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少数民族课件

发布时间: 2023.10.09

少数民族课件。

工作总结之家已经对这次的“少数民族课件”内容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总结,内容丰富且多元化。教师提前将教案课件内容做好准备后进行教学,每个教师都需要悉心准备教案课件。教案是连接课程教学和实践的重要桥梁。请大家仔细阅读本文内容!

少数民族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初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让幼儿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与汉族得不同之处,知道要尊重他们的习惯。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教学挂图《少数民族》,《新疆舞曲》。

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国家。

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观察并告诉幼儿我们的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的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几十个民族,由于他们人口较少,所以我们一般称他们为少数民族。

二、认识少数民族的'特征。

1、出示图片:这些人们打扮的漂亮吗?引导幼儿观察他们的服饰,这个是维吾尔族的,他们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哈密瓜、葡萄干等食品。

2、引导幼儿观察蒙古族人的服饰:蒙古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羊、牧马,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3、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内蒙古出产羊毛,用羊毛可制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三、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跟着音乐《新疆舞曲》高兴地跳舞。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动,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课件 篇2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多彩的少数民族》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多彩的少数民族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

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

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

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

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

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

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少数民族课件 篇3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

一、开始部分

1.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第一次尝试: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请幼儿说一说知道有哪些民族,居住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幼儿讨论

3.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二、基本部分

1.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1)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蒙古族人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第二次尝试:幼儿观察讨论蒙古族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发展幼儿弹跳的能力。他们的服饰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爱好什么?……

(2)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3)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利用投影片,组织添色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规则:利用投影的套色方法为民族娃娃戴漂亮的服饰,然后请小朋友辨认所出示的民族娃娃并送到相应的布景下。(在教室四周准备雪山、蒙古包、城堡、花园的布景)3.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第三次尝试:幼儿根据平时的知识与上课的认识边听音乐边跳舞,区别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风格,鼓励幼儿创编。

三、结束部分

1.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多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说课】

我选择的是一节常识课,如何摆脱枯燥、单调的形式,让幼儿心情愉快地得到知识、开阔眼界,我便在活动的设计、教具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动脑筋。

具体地说,认识少数民族这样一节常识课,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开始部分主要是利用幼儿的以往经验,从复习儿歌认识中国地图开始,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重点是让幼儿知道除了汉族外,其他的各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教师用意在使幼儿理解民族大团结),引入本课的具体内容,(请来四个做客的民族娃娃,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来自哪里,客人说出自己从哪里来)认识四个民族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这样通过大地图(中国)→许多民族→四位客人。一步步深入到课题,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基本部分是让幼儿认识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与生活习惯,通过认识、巩固加深幼儿印象。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幻灯片,由教师的导语让幼儿尝试,进一步仔细观察挂图,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出教师小结,由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然后是复习了新课。最后为了丰富知识,让幼儿大致了解他们的音乐及舞蹈,这样满足孩子爱唱爱跳的欲望,培养音乐的感受力及欣赏、创编的能力,教师应跳出各民族的舞蹈风格,用情绪与动作感染幼儿,活跃课堂气氛。

活动反思:

活动始终把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一直贯穿其中,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有效拓展孩子们的心灵空间,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让幼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等。

少数民族课件 篇4

云南元阳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按照古老的彝族太阳历,一年中要过两 次年。 彝族太阳历将一年分为 10 个月。每月以鼠日为一个月起头,12 属相循环 3 次,在猪日终结为月末,每月 36 天。一年 360 天,剩下五或六天为过年日,不 计算在 10 个月之内。大年在每年夏至日,过三天。第一天为接祖日,第二天为 祭祖日,第三天是送祖日。小年在冬至日,只过两天,一天接祖,一天送祖,闰 年加祭祖日过三天。 元阳县彝族与汉族交往多起来后,也与汉族一起过春节,但仍然保留着浓郁 的民族特点。春节前三天内,家家杀年猪。屋里屋外要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前栽 松树,大小门头、灶前厩旁都插上松枝,祝愿来年生活美满幸福。年三十晚上不 在别人家过夜,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全部还清。 除夕之夜,严禁说不吉利的话,不准恶言秽语,不准打妻子小孩。父亲或长 子率领全家老小,用托盘托着酒、肉、饭、水等祭品,依次向祖宗、天地、土、 水、日、月、龙、灶献祭,然后又向门、柱、水缸、畜厩、大农具一一献祭。全 家入席后,将饭菜每样取一点放到门外给无家可归的野鬼。然后盛一碗饭给狗, 传说第一次洪水年里庄稼全被淹死了,是狗从天神那里讨回了五谷种子,所以年 节首先慰劳狗。等狗吃饱了,然后全家才吃年夜饭。 正月初一早上,鸡刚打鸣,天还未亮,各家男子就鸣枪放炮,到水井祭祀水 神, 争取第一个取回新水。 天刚刚放亮, 全家已经起床, 穿上节日盛装迎接财神, 然后做汤圆献祭各路诸神。再做一个汤圆贴在小孩子脑门上,表示孩子又长了一 岁。元阳彝族把正月初一称作“女皇日”,妇女不作或少作家务,做菜做饭全由男 人操办。饭甄子无论有多大,饭都要蒸得满满的,表示粮食全年有余。初一全天 都不动刀斧,不出寨门,不出门作客,不到菜园取菜。初二、初三才开始走亲访 友,女人带着孩子回娘家。 木刻“请柬”邀亲友 在每年的冬月或腊月,独龙族要过唯一的传统节日,独龙族语叫“卡雀哇”, 是独龙族的年节。节日的长短主要看食物的准备情况而定,一般是两三天或四五 天。节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选择好吉日,就开始过年。 独龙族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雪山之间的独龙江流域, 是我国人口较少 的民族之一。选定过年的吉日后,各家都邀请亲友一起来过年。他们在特制的木

条上刻上缺口,这就是“请柬”,派人送往邀请的村寨。木条上刻了几个缺口,就 表示再过几天后要举行仪式, 庆祝年节。 接到木刻“请柬”的人, 要带上各种食物,

前往致意祝贺。宾主相见,要共同饮一筒水酒,相互对歌。晚上,全村的人都陪 着客人欢聚一处,围着篝火,一面品尝食物,一面看青年男女跳“锅庄舞”,共同 庆贺一年一度的丰收。男子一边祝词,一边喝酒,喝完酒就把酒碗抛入悬挂在火 塘上空的竹架以卜祸福,碗口朝上为吉兆。 “女儿国”女人忙 “女儿国”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把春节叫“库诗”, 即新的一年。摩梭人过春节,意味着祭拜祖先,祭祀天地日月和万物,这是“女 儿国”里妇女最忙碌的时候。 摩梭人保留着的母系社会,至今还实行以感情为唯一基础的男不娶、女不嫁 的“走婚”习俗。在摩梭人中,母亲的权威最高,因此被称为“女儿国”。在摩梭家 庭,由家中年纪最大、最有威信的老祖母或母亲主持家政,全家每个人的收入都 交给她,由她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过年前一个月,主持家政的妇女就要为全家每 人买新衣裤,每人至少一套。接着,妇女们开始酿酒、榨油、做米花糖、舂米磨 面,春节所需的松明子、柴禾也要准备齐。因为,按照摩梭人习俗,从正月初一 到十六,不能动用绳子,否则新的一年会遇到蛇。腊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 的妇女都从屋顶屋角到门缝铺下,进行彻底清扫。女人给孩子理发洗澡,换上干 干净净的衣服。 正月初一,黎明刚刚来临,摩梭妇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边背水,这 叫“争头水”。谁起得最早并争到头水,意味着这家人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财 源茂盛。所以妇女很早就起床梳洗好,等到天边泛白时候,争先恐后来到山泉溪 流边。水背回来后,主妇准备好早餐,全家祭锅庄,向祖宗和老人磕头。太阳出 山,母亲带着孩子,背箩里装着猪膘、茶叶、酒,到同一“斯日”(同一母系血缘 的各个家庭组成一个氏族)的长者家拜年。 过完大年就成人 对于年满十三岁的普米族孩子来说,过大年对他们特别重要。因为过大年要 为他们举行“穿裤子”“穿裙子”礼,以后他们就是成年的小伙子、小姑娘了。 过大年是云南普米族最主要的传统节日,男女老少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 迎接新年。除夕之夜,满了十三岁的孩子们,按照性别各自团聚在一起,通宵作 乐,告别可爱的童年生活。一等雄鸡高唱,东方吐白,他们立即回到自己家中, 准备参加专为他们举行的成年仪式。 家里人根据要举行成年礼的孩子是男孩还是 女孩,在火塘边的“男柱”或“女柱”旁,放好一袋粮食和一只猪膘。猪膘是将杀好 的猪掏空内脏、抽去骨头,在猪肚子里抹上花椒、盐巴后风干作成的,是普米族 和摩梭人的特有食

品。猪膘象征财富,粮袋象征丰收。 女孩的成年礼叫做“穿裙子礼”,由母亲主持。小女孩走到火塘右前方的“女

柱”旁,双脚分别踩在粮袋和猪膘上,右手拿着耳环、串珠、手镯等装饰品,左 手拿着麻纱、麻布等日常生活用品,手上的物品象征妇女将有享受的权利和承担 家庭的义务。接着巫师向家祖和灶神祈祷,母亲给女孩脱去麻布长衫,换上麻布 短衣,穿上百褶长裙,系上绣有图案的腰带。换上新装的女儿向灶神和亲友叩头 表示感谢,亲友送给礼品表示祝福。 男孩的成年礼叫做“穿裤子礼”, 由舅舅主持。 普米族保留许多母系社会遗俗, 舅舅在家中地位最高。小男孩走到火塘左前方的“男柱”边,双脚踩在猪膘和粮袋 上,右手握尖刀,象征勇敢;左手拿银圆,象征财富。巫师向灶神和家祖祈祷, 舅舅把男孩的麻布长衫脱下来,给他穿上麻布短褂、麻布长裤,系上腰带。换上 新装的男孩也要向女孩一样给灶神和亲友一一叩头,用牛角酒杯向亲友敬酒。亲 友们往往送他一只羊,祝贺他日后平安吉利,牛羊成群。 举行“穿裙子礼”、“穿裤子礼”时,女孩或男孩的父母要举行盛大宴会,招待 参加的亲友客人。他们端给客人每人一碗骨头汤,一块肉和一些猪心猪肝,表示 大家是至亲骨肉,心肝相连。宴会后,仪式才算结束。 举行了“穿裙子礼”和“穿裤子礼”,小女孩和小男孩算是成人了,成了小姑娘 和小伙子,可以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交活动,成为家族的正式成员。

彝族舞蹈多姿多彩,式样繁多,很具代表性的是浑厚古朴的具有群众自娱 性的集体舞蹈“打歌”(也称踏歌)。在《小河淌水》的故乡云南弥渡,彝族同胞 每逢婚丧事、建房、庙会、节庆都要举行打歌活动。 弥渡彝族是历史悠久的土著名族。据云南省博物馆 1985 年对弥渡苴力营盘 山新石器遗址、青石湾石棺墓群、三岔路村后出土的战国铜鼓考证,在战国晚期 至西汉早期,今弥渡地域内已有较为广泛的人类活动,属于“耕田、有邑聚”的 坝区民族,他们与彝族先民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载: “白 岩(今弥渡县红岩镇)诸村多罗羽、撒乌都、摩查皆乌蛮之种。”清乾隆《赵州 志》卷一有:“汉夷杂处,土著乌蛮之后,多居赵州(今弥渡)西南山。”《弥 渡县志》载:“彝族是县属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弥渡境内的彝族族源属哀牢彝 系,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系,无文字。”弥渡彝族有 2.5 万多 人,占全县总人口 8.14%。弥渡西山的清水沟、金岗、高坪、多祜、瓦哲,东南 山的五台等 6 个彝族村委会,南端的

牛街彝族乡有彝族人口分布。极少数彝族散 居在红岩镇的理卫、吉祥、大营,新街镇的西河、新胜,德苴乡的青云、太平等 地。

据传说,弥渡彝族打歌起源于古代一次部落战争,彝族部落战败,被敌围困 于山,为鼓舞士气迷惑敌人,彝族部落燃起大火列队围火而舞,他们踏出有节奏 的脚步声和拍羊皮褂声;对方认为彝族部落人马众多不敢进犯而撤退。从此,彝 族以踏歌纪念胜利。 弥渡地区从南诏时代就有踏歌活动,《弥渡县志稿》载:“踏歌之时,一般 女流穿红着绿,与众男子头顶毡窝,各拼柴炭,购置糖酒,选村中宽广之地,立 一秋千架,对立一杆,上悬灯幡。下焚香火,男女杂沓,聚众打歌,打歌者围成 圆形,足踏手舞,喝声呜呜”。至今农历二月八、二月十四、正月十五、十九及 火把节、立秋节还保留着打歌的习俗。清御赐翰林李彪撰写的铁柱庙楹联:“芦 笙赛祖,毡帽踏歌……”描写的就是古代弥渡彝族先民打歌祭祀铁柱老祖的热烈 场面。 按古代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弥渡的彝族同胞都要到南诏铁柱庙去祭铁 柱。 但因村子离庙较远, 现在隔几年才去一次。 多数时间是在村后山上一个叫 “克 枝呗”的地方,在一棵象征“铁柱老爷”的青冈栗树前进行祭柱。农历正月十五 这天早晨,打歌队伍抬着“猪头三牲”(即贡品)到“铁柱老爷”面前去领歌。 领歌的过程与铁柱庙祭柱仪式相同,打歌队伍由老人带领,首先发大号三声,然 后唢呐奏喜调《开门红》,接着由最前面的老人带领,依次是吹芦笛的,其次是 打歌队伍。他们头戴毡帽,身背皮挎包,下装穿麂皮套裤。祭祀开始,先作揖, 行三拜后呼出统一号令:“嗯──噢──嗯!”接着念祝赞词道:“今天我们来 祝贺,祝贺铁柱老祖,阿苤阿奶。”众念: “铁柱庙前,我们来庆贺,白马要喂料, 用谷子喂它。”最后,大家在芦笛的伴奏下,一齐唱《祭柱歌》: “一年十二月, 最好是正月,正月十五好,喜欢在这天。我们来到了,来到铁柱庙,大家来祝贺, 贺铁柱老爷。老爷有白马,白马喂好否?谷子做马料,白马会吃否?” 弥渡西山彝族的打歌用葫芦笙或竹笛伴奏,男女成对平行围成圆形,舞蹈节 奏舒缓,边舞边对歌,颇有轻歌慢舞的气氛。在舞蹈中,有两名男子和着节拍, 手持大刀作双人大刀舞,表演古代战争刀法,来赞颂祖先。邑人姚崇的《观多祜 彝族踏歌》中这样写到: “闻声起步手相牵,踏跃回身步应弦。玉笛声声清且雅, 芦笙悠悠若林泉。对歌男女心相诉,齐唱乡亲庆丰年。古老风情真纯美,彝家习俗气盎然。” 弥渡东山彝族打歌用三

弦、 笛子伴奏, 男女单行插花列队成圆形。 只舞不唱, 舞蹈由慢渐快,节奏突出,形成热烈欢快气氛。分赞歌、折歌两种。? 弥渡南山的牛街彝族打歌有用三弦伴奏的音乐型和用手敲击羊皮褂伴奏的 节奏型。男女舞蹈者手挽手或者手搭肩围成圆形,动作整齐,突出整体配合,使 人感受到团结坚定,不屈不挠的民族气魄。? 尽管弥渡各地的彝族打歌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了变异, 但各地至今都保留着在 农历正月十五、二月八、二月十四、十五、十九、火把节、立秋节、八月十五、 冬至节打歌的传统活动。

弥渡彝族打歌与打歌调、音乐密切依存。打歌调是当地彝族的歌诗之一。内 容生动丰富,曲调高亢优美,唱法别致,格律独特。这种歌诗借助优美的音乐旋 律使人整个身心都尽情于手舞足踏的艺术境界。 它不仅使广大彝族男女老少从中 享受到自娱的欢乐,并且极大的启发和锻炼了彝族人民的智慧和体质。其中有一 首打歌调这样唱到:“来打歌呀来打歌!打起尘灰做得药。打歌就是团团转,一 个跟着一走。打歌不是我爱打,孔明立书兴着呢。来打歌呀来打歌!前边去了千 千万,后面还有万万千”。

少数民族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认识苗族、白族、彝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服装,感受民族服装的特点。

尝试根据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及部分少数民族的名称。

课件准备:“民族服装”组图。

纸面教具:《民族服装》。

材料准备:彩色笔、黑色勾线笔。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哪些是少数民族呢?

小结: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如苗族、白族、蒙古族等。

出示组图“民族服装”,引导幼儿认识苗族、白族、彝族、蒙古族的服装。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服装也各有特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图片“民族服装-苗族”,引导幼儿了解苗族服装的特点。

——图片上的服装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哪些图案?

——她还戴着些什么?

——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吗?

小结:苗族服装色彩丰富、颜色艳丽,服装上绣着各种精致的花鸟、花草图案。苗族女孩在参加盛大的节日时头上、耳朵上、脖子上、手腕上还会戴着各种漂亮的银饰。

2.出示图片“民族服装-白族”,引导幼儿了解白族服装的特点。

——这套服装是什么样的?

——颜色看起来怎么样?有哪些图案?

——这会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呢?

小结:白族人喜欢白色,服装图案、色彩比较简单。一般白族女孩衣袖上会绣着各种花边,腰上系着绣花图案的围裙,头上缠着绣花布或彩色毛巾,左边飘吊着一束雪白的缨穂(yīng suì)。

3.出示图片“民族服装-彝族”,引导幼儿了解彝族服装的特点。

——这套服装又是什么样的呢?

——有哪些颜色?哪些图案?

——她还戴着些什么?

——这会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呢?

小结:彝族服装色彩鲜艳、图案丰富,衣袖、领口上绣着精美的花边,领口周围还会点缀上金器、银器、珠宝、玉器等,头上还戴着黑色包头。

4.出示图片“民族服装-蒙古族”,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装的特点。

——这套服装是什么样的?

——他的腰间系着什么?

——这会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呢?

小结:蒙古族生活在草原上,为了方便骑马,他们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蒙古袍包括长袍、腰带、饰物和靴子,蒙古族男孩的长袍图案简单,色彩简洁,他们喜欢戴蓝色或黑褐色帽子,在腰带上系上刀子、火镰等饰物。

发放纸面教具《民族服装》及绘画工具,鼓励幼儿尝试根据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进行装饰。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你喜欢哪一个民族的服装?为什么?

——试试用笔装饰出你喜欢的民族服装。

2.幼儿自主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展示并交流自己的作品。

——你装饰的是哪个民族的服装?

——你用了哪些颜色?画了什么图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在美术区,投放少数民族服装的图片,如维吾尔族、畲族、布依族等,引导幼儿继续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并尝试绘画。

少数民族课件 篇6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经验、调查表、PPT等

活动过程:

一、讲讲知道的少数民族

价值取向: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

1、教师:最近我们正在研究一些少数民族,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这里你的要求是用好听的节奏说,那么用什么样的节奏呢,最好你先预设一个节奏,比如老师先有节奏的说一说?)

2、出示地图(地图上标有代表56个民族标志):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让幼儿简单知道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用数字表示出来)

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价值取向:通过相互学习初步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把幼儿的调查贴在黑板上,每个队从少数民族的吃,穿,住,运动四方面介绍)。

1、第一组幼儿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幼儿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教师:你今天介绍的是什么族?(维吾尔族)你可以从这个地图上找出它的位置吗?(在地图上维吾尔族的旁边插上小红旗,幼儿介绍)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教师:刚才这个队的小朋友介绍了许多关于维吾尔族的知识,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或者有什么还想要了解的?(幼儿之间互相提问,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维吾尔族的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PPT)

服装: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

维吾尔族的姑娘—: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

维吾尔族的花帽: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四楞小花帽,冬天是用皮做的,夏天用绫,有的帽子前面插上动物的羽毛,帽子的花纹是四边对称的。

舞蹈:他们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女孩子擅长扭脖子,男孩子一般单膝着地,会耸肩膀,女孩子会围着男孩子跳舞。

这里老师要引导幼儿边看边观察,老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穿插的方法和幼儿产生互动

教师:让我们带上四楞帽子,一起来跳一段维吾尔族舞蹈吧。(播放音乐背景,教师领舞,幼儿学一些基本的动作)

特产:维吾尔族不仅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还被成为“水果之乡”呢,知道为什么叫它水果之乡吗?(产葡萄)维吾尔族是我们中国的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除了葡萄你们还知道有那些吗?(哈密瓜,巴丹木,无花果,葡萄香梨)。

2、第二组幼儿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PPT)

教师:来看看老师准备的蒙古族的资料

服装: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男子腰带上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女子用红,蓝色手帕缠头(回忆比较一下和维吾尔族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

蒙古包:包就是家的意思。蒙古包是造在大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里面的内饰也很多有、、、、、、

摔跤:

蒙古人还有献哈达,敬酒,敬茶等风俗习惯,(最老爱幼、老师介绍礼貌用语,幼儿学)

勒勒车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它轻便宜骑。

蒙古人有草原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跟音乐学骑马的动作)

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哎世界各地都散落着蒙古部族。

看的时候和刚才一样提问和讲解和幼儿产生互动

3、第三组幼儿代表介绍:藏族

①幼儿代表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②幼儿提问,幼儿解答。

③放PPT提升,梳理幼儿的经验

服装:宽腰,长袖,大襟。冬天长袖长袍,夏天穿无袖长袍,腰前系一块彩色的花纹围裙。(刚才看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衣服你们觉得少数民族的衣服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西藏是世界上住的最高的民族,谁知道为什么?(因为有个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采花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藏族传统节日采花节。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节。

西藏特产酥油茶

出示哈达这是什么?为什么哈达是雪白的?为什么要献哈达?学习献哈达的动作)

藏族同胞特别喜欢哈达,把它看做是最珍贵的礼物,每次有喜庆之事,远客来临,或远行送别都要以献哈达以表敬意。献哈达也有他们的礼节,是这样献的,教师演示。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还有哪个民族也献哈达的'?(蒙古)那今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把最珍贵的礼物和祝福去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老师,献哈达的时候送上你的祝福话。(背景音乐,送哈达)

三、结束部分

价值取向:激发幼儿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3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3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抽2个简单介绍,表扬幼儿勇敢)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教师:让我们一起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我们的民族集体舞吧!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认识、了解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少数民族课件 篇7

1.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有着各自已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别具风情的民族艺术。

3.重点了解傣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1.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傣族的节日习俗及其传说的资料。

2.制作课件。

1、 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下面老师就带同学们去参加一个节日,这个节日被外国朋友称为“东方狂欢节”,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2、 你能介绍泼水节的特点吗?

4、 看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5、 人们的衣服被水打湿了为什么还很高兴呢?

(点评:一开课就拨动学生情感心弦, 使学生急于想了解本节课的内容,不仅为互动课的开展做了铺垫,而且还保证了活动的目标和方向。)

你想更加全面的了解傣族吗?请同学们打开书78页自读课文。

1、 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什么请介绍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交流)谁愿意把你从课文中了解的知识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全班交流)

(1)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佳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3) 互相泼水表示消灾去病,谁被泼的水多,就表示最受人尊敬,祝福你在新的一年清洁平安。

(4) 泼水节这一习俗来源于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但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首先请同学们自己交流课前了解的有关傣族的衣、食、住、舞等方面的知识。(抓住特点)

(2) 你能把刚才了解的知识介绍给全班同学听。

在介绍之前请同学准备一会,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来介绍,想想你最想介绍什么,用什么方式介绍,可以动笔写一写。

(3)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衣、食、住、舞方面的知识,下面请愿意介绍服饰的同学上讲台来看一看老师准备的一些资料,请你看了以后把你已有的知识和老师准备的一些资料结合起来介绍。(一部分看资料一部分准备导游词)

注意以下几点:

(1)同一项可以请几组同学介绍,注意抓住特点。

(2)一项介绍完了之后,教师要小结主要特点。

4、 如果现在请你到傣家做客你应该怎样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5、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人衣、食、住、舞以及重要节日了解了傣族,在我们中国除了傣族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生介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习俗,下面请你猜一猜是哪个民族的什么节日。(播放资料)

(点评:此环节由学生自主交流所收集的资料,教师准备的资料是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收集的,然后展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扩大了学生的信息源,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兴趣、方法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1、 这样有趣的节日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不能一一介绍了,下面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作业就是:制作一本“少数民族旅游手册”。

3、 我们可以从什么地方查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呢?

(点评:学生动手制作“少数民族旅游手册”的实践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运用各种知识处理资料的能力,还将课内知识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内课外得到提高。)

同学们!当你的旅游手册完成之后,你和你的亲人、朋友、同学一起去旅游时,你就是一个最具导游身份的客人,相信你丰富的知识将受到人们尊重,将成为你学习的又一个起点。

(点评:教师不只是专家与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鼓励学生学习的消化者。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技能,这样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少数民族的节日与习俗(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少数民族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有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西藏、新疆、内蒙古、宁夏和广西,依次主要分布着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和壮族,这些都是我国较大的少数民族。

2.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了解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在课堂体验中了解民族礼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以及它在祖国政区图上的位置。初步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真高兴能和你们相聚在课堂,初次见面,廖老师很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多了解你们一些。()你们喜欢旅游吗?

一、直接揭题:

1.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去感受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吧!

2.(揭题,读题)来,读课题。

二、初识自治区:

1.有哪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2页,读读课题下方的提示,看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指名说,贴板书)那么这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主要分布着哪些少数民族?(继续贴板书)

2.在祖国的版图上,这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位置又是怎样分布的呢?(电脑屏幕出示祖国行政图)老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用鼠标指出。

3.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为了增进民族团结,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我们了解一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吧!

①自己读一读52页下方,了解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么回事?

②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4、小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它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礼仪的尊重,和各民族之间的平等。

三、了解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和位置【wWW.jaB88.CoM 88教案网】

1.配乐欣赏西藏风景。(〈青藏高原〉)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布达拉宫简介。

3.青藏高原的歌美、景美,那里生活的藏族同胞更是热情好客。

①请同学们自己阅读53页中间的几段文字,了解了解藏族的待客礼仪吧!(生自读)

②你了解了哪些藏族礼仪?(交流)

③同桌演一演。(指名上台演演)

④同学们,我们得离开西藏了,真是依依不舍啊!请大家用藏语跟藏族人民道个别吧!

随机理解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上吉其谢谢的意思。

四、青稞酒,酥油茶的浓香还在唇边。听,蒙古草原上又传来了悠远的琴声。

1.还记得《敕勒川》这首古乐府诗吗?请看大屏幕,(配乐欣赏大草原风景、那达慕比赛的场面)

2.看了那达慕比赛的场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过渡:同学们,广阔的草原练就了蒙族人民的一身好本领,练就了他们的铮铮铁骨。一个民族,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强大起来!我们小学生,应该从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你平常是怎么锻炼身体的?以后有什么打算?(同学交流)

大家说的都很好,不管哪些运动,都应该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五、总结:

旅游其实也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不管身穿哪种服装,不管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

六、拓展: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为下节课接着浏览其他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做好充分准备。

少数民族课件 篇9

壮族: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需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拈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完饭。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布依族:对待客人,无论认识与否,都要递烟端茶,杀鸡杀鸭盛情款待。用餐时,长辈、客人坐上方,晚辈坐下方;给长辈、客人端茶、盛饭都是双手捧给,客人也要双手接过,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若迎面碰上长者或客人,要主动招呼并让其先过。

朝鲜族:晚辈队长被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待老人举匙就餐了,全家才开始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则表示已吃完;与长辈同路时,年轻人需走在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辈说明原委。

满族:孝敬长辈,注重礼节,不但晚辈见了长辈要施礼,在同辈人中年轻的见了年长的也要施礼问候。在路上遇见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后再行,亲友相见,除握手互致问候外,有的还行抱腰接面礼。过春节时要摆两次年,年三十晚上拜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侗族:客人来访,全家老少都要起来让座,并用家里最好的酒饭款待客人;路上相遇,即使素不相识也要互相打招呼问候,谦让对方先走;出嫁的新娘若在路上相遇,要解下身上的花带或头帕互赠对方,以示相互尊重和祝福;赶路人若遇上天黑,可随意进入村寨讨火把照明,若借宿,主人会热情接待,不取分文;寨中不管谁家孩子出门上学,全寨的人都带着礼物前往祝贺;冬天,在鼓楼的火塘里生有柴炭火供人取暖。夏天,在风雨桥、凉亭中备有清泉水供行人饮用。

瑶族:家中来客,必盛情款待,一般是男女分桌进餐。进餐时,不能让老人和客人自己盛饭,须由晚辈盛饭;餐毕,要双手举筷说声“慢吃”,以示敬意;凡给老人、客人东西,都要双手捧上,以示尊敬。路不拾遗,非己莫取,是瑶族的传统美德,他们常常把自己一时带不走的东西放在路旁,打下草结作记号,不管放多久,别人也不会取走。

独龙族:始终保持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古老而纯朴的社会风尚。人们出行,常把食物挂在沿途的树枝上或放在举目可见的岩洞里,来往行人即使饥饿难忍也不会擅自取食。如果拾到钱物,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寻找失主或是原封不动的存起来,以特定的标志,出示招领。注重互助,一家有难,全村都会解囊相助。如果过路人断粮挨饿,向他们求援,哪怕素不相识,他们也热情招待。

鄂伦春族:落座让长者先坐,喝酒让长者先喝,吃肉请长者先动刀,起程让长者先行,在行猎中遇到长辈,相距老远就须下马,牵马迎上前去并问号;行猎归来或久别重逢,都要向长辈请安。客人来访,总是以丰盛的酒肉款待,对投宿的过路客人,也会奉为上宾。

赫哲族:敬老好客,长幼相见,晚辈要向长辈行礼;小辈远行归来,要依次向父母、兄嫂问安。客人来访,常常以杀生鱼(赫哲人称“塔拉卡”热情款待。

门巴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客人来访,家里人要上前相迎,给客人铺上花垫或兽皮垫请客就座,客人坐下后,男主人陪客,女主人敬酒;主人请客人喝酒,可人不论会喝不会喝都不能拒绝,即使不能喝或不想喝,也必须多少喝一点,否则,会被认为失礼;不能再客人面前走动,要从客人身后绕行;晚上客人未睡时,主人不能先睡,家里杀了牛,要向亲友及同村各家送一点牛肉,受到牛肉的人家要回敬一竹筒酒,并于主人共饮;有人出远门或归来,亲友都要送酒去,以示欢送或欢迎。

珞巴族:有客人进村,都恭谦的拉手邀请到家做客,请客人坐火塘边的上座,然后拿出干肉、竹笋、奶渣、荞麦饼和酥油茶等亲切待客;请客人用饭时,主人要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无毒和真诚,端出的饭菜,客人要吃完,主人才高兴;遇到猎获野物,客人也同样能分得一份;遇上婚嫁,客人要和村里人一起前往祝贺、饮酒唱歌。珞巴人生男孩子,亲友们要相赠弓箭为礼物,祝福孩子长大成为勇敢的猎手。

基诺族:客人来访,全家都会高高兴兴,并准备最丰盛的酒菜款待,待酒足饭饱后,主人端上普洱茶请客人品尝,并为客人唱一支支吉祥祝福的歌;不打人、不骂人、不拿别人的东西;集体围猎时,参加者平均分配猎物;尊敬老人,晚辈从不违抗长辈。

俄罗斯族:相识的人每天第一次见面要问好;向陌生人问事,要先问好再问事,问过事以后要表示感谢;见到吃饭的人,要说“祝您胃口好”;见人出远门,要说“一路平安”;妇女在长辈或客人面前,要带头贴,以示尊重;客人来访必热情接待,有用面包和食盐迎接客人的传统。

鄂温克族:青年人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路与长辈须下马请安;对老弱孤寡者尤为关心,照顾。对客人或不相识的过路人,都以礼相待。在牧区,对客人敬奶茶和手扒肉是普通的礼节。在猎区,猎民则以奶茶和鹿的胸脯肉为上品招待客人。团结互助,路不拾遗,是鄂温克人的传统美德。

德昂族:把尊重、爱护与赡养老人视为美德,每当年节,年轻人都要把家里最丰美的饭菜送一份给村里的高寿老人,以示敬意。过泼水节时,幼辈还要给长辈举行洗手洗脚礼;吃饭时,请老人坐上座,给老人送东西须双手捧给,见面时要互相问好,并敬奉烟茶;客人来访,比热情接待;谁家有困难,亲友邻居都要前往帮助。

保安族:保安族的礼仪同周围的回、东乡、撒拉族很相近,见面都要互致“色俩目”,年轻人见到长辈还要鞠躬。保安族注重邻里友善,视和睦团结为民族生存的根本,祖祖辈辈同周围的汉、回、撒拉等民族相亲相爱,和睦友好。

裕固族:热情好客,当家里来客时,先用奶茶招待,即在碗里放上炒面,酥油奶渣、奶酪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喝完茶,便以手抓羊肉和青稞酒款待,对贵客,主人还要给客人抬羊背子作为带走的礼物。

塔塔尔族:亲友相见要握手问候,妇女见面多握双手;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由长者先谈,吃饭时,也要先把饭送给长者;对远道投宿的客人,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款待;如亲友邻居有困难,大家都会予以援助,直到困难解决。

锡伯族: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阿昌族:讲究礼貌,尤其对老年人非常尊敬,人们无论集会或在家里,只要有老年人走过来,都要站起来让座,表示尊敬和欢迎。客人来访,必以家中最好饮食热情款待。

普米族:普米族热情好客,客人若在盛夏来访,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宰杀猪、羊、鸡、鸭、以示诚心;客人离去时,主人要送客人一块猪腿肉,称为“散份子”;在婚丧和集会时,要用牛角杯盛酒敬客,并以客醉为体面。盖新房时,亲友邻里前往帮忙,主人只待以酒饭,不给报酬。

塔吉克族:男子相见,一般都亲切握手,亲密的.要互吻彼此紧握的手背,最亲密的还要相互拥抱;女子相见,长者吻幼者之眼,并抚摸其头顶,幼者吻长者手背,平辈则互吻面颊,亲密的则吻唇;男女相见,行握手礼,有亲戚关系的则多由女方吻男方面颊。如有客人投宿,无论认识与否,都盛情款待。、

怒族: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热情好客。客人来访,主人都要热情款待;打到猎物,全村每人都有一份;谁家修房子,只要告诉日起,全村人都会前去帮忙,不计报酬。

乌孜别克族:好客,注重礼节。幼者尊重长者,有话让老人先说,走路让老人走在前面;外出骑马时,若二人共乘,则长者再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平辈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长者可以吻幼者脸颊。男的见面,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对来访客人都热情招待。

少数民族课件 篇10

少数民族教案

中班社会活动少数民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少数民族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土环境因素,幼儿所在的居住地就是蒙古族自治县,幼儿已经对少数民族有了浅显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幼儿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之一。“多彩的民族”系列活动从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角度,通过认知探索活动、社会活动、亲子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使原本抽象的各民族文化在幼儿眼中具体而生动起来,从而帮助中班幼儿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而培养他们热爱多民族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蒙古族的聚居地、服饰、风俗习惯等,知道他们是少数民族,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2培养儿童的观察、记忆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团结少数民族的情感。

4培养孩子完整、连贯地表达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少数民族的主要风俗习惯和特点来识别不同的少数民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国家。

物质准备:flash课件、课件、《爱我中华》磁带、少数民族头饰。

活动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和旅游团一起坐飞机,好吗?

(课件显示飞机在飞行,孩子们同时扮演飞机。)当我们来到新疆的天空时,飞机慢慢降落。 我们下飞机,然后轻轻坐下。(出示中国地图画面课件。)切换展开。

(一)认识维吾尔族。

1.(一组幼儿戴维吾尔族帽。)大家好:我是维吾尔族导游。欢迎来新疆观光。

2.演示课件:

(1) 你知道维吾尔语和新疆吗?

(2)他们在干什么?(跳舞。维吾尔族人喜欢跳舞。他们是一歌善于唱歌和跳舞的民族。)

(3) 维吾尔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款式的?(他们都戴小帽,女人穿黑色护肩,长裙,男人穿长袍。)

(4)新疆有什么特产?(哈密瓜、葡萄、葡萄干)

(5)维吾尔族人在干什么?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打冬不拉、吃羊肉串、采摘葡萄)

(6) 维吾尔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据说他们在跳舞欢迎我们来旅游。我们一起去吧。(大家一起学跳新疆舞蹈。)丰富词汇:亚克西。

(7) 今天,你在新疆的旅程结束了。欢迎你下次再来。

(二)认识蒙古族

我们乘飞机,闭上查干湖的天空,慢慢降落。 你知道这是**吗?幼儿睁眼做惊讶状,这么热闹啊,是什么日子呢?(民俗旅游节)

2.演示课件。

(1)他们在干什么?(住蒙古包,弹马头琴,跳舞,祭祀敖包,举行民间婚礼,

(2)蒙古族穿什么样的衣服?(头上扎头巾、穿斜襟长袍、靴子、扎腰带)(3)他们在讲什么?(讲蒙语)指名蒙古族幼儿用蒙语和大家问候。

3.大家想对蒙古族有更多的了解吗?请跟随大屏幕来到内蒙古大草原,了解更多关于蒙古语的知识。

(在**屏幕同时认真倾听导游介绍讲解。)

(1)蒙古有什么特产?(羊毛、棉花、编织毛巾、围巾)

(2)蒙古族的人在干些什么?(喝奶茶、剪羊毛、牧马)

(3) 蒙古族不仅牧马放羊,他们还喜欢运动,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摔跤)

4.小朋友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对自己的民族和家乡做了了解,你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刚才我们认识了维吾尔语和蒙古语。比一比,“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人都喜欢干什么?”(跳舞)我们中国有许多民族都是喜欢跳舞、唱歌的。那些民族舞、民歌非常的优美。

(三)拓展延伸

1.你们是什么民族的?(汉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满族)

富:中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民族人口较少。这些人口较少的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蒙古族都是少数民族。

2.你们还听说过那些民族?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旅程的最后一站民族村。

三。参观民族村(展示课件)并由老师讲解。

(1)介绍傣族、苗族、彝族。他们的衣服非常精致,手工制作,有银饰品。

4.参观民族娃娃展厅

(1)你喜欢哪个民族娃娃?为什么?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

(四)结束

小导游:我们为游客准备了许多民族头饰。请选择其中一个,然后扮演国家玩偶。

少数民族课件 篇11

活动目的

1. 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2. 主要从服装上尝试辨认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四个民族,了解他们的主要生活习惯及居住地。

3. 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 课前丰富有关地理知识与音乐舞蹈方面的技巧。

2. 自制投影片,中国地图,四个民族娃娃(彩色图片),居住地标记(蒙古包、大雪山等彩色图片大小各一套),彩色挂图,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出示中国地图,复习儿歌“中国地图”,巩固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

2. 让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

第一次尝试: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请幼儿说一说知道有哪些民族,居住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幼儿讨论

3. 出示朝鲜、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娃娃,一起找出他们居住在“大公鸡”的什么地方,并将民娃娃与他们居住地的标记贴在地图上。

二、 基本部分

1. 放映投影片,并出示挂图,认识四个民族的服饰特征并了解其生活习惯。

(1) 放映蒙古族的投影片,让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了解蒙古族人的服饰特征与主要生活习惯。

第二次尝试:幼儿观察讨论蒙古族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他们的服饰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爱好什么?……

(2) 出示蒙古族的挂图,深入引导幼儿观察,并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其服饰、生活、乐器等部分特征。然后由教师小结,加深幼儿印象。

教师小结:蒙古族人身穿长袍,斜开衣襟,头上扎着头巾或戴着皮帽子,腰间束丝带,脚穿皮靴。他们生活在大草原上,以放牧为生,住在可以随拆随搭的蒙古包里,他们爱吃牛肉、羊肉、喝奶茶。蒙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马头琴。

(3) 用同样的方法,介绍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 利用投影片,组织添色游戏“为民族娃娃穿花衣”,让幼儿再辨认不同的民族服饰及居住地,巩固所学知识。

游戏规则:利用投影的套色方法为民族娃娃戴漂亮的服饰,然后请小朋友辨认所出示的民族娃娃并送到相应的布景下。(在教室四周准备雪山、蒙古包、城堡、花园的布景)

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欣赏四个民族的音乐,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第三次尝试:幼儿根据平时的知识与上课的认识边听音乐边跳舞,区别各民族不同的舞蹈风格,鼓励幼儿创编。

三、 结束部分

1. 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几个少数民族,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多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2.(放映民族大团结的投影片),幼儿随音乐自由舞蹈,结束。

【说课】

我选择的是一节常识课,如何摆脱枯燥、单调的形式,让幼儿心情愉快地得到知识、开阔眼界,我便在活动的设计、教具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动脑筋。

具体地说,认识少数民族这样一节常识课,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

开始部分主要是利用幼儿的以往经验,从复习儿歌认识中国地图开始,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重点是让幼儿知道除了汉族外,其他的各个民族都是少数民族。教师用意在使幼儿理解民族大团结),引入本课的具体内容,(请来四个做客的民族娃娃,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来自哪里,客人说出自己从哪里来)认识四个民族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这样通过大地图(中国)→许多民族→四位客人。一步步深入到课题,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基本部分是让幼儿认识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与生活习惯,通过认识、巩固加深幼儿印象。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幻灯片,由教师的导语让幼儿尝试,进一步仔细观察挂图,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出教师小结,由此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然后是复习了新课。最后为了丰富知识,让幼儿大致了解他们的音乐及舞蹈,这样满足孩子爱唱爱跳的欲望,培养音乐的感受力及欣赏、创编的能力,教师应跳出各民族的舞蹈风格,用情绪与动作感染幼儿,活跃课堂气氛。

结束部分既要与开头呼应,又是全课的“点睛之笔”,再一次理解“民族大团结”的含义,通过浅显的讲解与欢快的动作,让幼儿感受“团结”、“欢乐”的氛围,由此完成教学目的。

培养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环境创设能够吸引幼儿,活跃课堂气氛。我首先引导儿童在地图上找位置,复习所学过的地理知识,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其次在认识几个民族时我运用幻灯片与图片相结合,因为一组反映一个民族的幻灯片内容虽然丰富、认识合面,但细节不族娃娃,居住地的布景,这样才能吸引幼儿参与游戏,复习知识,并且加深印象。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选择了“尝试教学法”,因为通过平时的实践我认识到孩子先说先做、多动手、多尝试比老师教一句幼儿跟一句效果会好得多。这节课让幼儿三次尝试,首先说一说四个民族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居住,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不时地会听到、看到、学到一些知识,让幼儿说可以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激发他们以后有求学的情趣。其次通过观看幻灯片、观察图片,幼儿第二次尝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与表达能力,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最后让幼儿第三次尝试,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创编舞蹈,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创造力、鉴赏力。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认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引导幼儿在比较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不同之处中,促进幼儿观察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初步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通过课后自己的反思,这次活动孩子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认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服饰,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趣都很高,通过图片让幼儿直观的认识、了解了维吾尔族和蒙古族。

"少数民族课件"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