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实秋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6.13

梁实秋读后感精选7篇。

本文介绍的“梁实秋读后感”一定会让你有非常深刻的体验,作者的情节处理非常动人心魄。写读后感是一种表述自己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如何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呢?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欢迎大家转发收藏!

梁实秋读后感(篇1)

看了《梁实秋散文集》,真有“绕梁之音,三日不绝”之感。他的古文底子深厚,博览群书,常从古文中引经论据如信手拈来,读罢却是通俗易懂,如同三五知己灯下谈话,看似稀疏平常,去蕴涵着人生的哲学,余味无穷,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享受,梁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闲适小品”闻名于世,我尤其爱看他的“随想篇”中的文章,题目很简练,通常都是两个字,例如“雅舌”、“女人”、“男人”、“衣裳”、“饮酒”等等,包罗万象,说的都是些身边的人或事,可以透过文章看到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气息。今天看来,依然觉得趣味横生。从中还了解很多名词其实都由来以久了,例如“代沟”,梁先生就写的非常详细,博古论今。代沟虽是翻译过来的新名词,但是我们古而有之了,《尚书远逸》中就记载了我们最古的代沟之说。再例如“女人”,他刻画的简直就是入木三分了,例如女人爱说谎,“若是能运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获取精神上的小小胜利,因而牺牲一点点真理,这也可以算是说谎,那么,女人确是比较的富于说谎的天分。”很多人都陪女人买过衣服,她口中念念有词,或是式样不好,或是衣料太差,批评的一文不值,究其原因,无非是价格太贵了而已,所以女人善于将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常归于不喜欢。哈哈,真可谓精辟。还如他描写的女人的嘴,说“女孩子从小就口齿伶俐……等到长大以后,三五成群,说长道短,声音脆,嗓门高,如蝉噪,如蛙鸣,真当得好几部鼓吹!”他还归纳了两种类型,“长舌”型和“喷壶嘴”型。他在文章中虽都是论些小事,但却把一些陋习批评的体无完肤,看后甚感快意。

他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中也写道,“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文章讲究气势的宽阔、意思的深入,长短并无关系。……所以文章过长过的短,不以字数计,应以起内容之需要为准。……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顷刻之间成数千言,未必斐然可诵,吟得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亦未必字字珠玑。”使我顿时矛塞顿开,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仿佛都找到了答案。我之叙述惟恐不尽,使看者不解,现在看来,可能废话也有不少。

梁先生的散文,字字如珠玑,无一处经不起推敲。他的散文通篇看似随意而为,与小处却见大家风范,他的描写惟妙惟肖,他的叙述平淡、朴实,正如同他所说的“绚烂之极归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也不是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斫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他如是说,也如是这样做的。

梁实秋读后感(篇2)

《槐园梦忆》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梁实秋71岁的时候,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夺去了她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槐园梦忆》节选了其中一部分。

梁实秋散文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梁实秋71岁的时候,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夺去了她的生命,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槐园梦忆》一书。

梁实秋读后感(篇3)

梁实秋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在散文当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这篇散文围绕着不管是何朝代是何年代都不会过时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孩子”。人一旦结了婚,多半是要生孩子的,孩子可以说是维持夫妻之间婚姻关系一项很重要的纽带,常常听到因为生不出孩子夫妻之间感情出现裂痕而离婚的,但却很少听到因为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或者是一位小公主,夫妻要闹离婚的。看来孩子被大多数夫妻视为婚姻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不管是有钱的,还是贫穷的家庭,我都看到过有这种习惯的父母,就是把最好的东西留下来给自己的孩子吃,而自己却不吃一口,好像不这样做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这种情况自古就有,而今计划生育的年代,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比以前就更甚了。有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表现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无私精神与奉献精神,可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大多数富裕的父母,不愿把他们这种爱哪怕是一丁点分给那些无家可归,生活艰难的孩子?

当生了孩子的妇女坐在一起聊天时,孩子通常都是她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有的父母甚至可以谈论自己的孩子到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乐不可支的境界。在张爱玲的散文当中有描述过这样一种风俗,就是在两三岁的孩子面前放上一大推东西,让孩子自己去选,选到哪样就认定以后自己的孩子做这项工作了,如果自己的孩子摸着一个大元宝,那更是能让全家人高兴三天三夜。正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的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是有着很大的期望的,甚至有的父母还经常把孩子当做同别人比较的对象。但是只要你疼爱、期望自己的孩子,就能按照你的想法以后发展下去吗?梁实秋在文章里说孩子中比较最蠢,最懒,最刁,最泼,最丑,最弱,最不讨人喜欢的,往往最得父母的钟爱。在文章当中梁实秋引用了中国与外国的例子,来证明了不施管教,不去教育而造成孩子无知无形的后果。一味的溺爱,娇纵自己的孩子,可能无法达到你所期望的结果。(995563.COM 经典范文网)

《孩子》这篇散文对我们现在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引发我们去思考。管教孩子可以说是一门学问,如果总想抱着“树大自直”的幻想,也许终将会是事宜愿为的。

梁实秋读后感(篇4)

1995年寒假,我在新华书店偶然的看到了《梁实秋闲适散文精品》一书,立即就被书中所收录的一篇篇散文吸引住了,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从此,它陪伴我度过闲暇时光,始终让我爱不释手。

今年是建校60周年大庆,令我到铁工校工作27年来最为感动的事情是学校发放了旅游经费,鼓励我们四处游玩,开阔眼界。

此时此刻,重读梁实秋的散文《旅行》,我心中颇为感慨。

由此联想到我的奶奶------一位贵州遵义乡间目不识丁的农妇。1955年跟着儿子来到陌生的四川成都,直至1987年去世,也没走出过成都府。记得我上中学时,她但凡生病,便向我父亲交代,病好后一定送她回遵义乡下,原由是她说在成都死后火化会“好痛哦”。不过最终还是一盒骨灰回到了她魂牵梦绕的家乡,葬于故乡的青山绿水之中。

文中对出门旅行带行李----铺盖卷儿的描述,生动细腻、风趣自然。它一下子打开了我封存N多年的记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我还在读中学时,每学期例行公事的学农劳动。打铺盖卷儿可称得上是一项技术活,好多女生的铺盖卷儿打得松松夸夸,从家到学校再到学农的住地,几次折腾,早就散落一地。现在好了,不管是出门读书还是旅行,几样随身携带的衣物,一个旅行箱便“OK”了。

梁实秋先生写《旅行》一文的年代,距今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可读来却没有一点时代的疏离感,反倒觉得与我目前的生活和心境是那么的相似。例如他在散文中写道:

“旅行虽然夹杂着苦恼,究竟有很大的乐趣在。旅行是一种逃避,-----逃避人间的丑恶”。

“家里面所能看见的那一块青天,只有那么一大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风明月,在家里都不能充分享用,要放风筝需要举着竹竿爬上房脊,要看日升月落需要左右邻居没有遮拦。走在街上,熙熙攘攘,磕头碰脑的不是人面兽,就是可怜虫。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虽无勇气披发入山,至少为什么不带着一把牙刷捆起铺盖出去旅行几天呢?在旅行中,少不了风吹雨打,然后倦飞知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这样便可以把那不可容忍的家变成为暂时可以容忍的了。下次忍耐不住的时候,再出去旅行一次。如此的折腾几回,这一生也就差不多了。”

细品其中滋味,想想当下我们的生活,不正是这样吗?

浮华而冷酷的钢筋混凝土城市里,终日为生计披星戴月、拼命奔波的人们。一月到手的工资剔除房贷、必须的生活花销,基本上就成了标准的“白领”了。看着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富人们肆无忌惮的“生活”,穷人们苟延残喘的“活着”,我的内心自然变得焦虑、愤愤不平起来。日子一长,便对大自然的“月缺花残”毫无知觉,身边的人和事毫无兴趣。活着,也仅仅是麻木地活着。这时,旅行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虽然我不能够改变社会,但我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态。心情不好时,出门去旅行几日,晓瞰日月山川,聆听雨声风啸,同一位素未平生的人促膝谈心。什么功名利禄,悲欢离合,似乎一下子看淡了。积蓄、压抑许久的心智得到了释放,我的心情豁然开朗,生活也因此过得舒坦了许多。

“旅行中没有不感觉枯寂的,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哈兹利特Hszlitt 主张在旅行时不要伴侣,因为:‘如果你说路那边的.一片豆田有股香味,你的伴侣也许闻不见。如果你指着远处的一件东西,你的伴侣也许是近视的,还得戴上眼镜看。’一个不合意的伴侣,当然是累赘。但是人是个奇怪的动物,人太多了嫌闹,没人陪着嫌闷。耳边嘈杂怕吵,整天咕嘟着嘴又怕口臭。旅行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但是也还想拉上个伴。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孤独。”

梁先生说得是多么精妙啊!简单明了的几句话将旅行者在旅行时是否要伴侣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我对这一点深有同感。

旅行是我最大的嗜好之一。到大兴安岭旅行是我儿时的梦想,但因路途遥远,一直排在无期的下一次计划中。

记得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看了一篇描写大兴安岭的游记。书中对大兴安岭的四季做了详尽的描述,春天的大兴安岭,满山红杜鹃,山岭沟壑,处处充满生机;夏日的大兴安岭,林莽飘香,青翠欲滴的大森林是避暑度假和领略极昼美景的理想胜地;秋日的大兴安岭,层林尽染,极目远眺,天高云淡。同时又是收获都柿、榛子、山丁子及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的季节。冬天的大兴安岭,万倾林海一片银妆,让你顿感一种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几十年来,我常常幻想:自己乘坐着森林小火车,穿越在大兴安岭的茫茫森林中,聆听林海涛声,闻着东北黑土地的芳香。那是多么的惬意啊!

在的暑假,这个梦差点就实现了。我记得那是我女儿小学毕业的假期,我带她到天津、大连游玩。我们在玩了大连后,准备到哈尔滨、漠河去旅行。哪知她不想走了,认为太遥远了,结果东北之行在沈阳便打住了。

今年暑假,学校发放旅游费,又使我封存了N多年的梦想萌动起来,这次一定要到大兴安岭去。为了准备旅行,我可是做足了功课,上网查资料,到书店买地图。在网上查到: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境内,内蒙古的加格达奇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黑龙江的塔河位于大兴安岭的腹地,黑龙江的漠河位于大兴安岭的北麓。哈尔滨距中国最北端漠河,铁路线1200公里。我准备先到漠河,再回头到塔河。

这次出行要不要伴侣?对我来说是很纠结的事。按梁先生的说法,枯寂也是一种趣味,天马行空,一切我说了算。但是,我又十分需要一个伴侣来分享旅行中的快乐和感悟。最后,老公与我同行。我们一路从成都到沈阳、长春还算合拍,结果在哈尔滨游玩的几日里闹起了矛盾,可能因为出来时间较长,他不愿再继续北上,我准备独自前行。结果在哈尔滨火车站购买到漠河的车票时,他的一句“你的漠河之行,便是你的死亡之旅。”的话使我一下子犹豫起来。最后,梦中的大兴安岭近在咫尺,我与它失之交臂。现在,每每想起,实在遗憾。

由于平时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忙于应付工作,难于静下心来享受生活,品味人生。我发现:旅行它会使你的视觉、嗅觉恢复敏锐,那怕只是看到陌生城市的一个街景,炊烟缭绕的小村庄,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当你厌倦了目前的生活,出门去走走,转换一下生活模式。让自己的心在旅途中慢慢沉淀、平静,也许会对人生和世界产生不一样的见解。

梁实秋读后感(篇5)

韦素园,这样一个平凡的名字,却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他这一生似乎都与未名社有着极大的牵连,他爱未名社,所以对它倾其所有、尽心尽力。未名社,何尝不能称它为“素园社”呢?

韦素园对自己重视珍惜之物皆是如此,未名社必在其中,其朋友们也亦然。韦素园是何等高人呢?然而,他不是拥有无限财富又或者是拥有至高权力的人,他再平凡不过了,人如其名,朴素至极。那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在那样的年代里几乎是随处可见。他们或为学习而恼,或为前途而忧,或为生活所迫,他们都在这纷繁匆忙的社会里忙忙碌碌、兢兢业业;他们会害怕遭到老师批评,他们会害怕将来会庸碌无为,他们害怕突然失业;而韦素园却悠闲地待在破寨里,精心经营着他的未名社。他是尚且还没有迷失在这花花世界里的人,始终坚守如一,作为旁的人,我们也佩服他的毅力和决心,也向往他看似远离尘嚣的纤尘不染的生活。

然而,未名社这样本该清净的地方,也是避免不了硝烟的,就像每个人都不可能像韦素园一样单纯得像个小孩子。而他们又都像小孩子,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吵吵闹闹,甚至闹得未名社被封,社里的人被抓了去。韦素园为何憎恨他的名字所涉及到的'两个字,我仍是不解,只是为了某些必须困扰着他的使他正义地恨着它们的原因,他可以改掉名字,换叫“漱园,就足以看得出,这个人是爱憎分明的。

这又使我想起了北京高考作文题科目中的列车员老计,其实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他们都是无名的基石、无名的泥土,甘愿为自己热爱着的或必须担负起责任的事业默默地做出贡献,他们都有一种切切实实地、点点滴滴地做下去的实干精神。这世间万般无奈,老计真的是出于热爱这份职业才如此坚持的吗?我们都无从知晓,或许是,又或许不是,但那都必须是责任。老计尚且如此,何况本身就热爱着未名社的韦素园呢?他岂不是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然而老计怕也是几近做到了极致吧。

韦素园善良的本性文章中处处都有渗透,不论是身负重病却仍是天然地轮着守寨,还是对自己的即将去世表现得分外坦然,又或者是劝妻改嫁……韦素园,当真是朴素之人,却有着普通人无法做到的超脱和大度。他就像是傲雪中一枝独立的素梅,遇风不倒,只是等不过花期,便也自然地落了。落入尘土里,还是逃不过这世界的轮回,

我想,说到此,纵是老计也大抵敌不过韦素园君了吧。

梁实秋读后感(篇6)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作品简介:

《槐园梦忆》收录了女人、男人、孩子、中年、老年、退休、讲价、乞丐吃相、饮酒、吸烟、雅舍、清华八年、忆《新月》、谈话的艺术、升官图、学问与趣味、利用零碎时间、骂人的艺术、“岂有文章惊海内”——答丘彦明女士问、文艺与道德、谈礼、时间即生命、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等众多文章。

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槐园梦忆》,是关于梁实秋的一个集子。不讲革命斗志,无有时代热情,所谓“闲适”、所谓“小品”,就是唧唧歪歪不痛不痒说些吃穿用度啊,笔墨纸砚啊,人情世故啊什么的,此类无病呻吟,在水深火热的民众眼中,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里,在剑拔弩张的对决情势下,不合时宜,也是难免的了。不过话又说来,合时宜未必就合情理,尤其是未必合人性和人情。

吃穿用度、人情世故、喜怒哀乐,本是生命要义,希望能吃得更滋养有品位,活得更快乐有意义,原本人各有所好,无可非议。只是有时候某种风暴来了,某种漩涡来了,便欲席卷天地之间,让所有的水分子都紧趋潮流,个个争做风头浪尖,觉得那才是值得肯定和标榜的,否则不但不被认同,还可能被扣上各种各样的帽子,说法厉害到上纲上线的时候,那也不是闹着玩的。我没有能力评判和平与战争,政治与人性这等宏大的话题,只是觉得作者谈的那些问题,如今读来竟能寻到丝丝缕缕生活的气息和似曾相识的生命的印记,再加上作者的语言幽默诙谐,颇能读出一些生活里的神态和情趣。我想,作者曾是那个时代的精英,而我们只是新时代普通的追随者,中间隔了五六七八十年,对生活的感觉却能大体类似,足以说明关于人性的东西可以存在的时间更长久一些。

这本书分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雅士雅事”,说的'是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第二部分“乱点烟茶”,讲的就是烟酒糖茶,男人、女人、孩子,少年、中年、老年;第三部分“情感物语”,说的是喜怒哀乐、懒馋廉耻;第四部分“酬世杂谭”,写的是请客送礼谦让守时;第五部分是“旧时月色”,写的是曾经住过的地方,曾经见过的人看过的事;第六部分专门谈吃,什么西施舌,狮子头,佛跳墙,爆双脆;第七第八谈的多是一些回忆和闲话。

确是够闲适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只有在有点闲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靠近自己和人心的。顺手拈得一两片段与君共享。比如他谈钱。他说,钱其实与俗与鄙无关,与贪与臭无关。钱当然是越多越好,贪的人只恨聚无多,不贪的人其实也想积财。所以他说一个人尽管贪财,不可无厌,无冻馁之忧,有安全之感,能罢手时且罢手,大可不必“人为财死”而后已。而在谈到花钱的时候,他说,如果是贫窭万分,一个钱也不能乱用,几个孩子同时需要买双新鞋都会把父母急得冒汗,那当然令人局促。但如果是小康之家,用钱大有伸缩的余地,最高明的是不求生活水准之全面提高,而在几点上稍稍突破,自得其乐。把钱集中用在一点上,便可比较容易适度满足自己的欲望。至于豪富之家,挥金如土,未必是福,穷奢极欲,乐极生悲。我比较赞同他的观点。

钱这个东西,历来就是生活悖论的焦点。“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赚钱,然后去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后,会产生一种莫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钱能做到的事情很多,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了钱就有了幸福,于是又很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那样又身为钱役了。所以能做到赚足够的钱,又能分清有钱不一定就是有幸福快乐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听起来简单,似乎又不太容易。呵呵,我的愿望与作者相通,钱能让我无忧即可,衣食无忧,如果生能治之病,有足够钱去挽留生命;剩下的精力大可去追逐生命中真正让我快乐的事情。在谈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作者对于“树大自直”这样的观点颇不以为然。

他说中国是一个以“孝”为传统的国家,时至今日,充当孝子的,已然由孩子变成了父母。看如今的孩子,“哪里还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他简直就是现在家里的主人翁。鼓噪起来像一营兵,动起武来像械斗,吃起东西来像饿虎扑食,对于尊长宾客犹如生番;不如意撒泼打滚犹如羊痫,玩得高兴时能把家具什物狼藉满室,犹如惨遭洗劫…但”孝子“式的父母则处之泰然,视若无睹,顶多皱起眉头,但皱不过三四秒钟仍复堆下笑容,危及父母的生存和体面的时候,也许要狠心咒骂几声,但那咒骂大部分是哀怨乞怜的性质,其中也许带一点威吓,但那威吓只能得到孩子的讪笑,因为那威吓是向来没有兑现过的。”这真是太多父母和孩子的写照!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以后能够更好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能够在爱的世界里,感恩得到的爱,学会付出自己的爱;还要懂得自律,懂得控制,懂得有所敬畏。而这些,不是一味的满足和纵容就能做到的,相反,如果爱是满足,那么不满足,或者满足不了就是恨;试想这世上,不肯满足你的人,满足不了你的事,何其之多,又该如何消受。

梁实秋读后感(篇7)

梁实秋写《钱》的时代与现在有很长一段时间相隔了。他散淡地从民俗写起,写了平民和富商对钱财的基本态度,引经据典,给我们摆出了古往今来很多人的生财之道和守财之心。即便今天读起来也是惟妙惟肖,让人觉得很有味道。梁先生认为“俗也好,雅也好,事在人为,钱无雅俗可辩。”本着这个想法,梁先生的《钱》,没有普见的教化,也没有更多的鞭笞,而是很平淡的写了人们想聚财的心态,并对这种心态给予了最大的宽容和理解。

守财奴在梁先生的笔下也是那么的有一点点无奈,有一点点可爱。特别是对平民甚至贫民的守财聚财心态,刻画得更是惟妙惟肖并给予了理解和同情。通过很多的描写,我们清楚的揣摩到梁先生对钱的一个很明确的`态度,聚财守财,特别是平民贫民的聚财守财不但不应笑话、鄙弃,更应该给予理解和包容,他希望平民贫民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早日“爬上社会的阶梯”,这种关怀在当时的文章和观点中是不多见的。同时隐含的另一层意思也是显而易见的,敛财和贪财是梁先生所不耻的,这样聚集起来的钱是“阿堵物”!怎么才是一个正确的对待钱财的态度呢?怎么才能聚财守财而不至贪得无厌发展到敛财和贪财呢?梁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标准,钱嘛,“无冻馁之忧,有安全之感”即可,最高明的是“不求生活水准之全面提高,而是在几点上稍稍突破,自得其乐”,切切不可“人为财死”而后已!

??今天,我们俗也好,雅也好,身处闹市,有太多的诱-惑。想起以前读过一篇小品文,大致是讲一个穷得连媳妇都没人肯给说的农夫,在偶得一小块耕地后,就向往着有房子;在有了房子后就向往着有媳妇和孩子;在有了媳妇和孩子后就向往着有马车,可以出村到镇上看看;有了马车后,因为到镇上受到了官吏的欺侮就向往着自己也能做县官,不受欺侮;做了七品后就向往着做六品、五品……最好是一品大员;做了一品大员后就向往着干脆也不在那一人之下了,就向往着做皇帝;做了皇帝你以为他就能知足吗?不是,他向往着长生不老,永生永世做皇帝!!其实,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诸如和古人一样的诱-惑,房子是一室一厅还是三室一厅或者是别墅,车子是夏利、富康还是莲花跑车,钱多而优则仕,也是很多人的心态。多想想梁先生说的罢“不如早些散尽资财,作些有益之事,清请白白……”。小富即安可能倒是今天很应该提倡的一种平和心态了……

"梁实秋读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