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0.14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如果你希望获取与“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有关的详细信息,以下资料值得一看。如何撰写出色的作品感想,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重点呢?写作感想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致力于关注阅读或观看电影的细微之处,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赶紧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1)

王浚西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是根据抗美援朝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而成。我忘不了影片中战争的惨烈,忘不了第七穿插连的英勇奋战。他们为切断美军逃跑路线三炸水门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整个炸桥过程中,战士们不光要躲避飞机大炮的轰炸,还要跟敌人拼命厮杀。只要桥还在,七连就要继续执行炸桥任务,战斗到最后七连只活着一人。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想着打完仗回家给爹妈盖房子,有的人想着回家后教女儿学好数学。可当人民需要他们时,他们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余从容为保护战友引开敌机的轰炸,被燃烧弹活活烧死。梅生为了掩护连长炸桥,吸引美军的注意力,最后嘴里衔着女儿的照片,开着燃烧的履带车冲下了山崖。连长伍千里抱着炮弹去炸桥,被敌人机枪扫射,当他从桥上坠落的瞬间,扣动扳机完成了引爆炮弹的任务,再次炸毁了水门桥,而他却随着爆炸滚下了陡峭的山坡。

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最可爱的人。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2)

郑宇涵

“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一句话,是那么铿锵,又是那么令人潸然泪下。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继《长津湖》后的又一部爱国片,定为春节档。我和爸爸在寒假一起去观看了。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为了维护中国的领土安全,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当时,中国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悬殊,美军拥有成千上万架坦克和火炮,而中国志愿军坦克寥寥,火炮更是不足与落后。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以勇敢的精神和钢铁的意志,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国威。

这一仗,彻底粉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和满意。相传这一战远比电影中的要残酷。战士们都啃着硬得掉牙的土豆,而美军吃的是上等好肉,美军还拥有先进优质的防寒装备,志愿军战士们有时连一件保暖的棉衣都穿不上。

长津湖这一系列的战役的胜利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靠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我在”的必胜信念。第七穿插连的铁骨铮铮,不畏牺牲,保家卫国。身为后辈,我们不应该忘记,也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的精神是每个后代应有的。

一句“我在”,既是责任,也是担当,更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无比的忠诚。身处新时代,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更应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缅怀先烈,砥砺前行。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方能英雄辈出。我们永远记住长津湖的冰雪,永远记住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与不朽的军魂。如今的中国已经一步步强大起来。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先辈用血肉开拓出来的。我们更应珍惜当下,努力奋斗。

山河已无恙,光影敬英雄。展望未来,我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吾辈身上。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3)

《长津湖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

近日,我有幸观看了备受期待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英雄战士们在敌军侵略下顽强抵抗的故事。电影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深深震撼了我。

影片以水门桥战斗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敌军在寒冷的长津湖区域进行的激烈战斗。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片中的战斗场面令人震撼,每一次冲锋、每一次枪炮、每一次爆炸都让人血脉喷张。尤其是水门桥的战斗,战士们化身为人民的钢铁长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阵地,为国家和家乡保卫着最后的一寸土地。他们忍受着敌人的炮火压制,英勇冲锋,最终取得了重要的战斗胜利。这场战斗的影响力不仅在战场上,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主角杨世宇自幼生活在军事家庭中,经历了许多艰苦的战斗,但他的坚韧和勇敢从未动摇过。他在战争中事无巨细地照顾战友,表现出真正的勇敢和无畏。女主角赵瑞珍是一名医护兵,她的勇敢和聪明才智使她成为部队中的关键人物。她以自己的智慧和医疗知识,救治了许多受伤的战士,使他们能够继续战斗。这些战士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英雄的定义,他们是战争中最闪亮的星。

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温暖人心的影片。在战争的硝烟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芒。片中战士们互相扶持,用最后的热水为受伤的战友洗澡,用自己的身躯为战友挡住枪林弹雨。这种战友情谊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伟大而感人的。这种关爱和互助的精神让每一个观众为之动容,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不退缩,用爱和勇敢去面对。

与此同时,电影中的剧情也反映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战争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家庭被迫分离,父母和儿女互相间可能再也见不到面。让人心痛的是,大量的年轻人牺牲在战争中,他们的生命却被残忍地葬送。但是,即便是在这种困境中,人们依然保持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念。这种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给人们带来了力量。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致敬,也是对所有参与和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人们的致敬。影片中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真实情景,揭示了中国人民的英勇和团结。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感恩英雄的牺牲和付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只有痛苦和伤痕,而和平给人们带来的是幸福和希望。

在观看完《长津湖之水门桥》后,我被电影中那些英勇的战士们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国家和民族的和平。他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学习的,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心。

总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勇气、团结和爱的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和出色的表演,影片向观众传达了珍惜和平、感恩英雄的重要意义。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感到骄傲和自豪,也希望能够向他们学习,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4)

《长津湖》的上映,不仅让我们关注到了那段历史,更深切的感受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惨烈。我们在感叹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时候,也不会忘了无数革命先辈做出的伟大牺牲。

《长津湖》的下部《水门桥》,在官宣后收获了不少期待,其实在电影的最后有一幕伏笔。

这其实就是“水门桥战役”中牺牲的“冰雕连”战士。水门桥的战役比长津湖战役更加惨烈,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故事?

长津湖战役,在中国志愿军将士们不畏牺牲的战斗下,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全歼美军大名鼎鼎的“北极熊团”,并将美军层层截杀,美军不得不狼狈撤退。他们从柳潭里,到新兴里,到下碣隅里,到古土里,顺着长津湖一路向南,但这一路上到处都是中国志愿军的埋伏和阻击。

当美军撤退至古土里时,各部队人数总计1.4万余人,各型车辆达1400多辆,时任美军陆战一师师长的史密斯考虑到古土里比下碣隅里要小得多,不能让这么多美军士兵挤在一起,于是下令部队经由真兴里到兴南港,从海上撤退。而在美军南撤到新兴里的线路上,有一个关键点位,是美军南撤途中的必经之地,那就是水门桥。

水门桥位于古土里以南5.6公里,架在两座山体之间。桥的跨度虽然只有8.8米,但下面是断崖,海拔高度差有730米。距离对于全副机械化武装的美军来说不算什么,这个断崖才是他们最担心的。

长津湖水库底下引水涵洞里的水到这里汇入四条巨大的管道内,以极陡的坡度伸向下山入河。四根管道之上的那座桥,就是水门桥。

跨过水门桥,再越过黄土岭,就意味着美军彻底逃离了长津湖地区,而前面又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非常有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

所以,我军想要将美军陆战一师彻底歼灭在长津湖地区,就必须炸掉水门桥,以此来切断敌人的退路。

时任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宋时轮将军下达严令:即便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不惜一切代价把水门桥炸掉,将美陆战一师阻隔在原地,予以全歼。

12月1日,志愿军一支侦察小分队就穿插到了附近,这些在风雪长途奔袭而来、冻得瑟瑟发抖的士兵思维却依然敏锐,尽管这座桥在当时毫不起眼,但他们严格按照指令对桥梁进行了破坏,但两天后,美军的工兵又重新修建起了一座木头桥。12月4日夜,中国士兵把自己埋藏在风雪和黑夜里,他们巧妙地躲过探照灯、照明弹和更多的警卫,悄无声息地把更多的炸药安装在了被严密守卫的水门桥上。在成功爆炸后撤离的同时,还不忘破坏了周围可用的木料。但没过多久,美军的工兵部队又在原桥残留的桥根部,架设了一座钢制的M2车辙桥。该桥主要由钢制和木制的车辙板组合而成,可以架设其30米到50米跨度,桥面可通行40吨的M26重型坦克。看到敌人如此快速地架起水门桥,宋时轮有些着急了,第二十七军第八十师组成了两个连队的“敢死队”,200多名志愿军战士,一人带着几十公斤炸药,迅速向水门桥赶去。

12月6日,战士们借着夜色向敌人发起了突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美军二次恢复起的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毅然决然的中国军人甚至连原桥的根本的基座都炸得干干净净。面对志愿军的频频出手,美军的心情可谓是七上八下,特别是第三次炸毁水门桥,让他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也直到此时,宋时轮认为美军这次再也不可能通过水门桥了!

然而,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还是低估美军的基建能力了。面对穷追不舍的志愿军,美军拿出了解决方案,驻日美军迅速向日本三菱重工下达命令,连夜赶制了8套M-2型钢木标准桥梁套件,然后用8架运输机,经过1000多公里的飞行后,投送到了美军的防御阵地上。

修桥只要4套就够了,但以防万一,美军要求多空投4套。结果,其中一套落入了志愿军阵地,一套落地后严重变形,其他6套,都被美军成功接收。

12月8日下午4点,一座全钢结构、可以通过包括坦克在内的全部重型机械车辆的“水门桥”,出现在了被志愿军炸断的桥基之上。2个小时之后,陆战一师先头部队抵达水门桥,开始过桥。

在美军陆战一师过桥的那一刻,史密斯师长却突然犹豫了起来。尽管现在水门桥重新建好了,但美军通过水门桥时,肯定还会遭到中国军队的伏击。为了慎重起见,史密斯决定先派出一个小分队前去侦查,然后再让大部队视具体情况紧随其后。

从古土里到真兴里陡峭的山麓上,只有一条仅能供一辆汽车通行的小路,在这条小路的旁边有一处高地——1081高地。我军深知,只要占领1081高地,就能封锁美军的退路!我军早已派出部队占领了这个高地,美军也派出部队准备在1081高地与我军展开激烈的厮杀,但实际上,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1081高地,因为那一年的寒流特别冷,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中国的士兵衣着单薄,有的人甚至没有鞋,他们以战斗队形在自己的阵地上,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但战斗还没开始,很多战士都被冻死了,成为了悲壮、感人的——“冰雕连”。

严寒的天气,连志愿军战士连拼死阻击的机会都没有给!

1950年12月24日,美军第十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正式落下了帷幕。据战后统计,美军在长津湖地区受到了重创,其陆战一师满编人数2.5万人,战斗伤亡约7000人,其中被俘和失踪人员为2500人左右,冻伤减员达7300余人。

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志愿军,虽然第九兵团未能在长津湖一战中全歼美军,且冻死冻伤万余人,但我志愿军官兵身上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及超越生命极限的信念,却是值得后世称颂和弘扬的。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篇5)

wWW.Gz85.COm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鲜为人知,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穿着单薄的衣服与美军激战,付出了非常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今天再看这段历史,更觉可歌可泣。

如今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险境,长期过着和平生活,但是《长津湖》依然深深震撼了我。电影以生动的人物群像深情致敬抗美援朝英雄,有力彰显了志愿军将士崇高的信仰之美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片中,横冲直撞的伍万里像一只小兽,对战争和远方充满未知的恐惧,也充满无畏的勇敢。他既带着对兄长的崇拜,也怀揣报效祖国的壮志。以他为线索,电影以同辈的相互支持、兄长老战士们的领导扶持对伍万里的塑造使得电影内外的“我”明晓战争的真义和生命的可贵。当然,令人敬仰的是历史或生活本身,而不仅仅是电影。

虽然平铺直叙三小时的影片有些许漫长,但观影之后余韵悠长。正如网友们所说,《长津湖》最好的彩蛋,便是今日繁荣昌盛的祖国。近日《长津湖之水门桥》已经官宣定档二月一号,唤起首部电影的观后感,特此记录,不忘初心,铭记历史。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