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09.29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范例。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师德教育心得体会范例,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1)

通过对师德教育活动的学习,张江涛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思想认识。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我院提出的“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的师德师风建设目标,很好地明确了“师德、师风、师能”为教师素质的内涵。

一、立师德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等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特术性。教师素质是一种潜在的、身心相对稳定的基本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的必要条件。

其本质特征是指教师自身的素质,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整体水平。主要因素是教师的身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

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和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以师德高尚的教师为学习榜样,模仿他们的态度、品位、行为,甚至行为、声音和微笑、在黑板上写字等等。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群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的道德观反应了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社会氛围和家庭环境对儿童道德素质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替代优秀的教师教育。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

儿童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按照儿童成长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

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对推动全国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把教师提升到促进社会发展的高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某种程度上,爱学生就是爱教育。

爱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对老师的爱更加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心理素质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由四个系统组成,即动力系统、个性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

每一种制度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制约和影响。教师动态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和理想。因此,理想是教师动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是个体对事物或人的主观向往或模仿。教师理想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把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

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教学工作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困扰,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

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建设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正师风

所谓师风就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阶段性职业行为禁行规定为底线。我们要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来要求自己。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诚支持。良好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是保持师生之间的一种人格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在我看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

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第三,当学生犯错误时,他们应该采取主动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

目前,高校教师有一种浮躁的心态。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科学、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心态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会贻害社会,因而也谈不上“善”。

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有十种具体表现形式

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

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

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

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

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

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

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

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

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

10、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

师德既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也是教师群体的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

此时,时的问题演变成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不良的教学作风演变成教育行业的不健康风气。

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还要对社会和科学负责。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风都是必要的。

三、强师能

学高为师,学是师之骨。我们常问: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在我看来,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高水平的教师

1.终身学习的楷模。知识社会的显著特点是知识迅速膨胀,像雪球一样迅速过时。

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终身学习者不是一个盲目的学习者,知识传播渠道和信息量的剧增,使教师受到来自四面八方信息的“狂轰滥炸”。一个好的学习者应该是批判性和选择性的,学习有用的知识。

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

2学习技能教师和学习障碍诊断专家。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方面,不是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自学的习惯。

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地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敏锐地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3.令人信任的心理医生。由于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共同作用,问题儿童数量众多,表现为行为异常和心理障碍。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并用巧妙的方法加以解决。

4.课程设计的专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民主化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参与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而且要在课程设计上拥有越来越大的自主权。

教师要根据国家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本着有利于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原则,了解知识产生和更新的状况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设计切实可行的课程。

5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和信息资源提供者。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传授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技术在教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教师要学会应用这些教学技术。教师应该是新材料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和推动者,是这方面的专家。教师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并将这些资源吸收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6团队合作和团队沟通方面的专家。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是集体性,它要求教师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包容,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教师也要面对学生小组,因为这种小组活动指导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但是众多个性鲜明的孩子组成的团体必然产生摩擦,所以教师必须是团队工作的专家,必须具备处理团体工作的能力和方法。此外,未来社会分工将更加细化,生产工艺将更加技术化,人与人之间的****也将日益多样化。

教师必须教导学生学会宽容,发现他人的长处,学会与他人合作。

7.独立研究、独立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相对于人的一生毕竟是短暂的。

因此,学生在学校里学习和掌握现成的知识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以此培养学习的技能,在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中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些方面,教师是引导者、引导者和导航者。

8.客观公正的评价者。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方面。

由于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学习的质量和数量上也存在差异。教师必须理解和评价学生所学的东西。对其成绩的评估要尽可能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技术、力求科学、客观、公正。

9.熟练的社会工作者。进入21世纪,学校将始终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有责任告诉学生学校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的背景,以及这些变化将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此外,学校应与社会上的各种机构和组织进行谈判,教师必须受过良好的社会工作培训。

10预见未来社会需要的学者。21世纪教育的功能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教师要根据对未来社会发展前景的**,通过所设计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价值观、个性品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符合他们要走向的社会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未来设计者和教育远见的未来学家。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建设工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一位人民教师长期努力。让我们每一位拥有人民教师称号的人,怀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当起培养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2)

陈卫老师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开拓者和献身者。教师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决定性因素。每个人都要当好一名教师,才能实现振兴教育的中国梦。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职业风范,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必须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地投身课堂教学之中,成就自己的教师梦。

通过学校组织的“强师德,优行风” 集中教育学习,我深有感触: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紧跟是到步伐,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处处为人师表。党员教师更要带好头,以德立教、以严立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做一个学生爱、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和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通过“强师德、优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愈加建立起来自己的教师梦。

通过学习,再次站在三尺讲台上,望着求知若渴的孩子们的明亮的双眸,浑身总是有使不完的“劲”;激情满怀,活力四射的我,总是梦想早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像全国各地无数优秀教师、教育名家斯霞、魏书生、于永正、李吉林、窦桂梅……站在领奖台上,讲述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将带着梦想日复一日,努力在教育百花园,爱心教育,火炬。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为了实现他的个人梦想,他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总觉得身上有一种使命感,时刻叮嘱自己:“教书育人。

”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洪流。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要当好一名称职的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下一代**人的重任。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3)

上周末,在县进修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们县内的各个中小学及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一起参加了2013年安县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新教师培训会。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感谢领导的这样安排,让我们新教师对教师的作风和师德有了更深的了解。避免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误,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在这两天的培训学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师德讲演。三位老师讲的真好,很生动。

这一幕的感人事迹就在我们身边。这美丽的风景,是我们自己也可以创造的,因为爱可以让春天绽放,而最深的感受就是爱的执着。因为我也是一位扎在山区的教师,所以引起了一些共鸣,并不是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么伟大,而是我希望像薛老师讲的一样变得伟大。

还有两位校长的的演讲,也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一年的老师,我也迷茫着,困惑着,我也觉得我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大学毕业,自己从事着与自己完全不对口的教学,我也很累过,很困惑过。而上周听了两位校长的演讲,是我豁然开朗,年轻时候的挫折都只是奠基石,踩在上面让我们攀登的更高更远。

还有青年教师心理健康自我保护和法律法规讲座。处处讲到了我们年轻人的心坎,把我们青年教师的心理分析的头头是道,也让我们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从而更加准确的自我维护。还有法律法规讲座,让我们对相关法律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这次学习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进步了很多,以后让我在工作中做得更好。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4)

光辉的事业,崇高的师德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人民教师的爱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德品德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标准,而且是影响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这次学校组织学习师德规范,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再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直接决定人材培养质量;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

良好的师德和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乃至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针对以往在教育行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呢?我认为:

一、搞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一生一世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当老师当作一种过渡,一有机会就跳槽;有些人只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有人把教师的地位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

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影响力也不小。它将摧毁教育的基石,影响教育的发展。

二、搞好教育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成功。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有同事间的友谊,相互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协调,相互包容,共同进步。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

3、 搞好教育,要注重专业素质的提高。重视专业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造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每堂课都要精心设计,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只有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全体教师真正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教育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规范教师的行为和道德;通过学习模范事迹,开创学习英模的新局面,促进我们的工作。我们要树立信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做为一名教师队伍中的“新兵”,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在众多的榜样的带领下,去耕耘,去播种,将青春、智慧和生命献给我的事业。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5)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资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一、从教生涯积累的一些经验:

在依法执教方面:本人自从教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安县教师师德师风管理手册》、《xx市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依法执教,用法律手段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在爱岗敬业方面: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一向以来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从未传播过对学生有害的思想。从教以来,我以校为家,本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干好本职工作,从不撂挑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

在热爱学生方面:爱与职责是师德之魂,体此刻既爱“双优”的学生,更多地关爱“欠发展的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学生心心相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关爱与严格要求学生上把握好分寸。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师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在严谨治学方面:认真研究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自我充电,因材施教。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教学规律,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以模范对学生做出表率。外出学校、注意自己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严于律已,持续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经过近阶段的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敬业,爱岗,奉献”的内在核心。自己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其根源于本人主观上思想怠惰,不思进取,客观上理论修养不够。

(二)教研力度不够,平时只是在本校听听课,评评课,只抓课堂教学,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很少写教研论文;只做井底之蛙,没有走出学习,究其原因,教学任务重,时间少,写作水平低,不善于积累。

(三)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遇到困难不能知难而进,有时有任其自然的松懈思想。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当然我的缺点还很多,自己脸上的黑点自己看不到,恳请同志们给予帮忙指正!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6)

师德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在我们常看到的书上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或者是“传道授业解惑”。

现在,让我阐述什么是师德,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用四件我曾经历过的故事来回答。

14年前,我是个初二的学生。

这一年,我的家庭遭遇了很大的变故。

因为20xx元钱的借读费,我差点失学。

是我的班主任,带着我到校长那里说情,请求宽限我一个学期。

那时,处在困境中的我看来,师德是帮助、是关爱。

11年前,我是个即将升高二的学生。

那一年文理分科,全年级1500多人。

我记得很清楚,文科我排名14,理科排名九百多。

但是在报名表上,我选择了理科。

当时我的班主任,是个相当优秀的物理老师。

他说:“你想好了?”我说:“我想好了”。

他笑了,我永远记得当时他说的那句话。

他说:“那好吧,那你就努力做一个理科中最会写文章的,文科中最会做物理的,不管怎样,你都是与众不同的呢!”我其实当时是准备迎接他的劝说甚至责骂,因为高一一整年,我的化学几乎没有及格,物理更糟糕,没有一次超过五十分。

后来,高考时我的物理是121。

那时,处在自卑中的我看来,师德是尊重,是鼓励。

三塘铺中学教师素养大赛

5前,我是个刚刚走向讲台的老师。

那一年我斗志昂扬,我甚至不知天高地厚的认为我肩负着拯救这些农村孩子的使命,我要让他们走出山窝,走出辉煌,走向人生的巅峰。

那时,自大又幼稚的我认为,师德就是漂亮的分数,是好看的名次,是一张张鲜红的重点高中的通知书。

现在,站在这个讲台上已经六年的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从我的老师、我的师傅、我的同行、我的学生和我自己。

我对师德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或者,用我这短暂而并不丰富的人生概括:师德,当是守望生命,是站着教书,是不忘初心!

守望生命

今年妇女节的时候,学校给办公室发了很多花,我搬回了一盆风信子放在桌前。

这是我第一次养花,有一天早晨,我突然发现它开花了,那种小小的紫色的花苞,这让我欢喜了好一阵。

其实一切生命的成长,都值得等待。

每一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乖巧听话,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成长,但是有的花一开始灿烂绽放,有的却需要漫长的等待。

一个老师应该有农夫的步调,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就是农业”,不紧不慢,一张一弛,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我们应该是节气的守候者,恣意听取生命拔节的声响,我们应该是温润的浇灌者,静看发芽、开花、结果。

老师最大的责任是让学生感知生命的美好,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却还没动静就着急。

相信所有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长大,陪他们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叫守望。

让我们相信孩子,静待花开!

站着教书

站着教书,是源自吴非教授的一本书《不跪着教书》。

他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是告诉自己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灵魂,是不匍匐于教参和名师,是不怀疑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征,是让自己做师而非工匠。

不跪着教书,是与家长理性的保持距离,是不讨好权贵的子女,不轻视寒门家的希望,是不在家长和学生面前释放自己的粗鄙。

不跪着教书,是让自己做一个善良的、正直的、有担当的、勇敢的人,是让自己不断充实,不断丰盈,让自己无论身处何地,永远高贵!永远美丽!

不忘初心

万事之初都是无数假想后的开始,在没有遭遇阻挠,没有承受打击,没有经历挫折,尤其是还没有开始抵抗岁月的侵蚀,每个人都是志得意满、斗志昂扬,或嘉愿频生,或鸿图待展,言之凿凿,情之笃定,确实也有排山倒海之势,可一旦开始行走,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人中途易撤,有人裹足不前,甚至有人南辕北辙,所有的意外都源于初心的遗落和不坚,一点困难,两点诱惑,初心便成了人们最愿意拿来交换的典当品。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7)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

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为您编辑]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培育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

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8)

有爱心有知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体会

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尤其是育人的工作,都需要爱。教师之爱综合了事业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国家民族之爱……,美好的人生是由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

近20年工作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消沉和不振。说句心里话,刚参加工作时,是抱着一颗对事业无比向往和追求之心走上三尺讲台,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使我这一颗“幼稚” 的心不适合当今社会潮流,转入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做了又是为什么。经过一次次的各类学习和师德培训,在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渐渐明白了在职校工作同样是奉献,明白了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深深体会到:

教师的爱体现在付出。教师对爱的热爱与扎实的基本功密不可分,体现在与孩子们的日常交流中。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

“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们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由此可见,爱是需要大量付出的,没有付出爱就没有载体,就会成为有名无实的空谈。教师最大的幸福和人生价值的体现就是培养出比自已更能干的学生,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才能无愧于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这当然也是教师爱的付出的最好回报。

有爱心有知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

” 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才是“好教师” 。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会使学生自觉尊重教师的工作,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吐露心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眼前的个人荣誉和利益,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成长。

教师的对学生的爱是尊重学生。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今天,教师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尊重学生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本职。爱孩子的感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与学生共同学习、玩耍,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老师说,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对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学生的冷暖体察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师生的感情沟通,通过师生心灵上的交流、撞击和感情交融,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教育首先是一种保护,保护学生的人格,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心灵。课堂上,先与学生进行沟通,问问他们想听什么,怎么讲才能调动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利用教育细节影响学生。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德师风的真正内涵,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共同撑起职校教育美好的明天!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9)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一个老年常谈的话题,又是一个魅力不衰的话题,这是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永恒性,又具有时代性,时代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涵。

“爱生·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而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是永恒的,因为它是由教育这个专门培养人的职业所固有的本质履性和本体功能所决定的。教育同时又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工具功能,教师为所属社会担负着培养特定要求的人的责任,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随着教育性质及培养目标的变化体现阳时代性。当我们谈论今天新时期教师道德的含义时,不仅涵盖了师德的永恒内涵,也注入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师德观念——“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

首先,教育是对教师的品格和行为的培养,然后是对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即经常说老师教书育人,其实应该为育人教书更合适。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伟大的人格,健康的心灵,榜样的行为,永远是烛照人类光明史的巨大财富。

仔细想一想,我们自己童年的老师,能记起的教师是什么样的老师?记起来的细节是人格行为?还是单纯的施教行为?

就是某些施教行为,之所以能记住,又是因为什么?

教师不可能在工作中无忧无虑,但烦恼只是一种心理体验和一种情感。一切烦恼都是发自内心的。心静下来,烦恼就会消失,道德修养也会逐步提高。静以修身,动以养情。

平静是指心境的平和,不是说不面对困难和辛苦,但即使在混乱中,内心依然平静。在工作中,淡泊以志清晰,安静地走远了。在我的生活中,我不抽烟,不喝酒。

下班后,写下我的人生经历,做我喜欢的事,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是一个独立思考,有自己见解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学习,只有储备了足够的知识,掌握了充分的论证,才有可能有自己的思想。别人说的是什么你都不懂,谈何理解、贯彻、实践、批判。

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要创新,也不是大惊小怪,而是要把追求真理的信念内化为自觉行动。他们应该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能够分辨包装的很好的似是而非的言论。他们不相信权威,盲目听命;对虚假浮夸自欺欺人的行动有抵制力,不人云亦云,不言不由衷。

其次要做一个有多元思想的人。有自己的意见并不是排斥别人的意见。有一种说法,正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个体构成了一个多彩的整体。

有我的生活更精彩,没有我的生活也很精彩。我们要在“更”字上下功夫。凡事要有度,不排斥别人的见解,也不是对错误的观点“宽容”到纵容,对错误的言论要向其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地开战。

最后,我们要做一个有个性、有个性的人。所谓人格和品格,其实就是以上的概括和升华。在力量面前,他仍然坚持己见,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内部矛盾,敢于对内批评;在外面,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看未来,分析利弊,选择方向,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时一个物质上的乞丐,但它不能阻止我成为我心中的富人。我不太在乎生命以外的事情(我还没有达到一点不在乎的崇高境界),我更在乎生命本身的价值!

2012年11月

打印3张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篇10)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近年来频繁出现教师体罚、虐待学生,收礼、有偿补课,导师带头进行学术论文造假等严重损害教师形象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我国首次出现惩治师德师风问题的法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主要涉及师生关系的10种教师不当或失范行为提出处置办法,对教师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办法》不仅对教师职业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保障了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更是为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应该依法执教。要用《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过去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一定要纠正,一定要相信学生,要用放大的眼光看到每个人身上的长处,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孩子学习。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或不听话而对学生动粗,那样是不对的。对每个学生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这样就不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了。

学生是一个善于模仿的群体,他们时时刻刻关注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我们应该“正人先正已”,时时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要做好学生的表率,那就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只有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了,才能教育好学生,所说的话才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学生在学校与老师交往的时间甚至比跟父母交流的时间都多,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才不枉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明进步、文化复兴、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要从教育开始,从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开始。《中小学教师违法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将促进师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有利于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使师德建设迈上新台阶 。

"师德教育心得体会"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