。可是最我我觉得自豪的是,进大学以来,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也坚持自己洗衣服,不给自己偷懒的机会。因为我知道惰性这样东西是培养出来的,只要不给它一次机会,它就永远没有可能成为现实中的东西了。还有的是,我在生活中,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生活上,这是我感触最深的,社会不只是你自己的舞台,自己一个人很难独舞,所以要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对我以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学校我基本上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此外我用真心去对待自己的朋友,从不虚心假意。我知道,走进社会中,只有真心的朋友才会帮助你。还有就是要始终保持干净的作风,做到勤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十大学习"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