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才报告

发布时间: 2023.11.07

人才报告。

一般而言,只有实践能纠正经验上的错误,尤其是在日常工作中。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报告,报告由标题、主送机关和正文三个部分组成。你是否在写报告时遇到困难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与“人才报告”相关的完整信息,请收藏本文以备不时之需!

人才报告 篇1

长期看来,虽然中国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已展开,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我适宜的工作,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二、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此刻: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贴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并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贴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三、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可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造成了想出去的人出不去,不胜任的人该走却走不了的局面,这些都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四、人才市场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就全国范围而言,很多地方还没有建立起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的执法检查制度,未对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活动实行日常即时性的监督管理,人才市场的就业歧视、职业安全、权益保护问题突出,影响了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资料得知,我国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20XX年专业技术人才至少缺1746万报告统计分析证明,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从年均增长速度方面考察,1978年至20XX年,人才总量的增长速度年均为7.34%,实际经济总量GDP的增长速度年均为9.38%,经济增长对人才总量增长的弹性系数为1.28,即人才总量每增长1%,拉动经济增长1.28%。

异常在假日期间,人才网站的招聘活动却热火朝天。长假正好成为那些准备跳槽者的绝好机会,不仅仅能够事先在网上搜寻好“东家”,还能在网上学习应聘、面试的技巧,既省却了奔波之苦,又能获得许多免费学习的机会。八方人才等人才网站在假期中均安排了不一样类型的网上招聘活动。

人才报告 篇2

尊敬的'各位:

你们好!

现将本人20xx年度抓人才工作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年来,本人按照市委、县委要求和“XX英才”计划工作部署,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有序,推动XX人才工作稳中有进。

一、20xx年度履职情况

聚焦中心,优化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围绕人才服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合力。坚持小组统筹抓、主要亲自抓、组织部门牵头抓,常委会、部务会、小组先后11次研究部署人才工作。将人才内容纳入中心组专题学习和十九大及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题轮训。推进人才改革。制定“XX英才”计划,推出“编制周转池”“名家名匠工作室”“XX智慧谷”“乡贤大讲堂”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高端智库等30条创新举措,给予人才资金、税收、住房、教育、医疗、荣誉等政策优惠。强化人才保障。年初财政安排人才工作专项资金200万元,较20xx年翻一番,筹措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基金。在高铁小镇核心区域,配套开工建设人才住房首批140套、总面积9000余平米。

更新理念,着力突破柔性引才瓶颈。找准发展定位,坚持精准定向,努力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强化对口支援引才。20xx年与国防科工系统开展对接互访80余批400余人次,先后邀请“两院”院士童二宝、段三思等10余名领军人才来县考察指导,聘请国防科工首席委员会主任李大大等为军民融合产业规划智库支撑,积极与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加大人才、项目合作。注重引资引智共融。在34个招商团、3个驻外招商小分队和驻外XX商会中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依托xx(深圳)军民融合产业招商推介会,广泛吸引近500余名行业企业家和优秀人才关注XX,拓宽引才路径。发挥项目带动效应。依托“稻虾工作”产业发展,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广泛吸引189名专业技术人才汇聚XX发展,产业辐射28个乡镇、面积突破3万亩,通过人才引进已增加人均年收益元以上。

突出实用,加强本土人才培育使用。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在人才聚集度高的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遴选领衔人,开展“名家名匠工作室”建设,在3年周期内给予不少于20万元综合资助,形成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帮带新模式,《XXX日报》予以宣传报道。XXX、XXX分获“省名中医”、“省基层名中医”。加快技能人才培养。XXX学校与XXXX学院开展合作办学,平面设计、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3个专业首批100名学生已于20xx年9月入学。支持XX电子、XX粮油开展人才开发综合试点,推动两家企业获评全市“首届民营优秀骨干企业”。壮大实用人才队伍。建立县乡村户四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络,农技人员定点联系农户2700余户。择优选拔71名致富带头人、产业技术能手等进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财政预算安排1千万元资金奖补乡村人才发展现代农业,累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230户,实现村组全覆盖,有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提升服务,营造凝聚人才良好环境。保持联系紧密度。积极联络XX籍企业家140余人,于20xx年4月12日成立XX商联合会。正月初六召开20xx年在外成功人士茶叙会,力邀70余名在外英才返乡共叙乡情。提升人才价值感。紧抓“暑期家乡行”宝贵时间,邀请返乡英才为清风文化园、特色小镇、人才特色小镇建设献计出力。充分发挥在外人才资源优势,为院士工作站等高端人才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牵线搭桥。增强人才荣誉感。编纂《当代XX人物》,收录XX籍和曾在XX工作的各方面中高端人才近2700人。组织开展“十大同心人物”、“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表彰,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迹。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年来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三个“不足”:一是成员单位参与意识不足。少数部门单位将人才工作当成分外之事,推进节奏偏慢、工作效率较低。二是高端人才、平台总量不足。人才分布失衡,70%的人才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培育高端人才和平台的基础还不扎实,本地入选国家、省级重大人才工程人选较少。三是人才政策、环境吸引力不足。既有人才政策对用人单位主动引才用才推动力不强,对比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创新氛围仍需进一步浓厚。

这其中,固然存在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等客观因素,也与组织部门重抓细抓实、轻牵头调度,成员单位职能落实、有的放矢不够,人才工作眼界不高、思路不宽等密不可分。

三、20xx年工作举措

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述职会议,切实履责、强化举措,紧盯“123”抓好20xx年人才工作。

一是落实一个文件。以“XX英才”计划实施为主线,紧密对接“XX英才”计划及其配套政策,突出实效导向,及时制定出台20余项具体措施、办法,全面推进人才引进、培育、服务。

二是用好两个抓手。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为抓手向外引才,建立健全对口支援人才、要素、资源对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支持等方面合作,突破高端智库、人才和科研平台建设瓶颈;以名家名匠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对内育才,继续在农村实用技术、企业产品研发、社会工作等领域建立工作室,潜心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和青年后备人才。

三是强化三个保障。坚持从我做起、落实责任,强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主动作为机制,增强人才工作保障;管好用活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和创新引导基金,加快人才住房建设进度,强化人才工作资金保障;用好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和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挥棒”,形成责任倒逼机制,压实人才工作考核保障。

我的述职报告完毕!如有不妥,请各位批评指正!

此致

敬礼!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人才报告 篇3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带动了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但是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改进。

一、目前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民营企业人才队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据对武陵区20家重点民营企业的调查,民营企业近年来迅速做大做强,对人才特别是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与需求十分强烈。但企业内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市场配置供给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也反映十分集中。截至2004年底,20家民营企业拥有职工1991人,从职称结构看,拥有各种职称的270人,其中高级职称为37人,中级职称121人,初级职称为112人,高级人才比例明显偏少。二是民营企业吸纳、培养、使用人才的机制不够健全。用人理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相当多的企业家在观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只重产出,不求投入,表现在人才的使用上″只用不养″或″重用轻养″,人才教育培训投人不足,使人才的自我发展、提升空间受到限制。人才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的人才管理办法。在人才选拔任用上存在不重业绩,而看与企业主的亲缘关系的现象。待遇留人、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方面还存在不足。在薪酬方面,据调查,我区民营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年均薪酬2—4万元。在保障方面,与外地相比差距较大,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我区的民营企业人才普遍存在″打工″的思想,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三是党委政府在推动民营企业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近年来,虽然区委、区政府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引导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民营企业人才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加快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1、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党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区委、区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制定目标明确的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对民营企业人才队伍的宏观管理与指导。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2、创新人才政策,进一步改善民营企业人才成长环境。出台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在经济收入、技术入股、物质精神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形成人才″洼地效应″。要健全民营企业人才保障体系。要关心民营企业人才家属就业等问题,解决人才后顾之忧。要加强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要完善民营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指导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实践,积极推进和规范股权制、期权制、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激励政策。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业绩考评机制,保证企业内部公平。

3、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人才服务社会化。要提高政府服务水平。集中精力创新行政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使政府职能、政府行政行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加快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应用现代化人才管理手段,建立具有我区特色的、贯通全国的统一开放的人才信息网,实现人才信息资源共享,要分门别类建立人才信息库和专家信息库,为我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信息服务。

4、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构筑民营企业教育培训新体系。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要通过各部门,邀请国内外专家,定期组织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形成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负担的教育培训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机制,与国内外名校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学院。要面向市场,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鼓励企业创办重点行业实验室,解决我区重点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吸引培养一批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中高级人才。

人才报告 篇4

人才梯队述职报告

一、前言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构建强大的人才梯队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本文将由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负责人,向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述职,重点介绍我公司的人才梯队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和计划。

二、人才梯队建设情况

1. 梯队结构

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有三个层次:初级员工、中级员工和高级员工。

初级员工是指新入职不到两年的员工,他们需要通过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方面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公司的承认和晋升机会。

中级员工是指工作三到五年的员工,他们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承担更多的工作和责任,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提供支持。

高级员工是指工作五年以上,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能够独立制定和执行复杂的项目计划和策略。

2. 梯队培养和晋升机制

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我们公司制定了具有相应的培养和晋升机制。

初级员工在入职后,需要参加公司的入职培训,加入到本部门的工作团队中,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绩效考评得到晋升的机会。

中级员工需要经过公开招聘的选拔程序,通过自我推荐或被领导推荐获得更高职位的机会,同时需要承担风险、责任和挑战更大的任务。

高级员工需要有更强的人才引领意识,需要在业务上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和领导力,成为公司的重要骨干和核心人物。

三、人才梯队工作的亮点

1. 人才的流动性

公司通过统一的岗位和职级管理,实现了人才的流动性,使得员工可以在不同的职位中寻找自己的发展机会。

2. 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公司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丰富员工的知识和视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实现员工职业发展的全面提升。

3. 人才吸引的透明性

公司倡导平等、共赢的价值观,重视用人公正、透明、公开,吸引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

四、未来展望

1. 人才梯队建设的深入推进

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政策,真正实现人才的吸引、培养、激励和留住,打造公司人才高地。

2. 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公司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制定更加具有实践性的培养方案,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拥有创新思维的能力,为公司的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3. 人才引领的企业发展

公司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才为核心的发展战略,通过吸引、培养和激励人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福利,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

五、总结

人才梯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共同创造了一套适合自身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培养模式。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梯队制度和流程,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和价值,共同推动公司走向更加辉煌的前程。

人才报告 篇5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基层人才,基层人才兴,则农村经济兴。要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兴旺、农民富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对策和办法。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宣传册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意义,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涉农相关部门应把工作重点及时转移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上来,转到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来,真正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到人才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对于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可以进行重点培养,吸收入党,使他们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分类登记,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认真付诸实施,切实加强对实用人才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

(三)健全培训体系,壮大人才队伍。一是创建一批农民教育示范基地,实现基层远程教育、农业学校及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源整合。二是建立培训师资队伍,从一些农业院校、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选拔一批优秀专家,为开展农民培训提供师资力量。三是制定培训规划,开展针对性地培训。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划,统筹安排好各类培训,同时深入开展培训调研,摸清农村实用人才技术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四是丰富培训形式,除了举办培训班或是知识讲座,还可以组织优秀人才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同时可以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行科技推广、农业知识普及。也可以选送青年农民到高校进修深造,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四)完善政策机制,推动队伍建设。一是政策扶持机制。对能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的农村实用人才,给予政策扶持,提供信贷、用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提供良好环境。二是评价选拔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实用人才标准及评选办法,建立健全以生产实绩、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为主要依据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推荐选拔农村实用人才的工作机制。三是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实用型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把农村实用型人才的选拔同其职称评定结合,逐步把实用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还要对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荣誉激励,加大奖励和表彰力度。四是保障机制。积极解决农村实用人才的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问题,彻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五)大力引进人才,增强队伍活力。加大力度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积极争取主渠道引进人才,主动到中等高等院校联系争取引进急需专业人才。二是突破区域界限,广泛招纳贤才。广泛捕捉人才交流信息,有计划、有目的的多方引进人才。三是对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实行来往自由,不转工作关系,允许各单位用高薪聘请具有特许技能的人才,签订短期聘用合同的办法,以解决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四是妥善解决好引进人才家属、子女等问题,免除其后顾之忧,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报告 篇6

截止20XX年底,全县共有各类人才18870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5.9%。从行业看,其中:党政人才 1356 人,占人才总数的7.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941人,占10.3% ;专业技术人才6437人,占34.1%;农村实用型人才4673 人,占24.8%;技能人才2615人,占13.9%;社会工作人才1848人,占9.8%。从学历看,研究生学历21人,占人才总数的0.1% ,大专和本科学历8034人,占人才总数的42.58%,中专及高中学历1905人,占人才总数的10.1%。高中以下学历8910人,占人才总数的47.22%。从职称看,高级职称367人,占人才总数的1.94%,中级职称2294人,占人才总数的12.2%,初级以下职称4293人,占人才总数的22.8%。

分类别统计:党政人才1356人。从职级看,县处级37人,占2.7%,乡科级837人,占61.7%,科员及以下482 人,占35.5%;从学历看,研究生学历19人,占1.4%,大学本科学历503人,占37.1%,大学专科学历693人,占51.1%,高中及以下学历141人,占10.4%;从年龄上看,30周岁以下92人,占6.8%,31-35周岁77人,占5.7%,36-40周岁295人,占21.8%,41-50周岁624人,占46%,50周岁以上268人,占19.8%。此外,全县科级以上干部中,女干部126人,占14.4%,非党干部41人,占4.7%,少数民族干部1人,占0.1%。

经营管理人才1941人。从学历看,大专以上学历792人,占40.8%,中专及高中491人,占25.3%,初中及以下658人,占33.9%;从职称看,具有高级职称的78人,占4.0%,中级职称的352人,占18.1%,初级职称的466人,占24%。

专业技术人才6437人。其中正高职称的10人,副高301人,中级2091人,初级4035人。从行业看,教育类3229人,工程类117人,卫生类642人,农业类73人,乡镇企业(非公经济)类1802人,其它574人;从学历看,大学本科以上203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大学专科3926人,大学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达到 31.6%。

农村实用型人才4673人。其中生产能手1417人,经营能手1093人,村级管理人才1411人,能工巧匠613人,其他139人。

社会工作人才1848人,其中:男性1248人,女性600人;中共党员1218人,占65.9%;从文化程度看,本科219人,占11.85%,大专351人,占18.99%,高中及以下1105人,占59.8%。中专168人,占9%。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104人,31至40岁407人,41至50岁878人,51岁以上458人。

技能人才2615人。从职称看,技师465人,高级工1047人,中级工1103人。

我县人才状况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人才总量逐步增长。近年来,我县人才数量稳步上升。到底,我县人才总数达到18870人,比的17900人增加970人,增长5.4 %。

二是人才素质逐步提高。从人才职称看: 、20、20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数分别是2144 人、2209、2294人,年均增长率3.5%。人才的高学历和高、中级职称比例明显提高。我县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3人,市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功臣3名、科技企业家4名、拔尖人才3名;拥有市级专业技术人才3人,市级经营管理人才3名,市级农村实用人才4名,省级专家3名,市级产业英才2人。高层次优秀人才有所增加。

三是人才结构渐趋合理。从人才职称结构看,年,我县人才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1:4:8,逐步向1:3:6的“金字塔”式合理结构模式靠近。从人才的专业、行业分布看,我县人才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上。2012年,分布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教育人才3229人,占18.8 %;乡镇企业人才1802人,占10.5 %;党政人才1356 人,占3.7 %。这三部分合计占到33 %。从人才年龄结构看,人才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35岁以下人员比重占到30.4%,45岁以下人员比重占到74.2%,50岁以上人员仅占12.9%,均比过去有了质的提高和变化。中青年逐渐成为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

四是人才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在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基础上,相继开展了农村实用型人才、技能人才、社会管理人才等队伍建设,组织实施了系列化人才工程。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

五是人才环境逐步优化。随着我县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公平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初步形成,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落实市县各种人才扶持奖励政策,对各条战线涌现出的专业精通、成果显著、成绩优异的优秀人才的重奖,充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同时我县不断加大人才资金投入,营造了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六是人才作用得到较好发挥。人才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业新品研发、实用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近五年,全县取得科技成果10项,其中2012年3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加快了我县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充分体现了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一大批党政人才已成为优秀领导者和管理者。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与管理的“领头雁”。 在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大多作为本单位中层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成为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培养实用人才等方面的排头兵,在企业创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教育培训,丰富人才工作载体,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统筹使用人才,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管人才。

一是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我县人才工作坚持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成立县人才工作领导组和办公室,并由人才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人才工作的综合协调和联络服务。形成了县委直接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高度出发,先后制定了《县中长期人才发展实施意见》、《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人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探索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县委不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人才工作,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及时掌握联系对象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及专业特长、思想和工作动态、人才作用发挥情况,帮助解决困难落实政策和改善环境。把人才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范围,从制度上给予了保障和支持。今年以来,我县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开展争创“人才工作十强县”、 “人才工作先进县”和“人才服务专员”等活动,印发《人才工作任务要点和分解及考核办法》,完善人才培养、教育、管理、服务、激励的一系列工作制度,筑巢引凤,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促进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有效发挥。

2.创新方式,强化培训育人才。

在人才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积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首先是明确培训规划。各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人才队伍培训计划,明确了人才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培训内容和工作要求。其次是灵活施教。本着人才需求和创新工作需要的原则,以各级培训基地为龙头,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在线学”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才进行培训。县委党校、县职业学校、农广校、农村实训基地等发挥各自优势,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120余个班次,培训人才9000余人次。其中党政人才基本得到普遍轮训。通过组织宽领域、多形式的培训,极大地拓宽了人才的视野,丰富了知识,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3.创造条件,丰富载体引人才。

我县不断丰富人才工作载体建设,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目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个,先后接纳30余名高学历人才进站工作,博士后工作站引才聚才的孵化功效逐渐增强。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创新型示范企业6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共计23家。其中昌鑫生物研究所、平定陶瓷研究所、刻花瓷实验基地、煤炭气化实验基地、激光器应用研发中心、贝特瑞负极粉研发中心、长青陶粒砂科研中心等企业技术机构已成为我县人才聚集、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同时我县以实施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通过交流会引才、项目带才等多种途径,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集聚。近三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700余名,及时为各行业补充了一批骨干力量。

4.营造氛围,注重宣传塑人才。

我县把人才宣传工作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进行了宣传。一是阵地宣传。充分借助报纸、电视、广播和专题专栏等阵地,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政策规定、工作举措、实践成果,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才观念,强化人才意识。二是嫁接宣传。将人才宣传工作同经济工作的宣传紧密结合。在对外推介引进项目的同时,广泛宣传人才政策,吸引各地优秀人才集聚,投身到我县各项事业中来,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典型宣传。大力宣传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通过他们的典型事迹,弘扬人才奉献创新精神,塑造人才锐意进取、勇争一流的形象,在社会上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5.提升功能,优化服务留人才。

我县坚持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并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积极优化服务内容,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创新人才公共服务方式,科学规范服务程序,努力构建崭新的人才服务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 一是变“单一”为“多元”,实现由常规到特色的转变。按照人才服务信息化的要求,全面规范梳理业务职能,将各项业务职能纳入“平定人才网”,将过去主要提供人才招聘信息服务拓展为提供政策咨询、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培训、人才招聘等全面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为办事群众和单位提供服务。二是变“坐等”为“上门”,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紧紧围绕全县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组织开展“送政策、引人才、送服务、解难题”活动,20XX年以来共计下发人才服务政策咨询卡1216份,解答政策业务方面的咨询问题76个,帮助昌鑫生物有限公司、大地石油压裂支撑剂公司等重点企业引进急需人才468名。三是变“求快”为“求好”,实现由重效率到重效能的转变。按照公共人才体系化建设标准,综合运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9项服务制度,加强考核,跟踪问效,力求各项服务又好又快。同时积极参与山西省人才服务合作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强区域合作,与北京、河北、山东、深圳等地先进地区人才中心建立合作联系,推动了区域之间的人才服务合作、人才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我县人才资源配置发挥了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

6.统筹结合,多措并举用人才。

我县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有效盘活人才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现有人才资源潜力,不断提高人才使用工作水平。一是做好人才选拔,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突出以能力和业绩为主的用人导向,真正把优秀人才选出来,放到合适岗位用起来。二是完善薪酬分配形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实现工作业绩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使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保证人才既有良好的发展前途,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将人才个人利益和单位长远利益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三是紧密结合实际,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围绕我县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重点培植壮大的新兴产业和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等使用好各类人才,积极用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领办项目,给他们压担子、定目标、定任务,在实践中锻炼人才,提高人才的本领。同时为人才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使他们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促进人才作用的发挥,促使各类人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竭诚尽力。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我县近几年来在人才工作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就全县人才工作整体而言,目前还不能满足和适应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

1.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

从人才总量上来看,我县现有的各类人才总量18870人,只占我县总人口数的5.9%,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我县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创新型、复合型较少。如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1.63%,而大专以下学历的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8.4%。从事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适用人才、技能型人才紧缺。

2.人才分布失衡,结构不尽合理。从人才分布上来看,人才大都集中在县城和一些人口较集中的乡镇,党政机关、学校和医院等事业单位,企业拥有人才量过低,分布不均衡。如教育、卫生行业类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3871人,占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0.19%;工业类、农业类专业技术人才分别占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8%、1.13%,与我县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大县目标很不相称。党政人才80%以上集中在县直单位,一些边远乡镇人才年龄老化,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年轻干部断层,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从专业结构上来看,一些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如我县农技人员中传统产业方面的人才多,而且知识结构单一,服务面狭窄,整体素质不高,具有示范型、带动型的实用人才较少,不能很好适应农民技术多样化需求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人才开发的投入不足、力度不大。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健全。政府和用人单位对人才开发、引进和培养投入不高,力度不大,对人才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人才层次提高慢。政府依靠政策导向、行政手段控制人才总量和布局,显得相对乏力。

4.人才市场基础建设较为薄弱,人才资源配置效应还不够明显。目前我县的人才交流平台主要是设在县人社局的人才交流中心,但场地、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业务开展广度不深,信息化程度不高,为各类人才供需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仍有差距,对各乡镇乃至全县的人才交流带动作用还不够。

5.人才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还未完全形成,一些富余人员出不去,一些紧缺人才因没有编制进不来,影响了优秀人才的选拔任用。现行的考评考核体制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分配未能向优秀人才有效倾斜,部分人才外流,尤其是一些优秀骨干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流失。

1.环境不够理想。一是硬环境不足。从我县整个经济来看,经济总量规模小,发展速度还不快,缺少能牵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在人才报酬、福利、待遇、出路、激励机制等方面缺少吸引力,影响了我县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和引进和使用,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本地人才的向外流失。二是软环境不优。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为人才排忧解难的力度不够。

2.人才观念滞后。一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只重视人才的引进,却忽视对其进行培养使用。二是人才本身的观念跟不上。相当部分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企业,更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工作,认为只有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才算是真正就业。

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是我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以更开放的政策,更灵活的机制,更有力的措施,广泛吸纳和大力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一)树立科学人才观,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平定发展靠人才”的思想,不断提高对人才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长抓不放。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全县各级各部门全力配合,各司其职,按国家、省、市、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县人才工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电讯和专栏专版专题等传播方式,广泛宣传,让人才政策真正达到用人单位熟悉、组织人事干部精通、各类人才了解、全社会共同落实。在社会上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人才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二)积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明确人才工作目标责任。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目标责任制,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定期进行考核。二是完善人才工作政策。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尽快制定各类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办法或细则。如《党政人才能力建设实施意见》、《高技能人才开发实施意见》、《现代农业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意见》、《招才引智奖励办法》,《乡土人才开发管理实施意见》、《盘活存量人才规定》、《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办法》等。立足我县实际,着力加强煤电化工、种植养殖、医疗卫生教育、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急需人才政策的落实。三是完善人才竞争机制。不断完善竞争性选人用人制度,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应大胆破格提拔任用,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适合企业特点的人才选拔、任用、激励、监督机制。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重点改革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用人制度,解决能进能出的问题,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管理纳入劳动合同管理、由编制管理为主逐步过渡为经费管理为主,人事关系实现社会化管理,变养人为养事,真正做到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改革分配制度,解决能高能低的问题,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和绩效工资改革,严格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积极推进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配套改革,全面提高事业单位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创新人才考核评价、奖惩激励、流动管理机制。通过岗位责任考核、业绩量化评估等举措,建立起与人才工作业绩紧密联系,能者上庸者下,末位淘汰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机制。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力度。积极开展平定县杰出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企业家、创业之星等各类评选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政府给予表彰,予以重奖,创造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生动局面。对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实行来往自由,不转工作关系,采取兼职等方式,用高薪聘请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签订协议或合同,以解决各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五是加大人才资金的投入。设立县人才基金,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奖励等。今后人才资金的投入要随每年县财力的增长而增长。同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各种形式支持人才开发事业。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企业等用人单位发挥要主体作用,增加对科研开发的投入。各类社会组织设立人才发展、资助、定向培养等基金,用于人才资本投资。要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做到“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四到位,为开展人才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六是切实关心爱护各类人才。要落实好联系人才制度、人才定期体检、津贴补贴的发放等制度。

(三)加强人才能力建设,提高人才综合能力素质。

1、党政人才。一是以执政为民为主线,培养党政人才的政治品质,引导教育党政人才勤政务实、廉洁自律,保持执政为民的本色,体现立党为公的要求;二是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党政人才的业务素质;三是以教育体制创新为动力,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构建党政人才终身学习的体系。

2、经营管理人才。一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资格培训,建立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梯队;二是加强企业专业技术骨干的继续教育,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建立“政府调控、行业指导、企业自主、个人自愿”的教育培训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才的社会权益保障制度,对经商办企业的人才在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支持。

3、专业技术人才。一是建立和完善在职学习、带薪学习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学术深造,骨干技术人员到同行业技术单位实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二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业、农村自主创业,引导人才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重点行业流动,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运用。

4、技能人才。一是加快短缺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快培养一批劳动力市场急需和短缺技能人才,缓解供需矛盾;二是积极开发利用现有技能型人才,提升现有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结构和层次,形成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才的梯次配备;三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并以企业为依托,建立技能人才实习实训基地。

5、农村实用型人才。一是依托“新农村建设”、 “三级联创”等,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带头人、致富能手,实现能人治村;二是扎实做好绿色证书培训,培养一批新型技术农民和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产品营销人才、田专家、土秀才;三是加强农村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行“订单培训”,加大农村劳务输出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大批农业技能人才。

6、社会管理人才。全面加强对我县各类社会管理人才的规范管理和引导发展,抓好现有各类社会管理人才的职业规范、服务技能的培养提高。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和创优社会服务的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管理中普法调解、社会救助、就业指导、婚姻介绍等各类社会管理人才。

(四)强化管理措施,加大人才培训工作力度。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发展。在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中,政府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我县人口文化科学素质。二是以我县各级各类人才培训机构为龙头,建立人才培训网络,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每年有计划对各类人才开展系统的规范化、制度化培训。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选送优秀人才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实力雄厚的单位进修深造,及时更新知识储备。四是选派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任职,鼓励他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丰富实践经验,推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推动知识转化,提高实际能力。

(五)克服区位瓶颈,不拘一格引才引智。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平定实际出发,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合过程中,要有选择地实行人才重点突破,广开渠道,简化手续,减少环节,开通引进人才智力的“绿色通道”,着力解决经济建设中的人才瓶颈问题。组织实施“千人百县”服务基层项目工程,将我们急需的人才引进来,用起来。要重点引进高层次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适合行业需要的高级技术工人。特别对紧缺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等高精尖人才,加大引进政策的刚性,敢于突破常规,舍得花钱,面向全国全省高薪聘用。积极推行“人才持股”的股份制模式,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合作、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咨询服务、成果转让、参与收益分配等方式方法引进人才。实施“人才家园”工程。凡来平定兴业、创业的各类人才,本人及家属子女、直系亲属的户口可以同时办理。在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定、社保医保、子女入学、住房购置等方面给予常住人口同等待遇。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体现不同特点的工资分类管理机制和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进一步扩大企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的自主权,鼓励分配向富有实绩、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

(六)广泛沟通联系,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

积极制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优惠促回归、亲情感召促回归、环境优化促回归”,实施“凤还巢”工程。对那些为家乡发展出点子、支持家乡发展的和返乡创业的平定籍人士,应大力宣传,努力激发其热爱家乡、奉献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带回资金、技术和项目,推进平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七)拓宽资源平台,健全人才市场体系。

一是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健全以平定人才市场为龙头,县直主管部门和乡镇为骨干,用人单位和村为基础的三级人才网络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同时做好与国家、省、市人才市场的衔接,在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构建起“金色桥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二是切实抓好我县人才库和高层次人才业绩档案建设,为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抓好拔尖人才、科技带头人、优秀知识分子的选拔活动,并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健全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反映我县人才需求状况,为各类人才择业和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四是做好“人才服务专员”试点工作。实施产学研结合工程,充分利用晋京科技合作平台,加强外引内联,组织推动企业、农业基地与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对接,探索新的合作方式,进行多种技术合作,争取提高产学研合作引进重大科技项目落户平定。

人才报告 篇7

统计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2021年度统计人才工作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是统计人才部门的工作人员XXX。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有幸担任统计人才的岗位,为公司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此,我给大家详细汇报一下我在过去一年里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一、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

作为统计人才,我的主要职责是为公司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分析和综合统计信息,在决策制定和业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公司的工作要求和目标,我努力完成了以下工作:

1. 数据收集和整理:我通过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收集了公司各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和归档。我使用了各种统计软件和工具,如Excel、SPSS等,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 数据分析和报告:根据公司的需求,在收集和整理完数据后,我使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生成了详细的统计报告和数据可视化图表,帮助领导和相关部门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和业务表现等重要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3. 决策支持:我积极参与了公司的决策制定过程。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市场的综合研究,我向领导提供了有关市场竞争、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分析和建议对于公司的业务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成果展示和效益分析

在过去一年中,我在统计人才工作中取得了以下成果:

1. 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通过有效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我为公司提供了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为公司的决策制定和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并帮助领导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

2. 优化了数据分析与报告:我努力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通过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和模型,我为公司生成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这些报告对于明确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制定相应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3. 参与重要决策并提供意见:我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制定过程。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和数据的充分分析,我向公司领导提供了有关市场竞争和产品定位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战略决策。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 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有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我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以便更加顺利地收集和整理数据。

2. 数据分析和报告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瓶颈。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更多的统计方法和模型,以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3. 参与决策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分析能力。下一步我将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在决策支持方面的能力。

四、工作计划和展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克服存在的问题,继续为公司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具体计划如下:

1. 持续提高数据分析和技术能力,深入学习各种统计方法和模型,以提供更准确和深入的数据分析报告。

2. 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提高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效率和质量。

3. 深入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公司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我会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人才报告 篇8

人才中心年度述职报告

作为一家专注于人才服务的企业,人才中心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果和发展情况备受关注。为了让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人才中心的工作,我们特向大家呈现人才中心年度述职报告。

一、业务范围:人才服务全方位

作为一家拥有专业人才服务的企业,人才中心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9个方面,包括:

1.招聘咨询:人才中心以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为核心,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招聘咨询服务,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促进人力资源流动。

2.猎头服务:人才中心有独立的猎头服务部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人才筛选,为企业提供更高端、更专业的人才招聘服务。

3.人才推荐:人才中心拥有严谨、系统的推荐评估系统,根据企业需求和职位要求为企业精准推荐人才。

4.人力资源外包:人才中心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HRO)服务,为企业在管理上提供轻松、便利的解决方案。

5.培训服务:人才中心负责职场技能培训,为求职者和企业员工提供高质量、实用的培训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6.薪酬设计:人才中心根据企业特定需求为企业设计薪酬方案,有助于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

7.企业文化建设:人才中心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协助企业关注团队和个人的价值观。

8.团队建设:人才中心在团队建设上出类拔粹,为企业员工打造积极、高效的工作环境。

9.劳动法务咨询:在劳动法律规定范畴人才中心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人员管理、合同撰写、政策执行等环节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

二、年度业绩:打造全方位人才服务品牌

在过去的一年中,人才中心不断发力,深耕人才服务,随着办公空间的扩大以及员工规模的扩大。人才中心的各项工作也有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包括:

1、拓展业务范围,推出新项目

人才中心积极拓展业务范围,推出更专业、更高端的服务项目。例如开始开展大型招聘会,邀请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加强猎头服务,与更多优秀大客户合作;开创“人才陪伴”项目,为企业的新员工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等。

2、高效供需匹配模式,助力企业人才战略的实施

人才中心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不断优化高效的供需匹配模式,助力企业招聘,提升企业效益。并通过招聘流程透明化、全程信息沟通等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合作企业和人才与人才中心的合作更加紧密。

3、优化员工制度,建设优秀的团队

人才中心在建设优秀的团队上有着较深入的思考,注重员工培养和持续的制度完善。制度的优化,让员工的工作更具规范性,规定了彼此之间的责任和工作内容。持续的培训和团队活动则有助于增加员工之间的沟通效果,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4、完善运营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为了更加方便和快捷地处理客户和员工的问题,人才中心通过持续优化运营流程,提升客户和员工的满意度。例如,在推进招聘流程中,我们提供在线申请、邮件回复等方式,让客户在整个流程中获得更清晰明了的信息。

三、未来展望:全时代人才服务管理

在未来,人才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员工素质,从而提升服务品质;培育更多的专业人才,实现更强的竞争优势;拓展更多元化的服务方式,为客户量身定制更贴心的服务,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共赢。

结语

以上是人才中心年度述职报告的全部内容,展现了人才中心专业、高效的工作风貌,并介绍了我们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人才中心将秉持“专业、高效、人性化、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打造全方位高品质的人才服务品牌,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出色的服务,为员工的个人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人才报告 篇9

统计人才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人才之一,他们是负责整理、分析、解读各种数量数据和信息的专业人士。因此,统计人才述职报告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统计人才述职报告:

一、工作职责

我目前在一家政府机构担任统计人才。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分析、整理和解释收集到的数据,撰写相关报告和研究论文,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同时,也需要我参加各种会议,与政府领导、业务人员、数据专家和其他相关方面的人员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前景和发掘新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二、工作成绩WWw.GZ85.COm

我在担任该岗位期间,取得了以下工作成绩:

1. 我负责整理的数据以及分析的结果为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得到了政府领导的表扬。

2. 我编写的研究论文发表在了多个学术刊物上,为同行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 我参与协调和组织了一项大规模的统计工作项目,成功完成了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统计分析工作,帮助政府更加深入了解市场形势。

4. 我积极参与了各种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并与其他行业的数据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合作。这些经验不仅为我个人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受到了公司的赞誉和肯定。

三、自我评价

在这份工作中,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发现,身为一名统计人才,需要具备出色的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我也认识到,专业知识不足和实践经验不足是我的短板,我需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实践和思考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和政府工作。

四、未来展望

我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将统计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向着更为深入的领域发展。同时,我也希望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尝试,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并成为一名具有影响力的统计人才。

总之,我深信,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对工作和行业的不断思考和创新,我一定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做出更加优秀的贡献。

人才报告 篇10

一、工作成效

(一)优化人才政策,提升保障水平

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不断推动人才政策创新,释放政策红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XXX市委瓦房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若干规定〉等六个文件的通知》(XXX委发〔〕15号),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人才管理服务机制。按照工作分工,丰富完善我市人才政策体系,深入制造业、农业企业30多家开展走访调研,起草了《XXX市人才相关政策的补充规定(试行)》,并按规定程序报XXX市人社局、XXX市委组织部审核。

(二)创新载体建设优化人才服务

从促进人才对接引进、创新载体建设入手,精细化人才服务,全面提升各类人才的集聚力。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扶持XXX市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建设。年3月,市电子商务孵化基地被XXX市政府认定为大连市A级孵化平台,并兑现了资金补贴。以市人才公寓为依托,为外来人才住宿保障,为近220余名外来人才办理入住手续。组织开展紧缺人才目录调查统计,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使用和需求情况,为各类人才引进、培养与开发奠定基础。强化人才联系服务工作,依托“鸿雁联盟”建立健全人才咨询服务机制,开展“为企业送服务”、“人才咨询服务活动日”等专项活动。

(三)健全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引育

加大引导力度,协调配合,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扎实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按照大连市新一轮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要求,精准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充分调动“五类人员”和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各类人员3045人,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以公共技能基地为依托,为1020名中西式面点、母婴护理、催乳师等专业人员办理职业技能手续。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认定引进高层次人才2名,做好从事生物医疗器械项目的陈新谱、霍红两名博士的引进工作。创新引才工作模式,把引才和引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引智项目重点方向,探索引智工作新模式,走访企业20余家,向XXX市申报引智项目13个,涉及外国23人。XXX盛鸿种苗有限公司引进韩国研发的茄果类纺锤块茎病毒防治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抓好高层次人才选拔奖励,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获批1人;申报XXX市特殊津贴1人。科学实施人才,做好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依托“XXX市人才”为卫生系统1000多名中初级、40多高级职称报名初审。通过XXX省干部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虽然在人才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全市人才总总量和人才结构仍需不断提升完善,产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高级人才短缺,引进人才内外部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尤其是我市相较于XXX市内的区位劣势,使人才引进、使用和培养工作难度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年,市人社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下,按照市人才工作小组的部署,以“爱才的诚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把瓦房店市建成中等发达城市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丰富和完善人才政策。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按照人才工作小组的部署,丰富和完善XXX市人才政策,推进人才政策优化升级,建立健全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体系,争取《XXX市人才相关政策的补充规定(试行)》早日下发执行。

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培育。深入贯彻落实XXX委发〔〕15号文件,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人才管理服务机制。做好市政府560套人才公寓分配工作。以“鸿雁联盟”XXX分站和36个基层服务站为主体,建立和加强人才跟踪问效和沟通联动工作。分行业、区域建立人才信息库,掌握人才底数,盘活人才资源。贯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做好专业技术职称申报人员材料申报、单位审核、核准审核等各个环节工作,不断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是强化职能技能培训。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利用企业便利的场地、设施和专业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设企业职工岗前技能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强化民办职业培训机构日常监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以XXX和XXX市委托培训机构为依托,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开展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公共职业技能基地作用,为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办理职业技能手续。

注:五类人员指本市户籍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本市户籍毕业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本户户籍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含返乡农民工);本市户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人才报告 篇11

日前,某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20xx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报告称,中国春节后的第一波招聘高峰值得期待,延续各项经济指标在20xx年四季度好转的态势,大多数雇主将在今年一季度,特别是春节后增加招聘规模。预计到员工流动带来的一线(基层)岗位的空缺,七成雇主表示一季度招聘的主要对象是“经验不足两年”的初级人才。与此同时,对大学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也有起色,相比20xx年第一季度,74.4%的雇主将在20xx年同期增加或者保持大学毕业生的招聘量。

此次雇主招聘意愿调查历时3个月,共计收到24254份反馈问卷。负责此次调查的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介绍,与参加20xx年第四季度调查的雇主规模结果几乎一致,充分显示民营中小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的重要性。20xx年1-12月中,中小企业提供的空缺职位占到了60%以上。

冯丽娟认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开始,与此同时库存持续减少,企业又开始采购,生产订单在增加。更令人乐观的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正在快速增长,而且不用担心产能过剩。

人群更频繁地外出就餐、旅游和娱乐,这使得餐饮、旅游服务、保健休闲,还有培训教育行业等都在不断扩容,只是苦于人手不足。 20xx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和酒店/旅游等行业继续保持较大的用人需求,而房地产开发、汽车及零配件和制药/生物工程等行业在20xx年第一季度的招聘量将快速上升,特别是房地产行业的转暖,对家居/室内设计/装潢和家具/家电等行业的人才需求刺激作用明显,为20xx的人才市场走向带来一些积极乐观的信号。而文化产业的人才需求有望成为20xx年雇主用人的一个新的方向,90%以上的影视/媒体/文化传播和媒体/出版行业的雇主计划在20xx年一季度增加招聘量。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科锐国际”)研究中心于1月15日发布《20xx年中国企业招聘趋势调研》,本次调研,超过1000家企业向科锐国际提供了20xx年人员变动趋势,其中,58.8%受访企业计划增编,26.1%受访企业计划减员。在计划增编的企业中,需求量最大的三个岗位依次是销售、研发、生产制造。

从行业看,两份调研报告的结论相当接近汽车、地产企业的招聘量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人才报告"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