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京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09.25

南京观后感。

作品名中哪些情节让你至今难忘呢?通过观后感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知与感悟,观后感的“感”就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不然就失去了观后感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篇非常不错的“南京观后感”文章,想了解更多内容赶快来查看我们的网站吧!

南京观后感【篇1】

这部电影是关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的。中国上海的沦陷,紧接着首都南京也被宣布占领。

说不清道不白是哪个镜头给予了心灵怎样的撼动。或许是那一群被锁在屋子里点火的老少。或许是被赶到大平地里机枪扫射的那群人。

也或许是被推到岸边活活淹死的。一个无辜的小女孩。活活地从楼上扔下。

然后她的姨子和母亲,被带走。为拉贝先生卖命了十几年的唐先生,为了拯救自己的子女,出卖了在难民营里的中**人。他以为。

日本人也是讲信用的。当那些叼着烟插着裤兜的日本人来抓人充当***,他蛮以为凭着日本人的一纸印章可以逃过这一切,结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妻子。现实的残酷让他意识到:

战场上,除了利益,没有朋友。后来他舍弃自己让另外一个人安全离开的时候,想必是参透了这个道理。同样的许多场景。

比如,为了让孩子们安全过冬,第一个站起来当领导的卷发女人。那些为了中国难民一直奋斗在一线的美国医师。无处不折射着人性的光辉。

与之类似的是,影片中那个叫角川的日本人,也是一个守情重义的男子。也许他的出现只是为了缓解整部电影的压抑气氛。所以从头到尾都不像是一部血腥的记录片。

我们或许应该承认,日本人中,也有好人。只不过在军国主义的掩盖下,个体鲜亮的光泽依旧逃不出阴暗的底子。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因为,不想背叛,所以选择记住这段历史。

抗战胜利了很久了,国人也过上了和平的生活,然而那副贪图安逸的根子还扎在中国人的心里,安逸,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安逸呢? 中国还不是很发达,我们的领土还在被别人强占着,日本军民至今也没有承认过他所犯下的罪行,我们的人民还在被瞧不起,我们的国宝还扔在海外漂泊,灾区的人们还在饱受着灾后的折磨,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安逸?

战争不是让人继续仇恨和报复的,那样的话战争将无止境,但我认为中国人不应该忘却和不计较那段历史,不是一句爱与和平就能使之前的屈辱烟消云散,而今天的我们,是盲目抵制日货?是在互联网上对当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为进行漫骂?还是对曾经的历史一笑而过?

都不是,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的便是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虽然像南京大**一样的残局在当代社会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来的侵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将来用国内的力量将中国发展壮大,来减少外来的文化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这是我们没有忘记历史的最好证明,也是我们能为祖国做的最有力的事情。

只有当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时候,才有可能是真正幸福的开始,而建造这样的幸福和昌盛需要无数人无数年,而毁掉它也许只需要某个人某个时段的某个举动,它会让整个民族的世世代代的努力都前功尽弃。

毕竟,电影就是电影。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见证中日两国的未来。无论是哪个国家,什么样的人,在当时的环境下,如果我们能先让人民的心活着,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案。最后,请记住陆川拍摄《南京、南京》过程中的两段导演手记——

“我想给中国观众知道,在70年前我们输给了一个什么样的对手。”

“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现在让我们汉族,或让我们中国人拿出一段震慑人心的代代相承的文化的东西,我觉得已经没了,我们就剩秧歌了,我们真正的东西在哪儿呢?”

如果我们只专注于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如果我们整天幸福快乐,如果我们放弃警惕和抵抗,生死考验可能很快就会再次来临。落后就要挨打。

直到电影结束,本该被射杀的豆子意外生还。在春天的原野上,小豆子就如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孩子一样,“拈花惹草招猫逗狗”。当小豆子放心地玩蒲公英的花絮时,每个观众都能看到一个民族的希望,充满活力。

关于小豆子的描述,算得上是《南京!南京》冰冷的影像中唯一的一抹暖色。当他和陆剑雄并肩作战,并肩牺牲时,战争似乎在那一刻停止了。

只愿世界和平,祖国母亲安好。

南京观后感【篇2】

也许蒋委员长的撤退指令下的的是正确的,为了以后的战略**保存了有生力量,的确,**在日后的抗日战场上这些所谓的“保存下来的有生力量”的确也有着卓越不菲的战绩,但是,**在庆功和欢呼的时候,是否又会想过那些为他们的“战略撤退”而成为牺牲品的无辜的平民的浴血奋战的留守军人?是否会在安然入睡的夜晚忽然的被那也哭喊着的,悲哀的面庞所惊醒?

另一方面,川川庆,一个过去类似的电影,日本人都是被扔鸡蛋的角色,但他是不同的。导演通过他来描述南京大学,这让我们觉得有这样一个日本人并不可恨,这也是人性的体现。作为一名日本军人,他人不住杀人,但面对自己和杀人,他内心充满了不安。从他的眼睛里,有时他能看到他作为一名士兵的损失。

他喜欢百百子,知道她来中国是为了满足日本人的需要,但他并不讨厌她,相反,他从她那里得到了一些安慰。他眼睁睁看着小江最终死去,他的心可能会更加挣扎。明明看到了姜淑云多救了中国人他却装作不知;当姜淑云被拉走时,望着他的眼神,叫他去杀死她时,他果然一枪杀死了,使她能有尊严地死去。

最后,他放开了小豆子和老赵,对同伴们说:“活着比死还难!”!在他心里,看到的事实,不能承受,作为一个人不能没有了良知,看着这样的一切,心里的冲激比海水还多,比海还大,活着真的比死更难受,所以他一枪了结了自己的生命,这算不算也是一种解脱?

这要交给观众去评论了吧……

在影片的结尾,有一个即时的彩色背景。我想这是导演的点睛之笔。从色彩背景上,人们可以看到希望。就如导演陆川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活着,是一种抗争;而死亡,也是一种抗争!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和教训,也是一种激烈。历史也告诫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中国强大,才能不被外国欺负。只有坚强起来,人民才能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历史已经翻过了那一页,可是留给我们的屈辱却是永远也翻不过去,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缅怀战争中为反抗入侵,保家卫国而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军民,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记。

南京观后感【篇3】

《南京!南京!》观后感_观后感

看完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日本人可真是太**了,杀了近30万名中国百姓,连小孩子也不放过。害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

1937年7月29日和30日,北平和天津相继沦陷,日军入侵北平正阳门。大街上,小屋中到处都横尸遍野,鲜血淋漓。日本人还在南京活埋南京人。被日军杀害的中国人的尸体堆在南京下关河边,像座山。

主人公角川是一个日本人,但是他看见那鲜血淋漓的场面也是于心不忍,因为他是一个好的日本人。

遇难的那些人死的死,伤的伤,最幸运的也就是断了胳膊或是断了腿。没有几个是一点儿伤都没有的,血花四溅。到处都是废弃的砖瓦,在空中作战的航空战士牺牲了很多。

1941年12月中旬至1942年1月,日军调集10万兵力攻打长沙,在长沙发动第三次战役。中**队奋勇抗击,取得会战胜利,百姓们终于可以平安的生活了!

南京观后感【篇4】

首先我想感谢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放映了《南京南京》,我其实特别想看这部电影,但是以前因为要高考,后来时间久了就渐渐淡忘了,现在终于在大学里让我欣赏到了这部电影。我来自江苏无锡,因此看《南京南京》的时候可以说比其他人多了一些触动,因为这些事都发生在我的身边,日军占领的是南京,**的是我同胞。我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学校组织去参观过《南京大**纪念馆》,记得当时我因为看到万人坑的尸骨遗骸就哭了,那个时候是因为害怕,如今再次回望这段历史,还是忍不住的心痛难忍,我看到班上很多人都哭了,相信这部电影拥有了触动人心的力量。

剧中有三个情节让我很受震撼:

一。当拉贝和姜先生不得不告诉大家需要100名士兵来保护难民石窟时,江一燕勇敢地举起了手。她是第一个做志愿者的女人。当时导演没有拍摄江一燕的表情,而是选择了举手特写。

一只柔软的手,静静地举过头顶。那一刻,很心痛很心痛,能这样舍弃自己为了大众的人,她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还有人嘲笑她是妓女,可是面对的日军的**,她还是选择了牺牲自己保全大众,多么伟大的灵魂啊,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铭记、去仰望,越是平凡的人越能撼动人心,她没有义务为大家牺牲,但是她如此做了。

2。在影片的介尾,**了剧中人物的介绍。在最后的最后,写着:

小豆子——当时还活着,我真的很感动。陆川导演称《南京南京》是忠实于历史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真实的,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我选择相信那是真的,因为这是一丝希望、一丝憧憬,中国死了那么多人,但是中国的精神还没有灭亡!

3. 在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角川作为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他被队友称为“读过书的人”,敏感、涉世未深,甚至在参战之前都还没有交过女朋友。角川最终做出了他的选择:

他从南京带走了两名中国幸存者,然后开枪自杀。但和他一起去执行任务的日本士兵转过身来,向川川鞠躬。看到这里我不知道怎地就想哭了,这些普通的士兵被战争和杀戮扭曲了心灵,但幸好人性的自知还没有完全泯灭,还有像角川和这名无名士兵一样的士兵存在着,这难道不是一种希望吗?

南京观后感【篇5】

观《南京!南京!》**有感

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愈合的伤疤,也是一种不断的屈辱和痛苦。《南京!南京!》又一次让我们回忆起那场丑恶的战争和灭绝人性的**,沉重压抑,堵住胸口,难以消退。

影片是从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开始。尽管大批国民党士兵逃离城市,但仍有大批不愿投降的士兵留下,在街头展开了无望的悲剧性抵抗。抗战失败后,几十万中国人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南京全城陷入了死胡同。

唯一有生机存留的,就是位于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在这里,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的“纳粹”身份而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而实际主持安全区难民工作的,则是拉贝的秘书唐先生和归国女教师姜淑云。

但在日军的眼中,“安全区”只不过是一个囤积了大量女性资源的“仓库”。唐先生的妻子虽然癫痫发作逃走了,但他的妹妹却被日军带走了。最后,日军正式向“安全区”提出了女人换补给的“建议”。

面对安全区将有大量的同胞会因为补给短缺而失去生命的绝望处境,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女人站了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

这部电影突破了以往关于南京**的历史著作和文艺作品中的那种对中国人存在的刻意抹杀,对“无能的中国人”的错误描述;为世界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也是在南京灾难中,中国人的民族形象的全新书写。在新的高度上,它为中国历史上这段悲惨的过去提供了新的历史思考。

《南京!南京!》是不同于以往历史片的电影,因为它不仅告诉我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为它不仅是一味地谴责侵略者,因为它把内涵提高到一个高度,它能够让我们思考到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命题,这是一个终极命题。

陆川敢于用电影来表现,这是他的高明。(gz85.coM 工作总结之家)

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对于这样一段历史,它已经成为整个民族的死结,任何人想扭转和抹去它都是不可能的,但也不允许忘记。中国共产党去世已经72年了,最初的幸存者已经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血淋淋的伤口不会随之死去。我们不需要中国共产党挑起仇恨,然后我们就去杀敌。

最好的办法不是哭,不是煽动,而是表现和还原被遗忘或忽略的细节,然后让后来的人去问自己的心。痛苦不能遗传,不能灌输,只能自己面对,即使你看到的是一部复原的电影,只要足够真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已经开始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正确或错误的教化的历史和默认。日本的漫画、日本的电影动画片、日本的电器化妆品、日系的衣服首饰、梦想有朝一日能去日本泡温泉吃神户牛肉……在不知不觉中,被日本文化所侵蚀,很多人乐于接受同化,觉得这是生活品质的提升。为什么?

曾饱受日本欺凌的中国民族,难道淡忘了背后那滚烫的烙印?抑或是有意逐渐淡出历史,在没有历史阴影的情况下,创造中日和谐友好关系?

“我们不能封闭在民族悲情里,我希望借一部电影去恢复中国人的这种存在和救赎。中华民族是一个坎坷的民族。我们最终应该自救。”陆川说。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如果我们继续选择宽容、安逸、放纵的生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次踏上祖先跪下寻找反思行动的道路。甚至5000年的文明也将被埋葬在我们的膝下。

所以,有那么多充满激情的中国人,他们总是打开记忆,用电影和战争日记提醒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不要忘记那段历史。我认为舔伤口不是为了再次尝到痛苦,而是为了激励中华民族,为了奋起,为了变得更强,永不被欺负!

身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如此。奋斗,将自己的祖国屹立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南京!

南京!》是一次刺痛,所以我们会清醒,绝对。别浪费时间,别怕自己不行,去追逐儿时的梦想,做好自己的学问,研究好自己的技术,写好自己的文章,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自己去做好,少去惦记着那些虚无的东西,那不是你我们寻的灵魂,而是寻的坟墓。

天佑我中华,必先中华忖行!

南京观后感【篇6】

上海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课

报告书标题:多难兴邦p>

学院学号p>

姓名指导老师p>

评语:注:后附课堂论文的正文

多难兴邦

学号:姓名:

记得三年前时,当我听说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后,因种种原因,可我还是硬是腾出了时间到网吧安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当时就感触颇深,并产生了种种莫名的思绪;三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次观看这部电影时,更是让我心里又堵又恨,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性,“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是的,《南京南京》——南京的历史,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

历史,是一朵娇艳的花,永不凋谢;

历史,是炽热的骄阳,永挂心中;

历史,是一首壮烈的赞歌,永远回旋于心房;

历史,是一份份激情的鼓励,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南京南京》用真实的人物和当时的录音影响资料,再现了日军轰炸南京, 攻陷南京,**南京的现场。通过当时在南京的几位外国人的亲身经历,完整的叙述了一个城市沦陷的经过,以及战争中,日本军队丧心病狂的罪行这是一部纪实电影,一部我认为可以作为陈述日本在中国所作的罪行,当然,这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为日本所犯罪行根本不是一部电影或是一本书等可以完全陈述的。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一种复古的真实感,加上现代科技的处理,电影的场景真的栩栩如生,基本还原了历代**的场景!

影片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日本人那一声声的炮响,回荡在空中,炮弹结结实实的砸在南京的城墙上,也结结实实的砸在了我的心上,这是个没有悬念的电影,我们都知道即将发生什么,所以,在影片一开始,我就的眼眸就湿润了。那赫然的“南京!南京!

”写得就像一副挽联,深深地,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

影片没有男女主角见种种的爱恨交接,也没有男主角的侠肝义胆,同时也没有各色主人公间的勾心斗角,有的只是一个不用帅哥美女来饰演的主角——一座已被日本侵略者所糟蹋城废墟的城市——南京!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民党军抵抗失败,大批国民党士兵逃离南京,南京沦陷敌国。30多万军民惨遭杀害,大批女同胞被**。到处都是烟。整个南京城都成了废墟。除了尸体,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尖叫和祈祷的眼神。这里的生活无足轻重。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看着这一幕的悲剧,无论是三年前吵闹的网吧里,还是现在安静的宿舍里,我都用同样的表情和同样的反应盯着屏幕,我沉默,静静。想想现在和平繁荣的生活,想想走在太空种的中国人想到这种在一起,突然,两种鲜明的对比,让我喜忧参半。

能让我泪流的影视是非常少的,然而像《南京南京》这样的能让我多次流泪的电影还是我所观看的的第一部。我因国人的团结而感动,当看到日本宪兵提出选择100名中国妇女去做3周的***,否则就要**避难所里所有的中国难民,在这样的情况下,江一燕演扮演的那个妓女第一个举起了手,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表情说:“我去。

”还有当我看到在又一批人在死亡前,他们大大声的喊: “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此时,我不由自主地泪流了,我被国人的团结精神而感动,而泪流。我也为看到希望的光芒而感动,当范伟饰演的秘书,在最后关头,他把逃生的机会留给别人,自己慷慨赴死,在临死前,他微笑着对一个日本指挥官说:“我老婆又怀孕了。

”和在最后的最后,写着:小豆子---还活着。那时,真的莫名的感动的流下了泪。

不管那是否真实,但我认为那是导演留给观众的一丝希望,一丝安慰。是的,我们还有孩子,还有后代,还有那一代中国人民遭受的屈辱和灾难,一定要让我们的后代给他们伸张正义!同时,也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是的,活着是对敌人最大的威胁,好好活着是最大的“抗日”,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我又突然觉得,我们似乎被以往很多战争电影里的英雄主义情节所误导,以前这类题材的影片,电影里的中**人最后不是以最后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用最后一颗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我仍然钦佩这种勇气和精神,但我现在不同意。就如同麦克阿瑟将军所说的:

“如果我们的士兵在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以后,那么他可以选择光荣的投降。”如果可以让生命继续,我们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时候,以更多的方式来争取我们想争取的结果?又想起影片中的那个妓女,当军人们面对沦陷也放弃抵抗的时候,她只有用自己的肉体来换取避难所里成千上万中国人的安全,她用这种屈辱的奉献,用另一种方式和角度诠释了什么叫伟大,尽管这样的伟大让人心碎。

“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现在让我们汉族,或让我们中国人拿出一段震慑人心的代代相承的文化的东西,我觉得已经没了,我们就剩秧歌了,我们真正的东西在哪儿呢?”——《南京!

南京!》。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和教训,也是一种激烈。历史也告诫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中国强大,才能不被外国欺负。只有坚强起来,人民才能有安全感和自豪感。

历史翻过了那一页,但留给我们的耻辱永远不会翻过。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让我们记住在战争中为抗击侵略和保卫国家而献出青春和生命的军队和人民。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记。

我想说的是对于日本,我们是应该记住这场仇恨,但或许我们更应该以德报怨,战争向来都是残酷的,战争是少数决策者的错误,而并非是整个发动国所有人们的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怨恨发泄在所有的日本人身上,对于那些死不悔改的人,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加以惩戒,而对于那些有良知并为“***”而打抱不平的人,我们应该以礼相待。请相信日本也有好人,比如影片中的“角川”,正如中国也出汉奸,比如影片中的“唐先生”。

对于日本人的仇恨不言而喻,但不要只停留在骂的过程中,骂过之后就真的很爽了吗?日本人会因此有什么损失吗?只有弱者才会用骂来泄愤,我们要做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建设我们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富强伟大!

我想这是我们最好的报复。当我们强大,日本人因为我们的财富和力量而仰望我们时,我想我们的心会非常舒服和快乐。

看完电影,也许会过度郁闷和悲伤,没关系,站在阳光下,环顾周围行走的人,一切如常。一切都没改变。变得只是你更了解一段历史,一段需要被铭记的历史。

我想的更多的应该是,需要好好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影片中的经典画面重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小豆子终于逃出来吹蒲公英了,真是感人又欣慰!

南京观后感【篇7】

《南京!南京!》观后感

颜宇翔在这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了影片《南京!南京!》。

黑白的画面给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阴影,凄惨的气氛笼罩着全篇,影片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呈现了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后,日本军入侵南京后发生的故事。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日军全面侵华的序曲;八月十三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同年十一月十二日,上海沦陷,日军向首都南京进发;日军到达南京城下,此时,中国**已经撤离。开场白以明信片的形式展示了当时的情况,我也受到了紧张气氛的影响。写着“日军南京完全包围”的气球冉冉升起,我的心也悬到了嗓子眼。

日军坦克炸开了南京城墙的大门,日军像饥饿的狼一样冲进南京,惨无人道的杀戮开始了。南京的长官已经逃跑,大多数军队也纷纷撤离,面对残忍日军的,只有少数决心奋死抵抗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百姓。剩下的中**队勇敢地与日本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他们顽强的抵抗终于被压制住了,但在最后一刻,他们保卫国家的决心没有被打破。

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我钦佩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和反抗的勇气。日本人把俘虏带到河边,或是一所装满汽油的房子里。他们的生命以机关枪射击和自杀而告终。这时,日本人的残忍暴露在我眼前,我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

面对残忍的日寇,人性的弱点得到了集中体现。顺子抛下战友独自一人逃生,唐先生为了救家人而出卖了安全区里的军人……但是更多中国人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高贵的姿态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被俘的士兵,在临刑前高喊着“中国不会亡”;拉贝先生冒险留在安全区,保护难民,并尽全力与日军周旋;姜老师不顾危险多次从日军手上救出难民,最终牺牲;唐先生最终决定让幸存的军人获得逃生的机会,自己则从容面对死亡。

在令人震惊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高尚。虽然这段历史正在逐渐地游历,但它不会被遗忘。它是一面旗帜,号召我们为中华崛起而尽一份力量,为反对战争和残暴而付出努力。

南京观后感【篇8】

看完了南京南京,突然之间很想写一篇流水状的观后感,不用任何写作技巧,只是抒发一下看完这部**的复杂情感,中日建交已经40多年了,再去控诉日本人的罪行显得太苍白了,好多同学看完之后都跟我说中国男人怎么这么窝囊,而不是说日本男人怎么这么禽兽,说实话,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说明我们这一代已经开始从自身身上找原因了,一味的怪罪日本人是无用的,或许这也从某种角度说明了国人素质的进步,我们也该感到些许安慰了。

其实,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二战期间对人权的蔑视,怎么说呢,心里乱乱的,人的生命在我们现代人眼里或许是最宝贵的东西了,但在那时的日本人眼里只是用来发泄的工具,难道他们自己不同样是人,所以要这样对待我们中国的同胞么?

一个文明的社会,首要标志就是对生命的尊重,连原始人都知道团结协作,大日本帝国的子民竟然不知道要友好相处么?部落联合才能强大,一众寡头难以成事,所以该让现在台湾的一些主张**分子好好反思反思了,中日关系复杂多变,这个时候大陆海岛再不齐心协力,那么日本再次乘虚而入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人家有美国撑腰。我们现在的共产党人不应该躺在信用簿上,享受前任留下的成果,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为建设国家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进步。如果他们不前进,他们就会后退。

我以上所说只是个人观点,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的做法,南京大**过去了,但是伤痛却永远的留下了。其实我个人是极其想吐槽这部**的,一部历史教育题材的电影硬生生被拍成了带有黄色成分的搞笑影片,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导演陆川号称先进化的新锐导演,原来是先进在这里的,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那种沉重军事题材的电影确实也吸引不了观众的眼球了,或者说现在的社会太过浮躁,大家已经无法再沉下心来静静地去欣赏一部有历史气息的电影了,所有的电影工作者们都在追求票房,所以他们一味的追求场面的宏伟,一味的追求技术的高端,一味的追求演员的知名度,而电影直接给人们带来的教育意义却已经不再受到重视,本末倒置,把本该着重突出部分丢弃在历史的墙角,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是该深刻反思的,人民的浮躁势必将带来社会的动乱,我们的社会统治阶级该要对此赋予足够的重视,否则必将后患无穷。

以上纯属胡扯,若触及某些敏感话题,权当娱乐,只是仅仅想要盘点一下对这部**及对整个社会的一些看法,其实有些道理大家都明白的,我就不做赘述了,最后的话还是希望国人能真正的觉醒,而非表面有清醒的迹象而已。

"南京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