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 2023.04.29

有关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怎么写。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在阅读了读书感书名后,我被深深地吸引。写读后感切忌面面俱到。完全不懂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编辑马上为您科普,希望您分享本页内容与您朋友!

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篇1)

【装备点工具】

嗯,最近在读一点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所以阴差阳错就看到了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很早就听说它的大名了,最近总算是读完了它,虽然只是在微信读书上草草地翻了一遍,但还是颇有些启发的。不过我的小孩才五六岁,而书中的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年龄上还是有很大差距,不过无碍,就当是看看作者是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互动的吧。孩子的想法总是有些共通的,提前知道一点也好。关于为什么最近想读点子女教育的书,那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面还是缺少些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块一直是有的,每天和孩子的互动啊,怎么和他们说话,怎么让他们学会做家务,或是和他们沟通做家庭作业,又或者是学习礼貌,等等,在教育子女的实践这块肯定一直是有的,而且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但是很遗憾,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之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自己懂了,但还是有很多盲区,而且子女的心理发育也不会以大人的想法为转移,他们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强求不得,另外就是,哥哥不是那么让人省心,或者说哥哥表现得不像妹妹那么懂事,那么乖,那么符合大人的期待,这也让我有点失落,感觉完了,BBQ了,这孩子不太喜欢学习啊,咋办呢?这是他的命运安排吗?如果我将一些东西就此归因于命运,那么这会陷入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中去,我会用:“哎,命造如此,我也没法子”来做自我安慰。但我还是不想放弃,我不想用这种僵化的思维去桎梏一个6岁的孩子的发展,所以我想到了向书籍求助,想到了知识,我希望用一些更具有弹性的思维工具和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实践,这就是为什么最近我开始读一些关于小孩子教育相关的书的逻辑。好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需要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注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去。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

龙应台女士,在大陆还是有点争议,记得之前看过一段视频,是讲她在香港的一次演讲,然后问到大家小时候听过的关于故乡的歌,这时候底下的观众席上就传来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

她是那种比较西方化的思维,更强调的是价值观认同这块的东西吧,对于极权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非常抗拒的,所以也有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大概是这个意思哈,怎么说呢,其实对于一个小老百姓来说,她说得也没什么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能力去关心什么大国崛起这种大话题的,反倒是聚焦于自己的那点“小确幸”,让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不要时不时地陷入emo可能更加现实点。当然,对她争议最大的不是这里,而是她的某方面立场吧,毕竟她是个台湾人,有着一些她自个的想法,只不过可能影响力太大了,所以被放大了点。所以,当我在看这本书时,是需要放下某些偏见的,在这里她就是一位母亲,一位渴望和自己的儿子有良好的沟通互动的母亲,我就是想看看她是如何在和自己的儿子沟通的,以及她想要传递的一些观点是什么。

【作为一种进化行为的反叛】

我看到了安德烈的某些反叛精神,那种欧美年轻人对于“酷”以及“个性”的追寻。他成长于德国的一个小镇,一种西方文化的环境氛围中,他们的教育和亚洲式的“知识灌输”型教育很是不同,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教育对于个性和思想自由的推崇,他们对于死板的知识是抗拒的,觉得那是书呆子、缺乏趣味的孩子的做法;另外就是,他们也在抗拒着中产阶级保守的、中规中矩的主流价值观,我一直在想,中产阶级的主流价值观到底会有着怎样的特征?其实想想中国,对于孩子成功的期待,其实就是渴望孩子走一条中规中矩的成功之路,比如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生怕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然后要读一个不错的小学,甚至在小学就提前学完了初中的知识,然后要买学区房,家长也要跟着参与学习,要给孩子报一些以后能够拿的出手的培训班,让他们有某种艺术特长;然后进了好的初中、高中,最后又要进排名靠前的985、211,而这还没完,上了大学又要考虑以后的事业发展之路,要培养领导能力,或是考一大堆的证,又或是咋地咋地,毕业了,考入编制,或是成为医生、律师,又或是跨国公司的高管,或是某互联网大厂等等等,而这还没完,还要娶/嫁一个门当户对的老公/老婆,生个两胎三胎的,最后过上人人称羡的所谓的人生赢家的“中产阶级”生活。但是,这种单一维度的成功公式让人抑郁,这意味着成功的路上非常的卷,很多人都将是失败者,最后无论结局大多数人都不会过得开心,这是一场让大家都很疲惫的游戏,所以我很欣赏这些年轻人对于这种单一维度的成功标准的反叛,虽然像安德烈这种人,从小就生活在远远高于中产阶级的家庭里,他就是一个被照顾得很好的王子,他的'反叛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有些顺理成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父母那一代人还没有什么根基,很自然就是要抓阶层突破,抓功成名就,而到了他这一代人,就像是吃惯了山珍海味想要变成一个素食者一般,我能够理解他的这种贵族式的淡淡的倦怠感,就是在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物上,自己却表现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这种反叛我觉得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进步吧。不过,我很想说明的一点是:拥有某种反叛精神固然很酷,但是也千万别觉得自己的父辈就很low,其实他们相当优秀,只不过他们是根基,是树干,而下一代的人是开花,是结果,发展阶段不一样而已。

当然,这个也可以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理解,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现实处境,都需要有一些更有适应力应对方式和策略,所以,人类之所以在不断地进步,有时候就是因为下一代人总是不喜欢听上一代人的话,这种反叛精神,就是一种对新环境的适应力,是一种进化行为。

【竟然可以如此沟通】

让我很羡慕的一点是,妈妈和儿子都具有开放性的心态,都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直面分歧和多样性的思维与价值主张,平和而且有深度地去探讨这些东西,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好的一种相处状态,做母亲的并没有尝试去规训孩子,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当然,我相信她也没有这个能力,而儿子安德烈也是一个相当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一个人,他在小小年纪就有着比较成熟且个性的思考,这让我觉得两个人都好棒,当然,这两个人也不是一般的普罗大众,一个是知名的大作家,一个是中德混血的儿子,具有多元的成长与学习背景,所以两个人的基础和层次都是挺高的,自然他们的对话也会有一定的深度。我在想,我好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和儿子、女儿进行类似的对话,敞开心扉,就各种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漫谈,我们之间不一定要达成某种确定性的共识,但是这种形式的沟通本身就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了解,彼此包容,这就达到了对话的目的。我其实也在和老婆沟通,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也想以文字的方式和老婆写几封信,然后她也以文字的方式给予回应,我想知道朝夕相处的我们能否通过文字的方式建立起一些新的精神上的连接,我们是否还有一些话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相信会有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总是在抗拒着深沉,都是在进行着浮于表面的沟通,所以一些我想深入探讨和沟通的话题都被一笔带过了,我想尝试将这些话题用文字的方式来重新进行对话与连接。

【国际视野】

安德烈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国际感”,这是让我觉得很稀奇的,我有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身处在中国总感觉和身处在欧美有着一些文化上的鸿沟,其中之一就是身处欧美的很多年轻人都满世界在跑,然后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都有着一种切身处地的感受,不过也不是全部哈,这也只是一部分,他们对于多元文化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对于血统,他们并没有那种强烈的忠诚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多的是归属于某种价值观和文化圈子,而不是以血缘来确定自己的认同和归属,就好比安德烈,他有一半的华人血统,但是他并没有非常强烈的忠诚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想法,他就是他自己,他有自由选择自己认同的价值观的权力。而这一点和中国大陆的人们会有很强的对比,咱们中国人会非常强调自己的血缘上的纽带和归属感,而将价值观这种东西有时候会放在稍微后面一点,有时候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时常是立足于中国本土来思考的,而像安德烈这种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看到了强烈的立足于国际视野的视角和立场,挺好的,这是一些新启发,让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爱国主义啊,集体主义啊等等思想有了一些新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平衡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安德烈因为身处在德国,或许有着一些对于纳粹的关于政治正确的警惕,所以我也看得出来他们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或者“国家虚无主义”的思想,突出自我、个性而贬低或者忽视国家、民族、集体,这二者究竟该如何平衡?其实我也没有想好,我在想,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也不会有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对话、交流的过程。。

【放手】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一点启发。我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做好一些铺垫、引导工作,在必要的地方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最终的成长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通过实践来完成。我看到了安德烈拥有着

很强的独立精神,这是我所喜欢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这样,能够有勇气和意志独立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充满渴望,我当然也会和他们分享我的思想,我的观点,我的经历,我的一些比较具有个性化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是权威,我也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我所提供的一切都是参考资料,而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探索,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跌倒,很多弯路,很多挫折,但是,我并不打算将其定义为失败,这一切都是成长的历程和代价,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他们非主流一点,个性化一点,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一点,然后能够坚定地去犯错,去较真,去尝试,去摸爬滚打,最后摔得遍地伤痕还能嘻嘻哈哈地站起来,勇敢地拍拍身上的尘土安慰爸爸妈妈:没事的,我很好!你看,我又得到了一些不错的收获!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标准化的、确定性的“人生意义”,每个人的“意义”,都存在于他们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之中。

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篇2)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优选1

昨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做了今年最有意义的一件事,那就是读了一本书,一天里除了繁忙的工作,我读了15万多字的书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虽然我现在还坚持持着两周至少看一本书的计划,也确实没想到自己还能有这种毅力这种兴趣去读这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这是一部可以跟《傅雷家书》媲美的书,傅雷通过家书培养了一名钢琴家,值得所有的前父母学习。而龙应台通过家书首先是认识了儿子,然后也是教育了儿子,同时也被儿子教育,所以值得所有的父母、孩子,甚至教师们学习。

我不想赘述这部书的好!对于我来说,每一部书的好,写出来的或是说出来的,都是表象的,真正的好,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文传的。那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这种享受经常的含有痛苦的思索、默默的反思和灵魂的亢奋!

其实,边读,我也在搜索我身边是否也有类似她们母子那样的母子,或是父子,搜索的结果是几乎为零。如果我们的所有母子,或是父子,或是母女或是父女,都如龙应台母子一样的,能够彼此进行心灵的交流,那我们的孩子才是真正幸福的孩子,我们的父母才是真正幸福的父母。我们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世上可以没有成批的科学家,但不能没有成批的心灵健康的社会人。反过来说,有了成批的数也数不尽的心灵健康的社会人,就会有真正的于社会于人民有用的成批的科学家。

买本《亲爱的安德烈》吧!把她放在你的身边,比如你的随身的兜子里,比如你的书房的书桌上,比如你的办公室的办公桌上,比如说你的床头柜上,比如说你的私家车里。尽管你可能曾经认认真真的读过一两遍了,你还是可以在闲来无事时,把她当做一种心灵的消遣,继续读一读她,再接受一次心灵的教育!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优选2

这本书是目前为止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了。现在大二,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好奇啊。龙阿姨的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博学精深的亲人讲述儿子成长中的疑惑,有大到国家政权,有小到抽烟喝酒。现在的我们,更多担忧的就是生活,学习,感情等问题。

生活中我与安德烈有好多相似之处,喜欢找个地方坐下来与朋友们畅谈,相对于浅层次的对话我更喜欢有些儿走心的交谈。自己也喜欢抽出一些独处时间,享受自己内心的最明亮的想法。我更喜欢听歌,打球,这些在现在的生活中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啊。

在学习上,就像书里说的是为了在以后拥有选择的能力,而不至于被迫过上逼不得已的日子。况且相比于颓废的日子去把玩当成一种负担,我更喜欢充实自己的每一天。所以啊,不担忧明天,不懊悔昨天,踏踏实实的做好今天的此刻的自己,这样就够啦,以后是怎样谁说的准呢!

感情上,自己的不断分分合合已经让我感到厌倦。但有时也是很期待那个唯一的人,所以就会很寂寞。阿姨说的那个可以在惊涛骇浪中牢牢我住我手的人,真的让人很为期待啊!

生活中,自己对人际关系等等问题还是有些担忧的,但我相信不论别人如何,我始终会保持对他人有温度的笑脸。人么,怎么能全是让你讨厌的地方。

自己现在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儿子对母亲的愤怒的劝导。一个是在多为他人着想,一个是对待地位低下侍者的态度。真好!

羡慕有这样的妈妈这样的家庭,但我不会抱怨自己出生平凡。我要做的是让自己优秀,让自己博学精深,为自己的后代创造出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氛围。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优选3

在阅读《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之前,因为听了老师对这本书的介绍,所以我一直觉得这本书中的36封信都是在讲龙应台和安德烈对人生的感悟或是一位母亲淤儿子之间的普通对话交流,但是,等我看完这本书之后却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我记得在看这本中间二十几封信的时候,感觉他们谈论的东西离我很远却又很近,有谈国家,有谈离我们最近的生活,将每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进行分析,并谈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观点。

有时候在某件事情上龙应台有着她自己的看法,但她的儿子却又有着他自己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种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就算有时候内心不认同、理解,却也不能说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理解。

在第二十六封信中提到两瓶牛奶的'例子,大人觉得不应该浪费,小孩却认为应该以舒服、享受为主,而我觉得有时候节俭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不管是一杯牛奶还是一颗苹果,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换来的。其实在这种一瓶快过期另一瓶还是鲜奶的情况下是可以有很多解决方式的,我觉得有时候在处理事物的过程中,应该懂得变通,只要愿意,总有能做到两全的办法。

后面的这几封信,内容偏向于谈人生,聊未来这一方面的内容。谈的这些话题虽然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却又非常实际,特别是安德烈对龙应台发出的一系列反问,让我突然也想问问我的妈妈,想知道她将会怎么回答。有时候我也觉得,在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做好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想明天之后甚至是更远的事情,但是又有一些事情是迟早都要去想想的,这样来来回回的去想其实还真的是挺累的,走一步看一步不是也挺好的吗,将来的事等到将来再去想好了,并且未来的事现在也没办法预测,对吧!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优选4

这一周又读了一本龙应台的书,《亲爱的安德烈》。

刚刚拿这本书就看到“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很奇怪,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安德烈士想拥与一个成人应有的自由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有着巨大的差异,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不满和疑惑。

自由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那些东西?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不断使人堕落。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是每天都听不到父母的唠叨,无忧无虑地去享受生活

是的,每人都想要自由,尤其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似懂非懂的人,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应该不多,毕竟自控能力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认为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长大成人后,又会不会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多的自由呢?有责任心的人都会说不。

我自己父母给予我的自由还挺多的。父母该给我们自由的时候会给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父母也会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死死的。

在我看来安德烈也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能看出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本书或许能为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矛盾的家庭有着帮助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优选5

第二次读《亲爱的安德烈》感觉有所不同!我把自己和妈妈平时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一起带入书中,去感受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差别。

书中安德烈生活极其幸福,丰富,充满乐趣,他可以喝酒,聊天,开party,旅游……遇到挫折,会有很多人鼓励他,成功的时候,朋友就会为他庆祝。而身在中国的我们,聊天,开party只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每天都是早早起床,上学,写作业,复习预习,偶尔的娱乐和放松。安德烈可以做的事,中国和他同龄的大多数人都只是渴望。我们也希望有那样放松的生活。

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他们之间慢慢出现一座无形的墙,但在他们母子的努力下,这座墙,被击垮了。而我们,极大多数的孩子都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他们之间的代沟无声无息地变得越来越大,把他们越隔越远。他们也有寻找解决的方法,但有一些却只会更加地彼此伤害。中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相差甚远,中国孩子从小就要努力读书,考大学,这段时间里,根本就像与世隔绝。读大学就为了张文凭,可以找份工作吗?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大学生没有工作?他们没有社会经验。在外国,他们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身经验,他们的适应能力才更强。西方国家是那么尊敬小孩,在中国,只要家长聚在一起,就是是讲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没有在其他大人面前表扬过孩子,而是讲他们做事怎么怎么不好,他们以为这是谦虚,但孩子的自尊心更是被深深地伤害!

真希望中国的爸爸妈妈们读读这本书,体会一下快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多给孩子一些放松的时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事,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一心为孩子好,帮他们打点一切,可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啊。

真希望我们可以彼此了解!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优选6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龙应台用了这一句话来描写她与她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代沟。年龄以及文化的双层代沟让他们母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上加难。我觉得这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中也很常见,特别是像我这种家长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我们和我们的家长的文化背景就会不一样。

这本书收录了36封龙应台和安德烈给互相写的信。他们由于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个不熟悉的人就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拉近距离。他们在信中会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或是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他们也会一起回忆他们之间的记忆。这两个不同的人用这些方式找到了许多的共同点。

让我最能产生共鸣的是在第二和第三封信中,龙应台和安德烈都分享了一个看比赛不知道支持哪个国家的故事。在别人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我也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说美国也对,因为我的国籍是美国而且我从小接受的也是美式教育。不过我自从在上海出生以来就一直住在这里,我虽然有时会回去看我住在纽约的外婆,但是回去的感受也不会觉得是回家,而只是去旅游,因为在我的心目当中,我的家在上海。

通过与儿子互相写信,龙应台说,“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认为在这句话中,“认识”的意思其实是“了解”,因为他们其实已经认识了十八年,却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对方。

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优选7

当合上《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时,我总有种想再读一遍的想法。《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是一人为人母的中年女人和她已成年的儿子通了3年的36封信。通信的时间,总让我感慨。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篇3)

说实话我很不爱看书,本着“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歪理,借了同事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逼着自己在假期里读完了。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龙应台佩服有嘉,还更深层次的理解了龙应台作为母亲的良苦用心。

这一本书记录了龙应台和安德烈互相交流的36封书信,里面记录的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琐事,还有对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看法,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的可爱的安德烈哪里去了?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她觉得, 一个18岁的孩子跟母亲之间,和14岁的孩子是不同的。龙应台就在想怎么样可以重新认识这个人。当时龙应台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就是,就这么下去,两个人最后渐行渐远;第二个选择就是,龙应台得做些事情来认识一个18岁的人。当然她的选择是后者。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书中给我感触最大是中西方的文化、教育的差异。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年轻却不清狂》中安德烈说德国中学生周一到周五每个人都在忙:足球,篮球,舞蹈,每个人都疯的不一样。他是一个足球狂,一个星期要有三个下午踢球。他说他的生活里足球占了最高比例。功课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其他时间,就是跟朋友磨混,尤其是周末,我们不是在朋友家就是在咖啡馆或小酒馆里喝酒聊天,烂醉的和死后就用瓶子把酒馆砸个稀烂,或者把随便什么看不顺眼的人揍个鼻青脸肿······看到这里我觉的他们的青春是真的“青春”,他们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肆无忌惮。试想我们中国的学生,18岁那年我们干了什么?早晨在闹铃的逼迫下磨磨蹭蹭地起床、一遍拿着早饭一边往学校飞跑、在学校里开始没完没了地做各科作业、好不容易结束了一天的课程还有各种补习班在向我们招手······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和安德烈的自由和疯狂来说我们只能望洋兴叹了。书中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安慰他。设想如果我们中国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老师父母是怎么做的?简单的一次考试失败都会遭受父母的百般训斥,迎来老师严厉的目光。相反我们如果取得某些成功呢?家长老师确认为是理所但然,他们认为那是我们就应该取得的成就。相比之下西方的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再说龙应台,可谓是良苦用心。对自己逐渐长大的孩子与自己有了距离,她不停的想办法和孩子沟通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放纵自流。在他们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安得烈用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见解让母亲了解自己,母亲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告诉孩子生活中的道理。他们通过交流沟通来缩短所谓的代沟,彼此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到了中学时代与父母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其实就是没有沟通交流的缘故,如果我们也像安德烈和龙应台那样相互沟通交流,类似于离家出走这样的事情也不至于会发生。当我们的羽翼还未丰满时我们就开始想着自己所谓的“独立”,可曾与父母坐下来畅谈过?而我们的中国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呵护又过于多,他们认为我们未曾长大,不愿让我们离开他们的庇护。在德国安德烈所说的.14岁就已经长大,不管时老师还是家长都已经开始用“您”来称呼,这是对自己的尊重。而中国的观念则是不管你长多大在父母老师面前你永远都是孩子。书中龙应台

对孩子的教育永远都是那种细水长流的那种浸润式,而非打骂训斥。我想这就是中国父母要学习的吧。

如果每一个做父母都像龙应台那样静下心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们也放慢脚步等一等自己父母,双方都互相倾听,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会更和谐?愿每一位家长和孩子都能读懂并理解彼此。

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篇4)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范文700字

陆陆续续的总算读完了给我的最大震慑是书中那些关于父亲母亲与后代的交流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我国孩子看来别致无比的教学且见地独特的方法,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过火,既睿智诙谐,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入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日子充满了趣味,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游览……,简直是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再来看看咱们学生时代的日子: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然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历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波折,母亲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咱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通常收获的是家长和教师的联合呵斥;安德烈成功时,母亲、弟弟和兄弟会为他送去诚心的恭喜,但咱们取得的成功却永久是理所当然,家常便饭,甚至在教师和家长双眼里永久是那样微乎其微,与他们的希望相距甚远。……这莫非即是东西方教学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概括出一个十分精辟的定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纪的,只需满十四岁了,连教师也要用“您”来称号学生。可是,我国的家长和教师却通常疏忽孩子的年纪,而是故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论孩子是不是现已长大了,只需站在父亲、母亲或是教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久只能是“孩子”,永久不能得到尊敬,永久只能挑选遵守。莫非在我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大家随身携带的物件?我国人之所以不愿敬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只是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不幸的体面吗?顺着菲力浦的遭受探求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即是我国的父亲母亲在夸奖孩子时老是对他的父亲母亲说:“你的儿子真凶猛!”,“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掠夺他的尽力和成果!“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历取得尊敬的人,也需求对等的对待,莫非所谓的“人人对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无穷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心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顺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关于高尚日子的神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晓得本来港大的学生也和咱们内地的学生有殊途同归的当地,英语看和读没问题,可是底子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端神往,神往每间咖啡馆的静寂,神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清闲的日子状况,和心里的安静,他们有更多的时刻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方艺术比方环境比方贫困比方真实的日子。

亲爱安德烈读书笔记(篇5)

【www.111642.com 优美句子网】

自从有了Mary,持续关注亲子类的书籍,网上推荐了台湾女作家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

我于20xx年7月购入此书,当时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看完《孩子你慢慢来》,当时因为觉得作者教育背景以及她的孩子所处的国家与当下的中国,我们生活的城市有很大不同,认为她对孩子的期许及教育方式可以借鉴的意义不大,因此第二本书迟迟未阅读;又遇上新房交房、装修、搬家以及Mary的习惯培养等等,这些都成为不阅读的借口,至20xx年5月底我才开始翻看此书。

可能每个阶段心境不一样,感悟也不一样,当我再次开始阅读时,就爱不释手。这本书打开了如何更好处理亲子、夫妻关系的思路,拓宽了我人生的视野,有很强烈的愿望推荐给大家。

《亲爱的安德烈》是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是一个妈妈想办法与自己的儿子交流的一种方式。作为刚满18岁成年人安德烈,已经跟四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妈妈(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工作)隔阂已经形成。他们花三年的时间让彼此互相了解,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妈妈是台湾人、儿子是德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他们的冲突和隔阂更甚于我们,但是他们的相处的方式、沟通交流给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冲突、代沟不可能消除,但是如何接纳不一样的彼此,才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在此谈谈我跟Mary之间以及跟Mary爸爸之间的几件小事。

1、关于Mary穿衣服的事情

Mary很喜欢自作主张挑自己想穿的衣服,经常不分季节、不分色彩,喜欢就穿上,为此我们就孩子穿衣服的事情争吵过,头疼过,有时候直接用妈妈的权威命令按照我的要求穿衣服,有时我也妥协过。在安德烈与妈妈的对话中,提到(带着调侃的语气)龙妈妈(龙应台)穿衣服像马铃薯的麻布袋。在龙妈妈的回信中,讲述了她生活的背景,已经非常理解和接受安德烈对妈妈的评价,其中说到:“请问品味是什么?它不就是细致的分辨、性格的突出、以及独立个体的呈现吗?没一件,都正好是贫穷所吝啬给你的,也是威权政治所剥夺于你的。”

我明白,Mary在她这个阶段,品味还未形成,仅凭她目前的见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我不需要强行制止,而是应该不厌其烦的引导;即使不合时宜,只要不是不符合季节(避免生病),我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能太在意自己的面子问题;我相信,在大家的异样的眼光中,也会逐步培养她对穿衣服的思考。就我自己本身而言,穿衣服的品味也相当单一,希望Mary的品味不用受我影响太多,她以后有她自己的穿衣风格和精彩;也许,有一天,Mary也会调侃我长年如一日穿衣服风格。

2、关于Mary偶尔磨蹭、想偷懒的时候

我心里一直非常认可Mary,Mary虽然不属于1%高智商的小孩,但是她在心里就是最优秀的小孩(可能每个妈妈都如此认为吧)。Mary独立、抗压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专注力等等方面我都觉得非常棒。但是Mary偶尔或者经常吧(毕竟她现在才七岁,很多时候需要大人的引导)有磨蹭和想偷懒的时候。

我在Mary一年级上学期时烦躁、焦虑,很容易就对她吼(但我始终没有舍得动手打她),吼完后我也是心塞塞。我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教育专家说“静待花开”“孩子你慢慢来”等等一些观点,可能那时我会嗤之以鼻,跟他反复说多次,她仍然不听,磨光你所有的'耐性,“吼”是最快速最有办法能让她听进去并且付诸行动的办法,这个时候你是简单粗暴的选择“吼”,还是耐着性子磨,我想大部分家长会选择前者。但是“吼”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是否有变好呢?还是说对“吼”免疫,需要更为强烈的方式呢?我想大部分是后者吧。

Mary也是如此,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开始反思,到底是简单粗暴的命令?还是耐心长时间的引导,让Mary逐步学会自我管理?每个阶段因为自己的经历可能对同一本书的感悟不一样,我开始更能沉下心来看一些所谓教育专家的一些见解,分析是否对Mary有用。我们换位思考想想大人都有想偷懒、想磨蹭的时候,何况是小孩呢?我是不是需要更为适合Mary的方式引导呢。

就如龙妈妈对安德烈说的:“你们这一代简直就是大海里鲜艳多彩的热带鱼啊。但我思索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是什么?终极的关怀是什么?你,和那个甘肃来的疲惫不堪的少女之间,有没有一种关联?我的安德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在于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只为自己而活?”

Mary身处的环境比我小时候复杂的多,信息量更大,分散她注意力玩具、活动更多。在如此鲜艳多彩的环境的形成Mary自己的价值或者方向,本身也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课题。更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孩子的心态去体验、学习、引导,找到自己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安德烈属于一个18岁的成年人,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和选择,Mary只是一个7岁的懵懂无知的小孩;关于人生有什么意义、价值及未来怎么选择似乎还太早;但是我做Mary的妈妈,希望Mary能为自己而活,能过有对她而言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对自己未来的路有多种选择。

正如龙妈妈所说“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摩提,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作为一个80后小镇上通过自己学习、考上大学,走进城市的妈妈,我希望的孩子能走的更远,不希望她以后有能力选择自己敢兴趣的工作,而不是跟我一样,虽然也是自己的选择,但这种选择也是有很大的限制条件;也许在50后的父母眼里而言,我们已经比他们的“被迫”已经“自由”了很多。

但我仍旧觉得我是为生存而上班,为房贷、为教育、为医疗以及为以后的养老而认真对待每一份为生存而做的工作。我希望Mary能有更多的选择,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能有不一样的选择。

目前读一年级下学期的Mary,我仍然没有把文化课作为她课外培训的重点科目,更多的选择的是兴趣如钢琴、画画、跳舞和书法,她都很喜欢,也有偷懒的时候。之前她一旦磨蹭和偷懒我情绪就很焦虑,考虑是否不上或者吼着她学习,但是随着她自我意识增强,以及我对教育的感悟以及心态的平和。我逐步接受孩子的偷懒与延迟,每个阶段采取不一样的引导措施,同时,这学期跟Mary一起制定学习与玩耍的时间计划表(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六、周日的时间),比如允许她一周可以一到两天不谈钢琴,但是其他时间必须要练习钢琴,那天可以玩耍,那天。开始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看是否有用。开始按照计划实施的时候,Mary讨价还价,我这次采取心平气和跟她“谈判”、在整体原则不退让的情况下让她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后,效果让我欣喜,Mary基本按照她和我共同的拟定计划学习和玩耍。她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独立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我想这也是她自我价值、方向的逐步形成的过程。而我自己也可以从中解放出来,不用焦虑,更好的处理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关于夫妻做家务的事情

龙妈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曾慎重地问儿子,是否想好,将来结婚以后谁来做家务。安德烈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谁有时间谁做啊。如果夫妻都这样想,不依赖谁,主动承担家庭琐碎,生活就会简单得多。

可是,当下80后夫妻,或者70后夫妻,一个家庭夫妻能共同分摊家务的又有多少?许多相爱的人在婚姻中走散,往往不是因为出轨、外遇、家暴等原则性问题,而是因为一地的鸡零狗碎……或许,一双扔在沙发上的脏袜子,就是压死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你家的家务是谁来做?中国女性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达到2。6小时;妻子以65%的压倒性占比成为家务活的主要承担者。

我就像被调查大部分的女性一样,是家务活的主要承担着。我们在Mary上小学后,与老人分开,自己单独生活。作为一个妈妈,作为一个妻子,开始的时候家里的做饭、清洁、洗衣服、孩子的作业辅导等等基本都是我做,上班工作还不能耽误,上学期我的幸福感极差,整个人都很抑郁、压抑,无数次想要离婚,跟Mary爸爸抱怨。但幸好,我自己在不停的调整,Mary也逐步自理,特别是Mary爸爸也开始意识到问题,以及看到我的辛苦,在家也会主动承担部分家务,虽然不会很多,但是有人主动分担家务,对于女人而言,不仅是减轻生理上的负担,更多的是精神上感觉有人共同分摊责任。

龙妈妈说关于伴侣“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而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应付的惊涛骇浪。”

确实,伴侣应该就是无论风和日丽还是惊涛骇浪时,无论是日常琐碎还是大悲大喜,能在一起共同承担,共同度过。

其实,关于龙妈妈与安德烈的书信往来中,还有很多可以探讨、思考的点,如关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文化的讨论与反思、关于是否要参与游行的探讨、关于孩子是否平庸的描述等等。

龙妈妈和安德烈是两代人、两国人通过自己不同的视角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80后,让我知道看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亲子之间也许有很多不认同,但可以如何试着去理解和接受的,当下大多的亲子矛盾、婆媳矛盾,也许就是互相所处的环境不同、认知不同,自然就造成不认同,但是又不能很好的理解去接受,就会有更大的分歧和矛盾。

所以,希望当Mary长大,我能跟她互相理解各自的生活方式;也希望我能跟我所有在乎的人互相的理解和接受。

"安德烈读书笔记"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