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子观后感

发布时间: 2023.12.15

老子观后感十篇。

栏目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老子观后感”。相信很多人都在纠结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吧?优秀的作品让我们赞赏不已,相信大家都会从中获益良多。通过这次观看,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来总结新的收获。多写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希望大家能将本网页加入收藏夹!

老子观后感 篇1

今天读了一本书《老子的智慧》。这本书主要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且通过分析这些哲学思想,给大家分享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感触很大,也有所体会:

一,无为而无不为。无论在我们平时的工作学习当中,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工作、学习目标,所以平时跟身边人往往是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有竞争常常就会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就会伤到感情,伤到感情就让人烦恼。这个时候,老子的智慧就有了作用。老子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就不学习不工作了,而是一种豁达的智慧,是通过避免与人冲突与争竞去为人处世,通过这种巧妙灵活的方式,不仅出色得完成了目标,而且还不产生烦恼。这样的一个道理,对我启发很大,也令我联想到平时的学习生活。在学习当中,我常常会因为同学的成绩比我好而感到烦恼,一心想着要赶超同学。可是我却没有想到提高成绩并不是要把同学当作敌人,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知识涵养,通过找到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弥补知识缺漏,最终成绩必然提高,而且也不会让我对同学产生仇视与敌意。相反的,当通过这样的方式而取得学业进步以后,同学们会因为我表现出的豁达与善意而对我产生钦佩之情,同学友谊也滋养与发展了。

二,审时度势,进退得当,品味舍得。这本书当中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人生常常会在福祸之间徘徊。福祸之所依,祸福之所藏。在福祸之间,常常是没有定论的。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智慧的人就懂得在发生变化的时候审时度势,越是发生变化,他们越懂得借助变化来使得自身获得有利的实惠。并且人生是没有完全成功没有失败的,当遭遇失败有所损失的实惠,也应该懂得有得必有失的道理,对于已经注定的功名得失,淡定从容。

三,时常谦卑,虚心学习。这本书当中的一个重要讲述,就是告诉我们”满则遭损,虚则受益“,这也是切实的现象。人心也如一只水桶,水桶的水满了,必然是会溢出水来,也是容易被人拿勺子舀出水去的。倘若我们懂得虚心谦卑,那么心里这个水桶,就会在适当满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又变出了容量。就从原本的一只小水杯变出了一只大水桶,当大水桶也快满了的时候又变出了一口大水井,当大水井也快满了,又变出了一片大水湖,当大水湖也快满了,又变出了汪洋大海,当汪洋大海也快满了,又变出了浩瀚星河,当浩瀚星河也快满了,咱也不知道了。

老子观后感 篇2

不系轻舟顺水流,也无欢喜也无愁。

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戏评一首:

诗句恰如顺水流,得了章法便无愁。

当知意趣十分妙,自有功夫在里头。随心遁出云天外,更有云天在尽头。激赏!年轻人有这等悟性,了得!且放轻舟任水流,洳何?顺字浪费了遁字似不如跳字明快起承稍弱。顺水流和任水流意思差不多,感觉还是顺好,顺有一带而下的淋漓,任有随势漂流的起伏。与雪版探讨:老子的基本思想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作者读老以不系之船喻之,不可能是逆流而上,自然是顺水而下并暗合无为自然之学说,所以,我说顺字浪费。

老子的哲学没有淋漓只有平淡,而此绝句正是对老之悟,若说顺势淋漓,则与转结意境不合。很不错的一首,真有老庄的风韵。诗是伟峰对老子思想的认识,我的看法是对伟峰诗的认识,至于对老子的认识,我可没有羽公深刻。起承感觉挺好的,转结更得老子精髓。喜欢这样的诗味。信游山水意微酣,袖卷烟霞钓翠峦。

鸟语梵音唯欲醉,一肩明月一壶禅。草叶风吟老师评得很到位!

拜读学习好绝!问好李伟峰!绝句格调谐和,尤其转结有新意,喜欢!

老子观后感 篇3

今年暑假里,我有幸地接触到《老子》,那时小姨来我们家,看到我整日地看电视或玩电脑,无所事事,人没有一点精神,就把我叫到跟前给我讲述了《老子》的历史,还有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学习《老子》对自身和社会的益处,以及如何学习的方法。

听了小姨的讲述,使我体会到现在的我们,吃穿不愁,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感,以至于到了身心枯竭的地步,都未曾意识到。当时,我就下决心好好地学习《老子》,通过自身的学习健康身心、净化心灵。我最初的学习方法是早上8点

00开始,背诵7遍《老子》的“双一章”(《德经》、《道经》第一章),背时全身放松,心无杂念,匀速背完7遍,结束时双手合十,感谢老子。

刚开始背,还感觉不到什么。两个星期以后,感觉早上诵读后,一整天都精力充沛,每次大声诵读后,还能感觉到胸腔里有震颤的感觉,不但身体有了好转,而且心情开朗、精神饱满,“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出门户,能知天下大事;不要窥视窗外,您可以了解自然和人。)这句话已成为我的学习座右铭,并时终敦促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老子》真是包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一个月后,在小姨的指导下,我开始背诵整本《老子》,因为小姨告诉我要想领会《老子》更多的能量和智慧,最好全部背诵下来。于是我就制定了背诵计划,每天除了背诵7遍双一章外,还要背诵下来《老子》中的其他章篇。背下来后再背写一遍,第二天背下一章时复习上一章。

在背诵过程中我还真学到了不少。特别是老子无私无欲的精神,如第二十六章《无难》——“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第五十一章《无私》——“不亦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以前我喜欢和别人相比较,总羡慕别人吃麦当劳、穿名牌,而自己却远不如别人,整天搞得自己心情很差。但是在上述两个句子的启蒙之后,我的内在观念发生了变化。 我不想再追求那些东西,而是安静地学习。不要问别人为自己付出了多少,而要问自己为别人付出了多少,结果是更多的。

通过一个暑假,我已经把整本《老子》背下来了,现在我的记忆力增强了许多,心也不再浮躁,慢慢地静了下来。在每晚坚持背诵《老子》的双一章,睡觉很香,白天奔忙于多个特长班却不会感觉到疲劳,心情舒畅。

现在,我正在学习《老子》每章后面的注解,希望领悟到更多的真谛,并从中受益,学习老子无私无欲的精神,为人处事的大智慧,依照自然发展的道路,去完善自己的品格,影响身边的同学、朋友。

老子观后感 篇4

在老子看来,德性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性事物由道而得,能成为物的原则。“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到了极致,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他教导强者克制光明,生活在弱者之中。

这是老子的正反相变理论的应用。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开始,逐步消除肤浅的偏见、坚持和错误,并渗透到深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进而逐层追寻真理的内在本质。

三、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中有孝心,国乱中有忠臣。”意思是说: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只有有智慧,才会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

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只有在道路荒芜、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节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

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四、老子的政治及社会哲学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

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

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然是事物不受外力影响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遵循的前提是认识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

“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

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

古人的智慧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老子观后感 篇5

【篇一】

第一次读《老子》是高三语文老师的推荐,还记得他说:“读《老子》就像澄水,可以把自己内心中的杂质一层一层地过滤出来。”细细品读之后,留给我最深印象的也正是老子对于“水”的看法。

面对滔滔江水,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老子却从中悟出水的真谛,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在老子看来,水或许是世界上最高明的事物。

水往低处流,最能守弱,但是水的强,也同样无法想象,就像金遇到水会锈、木遇到水会腐、火遇到水会灭,甚至石头也会被水滴穿……同时,水滋养万物,有承载万物之德,却又始终保持平常心态,不但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低往**流,**洼在**聚,进而显得更加深邃、更加安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但在今天,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去追求更好的成绩、更高的位置、更多的荣誉……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淡泊宁静的初心,像水一样从容面对任何情形、应对任何处境呢?

基层工作这六年多来,我重温了很多遍《老子》。与年轻时相比,他有了更多的接触和经历,对老子的水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基层工作,要有如水般“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定力。

身处基层,我们就像一条条普通的小河小溪,或许不如大江大河那般波涛汹涌、名扬天下,但正如古希腊谚语所说,“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只要我们甘于吃苦、善于沉淀、勇于担当,更加坚定勇敢自信地为自己“打call”,同样能汇聚起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磅礴力量,在实实在在的基层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在基层工作,要有如水般“避高趋下、兼容众生”的谦和。泉水、河水、湖水、江水、海水,无论源自何处,相融即为一体。

同样,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向群众学习。更重要的是,人都是有感情的,“水**融”般的情感共鸣是干部与群众之间最坚固的纽带,所以我们要打心底里把群众当“亲人”,真心实意地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真正实现情感交流、精神交融。

老子观后感 篇6

读《老子的智慧》有感

张志辉一直以来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其中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老子所著作的《道德经》。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岁月长河两千多年多年的冲刷涤荡,道德经依然能够超越历史和时空的束缚熠熠生辉,足以见得他的魅力和厚重。

长期以来,封建社会的中国深受孔子学说的影响。历史上曾出现过罢黜数百所学校,唯独尊崇儒学的局面。但道德经能够留存下来实属不易,也实属必然,他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更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选择。

儒家以孝道为主导,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人文体系。它符合社会需要,是统治阶级治国的唯一法宝。但他真的能满足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吗?no!

如果孔子没有困惑,他就不会问老子晚年。可见儒家学说让他自己感到了迷惑,圣人尚且如此,况常人乎!

儒家伦理是社会秩序的准则。它使世界秩序井然,却不能满足中国人的浮心。所以儒家教我们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道教更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引导人找到内心的快乐。

现代人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因为受到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变得狂妄自大,甚至已经抛弃了老祖宗原有的一些基本的处事原则,整个社会看似繁华,实则浮夸,看似法制健全,实则人心不古。法制越健全,也就是漏洞越多。处理现代人事务的原则是,只要法律没有规定,就允许这样做。仍有一些人以投机和钻探为荣。

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常常的惊恐不安,极度空虚。

金钱、权力、名利横行,但它们已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观。在《道德经》中,有具体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还有一种心灵平和的灵丹妙药。但是正如“上士闻道”一章中所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所以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道德经讲的内容博大精深,玄之又玄。总结下里确实简单无“道法自然,无为,柔弱生刚强”但是又有谁能够做到呢。

老子观后感 篇7

1. 又是人生三步路以外什么都看不清

2. 一个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偶然因素太多,意料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杰出的头脑,能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及时的寻找到那个通向成功的”道”只有有杰出的思路才有出路

三。时尚也许不会成为经典,但经典永远是时尚

4. “德”——就是从“道”里面悟出来的东西,道——就是一个脑袋在十字路口,做选择。从人的道里面悟出来的东西就是道德,从畜生里面悟出来的东西,也就是那个德行

5个。重生,宝贵生命,热爱生命——老子思想的核心

6. 人或者是痛苦的。“无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要不痛苦就消灭肉身,像王国维、海子那样——专气致柔,——求得精神的飞翔。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很多大学生不会因为失恋而自杀,很多企业家不会因为破产而自杀,很多

7. 至虚极,守静笃。--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认真理解它是非常重要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难道这是看破红尘?我不明白……老子说:知足者富

8. 五味,令人口爽

9. 知止不殆

10. 时刻保持一种赤子之心

11. 无为无不为

12.13.

老子观后感 篇8

如果说,半部轮椅可以治天下,则一部《老子》可以治宇宙。《老子》是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

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颗根植于道教的参天大树。可以见得:《老子》是如此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奇葩。

读了《老子》,我只能说是读了《老子》,理解了这部巨著中的皮毛罢了。对于自己,只能说,选出几个特有感想的来说。

《老子》开篇为我们讲述了 “道”,道产生了天下万物,可它不是一般的道,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是非常深邃奥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创生万物的本原。《老子》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混而为一”道。这与古希腊的很多哲学家的想法很不一样,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亚里士多德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乃至后来在科学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说,让我不禁思考:

在中国古代,为什么我们认为道,虚拟的东西,是万物的起源,而不是西方所说的具体的物质。难道是文明的本质性不同吗?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实,客观世界就是矛盾对立着的,可人们却因为自己的主观,有了所谓的美恶、善与不善,这才有了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可在《老子》里面,“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对立面的存在来体现了。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相反相成”。

“上善若水”这是家喻户晓的一句经典了,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呢?老子以水来教化世人,用水性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就是说高尚的品格就像水那样,那么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却不与之争。这才是最高的善吧。而如今,反思社会,争权夺利,趋炎附势,哪能体现善呢?

又还有多少人做到无私呢?老子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长生。”由天地之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如此无私的奉献着自己。

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由于自己的无私,最终成就了自己,如此都伟大呀。wwW.gz85.CoM

其实,《老子》里讲到了很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欢的。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为人之道,要求行事须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应该适可而止。人们不可“盈”,一个人在成就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呀。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之伟大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万物之母呀。

老子的《老子》,是那么深奥,又是那么深不可测,早晨一露珠,夜晚一颗星,都在这伟大的道里面,渺渺众生中的我,是多么想了解这伟大的道呀,只有继续努力地学习着,才能越来越接近“道”。慢慢地了解道,如同数星星般,无穷无尽。 《老子》读后感

《老子》一书作为我国先秦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我觉得有它的独到之处,它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而且它所讲述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文学、为人处事之道等等。我等小辈只能从字面肤浅的理解,其中也许有对也有错的地方,但皆为我个人的想法。

《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可以喻之为高层决策者,常常没有存私心,以百姓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一心向善的人,我也以善心、善意对待他;用心不良的人,我也同样以善心、善意对待他;这就是思想品德向善的表现。诚信的人,我信赖他;不守信用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就是思想品德以信为本的体现。

圣人正处于庙宇的高度,吸气,因为这个世界迷乱了他的思想,老百姓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圣人也害怕。

《老子》当中的治国治民的思想与方法,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当今的高层决策者,我觉得应该从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其有益的成分,博大精深的先秦文化《老子》一书,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古代圣贤都把平民的思想当作自己的思想。作为现代高层决策者,更应该关注老百姓,想老百姓想什么,想老百姓想什么。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决策时,不能以公共利益为借口损害人民利益。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善良、最诚实的,既然老百姓是如此,作为决策者更不能因为老百姓的善良和诚实而觉得好欺负,在决策时一而再,再而三的牺牲老百姓的利益。对善良和诚实的,要将心比心,对于心不善和不诚信的人,要通过教化,感化他们。决策者要站在庙里,不要高高在上,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

要注意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老百姓的注意之下,古人对此都心存畏惧,现在的决策者更应该保持敬畏之心。

联想当下的社会现实,什么城市暴力拆迁、刑讯逼供、城管暴力对待小贩、群x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情何以堪!我试问,这个社会到底为何了?广大的社会民众为我们的这个社会的发展繁荣做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付出了一生和生命。

在有时候,一句公共利益就抹杀了他们的希望和理想,这些决策者的良心何在,责任何在?公共利益是大事,没错。但公共利益的需要不应成为随意损害人民利益的理由。

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多做顺应民意、解决民忧、赢得民心的实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社会不和谐,需要和谐!和谐社会不仅关系到你我,更关系到社会和国家。不仅老百姓有责任,决策者也有责任。而且决策者负有更大的责任!

决策者的任何决策都会影响到很多人,而且影响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应该非常谨慎。

老百姓是水,决策者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宜审慎!

老子观后感 篇9

静坐于书桌前,端详着《老子》,感受着其不同于儒家思想的博大与深邃,我在指尖的翻页中嬉戏的品味着那份独有的宁静,淡泊,智慧与哲思。

《老子》以其洋洋洒洒凝结而成的五千多字阐释了朴素辩证法的精华,其对中国哲学思想具有深刻影响。该书在首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它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石。“道”是深邃玄妙隐现不定的。

普通人觉得“道”难于把握,得道之人不同于世俗之人他们样貌独特,品格形态独到;世俗之人比较肤浅,很容易被看穿,而得道之人精密深沉,难于看破。其实,即便跨域了几千年的横渡,《老子》仍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在而今指引我们个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文明发展。

众所周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老子以水五体无形的特征来喻人之心法也应具有这样的品行。人受形体束缚而难以达到“无”的高度,只有把握水的自在与博大,人才能无所不能。“不争”即摆脱万物,体现着的心法的最高要求,它和“无忧"都达到了”非常道“的境界,是人精神领域的最高追求。

相顾而言,当今世界,物欲横流,我们难免不会被流光溢彩的现代生活迷了眼,失了心,而如何保有各自内心的平静安宁在及各种**腐败,做好事惹官司,人心冷漠等一系列的闹剧后越来越得到**,学者和普通民众的关注。在这个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时代,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正在接受这种冲击,财富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部分人用贪念,索赔彰显着急功近利,追求金钱的丑陋品行。

众多人的内心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变得浮躁,寂寞,冷漠,淡化了人情味,而这些都不应成为构建我们灵魂寄托场所的要素。如何平复内心的急躁,保持平和幸福之美,是道家在当下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重要课题之一。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一切相争,"夫唯不争,故无尤"既是对我们的劝勉。

“道”与“得”的结合方为“上善”,因“不争”而“利心”,从而实现“超我”。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新旧制度发生了变化,社会风云变幻,奴隶生活越来越奢侈。他认为正常的社会生活应该是“为腹不为目”,虽讲求只求温饱,不求声色,但他并没有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对立起来,没有否定文化发展。

他倡导人们能丰衣足食,保持内在安定知足的生活,摈弃外界物欲**。如果人们过于注重外在的享受,就会越陷越深,内心也会越来越空虚。因此,老子告诫人们要摒弃物欲,保持知足、宁静、纯洁的自然。

有些人只求声色物欲的享受,价值观,道德观变形,做出些“人心发狂”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因此,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应该同步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绝不能以落后的精神文明为代价。中国人经常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社,我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后gdp逐年快速增长的内在补充要求。

我们难以忘却的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大个子,“物质”的腿粗壮向前,而“精神文明”的腿细短落后,它在某种程度上讽刺了我们当代的所谓“经济发展,文明进步”,试想一个腿瘸突出的人如何健步如飞?发人深省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子》有着如何跨时代的存在意义。

俱往已,斯人已逝;念今朝,其智尤存!

老子观后感 篇10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读完《老子》后的最大感受。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许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神来统治的。最高的神是天,也被称为天皇。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

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

“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它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的。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致虚守静----平淡处世《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

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

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坚守静寂

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 “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提出了一个不分善恶美丑的观点,让我们不用好和坏,美和丑去评价别人,他认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才有了美,善是因为恶的存在才有了善。所以美只有一面,丑只有一面,善只有一面,恶只有一面。不仅如此,困难与轻松、长短、高低都是通过比较形成的,声音与和谐、前后相随。

这些都是永恒的道理,我们不应该太去在乎它。只有这样我们看事物才能更为全面。

老子认为学习道教的人应该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弱、歪。出去做事就像坐在别人家里一样。和别人说话就像对待你的上司。走在外面看起来不太令人印象深刻。他举例说,海之所以成为海,是因为它比其他地方低,所以所有的水都汇入海中。

他还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平台建在大地上。只有这样才可以接近道,接近道的方向。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

有的人觉得老子的不争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老子只是用另一种方法来竞争。而且,他的方法可以帮助你在竞争中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人和善是方法。

老子总是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在人生、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只有明白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推崇水,认为水的美德最接近圣人的美德。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世界上最温柔的东西是水,但它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比如把水从石头上滴下来。

这就是“柔德”所在。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

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能滋润万物,但不带走万物,愿意呆在最低湿的地方。

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本质。

每本书都有其局限之所在,有其不可理喻之处。如《论语》中的迂腐世故的君子主义,《庄子》的虚幻不切实际。《道德经》中也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

但我们不能否认古典的经、史、子、集历年历代给中国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心灵的释然,以生活的动力,以处于天地之间行动的规则。每一种道理也总不能囊括世间万物,合众人脾胃。因此才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与不同世界观的人生。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老子观后感"延伸阅读