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促销总结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19.08.14

研究生科研心得体会。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有可能需要写总结。总结写多了,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每写一次总结,就让我们多一份思考的机会:每一份工作都是有意义的,它们的价值也是巨大的。那么我们在写总结时可以从哪方面着手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研究生科研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生科研心得一:研究生科研心得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 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1.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 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 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 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 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 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 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 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研究生科研心得二:一个非常不错的研究生科研心得(5088字)

一、 研究生必备四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本子是必不可少的

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

2,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

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

1.Introduction: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指标, 以探讨 (目的)

2. M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 伦理.

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 ⑶ 统计学处理

3. 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资料;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 Δ值,变化%; 联合×、÷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 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 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 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 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倍。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6、可重复的过程;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8、精选的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5、论述是否清晰?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7、引文是否充足?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3;修改的总次数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的意见和工作。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 常见问题: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3、如4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4、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研究生科研心得三:一个研究生的科研心得(2102字)

这几天是全国研究生复试的时间,办公室的楼道上比平日多了几分嘈杂,而我们的科学网关于研究生这个话题也是争论不休。这几天在对硕士毕业论文作最后的修改润色,同时也回忆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希望仅有的一点经验可以带给即将入学的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

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气象,具体一点是气候诊断合数值模拟。我的经历跟别人有点不一样,我中专学的是气象,那是在南昌,后来工作了两年,被单位派出来上学,学的是计算机,后来自己又考上了气象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喜欢气象,所以对它的追求是孜孜不倦。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我在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基础并不好,比起一起进来的同学,要差很多,当时我的导师也很担心我,可是现在,我想我的老师已经很放心我了,虽然我们要走的科研的路,才刚刚开始。

我记得刚上研一的时候,我对于气象的理解仅限于我在气象局工作的时候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和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对刘氏兄弟大气动力学的全部推倒过程。我个人觉得自己的悟性比较好,虽然没有上过本科的气象课程,但是自己通过自学基本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只是对于做科研,还是一片空白,对于资料的用法,对于文献的阅读,都很空白。我记得研一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叫我们去读一些相关的文献,我那个时候很认真,读文献的时候,拿一个笔记本,要把很多当时不理解的地方,觉得很有意思的东西都要记下来,经常会拿出来看看,慢慢去想,直到想通了为止,研一下学期,我得导师带的一门课,考试就是叫我们去找一篇相关文献,上去做一个小的报告,我记得我当时找了一本国外权威杂志的一篇作台风的文献,30页的英文,我那个时候用了快两个星期才翻译过来的,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时的那篇文献交给老师的时候,已经破烂不堪了,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很满意,我自己也很高兴。后来开始着手做科研,先是写了一篇小论文,在开始处理资料的时候要涉及编程和画图。

第一次,肯定什么都不知道,是我的导师和我的师姐给了弄好的程序,但是我在用完以后,慢慢的去理解他们编程的思想,基本上把他们编的程序能够倒背如流。从那次以后,我基本上可以独立的去处理资料和编一些不是很复杂的程序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出现过很粗心,丢了这个,忘了那个。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急得什么都遍不出来,但是你一定要坚持,自己去把这个事情独立做好,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进步。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我花了一个国庆长假,哪里也没有去,一个人在办公室,慢慢去熬,去思考,把看过的文献整理成一条线,写成了一篇不错的文章。虽然后来没有发表,但是我觉得我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了,我的导师也很满意,我自己也肯开心。后来就慢慢地进入了研究生学习的这种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谦虚谨慎,在看文献的时候要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思想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用了什么方法,我自己也拿来弄一下!要多读英文的文献,因为这不仅可以真正扩展你的视野,也为你日后写英文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去画一个图,去计算一个东西的时候,尽量自己去做,不要老是问师兄师姐,千万不要养成依赖的习惯。因为科研领域,很多东西是独立的,要一个人完成的,尤其是这种细节上的小事情。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写,肯定是没有任何逻辑和思路的,写出来的话,也是没有任何力度,属于‘口水话’。我记得第一篇文章,导师看了很不高兴,我觉得我当时都快把他气坏了,但是我自己也着急,也没有办法,编程可以很快学好,但是写文章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为以提高的方法就是多写,多看,多思考。导师给你改论文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一定要去仔细地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写,你要去理解它的思想,它的逻辑。时间久了,你自然会形成一种感觉,一种思路。写得多了,后面的路就走起来顺利多了,只是如何做得更有深度,更有水平。在投出去的文章的审稿人的意见,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更何况你和我,刚刚入门的学生,但是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有追求完美的这个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责任去做,就可以了。日积月累,你会慢慢地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种感觉是令人兴奋的!研究生的二年级和三年级,因为没有男朋友,也没有什么特别宽裕的经济条件让你去旅游和逛街,自己也不是对电影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基本上是在办公室里面度过,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这座楼上就没有人,一个人在导师的办公室,静静的,感觉特别好,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我要去做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

也许工作以后的变化会很大,但是在研究生期间的这种心境,是我以后最为珍贵的回忆。我是非常感谢命运,让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导师。在今天这种学术界也很浮躁的气氛下,我的导师始终在坚持着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和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对待科研踏踏实实。对待学生认真负责!我觉得作为一名学生来讲,有一位好的导师当然更好,但是如果你遇到的导师没有时间管你,你也可以一样做得很好,关键是自己,科研需要很安静的心,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忍受枯燥,需要你的热爱。当你付出以后,它是一定有回报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心灵有的时候是需要一种支柱的,对于一个知识分子,这也许是你最好的精神家园!

GZ85.com更多总结扩展阅读

研究生科研心得


研究生科研心得一:研究生科研心得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 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1.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 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 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 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 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 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 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 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怎样读文献

1.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研究生科研心得二:一个非常不错的研究生科研心得(5088字)

一、 研究生必备四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本子是必不可少的

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

2,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

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

1.Introduction: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指标, 以探讨 (目的)

2. M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 伦理.

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 ⑶ 统计学处理

3. 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资料;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 Δ值,变化%; 联合×、÷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 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 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 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 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做研究。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倍。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6、可重复的过程;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8、精选的参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3、数学、理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5、显示权威性,引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2、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工作。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前景。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5、论述是否清晰?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7、引文是否充足?8、Reviewer的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修改的次数 3;修改的总次数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的意见和工作。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 常见问题: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刊。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3、如4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4、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研究生科研心得三:一个研究生的科研心得(2102字)

这几天是全国研究生复试的时间,办公室的楼道上比平日多了几分嘈杂,而我们的科学网关于研究生这个话题也是争论不休。这几天在对硕士毕业论文作最后的修改润色,同时也回忆这三年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希望仅有的一点经验可以带给即将入学的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

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气象,具体一点是气候诊断合数值模拟。我的经历跟别人有点不一样,我中专学的是气象,那是在南昌,后来工作了两年,被单位派出来上学,学的是计算机,后来自己又考上了气象专业的研究生,因为喜欢气象,所以对它的追求是孜孜不倦。前面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我在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基础并不好,比起一起进来的同学,要差很多,当时我的导师也很担心我,可是现在,我想我的老师已经很放心我了,虽然我们要走的科研的路,才刚刚开始。

我记得刚上研一的时候,我对于气象的理解仅限于我在气象局工作的时候得一些感性的认识和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对刘氏兄弟大气动力学的全部推倒过程。我个人觉得自己的悟性比较好,虽然没有上过本科的气象课程,但是自己通过自学基本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只是对于做科研,还是一片空白,对于资料的用法,对于文献的阅读,都很空白。我记得研一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叫我们去读一些相关的文献,我那个时候很认真,读文献的时候,拿一个笔记本,要把很多当时不理解的地方,觉得很有意思的东西都要记下来,经常会拿出来看看,慢慢去想,直到想通了为止,研一下学期,我得导师带的一门课,考试就是叫我们去找一篇相关文献,上去做一个小的报告,我记得我当时找了一本国外权威杂志的一篇作台风的文献,30页的英文,我那个时候用了快两个星期才翻译过来的,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当时的那篇文献交给老师的时候,已经破烂不堪了,我清楚的记得,老师很满意,我自己也很高兴。后来开始着手做科研,先是写了一篇小论文,在开始处理资料的时候要涉及编程和画图。

第一次,肯定什么都不知道,是我的导师和我的师姐给了弄好的程序,但是我在用完以后,慢慢的去理解他们编程的思想,基本上把他们编的程序能够倒背如流。从那次以后,我基本上可以独立的去处理资料和编一些不是很复杂的程序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出现过很粗心,丢了这个,忘了那个。也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急得什么都遍不出来,但是你一定要坚持,自己去把这个事情独立做好,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进步。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我花了一个国庆长假,哪里也没有去,一个人在办公室,慢慢去熬,去思考,把看过的文献整理成一条线,写成了一篇不错的文章。虽然后来没有发表,但是我觉得我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了,我的导师也很满意,我自己也肯开心。后来就慢慢地进入了研究生学习的这种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谦虚谨慎,在看文献的时候要去思考,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思想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别人用了什么方法,我自己也拿来弄一下!要多读英文的文献,因为这不仅可以真正扩展你的视野,也为你日后写英文文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去画一个图,去计算一个东西的时候,尽量自己去做,不要老是问师兄师姐,千万不要养成依赖的习惯。因为科研领域,很多东西是独立的,要一个人完成的,尤其是这种细节上的小事情。在写论文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写,肯定是没有任何逻辑和思路的,写出来的话,也是没有任何力度,属于‘口水话’。我记得第一篇文章,导师看了很不高兴,我觉得我当时都快把他气坏了,但是我自己也着急,也没有办法,编程可以很快学好,但是写文章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为以提高的方法就是多写,多看,多思考。导师给你改论文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一定要去仔细地想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写,你要去理解它的思想,它的逻辑。时间久了,你自然会形成一种感觉,一种思路。写得多了,后面的路就走起来顺利多了,只是如何做得更有深度,更有水平。在投出去的文章的审稿人的意见,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更何况你和我,刚刚入门的学生,但是自己的内心一定要有追求完美的这个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和责任去做,就可以了。日积月累,你会慢慢地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这种感觉是令人兴奋的!研究生的二年级和三年级,因为没有男朋友,也没有什么特别宽裕的经济条件让你去旅游和逛街,自己也不是对电影有多大的兴趣,所以基本上是在办公室里面度过,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这座楼上就没有人,一个人在导师的办公室,静静的,感觉特别好,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我要去做一个纯粹的科学工作者。

也许工作以后的变化会很大,但是在研究生期间的这种心境,是我以后最为珍贵的回忆。我是非常感谢命运,让我遇到了一位很好的导师。在今天这种学术界也很浮躁的气氛下,我的导师始终在坚持着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和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对待科研踏踏实实。对待学生认真负责!我觉得作为一名学生来讲,有一位好的导师当然更好,但是如果你遇到的导师没有时间管你,你也可以一样做得很好,关键是自己,科研需要很安静的心,需要很长时间的坚持不懈,需要忍受枯燥,需要你的热爱。当你付出以后,它是一定有回报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心灵有的时候是需要一种支柱的,对于一个知识分子,这也许是你最好的精神家园!

科研骨干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一:教育科研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由语文改为了历史,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以为然,觉得历史是个小学科,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这次历史骨干教师培训,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对历史学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次培训先是听了两个老师对2010年历史会考试题的分析和解说,使我充分明白了初三历史学业考试的命题思路是根据历史学科特点,突出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充分重视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指导作用;要注意建设知识体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转变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坚持把基础知识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多看书,多学习,关注史政与历史的交融点以及亚热点等等。

接着,我们又看了三节省级优质课,并有三位老师对这几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他们分别从我的感受、我的思索以及值得商榷的地方做了分析和解说,让我觉得受益匪浅,从心里对一堂优质的历史课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课堂还存在很多不足,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

最后,烟台教研员孙老师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一节好课的几个要素,使本来已经明白了优质课要素的我,顿时茅塞顿开,零散的东西变得系统化了,对一堂好课有了更确切的认识,孙老师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1、全面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关键从8个方面论述了教学的全过程,具体、明白,让人一目了然!

2、“好课”好在哪里?这个问题孙老师从6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学生到教师,从目标到课堂训练,面面俱到,详细具体,很好的给我们以引导。

3、真心拙识,这个问题,孙老师以三个“最”结束了她的讲话:

最核心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学生认识上的困惑和矛盾;

最重要的教学智慧顺应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次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最主要的是我的教学态度得到了转变,充分认识到了教学无小科,尽职尽责才是真。学到了教无定法,学会了用反思来不断提高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知识含量还太低,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真正做到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水平。

这次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历史教研员的务实,从莱阳的到烟台的,都在实实在在的为中学的历史教学努力着,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心得二:参加十二五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的一点体会

今年三月,我有幸成为爱辉区“十二五”第一期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一次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吴守垣的专家讲座《研究行动,在研究中行动》,有幸福中学的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我校的“导学案”教学论坛、第五小学的关于“目标导学法”课改实验汇报,还有分组式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等。本次集中培训仅有两天时间,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学习很辛苦,可是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不同新思想新观念。下面简单谈谈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

开班式上,科研所的孙所长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树立通过科研让学校发展的理念,要树立校本研修的理念,要树立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树立向科研要质量。这使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

孙所长还提出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观点。我很赞同。

吴专家指出:今天的学校教育真正关注人的发展,体现在学习者的主体性-----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放、与自己对话。课程体现在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转变体现在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上。课堂转型体现在构建“以教导学,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生为主体的学,作业为主线的练。等等内容让我受益非浅。

幸福中学校长的讲座《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中指出: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学习是儿童的本能是天性,教师是生命的牧者(“纤夫”变“牧者”,拉牛上树到驱牛向草)我认为这比喻非常形象,学习者听来形象易懂,也不枯燥无味。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肖校长指出根本抓住未(由知识点转向思维点的策略)。

这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教学非常有帮助。幸福中学的生本课堂已经走在了我区的前列,真正值得我去学习。高巍红老师的生本观摩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的自然流露,亲切的语言,学生的勇跃发言,积极探究,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做个“牧者”。

吴玉利的讲座《加强魔灯应用,推进信息建设》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科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各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创设教学环境,为课程提供资源。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新的认识、新的事物。我非常赞同。魔灯应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中,而且今后我去努力学习利用魔灯平台进行教学的。

叶枫主讲的利用教学反思、案例、叙事开展研究,邱海艳主讲的关于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这些纯理论的东西在我今后的科研活动中会大有帮助的。而且教师的个人课题本人现在正在进行中。

魏主任的学习《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讲座。我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这是个全新的事物。我认真做了笔记。20字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主题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次培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我以前闻所未闻的。我认为收获非常大。我已经从教十三年了,以前的我认为搞科研那是领导的事,个人能研究明白什么,个人搞科研就是浪费时间,科研与我个人没有一点关系,我作为一名教师把学生教的成绩搞好就行了。但是现在看来不是这么一回事呀。搞科研你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写论文,写反思,写案例,这都是与我的教学息息相关的。真正是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由主体转向主导,学生由接受型转向探究型与接受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也会在教材的研究上多下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分析;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点评,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

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给我这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科研就在我们身边,明白了科研对教育的重要,我决心在“十二五”科研课题中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工作,取得真正的成果。

心得三: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心得体会

今年很有幸,参加了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学习,聆听了很多专家老师富有见地的讲座,实地参观了解了童的梦幼儿园混龄的研究,与幼儿园的同行们共同探讨了自己在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困惑、获得的经验,使我对教育科研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来谈谈我的一些成长感悟:

一、认清了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转变了观念。

曾经,我和大多数一线教师一样,也非常害怕做课题。觉得教育科研与我无关,觉得这是专业的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虽然也尝试着在做一些课题,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为了评职称,有些“被逼无奈”。其实,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教师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因此,一线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的。这一认识,是我在聆听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洁老师关于《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报告、王建军关于《教师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报告后获得的。

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日益频繁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拥有完善的专业特性,要理解自己的课堂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要成为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认真的去开展教育科研,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的,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教育现象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让教育科研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科研真正做到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二、想通了教育科研的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确了定位。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怕做课题,是因为感到教育科研无从下手,不明白教育科研工作到底该干些什么,找不到课题的切入点在哪里。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老师关于《来自学校的挑战》的报告、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老师关于《后“茶馆式”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研究实践》的报告,让我看到了,其实课题就在我们身边。就以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开展的“茶馆式”教学研究为例,他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发现了4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然后从目标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出发来寻找研究的方向,通过分析、归纳确定了“后“茶馆式”教学”为研究的方向。也就是说要从自身的存在的问题出发来选择研究的方向。这一点童的梦幼儿园的园长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她们将在教学中发现的“怎样利用混龄活动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这一问题立为了幼儿园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找出了一些操作的模式,在实践中一一进行科学的验证,使得混龄成为了他们幼儿园的教学特色,也成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权威。

是的,其实教育科研课题就在我们的身边。特别作为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与专家学者的专业理论研究是不同的,我们进行教育科研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开展教育研究的问题或者说方向应该来源于自己或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比较具体的应用性问题。我们可以梳理一下目前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的管理中、家园合作中是否有值得关注的点。如角色游戏中怎样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如何家园共育优化幼小衔接、怎样为小班幼儿创设生活化的环境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总而言之,我们幼儿园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的“源头活水”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丰富多彩的问题中选择课题,我们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

三、梳理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内容与方法,找到了门路。

完成了选题,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那么接下来该怎样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怎样实施课题,进行过程管理哪?这些疑惑,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李忠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汇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张才龙老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研究所胡兴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解答。特别是胡兴宏老师关于《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的报告,从重新审视和调整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与细化、确定研究工作的推进策略三大步骤,阐述了在制订课题实施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后的课题研究启动阶段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对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认识逐步清晰。通过专家们系统的梳理,我感觉自己跳出了狭碍的教育科研观,进一步理解了“什么是学校教育科研”,明确了教育科研的定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未知的教育规律,并且将它纳入教育科学体系,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了解了“教育科研如何选题”、“教育科研的三大原则”、“如何设计学校教育科研的课题”、“课题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课题设计的要求”、等内容,让我清晰了开展课题我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找到了做课题的门路,为我今后开展教育科研指明了方向。

四、明确了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要求,理清了思路。

一直以来,研究论文的写作是我的薄弱环节,有很多想法,但是写起来总是感觉不到位、不清晰。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张肇丰《教师的研究与写作(教师研究的特点、方法与语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斌艳教授《聚焦学校课题研究提高课题论文撰写能力》的讲座,使我对研究论文该如何撰写有一些清晰的了解。特别是“问题提出”如何写,专家给出了较明确的答案:要从核心问题出发,教师为什么要从事(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专家们结合“浙江余姚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调查”这一案例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分析,使我明确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作用。结合“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案例,提出了“带着批判质疑的眼光感悟和分析”的要求,即要求用理论指导和解释实践;要求教师论文语言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实践,不刻意追求理论性、学术性;要力求平实,流畅,生动,为了理清了研究论文写作的思路。

通过这次的学习和培训使我清晰地认识到,要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教科能力,就要采用反思——行动——再反思的研究模式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以更新教育理念,活化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入与自己专业的持续成长。而我也会将这次学习当作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努力成为一名新兴的研究型骨干教师。

美术生实习心得体会


近期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开始了为期六周的实习生活。我们实习的学校是现代中学。在学校领导和带队老师的关心和认真指导下,我们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角色。

第一周我们的工作任务是听课,向任课班级的学生做自我介绍,和准备下周的上课教案。一周的实习下来,感慨颇多。

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从老师们身上,我看到了为人师表散发出的耀眼光芒,给了我实习生活带很多启发性的思维,每次上完一堂课我都有深的感触:想要当好一名好的老师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件最的事!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处于转折期,情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常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很大的易动性,冲动性。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深刻。因而初中美术教学应切合初中生的身心特征。师生间应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学生信任老师,老师喜欢学生,教学活动才能进行得顺利完满。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我利用课堂上观赏学生作业的机会和他们做了一点沟通发现他们大部分对美术是很感兴趣的,觉得美术是具有趣味性的学科。对于初到美术海洋的学生们,对于美术方面的知识似懂非懂,如果把太多理论注进他们的脑袋里,他们会对美术产生厌恶和憎恨,如果把美术知识化为游戏和故事,并且还能让他们亲自接触实物,他们会对美术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处理这些细节,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应准备好教案和教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美术教学,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次的实习机会令我彻底改变了很多死板,上美术课很轻松等观念,懂得了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灵动性,的重要性。在我的指导老师身上我学习到很多东西,我们会不断完善自己,准备全身心投入将来的教育事业。

"工作心得体会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