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色观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04

红色观影观后感。

笔者在网络上搜寻到了一些有益的信息“红色观影观后感”。好的影视作品如同精彩的书籍一般让人爱不释手,再多次观看也会从中得到新的心得和感受。因此,观后感成为记录人们内心体悟的主要方式。当你写观后感时,一定要对文章深入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如何在观后感中真实地表达情感呢?本文供大家参考,也请您收藏!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1)

今天,其间我们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董存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育”。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在因种种原因的困扰下,终于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和他的伙伴都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勇敢的魄力,在战斗中他屡次立功,让连长和队友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看完电影时,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一个年仅19岁的青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为战斗奉献出宝贵的生命。想想董存瑞,在进革命队伍、入党等过程中遭受了重重困难,但他还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当他在炸暗堡时,那种为革命事业奉献、为祖国和人民付出的勇气深深的打动了我。

现在想想,董存瑞比我大6岁,却比我强上百倍,甚至千倍,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不敌的。他只是一个上了几天学的青年,但有着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精神,比我们要优秀许多。

想想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在老师、家长的关爱下成长,我们没有经历过董存瑞那样的困难,也没有为中国奉献出什么。但我们也应该为中国、为人民作出奉献,现在我们既不用去炸碉堡,也不用我们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对得起董存瑞为中国的发展奉献出的生命;才能对得起那些为革命事业、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付出生命的战士们。

想想董存瑞吧,想想那些革命战士吧!是他们为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付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想想他们,谁不愿意在家中和亲人一起享受幸福,但他们还是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去上战场、打硬仗,也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想到他们那奉献精神,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不为中国、为人民做奉献呢?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人就应该向董存瑞那样,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有一种无私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董存瑞——一个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的共产党员。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2)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日前决定,追授毛丰美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毛丰美同志,生前,他仅仅是一名普通党员干部,为了乡亲,凭借“干”、“廉”精神,不辞辛劳,不仅带领村民把一个“吃粮靠救济、花钱靠摊派”的贫困村,变成为村集体总资产超4亿元,村集体年收入5000多万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切实把党纪法规融进村规民约,个人带头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死后,他仍在乡亲们心中停留,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近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两学和一做”学习教育方案,对“两学和一做”学习教育作出具体安排。它首要点是在学,但落脚点,却在于“做”。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如何践行“三严三实”? 毛丰美以苦干加巧干的“干”,清廉坚守的“廉”,及坚守的一生,做出了完美诠释。

现实中,还可看到部分党员不讲奉献讲待遇、讲权力、讲脸面,忘记了入党初心,忘记了自己作为党员身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把一名党员应有的党性和品质抛到九霄云外,引起群众反感、憎恶,自己却意识不到。

因此,学习毛丰美同志事迹,每一名党员,都应把其精神作为工作和生活的标尺,通过正面积极的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而紧随其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把坚定的信仰化作工作、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共产党员既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信仰共产主义,其他别无选择。这也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本质所在红色经典电影《红岩》观后感读后感。信仰共产主义就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党。从毛丰美同志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他把坚定的信仰化作工作、生活的“精神原动力”,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获得了群众的肯定,其生命也得到了升华。因此,作为党员,我们要把把信仰共产主义与本职工作、个人思想改造结合起来,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

不淡忘群众路线、不忘人民重托。毛丰美上任之初有句话:“一定要让全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淡忘了群众路线,就会淡忘了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使命。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头讲奉献、讲作为,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才能真正适应新常态,成为让群众认可的.新时期党员,方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盼。

有以天下为己任、以为民当追求的担当精神和真挚情怀。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

毛丰美一句“我就是农民能拿我怎地”,一语中的地说出了他履职的毫无私利、敢于担当的精神。毛丰美“怕自己工作没有干好,百姓不认可我而有点害怕。”他也有怕,他怕工作没做好,老百姓不认可他,他担心群众的生活不好过。工作中,就是要在涉及群众利益、地区整体利益的情况下敢于“拍桌子”、敢于担当,真真正正地为所在辖区的群众谋福祉,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担当,我们学习他,就是要敢于担当、清白做人,以天下为己任、以为民当追求的伟大精神和真挚情怀。做到只要是为了群众的利益,要有敢于“拍桌子”的担当精神。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3)

生命、爱情、信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在电影《红色恋人》的男主人公靳的人生旅途中,诠释的是那样清晰、明朗,红色恋人观后感。作为革命家,靳是那样义无返顾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作为文学家、作为一个人,在对待爱情和生命之时,又表现得那么从容与真诚。也许多年来,看惯了钢铁般的共产党人的形象,所以,当文弱的靳出现在眼前时,有些让人无法找寻到作为共产党人个体的靳,与共性的党的光辉形象的交汇点。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愈发感觉到靳文弱外表下的伟岸。不正是这样千千万万个有血有肉的身躯,才筑成了共产党人的伟岸形象吗?

从一个热血青年到一个坚强斗士的秋,在情感旅程中的沧桑也耐人寻味。目睹了生父的人面兽行之后,小秋秋绝望地离开了这个胆小鬼。九年后,本可以在父女相识的时刻选择死亡或自由的秋,毅然举起了正义之枪,亲手杀死了这个叛徒,从而捍卫了自己及党的尊严。恋人的交换,最终也没能换来靳的新生与自由。在美国医生佩恩的陪伴下,秋终于走完了自己的短暂而多彩的一生,并难产生下了一个女儿——明珠。

当银幕上出现明珠在欢庆胜利的人群中那梦幻般的笑容时,我深深地感受到编导们用心良苦的寓意。是啊,有那么多的先烈们去了,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才换来了新中国的.的诞生,观后感《红色恋人观后感》。在新中国红色的历史中,有他们赤诚的生命的旅程,这旅程已化作一个个永恒的瞬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看到故事的后半部分,我流泪了,悲剧的人物,伟大的精神,感天动地的爱情。30年代,那是一个混战的年代,也是一个智者自智,昏着自昏的年代。理想,在那是表现的如此强烈如此完美,如此让人感动,为了革命的理想,为了圣神的爱情,他们抛弃原本可以的“幸福”,甘愿抛头颅,甘愿受苦受累。我不禁感慨,那种时代为什么成为了历史,那种为理想的时代,为什么就变成了,追求个人幸福,成天无聊猥琐的时代。我震撼,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震撼革命者为追求自由所作出的牺牲,我震撼于他们的决心。我感慨,为什么现代的时代如此苍白,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陷入无聊,包括自己。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在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的年代,我们做什么最有意义?我真的很困惑,什么最有意义?活着的目又是什么?我把太多的事情看得太重了,其实那什么价值也没有,我突然想到。我又想到我该去勇敢的追寻自己的理想,可是我的心灵深处对什么最看重,我无法知道。我加入了共产党,我想为人民做一点事,但是我怀疑我的能力,我怀疑我的影响,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坚定。我羡慕那个动荡的时代,生生死死,生命可以托付到自己的理想上,生命可以轰轰烈烈,不必为柴米油盐,不必为生活琐事牵肠挂肚。平凡的年代,该有什么样的理想?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4)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看完这些电影我现在深深的明白当年革命先辈们的不容易!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之好,全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总之我们永久的记住您们!!!!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5)

生命、爱情、信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在电影《红色恋人》的男主人公靳的人生旅途中,诠释的是那样清晰、明朗,电影红色恋人观后感。作为革命家,靳是那样义无返顾地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作为文学家、作为一个人,在对待爱情和生命之时,又表现得那么从容与真诚。也许多年来,看惯了钢铁般的共产党人的形象,所以,当文弱的靳出现在眼前时,有些让人无法找寻到作为共产党人个体的靳,与共性的党的光辉形象的交汇点。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愈发感觉到靳文弱外表下的伟岸。不正是这样千千万万个有血有肉的身躯,才筑成了共产党人的伟岸形象吗?

从一个热血青年到一个坚强斗士的秋,在情感旅程中的沧桑也耐人寻味。目睹了生父的人面兽行之后,小秋秋绝望地离开了这个胆小鬼。九年后,本可以在父女相识的时刻选择死亡或自由的秋,毅然举起了正义之枪,亲手杀死了这个叛徒,从而捍卫了自己及党的尊严。恋人的交换,最终也没能换来靳的新生与自由。在美国医生佩恩的陪伴下,秋终于走完了自己的短暂而多彩的一生,并难产生下了一个女儿——明珠。

当银幕上出现明珠在欢庆胜利的人群中那梦幻般的笑容时,我深深地感受到编导们用心良苦的寓意。是啊,有那么多的先烈们去了,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才换来了新中国的的诞生。在新中国红色的历史中,有他们赤诚的生命的旅程,这旅程已化作一个个永恒的瞬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是第一次观看而且是集体观看革命先烈叶挺将军的后代叶大鹰执导的电影《红色恋人》。影片中没有地下党的惊险斗争, 没有激烈的搏斗,而是从个体的角度着眼于革命者的人情和人性;影片描写的是中国三十年代上海一个高层地下党领导人,与一位追求民主和革命信仰的女学生,由假扮夫妻的革命情谊发展为真正爱情关系的悲壮故事, 以及他们两人与一位美国医生的复杂感情纠葛,观后感《电影红色恋人观后感》。影片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 把信仰事业的线与男女之间的感情线揉合得非常之好, 真实自然, 天衣无缝。感情和革命信仰,一明一暗很好。因为信仰使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因为遇到了知音得到了真纯的爱情, 使他们更坚强更乐观地为信仰而战、为爱情去死, 证实了信仰和爱情的.同等高贵,

电影里的革命者不是悍勇的武夫, 而是一个既屡经沙场风云、沉稳干练、智慧坚毅, 而又文雅调悦、有丰富感情有七情六欲的立体人、真实人、平凡人。革命者可以牺牲自己去救所爱的女人,革命者有慷慨激昂、气概非凡的一面, 也有食人间烟火的一面, 甚至有发病时狂躁可怕、软弱不堪的一面;叛徒叛变不是不堪酷刑折磨和死亡的威胁, 不是主动情愿背叛革命信仰, 而是因为不能忍受眼看女儿遭枪杀, 叛徒也可以有人味。电影表现的靳、秋秋和美国医生佩恩三个人以及他们虚虚实实的三角恋情与革命背景的交融, 那实在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真正具有感召力的革命者往往既是侠肝义胆的英雄, 又是才情俱茂的性情中人!既有坚定的崇高的信仰, 又不乏似水柔情!既是勇于为自由而献身者, 又是能为友谊为爱情殉死者。

通过影片的观看使我认识到感情和忠诚并不是分离的,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作为一个革命者,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灵魂的,不但要有一颗忠于党的忠诚的心,而且要忠于感情!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6)

周末,我拿出硬盘,里面存了很多我以前看过的电影,我挑了一部曾经很喜欢的《美丽人生》,重新看了起来,并有了不同角度的观感,我想把它写下来。

这部电影《美丽人生》并不是我第一次看,在初二时,语文老师在一次辅导课上给我们看了这部影片,从那时起,这部影片就在我心里驻了营,我也不止一次的给很多人推荐它。

从艺术的角度看,它是一部精致的二战时期的反映情感的影片,更是一步非常成功的商业片。但是自从它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很多标榜特立独行的人便对它颇有微词,此后它囊括了国际上很多奖项更让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商业片。然而,当褪去它一层层华丽的外衣,我们得到的会是最初的那一份最原始的感动,为了那伟大的父爱、那精心编织的谎言、那一次次战胜恐惧的微笑和乐观的态度。

我看过很多二战时期的电影,《钢琴家》、《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莉莉玛莲》,无一不触动我。可是,《美丽人生》这一部电影却是与众不同的,看了前面一部分是一部喜剧片,后面也没有那种赚人眼球的大苦大悲,而是延续前面的手法将一件揪心的事情用喜剧的手法表现。记得有位影评家说过:喜剧本身常常不能承载重磅眼泪。是的,这部电影它不沉重、不惨烈、不悲痛,留给我们的只有揪心的痛和遗憾,但在孩子最后看见坦克时兴奋的笑容时,我仿佛又能够释怀了,跟着孩子一起微笑,这大概就是我这篇文章的题目“闪着泪光的微笑”的由来吧。

想必看了这部影片的人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伟大的父爱,越是沉重黑暗的背景越衬托出父亲无可比拟的爱。他用他的冷静机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只为守护孩子心中的那份美好。我们说的德育,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我一直认为,德育的关键在于“爱”,在于言传身教的感染。父亲是那么小心翼翼呵护孩子,用自己的乐观态度去感染孩子。父亲他最后成功了,虽然是以他的牺牲为代价,着实令人扼腕。他成功是因为他赢得的是一个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神圣的地位,他赢得的是一个丈夫在妻子心中无怨无悔的选择,他赢得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他抹去了魔窟在孩子心中的阴影,把魔窟在孩子面前变成一个充满冒险和挑战的游戏世界。

故事的最后,得救了的小儿子拥抱了他的母亲。背景是小儿子的独白:

“这就是我的经历,是父亲所做的牺牲,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

父亲的爱,拯救了孩子敏感脆弱的心,让他学会了乐观和爱惜,学会了阳光与希望。

这,难道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吗?

在大一的教育学概论课上,老师就告诉我们,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再往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有倦怠的时候,那时,撑下去的动力便是爱,只有爱,能够让阳光撒进每个孩子的心中,也让教育发挥作用,让情感蔓延。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美丽人生》——据说是导演从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时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杀时,他看着花园中的妻子写出了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这件事中得到的灵感。

“这就是我的经历,是父亲所做的牺牲,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我不得不重新提起这句旁白,父亲的.牺牲让他的美丽人生戛然而止,但这样的美丽在孩子的人生中得到了延续。那是一种最最美丽的人生,映衬着平凡却光辉的心灵,将大地照亮,亦不会熄灭。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7)

历时数年,几经周折。电影《柳青》终于在建党一百周年的五月走向院线,与全国观众见面。作为电影投资方天朗集团的一名员工,在了解电影幕后制作的种种艰辛后,怀着喜悦的心情也将这部电影推荐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而我自己在观看过电影后,对于柳青及柳青精神也是有个更深的感悟。

由于负责长安唐村·柳青文学村项目的缘故,早在入职天朗之前,就拜读了柳青先生的代表作《创业史》,以及柳青女儿刘可风老师所著的《柳青传》。坦诚来说,由于年代相隔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对于《创业史》中所描述的故事,我并没有感同身受的深刻共鸣,但对于柳青先生入木三分的人物和乡土风物描写,却深感佩服。真正打动我的是《柳青传》,通读完柳青先生的生平经历后,我觉得柳青先生在我心目中中的形象是无比的真切和感人。一个人的一生,或许就应该如柳青一样活着。无关于职业、信仰、成就、功名、就只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言,我们也需要像柳青一样,真实的活过自己的一生。

谈及柳青先生,有很多的身份可以被后人进行无限的解读,心怀家国热衷革命的共产党员,文学陕军的开山创派领袖、扎根群众关注民生的好干部等等。

与我而言,柳青先生最让我肃然起敬的就是他做人的真实。真实的对待自己的信仰,真实的对待扎根的土地,真实的对待土地上的人民,真实的对待所处的社会局势,真实的对待文学创作,真实的对待自己的家庭。在我看来,如果脱离了真实,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关于柳青先生在皇甫的生活创作经历,很多细节正是验证了这种真实。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少有人提及艺术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什么。通过对《创业史》原著的阅读,以及《柳青》电影中些许细节的感知,我理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于真实生活的刻画和铭记。在柳青先生所处的年代里,关于普通劳动人民的艺术作品,相对较少,所有的关注都聚焦在宏大事件和伟大的人物身上,很少有艺术家能用真实的笔触去描写最平凡的劳动人民。在那个崇尚朴实的创业的年代,《创业史》中所描绘的人物,才是真正代表民族发展希望的存在。柳青先生为了记录这时代的一幕,放弃政府工作,住进皇甫村,与村民为邻,关注农业生产,关乎乡村发展,关注社会民生。同时竭尽所能的以自己的力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最终把自己的生活和作品融为了一体,所以才有了《创业史》朴实、真实、带有乡土气息的温暖人心。

一个人在顺境中的表现,往往还不足以突出他的真实人格和性情,只有在极端的磨难中,人性的光芒才会熠熠生辉。在柳青先生平稳的度过皇甫的生活创作后,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来临。在那场人人自危的动荡中,柳青先生以他瘦弱的身躯和刚硬的风骨,隐忍的承受了所有的难以承受的重创。直到最终,也没有说一句违背自己信仰和良心的话。在我看来,这不只是文人的风骨和傲气,而是一个大写的人在矗立人间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最深的本源还是源于对于生活对于生命对于信仰的真实。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只是依靠着文字和影像中的残篇,都被这种精神所深深的感染,为柳青先生的遭遇而唏嘘。

说回现实生活,我就一个普通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梦想,干着平凡的工作,偶尔也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或者观看一些反映真实生活的电影。这次《柳青》电影的公映,给我带来的所有感触,其实也没有那么宏大或是庄严。抛却所有的身份、主义、光环、精神,对于柳青先生,以一个相隔多年的晚辈的角色,我深刻的表示敬意。在我向往的生活中,我需要的是柳青先生一样的真实。但愿我能在这错综复杂的世界里,真实的走过自己平凡的一生。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8)

作家柳青及其创作的《创业史》,一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标志性成就,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了解当代中国历史变革过程的重要文献,在普通读者和文学研究者群体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占据着很高的地位。5月21日,电影《柳青》与全国观众见面。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作品,能够满足观众对这一具有重大历史和文学意义的素材的高度期待。

电影《柳青》以一种冷静沉稳的调性,呈现了现实主义艺术的真谛。影片还原了解放初期陕西关中农村真实的生产和生活场景,再现了柳青创作史诗经典名著《创业史》的历程,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实践了现实主义叙事艺术的重要原则。这种风格的实现,是以呈现一种真实的、富有历史性的生产和生活的场景为前提的。从夏收时节热闹的打麦场,到秋季丰收的玉米田,从冬季农闲季节的乡村,到无所不有的集市,电影《柳青》都能够在描摹环境的同时,将人物的活动放置其中。相较于大量的拍摄于影视城的影片,电影《柳青》的场景完全来自于陕西关中农村,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有机关联的,而不是隔着一层甚至是好几层。活动在这个环境中的人物,是生活着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角色。这正符合柳青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总是“和人物生活在一起”的创作理念。这些作为电影叙事场景存在的环境,不仅是柳青当年生活的环境,也是他作为作家要观察、体验和再现的对象。

电影《柳青》对于作为作家的柳青及其文学观念,有着出色的刻画和塑造。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作家也应该首先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柳青的文学观。柳青曾经在陕西长安县挂职县委副书记,并一直保留着县委常委的职位,所以,他一直是以干部的身份,和群众在一起的。在群众的眼里,他是可以交心的倾听者,是可以为群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的智慧者,是可以在群众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的慷慨解囊者。非常可贵的是,在成功塑造了这样的一个基层干部形象的同时,影片创作者一直没有忘记,柳青是以作家的身份留在长安、住在皇甫的。

电影《柳青》对于生活中的柳青的塑造是成功的,并且构成了影片的一个亮点。这个亮点主要表现在对柳青作为丈夫,和妻子马葳之间的关系的塑造上。在影片中,马葳是一个美丽、善良,但内心活动复杂的人。她一方面支持柳青“落户”农村进行创作,同时也有自己在事业上的追求,认为在皇甫村当一个文书,限制了她的个人发展。所以,她的性格中,也有不平、爆发和隐忍。感情和家庭生活的波折是叙事性作品中最吸引人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柳青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人的“可恨”和“可爱”的一面。当马葳向柳青提出自己对于事业发展没有起色的苦闷时,柳青说:“这不都好好的嘛!”他体会不到妻子的痛苦,并且希望妻子能够将目光放长远点,和他一起在农村,每天带回来一些可以供他写进小说的素材和信息。这是典型的性别矛盾,表现出人物潜意识当中的男权中心的思想,但这个男人又是“可爱”的。马葳带着孩子离开之后,由于柳青对大炼钢铁感到苦闷,又和乡亲们一起冒雨收玉米,病倒了,且生了毒疮,王家斌将马葳接回皇甫村,马葳看到柳青背上的毒疮,心疼地说:“你咋把自己弄成了这样?”柳青趴在床上,忍着痛,吃力地抬头看着马葳,但是甜蜜地,甚至是带着些羞涩、赖皮和示弱,笑着说:“你回来了,就好了。”夫妻矛盾之后的重逢,场面是私密安静的,但带给观众的观看效果,却是一种深刻的会心:百姓生活的日常,也能发生在大作家身上,这是电影《柳青》的创作者的“艺术之心”的体现,是对生活中的“人”的塑造的成功。

作为一部具有史诗气质的影片,电影《柳青》以柳青和女儿刘可风的对话开始:“人这一辈子,不经过千锤百炼,就是一堆废铜烂铁。”而在影片结束的时候,人物柳青面向秦岭北麓广阔的关中大地说:“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以柳青的视点为视点,观众看到的是广阔的原野,体会到的是经历了千锤百炼之后,这个伟大的作家,他的艺术世界是广阔而高远的。而电影《柳青》的创作者们,从选题立项到拍摄修改,经历了长达7年的创作历程,终于完成了一份针对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一问题的答卷。作为曾经拍摄过电视专题片《路遥》、几部深情展现陕北农民生活状况的纪录片的导演和编剧——田波、王苗霞这两位青年一代的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团队,通过他们对人民、对生活的热忱,通过他们勇攀艺术高峰的勤奋努力,走在了现实主义艺术创造的广阔道路上,谱写了属于当代青年艺术家的一部令人感奋的“创业史”。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9)

[范文资源网 ZY185.cOM]

“1982年,我到河北正定县去工作前夕,一些熟人来为我送行,其中就有八一厂的作家、编剧王愿坚。他对我说,你到农村去,要像柳青那样,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2014年10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中的重要讲话

第一次听到“柳青”这个名字,是在2007年。

当时刚上高中,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所有学生必须住校。在和宿舍里的同学第一次见面,互做介绍时,一个戴眼镜,个子不高,皮肤白白的小男生介绍到:“我叫柳青,柳树的柳,青年的青,和那位作家一个名字“,这个介绍让我一时很诧异,诧异的是他嘴里的“那位作家”到底是谁?我怎么都没听过?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我并未继续追问。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一边查资料,一边同这位小“柳青”请教,终于对“那位作家”有了了解。

“柳青”,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而我的这位室友,他的老家刚好就在柳青先生老家的隔壁县城。

诚然,“柳青”这个名字,对于我们那个年龄段的人,确实有些陌生,也是从此之后,我知道了有这么一位陕西籍作家,他甚至比我们一直听到的陈忠实、贾平凹,更“厉害”!但遗憾的是,在整个高中求学阶段,我都未能将柳青先生的作品寻一二来品读,直至大学毕业,工作的第四年,我的生活才又一次重新同这位伟大的文学工作者有了连接。

2018年,唐村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位于长安区王曲街道,巧合的是,柳青先生当年扎根写作的皇甫村,恰好就在这个区域内。在项目整体的规划下,“柳青文学村”也作为唐村项目的重要板块进行打造,2019-2021年,项目在该区域先后完成了柳青故居的复建、以及柳青文学纪念馆的建设工作,并已具备参观学习条件。做为项目规划、建设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也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看到了那个老人,拖着身患重病的身体、戴着线织帽、拄着榆木拐杖,站在田间地头、站在皂角树下、站在每一处村民在的地方,同他们开会、劳作、抽旱烟、拉家常……

2021年5月,《柳青》电影上映,做为投资方员工代表及党员代表,我有幸参与了电影的首映式,并观看了电影全片。电影从柳青的各个人生阶段,对柳青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更加立体的将柳青这一人物展现给了观众。从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梳着大背头的高知分子、政府领导,逐渐变化成为一名梳着小平头、身穿粗布衣的典型“庄户人”,这种变化带来的视觉的冲击是极大的,而在外边之下,柳青先生内心的变化也是极大的。为了写出真实的农村,写出真实的改革,他扎根农村,想农民之所想、思农民之所思,真真正正的,由内而外把自己也“雕刻”成了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汉,在家人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将自己所有的稿费都捐给村里竖电杆、拉电线,将自己的生命毫无保留的投入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农村改革的洪流中去。即使后来妻子去世、自己的病痛加重,他从未想过放弃自己所坚持的东西。作为一名作家,柳青先生是伟大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柳青先生同样是伟大的。

“柳青精神”,不仅在于他对文学创作本身的坚持,更是在其人生过程中,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柳青精神”是探索、是奋进、是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勇气和坚守、是先人后己,先国后家的伟大情怀。

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

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

在柳青先生离开的40多年后,我们又一次进入了这片神圣的土地。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组织当地村民开展订单农业种植;推动农业、文学产业项目规划及实施落地,优化村域产业结构;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在地村民收入水平。也是我们在当前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大旗指引下,始终不变的坚持与坚守。我们也将沿着柳青先生的路,继续向前走着。

柳青精神从未离开这片土地,他将影响,也必将指引与鼓舞着新一代的年轻人不断前行。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10)

“柳青”是80、90后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有着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但问起代表作和细节,很多人是茫然的。

这次有机会一同观影《柳青》,从各个角度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才发现他是如此的可敬可贵,值得认真学习,效仿他的足迹在生活、在工作中脚踏实地的努力向前。

镜头光转,金灿灿的神禾塬上走来了柳青先生,身披阳光的璀璨,像一个太阳般照亮了这个古老而略带陈旧的土地。初来的他中山装笔挺,油亮的头发是文人的桀骜独立,后期的他剃了老乡头粗布褂子草帽,脸庞晒得黝黑偶尔粘着草梗灰尘,但眼神却更加坚定仿佛可以穿过时光洞察秋毫。

柳青先生在剧中说过“想要写作,就先生活”,他的一生都脚踏实地的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愿景。写作如此、工作也如此,每一项热爱的事业的人大抵都是有着坚韧的性格吧。他真实的走入乡村、切身的感受生活、然后用自己的笔写下那段岁月让更多人阅读并体悟。

闭门造车,更要出门合辙。任何事情的成功绝不是空想营造一个空中楼阁,看起来华美异常,却经不起任何推敲。如同剧中一带而过的大跃进,柳青先生字字泣血的说出,能做到的我们尽力去做就好了,不能做到的绝不夸口(大意)。直到剧情的落幕,柳青先生疾病缠身,他也依旧坚守着心理的底线,不为作品添加任何假想的虚构。描写神禾塬上农耕时代风波《创业史》也绝笔于第二部,这部“经典性的史诗之作”也成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的遗珠之憾。

柳青先生诸如片中描述,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在黄埔村的14年他主管农业互助合作,深入调查结合实情。亲自指导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黄埔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农业社运动健康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先进典型。第一部《创业史》成书发表后,他将全部稿酬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创作第二部时为了黄埔村预借稿费拉通电线,点亮神禾塬。那时他的家庭只能吃清汤寡水,食不果腹。干部的不解劝阻也无法动摇他要建设这片热爱的土地的信念,看大银幕上灯火一盏盏点亮,漆黑的土地闪耀着暖黄的璀璨,无数人潸然泪下。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己度人,他爱这片土地是如此的热忱和深沉。

想想影片初遇老乡时老乡的调笑挖苦,后来热情地和村民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作家、领导,他是和这片土地上生长生活的人们一样,埋头黄土地,扎根在乡村,奋斗并坚持。

这是有了柳青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才从百废待兴的时代,筚路蓝缕的一步步走过看到如今的星光璀璨繁华盛世。感谢那个时代的无数英雄们,为我们踩平脚下泥泞,开创一条波澜壮阔的通天之道。

“胸中怀大义,笔下有乾坤”柳青先生虽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留历史丰碑。

我始终无法忘却那一个个细节,从开始到最后柳青先生的书桌上一直放着一张他站立在列夫·托尔斯泰目前的照片。或许这是他的信念,或许这是他的精神引路人,但是我看到的是柳青先生的执着和坚持,不畏艰难不畏世俗眼光的坚持!

脚踏实地,坚持自我。或许我们无法成为柳青先生那样影响一代一代的人,但是我们足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红色观影观后感(篇11)

作为一部为长征胜利献礼的影片,《血战湘江》以长征史上最惨烈的湘江之战为背景,成功塑造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在长征中不屈不挠的光辉形象,深刻揭示了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惨痛损失,生动表现了红军34师官兵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30日,导演陈力也带着主创团队来到奥斯卡国际影城,和观众分享《血战湘江》台前幕后的故事。真实,是记者看完这部电影的最大感受。电影大部分镜头是战争场面,还原了战争的残酷,让人产生较强的代入感。陈力说,这部电影没有抠像、没有绿幕、没有电脑特效,惨烈的战争场景,全部都是真实拍摄的。

在拍摄的112天里,剧组用掉了两吨TNT炸药、80多吨汽油,所有的演员都置身在真实的炮火之中。“你们在电影里看到演员们灰头土脸的,满脸都是泥土。这不是化妆出来的,而是现场‘炸’出来的,天天像泥猴一样。他们每天拍完戏回家,都要洗上一个小时澡。我们的监视器其实离拍摄场景有挺远的距离,但就是这样,每次一拍战争的场面,我们顶上的棚都会被掀掉。”陈力说。

和国外拍大片爱用特效不同的是,《血战湘江》里没有复制粘贴出来的士兵,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有着不一样的表情。《血战湘江》里出现的3万多人,大部分是真正的解放军战士,他们的前辈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耿飚。

陈力之前导演过《海棠依旧》《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都是不错的主旋律影视剧。这一次,是她第一次接触战争题材的电影。其实,湘江战役虽然关乎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但湘江战役的史料实在不多。

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陈力为《血战湘江》做了一些艺术渲染,深挖里面的每一个伟人、小人物。她说:“今天的年轻人和昨天的不一样了,我们要接近年轻人,就要展现那些鲜活的小人物。我们写了伟人,也写了林家父子这样的小人物,力图在枯燥的题材里,展现人性的光辉。”

主演王霙可以说是“毛主席专业户”,他已经好几次饰演毛主席。但同样是演绎一个伟人,《血战湘江》里的毛主席很不一样。“《血战湘江》里的毛主席,没有挥手、叉腰、指点江山,在红军生死存亡的时刻,他有的.只是和红军共存亡。看完电影,观众会对毛主席更加崇敬、爱戴。”

30日,不少看完《血战湘江》的年轻观众表示,在电影中看到了湘江战役的惨烈,触摸到了真实的战争。很多人之前只在历史课本上看过湘江战役,如今终于身临其境地了解它,了解了现在的和平,有多么来之不易。

陈力说,拍电影首先要尊重观众,只有让今天的年轻人和昨天的英雄们对话,才能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之前有演员跟我说,自己进组一演就演了3个月,最后片子出来以后傻了,演了3个月对手戏的人,竟然被‘抠’掉了,和着对方是个替身啊。以前我们讲‘替身’,最多是武术替身而已,现在科技发达了,什么都能用替身了,对于这一点,我特别不能理解。这对于观众是极大的不尊重,对于中国电影也是极大的不严肃。因此,我们‘死磕’这样一部电影,就是希望从方向上把这个现象扭过来。我们不能什么都被资本绑架,资本不能绑架文化,不然,中国的文化自信到哪里去了?”

"红色观影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