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09

最新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精选11篇。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心得体会就是将自己的感想和思考整理出来的文字。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最新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精选11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1

一本1996年写的书,备受瞩目,受到比尔盖兹等诸位商界大佬推崇。经过20多年的时间洗礼,现在看起来也是拍案称绝。书中关于为何人类发展历史是由欧洲人殖民统治全球而不是其他地区的人们给出了是由地理环境而非人种决定的理由。

对于具体地理环境的决定程度有多大我还是有所怀疑的,但对于作者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因果链一层层回溯的方法还是深感认同。作者同时对于为何是欧洲而非中国发展既而统治全球有着简单的解释,虽有失偏颇但是也发人深省。其中地理环境的因素和历史发展的积淀或许也是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理论研究解释。

对未来中美竞争的发展趋势的展望,在地理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或许是最终能够有机会胜出的终极原因之一。同时作者对于区域一统和分裂孰优及对于技术发展创新的影响的解释也是值得警醒的。其中有利有弊,放在更大的一个周期看,哪种组织方式更佳仍还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上海译文出版社版本的翻译实在太差,让人几乎读不下去。但是书中尾声和后记中关于作者的研究方法的解析和对商业领域的启示却又让人觉得值回书价。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2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800字!

尽量不带偏见的偏见之作?--运气好也是好。

字数限制短评移步于此,零零散散地记录一下看完以后的感受。

这本书读了将近三年才读完。记得当初看第三种黑猩猩的时候觉得超级好看一气呵成,然后买了GGS和崩溃。这本书读得慢了很多,还借助了有声书的力量才断断续续地看完。现在觉得大概是我本身是学生化的,黑猩猩偏理多一些,而这本偏史多一些?(值此疫情期间读完此书,觉得贾钻石教授要是对病菌部分着墨更多就好了。)

觉得在举例说明部分,贾钻石教授不免有些絮叨和重复,反反复复地把驯化动植物和农业的理论在各个大陆一一分析。书的后半部分比较好看(从语言中寻根历史,让门外汉看了以后觉得很是精彩),相较之下前面的动植物驯化理论的反复应用有些冗长乏味。

还有一个有趣的点在于贾钻石教授作为西方人看中国长久的统一觉得奇怪发出疑问,就像我们东方人看欧洲不统一一样奇怪而不解。但贾钻石教授真的是对中国不了解也误解太多,仅仅把中国未能分上大航海一杯羹归咎于政治的统一,真是单薄又有些好笑。如果真要从环境历史的角度分析,更想看的是游牧民族对中国农耕民族的侵略,导致历史的走向这些吧。

再有一点就是我以前对历史的认知太狭隘了,谢谢贾钻石教授为我消除了许多偏见和壁垒,打开了新天地。原来提到历史,总是狭隘地想有文字记载以后人类自己书写的历史。

另外一个收获是终于认识到原来几内亚在中国的东边。虽然以前没少看过世界地图,但我以前真的总有种错觉几内亚在中国西边啊。

最后,贾钻石教授的理论还是值得借鉴的,以后想看中国人写的中国环境史。不过总觉得贾钻石教授虽然嘴上说白人没有比其他人种强,一切是环境早就,但越这么说就越感到他一种隐隐的优越感(贾钻石教授我还是爱你尊敬你的,毋庸置疑)。不过这优越感似乎来源于--好运气?GZ85.COm

以上,来自于一个地理历史都没怎么学过的无知理科生。请轻嘲一个以前不知道几内亚到底在哪儿的人啊。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3

《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本读了快两个月的书我终于读完了,可以说这是我今年读到的我最喜欢的书。刚开始我以为是讲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发展历程顺便讲点人类学史的,但是读了之后显然有些“标题欺诈”。

本书的核心论点是讨论为何各个大陆的文明发展的如此不均衡以及为何某些文明要比另外一些文明更发达,首先要说的是本书的写作逻辑我个人非常喜欢,前三部分以一个一个元素为主要内容(如植物驯化、动物驯化等)第四部分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对各个文明的分析中,逻辑非常的清晰。

作者认为,不同社会之所以在不同大陆得到不同发展,原因在于大陆环境的差异,而非人类的生物差异。只有在能够积累粮食盈余的稠密定居人群中,也就是依赖公元前8500年左右出现的农业崛起作为粮食来源的人群中,才有可能诞生先进技术、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和其他复杂社会特征,才可能发展出枪炮、病菌与钢铁。所以农业生产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我认为如果在这本书之后看《人类简史》的话,会对人类史产生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其中比较关键的三个节点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具体就不展开说了。总而言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因为它远远不止是人类史或者社会学这样的词就可以概括的,同时,本书还具备很多引人思考的现代意义。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4

人人都是幸运儿

这真的是一本需要耐心和思考力的,才能够读下去的书,但还算值得阅读。

钻石老先生(Mr.Diamonds),在书中描述了一系列的事实,从非洲何以成为黑人的非洲?以及工业革命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通过许多的问题逐步逐步的向我们展开了这个世界的面貌。许多事情的发生更多的是源于一系列的恰巧和运气,例如,为什么是欧亚大陆最早开始发展发展了如此多的高新技术?而不是澳大利亚,而不是美洲?是环境选择了人类,而人类在把地球环境的诉求拓展到周围,又拓展到这个世界。所以啊,并非从活下来的人人种更加的聪明,更加的健壮,但更加的幸运倒是真的,现如今的我们人人都是幸运儿。

从更大的层面去看待这个世界,心胸会变得更加开阔,会更加客观的去追寻原因,去追寻为什么没有理所当然的看结果。

有时候事实很残酷,但那就是事实。这个社会是讲究运气的,我们总想着人定胜天,可是并非如此,或许我们只是上天的一个棋子,被选中的席子,究竟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我们呢?

不得而知,但现阶段能够做的就是珍惜当前,努力踏实的生活着。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5

我向来排斥网络吹捧的畅销书,可这本《Guns,GermsandSteel》实在值得强烈推荐。为什么我们主食吃面食和大米,而不是吃坚果或浆果?为什么我国土地上是黄种人而不是黑种人?为什么我们能够成为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什么我们主要吃猪肉、牛肉、鸡肉和鱼肉等,而不是蜥蜴肉、蝙蝠肉、老鼠肉?为什么世界有富国和穷国的分化?

作为学术著作,作者JaredDiamond从地理决定论的视角出发,由地理因素影响的人类群体从狩猎采集向定居集约农业发展,在生产力提高后实现粮食生产盈余,进而发展出先进政治组织、工业生产技术、文字等现代社会元素,以及集中居住带来的瘟疫传播及其抵抗力生成,作者认为正是这些因素使得欧亚大陆具有对新几内亚、南美和非洲等地的人类社会进化优势。

作者综合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语言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由对大陆人种更替出发,写到粮食生产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社会在驯化原始动植物的差异及其长远影响,进而论证出病菌、文字、技术从而对中心论点展开辅助论证,接着对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中国、波利尼西亚、非洲和日本展开具体分析,让作为读者的我认识到整个人类社会的变迁轮廓及我的位置。

然而,作者知识储备领域丰富却在部分学科领域存在知识漏洞(如经济学),在反复论证中对逻辑前提的重复提及相对无用,在篇幅中存在累赘部分,这些是精华中客观存在的缺点,但无法掩盖宝藏本身的光芒。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6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1000字:

1.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在谈一件事情,那就是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演进历史,从几百万年前的非洲猿演进为直立人,之后又称为智人,后来又走出非洲进入欧亚大陆,再之后又有部分迁移至东南亚以及大洋洲,而像北边又跨过了白令海峡,进入了美洲,最后地球上除了南极洲和一些极其偏远孤立的岛屿外,都分布了各种各样的人种,但是这些人种最初的来源都是非洲的古猿。

当然,这个人类起源非洲说到底是不是真的我还不太确认,但是至少是当前经过一些科学技术手段证实过的,而如今地球上的各个人种之间差别如此之大,则是这几百万年经年累月地理环境塑造的产物。

2.作者看来是常年在东南亚到大洋洲那附近的岛屿国家(波利尼西亚群岛?)做研究,因为他列举了很多的当地土著的案例,其中一个吸引了我的注意,也让人深思:新西兰岛上的毛利人和它旁边的另外一个叫做查塔姆群岛上的莫里奥里人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同一个族群的,只是后来在移民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的去处,一部分人去了新西兰的岛上,另一部分去了查塔姆群岛,这两部分人最随后的历史里各自独立演化,在几百年间甚至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毛利人和莫里奥里人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毛利人生活的新西兰岛,人口稠密,已经有了稳定的农业和一定的政治组织,这样也有了生产力上的闲余可以供养战士、手艺人、首领、组织机构等等,而且岛上的生存环境竞争也要激烈得多,这使得毛利人形成了好战嗜杀的传统,而一旁的莫里奥里人生活的岛屿则无法发展农业,可能是气温太低的原因吧,只能维持一种靠采集、捕猎之类的很原始的生产方式,这样的社会形态就形成的是一种原始的相对温和、平等的部落形式的组织。

当有一天,毛利人偶然发现这个物产丰富而岛上的人基本上毫无戒备之心时,莫里奥里人的悲剧便出现了。二者在几百年前尚属于一个族群,几百年后却任意杀掠、征服,正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作者用这个社会实验告诉我们,整个地球上的人种分布以及相互之间的接触与碰撞就是这个社会实验的放大版。几百万年前走出非洲以后,各自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演变,有的如温带就比较适合发展出农业,进而有了更多的剩余生产力可以供养起整个国家系统,从而产生出一个个的帝国与文明;而有的区域则不适合发展出农业,但是物产却很丰富,这样人们便像生活在世外桃源一般,没有天敌,只有一种原始的平等主义理念;总的来说,相对闭塞的环境基本上就会比较落后,因为缺少这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和相互的影响;而欧亚大陆则因为地处温带,又在地理上相互联通,则成为了这个地球上文明最为繁盛的区域,当这种文明从农业文明进一步演化到工业文明之后,尤其是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让本来彼此隔阂的文明产生接触时,一些带着血腥的激烈冲突就难免了。同一个起源,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演化进度,形成了一种具有巨大差异的“势能”,当这两种具有不同的势能落差的能量体发生碰撞时,处在较低维度的、低势能体必然会受到巨大的能量冲击。

3.作者谈到了西班牙对印加帝国的征服,一百多来号人是如何征服了几万军队的大帝国的。这其中有武器上的不对等,组织形式上的差异,以及印第安人对于外部威胁的缺少认知等等,还有一个点就是对传染病的免疫力,美洲社会相对于欧亚大陆还是相对闭塞,这里的印第安人体内缺少长期以来和病毒博弈而产生的那种抗体,因此当外部的文明携带着一些普通的病菌来到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时,这里的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升级自己的抗体便统统倒下来。

要知道人类和病菌是在相互之间的博弈中相互成长的,就像矛与盾一般,病毒在升级,人体的免疫力也在升级,但是美洲社会的封闭使得缺失了这种博弈中的升级,也使得在随后的接触中毫无防御力,这使得死于天花的印第安人的人数远远大于死于欧洲人的杀戮的人数。这不禁引发出我的一个思考:我们真的应该追寻那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吗?缺少了竞争、博弈,缺少了生存的危机的刺激,人是会退化的,虽然人们都不喜欢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是就像太极图的两种基色,黑与白永远是相互存在而且彼此转化的。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追求着光明的一面,而我们的现实世界却是深深地扎根于漆黑的大地之中。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7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800字: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于1997年第一次发表小说《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并且借此获得了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以及众多学者的关注。

作者在小说内通过生物,地理,及其他领域的科学仔细探究了人类社会文明于历史的发展走向并且揭发了现今社会动态的根本缘由。

为什么西班牙殖民军会如此简单的占领美洲?为什么欧洲的经济与人文发展能够超前于别的社会?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现代社会的不平等??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试图从人类最原始的时候开始通过生物及地理学的知识来解释所谓的“西方优势”。

作者在小说中强调了欧亚大陆所拥有的优势—多种类的植物以及可驯服的动物,以及这些优势对古代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因为拥有了足够的资源,社会渐渐开始精英化。例如在中国,欧洲和中东等地区的发展相比于美洲及澳洲要快速许多。但是由于欧洲大陆的地理分割,使得欧洲的政权极度分散化,这样使其文化发展变得更加自由。

相较而言,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地貌平坦,政权集中,统治者更倾向于闭关锁国,导致了行为思想的发展缓慢。在小说被发表之前,社会普遍认为是欧洲工业革命造成了现代文化的差异与不平等,甚至一些理论含有种族歧视的成分。这本书的发表改变了世界对历史与社会的简介。

对我而言,这本书使我学会了如何抛开历史中具有误导性的原因,去寻找事物发生的根源。根据这本书的总结,我在读完以后经常会把地理及生物的结论延展到更多事件上,比如—研究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政治系统—甚至可以试图去推断现代社会以后的走向。

在阅读完一本长达五百页的逻辑推断以后,我学会了如果有效的在平时讨论中使用证据和推理,在生活琐碎的阅读—新闻,报纸,小说,课本—中找到异曲同工的地方,以及有效的分解一件复杂的时间从而找到造成事物的起因。这些生活中的智慧在我的成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让我意识到了单单一本书带有的内涵和能造成影响的能力。正如林语堂所说,看书就像是吃饭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爱,也会从不同食物中得到不同的营养。

的确,读了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就像慢慢地吸收了一碗浓浓的鸡汤,不但在品尝的时候觉得味道鲜美,喝完过了很久也依然回味无穷。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8

本书是《人类简史》的重要补充,可以更加丰富对人类演进的知识面。作者是一位地理决定论的论证者。将欧亚大陆东西走向(纬度和气候相近,有利于动植物的传播),与非洲、美洲的南北走向(纬度和气候差异大,不利于传播),气候变化差异,而带来的动植物演化的影响,结合考古证据和人类语言比较学推导出到人类农业化、现代化的影响。

为更加充分论证,作者详细讲解了考古年代的测定方法。

可驯化的哺乳动物供给强大劳动力征服贫瘠的土地,有利于农业的开垦,可驯化的植物有利于大量能量和蛋白质的稳定补给,两者的结合为进入农业社会奠定了基础,使得人口大爆发。使得社会分工成为可能,技能更专业化。

农业社会的产生带来人口增长,而人的有效管理,被迫演化出对应的政治组织方式。同时,与家畜的密切接触以及人口的密集,演化出人类流行性病菌。

作者用地理决定论的思考解释了人类居住的各洲的演化推导。

美洲和澳洲的落后缘之于大型哺乳动物过早的在有人类登陆大陆时被捕杀灭绝,以致于没有可驯养的,而始终停留在较原始的采集社会。

非洲的落后在于南北走向,各地区差异大,以及撒哈拉沙漠的存在,严重阻隔了欧亚大陆已驯养的动植物的引入(因为气候不适应),或本地已驯养的动植物的上下流动。当然,马达加斯加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在大航海前上千年就已有很密集的南岛人贸易的往来,带来基因和语言的融合。

进一步论证了中国的长期统一和欧洲的长期分裂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因为中国海岸线平坦,层次分明,有利于人口的流动。而欧洲海岸线曲折,内陆又多森林,形成天然屏障,不利于人口流动,容易形成小邦国。前者的统一有利于稳定的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个人主义的政策失误带来的影响。后者的分裂有利于多元化的思想传播,思考会更加辩证客观(比如哥伦布探索新大陆前在各国游说,即使违背主流思想,但只要有一国支持,成功后就可以迅速传播开来),但也存在经济文化的不一致而边界之间斗争更多,导致对未来不确定性。

在日本的起源上带来了更多思考,凡事都不能想当然的思考。比如绳文时代,朝鲜已经是农业社会了,而日本仍是狩猎采集社会,原因是此时传入朝鲜的水稻不耐寒,以致于在日本产量不高,反倒是日本的稳定的狩猎采集更有优势。同时地域东西狭窄,资源丰富,使得采集社会的定居成为可能,演化出独一无二的民族。原著阿伊努人和朝鲜后裔结合,演化出现代日本人。

绳纹时代:1万年前-公元前400年,采集社会,因为物产丰富,所以此时段的采集比当时不受寒的作物耕种更有保障;因为地方小,在局部物产丰富的地方,即使是采集社会也有定居习惯。

日本年代

弥生时代:公元前400年-公元300年,从朝鲜引入耐寒作物,进入农业社会,从九州逐步向本州岛北部蔓延;

古坟时代:公元300年-800年,物质丰富,开始出现阶级。

飞鸟时代,圣德太子,587年开始

奈良时代,700年-,吸收大唐文化,佛教传入

平安时代,定都平安京(京都),794年-1185年

封建中世纪

镰仓时代1181年(源氏和平氏起源),室町时代1324年(足利氏),战国时代1467年应仁之乱-1573年

近世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织田信长打基础,丰臣秀吉统一

江户时代,德川家康统治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9

《人类简史》自问世以来便一直是书店摆在最显眼位置的畅销书。该书作者YuvalHarari在前几章的观点,明显受到其师JaredDiamond的巨大影响——人类先是通过进化获得了更大的脑容量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之后某些人类又发展了农业,于是造成了之后的一切差异。

此外,师徒两人也都在作品中流露出了高度的人文关怀。不过,相比起《人类简史》的广博,《枪炮、病菌与钢铁》显得更为专业与深入。全书通过大量的实证例子,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作者先从不同地区之间可驯化的动植物的差异入手,证明欧洲的环境比其它地区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起农业,并接着运用其广博的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知识来说明这种农业上的优势是如何带来欧洲人在病菌、文字、技术、政治组织方面的优势的,并最终导致欧洲人对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征服。

作者在书中没有过多讨论历史哲学。但我想,他一定会赞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本书第二章,作者便详细分析了波利尼西亚各岛屿。这些群岛上的人都有着同样的祖先,但不同岛屿的地理环境却造成了他们此后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在自然环境更为恶劣的地区(如查塔姆群岛),人们延续着原始的狩猎采集模式,社会结构较为平等。而在自然环境更为优越的地区(如新西兰北岛、汤加、夏威夷群岛),人们则从事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社会出现了分工和等级分化。正是每个社会的物质基础不同,导致了它们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差异。

人类学是一门较为冷门且枯燥的学科,然而,作者用其各领域的广博知识,让我深深地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类学的魅力。作者用科学、理性的态度,拨开意识形态与传统的迷雾,将人类社会整体作为一个对象进行解剖、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惊奇地了解到我们所熟知的事物是如何被构建的。例如,作者在第十四章中提到了人类社会的四个阶段: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与国家。并在分析为什么国家阶段大部分人会服从少数人的盗贼统治时,毫不留情地指出:盗贼统治者制造了意识形态与宗教来为其盗贼统治进行辩护,并让人们心甘情愿地为其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启蒙运动带来的祛魅精神。而作者用人类学的科学方法,进一步为这种祛魅提供了理论依据。于我而言,这也是学习人类学的意义:不被各种人为制造的迷雾蒙蔽双眼,而是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去发现人类社会的本质。

本书在分析数以千计的人类社会,并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方面的成功,也重振了我对学习历史的信心。如作者所言:作文历史并不“就是一个又一个讨厌的事实”,相反,世上的确存在着适用于历史的广泛模式,而寻找对这些模式的解释不但令人陶醉,也是大有裨益的。

作为作者的代表作,本书在学术水平上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然而,真正给予这本书灵魂的,我想是作者无时无刻不流露出的深深的人文关怀。身为一名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精英白人,作者却毫无其他人那样惯有的傲慢,反而与被欧洲人视为“落后、野蛮”的新几内亚土著居民共事数年并成为好朋友,并用这么一本伟大的著作,对种族主义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反驳。即使距离本书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数十年,本书蕴含的精神却依然闪耀着,推动着平等观念的传播与平权运动的发展。就这点来看,Jared Diamond,绝对是一名值得尊敬的杰出学者。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10

全书从生物,地理的角度,研究了各个大陆13000年的历史,采取提出问题,研究判断,得出结论的分析方法,对各大陆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类社会演变至今,有很多共性的规律,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为什么欧亚大陆社会比地球其他各大州社会更先进,这是由粮食生产开始的时间、技术传播的障碍和人口的多寡这3大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我们所看到的各大陆之间在生存发展方面的差异,欧亚大陆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人类历史的繁华。以下为一些摘录:

1.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自身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2.能否利用驯化的动植物,最终说明了为什么帝国、知书识字和钢铁武器在欧亚大陆最早发展起来,而在其他大陆则发展较晚,或根本没有发展起来。

3.大陆轴线走向的差异不仅影响粮食生产的传播,而且也影响其他技术和发明的传播。

4.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靠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发展依赖于许多具有特质的文化因素

5.最优分裂原则”:创新在带有最优中间程度分裂的社会里发展得最快:太过统一的社会处于劣势,太过分裂的社会也不占优。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篇11

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大陆的轴线方向,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出现与传播;高程度的粮食生产水平,催生出政治、文化与技术,为欧洲的征服提供了病菌、武器和集中统一的组织。

地理环境-粮食生产-政治文化技术的因果链论述的很漂亮。尤其是动植物驯化部分,利用人种生物学和考古证据,以及老爷子自创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证明驯化的关键不在人种本身,而在当地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穿插的生物学知识也很有趣,比如为了让种子发芽,野豌豆的豆荚会突然爆裂,将种子弹到地上;为了对抗无常的气候,一些一年生植物会用发芽抑制剂,让种子在几年里分批次发芽;以及,猎豹不能被驯化,是因为它们无法当众性交。

局限性可能在于,作者并没能完全回答耶利的问题。耶利的问题是:世界为什么会形成如今的权力分布。作者只是在一个大的时间尺度上,从宏观层面解释了原因:面临冲突时,复杂程度高的社会(国家)往往会战胜复杂程度低的社会(部落或酋长管辖地),所以欧洲人征服了新大陆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至于更准确、具体的原因,这一理论没法说明。比如,很多帝国都进行过远征,为啥这些征服战争没能形成现在的世界;为啥欧洲要进行远洋征服,以及征服美洲的为什么不是中国……就像作者说的,他提供的是一个“终极原因”,其实就是宏观原因;至于微观原因,可能是其他学者的领域了吧。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