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8.23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在工作学习之中,我们偶尔会有一些想法,我们通常能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运用非常广泛。想要更好地掌握这个话题不妨阅读一下“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为了不错过重要内容建议您将本网页链接收藏!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篇1

那红星照耀中国,也必将照耀整个世界。

——斯诺

暑假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又名《西行漫记》,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资料,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进行真实报道,让整个世界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众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战斗和生活情况。

这部著作共有十二个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篇章: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在这一篇章斯诺主要记述了他采访毛泽东的情况。他与毛泽东通过几个晚上的谈话,了解到了关于毛泽东的一些情况。毛泽东小时候在学堂上读了一些当时禁止读的进步书籍,从此,在他的心中就有了改造社会的念头。当他长大后,他走遍湖南各地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发动革命,由此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在这一章中我读出了毛泽东主席的坚韧,他遇到困难时不放弃,不妥协,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下去。

在这部著作中,我认识了英雄博学的毛泽东主席,温和文雅的周恩来总理,勇敢无畏的贺龙元帅,爱护部下、平易近人的彭德怀,勇于反抗的徐海东,做事负责、诚实可靠的朱德等革命先辈人物。这些共产党人就是一个传奇,在幽深的历史隧道中熠熠闪光。

感谢这部名著,教会了我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幸福。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历史给了我们足够的选择。我们应把这交付于我们手中的祖国,带向更昌盛富强的时代,让我们用行动来创造历史的另一个辉煌!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篇2

当看到这个标题时,我心里就接连不断地冒出了好几个疑问。这本书讲的是旧中国,还是如今世界上已能站稳脚步的新中国?如果是旧中国那讲的是不是激烈的抗日战争;如果是新中国,那讲的又是什么高科技呢?再一看作者,是美国的埃德加斯诺,于是,我又想:如今的中美贸易战争打得这么不可开交,那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又是持何种看法的呢?带着种种疑问,我推开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大门。

全书一共分为12个篇章,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第四篇一位共产党员的来历和第五篇长征。

第四篇中的那位共产党员是中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在这一篇章里,毛泽东接受了斯诺的采访,讲述了他自己早年热爱读书的经历,尤其是进入长沙后不断退学进入新学校直至最后考入长沙师范学校才暂时停止了奔波。毛泽东的读书经历不禁让我想到了1919年5月4日的青年爱国运动,引发这场运动的原因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仔细一想,连学生家们都开始罢课示威,足以见得当时的政府是多么的腐败。

第五篇讲的是长征,我在不了解长征的情况下,误以为所谓的长征是因为共产党被国民党联手打败了,红军为了保留住余下的红军战士才开始长征。其实不然,红军战士之所以长征是因为蒋介石的五次围剿。虽然前四次围剿红军战士巧妙地运用各种战术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并缴获了敌军的弹药、武器作为补给,扩大了自己的兵力。但在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动用了约90万军队,成千上万座小型碉堡,大量重武器以及400架飞行战机,如此凶猛的火力,让红军被迫无奈的选择了长征,只为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恨。但是,长征路上同样是困难重重,过草地、翻雪山、飞夺卢定桥,没粮食的部队只能煮皮带吃,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毛泽东主席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与我们相比,红军不知道要比我们惨多少倍,我们真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当中国人。我希望红军战士们这份坚持不懈、敢于斗争的精神能够永远地传承下去,也希望未来人们口中所说的不仅仅是红星照耀中国更是中国照耀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篇3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的经典作品,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纪实作品,西方**高度评价说该书的出版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军事、经济情况;本文**了中国革命的背景及其发展的原因。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

内容涵盖了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等,全面地重现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真实而艰辛的历史史实。

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头,刚刚30岁的**是到达陕甘宁边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毛泽东主席以博大胸怀,周恩来以热情真诚的态度,迎接这位有好奇心,尊重眼见为实、客观公正的美国客人的到来。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普通战士,寻访当地的老百姓,对苏区的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出版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苏区的真正面貌。

《红星照耀中国》全书,真切地让我们再次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再次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作品,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x周年之际,再次捧读,意义格外深刻。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篇4

读完这本书后,感触至深,想写一点,以表达我的情感。

这本书的作者来自美国,这是很令人惊奇的一点,一个美国人,怀着自己的一颗好奇心,来到了当时西方世界一无所知的红色中国,并且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旅途及采访,他不惧危险,不顾瘟疫,只是为了探寻红色中国?我想,也许另有他因。

当时的国际形势万般复杂,西方的德意侵略了西班牙,并且有意实现对整个欧洲的战略扩张。意大利在非洲进行殖民,东方的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朝鲜半岛,进军外蒙,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东北、热河、冀北等地。此时,国民党政府对北方不管不问,一意孤行剿灭共产党,中国陷入巨大的黑暗中。国民党有美国作后盾却惧怕日本,共产党笼络民心,呼吁全民抗日,这是思想的根本差别。工人,农民倾向于共产党,地主豪绅倾向于国民党,这种阶级斗争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如今移交到了这两党手上。

由此开始长达数年之久的内战,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

这本书最好的一点在于,它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客观的看待国共冲突,这么多年来,除了少数几部影视剧,我们只能看到各种对于国民党,对于东北军的贬低,各种无止尽的夸大,不止内战,更有抗日。

对于一方的完全忽视和贬低,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对当时的中国,民众,对两党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我们需要客观的面对历史。

不是所有的国民党都视人命如草芥,不是所有的群众都是热心肠,也不是所有的共产党都洁身自好。

中国___的胜利,是由千千万万人的献血浇铸而成,是四万万同胞奋起反击的结果。

今日之中国,来之不易!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篇5

《红星照耀中国》拜读至今,其中革命领袖的人格魅力、管理方式以及由他们带领的长征如今还回味无穷,值得深究。

斯诺在书中道:“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依然完好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本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斯诺认为红军长征不是溃退,而是相信他们“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对时局的正确预见,或是决定日后红军以及共产党最终走向胜利的关键,当然,鼓舞军心的各位将领也功不可没,他们使红军的力量完好无损,“把原本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

支撑红军行进二万五千里的,不是人数,不是武器,更不是底气,毕竟谁在当时也无法预测共产党会占上风。他们靠的,不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吗?这种强烈的信念就是他们的“顶梁柱”!

中国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信仰人民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使人民建立群众觉悟,带领大家一起奋斗,最终所有阶级才能一起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完美蜕变。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篇6

1936年,斯诺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客观公正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与红军的真实情况。

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深刻的章节是“苏维埃掌权人物”,这章主要人物是毛泽东主席。斯诺与毛泽东主席谈了许多夜晚,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口中知道了他的不少故事。毛泽东作为共产党的领袖,但他却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生活上与共产党员们平等,却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才休息,让我不仅对他肃然起敬。

再想想现在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时遇到一点困难便想着放弃,但温室里的花朵怎能开得热烈?我们应学习他不畏艰苦的环境仍坚持工作,勇敢地克服困难,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红军长征路途中遇到的困难与磨难数不胜数,但他们都不曾放弃,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我们有吗?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有”,在学习任务日益繁多的今天,有多少同学能坚持每天早起读书?有多少同学能坚持每天多刷一道或几道题?有,但并不多,我们应懂得坚持的意义,不要半途而废。

说到红军,就不得不提起军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了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红军向来都是并肩作战,军官们习惯说“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们心连心,而不是指使别人,我想这种平等待人的氛围也是红军为什么能赢得胜利的原因。

在许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阅读着这一本书,通过这一张张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他们留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的高尚品德。我觉得我们应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这段历史刻印在我的心中,已经无法磨灭,我们不能辜负现在的美好生活,把握好当下,美好的未来在前方。

红星照耀中国心得体会 篇7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作者埃德加·**,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乱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以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他所经历的一切激发了他写作的欲望。

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我们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这本书共12章节,语言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在第一章的开头,我们用反问句来强调红色中国。此后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

但在这么多章节中,第四章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共产党员的起源。主要讲述了中共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的转变和成为红军领袖的过程。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的童年时代就受到母亲的爱。 相反,他的父亲对他非常严格。

在父母双方的影响下,毛泽东塑造了一个特殊的人格。他的父母不仅给了毛泽东生命,也对毛泽东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有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吃饭的简单愿望,他决心为大多数中国贫困人民谋求幸福。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毛泽东决定改革中国,推翻剥削和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算在那些压迫的环境下,他还是笔直前行,秉持着他内心的初衷,去实现内心抱负。他以如火般的热情和钢铁般的意志,以不屈不挠、自信乐观的精神,坚守着心中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其实,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牢牢抓住了别人放弃的梦想。生活中的巨大财富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想要什么。每天忙碌的我们,很少有机会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但当你去想一想时,一个想法在你的脑海里闪过的时候,你可能会就觉得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念头。Www.gz85.CoM

所以这就是自己和那些人的区别,其实伟人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天才,而是在人生之初他们就固守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执着,那份微光。

"红星心得体会"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