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最新齐桓晋文之事课件(推荐10篇)。

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一些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资料种类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齐桓晋文之事课件(推荐10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1)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这是全篇的章旨。

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对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当时的人民,正处在七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水深火热的环境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如果能够解除战争和过度剥削所带给人民的痛苦,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悬”的事。其次,这时的国君,都“以征伐为贤”,强调战争的作用,孟子则强调民众的作用,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保护人民,推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人民的生活,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争取人民的拥护,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但这些思想,却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不过,孟子从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来推断他能够保民而王,这是唯心观点,不是从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出发,是行不通的。制民之产即恢复井田制度,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但他关心人民物质生活,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他并且说,人民因冻饿而犯罪,它的过错不在人民而在统治者。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雄辩的才能,犀利的笔锋,在《齐桓晋文之事》这一章中,也可略见一斑。

本文的艺术特点,在于孟子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步启发对方的认识,这就形成了本文组织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本文一开头,齐宣王向孟子问霸道──齐桓晋文之事,可见他对王天下之道是不大愿意听的。面对着这样一个不愿听王道的人而和他讲王道,而且能够使他愿意听下去,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不抓住对方的心理,从而启发他的认识活动,而空谈一番王天下的大道理,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孟子不但使齐宣王愿意听下去,而且最后接受了保民行仁政的主张(不过在事实上,宣王后来并没有实行孟子的主张),就可看出孟子是怎样的善于辩论了。

孟子是怎样层层启发说服齐宣王的呢?

当齐宣王发出“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疑问后,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保民而王”的话,这是全篇的中心论点。但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接着又问孟子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这正说明了他怕难的心理。下面孟子就从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说明他具有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保民而王的基础。宣王虽有“以羊易牛”的事,但对于这个不忍之心,认识还是模糊的,因此有启发他的必要,否则后面要说的“推恩”“制产”等等都要落空了。所以宣王的“以羊易牛”,究竟是不忍,还是吝啬,这是必须搞清楚的。孟子以“百姓皆以王为爱”“牛羊何择”“见牛未见羊”的话,替宣王发现解决认识上的矛盾。他不用注入式,而是经过宣王心理的疑难、矛盾,用启发式给以解决的。难怪宣王要说出“《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的衷心悦服的话了。宣王认识上的曲折性,反映在本文上,形成了层次的曲折性。

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宣王心理上还以为行王道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恩”“制产”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于是孟子接连用四个比喻,来消除宣王的畏难心理。依照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原则顺序,仁民较易,而爱物是较难的。宣王既做到了比较难的爱物,那么,推恩、行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吗?这是由于宣王认识上的曲折,而反映在本文层次上的第二个波折。

难易问题解决后,孟子就发出了“老吾老”至“王请度之”的一段议论,说明能不能王天下,关键在于能不能推恩。但是宣王听了孟子这段议论后,还是不能接受,还没有说出“请尝试之”的话。孟子察言观色,知道宣王心里还有障碍,那就是通过战争来称霸天下的“大欲”。这个“大欲”不去掉,王天下的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经孟子“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着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能得到宣王的接受了。孟子使宣王去“大欲”的一番话,是本文层次上的第三个波折。这些波折,使文章跌宕生姿;但这决不是故作曲笔,为波折而波折,而是启发宣王在认识过程上的曲折性的反映。

“盖亦反其本矣”至“孰能御之”一段话,已使宣王接受了孟子“发政施仁”的主张,所以说“请尝试之”。自“无恒产而有恒心”至结束,是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贯穿着全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又表现了本文结构上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的特点。

本文的艺术特点,其次表现在与本文思想内容相适应的修辞方法。汉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是一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一,大多数比喻,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本文用了好几个比喻,具有这样的特征。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不为也,非不能也”。“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也是形象的比喻,说明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这样,“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就异常鲜明而突出了。“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也是具体而形象的。“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成语。爬到树上去捉鱼,除非有神经病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鱼在水中而不在树上,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而宣王以区区之齐,要战胜力量八倍于齐的各诸侯国,和“缘木求鱼”的行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本文用的另一种修辞格,是“排比”,这在孟子文章中也是常用的。“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但句法上的排比,不仅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内容上的问题。陈《文则》说:“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句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如文中:“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以上所举的例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很盛,声调铿锵,是富于音乐性的。从内容上讲,这种修辞,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五个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在宣王面前展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也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这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2)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简介:孟子,问学生喜不喜欢读《孟子》,引入对《孟子》的介绍,学生自读165页《孟子》简介,导入课文。

相关知识补充: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着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着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孟子》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孟子的思想能够流传久远的原因还远不只于此。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统摄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既然能够“王天下”,那么,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所以,他们会极力推行孟子的学说。

孟子的哲学人格也与他人不同,他主张人性本善,进而十分强调个人修养,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封建士大夫的出世进退准则。这种思想当然是具有更大的麻醉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总是缺乏进取精神和改革社会的意识,容易被故纸堆埋没,而封建统治者也正好以此来约束全社会。

最后,长期以来,孟子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从而使他的学说得以更加久远地流传。且听听他的一些说法:“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3、《孟子》的时代意义

社会的进步,常常需要从古代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孟子对于社会出路的探索,应该说在今天还有它的积极成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对联“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首先,孟子这种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4、“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治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检测:重点检测字词和翻译,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出题,一组答题,交互进行比赛。

附:字词积累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找出这些通假字比较容易,查查注释即可。

重要语段:仁政理想蓝图的描绘和几个比喻段和几个排比段,可以熟读成诵。

3、学生自由读课文,力争背诵仁政理想蓝图的描绘和几个比喻段和几个排比段。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3)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3、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三、掌握下列字词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

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5)

一、学练目标提示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

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3)此文还是一篇精彩的辩论。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我们将会领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的。

2、文采欣赏法。

学习文言文,当然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诵读法,但这篇课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许多精彩的语段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切勿走马观花,而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

3、胜负预测法。

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浙江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收视率的文艺节目“人生AB剧”,采用观赏一节,讨论一节的方式进行,生动有趣,悬念丛生,每一个场上的和场外的观众都能投入到对剧本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不读出一些趣味来,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实上,这篇课文却是很精彩的,难道不值得我们花点心血去研读吗?

三、重点难点化解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是学习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7)

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8)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三)学生质疑;

(四)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

2、翻译重要的句子;

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倒装句);

3、句子翻译;

二)、疏通15—35节大意;

1、学生自行翻译;

2、学生质疑;

三)、问题讨论:

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

——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

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板书: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

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

(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板书: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板书:

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书:

第五部分:“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

四)、课堂总结:

全篇的主旨:说明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

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体会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学生自由说)

比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句子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呢?(仁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孟子又是如何宣扬自己的思想的。

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王(wànɡ)胡龁(hé)便嬖(piánbì)

觳(hú)觫(sù)褊(biǎn)

恶(wū)挟(xié)度(duó)

莅(lì)惛(hūn)盍(hé)

畜(xù)赡(shàn)豚(tún)

彘(zhì)庠(xiánɡ)序颁(bān)

2.积累文化常识

豚:小猪。彘:大猪。

舆薪:一车薪柴。

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

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五亩之宅:五亩大的住宅。传说古代一个男丁可以分到五亩土地建筑

住宅。古时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三、作家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孟子》散文善运用比喻。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

四、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五、自读课文

1.听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注意停顿,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生自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教师提示:用红笔标画出你不理解的重要的难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和手中的材料,分类整理文言现象。

(小组分工,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卡片)

3.小组成果展示:(展示文言基础知识卡片)

一词多义:道

①促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

④任重道远(路,道路)

通假字:

①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

②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

③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通“型”,作榜样)

④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

⑥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确定语气)

⑦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

⑧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①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保:使动用法,使……安定)

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③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词类活用:名作动

无以,则王矣。

王:名作动,统一天下,王道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王:名作动,称王

特殊句式: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

王见之,曰:“牛何之?”(宾语前置)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不为者与不能者何以异(宾语前置)

夫子之谓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说的就是……)

六、新知讲解

1.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

孟子是如何做到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的?

明确:

(1)发端——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对答——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追问——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对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追问——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对答——曰:“可。”霸道——王道

(2)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以羊易牛”事例——肯定齐宣王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条件(事例)

“百姓皆以王为爱”——为齐宣王辩解,进入谈话情境。

“牛羊何择焉”——为百姓辩解

取譬设喻——不能与不为(比喻)

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大欲的危害(反面)

“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具体措施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2.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明确: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一篇凡八设喻,一时山海人物无不奔赴腕下,以供其取携,可谓极行文之乐事矣。

——王介山《孟子读法附记》

3.具体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结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体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

4.学生再读课文,整合思路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七、写作技巧:

1.列举多种例证:事例、设例、语例。

2.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③“天下可运于掌”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

4.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

5.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6.类比推理。

八、合作探究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明确: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

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九、拓展提高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使百姓生活安定来实行王道,没有谁能够抵挡得了。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吾,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我家的老人,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小孩。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用这样的作为,来求取那所想要的东西,好像是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啊。

十、课堂总结

孟子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仁政”,主张行王道,制民产,省刑薄赋,申孝悌之义。他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的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篇10)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说服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

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

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难齐宣王孟子解决

1、畏

难“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

2、信心不足

信心不足:“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大欲

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缘木求鱼的比喻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

四、语言特点: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五、作业:

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不忍之心

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推恩天下

而是不为

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推行仁政

齐宣王实行王道

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

Gz85.com编辑推荐

最新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精选14篇)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依据课本中的主要内容,制作相应的教案课件。现在,进入了新的学期,老师需要再次写教案课件。教案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工具,包含哪些部分呢?本文将全面分析和探究“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的相关内容。欢迎来阅读,希望您会享受阅读的过程!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既然有信心去做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

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

2、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

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水火不容势不两立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两厢情愿其乐融融孟子——自然举措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的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大家能举出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派别吗?其中的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孔子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二、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教师和学生分别读问话和答话,其他学生默读

2、分男女两组分别读问话和答话。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保民而王)

四、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两个重点内容要掌握:一是重点的文言字词(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也是今天的作业(分类归纳)。一是文章要表达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具体到孟子这篇文章,就是要了解孟子的主要观点,他是怎样表达这个观点的,孟子是怎样说服一步步说服齐宣王的,也就是孟子的论辩艺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对我们大家也很实用。

二、串讲课文:(列出基本层次)

三、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难齐宣王孟子解决

1、畏

难“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分析“以羊易牛”

不忍之心—王道基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心悦诚服

2、信心不足

信心不足:“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比喻说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3、大欲

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激—然后快于心与;“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缘木求鱼的比喻齐宣王的迷梦被击碎(先破后立)

四、语言特点:

一篇好的文章,决不能只有思想,而没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饰。语言的运用就特别强调修饰的功夫。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准确、恰当、得体地传达出来,课文使用了较多的语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达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辞格的运用和适当的神态描写。

1、比喻:比喻这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将使文章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

③“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习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数量达159处之多。汉赵歧《孟子题词》说:“孟子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可谓说到了点子上。

2、排比

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参差错落之美,又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在内容上既对文章进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强感情,使文章气势盛壮这种方法运用得好,则能使文彩裴然,行而远矣。

①如“然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御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

②“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而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

③“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诉于王”,这一组排比句,从“仕者”、“耕者”、“商贾”和“天下之欲诉其君者”等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发政施仁”的好处,在齐宣王面前显示了巨大的诱惑力,展开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3、适当的神态描写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五、作业:

学生归纳文言知识。

六、板书:

提出并明确话题(王道-霸道)——————————实行王道

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不忍之心

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齐宣王未能实行王道,不是不能,——————————推恩天下

而是不为

反面论述“霸道”危害,敦促——————————推行仁政

齐宣王实行王道

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3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简介:孟子,问学生喜不喜欢读《孟子》,引入对《孟子》的介绍,学生自读165页《孟子》简介,导入课文。

相关知识补充: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着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着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孟子》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

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孟子的思想能够流传久远的原因还远不只于此。在孟子的大思想的统摄之下,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这就使他的学说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容易为多数人接受;而作为统治者,既然能够“王天下”,那么,这种学说就正好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统治社会的工具,所以,他们会极力推行孟子的学说。

孟子的哲学人格也与他人不同,他主张人性本善,进而十分强调个人修养,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封建士大夫的出世进退准则。这种思想当然是具有更大的麻醉作用,所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当时的社会精英)总是缺乏进取精神和改革社会的意识,容易被故纸堆埋没,而封建统治者也正好以此来约束全社会。

最后,长期以来,孟子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中国的士大夫阶层,从而使他的学说得以更加久远地流传。且听听他的一些说法:“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3、《孟子》的时代意义

社会的进步,常常需要从古代吸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孟子对于社会出路的探索,应该说在今天还有它的积极成分。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对联“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首先,孟子这种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4、“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历史到底在什么时候青睐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继承了孔子的治学思想发展而成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的。《史记》也曾记载“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实。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检测:重点检测字词和翻译,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出题,一组答题,交互进行比赛。

附:字词积累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找出这些通假字比较容易,查查注释即可。

重要语段:仁政理想蓝图的描绘和几个比喻段和几个排比段,可以熟读成诵。

3、学生自由读课文,力争背诵仁政理想蓝图的描绘和几个比喻段和几个排比段。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孟子》,体悟孟子主张及现实意义。

2.积累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熟练翻译课文。

3.梳理孟子阐述观点的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4.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现象,熟练翻译本文,体会比喻在文章中的作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孟子的名言名句?(学生自由说)

比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句子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呢?(仁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看看在这篇文章里,孟子又是如何宣扬自己的思想的。

二、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

王(wànɡ)胡龁(hé)便嬖(piánbì)

觳(hú)觫(sù)褊(biǎn)

恶(wū)挟(xié)度(duó)

莅(lì)惛(hūn)盍(hé)

畜(xù)赡(shàn)豚(tún)

彘(zhì)庠(xiánɡ)序颁(bān)

2.积累文化常识

豚:小猪。彘:大猪。

舆薪:一车薪柴。

钧:古代以30斤为一钧。

衅钟:古代新钟铸成,用牲畜的血涂在钟的缝隙

中祭神求福,叫衅钟。

五亩之宅:五亩大的住宅。传说古代一个男丁可以分到五亩土地建筑

住宅。古时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

三、作家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孟子》散文善运用比喻。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

四、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

五、自读课文

1.听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注意停顿,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生自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教师提示:用红笔标画出你不理解的重要的难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和手中的材料,分类整理文言现象。

(小组分工,制作文言基础知识卡片)

3.小组成果展示:(展示文言基础知识卡片)

一词多义:道

①促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理)

④任重道远(路,道路)

通假字:

①无以,则王乎(以通“已”,止)

②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

③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刑通“型”,作榜样)

④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网”)

⑥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确定语气)

⑦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

⑧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①故推恩足以保四海

(保:使动用法,使……安定)

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危: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③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朝:使动用法,使……来朝)

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服:使动用法,使……服从)

⑤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罔:通“网”名作动,张开罗网捕捉,陷害)

词类活用:名作动

无以,则王矣。

王:名作动,统一天下,王道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王:名作动,称王

特殊句式: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

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

王见之,曰:“牛何之?”(宾语前置)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被动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不为者与不能者何以异(宾语前置)

夫子之谓也。(文言固定句式,……之谓也,……说的就是……)

六、新知讲解

1.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

孟子是如何做到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的?

明确:

(1)发端——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对答——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追问——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对答——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追问——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对答——曰:“可。”霸道——王道

(2)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以羊易牛”事例——肯定齐宣王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条件(事例)

“百姓皆以王为爱”——为齐宣王辩解,进入谈话情境。

“牛羊何择焉”——为百姓辩解

取譬设喻——不能与不为(比喻)

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大欲的危害(反面)

“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具体措施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2.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明确: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一篇凡八设喻,一时山海人物无不奔赴腕下,以供其取携,可谓极行文之乐事矣。

——王介山《孟子读法附记》

3.具体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结果: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体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教民的政治主张。

4.学生再读课文,整合思路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七、写作技巧:

1.列举多种例证:事例、设例、语例。

2.采用生动的比喻,使道理具体化。

①“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喻意是:保民是轻而易举,力所能及的事。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地对比出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在文中用以比喻行仁政。

③“天下可运于掌”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④“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3.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

4.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气势。

5.因势利导,措辞委婉。层层递进,论点明确。

6.类比推理。

八、合作探究

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为什么?

明确: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

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九、拓展提高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译:使百姓生活安定来实行王道,没有谁能够抵挡得了。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吾,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我家的老人,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小孩。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译:用这样的作为,来求取那所想要的东西,好像是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啊。

十、课堂总结

孟子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仁政”,主张行王道,制民产,省刑薄赋,申孝悌之义。他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仁政。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的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5

一、学练目标提示

[情感目标]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认知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文章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文章。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二、学练方法选择

1、文体切入法。

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文章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

(1)对话的每一句或每一段都具有多种功能:既要说明一个事实,一种情况,又要表明说话的目的,有时还要暗示与对话者的关系。所以,对话不仅要表现出说话人自己具体细致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而且还要能够引发出即将发生谈话内容。

对话语体,多采用形象描绘的修辞手法,给人以直接的形象直感,利于说明问题,在词语的使用上,一般都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时伴有具体写实的形象动词,同时,简洁、浅显而又含蓄,要求有言外之意,话中有话,所谓弦外有音,给对方以思考的空间,或者利用多义词,寄以丰富的潜在内涵。对话还要求明白自然,易于上口,所以,较多地运用一些语气词,并且爱用形象生动的群众口语,另外,句式简短明快,多用散句和省略句,有时不够完整。但对话体文章终究是经过加工的,它也有它匠心独运的地方。

课文中孟子与齐宣王一来一往,对答不断,基本上具备了这些特点。

(2)作为散文,可以抓住课文朴素而优美的特点,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去了解其中掩藏着的警句、妙语、比喻,去欣赏自由流利的散句中配置着的骈语俪句,比如促而严的短句和舒而缓的长句相配,匀称凝重的整句与优美洒脱的散句相配,对这些词句的理解,能帮助我们认识散文特有的韵律和风格。这也不失为一种课文学习方法。

(3)此文还是一篇精彩的辩论。辩论最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辩论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这当然是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我们将会领略到其中的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的。

2、文采欣赏法。

学习文言文,当然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诵读法,但这篇课文即使照古法行之,也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许多精彩的语段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切勿走马观花,而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文章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

3、胜负预测法。

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文章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课文是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的主要目的是让梁齐宣王接收“保同而王”的王天下的思想,但是齐宣王却没有信心,谈话当然不会很顺利,那么孟子能不能取得成功呢?阅读时可以一步步作预测,看了孟子的话,预测齐宣王的反映,或者,看了齐宣王的话,预测孟子的反映。浙江电视台有一个很有收视率的文艺节目“人生AB剧”,采用观赏一节,讨论一节的方式进行,生动有趣,悬念丛生,每一个场上的和场外的观众都能投入到对剧本的分析和探讨之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篇课文很长,如果不读出一些趣味来,那真是一件受罪的事,而事实上,这篇课文却是很精彩的,难道不值得我们花点心血去研读吗?

三、重点难点化解

1、课文内容和严密的理路

化解:本文记录的是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孟子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劝说齐宣王发扬仁术,放弃霸道,阐述了“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在理解课文的时候,首先必须弄清课文严密的理路。

课文篇幅较长,表面上散漫无纪,实际上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最后,才展开孟子的仁政蓝图,令齐宣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礴,十分严密。

2、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是理解文章的又一重点

化解: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教案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

3、典范的语言,是学习上的一大重点,关键在于吸收。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孟子》及其思想。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并总结词类活用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能根据句式特点、词类活用的规律,熟练翻译文言语句。

2.掌握本文的论证技巧和说理方法。

(三)德育目标

理解文中阐述的“保民而王”、“仁政”的思想和主张。

(四)美育目标

欣赏孟子散文的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以及善设机巧,引人人彀,先纵后擒,用比喻说理,论辩是非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7

●说 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活动于战国中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也曾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但和孔子一样,他的学说也百不一售。本文记叙的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时和齐宣王的一次关于“王道”问题的谈话。这是一次非常成功和精彩的游说。在孟子的层层诱导之下,齐宣王侧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虽然事后齐宣王并没有付诸实施,但这恐怕要归因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在以兼并战争为主要形式的动乱社会中,只有兼并才能实现社会的统一,才能结束战乱,因此孟子所说的“王道”和“仁政”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可却写得很有特色,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孟子的思想;而孟子在游说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妙的论辩艺术,更使本文成了游说的名篇。

本单元的学习最好是在第一单元结束之后,这样学生学习就有了更为广阔的背景知识。高三学生学习古文不能再限于逐字落实翻译,还应该扩展到思想与写作的评价,甚至还要从文化的深度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学习比喻在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研读、鉴赏

(1)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的理路。

(2)善于切分课文这样的没有明显标志的长。

(3)能够运用简单的比喻进行论辩。

●德育目标

孟子的主张

(1)体悟孟子当仁不让的治世精神。

(2)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巧妙灵活的工作方法。

(3)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体味并分析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能够理顺思路错综的的理路。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朗诵并疏通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第二课时,安排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孟子及其散文的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初步形成自己的某一个观点。

●教学方法

1.提倡学生在浅显容易的问题上的自主学习。

2.“品读—欣赏”法。在学生自我疏通文字的基础上抓住行文关键,提取精要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展开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可以反复诵读、品味,教师引导深入分析。

3.深思、讨论法,也可以看做是研究性学习。教师提出课题,课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关于资料搜集、筛选、运用的指导,引发课上的讨论和课后的深入学习。

●教学用具

不拘形式的“预习提纲”。图书馆关于孟子的有关资料,学生网吧。

●预习要求

温习本册第4课《孔孟》,阅读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标记要点:示例: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方面归列如下:①民本主义思想;②邦国的主权在民;③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④政事以民为归宿;⑤用人以民意为准:⑥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⑦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⑧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指导学生本课的学习方法,预习课文:1.文体切入法。作为一部对话体的散文集中的代表篇目,自然有不同于其他的读法。可以抓住对话体的特点切入课文,也可以抓住散文的特点切入课文。2.文采欣赏法。本文有的段落以生动的比喻论说难以讲清的道理,有的段落用气势磅礴的排比,雄辩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段落以深入浅出的类比分析醒人愚顽,有的段落则用朴实无华的语句展望未来。可以说奇思妙想在之中层出不穷,谈话者闪烁的智慧的光芒引人入胜。细细品味,一定会感受到课文的特有的文采。3.胜负预测法。预测式读书方法有多种,可以预测的内容,包括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人物的命运和归宿,物质的现在和将来;也可以预测的写作方法,比如,议论文,可以预测论证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也可以预测论据的取舍和安排,还可以预测作者思路的曲折变化。预测法的第二步是对比原文,分析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同或错误的地方。第三步还可以闭上原文,重新回忆一遍,从而加深理解。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全面研究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板书:齐桓晋文之事)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本文所述故事的背景。

二、整体初读

(一)角色模拟,通过朗读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层次。

1.找一位文言功底不错的同学朗读齐宣王的“问话”,教师则朗读孟子的“回话”。朗读过程中,要随时纠正误读、破读。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跟着默读,逐渐进入角色。

2.分男女两组分别朗读“问话”与“回话”,要求不出现误读、破读,并思考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构层次作怎样的安排。

(二)明确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开头至“王请度之”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从“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为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从“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为第三部分,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三、疏通并理解课文

(一)字斟句酌,通过串译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1.学习课文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阅读之后要求能翻译原文,懂得“是以”属固定词语,“臣未之闻也”属宾语前置句;(已注释的词句属特殊用法的要突出强调,下同)明确本层内容并板书:“切入点:‘霸道’,话题转换:‘王道’。”

2.学习课文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分角色朗读,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强调宾语前置句(“莫之能御”)、“之”字的区分(“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兼词“诸”字等知识点。明确本层内容并板书:保民而王。

3.学习课文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以练习代讲解,“逼”着学生自学。

练习设计如下:

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a.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这样)

b.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区别)

c.是诚不能也(的确)

d.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行王道)

e.王请度之(估量)

②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然则一羽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保,为不用恩焉。

译: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

③孟子善于设喻论证。用“力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比喻(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用“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来比喻(故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请用原文作答。

④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并用两个字归纳孟子为宣王指明的方向:

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推恩(板书)

4.学习课文第4层次“抑王兴甲兵,危士臣”到“孰能御之”。

在熟读课文、弄清文意的基础上,重点点拨以下知识:

①使动用法:危(士臣)/朝(秦楚)

②一词多义: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其若是”)。

③特殊句子: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5.学习课文第五层次“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

结合高一学过的《寡人之于国也》(有一段文字基本相同),在“译”字上作,在“背”字上下功夫。译原文应重点提示“进”“愿”“恒心”“仰”“俯”“谨”“孝悌”等词语;背课文要抓住行文思路——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内容理解:两条实行仁政的基本措施:①制民之产,使民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并板书)

(二)探究小结: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比较多,请逐一挑选出来,进行分类总结。

示例:本文中出现的疑问句有一般疑问句和反问句。其中一般疑问句有:“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不识有诸?”“彼恶知之?”“则牛羊何择焉?”“独何与?”“则王以为孰胜?”。这些语句分别用下列疑问词表疑问:乎、何、哉、诸、恶、焉、与(欤)和孰。其中“何”与“孰”是疑问代词,其他是疑问语气词。中的反问句有“何可废也?”“而王岂为是哉?”“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这些语句都是用疑问副词来表反问的,分别是:何、岂、焉。

(三)学生对本课层次及内容小结

明确: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上可以看出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文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是提出中心的部分。第二段从“若寡人者”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主要论述“保民而王”的前提。第三段从“王说,曰”到“王请度之”,论述“保民而王”还要有推恩于民的具体行动。第四段从“抑王兴甲兵”到“孰能御之”,旨在说明只有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第五段从“王曰”到最后,主要是孟子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

(四)深入研习,欣赏品味。

请同学从文中找出承载孟子政治思想主张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示例:从本课来看,孟子的“王道”和“仁政”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保民”。即对人民不要一味压榨,要采取保护的政策。“制民之产”,使人民得到耕种的土地:“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使人民得到温饱。而后“申之以孝悌之义”,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达到社会的安定。(富而后教)二是“敬德”“推恩”。孟子认为,实现“王道”,实行“仁政”,关键在于国君,而且是在于国君的“德”。他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是心足以王矣”。可见,在他看来,“仁心”是“仁政”的基础,而要真正实行仁政,便要“推恩”,即以“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人民,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

(还可以从一些人们常见的句子的分析理解并延伸开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为”与“不能”之别等)

(五)下面列出了孟子因势利导,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的主张的过程。请根据课文,梳理思路,体会《孟子》的论辩特色,填写其他的空白。

第一步引导:引导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内容要点:“无以,则王乎?”“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引导方法:抓住宣王想统治天下的心理

第二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自己有“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臣固知王之不忍也。”“是乃仁术也。”引导方法:举出以羊易牛的事例。

第三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不忍之心”为什么合于“保民而王”的条件。内容要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推恩足以保四海。”引导方法: A 。

第四步引导:为宣王进一步说明没有施行“保民而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内容要点:“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引导方法: B 。

第五步引导:指出宣王的大欲,并明言“以若所为”则“大欲”不能实现。内容要点:“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引导方法: C 。

第六步引导:引导宣王认识行霸道必败,行王道必胜的道理,要他采用“保民而王”的主张。内容要点: D 。引导方法:举邹楚之战说明行霸道必败(以小敌大,以寡敌众,以弱敌强是自取其败);再举“天下归心之状”说明行“王道”必胜。

第七步引导:阐述“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内容要点: E 。

(答案要点:A.引《诗经》“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说明“推恩”与“保民”的关系。B.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说明民之未保,“非不能”,实“不为”。C.以“缘木求鱼”为喻D.“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板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8

第1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三)学生质疑;

(四)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

2、翻译重要的句子;

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倒装句);

3、句子翻译;

二)、疏通15—35节大意;

1、学生自行翻译;

2、学生质疑;

三)、问题讨论:

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

——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

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板书: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

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

(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板书: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由近及远)

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板书:

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步步紧逼)

(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书:

第五部分:“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

四)、课堂总结:

全篇的主旨:说明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9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

问题讨论法自主研读

四、教具:

实物投影。

五、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1)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2)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3)学生质疑;

(4)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10

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11

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

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

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

“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

“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

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问道:“事情有这样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哩。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地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

齐宣王说:“您可以把道理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反问道:“假如邹国人跟楚国人开战,大王您认为谁会得胜呢?”

齐宣王回答道:“当然楚国胜。”

孟子说:“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

“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

孟子道:“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了。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12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2.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思想主张: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而对他的再传弟子孟子就可能不太了解了。有谁能说说孟子的有关情况。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四、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五、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二)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三)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六、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13

《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说服齐宣王施行保民的仁政的言论。说明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这是全篇的章旨。

孟子的保民和推行仁政思想,对当时社会来说,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当时的人民,正处在七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水深火热的环境里,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如果能够解除战争和过度剥削所带给人民的痛苦,正是人民所渴望的“如解倒悬”的事。其次,这时的国君,都“以征伐为贤”,强调战争的作用,孟子则强调民众的作用,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保护人民,推行仁政,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人民的生活,虽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争取人民的拥护,达到统一天下的目的,但这些思想,却是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的。不过,孟子从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来推断他能够保民而王,这是唯心观点,不是从当时社会的客观现实出发,是行不通的。制民之产即恢复井田制度,这是美化了的古代社会的农村公社,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孟子提出制民之产的建议,虽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但他关心人民物质生活,对当时在饥饿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民是深表同情的。他并且说,人民因冻饿而犯罪,它的过错不在人民而在统治者。他希望人民分得田地,人人不饥不寒,老年人可以衣帛食肉,青年人有入学受教育的机会。这些理想,正符合当时人民的愿望,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荀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雄辩的才能,犀利的笔锋,在《齐桓晋文之事》这一章中,也可略见一斑。

本文的艺术特点,在于孟子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步启发对方的认识,这就形成了本文组织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本文一开头,齐宣王向孟子问霸道──齐桓晋文之事,可见他对王天下之道是不大愿意听的。面对着这样一个不愿听王道的人而和他讲王道,而且能够使他愿意听下去,这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不抓住对方的心理,从而启发他的认识活动,而空谈一番王天下的大道理,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孟子不但使齐宣王愿意听下去,而且最后接受了保民行仁政的主张(不过在事实上,宣王后来并没有实行孟子的主张),就可看出孟子是怎样的善于辩论了。

孟子是怎样层层启发说服齐宣王的呢?

当齐宣王发出“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疑问后,孟子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保民而王”的话,这是全篇的中心论点。但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接着又问孟子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这正说明了他怕难的心理。下面孟子就从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说明他具有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保民而王的基础。宣王虽有“以羊易牛”的事,但对于这个不忍之心,认识还是模糊的,因此有启发他的必要,否则后面要说的“推恩”“制产”等等都要落空了。所以宣王的“以羊易牛”,究竟是不忍,还是吝啬,这是必须搞清楚的。孟子以“百姓皆以王为爱”“牛羊何择”“见牛未见羊”的话,替宣王发现解决认识上的矛盾。他不用注入式,而是经过宣王心理的疑难、矛盾,用启发式给以解决的。难怪宣王要说出“《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的衷心悦服的话了。宣王认识上的曲折性,反映在本文上,形成了层次的曲折性。

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宣王心理上还以为行王道是一种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恩”“制产”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于是孟子接连用四个比喻,来消除宣王的畏难心理。依照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原则顺序,仁民较易,而爱物是较难的。宣王既做到了比较难的爱物,那么,推恩、行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吗?这是由于宣王认识上的曲折,而反映在本文层次上的第二个波折。

难易问题解决后,孟子就发出了“老吾老”至“王请度之”的一段议论,说明能不能王天下,关键在于能不能推恩。但是宣王听了孟子这段议论后,还是不能接受,还没有说出“请尝试之”的话。孟子察言观色,知道宣王心里还有障碍,那就是通过战争来称霸天下的“大欲”。这个“大欲”不去掉,王天下的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经孟子“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着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的。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能得到宣王的接受了。孟子使宣王去“大欲”的一番话,是本文层次上的第三个波折。这些波折,使文章跌宕生姿;但这决不是故作曲笔,为波折而波折,而是启发宣王在认识过程上的曲折性的反映。

“盖亦反其本矣”至“孰能御之”一段话,已使宣王接受了孟子“发政施仁”的主张,所以说“请尝试之”。自“无恒产而有恒心”至结束,是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制民之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贯穿着全篇的各个组成部分;又表现了本文结构上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的特点。

本文的艺术特点,其次表现在与本文思想内容相适应的修辞方法。汉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比喻是一种修辞格,是文学语言的表达形式之一,大多数比喻,既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又能够揭露事物的本质。本文用了好几个比喻,具有这样的特征。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来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样是力能做到而不做,“不为也,非不能也”。“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也是形象的比喻,说明前者是绝对做不到的,而后者不过是举手之劳。这样,“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就异常鲜明而突出了。“天下可运于掌”这个比喻,也是具体而形象的。“缘木求鱼”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成语。爬到树上去捉鱼,除非有神经病的人才会这样做,因为鱼在水中而不在树上,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而宣王以区区之齐,要战胜力量八倍于齐的各诸侯国,和“缘木求鱼”的行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本文用的另一种修辞格,是“排比”,这在孟子文章中也是常用的。“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结构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但句法上的排比,不仅是一个形式上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内容上的问题。陈《文则》说:“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句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如文中:“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恩焉”,“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今王发政施仁……皆欲赴愬于王”,“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以上所举的例子,从形式上讲,是排比,是反复,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很盛,声调铿锵,是富于音乐性的。从内容上讲,这种修辞,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五个排比句,描绘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效果,在宣王面前展现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丽远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个排比句,也形象地写出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这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加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篇14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学习时数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关于孟子:

1、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

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3、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思考:为什么孟子的思想会被后世接受呢?]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这对于王者来说,自然是最好不过了,有什么比百姓归附,国力强盛更令他们满意的呢?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有谁不乐意做太平盛世的人呢?

4、《孟子》的时代意义

当时的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孟子的思想具有着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贵君轻,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这种社会变革时期的新观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今在我们的思想领域里有着重大影响。孟子的追求是一种对社会出路的探索,他的求真的追求精神也是值得今天我们学习的。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极高,作为文化精粹,我们当然有研究、借鉴、继承和发扬的必要。

5、“王道”和“霸道”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二、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3、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三、掌握下列字词

【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前一个是“称道、称赞”意,作谓语。后一个是“方法”意,作宾语。

【王】无以,则王乎?/则可以王矣?/保民而王/是心足以王矣/(故王)之不王,非……之类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都用作动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的意思。课文中其他的活用列举如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危士臣/朝秦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王语暴以好乐//今王鼓乐於此//举疾首蹙□而相告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活用情况分别如下:“老”、“幼”两词(第一个)和“远”字、“寒”字、“危”字都是由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刑”“树”“衣”“语”“鼓”“疾”“朝”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中还有些使动用法;有时数如“一”字也可活用作动词。

【若】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若无罪而就死地也/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以若所为,求若所欲/若是其甚与?/虽与这俱学,弗若之矣/

五个“若”字用法各不相同,分别相当于“像”、“好象”、“如果”、“你”、“比得上”等意思。

【是】是心足以王矣/无伤,是乃仁术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吾何快於是!/王岂为是哉?/其若是,孰能御之/不能进於是矣/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其如是,孰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是”的用法其实就两种:一为指示代词“这”的意思;一为现代表示肯定和判断的“是”字,但在使用中,因为句中词的次序等原因,理解上可能一时不好接受,但只要按语法关系稍作分析,便容易搞懂。

【然】然,诚有百姓者也/然则一羽之不举/物皆然,心为甚/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则苗浡然兴之矣/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七个句子中,独立的“然”字,一般用作谓语,其意思应该是“对”或者“这样”等意思;作形容词词尾的,其意定为“……的样子”;与其他虚词连用的,一般用作连词,其意为“那么”。

通假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於王。/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盖亦反其本矣/刑於寡妻/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将以衅钟/无以,则王乎?/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最新猫课文课件(推荐14篇)


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那么,你知道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以下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猫课文课件(推荐14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猫课文课件【篇1】

《掌声》 一课写的是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

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紧扣题眼——掌声,以小英的来信为线索串起全文,将两次掌声的出现、为什么要给小英掌声以及掌声前,掌声后的小英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味小英的情感变化,并通过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说话训练,从而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来信导入、质疑掌声。

从小英的来信入手,复习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第一和第五段,回忆掌声前后小英个性的变化。引出学生的质疑:小英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掌声怎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通过第一段和第五段的对比读,无疑为后文学生解读“掌声”的魔力和魅力蓄积了更多的精神能量。

第二步:对比参读,激发情感。

在全文的教学中,多处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

例如第二段中,老师不了解小英的情况,你们作为小英的同学了解多少?小英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心里想些什么?而第四段中,她微笑着走下讲台,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第一次掌声给小英带来了什么?第二次掌声又有什么含义?两次掌声之后,读小英的来信,和之前读小英的来信,理解又有了什么变化?

通过多处对比,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掌声对小英的重要作用,从而理解小英的那段话。

第三步:潜心品读,换位思考。

在感悟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通过自读重点段,谈体会;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这样层层深入,以读代讲,保证了读的时间,保证了读的形式,保持了读的兴趣。这样的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此外我还注重对教材空白点的挖掘,通过抓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你现在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给小英掌声?你想对她说什么?”……去体会同学们此时的心情,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小英的自卑并不是因为同学们平时的嘲笑,而是因为小英因为自己的缺陷而封闭了自己的心,感受不到同学们的关心。用“如果你就是小英,同学们都看着你,你会想些什么?”“再次听到同学们的掌声,你是怎么想的?”……去引导学生体会小英由自卑、胆怯——感动——感激——自信这样的一种内心变化。感性的音乐和生动的情境创设将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终实现了学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场”。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第四步:联系实际,延伸情感。

对于掌声的理解,仅凭课文,学生可能只能理解到课堂中的掌声给人的力量。为了升华感情,通过残奥会运动员图片和诗歌《掌声》的欣赏,“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唤起人们的自信!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掌声是闪闪的星星,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拓展学生的思路,并通过诗歌的仿说、仿写升华学生对掌声的理解,让学生知道掌声其实就是对别人的关爱和鼓励,从而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升华对掌声的理解以及课文最后一段更深入的体会。

以“情”延伸课堂内容,使学生感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最后的作业设计“给班级里的一位同学或周围的某一个人,写一句鼓励的话或进行一次帮助”,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延伸了情感。

猫课文课件【篇2】

什么是模式?模式指的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式样。这里所说的小学语文说课的基本模式,仅仅指的是“说”的模式,不包括说课的整个活动。具体的是指根据一定的说课目的和内容,怎样进行述说的具体的、可供操作的方式。目前在小学语文说课活动中惯常采用的说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说”的说课模式

这种说课模式的方法,是把整个说课内容分作“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和“说板书”三个部分。在“说教材”的时候,结合说大纲,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结合说教法、说学法和说练习的设计与安排。

使用这种模式说课的好处是容易抓住和突出说课的重点,不至于因说教法、学法不当而出现喧宾夺主或把握不准时间的情况。而且大纲、教法、学法等结合在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说,会使说课的流程不显得那样机械、呆板,容易给听说课的人留下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联系自然的好印象。但也正因为在说教材、说教学程序设计时还要结合说大纲、说教法、学法,也就增加了说的难度,处理不当,容易发生零乱,甚至是颠三倒四,绕来绕来说不清楚的毛病,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2.“四说”的说课模式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称为“四说”。这是一种目前被较为普遍采用的说课模式。由于把教法和学法,作为独立的内容分开来说,说课时就容易说清楚,思路也会比较清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说教法时,应说清以哪种教法为主,哪种教法为辅,以及教法选择的理论根据。在说学法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分析学情,交代清楚该课设计是建立在学生什么样的学习基础上的。使听说课的人容易在听说教学程序设计前,就从整体上明确该课设计的理论依据和课堂教学的大致走向。但孤立的说教法、学法,也容易导致生硬、机械,而且每一种教法都不是万能的,在一堂课中,常常需要几种甚至是很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所以使用这种模式说课,应当切实掌握好“说教法”、“说学法”的“度”,说课要有分寸。而且也切不可以为教法、学法已经在前面单独说了,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就束之高阁,不再涉及了,事实上还应当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再结合教学的实际,穿插进去说一说。一般比较妥当的做法是先在“说教法”、“说学法”时概括说一说,尔后在说教学程序时,再穿插进去说。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四说”模式的优势效益。分页标题#e#

3.“五说”的说课模式

“五说”的说课模式是先说教材,然后依次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最后说板书或练习设计或结合起来说说板书和练习设计。这种模式与以上的“四说”的模式相比,前四方面内容是相同的。只是增加了说板书(或再包括练习设计)的内容。但无论是“三说”还是“四说”,实际上板书(或再包括练习)也还是要说的,区别只在于前者仅把板书(或包括练习)作为教学程序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揉合到教学过程中说,板书或练习设计的地位,也不像后者那样予以强调与突出而已。

4.“六说”的说课模式

所谓“六说”,即是“五说”,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或练习)中的“说教材”与“说教法”之间,插进一个概括陈述整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着重注意及准备着重体现的一些问题。有时,这个环节也可以安排在最后,即在说板书之后。这个环节说的内容,往往带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常常围绕准备体现什么、注意什么、遵循什么及怎样体现、怎样注意、怎样遵循和为什么要体现、为什么要注意、为什么要遵循,这样的思路和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阐述。如果将这个环节安排在最后,则在陈述时还要结合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说好这个环节的关键,是要求说课者对自己所说的课必须烂熟于心,并对自己怎样教和为什么教,在理论上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抓住本质的东西旁证博引、引经据典,将该说的内容说清楚,说透彻。

说课模式,除以上四种以外,还有很多种由以上模式生发出来的变式,如在说教材和说教学程序之间插进“六说”模式中的第二说,把说课的内容变成新的“三说”,而且还可以把“六说”中的第二说放在说教材、说程序设计之后使之成为另一个新的“三说”。但不管怎样,说课的基本内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说的内容的组合和次序的先后及突出、强调的内容和程序不同。而这里必须十分强调的是,在以上这些说课模式中,虽然没有把说理论当作一个独立的说课环节,但这绝不等于说,理论的阐述在说课中并不重要,恰恰相反,理论在说课中是占有相当突出的重要位置的,实际上“六说”模式的最后环节,也就是说理论,而且把说理论放在说教法、学法前也是可以的。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模式说课,都切不可忽视理论的陈

《惊弓之鸟》说课稿

《惊弓之鸟》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6册第28课。这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使天上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的事。从中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并能根据所见所闻做出正确分析。分页标题#e#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先讲述了更羸射大雁的经过和结果,接着讲述了更羸不用箭射下大雁的原因。因此可以按内容的不同把文章分成两个部分。也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三段来理解。教学中为了突出重难点,采用分两部分的方式比较合适。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前五自然段。文章首先便交代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接下来的四个自然段较为具体地讲到了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如文中所述,更羸见“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便断言他“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这种技艺非亲眼所见,谁人会信。难怪魏王会“信不过”自己的耳朵,认为是自己听错了,但随之而来的情形便足以印证了令魏王难以置信的话。“更羸并不取箭,”这句话原本毋需用一个“并”字也能讲通,但通过一个“并”字,却很好地强调了“不取箭”的事实。但闻“嘣”的一声弦响,只见“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同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读文至此,我们定会拍案叫绝。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后四个自然段。这部分内容以更羸与魏王对话的形式出现,尤以更羸所揭示的不用搭箭能射下大雁的原因为重。

前文中更羸只拉弓射雁的事实着实令魏王“大吃一惊”,由前面的“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两个怀疑到近乎不相信自己耳朵的问句到“啊!”“真有这样的本事!”两个惊讶到近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的惊叹句便很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课文并未就此点明其中的道理,而是在魏王惊叹之余,写到了更羸令魏王觉得“更加奇怪”的一番话:“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更羸话前的提示词语“笑笑”两字可不简单,因为这笑中包含着更羸对眼前事实的最清晰的认识。

然而这其中的玄机却是我们和魏王所不知道的。这话语连同这话语前不可思议的神情对刚亲眼目睹完让人不可想象的只弯弓取鸟场面的魏王来说,当然更是觉得奇上加奇了,不是吗?“你怎么知道的?”魏王的疑问也是我们读到这里的疑问,当把这些不可思议的疑问推向高潮的当口,让更羸用诸语道破天机,应当说是作者有意安置的精妙之笔。

猫课文课件【篇3】

【说教材】

《古诗两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诗文.这一课安排了《草》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古诗。《草》是一首咏物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告诉人们春天野草返青的自然现象,从而赞美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全诗共四行,前两行诗句描写了春草茂盛的样子,揭示了一岁一枯荣的规律;后两行诗句歌颂了野草不可摧毁的顽强生命力。《草》这首诗含义较深,耐人寻味,其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已成为千古名句,流传于世。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善于形象思维。

【说教法】

结合古诗特点和本班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读“枯荣”2个生字,会写“枯、烧、荣”3个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意思,体会野草的生命力很强。

3.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是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诗意感受野草生命力的顽强。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步步深入,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三、图文结合,理解诗意。四、读背全诗,升华情感。五、课外延伸,巩固拓展。六、指导写字,美观工整。七、小结全诗。

【说学法】

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

【说教学过程】

开课出示实物草,请大家说说你对草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读准字音中我出示了标有停顿符号的诗文并范读,渲染了气氛,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示范。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是本课的重点环节。学生对“离离、枯、荣、尽”这些字词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点拨。在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中我注重学法的渗透。例如运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离离”是茂盛的意思。运用两幅水粉图自然而巧妙的解释了“枯、荣”的意思。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尽的意思。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入诗境是关键。在分步理解诗意之后我让学生加上动作、想象画面生气并茂的诵读,让诗文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整体理解力诗意之后我设计了朴实能够点明诗中心的过渡语:“一棵棵小草,低矮、平凡、随处可见。可就是这貌不惊人的小草却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怪不得诗人情不自禁的这样赞颂小草。”指导学生引读全诗,指导背诵。中国古诗博大精深,诗人笔下的草也各具特色,在拓展环节中内外相结合,不仅有草的后四句,还逐句出示了课外的四句描写描写草的诗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草香)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草细)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草的颜色青)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小)让学生欣赏到了不一样的小草。写字环节中只安排了本首诗的三个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老师范写,学生跟写。

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以此课为例,请老师们多指教。

猫课文课件【篇4】

【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水的变化;水的形态;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说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力求采用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之乐。让学生在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说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温和”说句子。

3、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说教法】

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合作的精神。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教法:

1、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这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是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3、鼓励欣赏法。

在小组中、班集体中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信心。

【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以上两种学法的指导。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阅读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

在此基础上,第一课时充分利用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研读全文。

一、巧设悬念,初步感知。

由师生互相介绍自己,引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谁,可是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帮他猜猜好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谜底。紧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猜出谜底就是“水”。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你喜欢这篇课文吗?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指导认读生字、新词。

此环节是让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达到生生互动。

三、师生合作,小组研读全文。

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向别的小组同学提问。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必须在书上。

2、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问题。

3、小组交流问题。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仔细地读每一句话,精心地设计问题。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完善问题,进一步达到生生互动。

4、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根据学生问题随机重点指导。

教师通过本课的三种教法,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如:利用直观演示法理解关联词“一……就……”;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区别“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理解“暴躁”等词语;通过想象和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温和”说话。并将鼓励欣赏法贯穿始终,如:你听得真仔细;如果你的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

在这一环节中,从始至终教师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充分体现了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为主导,生为主体。

5、梳理全文,完善板书。

6、学到这里,你还想了解哪些课文里没有的有关水的知识呢?学生自由提问。

此环节,教师并不急于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延伸到课外,并教给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达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扩展练习。

出示三项作业,学生任选其一。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此选择性作业涉及到“说”、“写”、“收集”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说效果】

按照上述教学方法施教,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通过生生互动自己就可以解决,对于学生的难点则需通过小组互动和师生互动来解决。

猫课文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目标:

1.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

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重点:

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

难点:

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读题。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吟诵,赞美的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确目标

石灰有什么值得称颂的?

3、预期效果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于谦,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

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任务呈现:

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到读准字音了,读通句子了,读出节奏了停下来。遇到易错的字音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展示交流:

1、谁来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要注意?

2、指读,评价。同桌互读。

任务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过渡: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借助它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空白处,并试着理解诗意。

石灰自述

自主学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展示交流:

1、对比中说诗意,随机品读,评读。(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理解字意:锤、击。和千锤万击是虚指的用法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石灰态度如何?板书若等闲。解释字意。多么坚强的石灰想说些什么?指名说前两句的诗意并随机品读。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你知道石灰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清白?洁白干净。

2、后两句的诗意会说吗?读出石灰的心声。同桌交互说诗意。

3、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敬佩、崇敬)

4、引导朗读:带着对对石灰的敬意去读。

5、过渡: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请看资料。阅读资料谈体会。

6、石灰、于谦找到相同的地方了吗?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啊!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7、设境诵读。

(1)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爱思考的小于谦,你会怎样诵读你写的这首诗?

(2)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坎坷的为官生涯时。

(3)当他戴着脚镣手铐走上刑场的时候,他又会怎样诵读这首诗呢?(指名学生读)(音乐起,诵读全诗)

8、背诵古诗。

任务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过渡:同学们还学过哪些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物可以寄托我们的志向呢?

任务呈现:在这两首托物言志的诗中任选一首完成最后一句,寄托我们的志向。

自主学习:创作诗句

展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诗句积极评价

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1、选出正确的解释:等闲

a、空闲b、平平常常

2、写出最能体现于谦心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反馈:同桌交换意见,再集体订正

反思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石灰吟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等闲———清白

粉骨碎身

猫课文课件【篇6】

〔说教材〕

《观潮》一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介绍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培养留心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说学生〕

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

〔说目标〕

依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的情感。

2、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提高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是理解“潮来之时”的记叙。

教学难点是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壮的磅礴的气势。

〔说教学〕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议这种宽松民主中的氛围中学习。作为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1、导入:在我国,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大潮就是其中一处,有谁知道钱塘江大潮?见过吗?

2、放录像,直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

3、请学生谈观看钱塘江大潮后的感受。

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磅礴雄壮的气势,学生的激情马上被调动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课文脉络非常清楚,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很快理清文章的顺序,在此基础上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组织教学。

三、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到观潮人的急切、激动的心情。因此,我设计这么几个问题:如果你就是观察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情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群又是怎么做的呢?

四、通过“读、悟、议、赏、再读”,重点体会潮来时壮观景象。

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设计如下环节:

1、读。学生自由读潮来时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读,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2、悟。读中感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在读书时联系已有生活经历,体会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3、议。即教师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围绕“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来”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见,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议”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表演。

4、赏。再次展现大潮来时的雄壮的情景,在体会文中描绘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的气势。

5、再读。在学生深入体会感受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朗读出来。使学生在读中欣赏品味,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又再一次为大潮的雄壮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观潮的人群中,看到一条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最后犹如千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会说些什么呢?“想”既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大潮的雄壮,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结束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作业设计:

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效果〕

可以看到,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得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河山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猫课文课件【篇7】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以儿童的眼光去追想那古老的原始森林。用充满童真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远古时代,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诗歌共有5小节。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引出“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由此,“我”产生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我”真实的童年生活。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并与诗歌的开头相照应,将情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4.学习准确使用动词,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三、说教法

1.识字时,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同时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写字时,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教师可以结合学过的字,引导学生交流写字的方法。

2.采取以读为主的教学策略,注意诗歌中有的语句比较长,而且排成两行,教师应该通过范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注意语句中的停顿。

3.以画助读,展开想象。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展开想象,动手画画这美丽的摇篮

四、说教学流程

1.解析“摇篮”导入,并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播放原始森林录像)

2。范读

3。学生自学:出示自学要求

(1)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的大意是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检查自学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自学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读。

(3)提出问题:你在自学课文时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4)学习动词。

读一读以下短语,注意加点的词语。再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带有动词的短语,读一读。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5。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

(3)分组讨论: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写了祖先的摇篮很大。)

(4)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句子,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为“祖先的摇篮”?

(5)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6)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

(7)教师范读第2、3小节,引导学生读好问句。

(8)学生练读第2、3小节。

(9)配上欢快的音乐,齐读第2、3小节。

(10)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五、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摇篮中会做些什么?画一画吧!

2.如果我们置身于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中,你会做些什么?

六、说板书

祖先的摇篮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 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原始森林 苍苍茫茫

七、教学感悟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大自然永远清秀明净,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我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整堂课从课前学生的预习到读通诗句到初步感受诗意,从读好诗句到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在读中体验、感受,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猫课文课件【篇8】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1课《秋天的雨》的第二课时,《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上在写秋天。有这样一句话“万美之中秋为最”。那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秋天,总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秋天的美。

(三)教学难点:

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

二、说教法与学法

1、采用“自主朗读、合作学习、自主感悟、训练实践”的教学方法,架起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桥梁。

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运用。

三、说流程

(一)设悬念,赏秋景,揭示课题。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导入新课这一教学环节时,我设计一个小小的悬念,因此上课开始,(课件)我便出示一个心型,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这是秋雨姑娘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于是我抓住时机(课件)出示一组秋景图,让学生欣赏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一来就激起孩子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我适时板书课题,自然而然地就引领了孩子们走进了课文,让他们进行自由朗读,感受秋天的美。

(二)品小诗,重积累,趣中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对写作技能的积累,是要把从阅读中明白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道理,日积月累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上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就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将课文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提炼出来组成一首描写秋雨的小诗吗?这时孩子们跃跃欲试,一会儿一首描写秋雨的小诗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课件)通过让学生自由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句子储存到学生的知识库中,同时也为作文教学的展开打下了伏笔。

(三)扣文眼,品思悟,落实朗读

1、声画并茂,以情助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声画并茂,以情助读”的方式。我先出示一张无颜色的银杏树图,让学生想象秋姑娘会为银杏树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裳?指名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在这里主要运用了伊瑟尔的“空白”理论,给学生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让他们在阅读活动中用想象去填充,与文本进行对话。然后再出示一组(黄色的银杏树)图片,直观形象的画面,直切入学生的头脑中,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一来他们与文本的距离又更近一步了。紧接着出示无颜色的枫树图,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遍又一遍有目的朗读。(课件)读完后,则出示这两个句子,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达到读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2、理解感悟,以悟促读。

引导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读出秋雨还给我们带来的颜色。(课件)当学生读到“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时,进行重点品读。在学生读后便提问:秋雨姑娘,还给菊花仙子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如果学生所见的颜色很少,我就用(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菊花图片,让学生看到更多的菊花色彩。品读各种色彩的美后,引导学生理解了(课件)关键词“五彩缤纷”,并让学生用动作表示“频频点头”的意思。这样在激活学生想象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省略号的用法,同时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为了让学生积累到更丰富的语言,充实自己的语言库。(课件)我再次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范读,并通过师生比赛读的方式,提高读的效果。叶圣陶说过: “课文是例子”,因此,(课件)我要求学生进行仿写“秋雨姑娘把 色给了,。这样就使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通道接轨了,也让学生把吸收到的都释放出来了。

(四)设情境,说中品,提升能力.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品读第三自然段时,我要求学生闭上眼,通过引述让他们仿佛闻到秋雨藏着的气味,并读出来。再让他们小组讨论,秋雨里还藏着什么香味?请学生当当小导游,带领我们参观秋天的果园,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如何自由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我就出示了这样的例子(课件出示),为学生思维的表达作出了实例示范,这时的学生也许会说:“秋天会把紫色给了葡萄,摇啊摇啊,摇来了秋天的香甜。等一些句子”此时的我会充当学生忠实的听众,引领学生由阅读迁移到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从而发现生活之美,让学生们明白:这样美的语言我也可以说出来。

这堂课我紧抓秋天的三个方面的特点进行板书设计,(课件)简单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通过多种方法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课堂氛围,实现了“三个课堂”的有机结合,努力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语文能力,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猫课文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重点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否总有些困惑?有人说,我整天冥思苦想,埋头看书,但是效果不佳;有人说,我上课真的是认真听讲了,也觉得听懂了,但是一做题就不会了;有人说,我认真努力地学习了,付出了,可考试总是成绩平平。我们也曾是雄心勃勃,也想卧薪尝胆,也想破釜沉舟,但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又总是有些无奈。今天,让我们走进荀子,走进他的《劝学》,希望这位睿智的思想家、教育家,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给我们指明一条前行的路。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分析课文:

(一)整体感知课文: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2.学习的意义:提高和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坚持、专一。

(二)让我们分析第二段(学生齐读,老师纠正读音)。

1.字词积累: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

就:靠近。

乎:句中相当于“于”。

2.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明确:共五个。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经过某种人为或自然的变化过程,事物可以改变原有的性质。

木直中绳??使之然也。已经改变的本性,是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特性的,学习对于人的本性的改变有着决定的不可逆转的作用。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变化。同样的道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三)齐读一二段,试着背诵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三段。(老师正音)

1.第一句话的前半部分讲到了思和学,强调的是什么?(答:学习。)后半部分,用了哪个比喻句?(答: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可以开阔人的视野。)

2.找出四组比喻句并翻译: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二)探讨第四段:大家齐读并找出本段的比喻句(共10个)。

1.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2.知识点积累:

焉:兼词,“于之、于此”。

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或方法。

蚓无爪牙之利: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三)、发散思维:

荀子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与我们现在倡导的“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否一致?谈谈你的看法。

(四)、课内拓展练习:

(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①,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释:(1)涅:黑泥。(2)滫:污水

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甲文:学习是为了加强自身的修养

乙文:环境对人的影响丙文: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向老师谈谈自己学习方面的心里话。

猫课文课件【篇10】

一、说教材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版第四册第三组的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一只波斯猫向人请教快乐是什么滋味。燕子说衔泥造窝最快乐的,蜜蜂说采花酿蜜是快乐的,青蛙说捉害虫、保护庄稼是快乐的,波斯猫觉得这些都没有什么快乐,它非常失望,仍然为找不到快乐而哀叹。课文意在借这个故事围绕“快乐”的主题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人物特点鲜明,有很强的吸引力,易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仍然是随文识字,培养朗读能力。所以,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斯、滋、衔、软、碌”等12个生字,会写“保、决、波”等8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服务他人,才会感到快乐;依赖别人生活,是没有快乐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读生字,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倾向和动力。而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动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波斯猫,和教师绘声绘色的童话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形成阅读期待;二是利用可爱的动物头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以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达到愉悦教学。

2、探究体验,培养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中,我多次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探究,再进行合作探究,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如在研读、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时,我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先自我探究、合作探究:燕子认为什么是快乐,波斯猫这样认为吗?通过探究学习学生理解了波斯猫和燕子对快乐的不同认识,感悟了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读波斯猫和蜜蜂、青蛙的对话,思考:蜜蜂、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而波斯猫却不这样认为?从中明白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果实,服务他人,才会快乐。在多角度的对话、探究活动中,学生不仅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更是逐步构建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3、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促进学生捂情,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要求阅读教学摒弃繁琐的分析,以充分朗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进而受到情感和思想的熏陶。在学习《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的过程中,我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比赛读、评价读、分角色表演读等等。特别是在练习分角色朗读波斯猫与燕子、蜜蜂、青蛙的对话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自我探究、尝试读——小组探究、合作读——集体交流、表演读”的学习活动,在朗读中入情入境,学会结合插图、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在朗读中感受问句、感叹句的表达效果,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日久年深,便能信手拈来了。

三、说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生字,把它读准读好。

2、读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情况。

3、检查初读学习成果。并说说:波斯猫因为-------------而先后询问了------------、------------ 、-------------,结果------------------。

(三)自主研读,了解内容

1、自读2、3两个自然段,思考:燕子认为什么是快乐?对燕子的回答波斯猫如何看待?

2、交流、探究,并指导反复朗读,读好人物对话。

3、学生自读后小组合作学习4至8自然段,重点讨论:蜜蜂、青蛙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而波斯猫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对快乐认识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4、交流并练习有感情朗读。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波斯猫失望的原因。

(四)分角色朗读,进一不步体验

1、小组合作,各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

2、小组表演,鼓励评价。

(五)扩展延伸,明文悟理

1、创设情境,说说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

2、继编故事。

猫课文课件【篇11】

一、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这一篇是一篇老课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4、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

5、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前一周,我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更应及时,仔细地观察,让学生用心地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学法: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生动、有吸引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发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四、说学法

1、朗读感悟为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去感悟。

2、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雨前、雨中、雨后这三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二、第三部分。

五、说教学过程

1、设情景,感受雨的美:

教学实践过程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的话,他就能自觉排除多种多种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课前,我会播放各种下雨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雨,有蒙蒙细雨,有倾盆大雨,有滴滴嗒嗒的雨声。先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导入我们学习的课文《雷雨》。

2、认识生字,理清结构: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合作读也就是同位同学每人读,指名读一个一个自然段,互相纠正,互相学习,这是读流利,读正确的做法,学生只有读通,读顺了课文,才能谈得上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再次向学生展示雨前的部分,这部分需要理解的词语很多,学生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这些词:黑沉沉、压下来、挂、垂。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词的话,我会继续利用挂图,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释。

4、合作交流探究:

在学习完第一部分以后,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的收获。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能课堂还给了学生。

5、品词品句完了之后,再让学生有感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6、课堂的延伸:

让学生说说,他自己在这些日子观察过的天气,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把说的写下来。

猫课文课件【篇12】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同学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绘形绘色。作者抓住秋天里天空一望无边、白云变幻无穷的形态特点,以及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兼备,真切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节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有短句排列,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节律,是朗读背诵的好文章。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掌握“郊”、“凉”两个生字,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背诵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二、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海南,对秋天这个季节的景物特征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因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运用了自制的大幅挂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空间距离,时空差异,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秋天景物有一个深刻认识。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如: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情境教学法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我在本节课一开始就运用了师生拍手齐诵儿歌《秋天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我还让学生动手把秋天的美景画下来,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在画画中深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

4、游戏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我除了在以上环节中运用画画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设计了“摘苹果”竞赛游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并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练练——说说“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模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陶冶情操。

四、说教学程序

一、开门见山,揭示主题

这节课我们还是去郊外秋游。请大家打开课文。

课本上有一幅非常美丽的秋景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相机出示图画。)

二、进入情境,美读课文

(配乐)呀,这儿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想和老师一起到郊外游玩的小朋友,请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走吧!

请同学们继续自由地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一会儿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美?(生自由读课文)

(随机教学)

1、让学生在读、评、画、议中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感受秋天的美景。

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采用多种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评: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画:给学生一幅轮廓图,让学生给各种景物涂上颜色。抓住“颜色美”这一特点,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的美。

议:让学生自由走动交流、展示自己的画。

2、让让学生在玩、读、评中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郊外秋游的快乐。

玩:让学生根据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切身体会快乐的感觉,激发学生用快乐的心情朗读课文。

(读、评的方式同上。)

三、做“摘苹果”的游戏,进行说话、识字训练。

1、小朋友们今天表现得可真棒,秋姑娘可高兴了,她给大家送来了一棵苹果树。呀!满树的苹果又大又红,你们想摘吗?可是,秋姑娘说了,你们要回答出她的问题才能摘。

2、 出示问题:

①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②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③“郊”怎样读?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你会写吗?

④“凉”怎样读?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你会写吗?

四、整体感知,深化主题

1、再读课文。

2、秋天的景色美吗?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一下秋天吗?

(学生思考,发言。)

猫课文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猫课文课件【篇14】

一、说教材:

《画风》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在一起动脑筋,把无形的风生动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人物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合作,多动脑筋,敢于创新。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课的重点是:①会认丹、艺等6个生字②指导学生朗读。难点是:领悟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2、创设情景,联系实际3、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其中4、以读为本,加强读本实践。

三、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直观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立足点和突破口,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长期主要任务,听说训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源于文中,超越文本,充分利用文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课改的核心。因此本课应“以读为本”,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启发。

四、说教学过程:

㈠猜谜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它的身子,摸不着它的影子,有时它抖动树枝,有时它推倒房子。谜底是风。2、风看不见,摸不着,能画出来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15课《画风》3、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课题,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㈡初读识字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标上自然段,给不认识的字注音。2、老师读后问老师读的怎么样?敢跟老师比一比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老师把这课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认识吗?4、出示宋、涛、陈、丹、赵、艺、显,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

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和老师赛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本课的生字大多是人名。我问学生我们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让学生联系实际识字,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识字的质量。

㈢精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他们三人是怎么画风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随机在黑板上画出简笔画。3、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4、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这句话?5、(不范读、赛读)想分角色读课文吗?

新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要喜欢阅读,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环节我克服了乏味的串讲,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读中解决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画出简笔画,这样图文并茂,再加上老师的鼓励,通过赛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㈣拓展延伸

三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风能以诗的形式吟诵出来吗?大家背的古诗可真不少,如果让你来画风,你打算怎么画?展开想象的翅膀动手画吧!只要大家开动脑筋,敢于创新,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此环节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让学生画风,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空间,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筋、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㈤板书设计:

这样板书图文并茂、直观有趣,让人一目了然,符合低年级的特点。

最新it课件推荐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会带上自己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出于您的请求我们编辑了“it课件”,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it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2、 能力目标:通过开放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创

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从中感悟大自然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相册,想不想看?

2、出示五彩池课件。

师: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板书课题,齐读。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后的问题。

2、出示词语,认读。

3、导语:通过读课文,老师相信,五彩池的样子以及池水神奇的特点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谁来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五彩池。

4、生回答后相机板书:数量、大小、形状、颜色。

(二)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

1、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2)想像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3)说说五彩池的池水为什么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2、 请一学生朗读。 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五彩池数量多。

1、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教师纠正读音。

2、“漫山遍野”说明了什么?你来读一读,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3、另一生读描写五彩池数量多的句子:“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仿佛出现了宝石)演示课件。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这么美的水池,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体现出来吗?学生感情朗读。

(2)五彩池大小不一。

1、出示句子:“大水池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浅不同。

(3)五彩池形状奇。

1、五彩池有哪些形状呢?

2、用书上的句子描述一下。出示句子。“池边是……有像莲花的……”你喜欢这句吗?为什么?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你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

3、练习:……有像……的,有像……的。(学生补充)。

(4)五彩池颜色美。

1、五彩池的神奇美丽还体现在哪?

2、对,就是同一水池的池水也有不同的颜色,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五彩池的神奇?

3、生朗读“有些水池的池水还不止一种颜色……”。

4、从你的朗读中,我已经体会到五彩池的神奇。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5)五彩池水颜色多的原因。

激励学生找出成因,为什么五彩池的水会显出不同的颜色?请同学们发扬合作精神,前后桌,四人一组,找出答案。

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课件显示:五彩池的水之所以显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是因为——;是因为——,

才使五彩池更加瑰丽。)

三、升华体验,深化主题

1、在中国的传说中有五彩的瑶池,这藏龙山上的五彩池能不能和瑶池相比呢?回顾课文,齐读开头和结尾段。

2、课文开头写到五彩的瑶池在天上,结尾说五彩的瑶池在人间,这样写不是矛盾吗?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同学们积极讨论、交流。教师做出总结。(首尾呼应)

3、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出示课件:五彩池风景图片)

四、小结收获,课外延伸

1、假如现在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想说什么?

2、这么美的景色,是不是要介绍给大家,请你为五彩池写广告词或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五彩池。

板书设计

五彩池

数量(多)

美丽而神奇 祖国山河美

形状(奇)

颜色(美)

it课件(篇2)

设计理念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课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it课件(篇3)

通过学习《自然之道》,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我们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我们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5、学会“媚”1个会认字和“孵、穴、颓、愚、蠢、媚、霄”7个会写字,掌握“孵化、巢穴、颓丧、愚不可及、蠢事、明媚、响彻云霄”等词语。

教学重点:

体会“我”和同伴们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初步了解用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大家一起读读课题——《自然之道》。

题目“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从字面理解即可)

2、作者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说明自然界规律的呢?快速默读全文,回顾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和同伴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鹰咬啄时,不顾向导的劝阻,非要向导把幼龟送往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板书:“我”和同伴向导)

二、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和同伴们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和认识上发生的变化。

(一)是啊,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我们”的内心也随着事情的发展不断产生着变化。在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我们”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从这种变化中,大家又能感受到什么,认识到什么呢?需要我们很好地默读课文,用心去感受。

请看屏幕: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自学提示

1、“我”和同伴们的感情经历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2、读读这些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感情的变化。

3、自学后同桌进行交流。

(二)默读自学

(三)全班交流。

1、读出相应的段落,从整体说感情变化线,并板书

紧张焦急极为震惊自责懊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1)指名读课文,引导:他把“我们”和向导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了吗?

再引导:你们想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呢?怎么读才能读出来呢?

自由读:“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指名读:“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师接读:“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你们听出我们俩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了吗?

(与我们的紧张、焦急相比,向导是那样的平静,甚至是冷淡。)

(板书:若无其事)

是呀,心情和想法不同,说话的语气、语调就不一样。出示文字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大家再读向导的话——你们说向导这时心里想什么呢?

理解:(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揣摩)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认为这事很平常。

“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里指嘲鹰就是以幼龟等小动物为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3)假如我就是那位向导,你们就是作者和他的同伴,大家愿意和我一起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幼龟侦察图配乐)

海风轻拂的日子里,黄昏的沙滩上传来一点点细微的动静。在依然明媚的阳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只小绿龟从巢中悄悄探出头来,四处张望,一边感受这个属于它们的新世界,一边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它要迎向大海中那未知的生命旅程时,一只嘲鹰突然飞来,眼看一场灾难就要降临了……

(嘲鹰啄食图配乐)

你们看到眼前的一幕,很紧张,其中一位焦急地对我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没想到我的这句话招来了你们的一片呼喊。你们都向我喊什么了?指名说——

“不能见死不救啊,向导,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龟吧!”(哀求)

“向导,这些小生灵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让它成为食肉鸟的美餐!”(劝告)

“向导,你怎么这么无情啊!”(指责)

“你必须把它送到大海去!快点!嘲鹰就要把它叼走了!”(命令)

……

从这一片呼喊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他们那颗善良的心!

(4)但是当时大家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只知道的内容:联系第2自然段:小龟轻、体型弱小,嘲鸫庞大,小龟会被嘲鸫吃掉;小龟的目的是离巢去大海,如果被伤害,目的就达不到了。

不知道的内容:向导的话的含义,所以不理解向导:不懂得自然界的规律。

3、向导在大家这一阵阵急切的呼喊声中,出于无奈,只好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板书:极不情愿)

后来大家理解他了吗?看到什么就理解了?小声读5——8自然段

理解了。因为看到了令人极为震惊的场面。指名读第5自然段中的第1、2句话和第6自然段。

(抓住“成群成群”、“鱼贯而出”“无遮无拦”等词进行理解)

看到这场面,“我们”终于明白了——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段话的内容和前面哪段话内容紧密相连?请两位学生读一读。

生1:“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生2:“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明白之后我们终于理解向导了——

向导的表现并不是冷酷无情,而是了解自然规律的一种坦然与自信。明白之后我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读第7自然段。(简单谈理解)

回过头来再读第4、7自然段:同桌分工合作朗读——一人读向导的表现,一人读大家的表现。(感受“我们”的变化)

4、谈出最大的收获

(1)惨剧的发生,仅仅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仅仅让“我们”理解了向导的所作所为吗?指读第8自然段。

(2)经历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之后,一切似乎都寂然静止了,但是大家的心情是不平静的,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啊。那么此时此刻大家在想些什么呢?

(自责;反思;忏悔……)

(4)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

出示文字

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他在为什么而悲叹?(板书:悲叹)(为人们的无知,为因人们的无知而受到伤害的小海龟)

(5)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课文通过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齐读第9自然段。

是呀,这像名言警句一样的话语,有什么可琢磨的吗?(结合自己的感受和阅读的相关资料谈。)

①自然界的万物,优胜劣汰。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是在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平衡:食肉鸟要吃小龟这样的小动物,才能生存;而太平洋绿龟为了生存繁衍,大量产卵,也不会灭绝。

②地球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不能认为可以主宰动物的命运。

③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保护它,反而适得其反。(《狼和鹿的故事》)

④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就为所欲为,那样就会伤害动物,造成一些动物的毁灭。(《曾有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⑤熟知自然、了解自然,才能尊重自然。(《小岛上的故事》)

…………

三、拓展练笔

1、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我们在作者讲述的这件事中也悟出了道理,得到了启迪,对“自然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假如你是向导,假如你是随行的同伴,假如你是小海龟中的一员,或者你就是一位读者,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你想跟大家说点什么呢?请你以其中的一种身份,从一个角度,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吧。

2、交流写作的内容。

四、教师小结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给我们人类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它总是以其独有的方式使我们感受到它的奇妙与深刻。让我们更好地去探究自然,了解自然,真正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我”和同伴:紧张焦急极为震惊自责懊悔

自然之道理解

向导: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悲叹

it课件(篇4)

一、教学内容:

由于影视音乐与影视剧情密切关联,因此,与其他类型的音乐相比,影视音乐更易于理解。影视音乐在传播渠道上也比其他仅通过现场演出或录音的音乐更为顺畅,随着相关电影或音乐剧的播放,影视音乐会很快得到传播。本单元力图让学生对影视音乐及其不同类别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使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电影及电视剧,能够自主分析其中音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表现力。

情感目标: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分类,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1、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儿狼》

【设计意图】调动情绪,创设一个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兴奋地开始音乐课。

2、师生问好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吗?那谁知道刚刚听到的是哪部动画片的音乐?请告诉老师,有哪些影视剧的音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指生回答,并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

(2)聆听影视歌曲片段

片头曲《黑猫警长》:黑猫警长主题歌《上海滩》:上海滩

背景音乐《还珠格格》:有一个姑娘插曲《浪漫满屋》:ithink

情节音乐《微笑百事达》:北极星的眼泪片尾曲《神话》:美丽的神话

(3)音乐常识:归纳影视音乐的分类(主题歌、片头曲、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尾曲等。)

同学们真棒!那么请大家根据音乐在影视剧中出现的不同位置,想一想影视音乐有哪些不同类型?

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是一部电影中的插曲。

【设计意图】以流行影视歌曲引情激趣,将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音乐感受带进课堂,既拉进了师生距离,体现了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的课改新理念,又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送别》(20分钟)

1、播放《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刚我们听到的歌曲是?是一首什么歌曲?什么是校园歌曲?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合作。那么在上世纪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呢?

2、学堂乐歌

二十一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认识它们,但在我国近代音乐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或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3、介绍李叔同——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育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浙江平湖人,1880年9月生于天律,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逝世于福建泉州开元寺。1906年李叔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同年,又创办了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并担任了《太平洋报》的文艺编辑。

李叔同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一生从事多方面的艺术活动,除音乐、戏剧外,绘画、书法、篆刻、诗词均所擅长。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

主要音乐代表作品有《送别》、《西湖》、《春景》、《忆儿时》、《春游》、《留别》、《早秋》等。

4、欣赏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师:“同学们,进入初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加重,大家接触电视电影的时间应该也越来越少了,借今天课堂上的机会,老师要邀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老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段,请认真体会影片中的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5、歌曲分析

师:“这首影视插曲的曲名是什么?(送别)

节拍四四拍子速度中速稍慢

力度中强情绪忧伤惆怅深情

6、出示歌谱,学唱歌曲

(1)分句学唱歌谱。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轻声地学唱歌谱,老师唱一句,请同学们跟唱一句。”

(2)学唱歌词。师:“同学们,我唱谱你们唱词,请注意表现出歌曲忧伤怅惘的情绪。”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进一步练唱。

a、注意用自然、舒展的发声方式演唱。

b、注意斛字的读音hu。

c、切分音,长音的演唱及休止符的停顿

d、歌词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

歌曲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最后一句应唱得渐慢渐弱。

(4)让学生用领唱加齐唱的形式演绎歌曲《送别》。(13分钟)

a分小组演唱歌曲

b①句女领唱②句男领唱③句女齐唱④句男齐唱⑤⑥句轮唱;“夕阳”重复;

(三)拓展活动

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的影视音乐,下节课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四)总结下课(2分钟)

1、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影视音乐的分类、了解了学堂乐歌这个特殊的历史产物、学唱了李叔同的代表作《送别》。歌曲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挚意真情,从而使这首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师生告别。

五、教学反思

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中有很多中外影视音乐作品,我选择的内容是我国影片《城南旧事》中的插曲:《送别》。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d大调,表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歌曲的旋律优美抒情,在李叔同的填词下,使歌词和歌曲达到完美的融合,意境深远,成为一首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田园诗歌。通过歌词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园;再由景写人,这种特有的中国式描摹方式,总是使文字得到了升华,升华至人们内心美好情愫之中,“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使离别那淡淡的愁情,跃然心底。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又是一次很好的塑造和教化,世间还有如此美好的友情。

it课件(篇5)

《水的浮力》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自然常识》第四册第4课。本课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

1.能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能对物体的浮沉提出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和猜想;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细致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在水中浮着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浮在水面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泡沫塑料、橡皮、铁钉、钥匙、积木、弹簧秤、皮筋、空塑料瓶、铁块、橡皮泥等。

2.ppt动画出示各种水的浮力应用图片。

一课时

1、谈话引入。

2、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

3、教师演示浮、沉的图片 引出:浮 沉

4、学会手语“浮、沉”。

1、课件显示。

2、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会浮在水面上;有的会沉在水低。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收到水的浮力。

用弹簧秤分别称物体在水中和空气中的重量,有什么发现?

水的浮力

浮力

it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3、体悟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4、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良好的积累、观察、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视频。

2、学习生字:螳螂

3、为动画起片名。

4、说带动物名的成语。

5、告诉学生: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范读课文,交流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1、指导有感情地读。

2、根据故事情节,引出道理。

3、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

4、告诉学生:勤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四、再读课文。

1、根据板书质疑。

2、读文谈发现和疑惑。

3、设疑、存疑。

4、告诉学生:冷静思考,是一切智慧的开端。

五、布置作业。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虽然是下午第三节课了,大家看上去依然很精神,这说明大家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

1、播放动画片

好,我们欣赏完动画片,谁来说说动画片上有哪几个主要角色?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并板书:螳螂,蝉,黄雀

2、学写“螳螂”

你知道螳螂怎么写吗?螳螂,又称刀螂,可不是那个叫刀郎的歌星,因为螳螂是昆虫所以螳是虫字旁加个大会堂的“堂”,螂是虫字旁加个刀郎的“郎”,

观察生字,说说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对你真会发现和总结。

3、为动画片起名

螳螂,蝉和黄雀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来说说。

呀,你的观察真细致。

呀,你不仅说出了三个主角的.动作、神态,非常形象。

还加入心理描写,和个人分析。这说明你不仅会观察,还会思考。

这么有趣的一个动画片,谁来给它起个片题。命名。

完善板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齐读。

4、说带动物名的成语

这是一个带动物名的成语,你们还知道哪些带动物名的成语呀?

5、习惯培养: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大家积累得可真多,鼓掌送给你们。同时送给大家一句话: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过渡:大家知道,咱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中特有的一颗璀璨明珠,一个成语往往就是一个故事,有着很强的表现力,运用得好,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甚至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有不少同学一脸的疑惑,有些不信,那我们一起走进第10课:螳螂捕蝉。完善板书。

二、初读感知

1、首先请大家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读通,自学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

提醒注意:侯与候的区别。后描红。

出示:侯与候说形、音、义的区别。

解释:诸侯国

2、再听读:联系上下文理解所画词后的意思,再交流。

3、再默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有条理地来说说。

过渡:现在你们说说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作用大不大。那我们来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好好讲一讲。

三、学习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请大家找出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的语段读一读,课文哪几节写了这个故事。请一个学生说一说。出示语段,齐读。

1、指导有感情地读。

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

我们走进课文先想象一下螳螂、蝉、黄雀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各自的心理。

这样我们就能融入人物情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

2、根据故事情节,引出道理。

你们发现故事中的三个主角都有一个什么特点吗?

用书上的话怎么说。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的祸患。

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由这个道理你们能想到哪些词语。

3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让学生说一说。

4、引出习惯培养: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其实,大自然是我们的老师,许多人常常能从身边的事、物以及自然现象中有所启发。我们课本上也介绍过不少,比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一首诗《观书有感》中的一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在池塘边读书获得的启迪;还有《鸟语》中提到“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是作者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发。送给大家一句话:

勤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

四、再读课文。

1根据板书质疑。

好,同学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引人深思,可这个故事只是少年讲给吴王听的,是课文螳螂捕蝉中的一段内容,板书:少年、吴王

请大家看看板书,你产生了哪些疑问。有了哪些想法。我们再次读课文,看看能不能解开心中的疑结,或者又产生了哪些问题。

2.读文谈发现和疑惑。

3、引出习惯培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勉励大家:

冷静思考,是一切智慧的开端。

3设疑、存疑。

大家问了那么多,说了那么的发现,老师也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个少年真是在给吴王讲故事吗?

(是在劝吴王),可我觉得劝(板书:劝)字显得过于单薄,你觉得再在前加个什么字比较合适,更能较好地概括全文呢?(智、巧)为什么呢?同学

让我们在家一起怀揣这些疑问,共同期待下节课的到来。

it课件(篇7)

一、教学思想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发展学生的传接球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和积极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在比赛中是一种很实用的传接球方法。教材选自我校女子篮球模块水平五的内容,在初中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础上学习,学好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又是今后学习篮球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教材共安排3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为传接的准确性,难点为侧身跑中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协调连贯。学习本技术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速度素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26名女生,高一女生身体发展成熟,具备良好的体育运动能力。因为初中锻炼篮球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学生在篮球方面表现出较浓的兴趣和充足的自信心。然而在传接球技术方面接触少,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高一的学生在物理中学过运动中的位移知识,能够理解行进间以球领人的技术原理。考虑到学生相互配合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应加强相互合作教育。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以球领人的技术要点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0%的学生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能够传接准确,60%的学生能够在侧身跑中做到跨步接球,迈步传球的动作基本协调连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和积极评价的能力。

五、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直观教学法:讲解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由老师亲自示范,作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讲解清楚,示范到位,使学生一目了然。

(2)纠正错误法: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纠正。

(3)分层递进法:基本练习部分由两人原地传接球到一人移动两人固定练习,再到一人移动一人固定练习,最后到全场跑动中传接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递进方法。

2、学法

(1)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尝试法:使学生在多次的尝试练习中掌握技术、改进技术。

(3)评价法:通过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

上课开始,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我用激励性语言导入教学。

“中考篮球考了多少分?”“30,29,28等”

“看来你们的篮球水平不错吗?你们会单手肩上投篮吗?会运球突破防守吗?会两人传接球快攻上兰吗?”

“不会”

“篮球作为一项运动有好多的技术和战术,你们愿意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篮球水平吗?”

“愿意”“好我们先来玩球熟悉熟悉球性。”抓住高中生的求知欲望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学生成体操队型散开,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球性练习。内容为指拨球、绕腰转、绕膝转、胯下传递球、指按球、两人对抗运球。用时3分钟,目的是活动学生的身心和熟悉球性,特别是活动学生的手指关节,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接着进行抢断球游戏,方法为学生四人一组,三人在圈上相互传球,中间一人快速滑步或转身来抢断球,被抢断的学生换到中间来。要求学生1-6报数然后到相应的场地上进行练习。用时3分钟,目的是复习初中学过的传接球技术和提高学生的传接球兴趣。

2、基本部分

(1)二人传接球

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后向学生介绍各种传接球的用途和运用时机,(反弹传接、单手肩上、双手胸前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且针对实际练习情况强调双手胸前的传球手法和接球手型,要求学生传球伸前臂,翻腕,手指弹拨球。接球时伸手迎球,指端触球时双手迅速后引护球。讲解后请一位学生配合示范,在理解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直观地观察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动作概念。学生两人一球散开练习,用时3分钟目的是改进传接球技术,要求传得更平、更快、更准。关注到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进行个别辅导,个别学生出现双手抛球或扔球的动作,教师要通过示范反复地强调正确的传接手型,使学生尽快掌握原地传接球的技术。

(2)移动传接球

三人两球,一人移动传接球,两人固定传球。要求学生要控制好落点传得准,积极移动接得稳。用时5分钟,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移动中的传球落点和脚步的变化移动。练习结束后请1-2组学生示范,鼓励同伴评价,对于移动速度慢的同学给予语言上的鼓励。目的是通过观察、思考、评价,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提高自身的动作质量。

(3)跑动中传接球

教师安排见习生做固定传球人,要求学生在跑动中上体稍向篮球方向侧转,传球时迅速出手传斜线球,当球接近自己时上步接球。用时5分钟,目的是学生体会在移动中传接球的感觉。教师边观察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之处,帮助学生改正不够之处。侧身跑中大部分学生脚尖没有正对前进方向,对于这个共性问题老师进行集中纠错讲解,请不同的学生示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进速度,提醒学生跑动中脚尖正对前进方向,上体稍向篮球方向侧转能够更好地进攻。

(4)两人慢跑中传接球

两人一组一球在慢跑中传接球上兰,要求动作连贯,避免带球走。用时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走步的犯规现象。学生在尝试练习中探究如何避免走步,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目的是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自我练习、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可能还有部分学生不能理解走步的规则,无法在传接球过程中避免走步的现象,只能鼓励学生从严重走步到少走步,争取在下节课提高要求。有意识地鼓励掌握情况良好的同学加快推进的速度,目的是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和要求,并且提出两人传6-8次上兰的具体要求,督促学生进行正确的侧身跑练习。

(5)游戏:画老鼠

规则:两人从底线开始行进间传接球上篮,练习结束后在预先设计的板上画老鼠,球中了加上传接时没有掉球画两笔,两者居一画一笔,两者都没有不能画,前面同学过了中线后面的同学就出发。看哪一组画得最快最完整。结合鼠年的时机既提高练习的兴趣又可以巩固所学的技术。

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人体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在教学手段上安排从固定到移动的四种练习。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3、结束部分

学生跟着老师做放松练习,内容为情景尝试“蒲公英妈妈撒种”,以达到稳定情绪,愉悦身心的目的,最后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和鼓励,愉快地结束本课。

七、教学特色

1、本课采用尝试练习法,使学生在尝试练习中理解行进间传接球的技术要点,安排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调控作用。

2、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问题,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同伴之间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传接球技术。

3、游戏法也是本课的一大特色,在准备部分的对抗运球和抢断球游戏都能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基本部分中将行进间传接球上篮和画老鼠联系起来,既能复习所学的技术,又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结束部分的“撒种”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放松身心。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游戏中热身,在游戏中巩固技术,在游戏中合作,在游戏中进步,在游戏中恢复身心。

八、教学效果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40%,练习强度中等偏上。学生身心得到满足和愉快的体验。

九、场地器材

篮球28个,篮球场2个,设计板2块,画笔2支

it课件(篇8)

第一课时

目的: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大和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画,你们想看吗?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这是颐和园里的美景。(板书:颐和园)指导读音和写法,请你看老师写颐字,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其它生字时,你也应该这样,想想应该怎样记着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想从文中了解什么呢??好,就让我们一起读书,讨论,弄懂这些问题,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二、学习课文,通过读书,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1.请同学们自由读书,拿着笔,可以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词,你喜欢的词语,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颐和园的大和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你再次读书,把作者带大家游览的地方画出来。(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3.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去细细游赏吧。你喜欢哪一处景物就来读那一段,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你就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4.你喜欢哪一处景物?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读出了大和美呢?

5.指名发言,读出句子,说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换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滑过,游过。点明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你能读出来吗?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指导读书)

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到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处处有美景,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的确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可作者为什么先写长廊,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呢?他为什么这么写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

三、布置作业:

同学们,颐和园那么美丽,可还有许多中外朋友不知道,我们国家在开拓旅游产业,旅游局希望能在电视上做做这方面的广告,请你们课下帮忙设计个广告词,能吸引广大游客,说出颐和园的特点。你们愿意吗?好,比比看谁的广告词写的好。

第二课时

目的:

体会中心,学习写法

体会中心,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

1.同学们,颐和园是个大公园,为什么作者只带我们游览这些地方呢?(生自由发言,能说出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作者怎样写出颐和园的大和美呢?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你觉得这样介绍好在哪里呢?你能当一个小导游,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吗?

3.想开去:和作者一起游览了颐和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用上书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作业:你能这样来介绍我们的校园吗?

it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理清记叙的要素,品味语言,感悟文章意蕴。

3、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蜡烛的特殊意义。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二战中苏联红军解放南斯拉夫的情况。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了一位苏联红军战士的坟头。文章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学习这篇文章,要用心感受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二人都是工人,他们有一个儿子上初中三年级。家里只有一间房子,约十五六平方米,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学生桌,家里就塞满了。爸爸身体不好,经常咳嗽,一咳嗽小屋就跟着震动,儿子写作业思路就会被打乱,为了儿子的学习,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出去,每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躲出去,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北方的冬天很早就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有一天,儿子临近期末考试,在温暖宁静的小屋里不知不觉学习到夜深。作业刚做完,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从窗户往外望去,大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儿子像一下子被电击着了,泪流满面的跑出去……无声的雪花盖住了这对拥抱的父子。这是一个普通的亲情故事,但令我们感动。还有一种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给我们震撼。今天我们学习的《蜡烛》一课,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

2、教师检查预习(学生交流、巩固)。

3、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4、投影思考题:

(1)复述课文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达到:

(1)跨越国界,情同母子,战斗的友谊。

(2)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研读赏析

教师导学:这篇文章非常感人,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那么,感人的因素有哪些呢?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思考题:

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2、试分析蜡烛有什么特殊意义。

学生默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预期达到:

1、题材感人,重点描写老妇人掩埋苏联烈士的过程,突出蜡烛、烛光。

感人的原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的意义。

2、蜡烛的珍贵意义。

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结婚的喜烛一直舍不得用,现在,把它们拿出来点在烈士的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特殊的环境里,烛光显出了特殊的意义。

四、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精读文章倒数第四、五两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有哪些心理,回答问题。

投影思考题:

1、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心里是怎样想的?

2、老妇人为什么对他们深深一鞠躬?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学生齐读或分读,自由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启发学生就文句提出一个个问题推想。只要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理解就深刻了。

五、布置作业

把你设想的老妇人的心理写下来,整理到练习本上,并且用上研读与练习中的字词,300字左右即可。

it课件(篇10)

一、学习课标析教材

由北师大编写的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主体单元的编排方式,从学生的认识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确定了十七个主题单元。《冬天是个魔术师》是第十六组中以“冬天”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作者揉情于景,借景抒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描写了冬天中动物冬眠、下雪、湖面结冰、人们穿上冬装等特点。文中充满儿童情趣,是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好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我运用课改理念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识记15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景物特点,感情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自学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能识记15个生字,并结合课文说出冬天里的景物特点。

本课的教学时间我拟用二课时,这是第一课时。

二、把握课标议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读书为主线的原则,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1、情境教学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借助课件展示了一个迷人的冬景:雪中的野果更加红艳夺目、奇特瑰丽的哈尔滨冰雕、大雪覆盖着挺拔的红松、银装素裹的大地,人们在尽情地滑雪。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中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学习兴趣盎然。

2、合作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

如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讨论:冬天这位魔术师会变什么?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并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

3、扶放教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通过“扶”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学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在“放”中了解学情,做到“以学定教”。

如教学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我有意让学生弄清学习方法:“反复读文——理解内容——启发谈话——感情朗读”。并用这个学法自学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学生运用第一自然段的学法,很容易读懂课文其他内容。这样做,激活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既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习能力,在“学会”的同时又“会学”。

三、培养能力谈学法

这节课的教学,我借助知识载体,向学生传递方法、策略等信息。通过扎实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学会自主求知

只有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如学习课文时,我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互读、评读,最后举行挑战读、比赛读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求知欲强,自主参与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问学生:“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冬天的景色很美丽,小朋友们可以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有的说:“冬天一到,我可以制作冰花。”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四、体现课标说程序

(一)激趣导入

(二)学习新知

1、学习课文:

初读感知——小组间互读、评读——齐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反复读文——理解内容——启发谈话——感情朗读。

(2)小组合作迁移学习课文二到四自然段,然后汇报学习成果。

(3)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第五自然段,引导学生说说冬天有哪些本领?

(4)感情朗读课文。

(5)拓展延伸: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请你把看到的、想到的冬天的景色画出来。

3、识记生字:

学习小组利用学习袋自学生字,用开火车、挑战读等形式检查识记情况。

(三)自我评价: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给自己评分。

(四)师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冬天是个魔术师

动物冬眠:青蛙、刺猬、熊、蛇

下雪:大地变白

湖面结冰:变成大玻璃

人们穿上冬装:围巾、棉衣、手套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