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禁闭岛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1.27

禁闭岛观后感模板。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禁闭岛观后感模板,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禁闭岛观后感 篇1

高二(2)廖晨翔

一部典型的悬疑惊悚片。

虽然像这种带有精神病类型的悬疑惊悚片并不少见,像早已声名大噪的就有《搏击俱乐部》、《致命id》等,但我还是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部充满另类恐怖和悬疑的“精神病”电影,当然还有他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结局。

这部电影的开头是讲述一个二战退休老兵警探(莱昂内尔饰 ps就是泰坦尼克号的那个)受命去一个关有精神病人的封闭小岛调查一个失踪的病人。从电影一开始,就有一种悬疑的气氛。这位英雄对这个地方总是很熟悉,但他无法解释。当然,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调查这个案子,而是巡查杀害他妻子的纵火犯——有人告诉他,这个人在禁闭岛上。

可来到禁闭岛后,他感觉人人都在瞒着他什么,为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只有他的助手。影片中不断夹杂这他在二战集中营里的见到的惨状和他幻想妻子与他的对话,这一切并非无用功而是为了后文做铺垫。当他们来到禁闭岛时,第二天有一场暴风雨。也就是说,没有船会来。他们被困在这里。

暴风雨使岛上的电力瘫痪,许多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细胞被打开。侦探认为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潜入牢房试图查明真相。但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病人似乎人实他很久了,对他很害怕,但他还是有一些有用的信息——灯塔医院对一些重症病人进行了不人道的治疗。

历尽千辛他终于打倒了卫兵,进入了灯塔。我真的想给他一个惊喜-没有手术,只有院长办公室。接下来他又知道了更让他吃惊的消息——他根本不是来查案的,恰恰相反,他是岛上最严重的病人,患有严重的精神**症。

他想象了一切。所谓的纵火犯就是他自己。他为了不愿意接受事实而杀了妻子,于是他设想了一个新的身份。他的助手是他的助治医生,他在岛上呆了两年。

看到这一点,我不禁怀疑自己是相信侦探的说法,还是相信**的说法?究竟是这是院长的阴谋还是莱昂内尔就是那个病人?看到这个,我不禁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如果有一天你周围的人对你说你患有严重的精神病,你说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你的幻想。己是你相信自己是正常人,有多少人会相信你?

久而久之你会不会真的就相信自己就是精神**?这就好比是“皇帝的新装”一样,如果你的观点有主流相反,而你有没有有你的证据去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你只有两条路,要么从大流哪怕那是违背你真实的想法,要么被人认为是疯子。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一条路,那么久而久之,你那原本澄清的双眼终有一天会跟其他人一样浑浊不堪,你也终有一天会成为那行尸走肉中的一员。

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也许导演想表达的根本不是这个。幸好电影还没结束,否则没有合理的解释。

当莱昂内尔从病床上醒来时,他终于意识到了所有的事实。他就是那个杀了他妻子的人。**的话是真的(ps并不像我想想的那么可怕)。院长和他的助手反对传统的间隔叶切除术,因为这和杀人没有区别,所以他们采取了特殊的治疗方法——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病人真实的幻想场景,使他们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精神问题。

莱昂内尔是个非常危险的病人。如果治疗不成功,必须进行手术,就等于死亡。还好他清醒了。

第二天,莱昂内尔坐在楼梯口,他的主治医生也就是他的假冒助手走来跟他聊天,故意没有提到自己的身份——这是对他的最终考核,如果他知道他是医生那说明治疗成功,如果他还把他当助手了说明他再次陷入幻想中,治疗失败。结果令人失望。医生向远处的院长摇了摇头。院长带了几个士兵,带莱昂内尔去做间隔叶切除术。影片的最后,莱昂内尔的自言自语一句话将影片推向高潮,“像禽兽般混沌地活着或是清醒地死去”

他就是这说的……

禁闭岛观后感 篇2

在这个充满嫩头编剧的年代,有太多让人昏昏欲睡的所谓惊悚片,但从来没有想到过马丁·斯科塞斯大师会给我一个这样的惊喜,这个惊喜无疑给近年来疲软的惊悚片市场打入了一管强心剂,告诉我们大师除了故事片以外仍然可以做到得心应手。

如果将解开电影中的谜团当做是解题的话,那么看第一遍可能只会得到一个解题方法和半知半解的思路,看第二遍时,通过之前的解题方法仔细的观察,才发现答案早就给出了,只是那时你并不在意,或者说你根本想不到故事会这样展现在你的面前,这就是马大师带给我们的惊喜,他让我们不仅仅在观赏电影,同时还给我们一步步去寻找谜底的乐趣。

以下是解出谜底的细节和关键点:

影片表面的故事是,法警泰迪借机寻找妻子仇敌的线索,寻找失踪的女囚犯进入禁闭岛上的精神病院。实际上,这位“法警”是精神病院的危险病犯,他因为丧子之痛而杀妻,最后精神崩溃。法警的身份很难让他接受现实的痛苦。医生为他做了一个角色扮演实验,想杀死他。

那为什么说影片的这个结果早就给出呢,下面就来给出线索。

1、在片头的船上teddy对周围的水产生恐惧,这与晕船无关,而是他的儿女都溺死在湖里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开玩笑的解释,说不定是莱奥纳多在泰坦尼克号时喝的海水太多了。

2、teddy在船上回忆妻子时,回忆中的他裤子是湿透了的。因为他曾跳进湖里打捞孩子的尸体。

3、刚上岛,所有的狱警都紧张的持枪注视着teddy。显然法警是不值得受到如此紧张的关注,从狱警的眼神中就告诉我们这个“法警”是一个危险的精神病犯。

4、teddy所谓的“新拍档”在入院拿出枪时,显的很生疏不像是一个工作4年的法警。因为他根本不是法警。他是泰迪的医生。

禁闭岛观后感 篇3

禁闭岛是一部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电影,改编自丹尼斯·勒翰的小说。这是一部具有深邃哲学内涵的电影,旨在探讨人性的本质与生命的意义。影片通过一群犯人来表达人性本质中的恶与善的矛盾,使观众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哲学思想。

一开始,电影设定了一个极其封闭与神秘的环境,所有的犯人被囚禁在一个叫做“禁闭岛”的天然岛屿上,在这里他们独自生活,毫无逃跑的机会。整个电影的氛围相当紧张,场景的设计和音乐的运用都让观众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在这个环境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人性,也就是恶的本质。这些狱警和囚犯们互相残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充满了暴力和愤怒,同时还有对人性的质疑。这个观念比1984、美国X档案等更有现实意义。

影片中还描绘了德莱尼博士对于人的本性与生命价值的观念,这既是影片的理论基础,也是它所希望传达的哲学思想。德莱尼博士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东西,而生命的价值则不在于生命本身,而在于它所承载的内涵。因此,他提出了“我们是谁?我们何去何从?”的哲学探究问题。这种思考既能提高人们的自我认知水平,也能让人们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性。

电影的高潮部分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审判过程,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德莱尼博士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问题得到了实践的验证,也是观众较为满意的部分。通过这个审判,观众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人的本性和生命的意义,不再低头,细细品味人生。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探讨人性的电影,因此需要每个观众去体会内涵。对于哲学爱好者来说,这部电影将是一种最好的触动,更是思考人性的良药。而对于不熟悉哲学的普通观众,这部电影也能够给予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启示,帮助人们明白人类本身就是充满矛盾和迷惑的存在。所以每个人不妨放下自己的思想枷锁,去享受一次深层次的思想之旅。

禁闭岛观后感 篇4

那天,我在读书笔记上写了《禁闭岛》的影评。晚上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之后我就碰到了一些让我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在梦里,马丁·斯科塞斯,萊塔·卡奥格里迪斯和丹尼斯

勒翰,还有一群其他不认识的工作人员,他们对着一个被抛起的钱币怔怔的发呆,那摸样好像是入魔了。硬币上下颠簸,最后一次落地时,我看见马丁·斯科塞斯拿起一块黑布盖住。

然后我对周围的作家和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疯狂的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每个人都在思考和计算一些事情。我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全神贯注观察着他们。我依稀听到了“小说”,“电影”,“正反面”这三个词。

我还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疯子们似乎在计算一枚硬币从被抛出到下落的每一个不同轨迹上的正负两面的可能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出阴影,向前走近观看。

突然,这些疯子停下工作,盯着我看。他们的眼睛告诉我,如果你再往前走一步,你将面临极大的危险。就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马丁·斯科塞斯用英语跟我说话,我听懂了所有我连四级考试都不及格的单词。

他说,上帝的选民们,上帝会指引你们来到这里。

听到这句话后我就醒了,从那以后我一直没做过梦。我一直后悔只听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我再听几句话,我可能就没有这个习惯了。我下意识的拿起床头的圣经,向上帝做祷告。

嘴中不由自主的念出,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上帝凡事都能做。(腓4:13)

我把手放在太阳穴上,不停地搓揉,提醒自己梦中发生的事和刚才做的事都不是真的。床头打开的圣经仍在新约腓立比书223页。我一眼就从嘴里看到了这句话。后背突然直冒汗,于是我有意识地向上帝做祷告。

虔诚的合上圣经后,我开始很认真的回想梦中所见到的一切,没过多久我就把这这个梦全部想起来了。我开始在网上搜索梦中看见的那几个认识的人,随着调查的深入,我惊讶的发现这群疯子竟然全是影片《禁闭岛》的工作人员。自以为在上帝面前蒙恩的我马上就知道了梦中所见的都与《禁闭岛》这部电影有关,出于谨慎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上浏览关于禁闭岛的评论和资料,终于发现了很多蛛丝马迹,于是我开始我重新整理自己读书笔记上的影评。

下面是我结合网上的评论和资料重新整理的影评。(整理的时候我一直没想过那天所做的梦)

电影《禁岛》改变了我对电影的看法。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故事,用文字表达一定比用图片表达更有魅力。事用文字(即小说)来传达信息的媒介,会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接收到的信息会因阅读这段文字人的性格,经历,当时的心情而产生不同。然而,文本也有其局限性。我最近看过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演讲。

他说,作者想在科幻小说中描绘的一些场景和文字是不可能表大的。只有借助电影,人们才能感受到最澎湃的想象和最大的震撼。这是这部电影的优点。图片作为**(即影视作品)传递的信息更直观、更清晰、更容易接收。但是它少了文字那么多变化。

一千个人眼中大概只有十个哈姆雷特。电影《禁闭岛》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电影应该也可以拍的比原著小说更加优秀。因为我现在还没看原著小说,所以我非常谨慎的加上了“应该”二字。

《禁闭岛》这部电影导演对每一个镜头的处理都认到让人发指。我前后看了四次这部电影。我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细节来证明阴谋论是正确的,但是这些细节中的许多可以同时证明治疗轮是正确的。若干个可以分别解读的画面构成了文字作为传递媒介所特有的变化。

这种镜头下的银幕有多种叙事方式的诠释,这是我在这部电影中最神奇的地方。虽然《禁闭岛》的结局只有两种可能,但我认为看过这部电影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他们理解的禁闭岛。马丁.

斯科塞斯导演和萊塔.卡罗格里迪斯,丹尼斯.勒翰以及另外一些该影片的参与者们使电影可到达到的艺术性又提高了一步。

《禁锢岛》的情节是该片的另一大亮点,因为禁锢岛特殊的叙事一面使观众产生了两种争论。第一种是治疗论,这种论点的支持者我很愿意把他解读为支持人性本善的观众。第二个是阴谋论,我想把他的支持者解释为人性**的听众。

也许是因为每个受众在自己的成长轨迹下都有自己的善与恶理论,而无形的善与恶理论则评判着他们所接受到的相关信息,于是这两种论据应运而生。毫无疑问,治疗论和阴谋论,人性的善与恶都是正反两面的。我的成长轨迹使我成为反面阴谋论者。

(下面是剧透,请没有观看过禁闭岛的读者还跳过这段话)我不相信有人会为了治疗好一个身背重罪的疯子,让全岛的人陪他演戏,人的善心不可能伟大到这种地步。相反,在利益欲望的驱使下,一切都可以做到。它更有可能花费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实现自己的阴谋。

重新整理的影评到此就结束了。

我觉得自己已经近乎理解了那幅扔钱币的怪异画面,钱币在不同轨迹下的每一次抛起和下落只会出现一个结果,正面或者反面。在钱币落地的时候,拿黑布覆盖住钱币是为了说明在未知的情况下同一个画面会产生多种可能。而禁闭岛也是依据这枚钱币的种种变化所演化而来的产物。

“小说”,“电影”,“正反面”这些梦中听到的词语也都和我所理解的禁闭岛有紧密的联系。重新整理的影评竟然和那天晚上的梦如此吻合,我开始感到害怕。我怀疑那天晚上我还在梦里,没有醒来。写这篇文章只是我的梦想。

这种感觉让我感到不舒服,更糟糕的是,它出现在我生活的所有细节中,直到我养成扔钱的习惯。只有当我扔钱的时候,不舒服才不会打击我。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上帝凡事都能做。

(腓4:13)

现在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会每天拿一枚硬币扔几个小时,观察他们的行踪,最后一次硬币掉下来时用黑布盖住。好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禁闭岛观后感 篇5

虚幻的终归是虚幻的!现实的毕竟是现实的!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实总是那么残酷,那么伤人。

在想,要是泰迪不明白现实,而是一向活在他自己营造出的小小世界,那么他虽然是个病人,但是起码他会幸福,他会依然相信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他会依然在寻找着杀死妻子的**,心中有着梦想,有着期望。也许这样的他会看起来比任何人都正常。()同样,我们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现实,能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没有了那些欺骗,虚伪,离去,背叛,每一天都能够在梦中坚守者自己的小小理想,做着有些看起来不且实际的梦,看着记忆和梦中人的笑颜,听着他们在自己耳边轻声低语,这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呢。

但为什么现实总是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处理它,一次又一次地逃避它,告诉我们自己是谁。一次次的满身伤痕的去应对。

泰迪最后仿佛大彻大悟一般的说出:是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然后毅然决然的走向了灯塔。一件介于现实世界和创造世界边缘之间的事情,没有人知道进入后的结果。

没人知道泰迪是会死得像个好人,还是活得像个怪物?但我明白,进入灯塔后,现实中不会有泰迪。只有一具行尸走肉没有记忆。但这并不能让泰迪松口气。毕竟,现实世界是如此残酷。但随之而来的是泰迪创造的世界的崩溃。

会不会连他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小小的避风港湾都会随之而消失?看到那里突然有一种很想哭的冲动,为了泰迪,也为了自己。不是吗?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造世界,但生活呢?生活正在把我们从这个世界中一点一点的抽离,让我们更加融入现实世界当中,让我们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正常人”。

禁闭岛观后感 篇6

《禁闭岛》开启精神世界的无限可能

《禁闭岛》的主题是精神分析,主人公是一个精神失控的人,竭力要在记忆与现实共同构成的迷局中挖掘真相,这也是我们观看大多数电影时的心态。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熟悉观众的主旨。他以独特的反客态度,将这一内在属性推向极致,构成了影片的最大看点。《禁闭岛》俨然由两个南辕北辙又难分显隐的故事组成,站在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思路,观众对情节的理解可分为“治疗论”和“阴谋论”两派,前者认为这是个精神受损、治疗不成的凄惨故事。

从第一个镜头——赴岛的渡轮从迷雾中驶出,影片便悄然开启了双重脑力激荡,治疗论者看到一个“没有过去的男人”到来,迷雾一如他混沌的大脑,虚构出令自己坚信不疑的身份;阴谋论者眼中的大雾是隔绝文明世界的屏障,象征着主角进入一个孤立无援的恐怖地带。随后主角与拍档坐车驶向监狱,背景奏起高亢而慑人的交响乐,盖过了对白和其他声效,嘹亮的异乎寻常,可以理解为一台“角色扮演”好戏开场的前奏曲,也可以视之为恐怖片的经典手法,暗示执法者被**的噩梦拉开了序幕。

第一遍看可能完全不会注意这些,因为前95%的篇幅,影片那层侦破惊险片的幌子实在太逼真。岛上的人群充满敌意和古怪的心照不宣,似乎策划着隐秘而可怖的阴谋,德裔医生那若有若无的纳粹背景仿佛暗示,这一切都与集中营的人体试验有关,从密室中神秘出逃的病患、审讯时惊恐万状写下“逃跑”字样的女子、禁区c中变遍体鳞伤疯言疯语的囚犯、那笼罩着**光环的灯塔,无不在大声疾呼:这是一个罪恶丛生之地,而执法官主角则是维护正义的孤胆斗士,冲破重重阻力以揭发这群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恶势力。

最终,希区柯克的大逆转不仅未能解开谜团,也让观众更加怀疑。表面上看,这个“治疗论”的故事收束的十分妥帖,主角的那一句“该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个人一样死去”极具点睛效果——虽然了然了真相,痛失亲人的惨烈记忆却不堪回想,倒不如切除脑叶,取得内心的平静。但巧的是,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作,为了获得人道的对待,只能承认自己是个疯子,却原来医生和警察们进行的并非什么角色扮演治疗,而是实实在在要把这个知晓阴谋的执法官逼疯——阴谋论就这样浮出了水面。

此刻再回过头琢磨细节,原本有因可循的梦境和主角经历集中营**、妻小丧命的种种惨剧,倒像是药物影响和伪造证据的“记忆植入”,原本仅为幻觉的“run”字警告和山洞偶遇,理解为确有其事竟也说得过去。热爱思考的观众就这样不知不觉被分作了两派。

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原著并没有这般虚虚实实,大致走的是“治疗论”路线,一路忐忑不安的心灵颠簸,配上一个令人心碎的结局,尘埃落定,直截了当。这部电影的再创作,使其超越了大众悬疑片,值得用大脑反复欣赏和咀嚼。尤其当双方论者听取对方观点后重新审视,每一处场景设计,每一件道具放置,都逐渐显得别有用心,角色的每一个眼神、每一记举止、每一句对白,都自然而然衍生出双关含义,甚至随着多次观察而变得引人注目的穿帮镜头,也沾染了一抹意味深长,譬如主角审问那一场,女人喝水时的杯子、字迹在笔记本上的位置,都存在细看就会啼笑皆非的穿帮,这究竟跟大多数电影一样,是剧组的疏忽所致,还是导演为了暗示幻觉、骗局而故意设置,无从知晓。

影片将观众拖入激烈的心理拉锯中,不断向真相天平的两边各添加砝码,狡黠的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答案永远游离在似是而非间。到目前为止,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两种对立的观点和争论。双方的论据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镜头分析和情节解读,延伸到古典音乐、心理学、药理学等领域,用细节向对方发起新的攻击,以证明各自观点。我毫不怀疑,几十年后依然会有影迷争得不可开交。

《禁闭岛》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它恒久的话题性,单纯的智力挑战非老马丁追求,否则他大可将线索埋藏的深不见底,让所有观众在结尾猛拍大腿,肯定比这般不置可否更令人印象深刻。他独创了一种革命性的叙事架构,编织出一座充满岔道和机关的时空迷宫,这是对人类精神世界最生动的展示,归根到底,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感知永远处在这种游移不定中,因此百思不解比柳暗花明更叫人着迷,因为它更像现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果,只有无尽的追思。

《禁闭岛》将两套故事系统水溶交融,无论真相是治疗未遂还是阴谋得逞,归根到底,都是一群人企图证明一个人是疯子的过程,具体到影像层面全无二致,但又能随着观众心态不断呈现出多面性。《禁闭岛》是一部发人深思的旷世杰作,它将人类意识的不可捉摸表现的淋漓尽致,开启了精神世界的无限可能,充分点燃了观众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

禁闭岛观后感 篇7

前额叶切除术虽然能有效地控制精神病人的情绪,使他们成为温顺的白痴,但同时也伴随着可怕的并发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依从环境迁移计划和组织能力差、原始反射、脑认知功能障碍等表现。同时,它也是对个人自由的一种赤裸裸的剥夺,是功利主义对个人欲望极度膨胀的体现。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反对这项手术的呼声越来越大。

久保田竞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专注于脑前额叶的研究,他采取了独特的反向研究的方式,从刺激脑前额叶充分开发对人的积极影响作为研究重心,提出“人的大脑从出生之后就开始急速的发育。但脑前额叶到了2-3岁时前额叶才正式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6岁达到高峰,6岁后发育就会趋缓。在这3岁到6岁的急速发展时期,对脑前额叶的正确的训练,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和人格健全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记忆、判断、分析、思考和操作是前额叶控制的五项基本能力。在3-6岁期间,通过锻炼记忆、判断、分析、思考和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地发展前额叶。而运动与做游戏是最有效的锻炼方式”

叔本华曾说过:每个人都把自己视野的极限视为世界的极限。人类永远不知道前额叶是什么,不知道如何切除有生命权的前额叶,最终认识到前额叶的重要性,提出了儿童期前额叶的合理发育。

这一个过程恰恰是人类自我探索和突破的过程。我们往往都被自己固有的认识去锁定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如果不能够冲破已有常识,停留在过去而固步自封,或许我们走向的只有灭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知欲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应该成为永恒不变的奋斗主题。

"禁闭岛观后感"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