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古代礼仪类常识

发布时间: 2023.06.04

古代礼仪类常识系列15篇。

在众多文献资料中,笔者精选了一篇非常实用的“古代礼仪类常识”,作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处理邮件一样的重要部分。通常在开始写作之前,人们会先阅读相关的优秀范文模板,借鉴范文用词巧妙的优点。要想创作一篇优秀的范文,应该怎样写才能达到呢?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1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2

古代祭祀礼仪高考常识

古代祭祀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它们在生动描绘了中国古人的信仰观念、道德观念、宇宙观念等方面的同时,也为后世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然而,在当今高考考试中,古代祭祀礼仪这一考试常识却常常被忽略。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古代祭祀礼仪进行详细介绍:

一、仪式起源和意义

古代祭祀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祭祀活动是在祖先、自然神或天神面前敬献生贡品,祈求平安吉祥。如今,祭祀活动虽已淡化,但其深刻的意义却依然深入人心。它既是对先人的缅怀、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天地神明的敬仰、对和谐社会的渴望。

二、礼仪内容和形式

古代祭祀礼仪包括宗庙祭祀、祖庙祭祀、家祭、社祭、舞蹈祭祀等多个形式。其中以宗庙祭祀最为盛大,一般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型。宗庙祭祀主要由君王主持,将太牢祭品献给天地神明。祭祀进程由鼓乐合奏拉开序幕,祭品由君王亲自献上,大臣、百官们则仪态端庄,合奏歌舞。

三、典故和重要人物

古代祭祀礼仪典故和重要人物丰富多彩。首先,孔庙是全国最为著名的宗庙之一。孔庙的祭祀现场的活动场面规矩有序,各种礼仪准确规范,彰显了儒家文化的特质。其次,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史记》中详细记载了古代诸多祭祀礼仪。他认为,祭祀不仅是一种特定的宗教活动,也是文化、文明、道德、伦理的体现。

四、祭祀礼仪与现代社会

古代祭祀礼仪虽已式微,但其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却被长久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在现代社会,不仅农民在春耕秋收时会进行祭祀活动,许多公司、学校、组织、政府等都在重大场所活动前举行祭祀仪式。祭祀礼仪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考试中丢分是十分糟糕的,而古代祭祀礼仪是一项高考常识,经常出现在历史卷子当中。因此,高考生朋友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古代祭祀礼仪这一知识点,多加学习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3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

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

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4

古代的礼仪常识

在古代,礼仪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它是一种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社交活动归纳并予以规范的一套规矩,它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礼仪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特点。

首先,礼仪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古代社会中,由于各个家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血缘和联姻关系,因此人们必须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相互交流和礼仪活动,以此来确认和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比如说,人们在进行婚姻的联姻仪式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礼仪,例如在孟母三迁时就有“三朝返慈”的规矩,这就是为了确认和强化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一个稳定而和谐的家庭。

其次,礼仪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它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特点和习俗。在我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因此,在地方性的礼仪活动中也会有着很多地方特色。比如,在南方的婚礼上通常会有“拦门猜谜”的游戏,而在北方的婚礼上则会有“敬酒”和“抢喜糖”的习俗。这些礼仪活动都是古人们对自己民族传统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

第三,礼仪还是一种社交技能,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古代社会中,社交技能的重要性不亚于今天的世界,因此在古代人们也非常注重礼仪的学习和使用。比如说,在古代宴会上,人们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席次和礼仪,同时还要注意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和肢体语言,这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

总之,古代的礼仪常识是一种表明社会文化特点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学习和应用礼仪,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古人云:“君子不重礼,不嫌礼轻”,这告诉我们,在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5

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

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

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

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

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

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

先秦学校分为两大

希望提供的科举制度,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6

古代婚庆礼仪常识

婚姻在古代的中国可谓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是关系到两个家庭的事情。因此,在古代的婚姻仪式中,有着一套严格的礼仪流程,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婚姻初期的礼数

古代中国的婚姻仪式,首要的是通过媒人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婚意。这时候,媒人就是双方进行交流和传达消息的桥梁,媒人会谈好婚姻的事宜,确定各项礼数和条件,并进行验血等事宜,通常要过三传话才可以算正式成婚。在婚姻初期,还有着诸多的礼数,例如男方要向女方家送去定情信物、聘礼和吉祥物等。而女方也要准备回礼,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接受和回应。

二、婚礼前的迎亲仪式

婚礼前,还有着迎亲仪式,这也是婚礼礼仪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迎亲仪式的时间一般会有一定的规定,通常是在午时到薄暮之间,负责迎亲的人则是“迎龙”者,而负责送亲的人则是“送龙”者。两家人首先要进行迎亲礼仪,接着,新郎带着准备好的乘车出色车队,向新娘的家中驶去,进行迎娶。而新娘子也要穿上喜服,坐在大红幔子的轿子里,由伴娘以及侍女送出家门,与迎亲者相会。

三、交杯酒仪式

婚礼的交杯酒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仪式,它是打通两个家庭关系的象征。在这个环节中,举行人会引导新郎新娘交杯酒,表示共同分享之意。新娘子会把手盖在新郎的手上,新郎用右手举杯,左手托杯,给新娘子倒满,新娘子同样也会给新郎倒杯酒。两人喝完后,把杯子放在盘子里,公布新婚之喜。

四、拜堂及敬帖

拜堂仪式也是婚姻仪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通常是在婚礼之前举行的。当天会请到司仪主持仪式,典礼结束后,会送上敬帖给双方的亲朋好友。敬帖要尽量精致,里面写下对于亲朋好友的邀请和祝福,最后以双方的派对名称结尾,寓意新人以新公新嫁的身份踏入婚姻的新家庭。

以上是古代婚庆礼仪常识的一些要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你有所了解,也让你在今后的婚礼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婚礼仪式,让你的婚姻更加完美。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7

任何民族都有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在中国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当代的老少中国人,自觉不自觉地,都多多少少承继了古代食礼的传统。我们现代的不少餐桌礼仪习惯,都可以说是植根于《礼记》的,是植根于我们古老饮食传统的。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8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日常礼仪常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 站有站相

人的正常站姿要「立端正」。具体为头正,颈直,两眼平视,嘴、下愕微收;双肩平且微向后张,挺胸收腹,上体自然挺拔;两臂自然下垂;两腿挺直,膝盖相碰,脚跟并拢,脚尖张开;身体重心穿过脊柱,落在两脚正中。从整体上形成优美挺拔、精神饱满的体态,而避免出现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的疲惫无力的形象即「勿跛倚」。

二、 坐有坐相

人的正常坐姿也是要「坐端正」在身后没有任何依靠时,上身挺直稍向前倾,关节平正,两臂贴身自然下垂,两手随意放在自己腿上,两脚间距与肩宽大致相等,两脚自然着地。在正式社交场合,即使背后有依靠时,也不能随意把头向后倾靠,以免显得懒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体态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端庄稳重。但为了坐姿的正确优美,还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勿箕踞」落座后两脚不要分得太开,女性这样坐尤为不雅。 ②「勿摇髀」切忌摇晃大腿。两脚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朝下。 ③ 在长者面前,要留意「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处处要守住「长幼有序」的原则,才是懂礼之人。 ④ 落座后应该安静,不要左右摇摆,给人以不安分的感觉。 ⑤ 坐下后双手可相交搁在大腿上,或轻搭在沙发扶手上,但手心应向下。 ⑥ 如果座位是椅子,不可前俯后仰,也不能把腿架在椅子或踏在茶几上,这是非常失礼的。 ⑦ 端坐时间过长会使人感觉疲劳,这时可变换腿部的姿势。 ⑧ 在社交或会议场合,入座要轻柔和缓,坐姿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造成紧张气氛,更要小心别带翻桌上的茶杯等用具,以免尴尬。 总之,坐的姿势除了要保持端正外,还应做到轻松自如、落落大方,方显得文静优美。

三、走有走相

行走要「步从容」。即走路时不急不慢、从容大方。人的正常行走应当是身体挺立,两眼直视前方,两腿有节奏地向前迈步,并大致走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情况下,对行走有不同的要求: 见尊长时,要「进必趋」,即快步走上前,显示对长辈的尊重。 从尊长身边告退时,要「退必迟」,即缓慢退出。显示对长辈的不舍和敬重。 转弯处,要注意「宽转弯,勿触棱」,是指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棱角,以防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走入无人的房间要提醒自己「入虚室,如有人」,行为与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不乱走乱动。因为「君子慎独」,这其中的道理是很深的。 总之,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时时按礼节行事,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不注意这些,你刚踏入社会就输了。可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尤为重要。

四、语言称谓

语言是生活中最主要的相互交往方式,它既用于传达思想,也用来交流感情。语言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礼仪的重要方面。这在人们的相互称谓上表现最为突出,即谦称自己,敬称对方。使用谦称来称呼自己,表现了说话者的谦虚和修养,也是对对方的尊敬;出言不逊或大言不惭,则被视为无礼、轻浮。古人常用的谦称有愚(愚兄)、鄙(鄙人)、敝(敝人)、卑(卑人)、窃(窃闻、窃笑)、猥、仆,如李密《陈情表》“猥以微贱”。这些词有愚笨、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无知、冒失、唐突的意思。当然并非自己真的无知,而是以说话者的谦虚来提高对方身份。如,读书人谦称:小生、晚学、晚生、不才、不佞(有才学)不肖等。

官员谦称:下官、小吏、小官、末官。有一定身份的人谦称:小可(不足挂齿)。

老人自谦:老朽、老夫、老汉、老拙(已入暮年,衰老无用)。皇帝自谦:孤、寡,有缺少德行之意;不谷,谷作为一种粮食用来养人,引申为“善”,不谷,则引申为不能以德待人或不高明的人。在谦称自己的同时,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敬称的'方式称呼对方。

敬称多带有敬重、敬仰、颂扬的感**彩。古人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称“圣”,如孔子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到后来专门用于皇帝,皇帝的谕旨称圣旨、圣谕。对皇帝有一个特定的敬称:“万岁”,“驾”,陛下。“万岁”原是古人饮酒庆贺及祝寿的欢呼语,带有浓厚的祝愿之意;“驾”本指皇帝的乘輿,古人认为天子以四海为家,不以宫室为固定居所,应该乘车行天下,因此用“驾”来尊称帝王。如圣驾、尊驾、晏驾、驾崩。陛,是进入廷殿的必经之路,皇帝每逢升堂,必定要派近臣手持兵器站在陛旁边,以防发生意外。群臣向帝王进言时,不敢直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于是陛下一词成为对帝王的专称。对诸侯称 “千岁”,太子称“殿下”,将军乘“麾下”,使者称“节下”,两千石官吏称“阁下”,一般表示对对方尊敬之意时都可用。同辈之间用“足下”,据说始于介之推的故事。

介子推在晋文公重耳流亡19年中,始终与他同患难,重耳即位后,凡与他流亡者一律论功请赏,唯独漏掉介之推。介之推为了不邀功,携老母隐居山中,至死不与晋文公见面。为寻他出山,放火焚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不料介之推竟抱木烧死,后晋文公派人伐倒这棵树,制成屐。从此以后,经常低头看着脚上的木屐,痛心地说道:“悲乎足下。”

古代语言的文明和礼貌不仅表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也体现在家庭中。家庭中,称呼自己一方亲属:家、舍、先、亡。如家父、家慈、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家和舍有长幼之分;“先”用在比自己辈分高的或年长的已故家人(先祖、先妣),“亡”用在辈分低幼的已故家人友人(亡弟、亡友)。称呼对方亲属:令、尊、贤等。令,不受辈分限制,如令尊、令母、令妻、令郎、令爱、令婿、令兄、令妹…“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如尊祖、尊父、尊堂、尊夫人;贤叔、贤弟、贤妹、贤婿、贤内助。妻子的父母:丈人、丈母、岳父、岳母、泰山、泰水,丈与杖相通,拄杖者多为老人,于是称呼老人为“丈”;泰山有一山峰为丈人峰,以山峰之名代称,有健康长寿的祝愿之意。在称谓中,谦辞、敬辞不胜枚举,古人以此作为交往中的一种礼节,是中华民族谦和待人的美德。

【拓展】

古人日常礼仪

使用筷子的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完毕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是,就有前面的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禁忌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的,以下就是十二种忌讳的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

这个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者用餐过程当中,如果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 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它叫做“三长两短”。它的意思就代表着“死亡”。因为,在中国古代,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棺材以后,在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就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和底部一共三块长木板,这样一共就是五块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由于当时的风俗习惯,就说那“三长两短”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

这种做法也是令别人不能接受的,这个词语描述的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这在当时的北京人眼里就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的时候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着别人,当时的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多数都有指责和责骂的意思。由于当时的风俗,这样一来,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这是在指责别人,这和骂人是一样的道理,是不能理解和允许的。除了用手指人,另一种情况也描述的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的时候,和别人交谈并且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

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而且不时地发出咝咝的响声。在古代,这种行为被当作是一种不好的表现。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再加上又发出一些声音,更是令人生气、讨厌。所以,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做法的人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家教不严之类的,同样是不允许。

4、击盏敲盅

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出现这种行为会被看作是乞丐或者要饭的。因为,在过去只有要饭的和乞丐才用筷子敲打要饭盆,敲打发出的声音在加上嘴里的哀告,引起过路人的注意并且给它施舍。这种做法也被看作是特别不好的事情,其他人会不能忍受这样表现的。

5、执箸巡城

指的是手里拿着筷子,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寻找,不知道在从哪里下筷子为好。这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而且还目中无人,令人非常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扒拉,寻找猎物,就像盗贼盗墓刨坟的一样。这种表现和“迷箸巡城”特征有点类似,都属于缺乏教养和修养道德的做法,也令人非常的厌恶。

7、泪箸遗珠

这就是所谓的用筷子往自己的盘子里夹菜的时候,手里不干净利索,将菜汤流落到其它的菜里或者桌子上。出现这种的人会被认为是严重失礼,没有修养,同样也是不能出现的。

8、颠倒乾坤

用餐的时候把筷子颠倒的使用了,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瞧不起的,也就是所说的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颠倒了,这也是用筷子要忌讳的。

9、定海神针

指的就是在用餐的时候,只用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这也是不允许的,这是情况会被认为是对同桌用餐的其他人的一种羞辱。假如在吃饭时出现了了这种举动,就等于在当时的欧洲对人伸出中指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也是切记不能出现的。

10、当众上香

就是有些人往往是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的时候,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就插在饭中,然后递给对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被别人认为是对他的不尊敬,因为在北京的传统思想中,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就等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的意思,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里也是要忌讳的。

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在人么的生活中,往往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是在用餐的时候将筷子很随便的交叉放在桌子上,这是不礼貌的。在当时中国的北京人眼里,在饭桌上打叉子,就是对同一个桌子其他人的全部否定,这种情况和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模一样的,也不能被别人接受的。除对他人的不尊敬,这种做法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在过去吃官司的时候画供才打叉子,这也就是无形中在否定自己。

12、落地惊神

“落地惊神”就是所谓的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很严重的一种失礼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的北京,当时的人们认为,祖先们全部都长眠在地下,不应该受到打扰和骚扰的,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长眠的祖先,这是对祖先的不孝,所以,这也是要机会的。但是也有破法,假如筷子落地了,就应当赶紧用落地的筷子依照自己所在的方向,在地上画个十字。画十字的方向为先东西后南北。这样画十字的意思就是说我不是东西,不该惊动祖先的,然后再捡起筷子,在这同时嘴里同时说自己该死。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9

古代交际礼仪常识

作为一个文明的社会,礼仪一直都是人们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古代,礼仪更是被视为一种道德和文化的象征,是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交往和发展的重要标志。那么,在古代,人们如何在交往中表现得更加得体和尊重对方呢?下面,我们将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古代交际礼仪的常识。

1. 礼仪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礼仪,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中应当遵守的一整套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不仅包括对对方的尊重、礼貌、谦虚、友好等方面,还有对自己的自重、自爱、自律等方面。

在古代,个体中的礼仪往往代表了整体上的道德和文化水平。因此,只有在遵守了合适的礼仪方式才能使人们彼此之间更加熟悉和信任,更好地促进和发展社会。

2. 礼仪的基本原则

对于古代交际礼仪来说,有四个基本原则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尊重对方。在交往中,要尽可能表现出对对方的敬重,即便是他人的错误或者过失,也要学会容忍和谅解,保持谦虚的姿态。

第二,礼貌待人。礼貌是一种朴素、直接、文明和谦恭的表现。要学会从微不足道的事情做起,比如面带笑容、打招呼等,都是需要注意的。

第三,稳健沉着。在交际中,有时会出现紧急情况,这时就需要学会沉着应对。要保持平静、冷静的心态,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

第四,诚实守信。在交际中,要保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进而提升交往的效率和质量。

3. 礼仪的基本步骤

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礼仪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寒暄问候。这是交往的第一步,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和声音表达对对方的欢迎和问候,更好地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第二,礼品献礼。如果是到别人家中做客,一定要带上一些礼物,以表达自己的谦虚和尊重。若是一个庄重的场合,则可带上像印章等的礼品。

第三,规矩用餐。吃饭是交际的重要内容,要保持优雅的姿态,不在公开场合大声吵吵嚷嚷,谈论太多个人问题,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内在涵养。

第四,表演技艺。如果是在某个文化交流场合,可准备一些精彩纷呈的节目或者演出,以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气质,让对方沉醉于自己的表演中。

4. 礼仪的注意事项

在交际和礼仪中,也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第一,外在形象。外表是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平日里需要维持良好的着装和打扮,要注意养成自己的气质和形象。

第二,尊重文化。不同的文化由于历史和民情的不同,所以对待礼仪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在交际中一定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习惯。

第三,保持谦虚。在交际中,不要表现得傲慢和自大,要学会保持谦虚,同时也不要过于自卑。

第四,珍惜缘分。缘分是一种无形的感觉,它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要懂得珍惜和把握缘分,更好地维系彼此之间的友谊。

总之,作为一个文明社会里的一员,我们需要时刻学习和遵守生活礼仪的种种规章,用符合礼仪的交际方式与他人打交道,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社交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愉悦。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10

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

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11

【朝仪】

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

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

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家祭】

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

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

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

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

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

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

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

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hōng)、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12

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

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

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hōng)、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13

古代祭祀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祭祀活动不仅担负着宗教和道德教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载着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因此,古代祭祀礼仪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将从古代祭祀的由来、祭祀的种类、祭祀的程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叙述,加深我们对古代祭祀礼仪的了解。

一、古代祭祀的由来

古代祭祀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宗教信仰,人们通过祭祀崇拜天地神明,以求保佑自身和家族的平安,也是对祖先的一种纪念和怀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祭祀活动的概念极其广泛,包含了祭天、祭地、祭神、祭祖、祭英灵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祭祀,而这些祭祀活动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就是祭祖活动。

二、祭祀的种类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祭祀活动种类繁多,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所不同。在时间上,古代祭祀活动可以分为四季祭祀、六仪祭祀和岁时祭祀三个层次。

四季祭祀:春祭、夏祭、秋祭、冬祭。

六仪祭祀:冬至、大雪、小寒、立春、谷雨、夏至。

岁时祭祀:元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祭灶节、除夕等。

在内容上,古代祭祀活动可以分为三大类:

祭天:祭祀天公、祭日神等,是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敬仰。

祭祖:祭祀先祖的灵魂,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纪念,也是对家族的维系。

祭神:祭祀地方、文化、历史名人、神话传说中的神明,以求他们保佑自身。

三、祭祀的程序

古代祭祀礼仪程序十分繁琐,分为前序、中序、后序等多个步骤,以下将简要介绍一下古代祭祀礼仪的程序:

前序:也称为布局,祭场应该摆放整齐,按照祭祀等级分先后顺序摆放供品。

中序:祭师先宣读祭文,然后立即上香,然后引领众人献上花束、衣物等供品。

后序:祭师感受祭祀殿内神明所赐祯祥之力,祈求神明保佑。

不同类型的古代祭祀礼仪程序存在一些微妙的差别,但总体上都遵循着类似的程序流程。

总结

古代祭祀礼仪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通过祭祀活动,人们可以向天地神明及祖先表达敬仰之情,以求保佑自身和家族的平安。古代祭祀活动在时间和内容上种类繁多,在程序上也十分繁琐,但它承载着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珍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和合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14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12

34

56

78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古代礼仪类常识 篇15

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古代礼仪常识"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