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勘察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7.11

勘察报告锦集。

古人曾说,力行而后知之真,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都会需要书写各种各样的报告,报告的结尾多用“特此报告”等形式,一般不写需要上级必须予以答复的词语,一篇好的报告应该要包括哪些内容?如果你对“勘察报告”感到好奇请参考下面的资料,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注入更多的创新和创意!

勘察报告 篇1

提出了基于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Vondrak滤波方法(简称HVF),并将其用于GPS多路径效应的研究.通过对实际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合理地选取Vondrak平滑因子,最大限度地削弱测量的随机误差,有效地分离观测资料序列中的信号与噪声.利用该方法提取多路径模型,并根据GPS多路径效应周期性重复的特性,可有效地削弱多路径效应对观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GPS定位精度.

作 者:周晓卫 戴吾蛟 朱建军 邹峥嵘 Zhou Xiaowei Dai Wujiao Zhu Jianjun Zou Zhengrong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长沙,410083 刊 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年,卷(期):2007 27(1) 分类号:P228.41 关键词:Vondrak滤波   平滑因子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   GPS   多路径效应  

勘察报告 篇2

岩土勘察报告

主题:某地土地利用规划岩土勘察报告

一、前言

岩土勘察报告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某地区进行岩土勘察,获取相关数据并分析评价地质岩土条件,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察区域概况

本次岩土勘察报告选取某地区作为勘察区域,该地区位于某省中部地带,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辖区内包含有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三、岩土勘察方法

本次岩土勘察采用了以下方法:

1. 取样法:根据勘察区域的地质特点,在代表性地点选取合适的取样点,获取岩土样品。

2. 地质勘测法:通过地质勘测工作,绘制了岩石分布图、地层剖面图等,为岩土勘察提供了基础数据。

3. 地质探测法:利用地质探测方法,对勘察区域进行地下岩土结构的勘察,获取岩石层厚度、强度等数据。

四、岩土勘察结果和分析

根据以上的勘察方法,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岩土勘察结果:

1. 地质构造:在勘察区域内,以褶皱构造为主,同时存在断裂、岩浆侵入等地质构造现象。

2. 岩石类型和结构:勘察区域内主要存在花岗岩、片麻岩和砂岩等岩石类型,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岩石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结构形态。

3. 地层分布:勘察区域内存在多个地层,其中包括了变质岩层、沉积岩层等。地层的厚度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4. 岩土力学性质:通过岩土力学试验,我们获得了岩石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参数,可以评估岩石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五、岩土勘察能性评价

1. 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根据岩土勘察结果,结合工程建设要求,评估勘察区域内不同地段的适宜性,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岩土勘察能的数据,评估勘察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为地质灾害防范提供依据。

3. 土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岩土勘察结果,结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评估土地的适宜性,并提出合理利用建议。

六、结论与建议

根据岩土勘察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 勘察区域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需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2. 勘察区域内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需加强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范。

3. 根据岩土勘察结果,对勘察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规划,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

七、参考文献

1. XX省岩土勘察报告,20XX年。

2. XX地质测量资料,20XX年。

八、致谢

感谢参与本次岩土勘察的所有人员的努力和支持,也感谢所有为本次勘察提供数据与信息的单位和个人的配合与支持。

以上就是本次岩土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勘察报告 篇3

岩土勘察报告

一、背景介绍

岩土勘察是在工程建设前必须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确定工程场地的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条件和土壤、岩石等地质体的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等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岩土勘察报告的编制是为了对某城市尝试建设地下停车场的可行性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对于地下停车场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数据和建议,为城市交通的便利化发挥一定的助力。

二、勘察内容

本次岩土勘察主要针对地下停车场工程的基本情况、场地环境、岩土体情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爆、裂隙水渗流、地面沉降、地震、自然灾害等进行了详实的勘察、测试和分析。

1. 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主要包括地层厚度、地下水流动方向和流量、地质构造、土层性质等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地质体在工程建设中所具备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变形性等,以及对工程施工和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

据勘察结果显示,该地处于台地地貌,地层主要由古近系的砂、泥岩和粉砂岩组成,中下部发育过渡带,总厚度约250m,属于稳定的地层结构,并且在该地区未发现活动断层。

2. 地下水勘察

地下水勘察是为了了解地下坑道的排水条件和地下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针对地下水位、水流量、水压力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以确定地下坑道的排水方案和水利设施的配置。

据勘察结果显示,该地地下水位较低,地下水流量较小,水质呈中等硬度,对地下公共设施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该地区周边尚未发现地下水源污染的情况。

3. 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勘察

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勘察主要是为了了解地基整体的状况。包括土壤的类型、粒度分布、含水量、密度等力学性质;岩石的类型、组成、断裂形态、强度、稳定性等力学性质;以及地基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孔隙度、饱和度等。

据勘察结果显示,该地地基底部为砂质粉质黏土,相对稳定,强度良好;地下深度200m之上为沉积物层,密度逐渐增加;地下深度200m之下为岩石层,包括花岗岩、石英岩、变质岩等,岩石强度和稳定性较好,不易发生滑坡、崩塌等情况。

三、可行性评估

通过对勘察结果的综合分析,该地下停车场建设的可行性得到肯定。由于地质构造、岩土结构较为稳定,且地下水流量较小,建设的难度相对较小,而该区域交通压力大,公共地下停车设施需求大,因此建设地下停车场显得十分必要。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周边区域的水资源、环境保护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控,以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和环保性。

勘察报告 篇4

概述工程勘察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凿井、工程测量和工程物探等专业,在基本建设中居先行地位。勘察成果为工程建设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环境保护等,提供地形、工程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方面的技术资料,并作出工程评价,是工程项目决策的依据之一。上海地区从事勘察业务,始于19世纪。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商在黄浦江畔旗昌洋行开凿了第一口深井,井深76.8米(252英尺);光绪二十六年(19)在黄浦江、长江口一带进行了地质普查钻探和简易土质分类试验,并于民国(19)发表了《上海港勘察》专册。工程勘察业形成一支独立的技术队伍,是在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在其下属材料试验所内,建立土工试验室和钻探队,为最早的勘察队伍。1953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镇规划所需的地形测量、工程地质和地下水资源勘测等工作,均由城市建设部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分工进行”的决定,相继组建了中央部属和市属的勘察机构,主要有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简称上海民用院)勘察队、华东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勘察室(后发展为上海勘察院,现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简称上海勘察院)、一机部船舶工业局上海勘测队(现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勘察研究院,简称中船勘察院)、燃料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华东设计分局勘察室(现电力工业部华东电力设计院勘察处,简称华东电力院勘察处)等,总人数200余人。各勘察单位的体制、技术理论、技术装备和测试手段基本是沿用苏联的经验。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工程勘察的地位日趋重要,勘察队伍逐步壮大,有的从设计院内独立出来,成立了专业勘察单位,到1958年底,上海地方的和部属在沪的勘察单位有16家,总人数逾千人。60年代初,因机构变动、外迁,勘察单位及人员大为减少。进入80年代后,上海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工程勘察单位迅速增加,1989年,已发展到70家,总人数达4000余人。1990年以来,上海建筑市场更加活跃,外省市进沪勘察单位逐年增多,截止1994年底,在沪注册的有33家,在沪从事工程勘察的单位总数已逾百家,人数突破6000人。岩土工程是工程勘察的延伸与深化,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是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一个自成系统的新专业。它研究的对象是土体与岩体,研究方法是成因分析、力学计算和比拟判断。岩土工程的工作内容是研究岩土体的整治改造与利用问题,最终为建设工程提供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化方案及成果,其理论基础是土力学、岩石力学、工程水文地质学和地基基础工程学。60年代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在欧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形成。80年代初上海引入岩土工程体制,当时,经过30年工程实践的勘察单位感到苏联技术模式在功能上的狭窄性、研究程度上的肤浅性是个问题,迫切要求革新工程勘察机制,仿效岩土工程体制,利用自身熟悉岩土特性的技术优势及拥有的技术装备,深入掌握岩土特性,结合工程要求,研究岩土整治和利用方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治理、监测与监理,坚持岩土工程的整体性、连贯性、综合性。1986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简称国家计委)发文要求全国工程勘察单位逐步推广岩土工程体制。1987年上海市建设委员会(简称市建委)批准上海勘察院进行岩土工程试点。其他多数勘察单位,先后设立了岩土工程机构(队、科、处、公司)。截止1992年底,有44家勘察单位以不同形式、不同工作深度,推行了岩土工程体制。上海的岩土工程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实践,队伍不断壮大,技术不断创新,使岩土条件和工程结构相统一,为上海以至全国的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来源:考试大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技术标准从无到有,60年代初编制的《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1975年修订,1989年再修订出版,总结了上海地区勘察设计科研单位丰富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1994年编制的《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已经颁布执行。勘察手段与方法,从单一的钻探取土试验,发展为测试占主要比重的综合勘察,手段多种,方法多样,能适应国内外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需要。80年代以来,各项原位测试精度提高,深度增大,标准贯入试验170米,静力触探试验80米,旁压试验140米,跨孔波速试验逾100米,静力桩载试验达1500吨级,评价水资源有电模拟,研究土体强度及变形特征有土工离心模拟试验机等。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由手工操作、人力钻进,发展到半机械化、电子化,结合原位测试及施工监测,逐步采用微机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处理,并绘制曲线、打印成果报告。在标准化和系列化方面正向国际标准靠拢,测量和物探仪器更新加快,向轻便、耐用、精密、先进的方向发展,进入90年代后,测量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迅速得到应用。岩土资料数据库初步形成。技术成果评价,从定性为主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对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建议有针对性、可行性。业务范围大为扩展,从地下到地上;从提供地形地质资料,到场地岩土体的整治、服务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从岩土评价利用、到环境灾害治理,为人们创造安居乐业的优质环境。40多年来,随着上海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勘察单位完成了数以万计的项目,覆盖于各行各业,代表性的有: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简称石化总厂),宝山钢铁总厂(简称宝钢);中国首座地面卫星接收站、秦山核电厂;一大批星级宾馆、商厦、办公楼及高层住宅群;大跨度、多功能的影剧院、体育馆;内环线高架、地铁、世界一流的3座双塔双索面迭合斜拉桥(最大主跨602米);468米高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等。这些高、重、大工程的桩基础,深达40~50米,最深达80余米。建筑基坑大到1~2万平方米,深达20米。其中获得优秀工程勘察国家金质奖3项,银质奖9项,铜质奖4项,部、省市级一、二等奖29项。取得了一大批新设备、新技术的研究成果,其中有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有18项获得市、部级科技进步奖。上海勘察院、中船勘察院、上海民用院勘察处、华东电力院勘察处等4家于1992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先进单位,上海勘察院被评为1992年度中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单位之一。

勘察报告 篇5

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在应用统计学时,统计分析是其关键环节,资料性质分析、资料类型的判断、统计方法的选择等各个环节都应把握好,否则,其分析结果将是没有意义的。本文拟通过对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论文中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出现的问题,从描述性分析、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方面进行解析。

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一般首先要对社会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再选择进一步的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要对调查总体所有变量的有关数据做统计性描述,主要包括数据的频数分析、集中趋势分析、离散程度分析、分布形态以及一些基本的统计图形。

描述性统计分析虽然较为简单,但如果对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的描述不清楚或存在偏差,那么其后的所有分析都将值得怀疑,而描述的偏差可能会引起公众或学术界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误解,甚至误导政府决策。

均值是用于描述样本集中趋势的最常用指标,但应注意,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的对称分布样本,它是较好的指标,一般与离散趋势指标中的标准差一起描述数据资料(即形式);而对于偏态分布的样本,则常用中位数来描述集中趋势,一般与离散趋势指标中的四分位数间距一起描述数据资料(即形式),究其原因是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对于两个分布完全不同的样本,可能会得到相同的均值,因此均值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样本内部的差异,而往往这种内部差异正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或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为了弥补均值的这种缺陷,一般在报告均值的同时,也应该报告标准差,或用直方图或散点图的形式描述分布,以展示群体内部的差异。

因为社会调查研究比较容易得到大容量的样本,所以对任何小概率事件,用绝对数报告都会出现较大的数字,单纯对绝对数的强调往往会产生误解。比较合理的方式一般是在报告某事件绝对数的同时,给出该事件的发生率或占研究样本的比例。

相对数常用于描述定性资料的内部构成情况或相对比值或某现象的发生强度,一般有比与率两种形式。虽然比与率的计算形式是相同的,即两个绝对数之商乘以100%,但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率用于反映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的强度,而比则用于反映部分与整体或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当数据的比较基础相差悬殊,用绝对数表述没有可比性时,就要借助于相对数。

应用相对数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百分比与百分率的混用;当分母很小时,只计算百分比或百分率,而没有报告样本量;当比较两个或多个总体率时,没有考虑到各总体对应的内部构成情况是否一致,而直接比较等。

例如在报告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时,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流动人口犯罪率高于常住人口,其实是忽视了流动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与常住人口完全不同,且青年男性是犯罪率较高的人群,这样对两个不同群体的比较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是指所观测的结果变量是定量的,而且希望考察定性的影响因素取不同水平时,定量观测结果的均值之间的差别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统计学应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出现的误用也比较多。

正确选择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正确判断统计研究设计的类型;再是检验定量资料是否满足“独立性、正态性及方差齐性”的前提条件。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定性资料的统计分析常犯的错误主要就是列联表的误判,从而错误的选用统计方法。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常局限于统计描述,较难从数量角度对变量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回归分析则是研究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可实现对自变量进行控制,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及对随机变化趋势进行适当修匀。

相关分析可用于对定类、定序、定距及定比等尺度的各类资料进行定量描述,但各类资料的计算公式是不同的,所以应用时,需要判明资料的类型;而回归分析则要根据因变量性质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回归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因变量为连续型变量,具体的,当为非时间性的连续型变量时,可用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等;当为时间变量时,可用COX半参数回归分析、指数分布回归分析及威布尔回归分析等;当为随时间变化的连续型变量时,则需要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二是因变量为离散型变量,需要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及多项Logit模型分析等。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应用时也经常出现一些错误:

1.没有结合问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意义,就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其结果有时可能是莫名奇妙的,可能出现所谓的虚假相关。

2.对于较简单的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不注意应用条件,盲目套用。一般地,Pearson相关分析要求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且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若不满足条件,应采用其它相关分析法,如Spearman相关分析等。而线性回归分析则要求因变量必须是随机变量,且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回归分析前,先要进行统计检验,证实两变量的显著相关性,再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才有意义。

3.只求得相关系数或回归方程,而不进行参数假设检验就下统计分析结论。因为相关系数或回归方程都是由样本数据求得的,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必须通过其相关参数的假设检验来判定。

4.多元回归分析策略的错误。在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对多元回归分析的应用,不少人采取的策略是先用单变量分析,得到有统计学意义的多个变量,再将它们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变量分析,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这种分析策略是不正确的。因为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在单变量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并非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也没有意义。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先综合分析各种变量之间的作用、实际意义及关系,有些可作为控制变量(如性别、年龄等),将经过初步筛选的所有变量代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再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必要时可多用几种筛选变量的方法,同时要注意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到较为可靠的结果。

勘察报告 篇6

针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磁学方法依靠自身便捷、经济等一系列优势在环境污染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总结了环境研究中磁性矿物的'特征和鉴别方法及主要的环境磁学参数,回顾了磁学方法在地表沉积物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大气环境污染方面的应用进展.并指出增进对磁性物质与污染源关系、污染物磁性形成机理的理解,加强从单纯的磁化率测量到多磁性参数的综合运用以及与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法的结合来查明污染物质的多源性、记录环境信息在时空尺度上的不确定性和不同环境对污染物承载能力的差异性,是提高磁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研究领域应用效果的关键,有利于使环境污染监测和评价由定性研究向定量化研究发展.

作 者:符超峰 强小科 宋友桂 徐新文 FU Chao-feng QIANG Xiao-ke SONG You-gui XU Xin-wen  作者单位:符超峰,FU Chao-feng(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强小科,宋友桂,徐新文,QIANG Xiao-ke,SONG You-gui,XU Xin-wen(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75)

刊 名: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3) 分类号:P631.2 关键词:环境磁学   磁性矿物   环境污染  

勘察报告 篇7

岩土勘察报告

一、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在岩体、土体及其周围环境条件下,通过对岩石和土壤进行深入测量、分析和计算,了解其力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工程技术。本岩土勘察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并据此提供该地区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参考。

二、勘察区域概况

该勘察区位于某省某市,为一山区滑坡地带,地形复杂,坡度大,地下水位较高,地质构造繁杂,具有较高的地质灾害风险。勘察区域主要为砂岩和泥岩,其中砂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泥岩则存在较大的稳定性问题。

三、勘察方法及过程

1.资料收集

在实地勘察之前,我们充分收集了相关图纸、资料和文献,对该地区的地质、气候、地形等进行了深入了解。

2.实地勘察

在现场勘察过程中,我们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了勘察,包括开口采样、钻孔、测量等方法。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地质构造和地下水多次采样,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

3.样品分析

收集到的样品经过化验和试验分析,包括岩石力学性质、岩土工程性质、地下水水化学性质等,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岩土性质和水文地质情况。

四、分析结果

根据勘察收集的数据,我们得到了该地区岩土性质指标,并进行了分析。

1.岩石性质

该地区岩石以砂岩为主,其力学性能表现出较大的技术参数变异性,同时存在较为显著的延性问题。

2.土壤性质

该地区泥岩的渗透系数较低,不利于水分排除。同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的稳定性存在一定问题,边坡、堤坝等地质灾害风险较大。

3.地下水

地下水水质以含钙、镁、钾、钠较为丰富,并存在一定含硫酸盐和硝酸盐。

五、结论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1.建议在砂岩地带建设较为强度的建筑物,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泥岩地区的建筑物需采取加固措施,并注重排水建设,以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由于地下水中若干有害物质浓度较高,建议加强监测和管理,同时建议给地下水进行适当的处理。

六、参考文献

1.《地质勘察报告编写规范》

2.《岩土工程》

3.《水文地质学》

七、致谢

在此我们感谢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支持和配合,感谢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使得本报告的顺利完成。

勘察报告 篇8

岩土勘察报告主题范文

一、前言

岩土勘察报告旨在对工程建设地区的地质条件、土壤及岩石性质、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围绕岩土勘察报告的准备工作、勘查方案、调查方法、数据处理以及成果呈现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准备工作

在进行岩土勘察之前,应全面了解工程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和气象状况,特别要注意区域的地形、地貌、岩性、构造特征、表土和地下水情况等。同时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和工程建设计划,制定详细的勘察方案,确保勘察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三、勘查方案

根据地质情况,应确定最佳勘查方法和勘察方案。一般情况下,岩土勘查方案包括五个方面:地质探查、地貌调查、井探法、钻探法和试验室分析。详细细化每项勘查内容,并明确勘查过程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为后续的勘查工作和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四、调查方法

1、地质探查

地质探查是岩土勘查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地质探查对象的不同,探查方法也各有不同。如:地表走行和采集地质标本是对地表情况进行简单了解的手段;地质测量可以测定地形、地貌和斜坡坡度等参数;地球物理勘查可通过地磁测量、电测、震测等方式,探测地下情况。

2、地貌调查

地貌调查与地质探查密切相关。通常采用现场调查和图像解译两种方法,用于了解地区的地貌特征、泥石流危险性、水土流失情况等。同时,还需要收集周边区域的地貌图、气象资料和历史地震记录等资料,为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依据。

3、井探法

井探法是通过在地下打井或井壁采样,对地下情况进行观测和分析的一种勘查方法。它适用于勘查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情况、地下岩土分布情况、地下水化学成分等内容的场合。

4、钻探法

钻探法是常用的岩土勘查方法之一。通常采用旋转钻、往复钻等钻机进行钻探,并在钻孔中进行岩样采集,以得到有关地下岩土层的信息。具体包括岩石类型、性质、承载力、稳定性、裂隙和节理等情况。

5、试验室分析

岩土勘查后所获得的岩样或土样,应通过室内的试验和分析来得到更为详细的信息和数据。如:颗粒分析、含水性试验、工程性质试验等。

五、数据处理

岩土勘查数据处理是岩土勘查最后一个环节。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将原始数据整理、比对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需要运用图表、图例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分散的数据进行整合,以提取或揭示出数据背后的结论和规律。

六、成果呈现

岩土勘查的成果主要表现为数值、图表和文字说明。数值通常以表格的形式所呈现,图表则以简明易懂、信息鲜明为主。在文字说明方面,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清晰性。同时,应强调工程建设可行性,提供有用的建议和决策依据。

七、总结

岩土勘察报告是重要的勘查成果,对于保障工程施工和后期使用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岩土勘查报告编写之前,要充分准备、科学地规划和合理地分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和有效性。

勘察报告 篇9

文章的目的是对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的出现直接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思想,而这一方法用于解决流动现象时,又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分子运动论,求解的是Boltzmann提出的玻尔兹曼输运方程,因此将这一方法称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之前也被称为格子气自动机(Lattice Gas Automaton).该方法多用于研究复杂现象,如材料晶体凝聚时的生长过程、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化等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由Hardy、Pomeau和Pazzis建立了第一个用于研究流体运动的格子气自动机,此后,这一方法被广泛用来模拟各种流动问题,诸如二相流、孔隙介质中的渗流等,并根据这一方法开发了相应的商业软件PowerFlow.同时,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由于其在微观水平描述运动的特点,成为研究湍流的一个很好的数值计算工具,特别是用其进行直接数值模拟(DNS)计算,成为继传统的差分法、有限体积法和谱方法之后的又一有力的手段.而作为大气运动的一个主要现象的大气湍流,比普通湍流更加复杂,在这里着重介绍了大气湍流的特点和应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模拟湍流的发展过程.

作 者:程雪玲 胡非 赵松年 姜金华 CHENG Xue-ling HU Fei ZHAO Song-nian JIANG Jin-hua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刊 名:地球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年,卷(期): 22(3) 分类号:P4 关键词:格子玻尔兹曼   元胞自动机   格子气   直接数值模拟   大气湍流  

勘察报告 篇10

岩土勘察报告

一、前言

本次岩土勘察报告旨在对某工程地点的地质、土壤与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提供工程建设所需的技术支持。

二、地理位置及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点位于某市城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程建设规划占地面积约为100亩,包括建筑物、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三、地质调查

1.区域地质背景

本工程地点位于该市太行山前段山地区,处在以三叠系煤系地层为主的地质环境下。该地区地质年代较为复杂,主要有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层。

2.岩石分类及性质

本区岩石主要由砂岩、灰岩和粉砂岩组成,其中砂岩主要以石英砂岩、云母石英砂岩为主,粉砂岩主要为石英粉砂岩。灰岩主要为薄层灰岩和钙质粘土质灰岩。

3.断层、构造及地形特征

本地区地形较为陡峭,山势起伏较大,局部地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多条缓倾斜断层。本区地表主要由红黄土和黄棕壤土覆盖,局部地区有设施基础中稳定性较差的滑坡。

4.地下水状况

本工程地点地下水位较浅,水层埋深约为3-5米左右,水质极其优良,水源充沛。

四、土壤调查

1.土壤标准及分类

本地区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土和灰棕壤土,土层厚度深浅不一,主要决定于坡度和坡向的因素。根据土质标准分级,本区土壤优、良、中、劣土比例分别为20%、40%、30%、10%。

2.土壤力学性质

本区土壤力学性质较为良好,极限承载力值在25-150 kPa之间,灰棕壤土略高于黄棕壤土。土挡结构物稳定性综合指数为2.5-3, 较为稳定。

3.土层水文特征

在地下水位3-5米左右,水弥漫前期时即能到达地表,在降雨较大时容易出现水害,应注意排水问题。黄棕壤土干湿变化较大,易翻耕,灰棕壤土蓄水性能略差,应注意排水。

五、总结

通过对该工程地点地质环境、土壤性质与水文特征的勘察分析,可以初步确定该区域地质条件稳定、土壤质量良好,适合进行相关工程建设,但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排水问题,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勘察报告 篇1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内容,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地质条件、工程特点等情况确定。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的类型、规模各不相同,目的要求、工程特点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差别很大,因此只能提出报告基本 内容。报告的内容:(1)委托单位、场地位置、工作简况,勘察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以往的勘察工作及已有资料情况。

(2)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布置,包括各项勘察工作的数量布置及依据,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等方法的必要说明。(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内容,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4)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包括各项岩土性质指标的测试成果及其可靠性和适宜性,评价其变异性,提出其标准值;(5)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的预测及监控、预防措施的建议。(6)根据地质和岩土条件、工程结构特点及场地环境情况,提出地基基础方案、不良地质现象整治方案、开挖和边坡加固方案等岩土利用、整治和改造方案的建议,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7)对建筑结构设计和监测工作的建议,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应注意的问题,下一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等。

勘察报告 篇12

1.引言:

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如何评判岩石风化程度,特别是覆盖层以下的风化程度成为电力工程勘测中的难点。而且准确的判断岩石风化程度,决定了其承载力的推荐、持力层的选择,也进一步影响了后续施工开挖及工程造价。本文选取山东省临沂市某电厂工程勘察区域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钻孔和工程地质调查验证,探讨了工程物探在岩石风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通过波速试验、高密度电阻率法(直流电法)和地质雷达测试(电磁波法)对岩石风化程度进行论证,以确定厂址区风化岩石的分布规律及工程性状。

拟建厂址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场地地貌成因类型为剥蚀低丘,原始地貌类型为斜坡地,局部有冲沟和水塘;目前场地内覆盖大量回填土,局部回填土层较厚。拟建厂址区场地土(岩)存在以下特征:

(1)地形高程较大,覆盖层层底埋深变化大,填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变化大,且基岩面起伏较大;

(2)拟建厂址区附近断裂构造较发育,距拟建厂址区小于1.0km的断裂有三条,分别为:相邸-高阁庄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第三纪晚期,距厂址区最近距离约0.6km;日照-胶南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距厂址区最近距离约0.8km;莒南断裂最新活动时期为中更新世中早期,该断裂西段距厂址区最近距离均约0.6km。该断裂构造的发育不会影响拟建厂址区稳定性,但裂隙构造运动时对附近岩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挤压破坏等,表现为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等。

(3)局部冲沟分布,且冲沟上部已回填,无法确定原冲沟准确位置及覆盖层分布情况;

(4)下伏基岩以变粒岩为主,黑云斜长变粒岩与白云钾长变粒岩两种岩石共生,无统一分层界限,且同等风化程度的上述岩石工程性质相近;但同一层位黑云斜长变粒岩风化程度较白云钾长变粒岩强,导致基岩风化程度不均一,风化界面埋深变化大。

鉴于以上场地情况,本次勘测通过单孔波速试验、高密度电阻率法(直流电法)、地质雷达测试(电磁波法)等多种手段,结合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对场地土(岩)不均匀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采用地面激振孔中接受的方式进行,在距孔口1~2m处用重锤敲击激发地震波。水平向敲击,激发横波;垂直向敲击,激发纵波。三分量检波器放入孔底,贴壁装置使检波器贴壁,按1m的间距自下而上接收地震信号,测量地震波在不同深度岩层中传播的时间,通过分析处理软件计算出各岩层的波速值进而求取相关参数。

高密度电法是以地下被探测目标体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利用人工建立的稳定地下直流电场,依据预先布置的若干道电极,灵活选定装置排列方式进行扫描观测,研究地下大量丰富的空间电性特征,从而查明和研究有关地质问题的一组直流电法勘探方法。

地质雷达是基于高频电磁波理论,向地下介质发射一定强度的高频电磁脉冲,电磁脉冲遇到不同电性介质的分界面时即产生反射或散射,地质雷达接收并记录这些信号,再通过进一步的信号处理和解释即可了解地下介质的分布情况。当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路径―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介电性质及几何形态而变化,据接收到波的旅行时间、幅度、频率与波形变化等特征,可以推断目的物的.内部结构以及深度、形状等。

本次共布置了4组单孔波速试验,以其中一条典型的剪切波束试验值(m/s)随深度变化曲线为例,覆盖层厚度为3m,可见该孔3.0~6.0m范围内岩石风化程度较强烈、裂隙较发育,6.0~15.0m范围内地层波速试验值在500m/s左右,根据钻孔资料,该段岩石呈强风化状态;15.0m以下,岩层风化程度较稳定,为强风化状态或中等风化状态的岩石。

本次勘测共布置高密度电法剖面测线6条,高密度极间距3.00~5.00m,电极60~90道,其中单条剖面长度为270m或300m。

以3-3'剖面为例(图4.2),在测线方向0~50 m处出现相对较低的低阻带,视电阻率值一般小于120Ω.m,该层分布不均匀,覆盖层局部很薄,推测为地下岩层风化作用强烈引起的;在测线50~160m处,出现高阻带,局部电阻率很高,说明基岩风化相对弱一些;在测线165~185m处,为低阻异常,据前期资料,为原冲沟位置,是不均匀填充影响,导致电阻率降低,这些都与后期钻孔对应。

根据物探测量成果推断,场地岩性较为复杂,上覆人工填土和残坡积层厚度变化大,岩性为粉土、粉质粘土、细砂,分布不均匀,视电阻率值一般小于100Ω.m,局部为30~50Ω.m。下伏岩层为太古界坪上组变粒岩和燕山晚期二长斑岩侵入体,其中以变粒岩为主。下伏基岩视电阻率值一般大于100Ω.m,局部全风化程度较强区域视电阻率值相对较低;电阻率反应全风化层中局部高阻区、强风化岩层中局部低阻区,反应为该区基岩风化程度不均一,风化界面埋深变化大。

为获得更为详细的地质资料,指导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结合高密度电法勘测成果和前期钻探成果,对拟建场地进行了地质雷达探测,以详细查明基础范围下部的岩石风化程度。

本次勘测根据探测要求及场地条件和工作环境,采用反射波剖面法,本次共布设10条地质雷达探测剖面。数据采集设备采用瑞典MALA公司的RAMAC型地质雷达及配套的RTA 50 MHz天线。根据地质雷达探测成果推断,上覆人工填土和残坡积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均匀,该层和风化基岩层在雷达上有比较清晰界面,工程性质变化大。其中2-2’、 4-4’、9-9’剖面覆盖层较厚,深度可达到6.0m,局部更深,例如4-4’剖面502#钻孔附近松散区域达到14.0m,其他测线覆盖层较薄。基本确定了建筑场地覆盖层变分布范围;场地基岩裂隙发育程度,岩石风化强烈区域的分布。

以8-8'测线为例(图4.3),自319~466#钻孔孔位,东北向西南方向进行探测,该测线表层0~4.0m比较松散,推测是人工填土;4.0~12.0m区域存在基岩破碎区,节理裂隙发育;8-8'测线基岩存在裂隙发育,如上图所示。剖面未发现大型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现象。

波速试验、高密度电阻率法(直流电法)和地质雷达测试(电磁波法)均能对岩石风化程度进行探查。综合比较这几种方法的优劣,单孔波速试验精确度比较高,但探测范围较小,仅可对该钻孔周围岩体风化程度进行判断,是钻孔判断的对照;高密度电阻率法和地质雷达测试探测范围都比较大,也都比较直观,但对于岩层风化程度的评价,高密度电阻率法所测的电阻率值更能准确的反应岩石风化的发育程度及分布区域,而地质雷达测试相对比较方便,对厂址区无金属物质干扰的情况下反应岩石风化程度的范围更广,多次反复探测可近视得到立体影像反应。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拟建厂址区原始地貌存在数条冲沟、水塘等,现已全部回填,通过本工程一期勘测资料,大致确定冲沟的位置、走向等,并对现场工作进行了优化。另外对拟建主厂房区域已有岩石剖面的进行了研究。图中红色边框内颜色较深的为黑云斜长变粒岩,该岩石位于强风化的白云钾长变粒岩中间,用手可掰断;放入水中一天后软化强烈,用手可碾成砂土状。可见强风化基岩内部存在软弱夹层。

根据钻探结果,①素填土层厚0.40~16.10m,层底埋深0.40~16.10m,层底高程76.42~97.34m;场地内覆盖层厚度、层底埋深及层底高层变化均较大,钻探成果显示了全风化变粒岩中存在强风化碎块层,强风化地层中夹全风化呈砂土状岩层,局部区域全风化与强风化界面不明显,呈渐变性带状分布,说明周围覆盖层厚度变化、基岩面起伏等场地土(岩)不均匀性。

结论:通过波速试验、高密度电阻率法(直流电法)和地质雷达测试(电磁波法)的物探综合勘察,较好地探明了厂址区上部覆盖层、基岩风化程度的整体分布范围及软弱岩土层的分布区域,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验证,证实了工程物探在岩石风化程度判断的正确性,工程物探能快速、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场地地质条件,以指导后期基础设计及基坑开挖,避免后期因不均虻鼗、岩石风化程度发育不均一等问题造成不均匀沉降、后期基坑超挖造成成本增加等问题。

而且,工程物探方法可操作性高、方便快捷、勘察成本低,随着工程物探在电力工程中广泛应用,今后可大大节省钻探的工作量,并能准确反映厂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目前,物探技术也不断更新,探测精度不断提高,工程物探技术在今后的电力工程勘察中也将广泛应用,以起到缩短工期、减少工作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朱韬.探讨工程物探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 3069-3070.

张凌云,刘鸿福,李成友.高密度电法测量中接地电阻试验研究.勘探地球物理进展.,33(3):179~183.

王效明,罗永现.工程物探在判断岩石风化程度中的应用.华东建工勘察:2008.1(83).

蒋凤. 综合物探在塌陷区岩溶地基安全评价中应用. 地球. .9. 130-131

邢文宝.探地雷达技术在岩溶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铁道建筑技术. (4).63-65.

"勘察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