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

发布时间: 2023.10.10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

因为经历和思想不同,针对同一事同一作品,想法当然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经典人文心得感悟,欢迎你的品鉴!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篇1】

一天的讲座,鲍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亲切的,睿智的,敢说真话,言辞犀利而不乏幽默,常让人笑过,却又不由得陷入深思的状况。他的话太具有吸引力了,不止是谈水浒,谈教育,谈人生亦然。

面对教师群体,鲍老师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教育。教师、教科书都是教育中比较重要的资源,可是教师极速的体制化,教科书把人教傻的现象,让这位温和的智者,爆了粗口,“畜生”、“混账”。这是一位有社会担当,有民族责任感,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可敬的学者,一位真性情的人。

谈到教师的极速体制化,这是我们教师正在面临的状况,好像怎么挣扎都逃不出这个怪圈。教了二十年书,做了二十年班主任,我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期待着自己更优秀,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天道酬勤”,我现在带的这届学生都很喜欢我,家长也很认可我。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利用节假日组织了很多次亲子活动,我还大力营造班级的.读书氛围,自己读书,学生读书,进而影响家长也参与读书。家长、学生、老师,我们相处的很融洽。我以为一切都在照着我理想的方向良性发展,可是一位比较熟识的家长居然说出了,“我不管老师平时是怎么教育我的孩子,反正我会积极配合。一个教师是否优秀,我就看看到了六年级,这个班有多少人能考上重点班。”这段话,我不知道是否代表大多数家长的心声,只是那一刻我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心伤。

我们逃不出这个圈子的,想着这次突降暴雪,临时取消期末考试,教师、学生、家长,谁开心,谁郁闷?只有学生是开心的,老师和家长是郁闷的,好像一年的庄稼,因为连天暴雨,而毁了收成一般的难受。

班级群里,家长纷纷牢骚,老师也是唉声叹气,这其中就包括我。带着学生紧锣密鼓地训练了这么久,拉满的弓正要射向不远的猎物,突然间松了,老师突然觉得这段时间的复习白费了。唉,闲置在家一段时间,学生能考出什么好成绩呀?我们全然没有恶劣天气,悠闲在家的好心情,除非学生考完试,这是老师的悲哀吗?谁说不是呢?说到教科书,鲍老师列举了语文课本中几十篇零碎的文章。读书,就是向一本本书走来,可是我们的九年语文教学,老师教给学生的只是向着一篇篇文章走去,支离破碎,没有系统,学生能从中受益多少呢。

鲍老师还提到了数学的计算教学,真是让我羞愧不已,我一直相信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就能提高。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告诉他们练多了,练熟了,计算速度自然就快了,正确率就高了,我还一度因为家长是我坚实的后盾而沾沾自喜。唉,我心里想到的还是怎么让学生考高分呀。闲能生慧,我扼杀了学生多少看书的时间,自由创造的时间,自由发展的时间。

鲍老师在讲座中一再提到我们要读《论语》,并以《学而》篇为例,从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文化体系三个方面,与我们详细分析了读经典的价值所在。我随即在笔记本上写下“下学期开学第一件事,我一定要带着学生一起读、背《论语》。”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篇2】

一年来,本人以学校及各处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参加自学考试,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

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方面,在工作中,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

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力求在备课的过程中即备教材又备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备写每一篇教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xx分要质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后,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后进学生课后辅导工作;在自习课上,积极落实分层施教的原则,狠抓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生的培养;同时,进行阶段性检测,及时了解学情,以便对症下药,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一学期来,本人共听课xx节,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在推广目标教学法、读书指导法等先进教法的同时,大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篇3】

《经典人文地理》是一个展现古老传统,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电视栏目。它主要以人文地理的理念和观点,以更为巧妙的方法和角度向更广阔的地区和高端受众讲述云南,直接促进世界对云南的了解,以全新的视觉和方法,将云南以外的经典人文地理纪录片推荐给观众。

带着对人文历史的敬畏,带着对大自然的谦卑,《经典人文地理为您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是每一个用脚走过地球、用心体验过地球生命的人都知道的地理,充满了兴趣和新知识。

在滇东北巧家县金沙江畔,峡谷两侧分布着许多村庄。人们从峡谷一边到另一边都要走

五、六个小时的山路,然而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却是,村民们从村口与对岸的人本来就可以通过喊话交流,这边的鸡鸣,那边的人起床,这边的人唱歌,那边的会跟着吆喝。如此临近又如此遥远,自然的天险阻断着他们的交流,于是村们便架设了溜索,在三百多米的高空来回穿梭,然而划溜索十分危险,为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溜索被**禁止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有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既有可操作性,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还有可能盈利的修建“渡口”方案。几个月以后,村里有九户人家一起集资入股,在跨度四百多米,距江面三百多米的高空上面架起了一座特别的桥,这既是村里与外界沟通的一座“空中的桥”,一座“空中的渡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人们所有的生活都和“渡口”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渡口”好多时候成了一个“**口岸”, 那个悬在峡谷两岸的人工“渡口”因为自然天险的而具有奇观意义,而这种天才创造的主人之间真实地演绎着生活的悲喜离合。

《经典人文地理》栏目在“人文地理”的统领下,真诚立足于充满神秘和浪漫气息的红土地不断开掘有意味的纪录资源,将纪录的视野和触角不断延伸和开拓,不断演绎着自然、地理、历史所赐予的惊心动魄的故事,给观众的心灵吹来阵阵沁人心脾的人文地理之风,韵味悠长、境界深远。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篇4】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有幸学过《国学经典》之后令人博雅情趣,开阔视野。读的是中华文化精品,领略的是人类文化精华,重温的是文化精髓,坚定的是中华复兴的信念。虽然里面节选的一些经典名著各篇的经典段落语句,但读过之后有一种想读原文原篇的欲望。

该书中《论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荀子》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务焉。”等等,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有的名著,在学生时代老师已讲解过,由于当时未认真理解记忆,许多知识已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学习《国学经典》之后又让我重温了这些名著名篇,更让我去较深入了解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于是我找出《四书》认真阅读,了解到在南宋光宗绍熙元年,著名理学家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了早期儒学的轨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它的主旨是教人如何做人,

告诉我们做人的尊严、人格的力量、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它是一部能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国学经典。可以说读《四书》,对我们回顾历史、总结过去、开拓未来无疑大有裨益。

其中,《大学》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科举考试用书之一。书中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到善”阐释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冶国、平天下”等修身养性的八项途径。

而《中庸》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主要阐述“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君子,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孔子》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较为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著名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关于“仁”、“礼”的核心内容。内容涉及如何做人、君子人格的塑造、学习、教育、务政、治国与安邦等多方面的内容。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它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和“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发挥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性善论的伦理观,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及推行仁政的事迹,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四书》在《论语阳货第十七》有一段文字,原文为: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篇5】

《白鹿原》有感

著名的乡土中国与现代性说的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陈忠实先生的初忠实通过一个村庄来阐述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忠于国家的情怀,对土地的深厚情怀,对农民的忧患才是永恒的光芒。

陈忠实先生,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的老家旧屋里,一求耳根清净,二求读书弥补文学专业上的残缺,三求消化他所拥有的生活资源,创作出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上越来越高的文学作品来,直至一九九二年以发表第一部长篇**《白鹿原》而一鸣惊人。《白鹿原》面世后,引起一番狂潮,一时之间洛阳纸贵,受国内外抢购一番,虽然也曾经被各种抵制,但是一颗明亮的珠宝永远不会蒙尘。

**从19世纪末一直写到解放战争横跨半个世纪,它如繁星耀世,它先是荣获陕西第二届“双五”文学奖最佳作品奖和第二届“炎黄杯”人民文学奖。后来,略加修订的《白鹿原》又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九日荣获中国长篇**的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年4月20日,作者终于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奖台。

现在更是成为大学城必读书本之一。潜伏多年的太阳,一旦绽放,整个世界都会被它所感动。《白鹿原》它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等,让人目不暇接。

**前面几章写了日常社会的平常生活,从娶妻生子、土地种植一直写到翻修宗祠和兴办学堂,整个白鹿原被纳入旧生活的常规,洋溢着一种友好和谐欢乐的气氛。但从背后看,陈忠实先生设置了六种情况:一是改朝换代。

白嘉轩说:“没有皇帝了,往后的日子咋过呢?”朱先生为这位群体领袖(族长)拟定了一份《乡约》,似乎有了群体规范就可以保证稳态。

然而,这《乡约》却约不住外部社会,于是便爆发了“交农事件”。“交农”虽说是群体对外界社会的抗争,但这事件中每个人都为自己今后的命运埋下了种因。事发后,基层组织在内部积累,主要是新生代在新形势下成长起来,兆鹏、兆海、孝文、黑娃、白灵等都在与外部社会的接触中进一步社会化;二是围攻白腿乌鸦兵。

在围城事件中,白鹿原社会群体尽管仍作为一体来同外界社会抗争,然而,已经从个人的不同斗争方式上预示了群体的分化。接着是第三个境遇:农**动及国共**。

到目前为止,这个组织已分成三股势力:国民党、共产党和土匪。白嘉轩作为族长尽管还在不遗余力地恢复群体的稳定,但已经回天乏力了;第四个境遇是年馑与瘟疫。

自然的参与加剧了社会的变迁。完全成熟的年轻一代以自己的方式付诸行动。这群人中的每个人,包括之前被安排在幕后的女性,都在灾难的漩涡中旋转。自然灾害发生后,这一群体的产生还未恢复就陷入了社会灾难的漩涡;第五种情况是抗日战争。大概由于西部未曾沦陷,作家才没有对此展开描写,只是用反讽手法写了朱先生投军与兆海之死;第六个境遇是解放战争。

这最后的章节写得也很动人,尤其是卖壮丁与策反保安团,写得有声有色。决定整个民族命运的决战,自然也决定着白鹿原社会群体的命运,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归宿。不难看出结局中有一种悲剧性的气氛。我认为作家这样写很聪明。

朱德之死,黑娃之死,鹿子霖之疯,白嘉轩之残,鹿兆鹏之下落不明,无不奏响挽歌,仿佛悼念老白鹿原的终结。

《白鹿原》这篇巨著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大作,但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它强调的是现实,但现实是现实的生活,突出的是生活的常态,揭示出纷繁社会中的文化生活,它通过各种大量看似偶然的事件,把具体的人物命运和宏大的历史进程连结起来,从而使历史呈现出某种浑沌的状态,具有了生命的灵气,具有了一丝的现实。今天的现实与原来的现实背道而驰,现实生活不同于现实生活,陈忠实先生运用了很多潜意识、非理性、魔术、死亡意识、性本能等现代主义手法。构造了一个完美的现实主义社会,现实小村庄,更通过各种各样的境遇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画面,把各个人物各个时间紧紧的连在一起,但是,《白鹿原》的现实主义又不同于曾流行一时的“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强调“零度写作”,“纯粹客观地对生活本态进行还原”,展现现实的“原生态”,将“原色原汁原味”和盘托出,达到了“毛茸茸”的程度。《白鹿原》虽然没去**历史,注重原生态的生活和细节真实,但它并不是纯粹客观地还原生活,而是力图通过各种势力在原上的冲突和发展,揭示出传统文化的命运走向。陈忠实现实也并没有坚持“零度情感”,而是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出路做了深刻的思考。

也只有陈忠实先生在那样的环境的熏陶之下,对创作的《白鹿原》的热情,在反思热潮中的反思,才使的这个如夜明珠般在夜空中闪烁的《白鹿原》这部现实主义经典之作见到了新生,在各种各样争艳的书海中脱颖而出,成为里面最耀眼的百花之王。

《白鹿原》它人物众多,忠实先生始终以人物的命运为中心,通过人物性格的发展来安排情节。像主人公白嘉轩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又如白嘉轩长子白孝文,在父亲宗教礼法管束之时,白孝文无疑是老实憨厚的,直至他被田小娥勾引,被父亲抛弃之后,他压抑已久的人的丑恶一面露出,变得极其狡猾险恶。人生的百态都被忠实先生灌注在各个人物的身上,赋予了他们灵魂与精神,现实中的丑态,现实中的善意,现实中的虚伪等等,被忠实先生发挥的淋漓尽致,更用各种各样的境遇把各个人物,各种神态紧紧的连接在一起。

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了90年代的长篇写作,90年代的许多长篇写作都不由自主地接近了这种精神,也使这一时期的长篇写作在反映民族历史文化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忠实先生在其中更是杰出的代表,《白鹿原》一著可以说是忠实先生的成名之作,也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在创作出《白鹿原》这篇巅峰之作之后,各种各样的赞美与忠实先生遇上,更被孟繁华评论道:

读完这部‘雄奇史诗’之后,获得的第一印象就是做了一次伪‘历史之旅’,左边的‘正剧’随处都在演戏,右边的‘秘史’布满了消费性的奇观,这些戏剧与奇观你可看可不看,随心所欲,在久远的‘隐秘岁月’里你意外地获得了消闲之感,早有戒备的庄重与沉重可以得到消除,因为你完全可以不必认真对待这一切。可以看出忠实先生当时完成了《白鹿原》是多么的受欢迎多么的举世瞩目。

经典人文心得感悟【篇6】

《台北人》——读书心得

《台北人》之于我,像悲歌,更像是挽歌。是悲叹,是悲悼;挽物是人非,挽昔盛今衰,挽沧海桑田白云苍狗。

《一把青》中的朱青,曾拥有单纯而美好的爱情和幸福,但物是人非之后,她变了。曾经的她,规规矩矩,腼腆而羞怯,如今她却变得孟浪风流,再看不出曾经纯真的影子。她似是要努力呈现自己的快乐,肆意而放纵,却不知道人越是缺少什么,越是表现出那样东西的富有。

表现得开心的朱青已经不会开心了。郭轸出事之前,她的师娘曾教她适应这离别的生活时,指了一个嫁过四次,丈夫均是空军小队裡的兄弟的周太太给她,朱青奇怪有这样经历的周太太怎麽会笑得出来,师娘说,“不笑,难道叫她们哭不成?要哭,也不等到现在了”。

当时,她无法理解这样的周太太,但丈夫出事后,朱青也成了这样。她笑了一整天,脸上没有一丝悲伤。这样一个快乐的朱清时让人感到难过,因为她让人觉得她再也不会真正幸福了。曾经声音也怕高了的朱青,如今却整日唱着的《东山一把青》。

那歌虽是欢歌,唱得暧昧,让男人频频心动;却更似哀歌,她再让人喜欢,自己喜欢的人都不在了。残酷的生活夺走了她最爱的人和她的纯真和爱。挽之,惋之。

《岁除》中赖鸣升也曾是有过风光的长官,却因为生活中慢慢变得平庸,甚至处理一点食物就要被人说三道四。与过去战争带来的荣耀和今天现实生活中的低下社会地位相比,心理差距太大,他无法接受。他每年只能和以前的部下刘营长一起回忆过去,逃避现实。

好像对于他来说,岁除之时,忆往昔是他一年当中,唯一快乐的时光,以己度人,他大概也觉得别人是对他欢迎的,但是谁会喜欢在新年的时候有个人每年都提很久以前的一点小事。对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来说,他只是个笑话。刘太太还对他们说“倒是白拘了你们一夜”。

他每年都来,似乎很喜欢。你应该感到荣幸。但生活的真相总是戏剧性的讽刺。刘营长家已经可以非常熟练地应对赖鸣升的到来,并且虽然表现得非常热情,互相甚为熟捻。

但可以看出,刘太太等人都很鄙视他,只是偶尔处理。可是对赖鸣升来说,可能这是他唯一可以让他回到开心时光的净土了。现实越残酷,人们就越想沉浸在幻想中。

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高大的形象,他还为自己在战争中添了一些看起来是奇迹的事情,原本是他怕死躲在死人堆里面,做一个逃兵,却说成是自己被轰了一个大洞,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死了却没死。他想得到年轻人崇拜的眼光,所以说出“你们没上过战场的人,没有资格讲光荣两个字。这让人觉得他只能和从未上过战场的年轻人相比。

他平庸的生活让他没有办法风光无限,也带走了他因此获得的巨大心理满足,留下他因生活的巨轮零落成泥碾作尘,落得被生活嘲讽,像个笑话的下场。挽之,惋之。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的金大班,曾像所有年轻的女人一样,青涩却渴望美好的爱情,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为了她年轻美丽的爱情,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舞厅。那些浮夸的名利不能让她动,她唯一的感动就是她们的爱。

然而,生活告诉她,这种爱是如此脆弱,很容易被摧毁,毫无用处。爱的父亲轻易地把他们分开,爱在其他事情面前,总是鞠躬一个。慢慢衰老的金兆丽,开始衰老,她开始寻找住处,寻找家。

在直接入住一个富商的豪宅与经历等待再有个平凡的家之中,她选择了前者,她等一个家等了太久,也不再愿意将自己的一生托付于等待之上。她如一个欢场女人一般,在生活的教导中,明白金钱的作用,也不再耗费年华,相信无谓的感情。从这里看她,她好像已经完全臣服于欢场的规则“欢场无爱情”,然而在她最后的一夜,却选择与一个青涩的少年跳舞。

像是缅怀当初的她,当初的爱情,也像是对自己曾经的梦告别。但也说明,她从来没有放下对爱情的渴望、期盼与等待,即使生活决定不让她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她有着最美的爱情幻想,却被尖锐的生活刺穿。

在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前夜,她默默与青涩的梦告别。有人说过一句话:“宁愿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笑。

”女人选择金钱而非爱情的事情总是令人唏嘘的。挽之,惋之。

《那一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中的王雄,曾固执守护著寄託著纯真之爱的丽儿,天真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下去,可是哪有什么会永远。那时的王雄,即使年龄并不小,心理年龄也与丽儿差不多,一样的天真烂漫。然而,岁月让她长大了,也让她开始讨厌王凯。可能是王凯的样子,也可能是他的一些行为。

这使他无法再接近自己的爱情,摧毁了他的纯真和理智。他一面在喜儿身上发洩自己对丽儿产生的欲望,一面企图再与爱情重修于好,所以不断给丽儿献殷情。但在喜儿不断地拒绝之后,王雄因为天真被摧毁而产生的暴戾因子,促使他将这股恨意报复性地发洩在喜儿身上,最终导致喜儿死去。

王雄曾纯真守护爱情,也守护丽儿最喜欢的杜鹃花,但却抵不过岁月的刀剑无眼,生生在两人的关係上劈出一道裂痕,再慢慢用钝刀切开。当丽儿嫌弃他,嫌弃杜鹃花的时候,王雄无能为力,无法挽回,只有放纵慾望来忘记和逃避,最终导致如血色杜鹃花一般的悲剧。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王雄的暴戾所产生的血一般的悲剧,其实是从他的天真而来,因天真被摧毁而来。

挽之,惋之。

《思旧赋》中的李家,曾经盛极一时风光无限,却如今,死的死,傻的傻,散的散,不成一个家。当初的李宅,在罗伯娘的讲述中,夫人曾有一院子的牡丹花,象徵著当初的李宅是何等的富贵。然而如今,宅院是何等的破败,“瓦片残破,屋檐参差”,玻璃门灯碎掉了一只。

再说李家,夫人去世,女儿因为有家室的男人离家,儿子傻掉了,先生差点想要出家,整个家都已经支离破碎,不算一个家了。女儿当初追求爱情,却落得个蓬头散发混日子的下场;先生因为对现状的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而想要出家;儿子愚蠢的结局,也让人觉得是不是因为不能接受李家现在的样子。包括引出故事的两位仆人,都没有办法接受李家由盛转衰等现状,依旧缅怀过去如何富贵荣华,而悲哀现在如何落魄衰败,可是都不接受这样的李家,也没有人想要做一些改变,适应时代变迁的改变。

就像一开始描述的李家,只有低矮的平房夹在高层建筑之间,与周围高层建筑的风格完全不同。李氏家族注意到自己的衰落,却没有意识到需要改变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只能继续衰落下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挽之,惋之。

《台北人》中的人们,大多有过美好过去,却在经历无情岁月时,慢慢消散了美好。红尘可笑吗,曾经拥有的不知道那一日就会失去,可能物是人非,可能昔盛今衰,可能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台北人》中的角色共同都曾在大陆生活,后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辗转来到台北。

大多数的他们曾经历辉煌过去,难以接受与之差距巨大的现在,于是有的衰败,有的沉浸在过去久久不能自拔......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或许好,也或许坏。对于那些坏的意外,我们在挽之,惋之之后,能做的只有活在当下,正面应对,而非逃避它,无视它。

这样,就不会有台北人那样的结局。

"心得感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