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监管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8.23

2023监管报告(精华七篇)。

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的时候,写报告是很常见的事,报告对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撰写报告时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着手?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与“监管报告”相关的内容,感恩成长献身成就让我们都变得更加优秀!

监管报告 篇1

鉴于:

1、甲方与丙方、乙方与丙方已就甲方持有的xxxx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的股权转让事项签署了框架协议,乙方是丙方指定的甲方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受让人,根据框架协议的约定需对股权转让款和项目公司欠甲方的款项的资金支付进行监管。

2、甲、乙、丙、丁四方同意在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xx路支行开设一个银行监管帐户,并同意丁方根据本协议对监管帐户的资金进行监管。

据此,经甲乙丙丁四方友好协商,签订以下资金监管协议:

1、由乙方以乙方的名义在丁方处开设一个资金监管账户(下称“监管账户”),监管账户内的资金归乙方所有。

2、监管账户的预留印鉴为一枚财务专用章和一枚私章共二枚印章,其中:财务专用章由乙方出具,私人印鉴章由甲方出具。

3、财务专用章在监管账户设立期间不得变更。私人印鉴章的变更(含重置)需甲、乙双方书面同意。

4、在甲方与乙方及丙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应付给甲方的资金(包括股权转让款和项目公司欠甲方的款项)除留1000万元保证金外其余款项付清后,由甲乙双方书面通知丁方撤销乙方在丁方开立的监管账户。

1、一般资金划付由丁方根据甲乙双方的预留印鉴和银行结算要求按正常程序进行。

2、甲、乙、丙、丁四方同意,监管帐户开立后,甲、乙双方将一张加盖甲、乙双方预留印鉴的空白转帐支票预留在丁方处。当发生下列情形时,如甲方不主动提供预留印鉴协助乙方将监管帐户资金退还给乙方原汇出资金的结算账户(开户行: 户名:

帐号: ,下同),丁方可根据乙方单方书面通知用该预留空白支票在二个工作日内将监管帐户内全部资金退还给乙方原汇出资金的结算账户,监管账户随之撤销。

(1)在甲乙双方签订正式股权转让协议前,乙方组织的财务和法律尽职调查认为本股权转让项目有重大暇疵,足以导致项目公司股权转让无法进行的,乙方无须征得甲方书面同意,有权单方书面通知丁方将监管账户内全部资金退回至乙方原汇出资金的结算账户。

(2)甲乙双方签订正式股权转让协议后,如甲方收到乙方股权转让款 万元后20个工作日内,甲方未能提供从工商局查询的经工商局盖章的项目公司股权工商变更手续的资料给丁方(该资料仅限于证明乙方已成为项目公司占60%股权的股东,甲方对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丁方不负责审查该资料的真实性),乙方无须征得甲方书面同意,有权单方书面通知丁方将监管账户内全部资金退回至乙方原汇出资金的结算账户。

(3)甲方书面提出终止项目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乙方可凭甲方终止协议的书面通知(丁方不负责审查该通知的真实性)单方书面通知丁方将监管账户内全部资金退回至乙方原汇出资金的`结算账户。

3、当乙方监管账户内资金余额大于2亿元时,乙方可以监管账户的资金作为保证、以甲方为受益人,向丁方申请开立一份金额为2亿元的有条件支付的全额保证金的银行保函,用于向甲方支付股权转让款和项目公司欠甲方的款项。丁方同意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丁方内部相关管理规章情形下为乙方开立有条件支付的全额保证金的银行保函。

1、丁方对资金是否按照约定期限足额划付至监管账户以及监管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不承担任何法律义务和责任。

2、甲、乙、丙三方之间因股权转让或债权债务等发生的任何纠纷均与丁方无关。

3、丁方按照本协议书的规定对监管账户进行监管,否则将对由此给甲、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责任。

本协议书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各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应向本合同签订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

1、本协议书自各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协议书一式八份,甲,乙、丙、丁方各持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书于xx年9月28日签订于xx市。

监管报告 篇2

年12月14日,我市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动员大会以来,全局干部职工按照专项治理工作要求,认真抓好落实。根据市治理办转发川城乡治办〔〕14号文件要求,我局对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为了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制定了《市城乡规划局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局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同志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涛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乐勤同志、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同志任副组长。局属单位和科室负责人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市规划监察支队,支队长李国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城乡结合部未经批准擅自扩建、改建建(构)筑物专项治理日常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作用。一是主动协调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宣传。1月19日《日报》刊登《现场:乱搭乱建让业主揪心回访:违规建筑已全部拆除》一文,对规划局专项治理工作表示肯定,拆除违规建筑后,得到了住户和记者的好评,纷纷表示对规划局的感谢。二是通过宣传牌、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窗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专项治理宣传教育。悬挂宣传横幅、标语26幅。三是在调查摸底的走访过程中进行政策宣传。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涛同志亲自带领规划监察支队执法人员向违建户宣传违规建设的危害性,告知城市规划的严肃性,竭力化解矛盾,尽力通过政策宣传使大多数人能够配合治理工作。广泛的宣传发动和造势,营造了良好的治理工作氛围。

建立和完善了城乡结合部的巡查管理机制,坚持每日巡查制度并做好巡查文字记录和照片记录,做到边巡查边宣传,增强了广大群众的'规划意识。在整个专项行动期间,局党组书记、局长 同志会同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同志和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同志多次对城乡结合部进行全面仔细的清查,并制定了巡查内容和巡查区域。对支队每日巡查提出要求,对擅自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违规建筑坚决拆除的指示。

在专项治理行动期间,对在建工地巡查180多次,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12份。城乡结合部共查到两处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擅自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违规建设行为,即桃园东街安置楼后违规建筑(约200平方米)和五组安置楼旁违规建筑(约50平方米)。通过执法人员多次对业主进行宣传、讲解政策,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后,按照合法程序,该两处违规建筑分别于 年12月27日和 年12月29日自行拆除了违规建筑(照片附后)。

我局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及城乡结合部专项治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省、市治理办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年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委提出的“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要求和市委再掀“六大高潮”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城乡风貌塑造力度,不断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监管报告 篇3

一、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有关情况

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内设监察一股、监察二股、执法大队及办公室,其中由监察一股负责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工业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工作。我局现有公务员编制4名(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监察一股股长),执法大队参公编制6名,在编5名,均抽调在各股室混岗工作。监察一股除股长外,仅有一名与执法大队混用的工作人员。但目前我局尚未配备总工程师,也无专业技术人员,监管人员数量不足,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我局执法装备情况较差,目前仅有1台笔记本和便携式打印机用于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及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全局有2台公务用车,其中1台公务车车况较差。每年煤矿安全工作经费10万元左右,今年政府预算了30万元的瓦斯综合治理经费。

我局聘请了4名驻矿安监局,对辖区内的5家煤矿企业进行驻矿监察。组织驻矿安监员学习了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并参加培训,取得《省安全生产监察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证书》。实行驻矿制度,每月到矿不少于20天,下井不少于15次。实行驻矿日志,工作日每天记录其工作情况,发现较大及重大安全隐患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驻矿安监员实行轮岗交流制度,原则上1年轮岗一次。

二、煤矿安全监管情况

今年,我县煤矿监管重点工作主要包含以下方面:严把煤矿复产验收关,全面贯彻落实国办99号文件要求,深入开展“双七条”贯彻落实情况,开展煤矿攻坚战,做好小煤矿关闭退出,深化煤矿重大灾害治理,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严肃煤矿事故查处和警示教育。我局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报批的执法监察计划,并配合上级部门开展的专项检查工作,对煤矿企业进行监管。今年,我县煤矿企业仅两家通过复产验收程序,其余三家煤矿企业未达到复工要求,均未复工。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于今年7月7日印发了《县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方案》,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该方案开展工作。目前,我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县长已对煤矿实际控制人、矿领导班子成员、驻矿安监员及产煤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和县级相关部门干部进行了宣讲培训;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名单的通知》文件,落实了县领导包矿联系制度,扎实开展安全检查和协调服务工作;我县已复工复产的两家煤矿企业已开展了防治水工作、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其余3家煤矿在复工后也将立即组织开展;其余工作任务在各相关部门的牵头下,正在稳步开展当中。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

县安监局监管任务重,但监管能力欠缺,受编制、人员、专业等限制,未能设立专职煤矿管理机构,未配备煤矿相关专业毕业的监管人员,也未能配备专职煤矿监管人员,无总工程师,监管工作无专业技术支撑。在日常检查中不能充分发现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不理想。公务车车况较差,难以满足监管工作需要。监察执法装备欠缺,无法准确测定需取样的参数。

煤矿企业虽制定了密闭管理、隐患排查、矿级领导带班下井等各项制度,但受停工停产影响,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未取得实际的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强力推进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各项工作,不断增强煤矿安全基础保障能力。

(二)强化日常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强煤矿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努力充实县安监局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人员,配备总工程师。二是加强执法监察力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监管工作台帐。三是严把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关,严格标准和程序,对隐患整改不彻底的煤矿,一律不予复工复产。

(三)认真开展煤矿“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一律”执法措施,集中打击、整治表现突出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进一步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规范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监管报告 篇4

监管安全自查报告

一、前言

在当前社会,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行各业也都将安全工作放在了首位。而监管部门更是扮演着推进、保障和评估安全工作的角色,因此,监管安全自查报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以监管安全自查报告为主题,分析和总结我国监管部门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安全工作概况

本节主要对我国监管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概述,包括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基本原则、目标和成果等。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统计数据和案例,以证明监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效。

三、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

1. 缺乏全面、精确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监管部门在制定安全工作计划时,往往过于偏重外部风险,忽视了内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同时,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风险评估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进一步提高评估的深度和广度。

2. 安全培训与教育不够到位。监管部门在安全培训与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漏洞,导致员工对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不够,这对于日常的安全工作和突发事件的处理都带来了困难。

3. 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监管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多数仍采用传统的指令式管理模式,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使得安全工作无法得到有效和持续的改进。

4. 安全工作的定位和目标存在模糊性。监管部门对于安全工作的定位和目标未能明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使得安全工作略显敷衍和流于形式。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1.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外部和内部安全风险的评估,完善风险评估指标和方法,提高工作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加大对关键行业和重大项目的风险评估力度。同时,注重对相关区域的风险评估,为地方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2.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监管部门应增加培训投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考核和技能的培训。同时,注重与相关行业、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安全培训与教育的改进。

3. 推行科学的安全管理方式。监管部门应借鉴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理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更好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部门的安全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注重扁平化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安全工作中。

4. 明确安全工作的定位和目标。监管部门应明确安全工作的战略地位和目标,将安全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中,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确保各级监管机构和人员履行安全工作的职责。

五、结语

通过对我国监管部门在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为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断优化和完善安全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安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监管报告 篇5

监管安全自查报告

一、引言

监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了加强对监管工作的规范和科学性管理,本次报告对我国某地区监管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自查和评估,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监管工作,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监管安全现状分析

1. 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目前,我国有关监管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立法不完善、法律适用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确保监管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2. 监管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监管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是保障监管安全的基础,通过对相关部门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存在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提高监管工作的效能。

3. 监管工作的制度建设

监管工作的制度建设是保障监管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对监管流程和制度的分析,发现存在流程不规范、制度空白等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监管工作的制度体系,提高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4. 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和效果

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和效果直接关系到监管安全的实现,通过对监管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督查力度不够、处罚措施不严厉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和效果,确保监管安全的实现。

三、自查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立法不完善问题

针对立法不完善问题,我们将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提出完善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同时加强对法律适用的研究和宣传,确保相关监管工作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2. 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问题

为解决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问题,我们将优化监管部门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同时通过合理的人员配备和培训,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正常运行。

3. 流程不规范和制度空白问题

针对流程不规范和制度空白问题,我们将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管工作的规范流程和标准,同时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确保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4. 督查力度不够和处罚措施不严厉问题

为解决督查力度不够和处罚措施不严厉问题,我们将加强监管工作的执行力,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同时完善处罚措施,确保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监管安全自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相关措施,加大监管安全工作的力度,进一步优化监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提高监管工作的效能和效果。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协作与共享,与各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监管工作的科学发展。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相信我们的监管工作将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服务,为建设法治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监管报告 篇6

监管安全自查报告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监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监管安全水平,确保监管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我单位组织了一次监管安全自查工作。本报告旨在总结自查工作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监管安全水平。

二、自查情况

在本次自查中,我们通过收集、整理监管工作记录、调查报告和相关材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自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监管制度、监管部门、监管人员、监管过程以及监管结果等方面。通过自查,我们的工作方向更加明确,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各项监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 监管制度不够完善:在自查中发现,部分监管制度还存在待完善的问题。比如,某些监管规定缺乏明确的操作流程、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使得监管工作出现了一些疏漏和混乱。

2. 监管部门存在管理不到位:有些监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监管工作的深入推进受限。同时,部分监管部门内部组织协调不够,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了监管效果的发挥。

3. 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自查中发现,有些监管人员对于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监管技巧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深入,导致监管工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4. 监管过程存在一定漏洞:有的监管过程中,监管方案制定不合理,监管行动执行不到位,监管效果评估不充分。这些问题使得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受到一定影响。

5. 监管结果不够明显:自查显示,监管工作的整体效果虽有一定提升,但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结果还不够明显,监管力量还不够强劲。

四、改进措施

1. 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对监管规定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制定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确保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 加强监管部门管理: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监管力度,及时跟进各项监管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推动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

3. 提升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监管技巧的专业水平。加强对监管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4. 完善监管过程:提升监管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完善执行监管行动的流程,并加强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确保监管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5. 加强监管结果的宣传和公示:通过加强监管结果信息的宣传和公示,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舆论监督和社会参与,进一步推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结语

本次监管安全自查工作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单位的监管工作情况,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将不断优化完善监管工作,提高监管安全水平,为保障社会安全和维护公共利益作出更大贡献。

监管报告 篇7

各位尊敬的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县安监局对各位领导亲临我县非煤矿山及尾矿库检查指导工作和对我县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县的非煤矿山及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监管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共有有效采矿证矿山企业68家,地下矿山5家,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企业24家,探矿企业24家,尾矿库企业80家(其中有证企业41家),尾矿库80座,其中山谷库38座(四等库14座、五等库24座),平地库42座(均为五等库)。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市局XX年的工作要点,认真围绕贯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安全生产承诺书签订、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以及一会一卡、三定一表等要求,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文件要求,切实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一、关于重点工作

我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涉及面广,范围大,人员多,必须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善于把握关键环节,防患在先,开展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

一是要严把矿业开采准入关。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和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备案审查,严格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的监管和备案审查,提高非煤矿山开采的准入门槛。

二是要严格非煤矿山动态管理。随时掌握非煤矿山安全形势的动态变化。特别是对各矿山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情况、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正常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严格检查。不放松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制定事故隐患监控和治理方案,落实责任,做到事事有人抓,隐患有人管。

三是狠抓隐患整治。要对查出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分类处理。对于允许开采作业的企业,要严格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对于安全管理滑坡、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

尾矿库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原因是无序建设、粗放管理、重视不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体现,要按照市里的会议精神,把尾矿库隐患排查及综合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会议要求,制定计划,细化任务,树立了闭库治理典型,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了闭库治理工作。同时以暑期、汛期为契机,按照七个一律的要求,实施了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完善尾矿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夯实责任、备足应急救援物资,为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主体责任落实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抓生产经营是第一责任人,抓安全生产也是第一责任人。既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负责,又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共同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

一是落实安全投入的责任,资金投入保障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安全需要投入,安全是要付出成本的。工伤保险要提取提足,而且一定要保障安全投入。

二是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责任。加强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求可靠、求安全。对于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之前,都要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证。

三是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责任。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意识。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完善培训教育机制。以今年 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出的主题(安全生产,重在落实)为契机,把各项责任直落到实处,尤其是对于一些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要及时掌握,认真贯彻。

监管报告 篇8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全面了解我市农资市场运行监管情况,市委政研室、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局、市供销社、市工商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到农资生产企业、经销户及农户,对此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农资市场运行监管基本情况

全市五区一市现有230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79.5万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09.8万亩,其中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409万亩,蔬菜作物面积145万亩,林果面积28万亩。全市常年总需农资在50万吨左右,其中化肥45万吨,农药0.45万吨,种子3万吨,农膜0.87万吨。目前,全市工商注册的农资经营户1635户,其中化肥754户,种子282户,农药416户,农机配件经营点160个,年销售各类农资商品总额17亿多元。今年以来,尿素、二氨、复合肥等主要化肥品种价格上升较快,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38%、15%,种子、农药等农资商品价格总体上平稳。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农业、工商、供销等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资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狠抓农资市场治理整顿,确保了全市农资市场总体上的健康有序。

(一)农资商品供应较为充足,农民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供销部门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根据农资商品需求变化情况,适时组织对路的农资商品货源,做好生产、储备、供应工作。去冬今春,市供销社分别从云南、湖北、贵州等地调运化肥9.5万吨,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储备品种齐全,总量充足。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系统为农民供应各类化肥20万吨左右,占全市销售总额的45%以上。同时,注重加强与农资生产、供应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推行化肥联采和直供,今年以来共联采3万吨,直供4万吨,使农民享受到了最大的价格优惠和服务。同时,供销系统积极组织农药、农膜、饲料等农资货源,供应充足。农业系统积极做好小麦良种统供,良种补贴实施全覆盖,补贴面积达到230余万亩,良种包衣率达到100%,3500余万斤小麦良种及时供应到农户手中。全市农业机械供应货源充足,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12大类45小类180品目农机购置补贴范围与标准。

(二)农资经营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方式不断完善。全市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针对农资市场变化的新形势,围绕完善服务、减少环节两个重点,以联购配送为枢纽,以连锁经营为纽带,以强化服务为重点,积极打造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农资营销网络初步形成。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共组建龙头企业4个,农资配送中心17个,直销店63个,便民连锁店(点)846个,形成了以农资公司为龙头,配送中心为骨干,直销店、连锁店为基础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大力开展了配方施肥进农户活动,今年以来,供销系统已开展测土配方施肥7万余亩,采集化验土样986个,生产、供应各类配方肥达8万余吨,并建立农化服务队伍,把化肥播施进地,为农民提供一条龙的到位服务。积极开展农超对接,通过供销超市的配送网络将优质特色农产品打入超市销售,已有近20种农产品纳入全国大中型超市,贵诚公司将无公害马铃薯供应到上海世博会。今年三秋期间,农业部门扎实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技术骨干883人次,培训农民18175人次,派出技术指导人员537人次,全市测土配方施肥覆盖面积150余万亩。

(三)坚持标本兼治,市场监管措施逐步强化。工商、农业、质监、供销等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注重加大从源头上治理的力度,在全市先后推行了农资商品备案销售(两账两票、一卡一书一留样)、经营主体经济户口管理、质量抽检、不合格商品退市、责任追究等制度,农资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滕州市还探索实施了贴标销售制度,所有进入辖区的农资商品必须进行质量首(抽)检,检测合格贴标后方可销售,大大提高了日常监管效能,使广大农民便于查询,易于识别,放心购买。同时,注重打防结合,执法服务逐步规范。相继开展了打假护农、农药市场监管年、种子执法年等系列执法检查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先后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20余次,农业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400人次,检查经营场所108个,清理整顿农药市场79个,抽样检测农药样品57个,查获、没收、销毁不合格产品2.4吨,印发农药监管资料4.8万份;工商部门共受理并查处问题185起,查获不合格农资产品4.6吨,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二、农资市场运行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市场经营秩序亟待进一步完善。农资市场全面放开后,农资经营企业一哄而上,农资商品品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部分个体农资经营户存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混合经营,甚至出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规经营现象。据统计,近年来市场上化肥质量平均合格率只有70%,农药合格率只有80%,仍有不少伪劣农资产品危害农业生产,国家禁用、限用农药在个别门市仍有销售。因价格上涨,今年每亩小麦化肥费用增加20元左右,良种、农资等补贴带给农民的增收因素受到很大抵消。

(二)农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供给保障能力不强。目前我市注册资本1000万的农资企业没有一家。在市级企业中,只有枣庄贵诚农资公司具备仓储、批发、配送的功能。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只得采用即买即卖的经营策略,应急能力较差,造成零散进货,增加了流通费用,最后转嫁到农民身上。(三)农资经营者片面追求利润,服务意识不强。农资放开经营后,对经营人员素质、服务意识方面要求偏松,部分农村农资商店经营者把追求利润放在第一位,缺乏起码的农资知识,难以适应对农民技术指导与服务的要求。(四)农民自我保护和辨假防假意识不强。目前多数农民购买农资时没有索要发票,没有保存肥料袋、农药瓶等以备维权取证之物。同时相当部分农民缺乏农资质量识别知识,加上贪图便宜心理,购买劣质化肥、农药、种子现象屡有发生,比如化肥氮磷钾总含量有的是54%,有的是45%(每吨每个含量价差40元左右),农民鉴别不清,让不法商贩有了可乘之机。

三、对策及建议

(一)成立农资市场监管领导组织,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一是农资市场的监管牵涉到农业、工商、物价等多个部门,实为多龙治水,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形成管理、服务的合力,势在必行。因此,建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资市场监管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农资市场监管有关工作,处理突发性紧急事务,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定期组织农业、工商、物价、质检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特别是每年三秋、三夏期间,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对群众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集中查办,确保春秋两季关键时期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质量安全、价格稳定。二是培育规范的农资专业批发市场。各区(市)因地制宜,选择适当地点规划建设集农资经营门市、仓储、物流、农资质量检测、农民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农资批发市场,引导市场上的零散经营户进入市场,形成农资市场的规模化经营,改变农资经营行为无序化、经营秩序不规范的局面。三是推广滕州贴标做法,实行市场准入制,确保农资产品质量,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建议工商部门和农资协会合作,对在我市辖区内从事农资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或总(经销)代理、批发商经销的农资产品,全部进行质量首(抽)检,首(抽)检合格,贴上工商和农资协会的标记条码,才能进入市场进行销售,从源头上加强对农资产品的监管。

(二)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扶持供销社等农资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络,保证农资市场供应。对供销社农资龙头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扶持,加快推进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六统一农资连锁标准店建设,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各区(市)批发配送中心为骨干,各村镇网点为基础的农资供应连锁经营网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承担化肥淡季储备任务的企业,在贷款、贴息方面给予协调和扶持,实现淡储旺销和平抑农资市场价格的目标。

(三)充分发挥三农服务中心的龙头作用,统筹整合经营、服务资源,搞好农资供应和技术服务。依托全市三农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整合基层农技站、供销社等经营、服务站所的的人才、技术资源,加快推进村级三农服务超市建设,为农民提供直接到村入户的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技术、良种农资、测土配方、市场信息、劳务信息、产品销售等综合服务,畅通为农服务渠道,降低农民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助农增收的效果。

(四)加大农资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农民辨假防假和自我保护意识。建议农业、工商、农资协会等部门联合,定期对农资经营主体及其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农资知识培训,增强农资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农业、供销等相关部门大力实施送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工程,普及农资法律法规,传授识假辩假知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权的能力。

(五)研究出台全市农资市场运行监管规范性文件。建议由市委农工办牵头,联合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供销社、市质检局等相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农资市场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建设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络,进一步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农资市场健康有序。

监管报告 篇9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健康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后,食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关注,尤其近年来多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身边食品的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食品市场状况,我们每一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应有一个理性的思考:为什么农村消费者往往是假冒劣质商品的受害者,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该如何从强化自身职能入手,做好对食品市场的有效监控,特别是对农村集贸市场监管,让农村这个巨大消费市场和城市市场同样的重视,不再成为劣质有害食品的倾销地。为此,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大集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近日,尚志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人员深入基层农村乡村针对流动性较强的集贸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选择了元宝镇、亮河镇、长寿乡作为调查重点,对那里的食品市场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期能够切实保护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一、开展农村大集食品安全监管是势在必行。

尚志市基本情况:尚志市西离哈尔滨市124公里,东距牡丹江市177公里。幅员面积9000平方公里,共辖10镇7乡,即尚志镇、亚布力镇、苇河镇、一面坡镇、帽儿山镇、庆阳镇、亮河镇、石头河子镇、元宝镇、黑龙宫镇10个镇和珍珠山乡、老街基乡、马延乡、长寿乡、乌吉密乡、河东朝鲜族乡、鱼池朝鲜族乡7个乡。XX年全市总人口616,141人,其中农业人口369,495人。

尚志市农村大集基本上是逢五逢十、逢六逢八、周六周日,几乎在尚志市农村不同乡镇每天都有集市活动,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把赶集购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热点,成为食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农村集贸市场中,绝大多数是马路市场,设施简陋,主要以临街经营门市房屋和沿街设摊为主,环境卫生和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上市商品质量差,在农村农贸市场中一些经营人员的卫生意识、卫生意识、法律意识都比较差,无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的现象仍然存在。市场上经营业户、商贩数量较多,经营品种也是种类繁多,肉品、肉灌制品、米、面、油、小食品、小百货、服装鞋帽、调料干杂,还有一些杀虫药、防蚊药、蟑螂药等混在一起销售,真是应有尽有。然而,所谓的小作坊、小加工点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过期产品等不同程度的出现在农村集贸大集上,因此,农村集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监管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我市农村农贸大集食品安全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我市农村农贸大集食品安全现实存在的问题

农村地域广阔,市场分散,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主要栖息地。农村大集食品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冒牌食品、假食品、劣质食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缺斤短两食品。有的食品以色素、糖精、酒精等勾兑而成;有些食品的某一些成份的含量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尤其是儿童食品,色素、糖精、防腐剂等严重超标;有些食品制作相当简单、粗糙,并且这些食品包装简陋,包装物大多是有毒的塑制品和劣质的纸张;有些食品包装上所标的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缺斤短两。在尚志市长寿乡亮珠村农贸大集上,经营食品的业户大多是属于流动经营,食品质量很难保证,其中间杂有许多质量低劣价格便宜的商品,多数散装食品甚至裸露在泥泞不堪的道旁。通过与这些流动商贩交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固定在逢五或者逢十到尚志市各乡镇大集进行销售,而商品则多是从市内食品批发点或个人加工作坊进货,这种食品零售方式在农村成为普遍的行为。而在当地的固定食杂店内,我们发现部分乳饮料缺少qs认证标志,如康师傅、福满多、中旺面馆等销售速度慢的方便食品,超过保质期的多达十余种,冒充旺旺牛奶的产品因其价格低廉和正牌相比而更加受到欢迎。

2.农贸大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农村食品流通渠道不畅。在农村,几乎没有正规的超市、连锁店等较具规模且信誉度较高的商业企业,多是由个人在自己家里经营,或者租用很小的地方出售食品;二是经营者质量意识、自我保护意识、食品卫生知识等严重缺乏。乡村一级的食品市场经营户大多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和守法经营观念,往往只求经济利益,不管食品质量,更不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后果。所以,即使是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或是明明知道是劣质食品,为了不使自己亏本,甚至有利可图,经营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销售出去;三是信息传播途径较少。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够,加上信息传播途径少,使农民对食品法律法规和食品知识知之不多或一无所知,更谈不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认识不到假冒伪劣食品给自己身心带来的危害,这是广大农民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最大的障碍;四是农民防范意识较差。农民收入低下而且缺少对食品质量危害性的认识,所以购买食品往往只图便宜,不求质量,致使质量差、价格低的食品在农村很有市场,就像在调查中那些食品流动商贩说的那样“真的卖不出去,假的卖的很快”;五是对假冒伪劣食品的打假力度不够。农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商品进货渠道多样,为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市场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检查的时间、次数不够,削弱了打击力度,给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农村的商业网点较分散,进货渠道和形势多种多样,越是假冒伪劣商品,进货渠道越隐密。六是农村面广量大,政府各职能部门限于人力物力,也难以做到经常监督。尚志市农村区域广泛,市集举办的间隔时间短,基层监管人员匮乏,检测设备空白,都是影响农村农贸大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因素。现实监管情况习惯于将重心放在城区的集贸市场,使城区集贸市场的监管相对处于高压的态势,而农村集贸市场的监管出现一些盲区,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三、针对尚志市农村农贸大集食品安全的具体情况我局提出了如下建议和措施:

1.强化职能部门监管网络化的建设,建立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局实施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及供应网、质监局的食品安全监督网、工商的12345举报网、卫生的卫生防疫监督网的作用,设立农村监督员、协管员,充分发挥他们向村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当好义务宣传员的作用,由监督员、协管员掌握本村食品消费信息,定期向职能部门反馈食品消费信息,使其真正成为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的“前哨”,农村维权的“尖兵”,从而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引向深入。二是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开展落实市场巡查制,切实落实管片人员和职责,对片内范围的农村食品店、食品作坊、食品加工点、餐饮店,特别是食品批发商和食品小作坊,实行重点监管,做到勤查、勤看、勤督促,发现销售过期、发霉、变质、三无食品要立即整改,性质严重的要严肃查处,并将案件曝光,用黑名单制度倡导守法、自律、诚信,促进农村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三是对农村小食品店的监管要坚持检查服务的理念,改变检查处罚的做法。在农村对一些普遍的违法经营行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营者经不住利益的诱惑、恶意或单纯地为了逃避监管而违法经营,大部分都为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卫生知识、食品安全意识的缺乏而发生的。因此需要我们各职能部门,在经常检查的同时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帮助、督促,使其走上我们职能部门所要求的守法、规范的经营道路。四是加强对农村食品经营业主的培训。实行定人、定时、定期、分人、分片经常地组织培训,利用小型会议等组织农村经营者、经营示范户进行座谈、交流,征求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经营者的自身素质和改进职能部门的监管方式,达到监管目的。

2、明确监管职责,完善工作机制。一要把食品安全监管纳入乡镇政府年终目标综合考核管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细则。二要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人员到位、精力到位、监管到位。三要落实必需的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投入。政府财政要将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列入年初财政预算,确保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3、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在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与配合,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和专项整治效率,加大查处力度,增强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的震慑力。要有计划地在重点时段开展以儿童食品、粮食加工、私屠乱宰、豆制品奶制品等为重点内容的专项整治,净化农村食品市场。

4、积极探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着力治本,全面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工作。坚持综合评价与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探索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新途径相结合。努力实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担负总责、监管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食品企业强化意识自觉规范”的目标。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重点抓好乳制品、饮料等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信用体系评价、披露等制度和褒奖守信、惩戒失信的运作机制。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培植一批注重品牌质量、恪守商业信誉的食品生产加工与零售企业;运用失信惩戒机制,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和商户列入“黑名单”,通过监管部门联合公示或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使违法经营者即便是在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也无容身之所。

5、加强农村食品供应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优势,发展面向农村的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推进大型食品流通企业或生产企业参与改造农村食品经营网点工作,逐步实现农村食品供应乡镇有连锁超市,较大村有连锁便民店,利用现有食品流通企业资源,培育成为立足中心城市,辐射乡镇和主要行政村的连锁企业。充分发挥乡镇供销社的作用,积极与新合作超市、诺威超市、佳思特超市这样成规模的企业联系,努力建立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标识、

监管报告 篇10

**是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而我市虽然经济总量排全省第2,但人口总数和贫困人口总量同样排全省第2,全市78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就达676万,其中**、**、**、道**4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个县是片区县,列入省级扶贫乡镇116个、重点贫困村871个,末贫困人口55.83万人。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强化措施,精准施策,积极构建起“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脱贫格局和“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的攻坚体系,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十二五”以来,已实现**、**、**、道**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11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完成226个贫困村出列,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6.65万人。全市贫困乡镇从116个下降到205个,贫困村从871个下降到年645个,贫困人口从2.48万人下降到2015年55.8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4.3%下降至8.3%.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5216元提高到2015年9291元,年均增长16%;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8247元,年均增长17%;贫困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8025元,年均增长17.5%;民族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7857元,年均增长18%.

我们在精准扶贫和资金监管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尽力做到“四个精准”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工作“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新主题新定位,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扎实推进“十项行动”,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全力确保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一)精准调研培训。一是强化调研培训。市委先后召开中心组集中学习会、专题培训会,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全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宣传部部长、文明办主任、组织部分管基层组织建设的负责人以及扶贫办主要负责人,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脱贫攻坚专题培训。二是精准调查摸底。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元(不变价)为基本标准,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做到村社有册、乡镇建簿、县区存档,实现贫困识别精准化、统计分类科学化,实现精准管理、精准调度。

(二)精准落实责任。一是完善组织机构。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市扶贫攻坚同步小康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扶贫攻坚同步小康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统筹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工作。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精准扶贫“1+10”配套政策文件,对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细化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明确完成时限,精准责任。同时出台投资、财税、金融等六个方面20多项具体政策,确保脱贫攻坚有计划、有资金、有项目、有措施、有检查。三是实施结对帮扶。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点联系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同时整合全市111个部门475个项目,投入帮扶资金8.45亿元,对**、道**、**等县13个一类贫困乡镇实施“集团帮扶”.抢抓上海对口帮扶机遇,以来共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9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22个,惠及9个县(市)58个乡镇72个村。

(三)精准谋划思路。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精准实施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确保到20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第一步到,全面实现**、**、**、道**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116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第二步到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实现8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第三步到,补齐脱贫指标和小康指标的差距,建档立卡脱贫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四)精准帮扶措施。一是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每年选派5000名以上机关干部到871个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和“项目书记”,实现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户户有帮扶责任人。二是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干鲜果、草地畜牧业等八大扶贫产业,共种植中药材35万亩、核桃70万亩、蔬菜200万亩、人工种草30万亩,发展乡村旅游点1500多个,全市贫困对象参与产业发展达到80%以上。三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实施“雨露计划”与科技培训有机结合,确保每个贫困户掌握一至二门农业科技生产技术。“十二五”以来,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5万人。四是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重点把好危改对象确定审批关,做到资金直补到户、部门帮扶到户、责任包保到户、技术指导到户。“十二五”以来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6万户。五是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坚持把移民安置与园区建设、集镇商贸、旅游发展、特色产业统筹起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累计建成项目安置点92个,搬迁贫困人口8.83万人。六是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全面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覆盖226个乡镇1600多个行政村,全市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受益小康建设,其中“小康讯”自然村通电话率、行政村通宽带率、“小康电”一户一表率均达到95%以上。Gz85.Com

为确保2017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政策兜底脱贫一批),

扎实推进“十项行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暨“六个小康建设”行动计划。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推进产业化扶贫,促进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实施易地搬迁扶贫行动。集中搬迁安置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推进贫困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实现村镇银行县县全覆盖、小额信贷业务村镇全覆盖和贫困村金融便民服务网点全覆盖。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聚合各类扶贫资源实现与全市贫困村“一对一”帮扶全覆盖。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实施党建扶贫行动。探索建立责任在村落实、组织在村建强、干部在村成长、资源在村整合、成效在村检验的“五在村”机制)。建立健全“六个机制”,确保实现如期脱贫。

第一,建立健全对象瞄准机制。深入推进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针对未摘帽贫困乡镇、未出列贫困村和未脱贫贫困人口进行再调研、再精准,让群众知情并参与进来,把脱贫对象搞准、把家底摸清,对准最贫困的村,扶持最困难的户,办好最急需的事。第二,建立健全项目决策机制。因地制宜确定脱贫项目,发挥脱贫项目的带动作用。坚持“五个重点”标准、突出“23578”原则,确保产业脱贫项目安排向“片区县、重点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支持每县发展2―3个产业,项目覆盖50%的贫困乡镇、70%的贫困村、80%的贫困人口。第三,建立健全资金管理机制。给县一级对扶贫资金安排使用充分的自主权,确保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脱贫对象。明确安排到县扶贫资金的30%用于产业发展、30%用于合作社建设、10%用于扶贫贷款贴息、10%用于扶贫培训、20%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县级财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不少于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2%.完善资金监管机制,紧盯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关键环节,管好民生项目的“钱袋子”.第四,建立健全精准帮扶机制。用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成果,逐村逐户找准发展思路,实行差别化扶持、精准化帮扶,重点实施一批“短平快”和“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项目,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加速完成“六个小康建设”任务,积极做好产业扶贫、集团扶贫、对口扶贫、就业扶贫各项工作。第五,建立健全选派使用机制。大力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工程,选派干部到871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确保因村派人全覆盖。充分发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推进驻村工作队在项目申报、项目实施、项目监管、项目评估环节上的“四个全程参与”,切实提高精准脱贫“管道”的通畅能力。第六,建立健全贫困退出机制。实行“摘帽不摘政策”的奖励措施,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大力支持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鼓励贫困村早出列,防止“被脱贫”.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

按照 “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主题定位,我市积极筹备建设具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积极构建纵横交错、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督、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一是突出红色传承。启动红军长征经过11个省133县和**162个革命老区乡镇的脱贫攻坚课题调研,重点关注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项目建设,加快改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突出绿色发展。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带,扶持贫困村走农(林)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100个类似**县花茂村、**县杉坪村的精准扶贫示范点。三是突出合作开放。把加强**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一)抓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一手抓脱贫攻坚、一手抓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与领导班子建设、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决策、同部署、同落实。一是强化预防职务犯罪。扶贫部门与检察机关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查找职务犯罪的风险隐患,由检察机关介入重点扶贫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专项预防,对扶贫审批监管业务相关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预防监督。目前立案查处脱贫攻坚领域贪污贿赂案件33件41人。二是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突出“决战脱贫攻坚、传承红色文化”,开展“新长征路上的关怀”系列活动,今年1至4月,全市举办预防犯罪专题讲座和案例警示教育127场次,重点关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进程,时刻敲响自我防腐的警钟。组织曲艺家进行采风创作一批“精准扶贫剧目”,着力打造一台“精准扶贫剧场”,开展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确保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和法制防线。

(二)抓制度建设。从规范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入手,以班子成员领办课题调研方式,建立完善工作运行、监督问责、绩效考评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扎紧制度笼子。一是建立民主决策制度。修订完善民主议事规则,凡是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点项目安排、重要扶贫资金的使用,一律严格按程序运作,经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建立重点项目检查机制。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200万元以上扶贫项目重点检查机制,对项目计划执行、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报账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绩效。三是建立扶贫企业联审机制。建立扶贫、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参与的扶贫企业联审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联合审查,定期发布失信黑名单企业,对黑名单企业在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扶贫贷款贴息、合作社发展项目安排等方面不予支持。四是建立跟踪协调调度机制。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项目化、目标化、数据化管理,对扶贫资金报账管理等重大事项,采取“日督查、日调度”方式,加强跟踪调度,督促落实整改。紧盯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目标安排实施扶贫项目,充分发挥扶贫项目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催化剂、润滑剂、粘合剂作用。

(三)抓资金监管。紧盯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关键环节,着力管好民生项目“钱袋子”,确保一分一厘、一丝一毫都用于精准扶贫。一是严格资金使用投向。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33112”比例用于产业发展、合作社建设、扶贫贴息、扶贫培训、公益设施建设五个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扶贫项目资金直接惠及扶贫对象。二是实行分片包保监管。建立分片包干责任清单,对各县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查、每季一总结,扎实做好扶贫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三是引入第三方审计监督。加强扶贫资金的审计监管,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增加动态审计和随机审计,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正看好保民生的“钱袋子”.

(四)抓民生监督。紧扣大扶贫战略,扎实推进民生整治铸廉行动,对脱贫攻坚领域开展专项监察,确保以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一是办好扶贫专线。办好288**扶贫专线和10个市直部门的扶贫热线,畅通社会和群众的监督渠道。扶贫部门与信访部门联合出台扶贫信访实施意见,在各地开设扶贫信访窗口和绿色通道,对群众的信访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待。二是抓好暗访督查。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明查暗访,对精准识别和贫困退出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建档立卡信息精准、帮扶措施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三是加强执纪监督。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主动加强与纪检部门、检察机关的沟通联系,扎实推进民生资金监督管理工作,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套取挤占、收受贿赂等行为,切实铲除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干成事、不出事。

监管报告 篇11

为使本次教育实习能顺利进行,下面提出混合编队教育实习的试行计划,供各混合编队教育实习队灵活掌握使用,并欢迎各方人士提出宝贵意见。一、教育实习意义和目的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的体现,是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合格教师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应达到如下目的:1.使实习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与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2.使实习生在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时间中向优秀教师学习,认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树立和巩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3.通过实习,全面检查我校教育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4、通过实习加强我校与各中学的联系,共同研究解决新时期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广现代化教育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推动我校和中等教育稳定发展。二、 教育实习内容与要求教育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查三个方面。1、教学实习教学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中心任务,目的是使实习生初步掌握中等学校所实习学科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教学实习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主要要求是:①要充分锻炼提高自已,根据各实习学校实际情况,以多上课为宜。一般要求讲授新课10节以上(不包括重复课),其中6节独立课(不需要教师指导,独立写出教案上课)。提倡与鼓励上重复课、跨年级、跨专业、跨校上课,②每个实习生必须认真钻研所实习学科的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掌握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力求弄懂弄通。③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写出详细教案,要进行集体备课。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每节课上课前必须进行检查性预讲,同组实习生参加听课,并邀请原科任教师参加。预讲后由听课师生提出意见,实习生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送原任教师审阅批准后方能试教。④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在备课、预讲上课等活动中,应该虚心向原科任教师学习,发扬团结互助精神,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特别是同一备课小组和同下一个班的实习生,必须集体备课,必须互相听课,互相评议,并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的记录。实习生互相听课和教学评议的情况将作为考察实习生态度和教学能力的依据之一。⑤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中学生的工作,认真研究作业的正确答案,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疑难问题,要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统一正确答案,送原科任老师审批,然后才着手批改作业,作业批改后,应先在小组内互相检查防止错漏,或批改后送回原科任老师审阅后才发给学生,对于作业中的普遍错误,要进行集体辅导,个别错,个别当面改。应对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⑥每个实习生都要组织和指导中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是应用本学科知识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或知识讲座、文学、艺术、体育等课外读物。2、班主任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实习生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特点和做法。原则上一个实习生下一个班,班主任工作实习要在原班主任领导下做好以下各项工作:①在1~2周内了解掌握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订出班主任工作计划(包括班主任工作目标要求、班活动安排、主题班会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集体工作措施)。②领导班集体,对班集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学生班、团干部开展工作,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③每个实习生上一次主题班会课,独立组织一次班活动(包括班课、团课、班干部会议、班、团活动)。④做好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如知道早读、早操、文体活动、检查教学日志、检查卫生、批改周记、家访等。⑤认真做好个别教育工作,每个实习生必须在全面了解全班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一个后进生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情况,做好个别学生转化工作。3、教育调查和教育科研每位实习生在搞好教学和教育实习的前提下,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教育调查或教育科研,锻炼调查研究和教育科研能力。调查研究必须在取得实习学校同意后进行,具体要求如下:①从实习学校和当地情况出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可结合当地情况加以选择。例如,实习学校的某学科的教学传统风格、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中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开展素质教育情况等的调查研究。②教育科研可以对某学科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专题研究,也可以和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合作共同进行某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验。③写出调查报告或科研论文(五千字左右)。此项成果作为教育实习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优秀调查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可作为毕业论文。三、 教育实习时间安排教育实习时间为八周,自2005年9月19日至11月13日。到实习学校之前,用课余时间作准备。实习回来后,用三周课余时间上汇报课和复评成绩及总结经验交流。实习分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6月中旬至9月18日,课余时间)① 省内分片负责教师与实习队长到各实习学校落实教育实习任务和内容。省外实习队由实习队长打电话与有关学校落实各项安排。② 实习队长召开全体队员会议,落实个人的实习任务、内容。③ 召开实习队长、带队教师会议,部署实习队有关管理工作要求。④ 学习教育实习有关文件:教育实习工作手册、教育实习计划、教育实习评价标准、广东省班主任工作条例等。实习队员根据实习课程的要求进行备课、预讲、微格教学。各院、系安排教师指导学生备课、预讲及其它教学技能训练。⑤ 各院系领导做教育实习动员,加强纪律教育,强调树立“华师人”形象。⑥ 做好财务和交通安排。⑦ 9月19日各实习队长可根据本队具体情况确定出发时间,但不得迟于20日。省内各实习队应于出发前一、二天派人先去实习学校,协助实习学校安排好实习生办公、食、宿,做好全体队员到实习学校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省外实习队应在出发前告诉实习学校出发时间和乘车的班次以及可能到达的时间。2.见习阶段(9月19日至9月24日,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减少见习时间)①到达实习学校后,分别请实习学校领导、科组老师、班主任介绍学校、科组、班级的基本情况,请优秀教师介绍教育、教学的好经验,了解实习学校各项工作和各种规章制度。②实习生下到班与学生见面,参加班级活动,了解学生情况,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制订班主任工作计划。③听原科任教师的课,参加科组教研活动。④在原科任教师指导下进行备课、预讲。 还有一篇,参考参考吧!实习生教育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概况我于2005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3、学习习需求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工作有所帮助。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高中毕业后的打算,99%的学生有读大学愿望。(二)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的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更高等的教育。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中学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中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高职或艺术类院校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以上来自百度知道

"监管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