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书大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12

四书大学读后感必备11篇。

写读后感时,我们应该避免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否则读者可能感到无聊。就我个人而言,我读的这本作品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写读后感时,我们也要避免轻率评价,需要有实际情况的支持。如果您正在寻找好的文章来写读后感,我们向您推荐“四书大学读后感”。同时,欢迎您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1

“四书五经”是中国人熟悉的一个词组,甚至已经成为简单描述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符号。“四书”相对于“五经”是较晚出现的。这个晚,不是文本创作得晚,晚的是“四书”一称。南宋时期的大儒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纠合到一起,与千年前就有了的“五经”双峰并峙,共同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基础柱石。

四书是文言文写成的,今天人们用的却是白话文,传播起来多了一个门槛。粗看上去,文言文和白话文毕竟是属于同一语言的古今差异,难度应该不大。然而,相近的语言更易产生误解,同时,还容易产生一种目标上的偏差――令人觉得能用当代语言表达书中的内容就万事大吉了,理解其意、付诸实践的关键步骤就这样不知不觉被丢弃了。如果只是将其内容从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式,那可真是买椟还珠了。这是读四书的第二步,选择方法。消除文言文的障碍不是最终目的,却是一个不得不做的步骤,而且,这个障碍不仅现代人有,古代人也有。所以,朱熹做了一套完整的注解,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一代大儒,是行家,这套注解简单、明确又不失准确,即便今天读来也能基本扫清文字障碍。同时,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注解在整体上富于启发性,这和后来不少学者把《论语》、《孟子》当作研究训诂学的素材而作注、作笺的旨趣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想尝试接受儒家思想,从四书入手就对了;如果想从四书开始接受儒家思想,从朱熹入手就对了。

现代人文言文的底子终究偏弱,沿着朱熹开的路走,实际上并不轻松。再作进一步的努力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抛开朱熹的注另作合乎时宜的阐说,犹如僧院中的讲经;二是沿着朱熹的注作更深入浅出的讲解。前一种方式对说者和听者都有一定的要求,说者功力不到就容易流于瞎掰的野狐禅,美其名曰个性化阐释;听者基础不扎实,则容易专拣有兴趣的话头而忽视正题。后一种方式则要么太过艰深,要么流于琐碎,很难让人保持必要的阅读兴趣。若将两种方式的长处结合起来,便能得到效果更好的第三种,那就是跟着前人读四书,即参详前人诗文中运用相关词句的地方。所谓运用,抽取词汇是运用,化作典故是运用,辩驳诘难是运用,插科打诨也是运用。千百古人的片言只语组合起来,正保留了第一种方式的长处,又尽量避免了其不足。而各种诗文中搜罗所得,其源头本有各自的话题和语境,不过是他们正好都和四书中的某一词句有着密切的关联,这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诠释的多样性,从而回避了第二种方式的不足。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2

四书五经之《大学》读后感800字范文:《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曾子在此引用上古之圣人之经典,开始阐述仁学的要义皆来自上古时期的传承,通过孔子刨根问底显示了仁学的本质来源于人之心性,一切神祇之性皆来源于本性既德性,剥离怪力乱神,去除无谓的精神崇拜,回归自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彻底的回归,回归无神轮,一切人皆可圣,圣不在什么地方,心性就是圣地。由此可见,无论佛教宣说无神论却再次沦入神祇崇拜,其他所有宗教都没离开有神崇拜。这是我们华夏文明最璀璨的源起。

《尚书.周书》中德《康诰》乃周公封康叔于殷地之时所作的训辞。意为你要克制自我之私欲而昭示仁德之性,慎用刑法,善待孤寡老人等等弱者,才不会如同三监一样为了自己而使社会动荡。能够执守和实现内在心性之德于自己和天下,也只有这样实行圣贤之道于时时刻刻和事事物物中。(出国留学网 wWW.lIuxue86.CoM)

《尚书.商书》中《大甲》中说到伊尹放太甲这个事件中来说明“先王顾諟天之明命”的根本性。太甲上位三年而刚愎自用,一味享乐而朝政昏乱,被伊尹放于铜宫而反省,终于明白天子与百姓无别,明白心性只要而重新国泰民安。告诉大家不管是谁皆应尊重内在心性之本,方本国顾諟天下之命。

《尚书.虞书》至《帝典》阐述上古禪让之礼。“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也就是说通过天子内在生命中高深光明的德性来普照和谐九族百姓,读后感以至于和睦相处,风俗归厚,才使社会处于文明,以至于普天下太平。正如毛主席所说解放全人类,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一样。可见华夏文明上下贯通,从不偏颇,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社会本质以和谐为上。

通过对《尚书》三篇的经典引用,明明德之明是自觉、自发、自主、自由地彰显仁义心性,是超越的和先验的。正如孔子所说“吾欲仁,斯仁至也”。禅宗临济大师一样以人为本,心性自明,可见佛教传入中国,融合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本善才有了禪总本真,于是禪宗才是真正的汉佛之核心,完全超越原来的佛教框架。

读书明志在于透彻心性,大学之深邃在于此。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3

读过《大学》,印象最深的是《大学》中经一章里面的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说《大学》的根本,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彰显,使天下的人革旧图新,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这是它的宗旨,也就是《大学》的宗旨,但更深一步来讲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美好的纯洁的心灵,以及光明正大的德行,以身作则,树立能够带领大家从善的榜样,启发人们的自觉性,去除人本身对外界事物的占有欲,历经各种困苦,最后才达到至善的完美境界。

其实只要看过简介,就知道《大学》其实是《四书五经》之中最短的一篇,不过2000字左右,可是正是这么短的一篇文章,却揭示了人生的真理,一个人由凡人转为圣人的必要途径,要是我们能按照《大学》中所说的去做的话,一定能有所作为,受益无穷。只觉得惭愧的是,《四书五经》买回来这么久,碰都没有碰,要是早些看的话,就可以早些领悟其中的意义了。

我想说,每个人出生时都没有善恶之分的,只是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所以受到的教育也不同,造成每个人的文化程度也不同,再加上走进社会时受到的熏染,才变成了各种各样的人。如今的学校已经不实行教《四书五经》的教育了,所以现在的人们也接触不到这种叫人修身养性,意义深刻的书了。一个人要是不会做人,即使有再多的学问也没有用,因为他心胸狭窄。教育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一辈拥有良好的品德、悲天悯人的情怀。教育不只是教我们知识,更是为了叫我们做一个合格的人。

现在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深,抵触与不信任越来越多,在外面的每个人几乎都戴着面具在生活着,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外在形象。我想问,这样生活不累吗?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我们虽然不能改变社会的这种现状,但可以改变自己,试着去相信别人,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静而后能安,这一点在经文章里面也提过。我相信,只要严格按照《大学》中所说的去做,这个社会会改变的,变得温馨而不是险恶。

《大学》是一本光辉璀璨的人生之书,只是读,我便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想说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努力的去学习,革旧图新,才能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大学》这本书。

《大学》就是这样一本经受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书。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4

他生于农村,我在文中读出他与大自然有种莫名的亲近感。我生在城市,凭着那点对自然的向往,空闲时读着这朴实而澄明的文字,能得到一丝心灵的慰藉。

这是个寻常的话题,以自然与人文的因果和冲突叙事和思考。当然这历来是无人能解的谜题。外国的某部带有严密分析与合理想象的纪录片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它构想了假如人类消失,地球上会发生什么。显而易见,随着年复一年的演变,人类的文明在几百年后被彻底腐蚀,大自然恢复到最初的模式。

这固然是假想,却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的存在问题。只要我们存活一天,便要努力保留自己生活过的痕迹。那么,现代文明是在自然上寄生,还是与之共生?两者应该都有囊括。

“只要晒过太阳,也会知道,冬天里的阳光是向着我们,但走远了,夏天又逼近,不管什么时刻,我们都触及了它的存在。”令人遐想的一句话。体现自然是人类现代文明的起源,人不能脱离社会,更不能脱离自然而单独存在。也就是说,人类即使在城市,也并未真正远离自然。长远一想是可怕的,我们的心会时时呼应着阳光吗?这种温暖和神秘,读来竟有种穿越沙漠般别样的感觉。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5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作者以农民起义为材,塑造了有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是一部封建时代腐败的证据。《水浒传》描述了以宋江、吴用为首的三十六为天罡星和七十二位地煞星,奸臣当道,社会腐败杯朝廷逼上梁山,之后被招安后又被奸臣所害,到头来一无,反倒丢了性命。

自古,都把农民起义说成是对抗朝廷,反叛天子,想自立为王,在《水浒传》中事实正的吗?不!被奸臣所害,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宋江一边要躲避官兵的追捕,一边还要等待机会重归朝廷,为民除害。爱国精神人都,只精忠报国的爱国之人。

情,有,但在《水浒传》之中,更多的则是兄弟的友情。李逵救宋江,都此何别人争斗,劫法场,阮家三兄弟,曾发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情”字,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资料了。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书。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6

有些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就将永远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因为在历经涅槃之后,哪怕是本人,也再也不会有勇气去航行当年的船。曾经沧海,除却巫山,仅使这些作品成为令人仰止的高峰。从那高峰处,清泉汇聚,源远流长。

《论语》就是这样的一座高峰。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论语》为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无论是引导人们应该怎样去做一个人,还是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小至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中至个人的修身养性,大至家国天下的治理。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为了中国人必修课,因为,《论语》是典范。

《论语》是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汲取的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很久的的文化,在这片厚土上就从来没有缺过一种灵魂性的东西作为指引,渗透到了社会中的种.种方面。在治理国家方面,《论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论语》中有很多语句都事关治国,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就提出了应该怎样治国——用道德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就是与法家治国思想有很大差别的。从“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仅仅站在君王的角度评价的,他很强调人民——这与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一类的话是十分切合的,也可见孔子的眼光是放得很远的。《论语》是很讲求科学的,孔子的眼中君王也是人,而不是神,孔子说对待鬼神要敬而远之,这样的态度是相当科学的,以这样的态度来治理国家,是能够让国家风调雨顺的。

孔夫子一直倡导的是“学而优则仕”,所以孔子让其弟子做官也就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其政治理想,作为记录孔子、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一部典籍,《论语》自然是很好地体现了孔老夫子提倡的治国方针,也能向人们反映出孔夫子心中的理想社会。

北宋时期的赵普曾经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未免有些夸大,但是也道出了《论语》与治天下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南宋时期的事功学派坚守了这一点,赞赏“勃然有以拯民于涂炭之心”,主张以天下为己任。后世对这种天下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这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大优点。所以,赵普的“治天下说”能够引起士人的强烈共鸣。

孔子心中是有一个自己的理想社会的,在他所生活的礼崩乐坏的社会中,他想要回到周王时的那种礼乐繁盛、天下昌明的时代。也就是说,在我看来,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主张复古的。

纵看先秦诸子中提出过于政治主张相关的学派,儒墨道法都为当时的社会开出了治病的良方。可以发现在这四家中,儒家与墨家存在着“仁爱”与“兼爱”的争论,儒家与道家存在着“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的争论,但尽管差异很大,儒墨道三家都是主张复古的,与之对应的是法家,法家是主张向后发展的,治国方面,向君主献出了一把刀,反而杀死了自己。历史证明,在秦朝时期就采用了法家思想,而并不能使天下太平——秦朝短命而亡,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以及用法家治国的李斯、商鞅,最终都没有善终,依法家治国太过严酷,效果也不见得非常好。然而儒家是温和的,孔夫子是温和的。在《论语》中有关治国为政的言论中,我们看不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孔子是十分温和的,他的说理是平和的说服,才真正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作为典范被后世所推崇。道家讲求“无为而治”,这样的思想与儒家相比,显得消极。乱世之中,想要把天下归还太平,不容易,而退之“独善其身”,我们不能批评道家的无为,但应该为儒家的先驱喝彩——尽管孔子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至少他已经在探索的路上。与墨家相比,儒家显得更亲切——仁爱比兼爱更亲切,也更现实。想要一个人对全天下所有的人分享相等的爱,不符合人性。一个人又亲亲之爱才是正常的。诚然,治理一个国家要是真能够让所有人做到兼爱,国家肯定会非常太平,可是兼爱仅仅是一种理想,永远做不到,倒是儒家的仁爱可行性更大。孟子到了战国时期,将仁爱的范围扩大,上升到了仁政的高度,这些理论都是以《论语》为理论基础的,所以《论语》中提出的治国的思想可亲可近、不消极,正因如此,《论语》才能位列四书之中,并不断的影响着后来的人。

但我也为《论语》感到惋惜。《论语》的治国理念无疑是先秦诸子中很适合社会发展的,但孔子的政治理想并没有真正得到实现。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儒家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无比推崇。即使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在地位上得到了认可,但毕竟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事情,儒家学术必然只有适应君主专制的部分才能够被留下,有一些言论甚至会因为服从君主专制的需要而曲解,比如孔夫子所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按照直译,这句话应该被翻译作“君要像个君的样子,臣要像个臣的样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尽到儿子的职责。”这句话是说得非常好的,也许地位不同,但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这里是对君王提出了要求的——君要像个君,勤于治理国家、威严、让臣子过上太平生活。然而,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下,这句话变成了君王权力绝对至高无上的工具,即“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这是歪曲了孔老夫子的本意的,这类事情自然很多,仅此为例。

孔子的一腔救世之心没有在他的有生之年得到回报,即使在他死后的数千年,也没有真正得到实现。但《论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儒家的关于治理天下的道理,至今都还深远的影响着中国人。如今的人们再次打开《论语》,也许会觉得的遥远,但是作为一种文化,《论语》早已深入每个中国人的骨髓,或许仅仅是潜在心底的,它正是中过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7

穆 文,1983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其专栏“四书笔记”将以经典选读或以主题阐释的方式解读《四书》。

阅读《四书》,需要讲究方法。

关于《四书》的读法,历代学者研究甚多。《四书》体系的建立者,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

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大学”的意思,便是教人学做大人,为人为学要先立一个做“大人”的规模。做“大人”的规模是从“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一个“大人”不仅体贴、理解天地万物,省察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念头,而且心怀家国天下,更为重要的是,“大人”将万物、自身与天下贯通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因此,《大学》不仅展现了一个包括“万物――自我――他人”的阔大人生内容,而且厘清并指明了人生努力的目标与次第。所以,朱子强调,《四书》应当先读《大学》,可以把《大学》的内容作为一个构架,然后再将其他书填补进去。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论语》是孔门诸弟子答问的记录,孔子的语默静动皆有记载,最为亲切可信。儒家思想的精义亦囊括其中。因此,次读《论语》,可以从中了解并体悟圣人中正平和之道。

次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孟子》言:“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中庸》一书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要在其他三书都读完了,于其中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来读。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因此,《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

《四书》的阅读次序,不仅包含了朱子对于《四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蕴涵了朱子自身立教教人的深意。关于《四书》具体的阅读原则与方法,朱子曾说:

讲习孔孟书。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须以此心比孔孟之心,将孔孟心作自己心。要须自家说时,孔孟点头道是,方得。不可谓孔孟不会说话,一向任己见说将去。若如此说孟子时,不成说孟子,只是说“王子”也!

因此,阅读《四书》最重要的原则,便是要“将心比心”。读者需要用自己的心去体贴孔子、孟子的心。古人古书不会说话,如若任凭自己的私见、偏见去读,最后所得,也只是自己的私见、偏见而已。所以阅读《四书》首贵虚心,如此才能看出古人下字的用意,才能领略其精神妙处。

其次,阅读《四书》时,必须要做到“沉浸专一”,每一书都要熟读、精读,要做到“一书不完,不读另一书”。读《论语》时,如无《孟子》;读前一段,如无后一段。否则的话,读这里,又想那里,纷纷扰扰,无有终始。

第三,看《孟子》的时候,与读《论语》不同,《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论语》逐文逐意各是一义,因此需要一字一句的去读,涵咏在心,仔细思索。《孟子》文章则是一大段一大段,首尾通贯,熟读则文义自见,不能象读《论语》时一样逐句逐字的理会。

第四,《四书》中圣人言语的意思一重又一重,需要深入去看。人们通常只看到第一重的表面意思,便不去追究第二重含义,只有看得到言语的缝罅处,深入进去思索,才能透彻其中的意思。

最后,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点。阅读《四书》要在平实的生活中去体悟领会,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著切体认,更要在行为上去努力践履。《四书》所讲无非都是平平正正的生活。《四书》的“阅读”不仅仅是“知”,更应当是“行”。所以,《语类》论读书法的第一句,朱子便说:“读书只是学者第二事。”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8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300字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整部作品没有滂沱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汀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并不能因为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在写《傲慢与偏见》时,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难道这不是一种天赋么?她的确很少接触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这一切的存在就足够.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抄写作文网”第一个就是,记住我们的域名: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9

《水浒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作者以农民起义为材,塑造了有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是一部封建时代糜烂的证据。《水浒传》描写了以宋江、吴用为首的三十六为天罡星和七十二位地煞星,奸臣当道,社会糜烂被朝廷逼上梁山,后来被招安后又被奸臣所害,到头来一无,反倒丢了性命。

自古,都把农民起义说成是对抗朝廷,反叛天子,想自立为王,在《水浒传》中事实正的吗?不。被奸臣所害,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宋江一边要躲避官兵的追捕,一边还要等待机会重归朝廷,为民除害。爱国精神人都,只精忠报国的爱国之人。

情,有,但在《水浒传》之中,更多的则是兄弟的友情。李逵救宋江,都此何别人争斗,劫法场,阮家三兄弟,曾发誓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情”字,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内容了。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坏的一面。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书。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10

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是一群昆虫共同谱写的生命乐章、是一部永远解读的书。正如法国戏剧家罗斯丹所说,“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维、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感受与抒写。”我在读他写的文章时,我感到每一只虫子都不是孤独的,有着人们的思维,正如蝉天真善良螳螂杀人不眨眼这样的特点,法布尔给予了虫子们人的特点。

在法布尔的文章中,我读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虫子的喜爱,仿佛空气与他融在一齐,我也如同生临其境,目睹了一场又一场虫子们的彼此较量,重新认识了虫子。

读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昆虫故事,我身临其境,仿佛与法布尔一齐拿着放大镜观察着小昆虫的喜怒哀乐,让我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奇妙。

《昆虫记》向我们介绍了法布尔迷恋昆虫研究,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它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葆文。应对它的引领,我明白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都需要和谐与友谊。仅有学会热爱自然、热爱小生命,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景。

 

四书大学读后感 篇11

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开始接触了四书五经里的《大学》,在第一次接触《大学》时,只能说自己是无知的,什么也看不懂,什么也听不懂,只是在那里死记硬背,虽然背下来了,但只是在脑子里轻轻划了一道浅浅的痕迹。在经过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之后,慢慢地我觉得《大学》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大学》是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

《大学》一直在教给我们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详细地讲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我不大了解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人要有诚意,这样别人才会相信自己,我们还要修养自己的品性,不至于出去不讲礼貌,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好习惯,家庭教育也不好的坏孩子,让别人说自己的坏话,看不起自己,所以我们要讲礼节,要修身。

古人说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但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深厚的道理,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想要修养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大学》里面讲的道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和我们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像小孩子的根本和大人的根本都是要修养品性,其次才是学习和工作,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性,小则影响自己的人生,长大对社会也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修好身,正好心,然后做事也就简单了。

《大学》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第一本接触的四书五经里的一本书,现在已经牢牢地装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抹不去。

"四书大学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