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

发布时间: 2023.09.08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

编辑为大家推荐的这篇“不抱怨世界的心得”文章内容深刻值得深思,请添加本网页为您的浏览器书签。当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获得了新的体会时,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其记录下来。心得体会可以总结我们自身的经验。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1】

生活应不抱怨而美好

读完《不抱怨的世界》一书,深感受益匪浅。原来,我们的抱怨、批评和流言蜚语都是抱怨。我认为发泄这些抱怨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并获得认可或同情。结果正好相反。

抱怨不能解决问题,也不能减轻内心的痛苦。我们抱怨不公平的是我们试图用汽油灭火。我们想抱怨的事情不会消除,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灾难。

形成抱怨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抱怨?我们以为抱怨会带来什么好处?

抱怨是如何破坏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又要怎么让周遭的人停止抱怨?这是我的阅读经验,与大家分享。

我们抱怨的原因往往是为了获得同情和关注,避免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有时,缺乏安全感、怀疑自己的重要性、对自我价值不确定的人常常抱怨。

抱怨对我们的影响。首先,抱怨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心里和身体之间是互为关联的,心里想些什么,身体就会表现出来。当我们抱怨健康问题时,我们会抛出负面的话语,让我们的身体听到。这种负面的说词会烙下印记,而我们的想法(心)也会将[你阅读的文章来自:

这种能量进入身体,造成更多的健康挑战。抱怨健康问题的人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要抱怨。抱怨疾病不会缩短生病的时间,也不会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

其次,抱怨会影响我们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我们的抱怨可以使我们避免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但一个长年抱怨的人,最终会让那些乐观之人离开他,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快被这个抱怨者榨干了,这个抱怨者的身边就剩下那些爱发牢骚、怨声载道的人。第二,当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你应该直接与对方交谈,而不是与对方交谈。和别人说话是在抱怨。它只会制造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我们和同事、朋友聚在一起时,总是要说一些对某个人的抱怨、闲话等,而从来不去找这个当事人解决。最终的结果是,这件事没有解决,双方都知道,但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何让周遭的人停止抱怨

当我们想改变那些抱怨我们的人时,我们必须首先开始改变。“想打扫全世界,就从打扫你家的门前阶开始”。

不抱怨伙伴的作用

我们需要一个为不抱怨而共同努力的伙伴。当我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抱怨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同样挑战不抱怨目标的人,鼓励和鼓励对方。这个人应该能和你分享成功。如果你必须回来,他会鼓励你继续。

我意识到我一直在抱怨我的生活,抱怨工作太复杂;抱怨工作,抱怨工资,抱怨他人的自私,以及对现状的种种不满,对朋友、亲人说了又说,唠叨了又唠叨。我想不会仅仅是为了发泄那么简单,恰恰是亲人、朋友们给予的同情、关怀和正向的认知才是我最想要的,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抱怨已经成为一种我无法觉察的习惯了。仔细想想。真的和我想的一样严重吗?

我这样抱怨有用吗?它只会给我带来越来越多的麻烦。事实上,我应该积极乐观地思考我现在的工作;是在锻炼我的能力,让我今后能胜任更重要的工作:工资低不要紧,只要自己辛勤工作,一定会有回报的。

改变抱怨行为的整个流程可以是这个样子的:最初,你是一个惯于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己毫无察觉;终于有一天,你发现厌倦了你抱怨的朋友离你很远,所有喜欢抱怨的人都聚集在你身边;你发现抱怨不仅没有改变你的现状还变本加厉,你想改变,因此,你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抱怨,开始用沉默来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便于说出有能量的话而非无意义的抱怨;经过一段时间,你抱怨减少了,心态平和了,行为积极了,你得到很多来自于环境的正向反馈(表扬、成功等),这些鼓励、强化你不断地选择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顺心已经习惯于不抱怨,正如人们走路不由自主地迈出步子一样,完全不需要意识控制,如此你整个思维模式已经被重新塑造。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触动,特别是在情绪控制和心理调节方面。但也有不认同之处,如“不抱怨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不抱怨就可以让自己的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能不能改变我的抱怨行为,改变我的困境,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这对世界和生活来说太简单了。不可否认,改变心态后我们的确可以感受到很多正面的东西,比如“眼前的境况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成功的”,“其实我已经得到很多了”,等等。这种改变只是为了改变自己,以适应尴尬的环境。当你感到舒适,环境一点也没有改变,成功怎么来?

因此,我们也要在有良好心态的基础上,努力改变环境,尝试各种努力,使成功出乎意料。书中还有作者强调,优秀的人不会抱怨。我觉得有点夸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抱怨对心理健康很有好处,因为它是人们发泄情绪和压力的好方法。

因此,抱怨并不可怕。我们可以偶尔抱怨,但我们不习惯抱怨,更不用说把抱怨当作问题的答案了。因此,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有良好的心态,同时也需要很多因素,如个人努力、人际关系等。我应该调整心态,减少抱怨,努力接受自己,确定自己的价值。

遇事多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刻都要努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虽然这条路还很长很远,还需要我付出努力和艰辛,但是既然做了选择就应该积极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相信生活会更美好。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2】

“给自己时间,别害怕重新开始。”走进《不抱怨的世界》,仰望着生命之灯,我放弃对生活的无谓抱怨,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了宽容,学会了释然,再次乐观地投入生活。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带着微笑和活力来到单位,给同事们带来快乐,也给学生们传授知识。

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与其改变世界,不如先改变自己。改变一些自己的思想和作法,抵制外来入侵。

当你改变时,你眼中的世界自然会改变。如果你想看到世界的变化,你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你自己。其实,要做到少抱怨、不抱怨,也是这个道理:

接受现实,改变自己。做一个心态积极、乐观的人,凡事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关爱,多一些理解,那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也让所有人的未来更美好。

马云说过“不抱怨的态度是人生的第一态度”,我要以这样的态度去努力工作,去热爱我的生活和关爱每个学生,因为生活是面镜子,当你投给她灿烂的笑时,她会回你一个更灿烂的笑容。在没有怨言的世界里,即使天空阴云密布,心也是晴朗的。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3】

前段时间逛书店,偶然发现并买下了这本书-----《不抱怨的世界》。可以说,他们是被书名所吸引而选择的,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就不自觉地有抱怨的习惯,总觉得不太好,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因此试图借助这本书的阅读对自己有所帮助。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最伟大、最受推崇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鲍温。他发起的这项“不抱怨”的活动,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就连比尔·盖茨读后都评价道: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本书,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全球超过100家重量级**进行了专题指导。

这本书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体会,作者通过很多真实的事例,质朴的语言让我们认识到:人的一生,要工作,要发展自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得以实现,但这需要一辈子的奋斗才可以,只有奋斗才能成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困难和失败或不满意的事情。

每当这时,我们就不能正确对待,产生不满,引发很多牢骚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运、怨同事、怨领导、怨家长、怨学生…… 其实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威尔·鲍温在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 威尔·鲍温发起的不抱怨运动,方法很简单:

1.将手环戴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发现自己在抱怨、闲聊或批评时,把手镯移到另一只手上。

三。依次改变,直到连续21天达到不抱怨、不批评、不闲聊的目标。

4.如果听到其他戴紫手环的人在抱怨,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环移到另一只手上:如果这么做,你先要移动你的手环,因为你在抱怨他们的抱怨。

5.坚持下去。21天连续不抱怨手环不换手。

三周下来,你的行为和思维都会发生改变,而同一个世界,在你眼中却呈现为另一面,是美好的那一面。美丽不仅是希望的象征,也是一种力量。

我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努力以沉默代替抱怨。这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一直到今天我手臂上的紫手环都在不停地换位,几乎没有超过两天的时候,看来我的这个坏毛病是比较顽固的,但是尽管如此我都决心把它做下去,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减少抱怨,遇事多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任何时刻都要努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我们不仅要着眼眼前的困难,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和我漫长的人生历程。因为,在漫长的人生中,现在的困境只是沧海一粟,相信我会有很多己会改变。

正如书中所说:“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虽然这条路还很长很远,还需要我付出无法想像的努力和代价,但是既然做了选择就应该积极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对前进道路中的各种困难,做一个快乐的人。

王萍2009.08.14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共同在这里共同分享《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的读后感,最近每天晚上都抽一点时间来看这本书。抱怨是失败的标签,是傻瓜的坏习惯;不抱怨是幸福的秘密,是智者的美德;这些字眼清晰的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每次看到,都会有一种想去翻阅的心情。比尔盖茨曾高度评价这本书。没有人可以拒绝,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

然而我一边读着,一边实践着,也在改变着。。。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态度,经常听人说:“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怎么感恩?

”其实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做一种磨练,把挫折当做一种挑战。更应该每时每刻将感恩放在心上,就像费总经常说的,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的,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领导的培养和关心、同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带着感恩,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坦荡,工作会更有动力。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无时无刻的在抱怨,抱怨工资低,抱怨工作太累了,抱怨领导不体谅了等等,每天总是活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当中,这样的生活不但每天自己活得很累,更会影响了身边的同事、亲人等等,记得书中有一个例子,一位因为车祸而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车祸过后,她经受了千辛万苦,不停地开刀与**,饱受着身体和精神的挑战,她绝对是有资格“抱怨”的人:怨天、怨地、怨命运,怨撞击她的驾驶者等等,但是她没有!她恰恰相反每天都在祈祷感谢救助她的医生、**,和每天照顾她的丈夫,她谢天谢地,感谢诸神,感恩自己可以欲火重生。

“不抱怨的态度是人生第一态度”这位太太做到了,她并没有将眼光只着于眼前的困境,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到了未来,她感谢自己活着,在她漫长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也有很多机会改变,正如书中所说的“停止抱怨,你就已经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还提到一项“不抱怨”的活动,邀请每一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紫手环换到另外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这项“紫手环”运动带入到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来,可以将紫手环换成橡皮筋或者手表戴在手腕上,当你发现自己正在抱怨、讲闲话或者批评时,就把橡皮筋或者手表移到另外一只手上,如此交替更换,直到养成连续21天不抱怨、不批评、不讲闲话的目标为止。如果你听到其他参与这项活动的人在抱怨的时候,你可以指出他们应该把手表或者橡皮筋换到另外一只手上:如果这么做,你先要移动你自己的手表或者橡皮筋,因为你在抱怨他的抱怨。

坚持下去,保持21天连续不换手。

如果可以,我们从现在起也来参加这项“不抱怨”的运动,学习紫手环的使用方法。谈论你想要的,而不是你不想要的。这样,大家都会想和你共事或为你工作,而你会缔造更高的成就、得到更多的收获,远胜过自己梦想所及。

给它一点时间,仔细观察,它就会发生。)

书中不乏有很多典型的例子和很多至理名言,但我深深的记住了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想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如改变,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即使身患经济困难和重病,也会面带微笑,乐观向上;但也有一些人,即使富有健康,也总是郁郁寡欢。

二者一对比,“不抱怨”的精神显得如此的重要,只有经常感恩、不抱怨,才能快乐的生活,拥有无憾的人生。

远离抱怨的世界,正视自己,准确定位自己。你会发现在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是最好的。

远离抱怨,改变自己,发现新的自我。你会看到,每天都充满笑容的自己,从而明白抱怨之外的世界更美好。

远离抱怨的世界,接受现实。你会看到风景一旦被忽略,家人、朋友和社会,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是因为你被抱怨的迷雾所笼罩。

远离抱怨的世界,学会感恩。你会感受到爱的澎湃,世界各地的温馨气息,从而收获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远离抱怨的世界,善于放下。你会觉得没有烦恼,一次,看透了得失,战胜了自己,才知道原来放下也是一种幸福。

远离抱怨的世界,学会吃亏。你会体会到原来自己不是孤独的,才理解吃亏是福,吃亏是一种“快乐”的投资。

远离抱怨的世界,偶尔糊涂。你会感到“难得糊涂”的真谛,方懂得做人有时少一些计较,会多一份美丽。

远离抱怨的世界,学会包容。你会感受到周围友善的眼神,然后你就会明白宽容是金子的真理。

远离抱怨的世界,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美丽的世界。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5】

《不抱怨的世界》是一本能够给人以力量的励志书籍。与其他励志书籍强调“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不同,它强调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失败的原因千千万万,成功的例子却总那么相似,无疑都是坚强的意志和一往无前的信念,或许,心态是坚持这些意志和信念的基础。

不抱怨,才能成就美丽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快乐,因为我们要求太多却达不到;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到失望,因为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组成客观世界,但却发现事实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想要快乐其实很容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知足其实很容易,平常心接受现实便可。

有时候我们总是愚蠢,总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让自己不快乐。与其抱怨别人不好,不如把抱怨的时间用来检视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不断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个一举两得、利人利己的美事。

这便是心态!“不抱怨”就是一种心态,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正面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与工作,与人相处,自己开心的同时周围的人也会被感染而变得快乐,工作自然也会事半功倍,生活自然也就幸福美满了。

书中有许多名言,但我深深地记得一句话: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工厂,它制造思想。嘴巴就像一个顾客,购买和大声说出大脑的生产。

如果顾客停止购买,工厂就会更换产品。大多数人脑都流淌着一条盛满了负面想法的河流,抱怨的时候这些负面想法就喷涌而出。如果停止了抱怨,你会发现意念硬盘被格式化了,你变得更加快乐。

其实紫手环只是一个精神力量的载体,它本身承载着控制自我情绪的魔力,从而警示带着紫手环的人拒绝抱怨、拒绝负面情绪,最终是否能不抱怨还是要靠我们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带着紫手环,不一定就能拒绝抱怨,其实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紫手环”,自要我们愿意、自要我们想不抱怨,我们才可能真正的做到不抱怨。

改变抱怨行为的整个流程可以是这个样子的:最初,你是一个惯于抱怨的人,每天喋喋不休地抱怨并且自己毫无察觉;终于有一天,你发现厌倦了你抱怨的朋友离你很远,所有喜欢抱怨的人都聚集在你身边;你发现抱怨不仅没有改变你的现状还变本加厉,你想改变,因此,你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抱怨,开始用沉默来给自己思考的机会,便于说出有能量的话而非无意义的抱怨;经过一段时间,你抱怨减少了,心态平和了,行为积极了,你得到很多来自于环境的正向反馈(表扬、成功等),这些鼓励、强化你不断地选择不抱怨。久而久之,你遇到不顺心已经习惯于不抱怨,正如人们走路不由自主地迈出步子一样,完全不需要意识控制,如此你整个思维模式已经被重新塑造。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6】

【篇一】

我并不总是喜欢看外国作家的书。我记不起别人的名字,我总觉得语言不清楚,所以我总是故意回避。初看《不抱怨的世界》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另外书名也还算小有吸引力。习惯看书前了解一下作者及他人对本书的评价:

威尔·伯恩是美国最伟大、最受尊敬的精神导师之一;据说这是一本很受推荐的书,它会改变你的命运。

零零碎碎的时间看下来,还是不太习惯外国人的表达方式,所以记忆中只有些许片段,而印象最深的只有三个字:不抱怨。

曾几何时,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抱怨,大到对社会对体制的怨言,小到对家庭对自己的不满,太多的抱怨充斥于耳。有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一些面临各种刺激(包括长时间的抱怨)之人,进行大脑活动分析研究后发现,大脑的工作方式就像肌肉,如果让它听到太多的负面信息,很可能导致当事者也会按照消极方式行事,更糟糕的是长时间暴露在抱怨的环境中,还会使人变得愚蠢和麻木。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想想看。投诉能解决什么?只会增加自己的烦恼,也会破坏别人的心情。

我记得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女儿打**来抱怨我牙疼,我的朋友不理解我,**,还有各种演讲任务的压力。听着女儿连珠炮似的抱怨,我的心情瞬间糟到了极点,既有担心,又有无以言喻的焦躁,不知该怎么安慰她。

这时,我就在想,当我们像这样不停地抱怨时,带给别人的恐怕同样是烦闷、不安、躁动,这对别人真的是一种伤害。

百般的劝慰之后,我随手拍下书的封面《不抱怨的世界》发给女儿,同时告诉她“在你所抱怨的每件事后面,应该都有值得你感谢的地方”,女儿无语,过后也许自悟发给我一张笑脸。

其实,每个人都会把自己的不满告诉别人,有时也未必是一种解脱。只要我们不把抱怨装得太深。

我也知道抱怨对事情不好,但我忍不住跟着别人抱怨,或者主动发泄自己的抱怨。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不抱怨地做,还是可以像书中的某些人那样做21天。但书中的信息,让我开始反思:

既然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为什么不接受它,安全地安定下来呢?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你抱怨,你会遇到更多的抱怨。”就像我们接受负面的东西多了,情绪、心情会随之消沉,压抑。正如我们现在提倡的,远离消极能量,传播积极能量。

那么如何让自己做到不抱怨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态度,态度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改变自己的话,不要抱怨;改变你的想法。 当您想解时自己的抱怨时,请先问问自己,这种经历真的那么糟糕吗?你抱怨的真正原因真的很严重吗?

然后下定决心,实践不抱怨的承诺。

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期望而无需抱怨现状。只要将我们的渴望和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谈,我们就会缩短等待的时间,那么我们的需求就会最大限度地被满足,也就会更快乐。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所有的小事,并一直心存感激。当我们决定接受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发现它们的光明面时,我们将体验到越来越多的善和美。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只要从自己开始,从“心”开始,对自己说“与其在抱怨中苦熬,不如把祝福送给自己”。在不抱怨中感受生活的快乐。

【篇二】

假期中,拜读了《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本以为又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大的理由,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方式,一个非常普通的案例,告诉我们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在你的手中,握有翻转人生的秘密”,作者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

“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的确,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太多的抱怨。工作太忙,房价涨了工资没见涨,家庭压力大了,生活环境差了,免不了发几句小牢骚,更甚者怨社会不公,怨人心不古,怨金钱至上,怨命如纸薄......。

在生活上遇到任何的不顺遂,发发小牢骚、吐吐苦水,似乎成为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仔细想想,人为什么会抱怨,鲍温认为,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

许多抱怨涉及从他人身上引起特定的人际互动反应,如同情或认可。其实,抱怨根植于不满,根植于现实与欲望的鸿沟。

我们抱怨过,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正如书中所说,抱怨只能得到同情和关注,避免做我们不敢做的事。更有可能我们在抱怨的同时,听者随口敷衍安慰的内心其实更有一种漠视,因为我们的抱怨在不停的消磨着他们的精力和耐心,以及不断的呈现出我们那怨天尤人的内心世界。

细想想对一切抱怨的事物我们无能为力改变,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问题持续在心底恒、久、远。相反,在生活中,那些从不抱怨生活的人,乐观、冷静、开朗的人更快乐、更受欢迎。

既然抱怨毫无价值,我们何不停止抱怨,让我们的思绪控制语言,语言可以造成行为,行为可以成就习惯,用习惯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这本书的目的所在。“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而停止抱怨,改而用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事物美好光明的一面,却需要意志力。”由此,停止抱怨并不是那么容易。

开篇时,作者介绍了一种紫手环的“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按照书中描述,这个过程一般需要4~8个月。顺利实现21天“不抱怨”的读者,基本也就实现了“平和心态”在自己个性中的生根。

其实抱怨源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足,那要做到“不抱怨”往往要从淡化欲望着手。当人们充分肯定现实,没有强烈的欲望时,抱怨从何说起?人们摆脱了对虚荣的渴望,他们不会在意别人怎么说自己。

而到了这种境界,也就不会简单把“唾面自干”当成懦夫行为了。淡化欲望,不要让抱怨控制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积极快乐的工作者。你的态度是你内在思维的外在表现,也决定了你与周围人的关系。

乐观开朗、不吝赞美、衷心喜悦,相信我们所遇到每一个挫折只是我们在通往美好生活中的一个个小插曲,它们的存在只能让我们更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除了紫色手镯,笔者还介绍了一种比较方便的方法,那就是学会沉默。在你无法克制自己说出那些抱怨的话时,试着沉默,在你打破沉默之前,理智会让你的言语更加的谨慎和富有建设性。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7】

生命易逝莫负韶华

付泽文的玫瑰快要打开时,必须将其折叠。光阴似箭,韶华易逝。日灼灼其华,转眼便成明日黄花;骄阳似华灯普照,渐行渐高而渐远,余下路途渐短而终于渐渐落下。

最值惜取是少年时光,当时你年轻,血色鲜暖然而其后每况愈下。岁月无情,并不将你怜悯莫再佯羞,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易逝,莫负韶华。

现实生活中“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你我难免会产生很多抱怨和牢骚,怨人、怨己、怨天、怨地。怪上帝的不公,怪生活不容易。于是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最后停留在抱怨的时空。

当这个世界的抱怨声在人们周围此起彼伏时,美国伟大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 鲍温写下了这本《不抱怨的世界》。他说“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太多了,遭受天灾、疾病、裁员、贫富差距又或者背叛、欺骗、精神焦虑、安全感缺失……这些都会让我们抱怨不断”,但他并非陷入日复一日的抱怨“黑洞”,反之深刻剖析了这个问题。“一个中心,一项运动,四个阶段”便是其思想中心。

停止抱怨的中心 + “不抱怨”运动 + (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和无意识的有能)四个阶段。没有阅读之前,我以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我把抱怨俗称“发牢骚”,认为偶尔发发牢骚有助于自己内心平衡的调节,有助于摆脱心灵的阴影,我甚至觉得这个“1+1+4”的解答滑稽又可笑,这是一个不可能的结果,然而当我彻夜读完后,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细细品味书中细节,才发现原来抱怨是一种流行病,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原来这本书其实就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让心灵得到一个慰藉。生活不容易,抱怨困难解决不了问题,也缓解不了内心的痛苦。

我们抱怨不公平的一切,就是企图用汽油来灭火,身体充满了负能量,想抱怨的不但得不到解除,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更坏的灾厄。没有人希望在抱怨和遗憾中度过一生,韶华易逝,莫把抱怨填满人生。

当时,我仍然坚持世界上没有人可以不抱怨,但作者做到了,很多参加活动的人做到了。“紫手环21天不抱怨”运动也是一个磨练人意志力的活动,作者也是反复做了很多遍才得以成功。在最终成功的第21天,这是作者最艰难的一天,也是他最满意的一天。

并不是说这些人有非凡的意志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互作用,在这个磁场中传递一种正能量。停止抱怨,当你成为更快乐的人,就会提升这个世界整体的快乐程度,你会传送出乐观和希望的震波,和其他理念相似的人相互共鸣,你会创造无比的期待,让所有人的未来更加美好。

但不管你做什么,你都要经历四个阶段才能发展出真正的能力。要做一个不抱怨的人,你必须经历每一个阶段,一步不能省略。

首先,当我们处于“无意识的无能”阶段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不能明白自己有多少的埋怨,更没觉得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坏处,真的是这样的吗?但书中作者说:“抱怨是在讲述我们不要的东西,而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的想法创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话语又表明了我们的想法。”很多人习惯去注意伤害而喊“痛”。如果大声喊痛,伤害就会出现;如果你抱怨,你会遇到更多你想抱怨的事情。

这是行动上的吸引力法则。做一个不抱怨的人很难,但这并非不可能。既然接受了不抱怨的挑战,说明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样就能开始将抱怨从生活中驱除,内在焦点也会转移,变得更快乐。

然后,当我们进入“有意识的无能”阶段,可能会不太舒坦地察觉到自己有多么经常抱怨,并且觉得别人常在抱怨,那是因为我们都一样。抱怨,会让自己逐渐丧失自信。抱怨有时候是为了逃避,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常常会下意识的选择“拒绝接受”,通过各种渠道来达到这一目的,抱怨就是被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趣祝福 zF133.CoM)

抱怨可能会带来暂时的同情、安慰和帮助,但抱怨的好处并不包括真正和永久的解决办法。不能勇敢的面对困难,独立的解决困难,我们的自信也将被渐渐地磨损,质疑自己的重要性、不能确定自我价值、缺乏安全感。但不要消极,要感恩,要感恩自己的艰难,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不要害怕,因为害怕成功的人注定要失败。

接着进入“有意识的有能”这一新的阶段,会更加真切的发现我们的言语其实有着强大的力量,在我们不断无意识的抱怨的时候,其实只是把自己的状况搞得更糟、更悲观、更被动。但是当我们改变我们所说的,我们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批评是一种尖锐的抱怨。 它无法消除问题,但会扩大原因。

这里的“批评”是指去找出某人或某事的缺点和毛病,这样的抱怨,往往是为了贬低某人而突出自身的优秀。当我们批评某人时,如果他觉得不公平,则会引发辩解和争执;如果他接受了,其实也是在默许他往后依然故我,所以毫无益处。当你处在这个混乱的时期,仔细听你在这个阶段使用的语言,并检查你是否在批评。

我们应该提高自己,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并锁定真正的焦点。

当我们成功度过前三个阶段,到达最后“无意识的有能”阶段时,最接近成功但也最难。试着做一个没有抱怨的人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已经改变了。因为不说,所以让怨言无处流窜,我们已经重塑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因此也可以到达一个高的精神境界——活生命于哲学。

用哲学的眼光还原事物的本质,用更透彻和深刻的目光认识身周的喜悦快乐和困苦艰难,这样的人生也更是不负韶华。

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回过头来当我们发现自己做到了之前视为笑话的“1+1+4”后,人生似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经常抱怨自己,也不会抱怨他人。更是会以哲学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个世界上的压力也成为了动力,难题也随之迎刃而解。当正能量情感在万物的磁场中传递时,世界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抱怨,不能改变别人来满足自己的期望。人们改变是因为他们想改变自己,而试图改变一个人只会让他坚持现有的行为,拒绝放弃。这样做不会解决遇到的问题,只会使他们更加顽固。

生命是易逝的。我想,如果我们不能不抱怨,我们可以做一些改变,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停止抱怨。要成为一个完全没有抱怨的人很难,对生活一些不顺当、烦心的琐事发发小牢骚似乎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情,也很正常。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吸引力定律。

要知道,当一个人在说些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时,就会接收到负面和不快乐的事,例如:如果多说一些感恩的事,则会为自己引来更多喜乐之事。这样的话,你选择抱怨还是不抱怨?

一本书,一个手镯,改变你爱抱怨的人,成就一个你不抱怨的世界。书的开始,鲍温首先教给了我们如何停止抱怨,用“21天效应”的培养方法改变自己的抱怨习惯,这也是改变我们,成就无怨人生的第一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其实在中国更早的《菜根谭》中的一副对联也很好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的态度应当是从容不迫,对个人荣辱和职位去留都应当视作花开花落般平常,达到一种心境平和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抱怨行为不仅不能改变实际的不良状况,而且会增加人们的消极心理,是一种消耗能量、完全无用的运动。

正如仇恨和愤怒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样,抱怨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惩罚自己。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也说过一段类似的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约莫意思是:“凡我们做事之前,先想一下十年之后的我们,还会对这些如此计较吗?

”如今的困境在十年之后也许仅仅是淡然一笑,如果的抱怨行为在十年之后也许甚至会觉得可笑,困难未尝不是一种人生的磨砺和财富,对其抱怨却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放手抱怨,冷静处理,既是形势发展的最佳选择,也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伟大过程。

感恩困苦。更进一步,在书中我学到的第二点,即是学会感恩,这里的感恩指的不是对我们好的人或事物,而是感恩困难,感恩苦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 于困境中的我们,或者会觉得困难的难以承受,然而跳脱出来,以一种长远和凌于其上的目光来看待这一切,一切的苦难和困境未尝不是一种好事,一种磨砺和挑战。于困苦过后的自身提升是慢慢培养所不能达到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于顺畅通达的人生,未必是一种好事。

相反,困难和痛苦未必是坏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尔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这些古代先贤都比我们承受了更大更多的苦难。这些现象和历来的事实也都有表明,凡成大事者,有大成就者,往往也伴随着大的苦难,我们未必承受了如他们般的苦难,又有什么理由衍生连他们都没有的怨怼呢。

不仅如此,还要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激励自己,感恩受苦,没有今天的受苦,未来的幸福和美好怎么来。用跳脱出来的眼光观察这一切,苦难也就不那么难以承受了,反而是值得我们去欣然面对的。感恩困苦,这不仅是一种承受苦难、减少困境所带来压力的良好方式,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人们心境的升华和转变。

无论是生活抑或工作中的不顺,当我们不在将眼光着眼于现在所承受的一切,而是以一种长远和自身完善的目光来看待,那么我们就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境界,也较一般人更容易去承受苦难和理解其意义价值了。

寓成功于困境。当我们在做到停止抱怨,感恩困境之后,我们就应逐渐学会“寓成功于困境”,这也是我在书中学到的第三点。“非淡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第一智者贤臣,孔明先生的话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人唯有在这种没有抱怨,心绪平稳宁静的时候,才能有更坚定和更深远的志向与发展。在困难中有平和的心态,在平和的心态中求发展,也达到了我们没有抱怨过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作用。完全跳出于苦难给自己的心境影响,用凌于其上的态度来观察自身所承受的,以这种平静状态去工作和生活,显然是更能够做出更加正确的抉择,逐步实现成功,这也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所在。

活生命于哲学。作者威尔·鲍温作为一名虔诚的**教徒,他信奉的是上帝以及唯心主义。而作为我们,则更多的是信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应当用辩证的唯物观点来看待这一切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告诉了我们,物质和意识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积极的心态对成功来说,是必须条件和前提条件,其次当然还受到机遇、努力、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活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开阔的心胸,不仅对事物发展,事情决断有了很好的积极促进作用,对自身思想行为的完善也是有相当积极意义的。记得在著名作家凤歌的著作《沧海》和《昆仑》中也看见过这样一段话:

“武学一道,末流者以武功招式决胜,次流者以内功深浅决胜,第一流的高手,比的却永远是胸襟气度。”其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扩充知识,不如先学思维运转;处事练达,不如先学生活态度。良好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是一种做事和生活的极好状态。

其实远不只如此,不仅在不抱怨方面,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们一样应当用哲学的眼光还原事物的本质,用更透彻和深刻的目光认识身周的喜悦快乐和困苦艰难,那么生活将是更加富有味道和情趣的。

这样,从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才是第一位的。改变你的语言,改变你的思想;当好事发生时表达感激之情可以改变你的生活,让每个人的未来更美好。

张德芬对此书如此说到:“报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

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得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世界上只有三样东西:

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你的生活会发生意象不到的大变化,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和完整。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然以正确的心理去对待,不怨怼,不苦恼。“不如意”也终有可能成为一种财富,一种磨砺,并以此成就我们的人生。《不抱怨的世界》所赋予的是一场心灵的洗涤和震撼,威尔· 鲍温先生许一个不抱怨的世界,人们在世界里尊重互爱,我则许一个光与爱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像阳光一样驱散所有的阴霾。

将抱怨变成理解,批评变成提醒,消极能量变成积极能量。世界万物之间本就是相互交错,诺大的蛛网相遇不易,或遇过客路人、精神伴侣,又或是人生转折的重大事情。不管怎样,不要抱怨,不要偏激,真诚相待,感受世界的美丽。

毕竟生命易逝,故莫负韶华。

不抱怨世界的心得【篇8】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翻开书,序言中讲述了胡自强妻子遭遇车祸受伤后依然不抱怨,成就豁达开朗人生观的故事,真心让人佩服。

其实,胡自强妻子作为一个女人,遭受这么大的磨难,承受这么多的痛苦,苏醒过来抱怨一番也无可厚非,更无人指责。但她醒来后的第一时间,不仅没有丝毫抱怨,而且还真诚地感谢医生**,感谢照顾她的亲人,感谢看望她的朋友,感谢自己浴火重生。在她的世界里,没有抱怨,只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多次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只有用平和的心态,才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出事情的本质,找到失败的根源,从中吸取教训,为成功积蓄能量。在我们的工作中,随时可能面临任务重、责任大、时间紧的事情需要及时地去处理,难免会带来很大压力,产生烦躁情绪,就必然会抱怨一番,但是在我们抱怨的时候,没有心平气和地仔细想一想,抱怨是没有一点用的,抱怨只能让自己更加生气,只能让别人觉得涵养差,只能浪费时间、荒废光阴,甚至直接影响事情处理的质量,那样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书中说:“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始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的生命就会受到滋润,你的人生就会更加幸运。

作为高速公路的收费员,我们应当感恩单位,感恩社会,珍惜工作,热爱岗位,不怨天尤人,不愤世不公,用一颗感恩的平常心,积极主动工作,热忱耐心服务,一定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质量、人生更有意义。

如果上帝在这里关上门,他就会在那里打开窗户。我们要学会看到阳光的一面,不要让抱怨成为前进的羁绊,不要让抱怨成为成功的枷锁,积极主动面对人生,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

"不抱怨心得"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