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编辑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9.08.14

手机报编辑工作总结。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回想起来,我们的生命中,经常有很多记忆深刻的经历,大部分人都会被上司或者老师要求写一篇总结,总结的作用是用于客观的发现自我。写总结范文的时候我们注意哪些地方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手机报编辑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篇一:报社编辑工作总结

上半年很快的过去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今年单位的调整,使自己的工作内容有了新的变化,不仅仅自己要做好自己的编辑工作。更多是要去协调,沟通编辑部内部的工作。事情多了许多,自己在其中努力了很多,也学习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认识到了以前没有理解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自我人生中的提升阶段。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现有的知识来适应新的工作也远远不够,需要去很快的提升自己。半年以来,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两人的努力结果,而是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提高、进步,这样才是工作的目标,报社的目的。自己在半年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少。现在总结问题是必不可少的,总结就是对工作进行深入的剖析,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半年工作打下一个基础,定下一个目标。把下半年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把工作落到具体实处,真正把自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半年中工作的回顾:

1.完成了低年级2011年9—36期的版面制作;

2.完成了高年级2011年9—36期部分版面制作;

3.完成了幼儿版2011年9—36期部分版面制作;

4.报纸的发片工作和山东的传版工作;

5.报社“百千万”活动证件的打印和制作;

6.与发行部、印刷厂沟通,制订了编辑部的编排计划;

7.制定了编辑部2011年的出版日期表;

8.下学校调研4次,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同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

9.经营编辑业务博客,编写上传跟工作有关的读后感、优秀版面和设计理论知识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务和日常性事务。

二、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少儿报纸编辑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编辑过程的中的不谨慎不仅仅会造成报社经济损失和形象的影响,更对儿童在认知的道路抹上错误的一笔。在编辑中应该任何时候都细心认真。

1.在这年的工作当中出现了不认真,不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排版和发片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错误,不仅仅对其他环节和部门造成影响,延误报纸的流程,更对报社的形象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方框的多次出现,对读者的影响是多么的大,特别是拼版的错误,更是对报社形象的极大影响。

篇二:报社编辑工作总结

一、及时报道了一大批全省各级人大的重点新闻、焦点新闻,广泛地宣传了人大依法履行职权的形象,扩大了我省各级人大在全国的影响

一百篇平庸的、温开水一样的人大新闻稿的影响,顶不上一篇有份量、有深度的人大新闻稿。从程序报道中走出来,从一般化报道中走出来,把人大新闻做深做透,深入挖掘全省各级人大工作中的重点新闻、焦点新闻,这是《人民之声报》2003年9月改版以来所努力追求的。

今年以来,报社通过加强与全省各级人大的联系,深入挖掘新闻线索,进一步加大了对全省各级人大工作的报道力度。截至今年12月4日,共刊登反映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文字稿件103篇,其中整版深度报道15篇,图片50张;反映基层人大工作的稿件 449 篇,其中一版头题14篇,一版倒头题19篇、二版头题63篇、整版深度报道49篇,图片89张。

2006年7月,宁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宁县公安局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了审议。审议认为,宁县公安局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出警不及时、个别民警在执法工作中有冷横硬推现象等问题。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宁县人大常委会向宁县公安局发出了审议监督意见书,要求公安局在认真查摆的基础上,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11月,宁县人大常委会又组织督查组,对县公安局的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曾在本报实习过的通讯员张维抓住这条新闻线索,以《宁县:人大发出监督意见书》为题进行了报道。

夏河县在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检察院关于贯彻执行《检察官法》的情况报告。由于夏河县检察院在会前对《检察官法》的检查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检查报告的内容空洞、简单,对存在的问题表述不明确。特别是报告中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直接解决其“经费困难”的做法,引起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不满意。对此,夏河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夏河县检察院的报告不予通过,责成夏河县检察院对贯彻执行《检察官法》情况再进行一次“回头看”,人大常委会将在适当时候重新进行专题审议。本报抓住这条新闻线索,以《夏河检察院要求人大直接解决其困难,人大对检察院工作报告说“不”》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金昌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上,金昌市公安局局长作的全市公安交警工作报告,由于回避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与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的报告不符,没有被表决通过。本报记者深入实地采写的通讯《金昌市公安局交警工作被人大亮红灯》在10月29日一版头题一经刊出,就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网、新浪网、新华网等几大网站都相继转载并进行热评。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还针对此事刊发了评论文章,为金昌市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叫好,并认为法治社会需要金昌市人大常委会这样的刚性监督。

正是通过对宁县、夏河县、金昌市等地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的重量级的宣传报道,在群众中树立起了我省各级人大依法履行职权的形象,扩大了我省各级人大在全国的影响。

二、“深度报道”成了本报的一块品牌,挖掘出一大批本省人大工作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

《人民之声报》从创刊之日起到改版之前,人大特色不足、深度报道不够是影响其质量的两大原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改版思路中,我报明确提出,要在人大特色和深度报道上下功夫。为此,我们不仅要求一版和二版的报道要有深度,而且还将四版以前的“副刊”打造成“整合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挖掘民主法制新闻内涵”的“深度报道”。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现在四版的“深度报道”因刊发了许多人大特色鲜明、有思想、有深度、可读性强的报道而成为本报的一块品牌。我报编采人员和基层通讯员在这个平台上写出了许多有力度、有影响的佳作,挖掘出一大批本省人大工作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全省各地人大都以能通过这个版的深度报道来充分展示各自工作为荣。今年以来,截至12月4日,共刊登反映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整版深度报道15篇,反映基层人大工作的整版深度报道49篇。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前,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我报派记者一路跟随采访,刊发了上下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把人民的呼声带到北京去》,充分展示了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的风貌。

本报记者采写的上下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甘肃:有这样一群人大代表》,通过简洁生动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群认真履行职责,深受群众信赖的人大代表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成为发挥代表作用有力的阐释。

2006年6月,全省首次县乡人大工作座谈会召开,我报记者采写的上下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甘肃:县乡人大工作在作为中演进》,改变了以往对会议报道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拮取能够反映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典型经验的诸多“亮点”,通过新颖的角度,生动再现了我省县乡人大工作的突出作为。

对代表中的典型人物和他们履职经历的挖掘,是今年我报深度报道策划的一个重要选题。经过深入细致地采访,我报记者写出了几个很典型的代表形象,如《张晓明代表这三年》、《要把事当事干,干什么就要把什么事干好——走近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白桂香》,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讯员的深度报道《临泽:制度创新撑起代表工作一片天》,从加强代表工作的具体事例入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用具体的新闻去诠释躺在纸上的制度。通过这篇深度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临泽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工作上的作为和创新,切实感受到临泽县在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59号文件精神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理论报道报道了大量有关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观点,让广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和读者从新的视角了解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

《人民之声报》改版之时,为了改变三版过去“工作研究”炒剩饭的做法,将其改成 “报道民主法制前沿观点、搜索人大研究最新成果” 的“理论报道”,即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对各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观点进行生动的报道。每一篇报道,只报道一个理论观点,把枯燥的理论成果报道得通俗易懂。对这个版面,读者中的一些专家学者非常感兴趣,并作为信息资料来搜集。市县的同志也来信反映,这个版面丰富了读者的知识结构,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基层人大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今年以来,我报在这个版面上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建设的理论观点的报道数量,从而让广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和读者从新的视角了解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截至12月10日,这个版面共刊发了反映人大工作的理论报道40余篇,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报道45篇。

篇三:大学生报社编辑实习总结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 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

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

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

做新闻要真实

做新闻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实,这一周我遇到了好几件新闻不真实的事件。

周三马纪朝记者让我去听一个因为大河报女记者写的一篇买钢琴的黑幕引起商家不满、对内容真实性怀疑举行的一个媒体与商家的座谈会。记者可能是因为对钢琴行业没有深入了解弄出一些错误,给商家带来了一些麻烦。有些记者会为了写稿制造一些虚无的新闻要素,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新闻要素自己没有采写到就不能想当然的。

采访要抓足新闻要素

去现场采访时记者应该有足够的新闻敏感性,要是记者本身没有足够的经验,在现场就要尽力采访相关人员,记录现场的新闻事件、人物等,以备后期新闻写作时查用。而且有详细的现场记录还可以防止出现新闻细节的虚假。

现场采访结束之后,针对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打电话咨询专业人士、新闻事件的负责人,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告诉他们,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在新闻现场找不到的东西,如领导讲话、背景资料、相关部门反映等。记者应该为自己写的新闻负责,因为失实新闻对当事人的影响是不能预见的。

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

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GZ85.cOm更多总结延伸阅读

报纸编辑工作总结


20xx年对于我是关键而忐忑的一年。新的单位,新的岗位,新的责任与挑战。“画眉深浅入时无?”细细回顾,发现自己一年来的工作,竟可以用几个“有”来概括:
有挫折。从未做过编辑工作,初到出版中心的我有些摸不着头脑。记得刚刚接手传媒版的时候,有一次,领导要求给头题的稿件配发表格,我手忙脚乱、张牙舞爪地弄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弄好,汗顺着两颊流了下来。而交清样的时间已过,没办法,只好求助老编辑帮忙,勉强过关。
还有一次,是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专版,主任安排我和张武两个人共成一块版。正式组版从晚上7点开始,我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有思路。硬着头皮在版心上一顿乱划乱比,文字和图片却脚劲一样的不听使唤。我们大眼瞪小眼,没了主意。最后,还是抓了技术部马云鹏做劳工,整个版面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在操作。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马云鹏成了我隐形的翅膀,情急之下召唤,总能帮我度过难关。
至于工作之初的更多窘境窘态,就无须一一陈列了,它们俨然是我实习工程中的一次次考试,每过一关,成长一分。到今日,这种考试已经越来越少了,然而曾经摔过的跤、出过的错、帮助过我的人,共同组成了一条青涩的风景线,回味时感慨无限。
有感动。还是上岗之初,我代替同事排民生版。那天处理的是《丈夫卖房换肾感天动地》的稿子,版面配发的是一张哈市迎春花刚刚开放的图片。感动就来自于给社长看清样的时候。通读了整篇稿件后,社长亲自操刀改写了导语和结束语, “大爱夫妻”、“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多的句子和词汇,然而让原本平淡的情感叙述升华了,稿件因而平添了很强的感染力,让我惊讶不已。也就是从这篇稿件开始,我意识到以前关于“新闻的散文化写法在南方吃香,在北方不被认同”说法很武断,更加深了对稿件要敢于改、善于改的认识。
然而,更大的感动却不在于此,是迎春花的图片。因为不清楚图片中的花色花卉是迎春花中的哪一种,我只好把题目作成“人面春花相映开”,文中所有关于花卉名称的地方都用春花代替。社长审过之后说:这样不准确,因为迎春花是个大概念,它包括很多种类,而我们应该精确到最准确的定义。然后,他打开网页,按文中交代的花的特征,亲自帮我搜索资料。大概半个小时之后,突然接到社长的电话,告诉我那种花可能是连翘,然而不能最终确定。我于是搜索了连翘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感觉和我所采用的图片和文字内容都比较吻合,经请示后,正式把文中花的名字都改成了连翘。从此,“连翘”这两个字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自然,它代表的已不仅仅是一种迎春花卉而已。
此外,身边的感动也处处存在。正式接手第19版,刘朋会把当天要用的稿件找好存在文件夹里给我,并明确指明每条稿件的位置和篇幅,甚至侧重点;独立完成组版,对于刚刚正式工作的我来说困难随时可见,很多同事就成了我紧急时刻的“救命稻草”,不推不吝等等。有的时候我会感觉,如果要衡量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收获的价值,感动的比例应该超过金钱,并持久于金钱。
有收获。首先要从每天的编辑例会说起。幸运的很,初入报社,刚好赶上编辑例会制度的启动,窃喜之余,格外珍惜每一次总编辑耳提面命的机会,记录下每一个品评要点。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稿件的特殊处理,比如对一张毛驴车与宝马车并行于大街上的图片的讲授。社长说:在现代都市里,这种状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遇到了,没有处理好,就是资源浪费,就象对待一个杯子。大家都知道,一个杯子看起来很普通,可是从熔炼到成型到剖光再到成品,它需要很多个环节,需要工人付出很多的劳动。如果你走进一个制造杯子的车间,拿起一个成品的杯子当着工人的面摔到地上,碎了,工人的感觉,相信大家都能体会。新闻稿件就是个杯子。从发生、发现到成稿、上版,也需要一系列的过程,如果编辑没有处理好,没有发掘出它本身的价值,就象杯子的剖光,那和当着工人的面摔碎杯子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资源和劳动的浪费。就这张图片而言,它可以有很多想象空间:宝马与宝驴、城市与农村等等,都比眼下这个题目好……诸如此类,在场的人无不叹服。
其次主任的指导。每天,把清样交给主任的时刻也是我收获的时刻,因为每一条稿件,从自己最初的判断到最终定稿,再到主任的指点和修改,这期间的差别是一目了然的,也是最直接的。可以说,这是自我成长的最有效途径。
最后是和周围同事的交流。从一点不会蹒跚走来,我始终有一种婴儿学步的感觉,于是乎格外留意别人版面的亮点。每每看到自己还不会的处理方法,就询问或观摩对方,直到自己也能熟练操作为止。
到现在,我已熟练掌握组版的流程、技术和技巧,在去年的版面评定中,我有十几个版面被评为二等版,这对我来说,无疑是重要的肯定和鼓励。无论怎样,这段摸爬滚打的日子和它带来的收获和启迪,我都将受益终生。
有期待。如果说,20xx年我在晨报实现的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第一层:生存需要”(也称生理需要),那么XX年年我将更进一步:实现“安全需要”,甚至“归属和爱的需要”。
《hlj晨报》是一个舞台,空间乃大;我不是一个弱者,而且梦想依然。只有用自己的所长,驾驭自己的所有,争取自己的所盼,生活,才可能一步步不离阳光。XX年年,我将继续弥补自己技术上的不足,加强对新闻的判断和把握,多借鉴其他媒体的闪光之处,让自己的技艺和水平更上一层楼。同时,及时为自己的大脑内存充电,多读,多看,多问,多想,争取在明年年终盘点时,能多一些成绩,并彻底溶入晨报。

报社编辑工作总结报告


这篇报社编辑工作总结报告的文章,是工作总结之家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及时报道了一大批全省各级人大的重点新闻、焦点新闻,广泛地宣传了人大依法履行职权的形象,扩大了我省各级人大在全国的影响

一百篇平庸的、温开水一样的人大新闻稿的影响,顶不上一篇有份量、有深度的人大新闻稿。从程序报道中走出来,从一般化报道中走出来,把人大新闻做深做透,深入挖掘全省各级人大工作中的重点新闻、焦点新闻,这是《人民之声报》20xx年9月改版以来所努力追求的。
今年以来,报社通过加强与全省各级人大的联系,深入挖掘新闻线索,进一步加大了对全省各级人大工作的报道力度。截至今年12月4日,共刊登反映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文字稿件103篇,其中整版深度报道15篇,图片50张;反映基层人大工作的稿件 449 篇,其中一版头题14篇,一版倒头题19篇、二版头题63篇、整版深度报道49篇,图片89张。
20xx年7月,宁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宁县公安局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了审议。审议认为,宁县公安局在具体工作中存在着出警不及时、个别民警在执法工作中有冷横硬推现象等问题。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宁县人大常委会向宁县公安局发出了审议监督意见书,要求公安局在认真查摆的基础上,切实整改存在的问题。11月,宁县人大常委会又组织督查组,对县公安局的整改工作进行“回头看”。曾在本报实习过的通讯员张维抓住这条新闻线索,以《宁县:人大发出监督意见书》为题进行了报道。
夏河县在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县检察院关于贯彻执行《检察官法》的情况报告。由于夏河县检察院在会前对《检察官法》的检查中,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检查报告的内容空洞、简单,对存在的问题表述不明确。特别是报告中要求县人大常委会直接解决其“经费困难”的做法,引起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不满意。对此,夏河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对夏河县检察院的报告不予通过,责成夏河县检察院对贯彻执行《检察官法》情况再进行一次“回头看”,人大常委会将在适当时候重新进行专题审议。本报抓住这条新闻线索,以《夏河检察院要求人大直接解决其困难,人大对检察院工作报告说“不”》为题进行了报道。
在金昌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上,金昌市公安局局长作的全市公安交警工作报告,由于回避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与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的报告不符,没有被表决通过。本报记者深入实地采写的通讯《金昌市公安局交警工作被人大亮红灯》在10月29日一版头题一经刊出,就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网、新浪网、新华网等几大网站都相继转载并进行热评。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还针对此事刊发了评论文章,为金昌市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叫好,并认为法治社会需要金昌市人大常委会这样的刚性监督。
正是通过对宁县、夏河县、金昌市等地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的重量级的宣传报道,在群众中树立起了我省各级人大依法履行职权的形象,扩大了我省各级人大在全国的影响。

二、“深度报道”成了本报的一块品牌,挖掘出一大批本省人大工作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

《人民之声报》从创刊之日起到改版之前,人大特色不足、深度报道不够是影响其质量的两大原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改版思路中,我报明确提出,要在人大特色和深度报道上下功夫。为此,我们不仅要求一版和二版的报道要有深度,而且还将四版以前的“副刊”打造成“整合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挖掘民主法制新闻内涵”的“深度报道”。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现在四版的“深度报道”因刊发了许多人大特色鲜明、有思想、有深度、可读性强的报道而成为本报的一块品牌。我报编采人员和基层通讯员在这个平台上写出了许多有力度、有影响的佳作,挖掘出一大批本省人大工作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全省各地人大都以能通过这个版的深度报道来充分展示各自工作为荣。今年以来,截至12月4日,共刊登反映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整版深度报道15篇,反映基层人大工作的整版深度报道49篇。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之前,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我报派记者一路跟随采访,刊发了上下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把人民的呼声带到北京去》,充分展示了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的风貌。
本报记者采写的上下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甘肃:有这样一群人大代表》,通过简洁生动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群认真履行职责,深受群众信赖的人大代表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成为发挥代表作用有力的阐释。
20xx年6月,全省首次县乡人大工作座谈会召开,我报记者采写的上下两个整版的深度报道《甘肃:县乡人大工作在作为中演进》,改变了以往对会议报道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拮取能够反映全省县乡人大工作典型经验的诸多“亮点”,通过新颖的角度,生动再现了我省县乡人大工作的突出作为。
对代表中的典型人物和他们履职经历的挖掘,是今年我报深度报道策划的一个重要选题。经过深入细致地采访,我报记者写出了几个很典型的代表形象,如《张晓明代表这三年》、《要把事当事干,干什么就要把什么事干好——走近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白桂香》,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讯员的深度报道《临泽:制度创新撑起代表工作一片天》,从加强代表工作的具体事例入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用具体的新闻去诠释躺在纸上的制度。通过这篇深度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临泽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工作上的作为和创新,切实感受到临泽县在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省委59号文件精神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理论报道报道了大量有关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观点,让广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和读者从新的视角了解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

《人民之声报》改版之时,为了改变三版过去“工作研究”炒剩饭的做法,将其改成 “报道民主法制前沿观点、搜索人大研究最新成果” 的“理论报道”,即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对各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观点进行生动的报道。每一篇报道,只报道一个理论观点,把枯燥的理论成果报道得通俗易懂。对这个版面,读者中的一些专家学者非常感兴趣,并作为信息资料来搜集。市县的同志也来信反映,这个版面丰富了读者的知识结构,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基层人大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今年以来,我报在这个版面上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建设的理论观点的报道数量,从而让广大代表、人大工作者和读者从新的视角了解比较前沿的理论成果。截至12月10日,这个版面共刊发了反映人大工作的理论报道40余篇,有关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报道45篇。

学报编辑部工作总结



一年来,学报编辑部全体同事在学校党委和学报编委会的领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务实,努力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取得较好的成绩。现把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 主要工作回顾
1.1 编辑出版工作
1.1.1 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
2010年全年共出版学报正刊6期,增刊2期( 1期为高教研究专辑,1期为教务处委托出版的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集)。共处理来稿418篇,刊登稿件221篇(学报正刊124篇,高教研究增刊55篇,学生优秀毕业论文集44篇)。以编辑部现有编辑人员5人计,平均每人处理来稿约84篇,加工、编辑、校对文稿约44篇。面对繁重的编辑工作任务,编辑部全体同事任劳任怨,勤恳工作,按时按质完成出版任务。尤其是第4期学报和高教研究增刊专辑,许多老师需要文章评职称。但其出版时间在8月份,正值放暑假。为了能让老师们的文章赶上评职称,编辑部全体同事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使学报按时印出,满足了老师们评职称的需要。
1.1.2 积极组稿,广拓稿源
充足的稿源是办好学报的根本保证,但稿源不足是当前高校学报普遍面临的困境,我校学报也不例外。为了获得充足的稿源,2010年,我们继续既往的做法,采取多种措施积极组稿。首先是积极挖掘校内稿源,一方面,跟踪老师们的科研动向,及时组稿,尤其是主管校长、编委会主任吴灶和教授,主编刘楚吾教授,亲自向有关的课题组老师进行约稿,组织到多篇海洋水产科学和珍珠研究方面的稿件;另一方面,通过细心指导、精心加工、快速发表等形式做好作者服务工作,吸引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投稿。其次是加强与校外海洋水产科研院所作者的联系,争取他们的投稿。第三,采取在元旦给校外审稿专家、作者寄送新年贺信和征稿启事等形式,邀请校外审稿专家、作者向他们的同事、朋友、学生推荐组稿。积极的组稿措施,保证了学报比较充裕的稿源。
1.1.3 严格把关,保证质量
质量是刊物的生命。2010年,我们继续把提高刊物质量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首先是坚持落实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终审的三审制,严格审稿,并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提供的学术不端文献检索系统,对每一篇来稿进行检查,杜绝抄袭、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其次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责任编辑对审查通过的稿件,必须认真审核审稿专家的评审意见,指导作者做好稿件的修改工作,并对稿件进行细致的编辑加工,同时主编认真做好每篇加工好的稿件的最后审查把关工作。第三是对稿件的校对坚持三校一读制度(编辑初校、作者复校、编辑再校,主编(副主编)通读),把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
1.2 评奖申报工作
2010年3月,教育部科技司开展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为了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和检验学报的质量水平,也为了更好地从评比中总结经验,学报编辑部积极参与了评奖活动,根据评比办法的要求,认真组织参评材料和填写参评申报书,按时寄送参评材料。
1.3 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2008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总署37号令),对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登记,规定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才能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责任编辑人员必须注册领取责任编辑证书才能从事责任编辑工作;责任编辑注册有效期为3年,3年后续展注册,必须提交近3年继续教育证明材料,否则不予续展注册。编辑部全体人员已于2009年办理了责任编辑注册手续,为了保证3年后顺利续展注册,也为了编辑业务水平的提高,编辑部非常重视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除了安排网上自学之外,还分阶段安排全体编辑人员参加了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于2010年7月18日至8月14日分4期举行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顺利取得了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2 主要成绩
2.1 学报评奖获佳绩
在2010年教育部科技司开展的第3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奖评比活动中,学报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这是学报继2008年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学报的获奖不但表明我校学报的质量水平得到业界的认可,也是对学报编委会和全体编辑人员长期以来付出的努力的肯定。近年来,我们针对高校学报普遍存在办刊效益低下的情况,对学报的办刊定位作了深入的思考,明确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刊方针,把质量、特色、服务作为学报的价值追求,并以《提高质量,彰显特色,强化服务,努力实现办刊价值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办刊实践》为题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第3期介绍了我们的办刊体会。而学报相继获得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可以说就是我们的办刊方针实践的结果。
2.2 学报质量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影响力是科技期刊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衡量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期刊的影响因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版)》,我校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达0.601,比2008年的0.430提高了0.169(2009年报无复合影响因子);综合影响因子0.385,比2009年0.280提高了0.105;基础研究类影响因子0.318,比2009年的0.204提高了0.114。
基金论文比是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版)》,我校学报2010年的基金论文比达0.71,比2009年的0.58提高了0.13。
被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也是衡量科技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010年,我校学报除了继续被国内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之外,根据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发布的《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2010年版)》,我校学报还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其中《化学文摘》已收录文摘24篇,《剑桥科学文摘》2009年收录文章45篇。
2.3 编辑学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编辑学研究是提高编辑理论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对编辑人员学术修养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我部编辑人员都自觉地参与编辑学的研究。2010年,学报编辑部共发表了编辑学研究论文4篇,其中3篇发表在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分别是陈庄的《学术期刊网络版质量改进研究》(《科技与出版》2010年第6期)、《论网络科技期刊的凭证权威性》(《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第10期),禤胜修的《相关链接在期刊编辑中的应用》(《编辑学报》2010年第5期)。此外,禤胜修的《文化传播还是信息传播?关于编辑传播对象的思考》(原载《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第7期)被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中国编辑研究(2010)》年刊全文收录,《编辑彰显论》(原载《编辑之友》2009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出版业》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全年发表的论文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质量进入了比较高的档次。
3 存在问题和2011年工作设想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高质量稿源不足。通过编辑部的积极组稿,稿源虽然还算充裕,但高质量的稿件却不是很多。其中的原因既有学报地位本身的局限,也与当前国家乃至学校的科研评价体系和相关政策有关,造成作者不愿意把高质量的稿件投诸我校学报。
其次是编辑部与学校各单位部门的联系有待加强。检讨学报目前的工作,大多是在与作者之间运行,与学校各单位部门和教职员工的联系不多,致使一些部门和教职员工对学报的认识模糊。比如在图书馆,就找不到学报的位置;比如有的老师,就有对学报应该投稿必发的误解;再比如校内组稿,基本上是与老师们私下的交流,缺乏一种组织层面的机制,因而效果不是很明显。
3.2 2011年工作设想
(1)加强与学报与学校各单位部门和教职员工的联系,尤其是各院系、研究所、科研处、图书馆等单位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
(2)继续做好校内组稿工作,争取校内的优质稿源;继续加强与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等校外科研院所以及校友的横向联系,拓展校外稿源。
(3)继续加强学报的质量把关,除了坚持三审三校一读制度之外,还要加强编委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反馈意见的收集,进一步提高学报的整体质量。
(4)继续做好学报的网络传播工作,进一步扩大学报的社会影响。
(5)加强学报的英文编辑工作,提高英文水平,以扩大学报的国际交流。


学报编辑部
2011年1月16日

"新闻编辑工作总结"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