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采购专员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4

学术专员工作总结。

平常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一般会需要写一份或者几份总结报告。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多写一次总结,我们就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能创造价值。那么我们在写总结时可以从哪方面着手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学术专员工作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学生会学术部工作总结

时间的流水不紧不慢地走过春夏,流经秋冬,来到年前。途中,起承转折,时而轻快流淌,时而澎湃激昂,与四季合奏,与心中的韵律同响。

这是我第三个学期在学生会的日子,这是我在学术部担任部长的第一个学期。回首部门这学期的工作,心中难免还有些激动,部门的工作事项相对往年的同一时期较多,但总的来说是充实的,也让我感觉到我们学术部的重要性及被重视的程度。

这学期学术部的工作有:新愿活动、新生数分期中考试、挑战杯、院报、四场讲座、接待外国大学生。外加校运会的协助工作。工作很是紧凑,但也很好地锻炼了我们部门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作为部长,在领导和组织人员、分配工作等方面也有了不少的锻炼。无论是在我和副部骏毅的搭档合作、还是在干事间的工作分配上,都有较好的部署和有序的安排。新愿活动、院报、前两场讲座、接待外国大学生的工作,主要由我在负责和跟进。新生数分考试、挑战杯、后两场讲座的工作,主要由骏毅负责跟进。我和骏毅两人的配合,既有主要负责的部分,一项工作中也有不同的分工合作,新愿活动中我和骏毅及权益部的部长副部一起分头邀请老师,数分考试中我联系班导、骏毅联系老师,挑战杯中我负责报销部分、骏毅带着干事负责作品部分,等等。也有两个人一起互补的其他细节工作。除去工作,在对干事的关心和交流方面,我们俩也尽自己所长尽心让部门更好。干事工作的分配也根据个人的特点及意愿部署。分工合作及跟进落实方面是我们部门一直都部署得比较好的,也很感谢我的副部和干事们对我的支持及工作的认真。各项工作的总体情况良好,当然,也有个别地方也有值得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的地方。

新愿活动,从策划到准备、组织、举办,总体情况良好。其中邀请老师的工作比较曲折,为此我自己也是跑了几趟,但所幸最终还是如愿请到了合适的老师。干事在制作调查问卷、申请场地、购买礼品、主持人准备工作等也都很认真。现场的总体情况,除了参与人数没有预计多,其他的相对较好,现场问答环节尤其活跃。不足之处,参与人数没预计多,除了新生自身的积极性不足之外,可能也是前期的宣传工作由于上一年的经验以为参与人数应该差不多故没有铺广开来,以致部分新生把我们自己学院为他们举办的活动等价于其他可有可无的活动,当然,我们也应该在活动的对参与者的吸引性上做更多的思量。此外,对于大学梦想卡的回收情况不是很理想,这点无奈之余,也推动我们以后往其他更能带动人的方式进行。另外,此次活动主要是部长带着干事们做的,在让干事策划发挥创意的环节,他们个别人有点想法,只是略显不切实际,在这方面希望这个假期从策划开始能让他们有更多的锻炼。另外在沟通组织主持能力等方面也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

新生数学期中考试,准备工作主要是我和骏毅在忙,也要感谢钊钊和骏毅一起找老师。联系班导、老师并进行沟通,邀请老师,组织监考、改卷。这次的工作比往常多了改卷环节,并且数金班和数计班也一同参加考试,故改卷的工作量比较多。谢谢帮助监考的同伴们,也十分感谢一起辛苦改卷的班导和亲友们!

校运会,带着干事一起为运动员递水加油、参加集体项目,虽然最后颁奖环节我有事没去成,但骏毅带着干事也有不少的欢乐吧。

院报的制作,这一期把义工和权益的部分一同整合进来,并且增加了体育版块,从原来的六版增设到八版。干事们每人负责一版,在各自的制作过程中也比较认真,他们第一次接触indesign、第一次着手报刊的制作,在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方面一开始难免有生疏的地方。该软件的学习和应用主要以自学和实际应用为主。修改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改了再改的情况出现,但他们都还是很认真,也没有什么怨言,这点我很是满意。尽管有的地方会让我放心不下需要督促,但他们的懂事和认真让我感到欣慰。我也实现了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没有让我的干事因为做院报熬夜或通宵。尽管后来的印刷环节仍有个别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总体情况还好。值得称道的是我的干事都很认真地做,并且体育版块的文稿内容大部分都是我的干事宗辉自己撰写的。义工版块内容也要感谢义工宣传副部凡宇的编辑和撰写。权益板块的感谢权益部细心实用的内容,尽管个别图片的风格有点过于可爱,但内容真的很好、很贴切。我们部门的干事各自的板块也挺好的。让我高兴的是其中有他们其中四个人各自板块的标题栏都做得很好很有特色,一开始还设想统一风格选定一个的,但他们设计得都很好,也不舍得割舍,于是都保留了。为有他们这一班懂事认真的干事,我真的很高兴。对于最终的修改工作集中让一两个人处理会让接手该工作的人工作量比其他人多,通过我自己当一年干事及这次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在下一次的工作时会把更多的细节工作都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各自负责的板块上去,减少积少成多作用于少数人上让自己或是个别的干事工作量比较多。两外,对于院报的发展,还可以继续创新和改革,我们认真努力的成果也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挑战杯的工作,我做的主要是报销方面的工作,一开始对着一大堆的收据发票还是有点头大的,但这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一张张每个该注意点仔细看也总算完工了。更大方面的工作由骏毅带着干事楚春做。那也该是很需要细心耐心的工作,在去年我当干事的时候没有接触这方面的工作,那时是骏毅有在做。因为骏毅会比较熟悉,所以主要他在负责,我也就传达一下一些信息必要时也提醒一下进程。很谢谢骏毅帮我分担工作,对于我们类似这样的互补,我也觉得很高兴。

四场讲座,清华大学教授徐迎庆讲授的《信息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保卫部的《怎样防范信息诈骗》、数理金融与保险精算实验室揭牌仪式、旧金山大学金融预科班宣讲讲座。前两场由我跟进派干事帮助老师组织人员和负责签到,后两场因为碰上我们师范班有课由骏毅带着没课的干事负责跟进,其中两个男干事在这方面的出勤和工作较多,他们很给力。

接待外国大学生,是考完试后的小工作。召集了6个志愿者,加上我自己7人。很高兴能代表学院对外来友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热情的友好。

以上便是学术部及我个人在这学期的工作概况。

另外,在部门的维系和感情上,我想,这学期我和骏毅还是做得很好的,除了工作,我们也谈论学习和生活,大到专业选择小到选课考试,粗到嬉笑打闹细到关心鼓励。我爱学术部,也很喜欢我的副部和干事们,希望以后我们部门越办越好,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学术部工作总结和计划工作

今年是大一,我加入学生会的学术部,到现在我一直都认为这是一个无愧的选择,或许在工作期间花费了自己的一点时间,但是我认为很值得。 上半年我们学术部的跟着院学生会的查晚自习,虽然都是些简单的事,但是我觉得收获还是蛮大的。学会怎样与老师打交道。在工作中礼貌待人,学会守时的观念,这对我们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来之不易的收获会坚持我在未来会在继续努力。

以下便是我对下一年的计划书

一:辩论赛为进一步增进大家的相互了解,丰富大家的课外生活,提高同学们思维的缜密性,锻炼大家口才与语言能力、思维反应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进而提高同学们的自身文化素质,增强同学们的团体意识 二:学习部宣传栏更新,本学期将重点对学习部宣传栏进行更新,增加其内容的丰富度,包括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系各专业介绍,考研等问题,并根据广大同学们的要求及时更新宣传栏内容。

三;与系里的资深老师联系,为06级的学生召开一个相关专业的讲座,介绍本专业的知识与发展形势以及就业状况。用以明确大家以后的学习目标,为以后的学习注入一股动力。让同学们学有动力,学有方法,学有成绩。

四;学习部将在各班聘请一位信息员,及时传达信息反馈精神,以便于沟通和交流。让老师能及时了解到同学的学习面貌与精神,有针对的进行教育,指引。

五:为期末考试作好准备。通过宣传板、征集漫画等方式,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坚决杜绝考试作弊。并保持上学期的优良传统,适时的为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做好答疑解惑工作。

六:积极协助系老师做好其他日常工作。

2011年学会学术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出台,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国科协八大胜利召开,中央对科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新一届党组书记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学会学术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抓住难得机遇,大力加强学会学术工作,是完善国家科技体系和加强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时代要求,是贴近广大科技工作者,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年度,学会学术工作坚持“扎实推进、务求实效,解放思想、提升能力,集成创新、引领发展”的工作思路,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完善交流格局,引领学术热点,增强交流实效

以推动自主创新为目标,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导向,以搭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术平台为主要手段,完善交流格局,引领学术热点,创新交流方式,加强成果提炼,营造和谐环境,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增强学术交流品牌的导向性和辐射面,使学术交流更加符合科技工作者的需求,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取得成效

年会于9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市举办,由中国科协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按照中国科协“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年会定位,以及突出国家“十二五”首年特征、突出学科交叉、突出举办地特色、突出国际化元素的目标,举办了隆重热烈的开幕式暨大会报告会、成果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影响广泛的科普活动、卓有成效的专题论坛和天津市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以及各具特色的专项活动。

年会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精简规模、提高实效,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会场庄严隆重,高效紧凑,刘延东、韩启德、张高丽、周光召、黄兴国等领导同志出席。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13位两院院士、194位外国科学家、来自美国科学促进会等4个国际科技团体的专家代表、41位全国学会理事长、81位曾任或现任的省部级领导,参加开幕式的大会嘉宾、专家学者及科技工作者达2100人。开幕式暨大会报告会时间压缩为半天,提高了会议有效时间。学术交流分会场交叉争鸣,成果突出,年会共设立了22个分会场,其中国际分会场9个,分别由20个全国学会和中国科协国际部、海智办牵头,共有60个联办单位参与。录用论文935篇,其中9个国际分会场提交英文文章150篇。实际与会代表2100多人,其中有院士53人、省部级以上代表26人、外宾192人、港澳台代表17人。科普活动覆盖面广、突出民生,以科普嘉年华、院士专家津沽行、“大爱无疆·关注健康”卫生安全健康科普行动等三大系列为主题,动员天津市各区县共组织了239项科普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达到50万人次,覆盖人群300余万。专题论坛调研水平高、针对性强,设立10个专题论坛,由天津市政府14个相关部门牵头承办、14个全国学会协办。会前由全国学会组织14批97人次专家学者,深入天津提前进行实地调研,出具了55个决策咨询报告。会后编印了《天津市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院士专家发言提纲汇编》,收录了18位院士专家的书面建言献策成果。专项活动类型多样,营造氛围,根据中国科协和举办地需要,举办了科学道德建设论坛、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研究论坛、女科学家高层论坛、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韩启德主席与天津大学生见面会、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与大学生见面会和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座谈会、第三届科技摄影展、“纪念世界化学年暨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建设90周年”系列活动、“天津光谷”建设高层论坛、中国·天津第十一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生物医药博士论坛等11项活动,很好地烘托了年会氛围。

本届年会是中国科协八大后第一次年会,突出呈现了缩小规模、提高效率,国际化元素突出,年度地域特色显著,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等新的特点。

(二)示范活动引导效应进一步增强

1.中国科协论坛前瞻性提高

进一步突出中国科协论坛主题前沿性、人员高端性和规模小型性(20-30人)的特征,力求主题新颖,形式灵活,探讨深入,注重实效,打造科技工作者对前沿热点问题发表真知灼见的平台。共举办了8期,包括27名院士在内的430名专家学者参加,并由首席科学家提炼高水平的学术备忘录,向有关部门提出科学建议。8期都围绕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技术问题、重大工程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展开研讨,充分发挥了对前沿科学和关键技术的引领作用。

2.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辐射面扩大

学术沙龙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营造了良好学术交流氛围,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认可,也带动了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组织类似活动,沙龙的辐射面逐渐扩大。2011年共举办12期,为科技工作者营造多学科交叉并自由探讨学术问题的良好学术生态,为萌芽时期尚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理论以及灵感提供交流平台。

3.青年科学家论坛突出交叉融合

共举办15场青年科学家论坛,选题涉及工学、农学、林学、医学、基础科学等多个领域,承办单位包括全国性学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583名来自不同学科、地域和行业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参加交流,拓宽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视野,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增进合作

共设立5个研讨主题,参加活动的大陆学者770人,台湾学者124人,深入研讨交流,共享多元化的最新学术信息,推进两岸学术建设,为学科和行业科技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通过活动月,大陆与台湾的青年科学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增进了彼此的友好情谊。

5.中国科协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提高实效

举办了主题为“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的热点问题学术报告会,邀请了4位知名专家学者,就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及其影响、核能利用与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等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深入探讨了其成因与机理,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和方法,并就现场听众、新闻媒体和网民关心的部分问题作了解释和回答。400余人出席报告会,并开通手机短信互动平台。报告会为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认识,代表科技界和中国科协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发出声音、表明态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形式创新、反响良好

落实中国科协领导指示,组织协调全国学会为贵州工业强省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全国学会向贵州省科协推荐相关领域专家,已有28个全国学会推荐了包括18位院士在内的142位专家。组织全国学会积极支持和参与“贵州工业强省院士专家论坛暨引聘科技专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了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省委书记、省长专程拜访科协并致信感谢韩启德主席、陈希书记和邓楠同志。

举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引领质量安全”,来自农业、质监、卫生等系统的近300名院士专家参加研讨。会后,形成《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政策建议通过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上报国务院领导及有关部门。

2011年12月10-11日,在江苏南京举办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这是中国科协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论坛由中国科协主办,江苏省科协、江苏省水利厅等单位承办,13个全国学会和机构协办,主题为湖泊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水利部部长陈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出席并做大会报告。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学勇主持开幕式,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主持论坛主报告会。论坛正式代表200人,收到论文180多篇,从中优选120篇结集出版。我国湖泊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一线科技工作者等共800多人参加开幕式并听取主报告。设有湖泊保护与资源利用、湖泊流域发展与综合治理、湖泊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水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等四个分论坛。论坛发布了《南京宣言》(中英文版)以及国内首部《中国五大淡水湖保护与发展》专题研究报告,引起业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7.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推荐工作

为稳定地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培养和造就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中国科协会同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分别作为推荐单位遴选候选创新研究群体。经专家评审,从各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推荐的75个候选研究群体中评选出22个参加角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入选9个,是历年入选比例最高的一次。中国科协推荐入选情况连续两年居各推荐单位之首。

8.支持香山科学会议

作为香山科学会议理事单位,履行理事单位职责,积极参与相关事务。

(三)打造学会品牌学术活动

1.引导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优先支持原始创新和前沿性学术交流活动;持续支持基础性学术交流活动;重点支持国家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及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紧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支持国际科技组织和专业组织在华召开的国际学术活动;继续支持全国学会举办国际会议。共择优资助133项学术交流活动。

2.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国际化学年。根据年度特点,支持中国化学会等相关单位成功举办“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包括启动仪式、学术报告会以及系列科普活动等,系统回顾化学科学取得的成就,全面展示我国化学化工研究成果。

(四)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发布

1.完成2010-2011年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011年3月编撰完成了2010-2011年度的22本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综合卷(2010-2011)》的编审出版印刷工作。参与这个年度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的专家学者近2000人,880人直接参与了研究和编写工作,其中院士68人,研究报告共计800多万字,共出版约4400册。

为规范项目管理,启动了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手册的编写工作。

2.召开2011年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

4月7日组织召开了2011年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中国科协七届全委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科协七届书记处书记冯长根,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学术与学会工作专门委员会委员出席发布会,中国科协书记处张勤书记主持。白春礼副主席发布了22个学科的进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冯长根书记发布了全国学会发展报告,陈运泰院士发布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400余位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在科技界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3.持续开展学科发展研究

启动了2011年的学科发展研究工作。参加本年度研究工作的全国学会共24个。目前24项研究进展基本顺利,均已经进入最后的调整、修改阶段,预计2012年1月可以完成全部编辑工作。研究成果将在2012年4月的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进行发布。

4.继续开展学科史研究

中国力学学科史、中国地球物理学科史的研究编写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研究成果将在2012年的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进行发布。

(五)试点在线学术交流活动

利用网络具有的跨时空、跨地域和更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的特点,开展在线学术交流,拓展学术交流形式,提高学术交流实效,并通过活动扩大在线学术交流的影响。

1.举行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

举办了主题为“感悟·探索·创新”的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逐渐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学博客,打造在线学术交流品牌。截止到参赛时限,共计报名博客1318个,博文2916篇,比第一届有所增长;参赛博客分别来自84个博客网站和17个独立域名博客,比第一届翻了一倍,参赛范围有了扩展。

2.举办网络学术交流研讨会

为促进学术交流形式与机制创新,提高对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服务能力,2011年11月16-17日在合肥召开“2011年网络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总结了全国学会在线交流试点经验,研究科协系统网络学术交流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和服务方式。探索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有效拓展网络学术交流的空间,增强学术交流的影响力,丰富学术交流的方式。获得在线学术交流试点资助的各全国学会和部分其它全国学会的有关负责人共40余人参加会议,邀请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科学网、中国知网及有关院校的专家到会做专题报告,对当前网络学术交流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做解读。

二、深化项目实施,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期刊改革发展

继续深化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拓宽科技期刊发展途径,强化学科集群化建设和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在科技期刊整体发展水平、项目实施水平、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水平和期刊出版综合实力上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引领期刊发展、培育期刊精品、集成学会资源、搭建期刊发展平台、有效服务凸显创新的工作目标。

(一)期刊整体质量水平继续提升

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1》(CJCR2011)最新显示,无论是出版的各项重要指标还是表明影响力和质量的多种被引用指标,中国科协期刊在国内科技期刊中表现出绝对的领先优势,彰显了中国科协对提高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所发挥的推动作用,以及长期以来实施的各项扶持计划所带来的丰硕成果,也说明了各全国学会及期刊出版单位为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付出努力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从具体数据来看,总被引频次在本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43种,在61个学科分类中占70.5%;影响因子在本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35种,占57.4%;综合评价总分在本学科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40种,占65.6%。三者同时排名第一的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26种,占72.2%。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11年评选出的中国百种学术期刊中,中国科协学术期刊占66%;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文章”,其中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布的论文占68%以上。两项均占绝对优势。

SCI 2011年收录中国大陆科技期刊129种,其中中国科协期刊69中,占53.5%。在被收录期刊中,影响因子较去年提升的有36种,占被收录期刊的一半以上。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已达史无前例的13.4,进入世界同类期刊的前8%。

EI 2011年收录中国大陆期刊216中,其中中国科协期刊102种,占47.2%,比2010年提高7.8个百分点。

(二)加强政策导向,推动期刊发展

2011年是精品科技期刊工程实施的第二个周期的第三年(三年为一个周期),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育精品科技期刊,提升期刊竞争力

继续对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给予重点支持,重点培育在专业学科领域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端科技期刊。有92种科技期刊经评审继续列为2011年度延续项目获得支持。

2.深化期刊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期刊创新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和出版体制改革要求,大力支持学会深化期刊出版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以集群化为目标,以数字化为手段,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试点先行、逐步推开,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2011年继续在中国光学会和中国抗癌学会2个具有不同典型代表性的学会期刊出版单位开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两个试点项目初步完成了项目预期目标,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中国光学会成立了《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拥有七刊一网。其中“中国光学期刊网”整合了43种光学期刊,在业界影响广泛。中国抗癌协会筹备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国抗癌协会杂志社”,目标是将杂志社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肿瘤专业杂志社。利用中国抗癌协会的品牌效应,使系列杂志在信息交流、出版、编辑管理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职业化和专业化。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体制现状和实际,针对科技社团主办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问题深入开展调研,了解现状,积极向政府管理部门反映、呼吁和争取政策支持。以中国科协名义向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报送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出版现状及体制改革建议》。根据新闻出版总署下发的116种科技期刊转企改制的通知,针对科技期刊实际情况和诉求,收集整理了向新闻出版总署反映67家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存在实际困难的情况,向新闻出版总署报送了49种期刊列入首批转企改制的意见,并已获得批准。

3.支持期刊数字出版转型,推进期刊数字化建设

继续开展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大力推进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与网络平台建设。支持建立中华医学会期刊网,中华医学会90种期刊编辑部使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68种期刊建立网站在线提供信息服务。审稿系统专家库共有专家9361位,可供使用系统的系列杂志共享。稿件管理系统中有稿件91108篇,全部作者数量20万人次左右。中国农学会目前已构建起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农业期刊数字平台”框架,完成了1720个涉农期刊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完成了400万篇涉农期刊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实现了涉农期刊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互联互通,构建了期刊动态引证报告发布系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期刊网”平台建设,中国药学会期刊网络平台已进一步扩大成果。

(三)扩大期刊国际影响,推进期刊国际化进程

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促合作”方式,拓展科技期刊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提高科技期刊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努力推进版权合作与代理发行,积极促进科协科技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努力培育一批英文版期刊,支持其做大做强

大力扶植、支持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有一定国际化基础的英文版科技期刊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挥其语种优势,大力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数字化、网络化和国际化水平,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其国际化进程。有7种英文版期刊继续评为2011年度英文版期刊国际推广项目。被支持英文版期刊指标均稳步提升。

2.加强国际化专题培训,提高编辑队伍专业化水平

建立有效的期刊出版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国际化交流与培训常态通道,提高编辑队伍专业化水平。举办了2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化境内培训,

3.扩大期刊对外宣传渠道,加强期刊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展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办。本次展览是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第四次借助图联大会展会平台集中展示科技期刊整体形象,展台占地18.58平方米,以视频演示、纸本资料发放、电子资料发放、触摸屏阅读论文、样刊陈列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累计接待了来自50余个国家的观众1000余人次,发放电子资料400份,纸质资料1100份,展示样刊及期刊样稿60余种,播放视频1440分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38份。人民网科技频道、和讯网等媒体报道了中国科协举办科技期刊展的情况。

(四)积极搭建期刊发展能力建设平台,促进期刊可持续发展

1.加强基础理论建设,编制完成科技期刊发展报告

编制完成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年度发展报告(2011)》,并在4月7日学术建设发布会上发布。该报告从学术建设、出版质量、体制机制改革、精品期刊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了2006-2010的5年期刊取得的成效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搭建层次高、影响力强的期刊研讨平台

2011年10月27日至28日,在重庆召开了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市科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承办。论坛主题为“转变期刊发展方式与中国科技期刊的历史使命”,主要议题包括:科技期刊热点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中外科技期刊业的多元化交流与合作,科技期刊发展与政策需求: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与学术诚信建设,科普期刊的机遇挑战与发展创新。韩启德院士为本次论坛主席。程东红、李东东等领导出席,陈运泰院士等5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物理快报》责任副主编王鼎盛,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主席伊丽莎白薇吉尔博士,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副主席、爱思维尔集团《柳叶刀》杂志高级执行主编萨宾克莱纳特博士,《当代生物学》杂志高级编辑弗洛里安马德思拜奇博士分别在论坛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层次高、规模大,对加强我国科技期刊的理论建设、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研究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是我国科技期刊界的一次盛会。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论坛的消息及盛况。

3.加强期刊专业技术和政策法规培训,促进期刊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期刊编辑专业技术水平和学会秘书长期刊政策管理水平,促进期刊有序健康发展,坚持开展出版单位和主办单位的相关专题培训。举办了期刊出版政策法规培训班、第九期刊中国科协主管期刊主编岗位培训班。

4.建立有效机制,坚持开展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活动

继续坚持每月举办一期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活动。1月至10月,见面会共收到来稿134篇,重点推荐49篇,书面推荐43篇,共推荐92篇。近30家媒体参与见面会,并积极组织报道300余篇。

5.加强政策指导,开展专题研讨和调研

举办科技论文写作研讨班,开展“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主题调研活动,深入了解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执行情况。

6.加强期刊管理制度,规范期刊出版行为,严格审批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了2011年度科技期刊年度核验和年度审读工作,为我会所属的154家出版单位办理了各项出版业务的审核报批手续。

三、支持探索创新,培育自身能力,推动学会多元发展

继续贯彻“会员为本,因会制宜,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推动学会创新发展推广工作和加强学会队伍建设为重要工作内容,激励和扶持学会按照我国国情、科技社团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培育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影响,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做出积极贡献。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联合民政部推动学会创新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

1.加强对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的指导

联合民政部积极指导学会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7月15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会同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对为期三年的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进行了第二次中期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多数项目进展顺利,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批示范学会在承接社会化服务职能方面成效显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发挥专家和网络优势,联合业内多家科研、生产和管理单位,共同承担工业与信息化部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为探索科技社团开展科研工作的途径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华中医药学会受国家中医药局委托,构建了中医药行业标准化网络服务平台,开展了中医药标准化创新发展模式研究,为其他学会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中国农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围绕行业关键问题,建立一批产学研技术联盟,实行产学研协作创新,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中国流行色协会建立了实体性色彩检测与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评价服务,取得积极了明显进展。中国力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心理学会等单位大力加强学会机构职业化、国际化建设,逐步探索建立监事会、司库制度,民主化程度逐步提升,学会影响逐步扩大。

2.加强学会创新发展项目向地方学会的辐射

积极培育有潜力的学会推动创新发展。通过项目引导学会围绕组织机构建设、会员服务体系、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承接社会化服务职能等突破口进行改革创新;除重点扶持40余个全国学会外,还资助10余个省级学会强化组织建设基础,拓展服务领域;积极引导学会探索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团发展规律,满足政府、社会和会员需求的科技社团发展新格局。通过项目评审形式,资助学会创新发展基础项目50余个,经费400余万。

3.召开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

为进一步扩大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学会学术部于9月5日,在北京召开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近年来学会改革发展的经验,扩大学会创新发展工作的影响。程东红、沈爱民、李勇等领导出席,沈爱民发表讲话。各全国学会秘书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学会部负责人、部分省级学会负责人等300余人参会。会议通过大会报告、展板展示、视频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了学会创新发展项目的进展,参会代表从组织体制改革、会员管理服务和承接社会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分组讨论,集中而全面的探讨了近些年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和地方学会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反响热烈。

(二)大力加强学会人才队伍建设

1.探索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会负责人培训和交流活动

组织理事长研修班1次,组织秘书长培训班2次,组织学会秘书长沙龙3次、秘书长活动日1次、学会新任工作人员培训班1次,围绕产学研协作创新、秘书长能力建设、学会组织建设、学会科普能力建设等内容进行交流,参与学会干部500余人次。

2.与国外社团探讨合作创新社团工作人员培训形式

举办中国科协与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合作交流会,冯长根、沈爱民就相关合作事宜与以IEEE主席和秘书长为首的美方代表团进行了交流沟通。与美国社团管理者协会的交流座谈会,探索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国际化建设的途径。

(三)加强对学会组织建设的管理服务和监督

1.组织开展完成了学会年检工作任务

结合科协自身的实际,拓展了年检的内容,加强年检工作的前期动员部署、数据统计分析、年检通报工作,共有165个学会取得年检合格结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规范办理相关业务审批项目

受理初审一批学会的设立申请,并指导民政部审批同意成立的学会开展登记成立工作。继续加强对学会换届方案和代表大会的审批。共完成35次的初审报批,指导54个学会完成了理事会换届的审批、备案事项。加强对学会分支机构的设立、变更和备案的审查。

3.推动中国科协学会管理系统的推广和使用

积极搭建学会会员服务工作平台,通过推广宣传,己有近40%的全国学会使用本系统,学会服务管理会员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努力为学会争取社会广泛支持和相关政策环境

在科协领导积极支持下,争取社会支持设立了“中国科协合展奖学金”和“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中国科协合展奖学金由中国科协年会组织委员会设立,用于奖励年会举办地辖区内部分高等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的在读本科及专科大学生,鼓励在校大学生奋发图强、积极地投身科技事业,报效祖国。奖学金由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管理,委托年会举办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执行。年会举办期间举行奖学金捐赠仪式。根据中国科协三峡科技出版资助计划,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中国三峡集团将斥资2100万元人民币,资助科技工作者出版高水平科技著作,以繁荣科技出版事业、促进人才成长,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该计划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重点资助科技人员的首部学术专著,以满足中青年科技人员出版学术专著的迫切需求。这一出版计划将由中国科协所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承担。

加强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沟通协调,努力争取学会参与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深入开展学会税收政策研究,就学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问题开展调研,组织起草有关报告和建议,探索学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途径。

开展学会理论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学会发展报告(2011)的编撰工作,根据全国学会工作的实际情况,总结学会工作的经验和规律,研究学会的发展方向,加强了国内学术机构的合作,编制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11)卷》,积极展示五年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创新发展的成绩,树立学会良好的形象。受民政部民间局委托开展学术团体评价指标研究,得到民政部的充分认可。转发民政部关于学术类社团评估的有关文件,并积极鼓励学会参加评估。开展学会组织建设状况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委托科普出版社组织翻译和编辑出版社团运营管理教材。委托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近代科技社团的研究课题。委托有关学会组织编辑和拍摄学会活动影像资料。委托科普出版社重新编印学会中英文简介,扩大学会的影响。组织全国学会新春联谊会,努力建设和谐良好的科协形象。

(五)积极完成有关部门交办的任务

在党组领导下,配合机关党委作好学会创先争优的协调工作,指导和督促有关学会建立党组织和配备党员,实现党组织全覆盖。

配合办公厅对3个政协提案、50余个中国科协代表提案起草答复意见。配合组人部开展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推荐25个中国科协先进集体、1个先进集体标兵,32个先进个人。

受工程院委托,开展了第九届光华科技奖人选的初评和推选工作,推荐24名光华科技奖人选、12名光华科技奖青年奖人选。

四、发挥优势,服务创新,引导学会服务科技人才成长

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为目标,以满足科技工作者需求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科技人才为重点,以实施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组织学会参与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开拓科协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新领域,为我国科技人才培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一)组织实施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1.完善项目支持体系,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继续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支持、公开公正、动态管理”的原则,通过项目招标和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程序,继续支持31个学会承担继续教育试点示范项目。

在继续设置高端前沿继续教育活动、专项培训活动、网络学习资源开发、精品课程开发、科普培训活动的同时,增设5项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试点项目,在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及其所属施教机构中,选取工作基础较好、办学运转规范、培训质量较高、保障实施得力、具有发展潜力的代表性施教机构,支持其在师资建设、培训策划与实施、社会化合作机制、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及高端培训项目等方面进行试点,探索建立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的新模式。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广东省科协、沈阳市科协承担了2011年度试点项目。

2.继续支持全国学会承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高级研修班

2011年度,共有5个全国学会承担了6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项目,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方面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数量较往年增加1倍。

3.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专项前期研究工作

进一步做好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专项的前期研究工作,做好专项立项文本编制及可行性研究。项目已经书记处批准上报财政部申请立项。

设置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及管理体系、继续教育网站建设标准及管理体系、继续教育精品课程标准及管理体系、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等研究项目,对进一步完善申请设立继续教育专项进行项目的论证工作,做好项目管理体系建设进行顶层设计。

(三)积极组织学会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相关工作

继续组织协调并支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全国学会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继续支持全国学会推荐专家参与考察认证工作。重点支持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全国学会承担试点工作组秘书处的职能。

2011年,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学会经教育部批准承担相关专业分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在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试点的10个专业中,全国学会承担了4个专业分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正在积极筹备申请工作。

开展了面向工科全国学会的调查,了解学会对参与工程教育相关工作的意向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方案。

开展了面向工科全国学会的调查,了解学会对参与工程教育相关工作的意向和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方案。

继续支持部分全国学会开展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试点工作,通过项目引导重点支持试点学会完善认证组织和管理程序,修订专业分类和标准,实施认证工作,规范文档及后续服务管理,培育专业认证队伍。试点学会工程师资格认证框架性文件已经完成初稿。

Gz85.com更多 精选总结阅读

学会学术工作总结


xxxx年,学会学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要求和书记处党组的工作部署,按照凸现创新、提升能力,夯实基础、注重实效,引领发展、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围绕国家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组织动员全国学会发挥优势,积极投入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xxxx年我国遭受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等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严重危害。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国科协的紧急部署,学会学术部迅速动员和组织全国学会积极投身防灾救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一)召开中国科协防灾减灾学术报告会
为充分发挥中国科协及其所属全国学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全面了解灾害情况,深入研究灾害成因、机理,提出防御和预防灾害的对策,于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举行了防灾减灾学术报告会。
报告会以专家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特邀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陈顒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欧进萍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教授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安全监管局局长杨昆教授就地震、气象、灾后重建、卫生防疫、电力保障等问题做专题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注重学术性、综合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相关部委领导,科研院所、相关大型企业的专家和技术管理人员,部分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全国学会及相关学术团体的有关人员,中国科协领导及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等近600人应邀出席报告会,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在xxxx中国科协年会上增加防灾减灾内容
在年会开幕式上,邀请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围绕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做了特邀大会报告。
举办xxxx防灾减灾论坛。主题为防灾减灾与应急对策,围绕气象、地震、地质、电力、铁道、生态、医疗、建筑、通信、农林等12个专题组织学术报告和征文,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综合研讨,内容涉及灾害对铁路的影响、灾害气象应急处置、防灾减灾与卫星应用、灾区林业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汶川特大地震与卫生防疫、汶川特大地震地质灾害反思、汶川特大地震建筑震害启示等。这次论坛在组织形式上采取多学科交叉交流的方式,由20个专业领域与灾害相关的全国学会联合举办,论坛共收录论文173篇,参加代表230余人,邀请了10名专家做了大会特邀报告,24位专家在两个论坛分会场上做了专题报告,28位科技人员做了论坛交流,20位科技人员进行了墙报交流。与会专家学者深入分析了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和机理,客观探讨了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从科学角度上研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对策措施,为决策部门灾害的应急管理和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举办科技工作者摄影展
为展示科技工作者在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贡献以及感人事迹,彰显他们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中国科协年会期间举办了使命、责任、奉献xxxx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科技工作者专题摄影展览。从全国学会、省级科协以及各新闻媒体、图片社、个人摄影师、图片网站等渠道,共征集摄影作品1793幅。经过全国学会初评、摄影界和科技界专家评审,共推荐128幅作品入选。主要展出反映科技工作者在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专业技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照片以及科技工作者在现场拍摄的反映灾害情况并提供决策依据的资料图片。
(四)组织协调全国学会,全力支持和配合各级有关部门开展科技救灾工作
1.组织召开有关全国学会抗震救灾动员会议。5月16日,紧急召开全国学会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动员会议。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与抗震救灾密切相关的31家全国学会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传达了王兆国同志对科协系统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通报了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全国学会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在科学救灾、灾后重建工作中发挥自身作用。有关学会汇报了学会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并就科协系统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2.进行全国学会抗震救灾情况电话普查。5月19日,根据书记处领导指示,对191个全国学会在抗震救灾中的捐助情况进行了电话调查。通过调查掌握了全国学会捐款捐物基本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在调查中专门就全国学会员工及家属在地震灾区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并以学会学术部的名义表示了慰问。
3.建立全国学会抗震救灾每日一报制度。选择与抗震救灾密切相关的31个全国学会,每个学会明确一个联系人,每天向中国科协报送学会参与抗震救灾的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要求其他全国学会关于抗震救灾活动有事即报。所有信息每日汇总后报送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办公室。共报送全国学会信息72条,抗震快报刊载24条。
4.发挥学会智力优势,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服务。
(1)组织全国学会积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参与抗震救灾
161个全国学会分别以倡议书、公开信、群发短信、转发文件、网上通知等形式,号召会员积极行动,利用专长,各尽所能,为抗震救灾做贡献。
全国学会以学会名义捐款326.45万元。全国学会专职工作人员通过挂靠单位以个人名义向灾区捐款共计约48.6万元(个人通过社区、银行和网络等形式的捐款除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委会向灾区捐助价值为360万元的药品;中华中医药学会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骨伤药品;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向灾区捐助2000箱方便面和幼儿奶粉;中国康复医学会募集了价值20万元的境外康复设备。
搜集一线救灾信息,及时反馈给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中华医学会把一线专家反馈回来的信息,如:灾区急需小儿骨科医生、消杀药品等,及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并提出相应建议;中国铁道学会与四川省铁道学会建立了每日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情况并上报铁道部。
积极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会员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中华医学会以学会名义派出3位专家赴灾区指导救治防疫工作;中国心理学会配合科技部、团中央和重庆市派出4名心理干预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配合卫生部和团中央派出25名心理干预专家;中国农学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推荐4位专家配合农业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工作组在地震当晚就赴灾区对动物疫病防控进行指导和检测;中国建筑学会配合建设部组织专家深入灾区进行房屋勘测;中国感光学会配合国家测绘局、总参测绘局协助分析灾区地质、地形影像资料;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推荐专家配合建设部开展规划和节能重建工作;中国水利学会配合水利部近期将举办水库设施加固和饮水安全培训班;中国地质学会推荐9位专家并在近期将针对灾区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重建工作培训;中国图书馆学会配合建设部制定、推广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标准。
开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科普宣传。参加科技周的全国学会都增加了地震方面的展示、讲座、资料发放等内容,并配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充实科普资源包中的地震科普内容。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制一批针对灾区重建工作的心理科普宣传材料,并对赶赴灾区的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中国地震学会通过教育部将地震科普宣传册发放到中小学校。中国农学会寄送4万份《农村致富新技术(抗震救灾专辑)》到四川、甘肃、陕西、云南等受灾较重的省份,指导帮助灾后重建工作。与地震、心理、防疫相关的学会还积极推荐专家还配合新闻媒体开展科普宣传。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编印了《地震灾害后儿童及成人心理应急反应与疏解》的彩色挂图2000套捐赠给四川省医学会,向受灾群众宣传心理危机和精神健康知识,促进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
及时稳妥处理相关国家和地区科技团体的慰问函电。中华医学会、中国护理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等5个全国学会分别收到了俄罗斯、匈牙利、日本、新西兰以及中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组织的慰问函,学会都及时进行了回复。
(2)及时协调全国学会的抗震救灾活动
反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创殇专家和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专家组团赴灾区服务的请战,积极协助各有关学会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和动员卫生防疫、心理卫生、农林牧生产等相关领域的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支援、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开展志愿服务;组织7个全国学会推荐共14名专家参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抗震直播节目,以科学引导广大公众正确看待自然灾害,稳定公众情绪;协助全国学会组织开展与抗震救灾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
我部始终与四川省科协学会学术部保持密切联系,并将了解掌握的相关信息提交科协抗震救灾办公室和相关学会,提供参考。
我部17位同志都参加了为灾区捐款活动,在外地扶贫、下基层锻炼和正在出差的同志还委托部里同志代为垫付捐款;7位党员领导干部缴纳了特殊党费。捐款总额17600元。
二、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xxxx年学术交流工作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营造创新环境为主线,以促进学科发展与原始创新为目标,按照全面总结、探索规律、提升水平、形成品牌的总体思路,更新学术交流理念、创新学术交流机制、培育学术活动能力、提高学术活动成效,培育学术活动精品。
(一)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产生良好影响
为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逐步树立中国科协及所属全国学会在学科发展研究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2006年起组织开展学科发展研究。两年来,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活动建立了学科发展宝贵的信息资源库,大力推动了中国科协的学术建设,在科技界、社会各方面产生积极而广泛影响。项目拓展了学会工作领域,增强了学会对学术带头人的凝聚力,显现了学会的学术力,极大推动了学会工作创新巩固了学会的学术地位。
xxxx年3月20日在北京举行xxxx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向科技界和全社会公开发布了我国物理学等20个学科2007年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和中国科协898种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编撰完成了学科发展系列报告(2007-xxxx),由中国科协组织22个相关全国学会的40多位院士和600多位专家学者,近1800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本学科的发展研究报告展开研讨并提出修改意见。形成了21卷、600余万字构成的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2007xxxx)。
xxxx-xxxx年度学科发展研究工作全面启动,进展顺利,中国化学会等30个全国学会分别承担了30个学科报告的研究工作,按计划在xxxx年12月底完成,xxxx年3月前完成编审出版等工作。
根据韩启德主席在中国科协学会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于xxxx年7月启动了部分学科的学科史研究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地质学学科史、通信技术学科史、中国中西医结合学科史、化学学科史等四个学科的学科史研究,分别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以及中国科技史学会承担。研究时间为2个财政年度,研究成果将在2010年的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发布。
(二)围绕创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1.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导向作用增强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是2006年推出的学术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原始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倡导自由探究,活跃学术空气,为萌芽时期尚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提供交流平台,为科技工作者营造多学科交叉并自由探讨学术问题的良好环境,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促进创新人才成长。学术沙龙的三倡导(倡导大胆创新,倡导交流互动,倡导争辩质疑)、四没有(没有门槛,没有权威,没有领导,没有框框);五突出(主题新颖性、人员专业性、形式发散性、学科交叉性和成果科学性)、六自主(沙龙的议题、议程、会议形式、召开日期、会议地点和参会人员,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对提高学术会议质量、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发挥了示范和导向作用。
xxxx年共举办灾害链成灾机理、预测方法和防治对策、冷聚变争论及其现象与机制的解释、地震和暴雨洪水的震洪链机理和对策研究等10期沙龙,分别由有关全国学会、研究院所承办,参会专家学者300人左右。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沙龙已经逐步成为一项高层次、重质疑、求创新的小型系列性学术交流活动,体现出科技社团新的学术交流特色,推动了学术生态建设,在科技界和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中国科协简报专门介绍了沙龙的主要经验。
2.青年科学家论坛圆满完成
至xxxx年12月底,论坛共举办30期,涵盖基础科学、交通、能源、材料、机械、生物、环境、医学、物理、电子等多个领域,有500多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了论坛活动。参与论坛的代表中,一大批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在各个领域做出了大量有影响的业绩。
随着两岸交往的日益广泛,进行两岸学术交流的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日益增多,为扩大影响,从xxxx年开始,将原定的第九届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研讨会改为xxxx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由原来的单项活动改为系列活动。xxxx年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江苏省科协承办,集中在第四季度举行。
3.完成年度重点学术交流活动择优支持工作
为切实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成效,培育新的学术增长点,促进自主创新和学科繁荣以及创新人才成长,继续以项目资助的形式,支持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及有关地方科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xxxx年调整了资助方向,围绕前沿高端学术交流活动、综合交叉会议、在线学术交流等方向,在申报226项(其中A类162项,B类47项,C类17项)基础上,经中国科协学术与学会工作专委会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择优支持项目144项,总计资助金额为575万元。
4.创新研究群体推荐工作如期完成
为稳定支持基础科学的前沿研究,资助国内以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群体,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群体,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有关要求,在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解放军总政治部推荐候选群体申请材料60份的基础上,3月18日召开中国科协xxxx年度候选创新研究群体评审会议,来自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5位院士、教授担任评审专家,分数理、化学、生命、地球、材料与工程、信息等七组进行了评审。采用申请人现场陈述、评委集体评议、无记名打分的形式,从候选创新研究群体中择优录取21个推荐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有5个群体获得资助。
(三)加强学术交流基础能力建设
1.召开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于5月26~27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主题为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的研讨会,来自各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所属学会以及有关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1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178篇。会议采取大会报告、辩论质疑、分组研讨等形式,取得了积极效果。
2.举办全国学会精品学术会议培训班。为切实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和成效,促进学术会议的组织理念、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提升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干部的业务能力,于4月25日组织全国学会精品学术会议培训班。来自130多个全国学会的分管学术交流工作的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及负责学会学术交流组织工作的学会干部2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部分地方科协学会部干部也主动自愿参加了培训。
3.开展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课题研究。为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作为自主创新源头之一的作用,探讨影响学术交流质量的因素,促进科技社团理论建设,组织上海市科协、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理工大学分别承担了《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基于学术交流生态系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学术会议评价机制研究》以及《学术交流质量评价的国内外比较研究》等四个课题研究。
4.加强了项目管理,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分项目召开了项目总结会,对三年来各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全面系统制定了项目管理办法,如,《中国科协年会管理及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协学术交流平台项目管理及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项目管理及实施办法》,全面规范项目管理,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及实施办法。
5.承担学术与学会专委会的日常工作,组织编写了《学术交流概论》。承办了大量临时性的工作,如,中国科协50周年双十评比、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民间科学家来信处理及研究、编写《中国科协年会工作手册》、科技社团理论文献收集汇编等。
三、积极培育精品科技期刊,提高质量和水平
xxxx年,期刊出版工作坚持以深入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为抓手,努力塑造期刊品牌,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增强科协期刊出版工作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营造有利于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环境。一年来,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加强:加强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的深化、加强项目实质性内容的引导力度、加强期刊出版工作规范化管理,力求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上下功夫。
(一)扎实开展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支持工作,提高项目实施成效
1.组织开展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支持项目评审
根据《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实施办法》,2月26-27日,组织开展了2007年度项目总结验收工作,经过互评和专家评审,评出xxxx年度延续项目75项,淘汰率为25%;4月29日,组织开展了xxxx年度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评审工作经过资格审查、项目陈述、互相评议,以及按照期刊所在学科分布情况,组织各有关学科领域较具影响力的专家对申报的A类(培育国际知名期刊)、B类(培育国内领衔期刊)、C类(培育精品后备期刊)项目进行了评审,最终评审出支持项目共计101项。A类项目5项,其中延续项目4项;B类项目43项,其中延续项目26项;C类项目53项,其中延续项目45项。
2.认真总结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工作,提升项目实施成效
xxxx年是科协提出的工作落实年,根据学会学术部领导的要求以及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实施三年为一个周期的规定,在充分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学会和期刊出版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于6月13日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总结交流大会,各有关全国学会负责人及获得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的代表等200余人出席总结交流大会。
总结交流大会认为,三年来,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以提高学术质量为中心,以服务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为目标,将项目经费的80%直接用于支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建设和办刊能力建设。通过坚持一手抓宏观引导和指导,一手抓科技期刊质量建设和能力建设,不仅对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取得良好成效,也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受到科技界和科技期刊界的广泛关注,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据统计,三年来,项目设立的A类(培育国际知名期刊)、B类(培育国内领衔期刊)、C类(培育精品后备期刊)等三类项目,累计资助资金3115万元。其中2006年106项,资助金额1030万元;2007年110项,资助金额1050万元;xxxx年资助101项,资助金额1035万元。通过三年的项目支持,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出版质量、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科技期刊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分析,该报告2007年版收录的中国科协及其全国学会主办科技期刊比2006年版的平均被引频次提高179次,而项目期刊平均被引频次提高320次;在总被引频次排名中,有26种项目期刊保持学科排名第一,3种项目排名上升到第一,55种升入学科前三名,71种升入学科前5名。高水平论文刊载比例不断提高,项目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坚持开展好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项目工作
科技期刊国际推广计划的开展,为中国科协及全国学会科技期刊走出国门,学习国际科技期刊出版机构先进的出版理念和经营管理经验,了解掌握学术期刊出版理论、知识以及技术发展趋势,搭建国际性科技期刊展示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xxxx年主要组织了两项活动,一是3月8日至28日组织学术期刊部分编辑就科技期刊网络化传播与创新专题,赴英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专题学习和培训。学习团成员一行20人,在英国学学期间接受了英国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英国出版商协会、欧洲科学编辑协会、英国伦敦大学出版研究中心和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机构专家的专业培训。通过专业培训,学员们在数字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出版、在线投稿和评审系统、开放存取出版、数字出版规范和管理、网络环境下的期刊经营模式、数字版权及其出版法规、期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和体会。二是10月底组织部分期刊出版单位就科技期刊与国际期刊出版商建立和开拓期刊网络平台等内容,赴荷兰进行为期6天的学习交流与研讨,在期刊学术发展与建设方面达成共识与合作意向。
(三)深入做好科技期刊能力建设平台项目工作
1.抓好《xxxx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研究编制工作
根据科技期刊发展需求和实际,xxxx年主要开展了《中国科协期刊出版体制创新发展研究》、《地方科协科技期刊发展现状与出版体制创新发展研究》、《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研究》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品牌化建设研究》,各项研究课题正在抓紧进行中。
2.创新深化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10月16至17日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有来自全国各地科技期刊出版界同仁300余人出席论坛活动。xxxx年论坛有两个特点:一是为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本届论坛联合了新闻出版总署共同主办;二是更加紧密结合科技期刊出版界当前关注的热点和现实问题展开研讨。本届论坛围绕科技期刊办刊体制与管理机制创新、新时期科技期刊经营策略与品牌建设、网络与数字环境下的期刊出版、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建设、科技期刊发展与社会责任等五个议题设立专题分会场。
3.坚持开展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活动
xxxx年年初,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的建立,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之一,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xxxx年的见面会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拓展,并显示了两个亮点:科技期刊推荐的论文质量普遍较高,新闻稿写作比较符合新闻宣传的要求;有更多的科技期刊主动要求参加见面会。
截至xxxx年1月至9月统计,见面会共收到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等科技期刊来稿248篇,重点推荐112篇,书面推荐56篇,总计推荐168篇。近30家媒体参与见面会,并积极组织报道,发布新闻报道200余篇。所推荐论文成果不仅坚持科学性、严谨性、原创性,而且更加贴近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时效性上有所突破。如:《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推荐的《特高压线路覆冰脱落跳跃的动力计算》一文,及时对xxxx年一月份我国南方出现的大规模冰雪灾害对电力设施及电网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做出反应。该成果通过见面会推介,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报道后,新浪网、中国电力网、中华电力网多家网站转载,及时有效地向民众做出科学的解释,并提供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持,为消除民众的恐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举办第六届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
该项工作于5月启动,得到了各有关学会和期刊编辑部的大力支持和响应。为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对主办科技期刊的管理作用和职责,增强学会学术建设能力,根据书记处领导的有关指示精神,对本届论文评选活动做了深度改革和创新,从xxxx年起改进了论文评审工作方式,由各全国学会负责组织所主办期刊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各学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作为获奖论文报中国科协,并由中国科协组织专家对全国学会上报的获奖论文进行等级评定。评审工作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计划评出学术论文表彰奖500篇,其一等奖50篇、二等奖150篇、三等奖300篇。
5.加强科技期刊队伍建设,做好期刊从业人员队伍培训工作
举办全国学会期刊管理人员培训班。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技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改变管理理念,创新办刊思路,提升主办单位的管理能力以及政策水平,促进中国科协及其全国学会科技期刊健康发展。5月8日,面向学会负责人举办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管理培训班。来自81个全国学会的150余名全国学会秘书长或副秘书长以及负责期刊工作的学会干部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邀请了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政策法规司、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分别就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与管理、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现状和政策、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发展环境与对策以及全国学会科技期刊创新与发展等专题进行了讲座。
举办科技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拟于12月举办中国科协主管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并颁发新闻出版总署印制的岗位证书。
6.召开提高论文引用率高层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媒体对科技论文引用率以及科技界的正面报道和舆论引导,改善我国科技论文的形象,提高科技论文的影响力。1月29日,根据书记处领导的要求,组织召开了提高科技论文引用率高层研讨会。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和领导近20人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就提高论文引用率的方法和途径,影响论文引用率的种种因素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如何加强媒体与科技界、学术期刊界的沟通与交流,国外新闻媒体在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中的成功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7.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开展出版管理工作
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积极为全国学会和期刊出版单位提供便利条件,提高办事效率,严格审批程序,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做好服务性工作。
截止xxxx月11日,我会主管科技期刊总数为430种。一年来,为我会所属的197家出版单位办理了各项出版业务的审核报批手续,其中审核报批期刊变更主管主办单位、页码、刊期、登记地、主编等登记项目75项、审核报批成立杂志社(有限公司)5项次、办理广告经营报批事项5项,办理出版增刊审核手续104项,办理期刊增值税先征后返审核手续6项,审核报批申请创办新刊6种,审核报批图书出版书号415,图书重大选题3种;审核报批光盘版号2项,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我会新刊4种。
认真做好2007年度期刊核验和年度审读工作。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要求,组织我会所属共430种期刊进行年度核验,其中在京293种期刊参加了集中年度核验,292种期刊顺利通过核验,通过率为99.6 %。有1种期刊未通过此次年检。外地期刊共137种,有130种期刊经学会学术部审核通过,7种期刊因其它情况未通过。
组织开展了xxxx年度审读工作,共审读期刊269种。主要审读内容包括政治质量、学术(技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重点是编校质量审读。从审读的总体情况看,各刊均能做到严把出版导向关,遵守出版工作规章,编校质量较好或很好,未发现政治性错误和失泄密现象,刊登内容基本反映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发展水平,对该学科的科研工作者和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具有指导意义。有的刊物通过参考上年的《审读意见》,不断改进工作,编辑出版工作和编校质量有所提高和进步。
(四)积极为期刊出版单位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随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期刊出版处的同志自觉主动的学习国家有关出版改革文件精神,耐心解答期刊出版单位提出的各类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协助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期刊广告经营主体资格问题、期刊办理杂志社产权登记问题、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等等。同时针对有关问题召开了小型专题座谈会,如:召开期刊广告经营专题座谈会、期刊加入国内检索机构专题座谈会等,进一步了解期刊遇到的困惑,以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向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工商总局以及民政部等积极反映,争取得到政策上的解决和支持,为科技期刊更好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根据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和年会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定位,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于xxxx年9月1719日在郑州成功举行。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协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科学发展及社会责任,按照1+3+X的框架模式,成功举行了年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学术交流活动、科普活动和专题论坛和其他重要活动,共举办各项活动近400项,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年会基本情况
1.大会开幕式和报告会隆重简朴,营造了良好的科技盛会氛围
年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会9月17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举行。有3位国家领导人、40余位副省部级以上领导、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0余位两院院士、80余位国外及港澳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会,出席开幕式和大会报告会的与会人员共10000余人,其中主会场3500人,其余人员分布在3个小会场和5所大学的视频会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会上表彰了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了香港求是基金会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周光召基金会农业科学奖及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
开幕式后,分别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围绕从科技奥运看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围绕汶川地震的成因断层、破裂过程与成灾机理,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围绕自主创新与民族品牌国际化,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著名桥梁专家凤懋润围绕架桥铺路,造福民生中国公路桥梁技术自主创新之路,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围绕我国的农业问题:现状与前景作了大会报告。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作了让科技之光照耀中原大地的书面报告。
2.促进学科交叉,打造高层次、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活动设置了38个分会场,其中,两个国际分会场、两个学术沙龙,共有39个全国学会和有关单位参与了年会的组织工作。来自全国的3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大批郑州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分别围绕不同议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各分会场会前组织进行了征文,共收录1318篇论文进入年会文集。
3.围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年会科普活动以公众、科技工作者、政府为服务对象,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活动主题,开展了330多项以节能环保、崇尚科学生活、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科普展览、科学体验、科技咨询、知识竞赛、文艺表演、发放科普宣传资料、院士专家科普报告校园行等科普活动,直接参加活动的公众达30万人次,在中原大地掀起了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公众学科学、用科学、体验科学的热潮。
4.围绕河南省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和富有成效的专题论坛活动
围绕河南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如粮食、食品工业、物流产业、激光加工等方面设立10个专题论坛,陆续于9月16日、18日、19日召开。中国科协周光召荣誉主席,韩启德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王越等27位院士,周宝中等著名专家70余人和约3500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专题论坛。论坛共作特邀报告38场次,专题报告100余场次;征集论文1214篇,其中773篇入选,编印成11本论文集;院士专家提出建议14项50余条;徐济超、张大卫等11位河南省领导分别出席了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题论坛和重要活动。
5.系列配套活动丰富多彩,为年会效应锦上添花
根据中国科协和举办地的需要,本届年会还举办了系列配套活动。
9月18日召开了河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25位院士专家、中国科协及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各省辖市代表团团长和19个省直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举办了河南省科技成果展及科技成果项目签约活动,举办了3.3万平方米的展览,分别与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就加强相关领域研究交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相关科技工作者、企业签订了引智、引资、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其中,签订了28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引智入豫项目和引资入豫项目,合同金额达500多亿元人民币;引智项目聘请院士达59人;
举办专题论坛。举办女科学家高层论坛、xxxx防灾减灾论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论坛、青少年科技教育论坛等活动。
(二)本届年会特点
与往年相比,年会有以下特点:
1.鼓励学科交叉
为提高学术交流质量,将年会定位原来的综合交叉定位为学科交叉。按照综合性、交叉性内容设置分会场,并按照板块内容集中安排会场,以方便与会科技人员跨学科交流。同时,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一些跨学科、跨行业的专题分会场,如为科技媒体搭建平台的科技期刊与大众媒体沟通机制研讨会(分34)、为企业创新搭建平台的企业竞争力学术报告会(分36)。根据韩启德主席的指示精神,专门设置了科学技术人文思考研讨会(分38),以学术沙龙方式举行。
2.强调年会实效
为增强学术交流活动实效,改进了分会场组织模式,把学术前沿交叉问题作为分会场主题,把学术交流的主导权交给科技工作者,把学术沙龙等学术交流等形式引进到分会场,加强学术论文审核,并于会后将论文集送国内外主要检索数据库收录。从学术交流实际效果看,代表到会情况、交流方式、会场气氛等均比以前有较大改善,学术交流质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上实现了办会主体从学会干部办会到主流学者办会的转变、学术选题从综合性题目到学科交叉性题目转变、承办单位从重会务和程序到重视学术交流氛围的转变、会议形式从单一的经验性向多元化的转变、会议效果从重数量到重质量转变。
针对影响河南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专题论坛研讨题目,提前组织专家分批实地考察和调研。在河南省党政领导与来豫院士专家座谈会上,各位院士专家分别就河南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物流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黄河下游滩区治理、发展装备制造业、强化教育发展以及水利水电的蓄能运行等发表了真知灼见,提出了非常宝贵和极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
科普活动突出了公众参与性和互动性,注重贴近群众,着眼公众需要。院士专家校园行科普报告活动组织严陆光、韦钰等6名两院院士和30名专家教授走进62所大、中学校,通过科普报告、演讲、交流式座谈、互动式培训等多种形式,与7万多名中学生以及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给了青年学生以极大鼓舞,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百名医疗专家进社区活动共选择郑州市区6个社区,有19个单位的100名医学专家参加了此项活动。
3.注重年度特征
针对近年年初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5月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大会报告中增加了减灾方面内容,并专门设置了xxxx防灾减灾论坛,举办科技工作者抗灾救灾摄影展。其中,xxxx防灾减灾论坛由来自全国气象、地震、地质、农业、交通等20个学会组织了230余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特点,成为年会的一大亮点。xxxx年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科技工作者摄影展展出了152幅作品是从28个全国学会、8个省科协及部分新闻媒体及专业摄影师提交的作品1730幅中精选出来的图片,真实记录了xxxx年中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战在救灾一线的身影和自强不息、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的瞬间。
4.扩大国际开放
借鉴有关国家科技团体举办年会的经验,首次邀请国外科技团体匈牙利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会一行6人参会,并请该会主席在年会开幕式代表国外科技团体致词;邀请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出席年会并参加开幕式颁奖,并在郑州大学召开专场报告会;专门设立了深水技术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和纳米毒理学与生物安全性评价国际研讨会两个国际分会场,会议交流语言为英语,参会外宾达40余人,并出版英文论文集,受到与会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5.媒体高度关注
本届年会引起媒体空前关注,广泛宣传报道,呈现出多、高、全、广、新的特点。多,指直接参与年会宣传报道的媒体和记者数量为历届最多,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年会报道的新闻单位有120余家,上会采访记者近500名。高,指宣传报道力度和总体宣传效果较预期有所提高。17日当天,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均播发了开幕式消息。18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大众科技报等均在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刊发了大会开幕式盛况。截止9月25日,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中宣部6+3科)刊发年会新闻85条,河南省直新闻单位发稿1100余条。全,指对年会的所有活动做到了无一遗漏,真正实现了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广,指年会的场外宣传做到了广域覆盖式宣传,遍及主要道路和人流密集地区;新,指通过创新宣传手段和宣传方式,积极开辟新的宣传阵地,如组织专题新闻发布会3场,在线访谈 4场,并组织了网络科普联盟的120个成员单位网站和28个省、市、自治区科协网站,对年会进行广泛宣传报道。
五、发挥学会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举办xxxx年中部崛起论坛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9个全国学会和中部五省科协协办,于xxxx年12月10-11日在安徽省举行。论坛围绕科技创新,支撑发展的主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规划,针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区的学术研讨,汇集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观点,为促进中部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论坛收到应征论文315篇,经审定录用189篇论文入选论文集,设立五个分会场。
(二)《加强我国电子文件科学管理》咨询建议得到肯定
《加强我国电子文件科学管理》的报告受到温家宝总理的肯定。温家宝总理批示:此件很好,可发国办及有关部门参考、研究。国务院组织相关十个部委就报告中所提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
六、推进学会改革创新,培育学会发展能力
按照《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学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以推进学会改革创新试点、强化学会组织管理规范化、优化学会外部发展环境为主要工作内容,积极培育学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学会改革发展工作深入开展。
(一)推动学会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根据《民政部、中国科协关于推进科技类学术团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对2006-2007年设立的两批38个全国学会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分别进行了中期检查和验收,结果显示,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学会改革发展工作不断出现新的亮点,对于其他全国学会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1.会员管理服务试点项目成效初显
7个专项改革和综合改革试点学会己全部建立了会员工作机构或工作岗位,全部建立了会员工作制度,实现了会员发展服务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其中,中国化学会的驻地方代表处、中国水产学会的学生会员工作站、中国营养学会的会员之家制度对于会员的联系、发展和服务成效明显。7个试点学会的会员总数由试点前的10万人增长到xxxx年9月的11.5万人,缴纳会费会员比例由试点前的8.8%增长到40.7%,大大超过全国学会平均水平(全国学会为12.2%)。年度会费总收入近300万元,比试点前增长近1倍。
2.学会办事机构建设试点项目稳步推进
参与办事机构改革试点的11个专项改革和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促进办事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专职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以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力学会、中国茶叶学会为代表的部分学会实行用人制度改革,推行了全员招聘制和岗位竞聘制度,工作人员聘任制达到100%。人员有进有出,工作氛围积极向上,聘用、考核和激励机制初步形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为代表的部分试点单位将学会办事机构工作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改变了过去秘书处工作基本是老传新,靠经验,查档案的传统做法,增强了过程管理控制的意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在项目完成后,形成了1本工作手册、8个通用程序、16个专用程序、6个专项质量计划、122个质量记录等文件支撑的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带动了四个分会进入学会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带动广东、海南、上海、山西、新疆、甘肃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启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为代表的部分试点探索专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办事机构建设模式,学会自xxxx年起启动了学会工作志愿者工作。先后建立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志愿者管理办法》,开通了《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志愿者网站》,发布了招聘学会工作志愿者公告,现已招募学会工作志愿者25名。
办事机构建设试点项目提升了试点学会的数字化办公能力和信息化服务功能。中国力学会通过试点项目使网站集信息发布、期刊投稿采编、会员在线注册服务、会议管理、项目成果交流平台等为一体,学会工作的信息化功能逐步向专业化和精品化转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通过试点项目建立了学会网站,年度点击率达77万余次,极大地提高了会员登记、会议筹备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秘书处联系会员的能力。中国标准化协会在网站上增加了针对会员企业服务的会员企业形象和会员单位介绍、产品介绍等宣传栏目,开设了标准化论坛(BBS)和理事博客(BLOG)专栏。
3.承接社会职能试点项目获得重要进展
12个承担相关项目的学会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组织优势,积极根据行业需求,开展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职能。中国消防协会、中国照明学会、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农学会等学会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开展了职业资格认证和标准制定工作,经过努力共将6个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制定职业标准11个,批准或设立了25个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考核数千余人。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等5个学会积极开展行业科技成果或技术评价,共评价科技成果30项,筹建了一批评估机构。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针炙学等3个学会开展技术标准或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在评估专家库建设、评估机构建设、制度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4.组织体制改革试点取得新突破
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等为代表的试点学会,初步按照现代社团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现代科技社团模式。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行民主选举制度,按照选区民主推选产生会员代表,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负责人实行自愿申报、竞选演说和差额选举,副理事长差额比例达50%;3个试点学会还积极推行设立司库、监事或会员委员会等内部监督机构,监督学会财务和日常决策,实现财务和重大决策的公开透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己开始着手推进三理事长制度和会员代表常任制,民主改革的推进大大激发了会员参与学会的热情,学会吸引力、凝聚力显著提高,如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在一年[增]即增加了3000名会员,会员总量增长了3倍,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会员由试点前的5000人增长到xxxx年的1万人,全部会员均缴纳会费。
(二)学会组织管理规范化建设有新的进展
进一步规范中国科协接纳团体会员工作的程序和要求,制定了《中国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经中国科协常委会批准正式实行,并将于年底接纳若干个新的团体会员单位。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制定了《学会组织管理报备工作指南》,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学会组织管理事项报批备案的程序和流程,推进了学会组织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三)以共建学会工作为抓手为学会争取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沟通协调,联合出台《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共建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规定中国科学院所属院所为每个学会确保2个事业编制,对有关学会开展国际交往和人才培训提供择优资助等优惠政策。
此外,还与卫生部、农业部就共建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召开学会税收工作座谈会,邀请全国人大、民政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的人员就学会享受优惠政策问题进行探讨,为学会享受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
(四)学会组织建设基础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从增强学会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出发,支持学会加强基础条件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自愿申请、择优支持、动态管理、追踪问效的原则,设立项目资助,择优支持30多个学会改善信息化条件,提高能力。
二是组织、策划和支持33个学会开展中国科协会员日活动,提高学会服务会员、发展会员的意识和能力,扩大学会的社会影响。继续加强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管理系统的推广工作。
三是坚持监督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支持学会按照国家和科协的政策,进行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推进民主化进程。认真组织开展了学会年检,对40多个学会的换届工作进行审批、变更和备案,完成了84个分支机构的审批以及322项变更工作,协调处理科技报研究会、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会的注销登记工作。
(五)深入开展学会理论政策调研,加强学会人员队伍建设
根据全国学会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争取民政部、科技部等部门的支持,联合有关单位开展针对学会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理论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学会工作的经验和规律,研究学会的发展方向,为制定支持学会发展的有关政策打下基础。完成了《学会秘书长职业标准研究》、《学会、行会功能定位比较研究》等课题,编制《学会发展报告》,修订出版《中国科协学会、协会、研究会简介》。成功举办了首次全国学会理事长高级研修班,邀请了美国纽约科学院院长等专家进行演讲,共有77名正副理事长出席培训班。开展了全国学会创新方法培训班。继续推进学会工作人员培训教材建设,推动学会干部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
(六)组织开展学会组织建设和改革发展系列活动
1.举办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论坛
xxxx年10月21-22日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主题为体制与机制创新:科技社团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全国科技社团创新发展论坛,探讨新时期科技类学术团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发展途径,引导学会理论研究和改革发展方向,扩大学会工作的显示度和影响,进一步促进学会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论坛邀请了民政部、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改革试点单位的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设立分论坛,广泛吸纳政府、学术界、社团等各方面关注学术团体发展的人士进行研讨和交流,邀请有关人士担任执行主席,就有关学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创新的思路、策略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充分体现开放性,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开展学会系列活动
利用中国科协建立五十周年的契机,发动学会组织策划学会会员日活动,宣传学会,增强学会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会员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树立学会良好的社会形象,举办秘书长论坛、改革发展论坛、组织建设工作研究会等活动,加强学会的内部交流,总结经验,提高学会工作的质量。
七、加强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学会为科技工作者专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xxxx年继续教育工作以促进会员的学术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以创新继续教育工作模式为手段,推进继续教育工作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试点、工程师国际(双边、多边)互认,明确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定位,推动学会继续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筹备召开中国科协继续教育工作会议
科协系统从八十年代初期就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科协系统的继续教育不能满足科技工作者广泛而多样的学习需求,不能适应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发展,不能体现科协系统在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1.开展科协系统继续教育调查
联合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以及高校继续教育专家组成调研小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相关单位等形式,围绕科协系统开展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工作模式、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的特点,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主要原则和政策措施三个方面,开展了调研工作。
课题组向189个全国学会、30个省级科协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90%;分别在北京、山西、南京召开了4次座谈会,共有30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了座谈。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总结了科协系统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特点和经验,形成了推进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2.开展继续教育重点课题研究
委托上海市科协、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图书馆学会分别开展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现状调研我国继续教育市场需求调研美日德继续教育比较研究三项研究课题,研究科协系统的继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分析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优势和特点,明确加强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的切入点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教育部目前已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制工作,其中第六战略专题为继续教育专题。中国科协的三项课题报告受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的关注,特通过教育部办公厅发函邀请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参与到继续教育专题的研究。我们正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专题的调研工作,并向课题组提供中国科协继续教育工作方面的相关材料,得到了课题组成员的普遍重视。
3.起草《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成立由全国学会、地方科协代表组成的文件组,根据调研和课题成果,起草了《中国科协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了科协系统继续教育的定位、特点、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发展方向、重点内容和任务以及保障措施。并向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发文征求意见和建议。
在征求意见和建议期间,中国科协七届常委会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成立了调研组,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活动。10月15~24日,调研组成员分别赴天津市科协、浙江省科协及在京部分全国学会,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考察和访谈交流形式进行调研。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主任樊明武,副主任冯长根、高德利和委员沈爱民、李岩泉、蒲嘉陵等参加了本次调研活动。利用这次调研的机会,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冯长根副主任主持会议。沈爱民委员介绍了《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起草的相关背景,朱雪芬副部长向委员们汇报了xxxx年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专委会委员们结合调研成果分析了科协系统开展继续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重点针对《关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目前正根据相关意见建议修改《意见》,近期将上报书记处。
(二)组织开展继续教育系列活动
1.组织全国学会参与企业创新引导工程
结合科技部、国资委、中国科协联合开展的企业创新引导工程,以组织开展企业创新方法培训为重点,充分发挥全国学会和企业科协的协同作用。xxxx年完成了4个专业的培训教材选编,开展师资培训两期,制定了培训试点设置及管理办法;组织8个全国学会参与生物产业创新方法培训活动。
2.搭建继续教育活动平台
围绕我国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结合我国重大发展战略、工程项目和攻关课题的创新需求等方面,组织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开展继续教育试点示范活动,以项目引导的方式,重点支持高端继续教育培训和专项培训活动。xxxx年从科协系统的119项继续教育项目中,经专家评审选定26个项目给与支持。主要支持面向中高级科学研究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的高端继续教育活动,并鼓励全国学会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开展特色继续教育活动。其中:高端继续教育活动10项;专项培训活动16项,在专项培训活动中专业领域科技工作者培训9项,企业科技人员需求培训4项,科普技能培训3项。
在项目实施中注意发挥全国学会和事业单位的作用,项目承担单位要前期有方案,中期有检查,项目结束时及时提交总结报告,从严进行项目监督,确保工作质量。继续教育项目在管理上正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3.扩大继续教育工作影响
加强与人事部、中国继续教育工程协会的联系,了解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政策方针与重点任务,积极组织全国学会参加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国家计划,为科协系统的继续教育工作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目前有中国农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子学会7个全国学会参与承担本行业领域的国家计划,开展了相应的培训工作。
加强与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和有关国家的联系,继续组织全国学会参加国际继续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有12个学会和地方继续教育机构已办理注册加入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作为会员参与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由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联合主办的第八届21世纪继续教育论坛于11月11日-12日在桂林市举行,主题为继续教育发展与创新,来自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及相关高校、部队的1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冯长根到会并发表讲话,指出科技社团在继续教育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科协系统在继续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资源,将与社会各界广泛深入合作,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为继续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4.举办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
为提高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项目策划、管理和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继续教育服务,11月28日将举办了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研修班。培训对象主要来自在京的全国学会继续教育管理人员。采取现场授课的形式。培训课程包括:培训机构的定位与发展创新、企业继续教育项目设计与服务管理、继续教育项目策划与操作流程和学会如何面向市场开展继续教育等四项内容。
(三)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
1.继续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认证试点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及人事部等八部委的部署和要求,对中国科协所属和委托管理的190个全国学会进行了核查,对其开展的与职业资格相关的活动进行了清理规范。组织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汇总、填报了《职业资格清理规范情况统计表》,向八部委报送了《关于职业资格清理规范情况的报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积极推进试点学会与国外相关组织建立互认关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扩大了与国外组织的合作领域,有50位中国工程师获得国外组织的互认证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扩大了与国外组织的联合培训项目。
2.组织召开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交流会。针对目前认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召开了由来自11个试点学会的45位认证专家和认证管理工作者参加的交流会议,围绕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实施现状、基本经验、存在问题,以及国外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和国际互认体系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3.配合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协调小组工作。配合工程教育组,组织协调有关全国学会参与对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协调教育部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全国学会承担试点工作组秘书处的职能。配合和积极组织全国学会专家参与中国工程院制度研究工作组的工作。

证照专员工作总结


【第一篇】:人事专员2014年工作总结,证照专员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1、公司各类证照的办理、年检,与外部机构的联络与沟通; 2、行政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3、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 4、公司印章、档案及合同的管理; 5、公司员工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管理; 6、日常人事工作及员工关系管理; 7、与集团总部的联络与沟通,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 8、协助公司质量、销售等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9、完成领导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

忙碌而充实 2014 年已经过去,我来到公司也有一年的时间了,2012 年 11 月 我正式加入了公司,从事行政人事管理工作。一年来我围绕管理、服务、学习等 工作重点,注重发挥行政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各方的枢纽作用,为公司 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经营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 下

一、本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业绩 1、公司各类证照的办理、年检,与外部机构的联络与沟通 2014 年我与相关部门合作,顺利完成了公司经营地址变更后相关证照的更换工 作,按时完成了公司证照的年检,组织接受并通过了政府药监、社保、消防等部 门的检查,更正了企业工商电子信息资料,与区工商局、社保局、劳动监察队等 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2、行政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按照公司财务标准化制度规定,为合理控制企业行政费用支出,行政部每月底制 定了下月的费用预算计划,尽量将费用支出控制在计划内。我对公司办公场地租 赁费、水电费、办公及劳保用品、固定资产购进、员工及公司通讯费等项目建立 了台账,逐月逐笔登记,年底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于来年能够更加准确、 细致地进行费用的预算与控制。

3、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 作为行政部,购进、管理和分配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是部门的日 常重要工作之一,我在进入公司后,首先对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进行了盘点、登记 和贴标,然后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修订和制订了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管理制度, 建立了增设固定资产先提申请相关部门和总经理批示后再采购, 办公用品季度统 计需求后统一采购分配的流程,规范了公司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 理,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公司印章、档案及合同的管理 2012 年行政部起草和修订了公司印章管理、档案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制度,规范 了公章使用登记流程,并对公司档案和合同进行了整理,鉴于不影响工作效率等 因素,合同流转审批流程尚未完全执行,但将合同审批步骤暂时并入了公章使用 审批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风险。

5、公司员工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管理 我自 11 月进入公司后接手了员工薪酬与福利的核算与发放工作,在过去 10 个 月里按时完成了每月的工资核算, 协助总经办根据外部市场行情及公司实际情况 制订和完善了薪酬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对员工月度工资、社保基数及 公积金进行了调整, 在保证了员工权益的同时, 使得公司的薪酬管理更趋规范化。

在年底按照集团总部要求, 统计了公司 2012 年薪酬预算执行情况并拟定了 201 4 年薪酬预算,保证了公司薪酬总额不超过规定标准的同时,在行业内具有竞争 力和吸引力。

6、日常人事工作及员工关系管理 2014 年我按时保质办理了员工入离职、转正、续签、档案转移托管等工作,并 制定和推行了公司员工手册, 进一步规范了员工日常行为。

另一方面与工会合作, 积极倾听员工心声,及时解答员工疑问,并组织员工参加了运动会、集体旅游等 活动, 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 提高了员工士气, 使得员工能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

7、与集团总部的联络与沟通,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 作为人福医药集团控股子公司,人福诺生与集团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行政部也 承担着与总部人资、行政、法务、董秘、战略、工会等部门的日常联络与沟通工 作。2014 年我共收到和转发集团各类通知和文件 100 余次,认真细致的完成或 组织完成了集团布置的各项任务,按时上报相关资料,保证了公司年终“总部配 合力度”评分无任何扣分项目。

8、协助公司质量、销售等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公司的经营理念是以质量保证体系为主线,对各个流程进行管理和控制,行政部 作为枢纽部门, 积极协助质量管理部进行了质量体系文件修订、 培训及测试组织、 仓库改造、流程优化等工作,并在日常协助销售、采购、财务等部门完成了资料 的准备与报送工作,保证了公司的运作顺畅。

二、本年度取得的进步 1、通过日常工作和与部门间的合作,了解的人福诺生的整体运作流程,感染和 学习到了公司的团队协作精神; 2、深切体会到了质量管理体系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对质量管理的作用有了全 新的认识,学习了药品和 GSp 的相关知识; 3、 通过独自处理行政人事各项工作, 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本年度工作的三点反思 1、也许是因为之前缺乏在医药商业企业工作的经验,一开始对企业的运作流程 和规则不够熟悉,没有能够很好的满足和提前预见其他部门的需求,今后要更加 细致的了解各部门的工作,以利于更好的起到服务和监督作用; 2、个人对医药相关知识了解得还不够,需要加强对药品基础知识、GSp 知识、 药品法律法规、特别是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理解; 3、因个人所负责的工作较杂,有时会没有很好的分清主次和安排时间,以致有 些计划实行的工作未能展开,2014 年我将加强个人时间管理水平,提高效率, 更加有条理的完成手上负责的各项工作。

四、学习与成长 1、2014 年参加了质量管理部组织的培训、药品制度和法规自学与测试,参加 了集团总部组织的人才体系构建培训、E-HR 系统使用培训、“团队执行力”专 题培训、法律风险控制等培训 2、本年度自我优劣势评价

本人优势:外向开朗、乐于助人、工作认真、细心谨慎、态度端正、有责任心、 比较善于与人沟通,灵活应对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

本人劣势:专业知识仍需继续提高,宏观规划及统筹分析能力需要提高,看问题 的高度还不够。

五、2014 年本岗位工作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公司证照及公章的管理,保持与外部机构的良好沟通; 2、精细化行政费用的预算,严格控制费用的审核支出; 3、做好固定资产、办公用品及劳保用品的管理,优化采购计划; 4、加强对公司档案和合同的管理,在不影响效率的同时逐步细化流程和记录; 5、按计划执行薪酬福利预算,推行并不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部门和 员工个人年度 KpI 指标; 6、建立员工沟通平台,通过招聘、培训、转岗、公司间交流等手段培养公司后 备人才; 7、保持与集团总部的联络与沟通,按时完成布置的任务,关注可利用的共享资 源; 8、协助质量管理部修订和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协作效 率。

【第二篇】:韦凯彬--证照专员岗位说明书_图文,证照专员工作总结

岗位说明书岗位名称 直接上级 直属下级 内部关系 外部关系 岗位描述 1 2 证照专员 部门经理 无 计划专员、证照专员等 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企业证照的年检;负责企业荣誉的申报。

负责实施、企业证照年检。

收集掌握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企业证照的年检时间和要求,在截止期限前完成 各类证照年检。姓名所属处室企业管理部3报送年检资料前应主动与相应的年检机构通过电话、窗口问询等途径了解相关资料及其它要求,准确及时办 理年检手续。岗 位 职 责4 5 6 7 8 9 10 11 12 13执行公司《企业证照管理办法》,督促财务会计部、集团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相关证照的及时办理、变更、 年检。

检查指导区域(分)公司等分支机构及时开展营业执照等证照的年检活动,配合提供相应年检资料。

负责实施企业荣誉申报。

根据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相关文件相关及公司领导批示要求,及时办理企业荣誉的申报手续。

申报前应主动沟通了解申报具体条件及相关资料目录,充分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资料列示及填写应清晰明了。

申报资料外报前应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查,重要资料要提请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领导确认。

对申报资料形象进行精心设计,装订整齐、美观。

跟踪了解企业荣誉评审进程,进行必要的沟通,及时补充相关资料。

收到企业证照后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报送及时率、正确率 100%,重大差错率为 0 监督权力:对公司各类证照的办理有监督权;知情权力:向相关部门或人员获取与评审申报相关的工作资料; 办公室主任 文员工作目标 主要权力 晋升方向 换岗方向适任年龄 学历条件 任 职 条 件 经历条件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其他条件23~55 岁 大专以上学历适任性别 证书条件男女不限 无1 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掌握经济、管理、心理学、人文基础知识;熟悉企业文化和公司制度,了解一定的建筑行业基础知识 和各专业基础知识。

熟练使用自动化办公软件,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有较强的组织协调、逻辑分析、总结判断及表达能 力,善于沟通与交流。

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办事干练、工作积极热情、责任感及服务意识强。

【第三篇】:行政管理人员(文员)工作总结,证照专员工作总结

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转眼以至 2013 年 6 月,回顾这半年来的工作,有成长,有不 足,现对 2013 年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一、以季度为周期,定期对各部门移交的项目资料、合同、 招投标文件、项目图纸和销售物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归档、 立卷、入库及电子台账的建立,并于 5 月 15 日接受集团办公室档 案专职人员的检查,针对档案制作、归档分类、造册登记等方面 进行全面检查,并在检查后根据检查检查结果完成整改。

目前一期开发完成、二期开发全面启动,为了保证二期的顺 利开发,更需要在此过渡期完善整理一期资料作为后期的参考资 料,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到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形成公司属于 自己的历史轨迹; 二、建立并完善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档案借阅制度,进一步 规范公司档案借阅程序,加强档案利用效果,使历史档案能够以 最大价值发挥指导工作进行的效用; 三、办理员工社会保险“五险一金”全部险种的常规性工作,包 括人员增减业务,和年度基数申报年检业务;同时根据各员工的 实际情况,为各部门员工办理生育保险费用报销、买房员工的住 房公积金提取业务,确实实现国家、企业对员工的权益的落实。

四、拟办综合合同 EAS 会签及付款流程,2013 年上半年完 成综合合同会签 5 个,综合合同付款 7 个; 五、草拟公司月度办公例会纪要,以及公司日常红头文件的 发文审批流程; 六、督促并协助各部门员工及部门领导完成每月的 EAS 绩效 考核工作,包括月初的绩效考核指标填写和月末的绩效考核自评 填写及上级评分工作; 七、行政日常工作的办公用品发放、办公设备联系维修等工 作。

行政人事工作事无巨细,从内部管理和外部业务,本人的工 作内容和工作范围均有所涵盖,因此在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中, 本人将从以上两方面进行总结完善和改进: 一、更加细致、认真的归档和整理各部门移交的工作档案。

西安公司至今已快有 5 年的开发历程,5 年中形成的历史档案种 类繁多,数量庞大,为了便于各部门在日后的工作中因为工作需 要翻阅档案,在新的一年里,在二期项目开发之际,本人将会以 更加专业的方法和系统的思路来整理归档档案,方便服务各部门 的工作开展; 二、在对外工作中改善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和办事方法。社保 办理和证照变更、年检等业务经常需要本人与政府机构等外部工 作人员接洽办理,因此在此过程中要加强与外部人员的沟通和协 调能力,总结摸索出更加高效的办事方式和沟通方法来保证业务 的顺利完成。

在下半年中,本人将摈弃不足,加强优势,以更加饱满的工 作热情和工作态度迎接未知的挑战和锻炼。

数据专员工作总结


数据专员工作总结

在数据分析岗位一年以来,在公司部门领导和党支部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公司开展的“积极主动谋发展,务实奋进争一流”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现简单的向领导汇报一下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 虚心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党员和公司的一份子,具备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一年来,我一方面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xx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党性认识和政治水平;一方面虚心向周围的领导、同事学习工作经验、工作方法和相关业务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加深了与各位同事之间的感情,同时还学习了相关的数据库知识,提高了自己在数据分析和处理上的技术水平,坚定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 踏实工作,努力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在主管的带领和同事们的支持下,自己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各项报表的定期制作和查询,无论是本部门需要的报表还是为其他部门提供的报表。保证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与报表使用人做好良好的沟通工作。并完成各类报表的分类、整理、归档工作。

二是协助主管做好现有系统的维护和后续开发工作。包括topv系统和多元化系统中的修改和程序开发。主要完成了海关进出口查验箱报表、出口当班查验箱清单、驳箱情况等报表导出功能以及龙门吊班其他箱量输入界面、其他岗位薪酬录入界面的开发,并完成了原有系统中交接班报表导出等功能的修改。同时,完成了系统在相关岗位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是配合领导和其他岗位做好各种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汇总工作。做好相关数据的核实和上报工作,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是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认真对待,及时办理,不拖延、不误事、不敷衍,尽力做到让领导放心和满意。

三、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在办公室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自己虽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阅历浅,经验少,有时遇到相对棘手的问题考虑欠周密,视角不够灵活,缺乏应变能力;理论和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导致工作有时处于被动等等。

针对以上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深入实践、继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工作作风,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共同把办公室的工作做细做好。

数据专员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领导、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下,用自己所学知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公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身为一名化验员我也在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现将本人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完善自我:随-着公司的发展,实验室仪器的增加。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在之前的工作基础之上,又学习了水中油含量、柴油烃类组成(稀释法)、hcl的测定等新的实验方法,并且熟练掌握,较好的完成了相关的工作任务。其次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通过和领导、同事们的商讨研究最终解决。同时也对相关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工作内容与体会:我的工作主要是配合研发一部的其它几个岗位做相应的分析。第一,配合重整催化剂评定岗位生成油的折光率和烃类组成分析;第二,配合抽提组的芳烃抽提的柴油做烃类组成分析;第三,配合代研究做的裂解油的黏度,酸值及色度等分析;第四,负责研发一部水样的水中油含量、水垢等相关分析;另外在原油评价中负责酸值、蜡含量、硫醇硫、色度、冷虑点、黏度及逆流黏度等相关分析;参加hr-05b300溶剂生产负责取样及黏度分析共二十一天;其次就是一些储存油样的色度分析及其它的一些实验分析;另外我还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完成了一些工作任务。一年中,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共完成色度数据500多个;折光率数据150个;黏度数据88个;逆流黏度数据140个;水中油数据245个;荧光族组数据193个;柴油族组成数据115个;酸值数据30多个;蜡含量数据11个;密度数据16个;冷虑点数据5个;溴价溴指数数据18个。化验工作精细琐碎,而且由于我们主要是搞 研发,所以不像炼油厂的化验工作很有规律性。我们会经常遇到不同的新问题。所以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向领导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实验室工作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相当重要。所以我工作投入,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熟记各项安全措施,遇事不能慌。环保也是相当重要,做到每种化学试剂和需要处理的油样,集中分类处理,不随意乱倒。这些对环境都很有影响。在刷洗瓶子时,不随便倒沾有油的污水。同时注意到实验室的通风和各种化学试剂及油样的摆放问题。

三、工作态度与勤奋敬业:我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有主次的先后及时完成各项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作风上,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务真求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春游,秋季五项全能体育比赛等。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很多实验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操作而忽视了工作原理;实验过程中由于自己的粗心导致实验仪器损坏或实验结果误差较大等。还有个别实验做得不够熟练,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让我懂得从事实验分析工作一定要细心,不能放过一个疑点,有问题多请示,多汇报。在今后的时间里,我将认真遵守各项考勤制度,努力学习有关石油化工的各项实验分析方法及石油化工知识,争取成为一名更为优秀的全方面的实验分析化验员,为公司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数据专员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自治区农普办的业务指导下,经过市农普办和县区农普办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我市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接近尾声。现将全市农业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数据处理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1602个普查区、17010个普查小区,涉农单位1960家,需要录入的普查表有200多万张。我市农普数据处理工作全部安排在市一级开展,分为光电录入和Apras逻辑审核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同时进行。市农普办调配二十多台电脑,加上自治区调拨的12台电脑,约有30多台pC机用于农普数据处理工作。

整个普查数据处理工作从准备阶段到数据上报,历时一年半时间,经历了数据处理组组建阶段、清查处理阶段、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培训阶段、光电录入阶段、逻辑审核阶段、数据上报阶段等。我市光电录入工作开始于2007年4月上旬,采取外聘实习生和市农普办工作人员相结合操作的方式,由实习生进行扫描、校验、审核整个流程的操作,农普办人员在旁监督以保证扫描录入的质量。全面的光电录入工作于6月12日结束,期间共扫描普查表2300579张,平均每天扫描3万张左右,最高一天扫描约7万张的普查表。Apras逻辑审核开始于4月中旬,采取的方法是由乡镇人员操作对本乡镇的数据进行逻辑审核、改错,市农普办业务组人员控制总体数据质量。为确保数据质量,市农普办多次召开现场培训会,通过制定、执行完整的工作流程,从而对Apras审核进行全程监控。市农普办先后组织了20批约400人次参加了农普Apras逻辑审核工作,整个审核工作于7月下旬结束。市农普办还结合我市的实际,发挥创新能力,在国家下发的Apras程序制度基础上,新增了19条审核公式和10张汇总表用于数据质量控制。8月下旬,我市农普数据顺利通过自治区审核并上报至国家。

数据处理工作总结(2)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为数据处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数据处理作为整个农普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农普工作的好坏,我市农普数据处理工作之所以顺利开展,与市农普办领导密切关心分不开的。农普办领导经常对数据处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及时纠正数据处理工作错误,协调解决数据处理工作遇到的困难。

市农普办领导从普查经费中划拨出数据处理专项经费,用于保障数据处理培训、外聘数据处理人员劳务费、购买数据处理用服务器和pC机等电子设备、网站建设和网络正常运行以及平时日常办公所需要的支出,保障了农普数据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精心准备,成立农普数据处理组,制定本市普查数据处理实施。

根据南农普办字11号文《南宁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职责分工方案》的要求,在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设立数据处理组,并以文件形式明确了数据处理组的工作职责,处理组成员由市统计局计算站业务骨干组成。

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普查数据处理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南宁市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农普数据处理实施方案。方案明确规定了整个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处理模式,建立了数据处理工作岗位责任制,确保了系统管理、扫描、识别、校验、审核、任务管理、数据管理岗位责任到人。市农普办还制定了一些数据处理工作规定,如计算机房管理规定、机房日常工作管理要求等。

(三)密切配合,做好农普清查数据处理工作,为普查正式开展夯实基础。市农普数据处理组积极配合业务组开展农普清查摸底工作,协助业务组完成清查快速汇总工作。

(四)认真筹备,做好数据处理环境的落实、数据处理系统的集成和设备补充工作。

市农普办及时落实了数据处理工作的场地,并对数据场地按要求进行了改造,保证独立接地并且小于1欧姆。购置了17台pC机,在机房安装了一台格力5p天井式空调,给机房配备了打印机,调配5台电脑和2台服务器用于Apras逻辑审核工作,并更新了机房的两台UpS。

及时接收自治区下发的数据处理软、硬件,及时组织数据处理组人员组装设备、安装程序、调试网络、测试系统集成,搭建了与外部隔绝的农普数据处理专用网络,保障了数据处理按时开展。同时,落实了资料周转、调阅和管理的资料库用房。

(五)精心挑选,做好数据处理人员选调和培训工作。

根据农普工作要求,市农普办从各成员单位抽调了一批年纪轻、学历高、业务精的同志充实到农普数据处理工作中来,在数据处理工作各环节担当监督员、审核员等重要角色。并从南宁市有关院校挑选出39名学生参加光电录入和Apras逻辑审核工作。

市农普办多次派出业务骨干参加国家、自治区举办的各种数据处理工作的培训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对我市参加数据处理工作的县区及外聘的人员进行数据处理技术的培训。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受训人员熟练理解培训内容和掌握了相应的操作技巧,极大促进了我市农普数据处理工作顺利开展。

(六)合理安排,做好各县区普查表上交及数据处理工作中原始资料的登记交接工作。

制定原始资料交接流程,制作了交接登记表,规定各县区上交普查表的时间,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交接工作,原始资料有专门地点存放,专人进行管理,已录入和未录入的资料分开存放,避免了在资料管理上出现混乱。

在光电录入和逻辑审核过程中,每个环节普查表的流转均有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在光电录入环节中,有专人领取普查表并由专人负责回收领取的普查表,对于已扫描、已校对、已审核的普查表均有明显标识。

(七)精心组织,做好普查表光电录入和逻辑审核工作。

在自治区下发的12台pC机的基础上,我市又购置一批pC机用于光电录入工作。制定了规范的录入工作流程,领表、扫描、校验、审核、收表等环节均定人定岗,专人负责,市级和县级排出专业人员负责跟班答疑。参与录入工作的人员实行两班倒,每班设有一个由市农普办人员担任的班长负责对光电录入的全面调配。每班交接有详细的交接单,记录清楚前一班未完成的工作、已领出报表的小区名。

数据处理组负责把光电扫描的数据从光电录入系统导出,再导入到Apras逻辑审核中,并进行审核,记录好审核出来的错误笔数。当光电录入导出时遇到错误,数据处理组人员将错误清单打出,交由光电录入当班班长处理。

Apras逻辑审核由乡镇人员操作完成,乡镇人员负责审核、修订本乡镇的农普数据。市农普办统一协调,安排各个乡镇进行数据处理的时间,业务组和数据处理组人员实时监控,当发现问题、错误,及时告知相关乡镇的人员。为进一步控制好我市的数据质量,市农普办结合我市的实情,发挥创新能力,在国家下发的Apras程序制度基础上,新增了19条审核公式和10张汇总表。光电录入工作基本结束后,原先参与光电录入的人员立即转入到Apras逻辑审核的工作。

(八)严格执行,做好农普图像、数据的备份和处理设备的维护工作。

数据处理组对光电录入系统进行刻盘备份,定期对光电扫描的图像和Apras逻辑审核的数据进行备份,图像可以通过程序定时自动备份,Apras中的数据通过人工定时备份。接入农普数据处理专用网络的每台电脑上均装有国家下发的VRV北信源杀毒软件,并对其设置了定时自动查杀病毒。由于措施得当,整个数据处理工作中未出现因操作不当或不及时备份或未及时查杀病毒而造成数据和图像丢失现象。

每天工作结束时,均要求扫描仪操作人员对扫描仪进行清洁。数据处理组每个月定期对扫描仪进行深度清洁。当扫描仪出现故障超出能力范围时,数据处理组均能及时与赞华公司联系,请技术人员上门维护处理故障。其他设备在农普数据处理工作期间未出现任何故障。

及时对光电录入系统和逻辑审核系统进行升级。一旦国家农普网或自治区下文件更新,市农普办数据处理组均能及时对市级相关程序按要求进行更新(包含Apras制度更新),避免出现更新不及时而耽误整个数据处理进程的事件。

(九)服从调配,积极配合全区农普数据处理工作的开展。

根据自治区的要求,在光电录入期间,我市先后支援了贵港市和北海市各一台光电扫描仪,支援贵港市四台pC机,有力支持了兄弟市的数据处理工作。在数据上报后,及时返还了自治区下发的所有扫描仪、pC机、服务器等数据处理设备。

(十)按时保质,做好普查数据质量检查、评估和上报工作。

市农普办安排有专人负责统计每天的光电录入进度,并按照要求及时向自治区上报光电录入进度。

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时间和方式向自治区农普办上报我市农普数据和扫描图像。在上报数据之前,数据经市农普办业务组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符合要求的评估报告及有关文字随同普查数据一并上报自治区。

对于自治区审核反馈的数据和错误清单,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核实、修订,及时按规定再次上报数据。

(十一)密切配合,做好普查数据事后质量抽查工作。

数据上报后,根据自治区农普办的安排,我市派出业务组组长和数据处理业务骨干参加了普查数据事后质量的抽查工作。在整个抽查工作中,我市按照自治区农普办的要求,严格把关,认真完成抽查工作的每一个步骤。我市农普数据处理工作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三、今后工作计划

下一步数据处理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数据资料的开发上。我们计划在自治区反馈数据后,立即组织人员对全市农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及早开展本市的农业普查资料汇编的编辑工作,完成县区一级的汇总并向其反馈相关数据和资料,努力搞好农业普查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渠道专员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